本屆ICT大賽是華為公司舉辦的第九屆賽事,經過在實踐賽、創新賽和編程賽三大賽道的激烈比拼,來自中國、阿爾及利亞、巴西、菲律賓、摩洛哥、尼日利亞、塞爾維亞、坦桑尼亞、新加坡共9個國家的18支隊伍榮獲特等獎。
獲得創新賽特等獎的隊伍是:菲律賓代表隊、北京工業大學代表隊、塞爾維亞代表隊、摩洛哥代表隊。獲得編程賽特等獎的隊伍是:深圳職業技術大學代表隊。實踐賽網絡賽道特等獎由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網絡代表隊、巴西網絡代表隊、尼日利亞網絡代表隊、坦桑尼亞網絡代表隊摘取;實踐賽云賽道特等獎由菲律賓云代表隊、阿爾及利亞云代表隊、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云代表隊、新加坡云代表隊獲得;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軟件代表隊、阿爾及利亞計算代表隊、尼日利亞計算代表隊、菲律賓計算代表隊將基礎軟件賽道特等獎收入囊中。
大賽還設立了特色獎項:來自巴西、沙特阿拉伯、德國、肯尼亞的4支全女性隊伍獲科技女性榮譽獎;來自加納的1支隊伍榮獲綠色發展榮譽獎;來自中國、阿爾及利亞、孟加拉國、巴西、埃及、印度尼西亞、伊拉克、尼日利亞、土耳其、匈牙利10個國家的18位教師代表獲華為ICT學院最具價值教師榮譽。
華為ICT戰略與業務發展部部長彭紅華表示:"為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創',大賽在賽題設計上持續創新:實踐賽貼合‘智能世界2030'愿景,提升學生云計算、大數據與AI等技術水平,激勵學生用ICT技術促進社會進步;創新賽聚焦綠色發展、數字包容,引導選手用ICT技術破解農業、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的現實難題。"
在全球數字化轉型加速的浪潮中,未來社會對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網絡空間安全等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但相關領域人才短缺問題日益凸顯。為應對這一挑戰,華為ICT大賽通過實踐賽、創新賽和編程賽等多賽道設置,以及校企合作、課程設置等形式,著力培養滿足未來技能需求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助力他們在數智化社會中脫穎而出。
在本屆大賽期間,華為還舉辦了"AI加速教育轉型峰會",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在智慧教育領域的關鍵作用。同時,華為正式發布ICT學院數智平臺AI能力及ICT學院系列課程,助力師生更便捷、高效學習AI相關課程,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邁向新高度。
更多本屆華為ICT大賽信息,請訪問:
https://www.huawei.com/minisite/ict-competition-2024-2025-global/cn/index.html
印尼雅加達2024年12月9日 /美通社/ -- 近日,華為助力印尼最大的移動電信運營商印尼電信公司(Telkomsel)在大雅加達區規模部署Hyper 5G網絡,確保在圣誕節和新年活動歡慶之際用戶享有最佳數字體驗,持續鞏固Telkomsel作為印尼領先的數字電信服務提供商的行業地位。
當前,Telkomsel大雅加達Hyper 5G網絡已覆蓋雅加達及其周邊地區。未來,Telkomsel將戰略性地逐步將5G網絡擴展到印尼其他高價值區域。
Telkomsel的5G網速比4G網速快4倍,可靠性更高、聯接設備更多、時延更低,能更好地支持新興技術和創新。
自2021年商用以來,Telkomsel的Hyper 5G網絡已在印尼56個城市和地區部署了1400多個5G基站,同時在機場、商場等引入了LampSite X解決方案,保障了室內外一致性體驗。Hyper 5G網絡是印尼覆蓋范圍最廣、最先進的5G網絡,推動印尼數字化轉型。
Telkomsel CTO Indra Mardiatna 表示:"雅加達是印尼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5G智能手機普及率高、國際漫游用戶數量龐大,4G/LET用戶持續增長,對高速數據服務需求日益增長。Hyper 5G網絡不僅可以提供超高速率、低時延的網絡聯接,還可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催化劑,為生活方方面面的進步創造機會,助力實現黃金印尼2045愿景。"
Hyper AI增強聯接、服務和解決方案
Telkomsel在網絡中端到端地采用人工智能,打造Hyper AI網絡。在網絡中斷時,能更快速地做出響應;并通過自治網絡框架實現網絡自動化管理,從而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Indra補充道:"通過Hyper AI,Telkomsel在各種情況下都能提供最佳服務,包括在圣誕節及新年流量高峰時期及Hyper 5G戰略地點,隨時隨地保障最佳用戶體驗。"
Telkomsel已打造了人工智能客服助手,Hyper 5G低時延特性進一步增強Hyper AI。面向消費者客戶的Veronika虛擬助理和面向企業客戶的Ted虛擬客戶經理都與人工智能服務運營中心集成,能快速有效地響應用戶需求,提供創新和卓越的服務體驗。
在特殊時刻優化用戶的數字體驗
Telkomsel預計在圣誕節、新年期間數據流量將增長14.8%,總有效負載預計將達到1,981PB。 Telkomsel已全面優化4G/LTE和5G網絡,并在關鍵路線和戰略地點進行全面網絡測試,確保用戶便捷地獲取數字服務。
"作為領先的數字電信服務提供商,Telkomsel致力于向社會和消費者傳遞溫暖和正能量。通過優化聯接、服務和創新解決方案,Telkomsel努力確保每位用戶都能夠輕松、舒適和快樂地享受圣誕節和新年時刻。"Indra總結道。
根據Ookla® 對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印尼5G中值下載速率和多服務器5G移動時延的Speedtest Intelligence® 數據的分析,Telkomsel在"印尼最快5G移動下載"和"印尼最低5G移動時延"中被評為最佳,這進一步鞏固了Telkomsel作為5G網絡提供商的領先地位,擁有最快的下載速率和最低的時延,為印尼用戶提供最佳體驗。
印尼登巴薩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印尼5G連接的先驅Telkomsel宣布將大舉擴大其Hyper 5G網絡,首站選定在巴厘島的登巴薩和巴東地區。這兩地因其互聯網普及率高、5G設備采用率高、中小微企業發展潛力巨大以及國際漫游服務需求大而聞名,現在將享受到無縫、高速、低延遲的移動互聯網。
此舉是Telkomsel更大計劃的一部分,即在印尼全國提供全面的5G體驗,推動印尼數字生態系統和經濟的轉型與增長。
Telkomsel營銷總監Derrick Heng表示:"隨著數字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和客戶需求的增加,Telkomsel將致力于在關鍵地區擴大Hyper 5G的覆蓋范圍。我們專注于通過加強旅游景點的戰略地位、支持當地旅游業發展、賦能中小微企業以及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來提升印尼在全球的形象。我們承諾全力推動國家數字化轉型,為社會各階層帶來最新技術,并在巴厘島大力發展5G。"
Heng強調,Telkomsel致力于保持其在印尼電信行業的領先地位,同時不斷開創新機遇,迎接更美好的未來。公司力求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5G體驗,同時滿足巴厘島當地客戶和國際游客的需求。為此,Telkomsel推出了面向本地和國際游客的特殊5G套餐、5G設備捆綁服務、旅游預付卡和eSIM支持。
Telkomsel網絡總監Indra Mardiatna介紹了公司網絡擴張的戰略方針:"自我們在印尼推出5G網絡以來,我們戰略性地、逐步地、大規模地擴大了網絡覆蓋范圍,不僅要建設強大的電信網絡,還要提供卓越的用戶體驗,促進包容性和可持續的數字增長。僅在巴厘島南部,我們就建立了225個Hyper 5G站點,包括登巴薩(Denpasar)的67個和巴東的136個,確保庫塔-長谷、努沙杜瓦和雷農-沙努爾等繁忙路線沿線實現不間斷連接。"
Telkomsel的使命是引領印尼的數字化轉型,并將尖端技術的優勢帶給社會各階層,而此次擴張是這一使命的重要里程碑。
在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華為的支持下,Telkomsel在巴厘島的擴張實現了5G部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目前已覆蓋56個城市和地區的1,000多個站點,包括工業區、住宅區、國際機場、首都努桑塔拉和熱門旅游目的地等關鍵區域。Telkomsel將繼續在全國范圍內擴大5G覆蓋范圍。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tsel.id/5Gbali。
關于Telkomsel
Telkomsel是印尼領先的數字電信運營商,致力于推動印尼社會的發展,改善民眾的生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該公司為個人、家庭和企業提供一流的創新型連接、服務和解決方案,釋放所有機會。作為印尼最大的綜合服務提供商,Telkomsel秉承印尼的數字化精神,不斷擴大4G網絡覆蓋,推進5G技術發展,并部署最新的固定寬帶技術,提升客戶體驗。Telkomsel還提供豐富的數字服務,包括數字生活服務、數字廣告、數字企業解決方案和物聯網。經過29年的運營,Telkomsel在全國支持超過265,900個基站,為全國超過1.599億移動用戶和超過910萬固定寬帶(IndiHome-B2C)用戶提供服務。Telkomsel致力于可持續運營,遵守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原則,對企業生態系統產生積極影響。欲了解更多信息和客戶服務,請訪問公司官網www.telkomsel.com,或在Facebook (facebook.com/Telkomsel)、Twitter @telkomsel、Instagram @telkomsel上關注我們,或通過MyTelkomsel應用程序的虛擬助手與我們聯系。
揭幕儀式由華為印尼首席執行官郭海龍主持。印尼通信部郵政和信息技術資源管理與設備總局總干事伊斯梅爾、印尼電信公司網絡總監因陀羅、印尼電信公司營銷總監德里克、印尼物流協會主席馬漢德拉等為5G智慧倉庫揭幕。出席活動的還包括萬隆理工學院、泰爾科姆大學代表及其他行業伙伴。
伊斯梅爾稱贊,華為5G智慧倉庫既是行業先例,也是生態合作典范。傳統行業通過與5G技術實時、無縫集成實現數字化,產生的收益將會惠及千行百業。這需要生態伙伴齊心協力,推進印尼數字化轉型。
郭海龍強調了華為致力于助力印尼政府和行業伙伴抓住數字化轉型機遇的決心。他表示:"在去年的梭羅5G峰會上,我們與行業伙伴一起承諾推動5G生態發展。5G智慧倉庫的落成,展示了5G技術賦能印尼傳統行業的價值。"
因陀羅表示,印尼電信公司秉承印尼開拓創新推動國家進步的愿景,致力于提供卓越聯結、創新方案和服務、賦能印尼企業增長。5G智慧倉庫及5G創新中心的部署,將開啟物流變革新時代,提升物流管理能力和運營效率。在印尼政府、通信部的大力支持下,印尼電信公司將與華為、行業協會、學界等利息相關方協同合作,推進印尼數字經濟發展,助力國家實現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經濟轉型的戰略。
數字經濟在推動印尼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高效物流行業支撐。據印尼國家發展規劃部數據,2023年印尼物流成本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高達14.29%。
5G智慧倉庫借助數字孿生和實時數據分析優化庫存管理、防止缺貨,保障工作人員與自動導引車(AGV)實時通信,確保貨物高效運輸。由視頻和紅外傳感器驅動的智能安全系統可增強倉庫安全。此外,華為超低功耗5G基站僅需5W,堪比一支節能燈,極大降低功耗,實現綠色節能。
該獎項由能源地球基金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奧地利聯邦商會等眾多組織機構聯合頒發。作為2023年Energy Globe Award中國唯一獲獎項目,華為國網鹽城微碳慧能科創產業園項目從180多個國家地區的200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全球大獎。國際評委會稱贊該項目是全球碳中和和可持續發展的典范,表示:“該項目涵蓋五大核心價值——凈零碳能源供應、多能協同、極致能效、數字賦能以及跨界創新。它融合了可再生能源、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系統、氫能和儲能,并結合了人工智能、物聯網和云計算,解決能源、碳和數字集成的挑戰,實現了可持續的智能運營。”
該項目由胡浩博士牽頭負責,基于其提出的能源轉型、零碳轉型和數字化轉型的三元發展模型及零碳智慧能源體系,以華為智慧零碳園區解決方案為主體,由國家電網江蘇電力鹽城供電公司與華為電力數字化軍團攜手打造。項目圍繞能源、零碳和數字化三個維度構建業務和技術架構,聚焦智慧零碳、智慧能源、和智慧園區三大場景應用,實現規劃、建設、運營一體化,通過綜合能源產供儲消價值聯動、碳排放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云管邊端協同數據賦能,實現能量流、碳排流、信息流圍繞價值流的四流融合與協同優化,支撐能源互補高效化、運營綠色低碳化和管理精益數智化的多元價值目標,在園區場景為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打造樣板,推動零碳城市發展及國家碳中和目標實現。
該項目及解決方案曾于2022年6月榮獲國際電信聯合會ITU與聯合國組織舉辦的全球最大規模、最高級別以“信息通訊技術促進全球發展”為主旨的2022年WSIS全球冠軍獎,并成功入選2022年保爾森全球可持續發展十大項目;項目核心理論、架構和模型曾榮獲IEEE能源互聯網與能源系統集成國際會議及2023年國際電力與能源發展論壇最佳論文獎和最佳報告獎兩大獎項。
華為致力于成為全球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優選伙伴,其在發輸變配用等場景的解決方案及成功實踐經驗正助力全球能源電力企業實現安全、高效、綠色、創新的轉型升級,通過數字技術與能源技術的深度融合,為全球能源轉型及碳中和目標實現鋪設一條數字之路。
了解獲獎名單完整版本,請參閱:ENERGY GLOBE WORLD AWARD - The most important Award for Sustainability worldwide
了解更多獲獎項目內容,請參閱:國網鹽城供電公司副總經理王國平:我們的目標,是從微碳到零碳 — 華為企業業務 (huawei.com)
了解更多華為電力行業方案與實踐,請參閱:電力-新型電力系統-華為企業業務 (huawei.com)
雅萬高鐵是印尼和東南亞建設的首條高速鐵路,起自印尼首都雅加達,終至旅游名城萬隆,線路全長142.3公里,列車最高運行時速350公里。雅萬高鐵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的高速鐵路項目,其開通運營是標志著印尼正式邁入高鐵時代。
雅萬高鐵采用了中國全套自主化CTCS-3級列控系統。高速鐵路運行速度快,發車間隔小,需要建設高安全性、大帶寬承載、極簡運維的高鐵通信專網,專網運行質量直接影響高鐵的運營安全、質量和效率,其穩定性、可靠性對于高鐵系統非常關鍵。
據華為印尼交付與服務部部長賴朝森介紹,雅萬高鐵車地無線網絡采用華為成熟的解決方案,使用交織組網無縫覆蓋,網絡可靠度高達99.99%,保障列控信號穩定傳輸,車次號、功能號的智能編排調度。數據網采用華為新一代數通設備,通過原生硬管道構建100%安全保障,所有鏈路通過冗余保護,35ms內實現冗余倒換;傳輸網絡采用華為Hybrid MSTP設備,在滿足高鐵調度指揮、防災、視頻監控、客票、電力遠動等20多個系統大帶寬與穩定性高需求的同時,還能支撐未來鐵路業務增長與演進需求。
中國通號雅萬項目副總工程師劉結平表示,雅萬高鐵高質量開通運行,是中國高鐵"走出去"戰略取得的重大標志性成果。華為公司提供的車地無線網絡、傳輸、數據網等系統解決方案,有力促進了雅萬高鐵項目通信專網高質量建設,并為列車安全高效運行提供可靠技術保障。
KCIC印尼董事長Dwiyana Slamet Riyadi表示,高鐵對未來的交通和城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希望雅萬高鐵成熟的技術和運營方案,能夠為印尼乃至東盟其他國家的高鐵建設,提供經驗和參考。
中國日喀則2023年9月28日 /美通社/ -- 現在,前往海5200米的珠穆朗瑪峰(圣母峰)大本營的游客可以在世界之巔使用高速WiFi。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移動")和華為宣布成功推出優質超千兆Wi-Fi服務和F5.5G領先技術FTTR-B(光纖到房間),讓當地管理人員和游客都能享受快速、可靠的通信服務,滿足他們的休閑和工作需求。
在珠峰大本營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主要負責喜馬拉雅山生態保護工作,包括每天監測和檢查環保設備,然后將相關照片、視頻和日志發送給珠峰管理局。由于之前網絡條件差,常會出現視頻上傳慢,監測畫面卡頓,文檔發送失敗等問題,影響管理工作的開展。使用新安裝的高速FTTR-B網絡后,通信狀況大為改觀,實現了優質Wi-Fi服務在大本營管理處以及周邊游客休息區的全覆蓋。
此外,位于珠峰小鎮、海拔4200米的游客酒店也部署了FTTR-B解決方案。此前每當游客高峰期,無網絡連接、住客上網卡頓、前臺入住系統反應遲緩等網絡問題時有發生,影響酒店住客的入住體驗。部署FTTR-B解決方案之后,可保障酒店內最多300個游客同時高速上網,酒店運營效率也大大提升。
關于華為FTTR-B
FTTR(光纖到房間)利用光纖接入提供高質量千兆全光Wi-Fi,從而將10G網絡帶到每個房間。作為5.5G的關鍵技術之一,FTTR實現了10G網絡的全面覆蓋。FTTR主要面向家庭用戶,而FTTR-B解決方案則由中國移動和華為聯合推出,為中國的中小企業提供超千兆全光組網,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酒店、商鋪等場景。
華為FTTR-B設備采用靈動三模天線,并支持吸頂、掛墻等多種安裝方式,實現室內全區域Wi-Fi覆蓋,讓用戶在任意位置都享有最佳網絡體驗。該解決方案采用了光電復合纜技術,可在傳輸光信號的同時為設備進行供電,解決了網絡設備取電難的問題。此外,華為的配套手機App WeFTTR可為管理處和酒店的IT人員提供網絡架構管理、一鍵網絡調優、自助網絡配置等功能,減少運維工作量。中國移動運維工程師也可以通過App遠程定位網絡問題,提升運維效率。
2024年,中國移動還將聯合華為,將FTTR-B解決方案部署到更高海拔的珠峰登山大本營,讓登山者也能在世界之巔享受到千兆網絡的服務。
作為全球領先的ICT基礎設施供應商,華為一直與中國移動等運營商深度合作,助力眾多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本次開服后,利雅得節點將成為華為云服務中東、中亞和非洲的核心節點,可提供創新、可靠、安全、可持續的云服務。本次開服彰顯了華為堅定不移地支持"沙特2030愿景"的決心,加速沙特開啟數字時代的無限機遇。
沙特阿拉伯通信和信息技術部副部長Haitham Alohali分享了他的看法:"華為一直以來助力沙特技術進步,是令人驕傲的合作伙伴。華為與通信部、本地服務商、企業和大學開展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動數字化進程。我們期待華為云利雅得節點能對沙特的數字生態系統帶來變革性的影響,為創新和增長創造新的途徑。"
利雅得節點開服,能讓該地區享受以下數字紅利:首先,華為將數字化轉型的成功經驗和優秀實踐開放給了行業客戶,簡化創新流程,加速行業創新。此外,該節點可以提供包括基礎設施、數據庫、容器、大數據和AI服務在內的全棧云服務,以滿足各行各業的需求。
華為云利雅得節點通過3AZ(可用區)架構,提供了高可用、低時延、安全的云服務,保障各類業務穩定運行,覆蓋STC、Zain、Mobily所有現網運營商。本地數據中心將根據當地數據法規在本地存儲數據。本次開服還將推出數據、AI和云原生三大類68個云服務。
華為高級副總裁、華為中東和中亞地區部總裁易翔表示:"華為在沙特深耕二十多年,是沙特數字化的見證者、重要貢獻者,同時也是受益者,這得益于沙特優良的營商環境。中國古語有云:‘家有梧桐樹,自有鳳凰來'。有了友好適宜的環境,才能吸引到最好的人。這就是沙特,一個能持續吸引頂級投資者的國家。"
華為表示,華為云將利用業界領先的技術來推進人工智能的發展,例如通過盤古大模型3.0,加速AI在各行各業的落地,通過行業洞察來提升金融、政府、制造等行業的AI能力。盤古大模型3.0 將在加速當地經濟多元化的同時,幫助沙特開啟創新的新時代。
在本次華為云沙特峰會上,華為還發布了"沙特Go Cloud Go Global"計劃,旨在連接中國和沙特的企業,促進增長和創新。華為將共享其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本地化經驗、對熱點區域行業和產業的洞察、先進技術與解決方案,幫助更多沙特企業走向全球,也幫助更多中國企業走入沙特,增強與當地的合作伙伴關系。
華為云計算全球Marketing與銷售服務部總裁石冀琳表示:"沙特將是華為服務中東、中亞和非洲的核心節點,為客戶、合作伙伴和開發者提供持續創新、穩定可靠、安全可信的云服務。我們希望能夠給沙特帶來一個更優的選擇,更創新,更包容,更開放,與這個國家在一起,共贏數字化和智能化時代!"
峰會上,華為還宣布,未來5年,華為會在沙特發展20萬開發者,與1000名當地合作伙伴構建聯合解決方案,并推出華為云初創計劃,幫助2000家當地創業公司實現創業夢想。
華為沙特CEO楊揚表示:"華為公有云節點今天在利雅得正式開服,回首在沙特的20多年,我們始終和沙特的各行業客戶和伙伴在一起,致力成為當地智能社會的建設者,繁榮經濟的貢獻者,和人才生態的培育者,我們將持續為沙特提供無所不及的聯接、綠色的能源、觸手可及的云計算和AI服務,為沙特在嶄新的數字時代開創無限機遇。"
華為沙特代表處成立于2002年,在沙特數字化轉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9年來,華為與當地通信服務提供商(CSP)合作,為當地的哈吉朝覲活動提供了可靠的網絡保障服務。華為推動5G在當地的建設和使用,使沙特成為世界上最早落地5G的國家之一。華為已幫助沙特聯接未聯接的家庭,覆蓋350萬農村人口,為當地創造了2萬個就業崗位,培養1萬名ICT人才。
踐行"一切皆服務"戰略,華為云致力于成為行業數字化的云底座和使能器,為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
]]>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表示:"華為很高興與愛立信達成該長期全球交叉許可協議。作為移動通信領域標準必要專利的主要貢獻者,兩家公司相互認可對方的知識產權價值。該協議有助于構建更良好的專利環境,體現了雙方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共識。"
過去20年,華為一直是蜂窩通信、Wi-Fi和多媒體編解碼等主流ICT標準的主要貢獻者。2022年,華為向歐洲專利局提交了4,505份專利申請,位居申請人榜首。
樊志勇還表示:"華為致力于與產業分享領先的科技創新成果,這將推動產業的長期、良性發展,并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同時,華為作為標準必要專利的權利人和使用人,堅持權利人和使用人的利益平衡的立場,該協議的達成體現了華為一直以來合理、平衡的知識產權許可策略,"樊志勇強調。
]]>盤古氣象是由華為云開發的一款天氣預報AI模型,不僅預報的精度更高,而且速度提高了10000倍,它將全球氣象預報的時間縮短到秒級。這有助于極端天氣的早期預測和應對。這些成果于2023年7月5日發表在同行評審的科學出版物《自然》(Nature)上。
盤古氣象是首個精度超過傳統數值預報方法的AI預測模型,并且是第一次在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網站上免費向公眾發布。這為全球氣象預報員、氣象學家、氣象愛好者和公眾提供了一個平臺,可以查看盤古氣象模型的10天全球氣象預報。
顛覆傳統天氣預報
除了提供10天天氣預報外,ECMWF還發布了一份報告,比較了盤古氣象模型和ECMWF IFS(全球領先的NWP系統)從2023年4月至7月所做的預報。
結果顯示,像盤古氣象這樣采用機器學習(ML)方法的大模型會“徹底改變傳統數值天氣預報(NWP)方法漸進且相當緩慢的發展過程”,后者的預報技能每十年增加約一天(數據來自世界氣象組織或WMO)。其原因是使用標準NWP系統預測的計算成本太高。ML模型有望徹底改變天氣預報系統,它需要的計算成本更低,且精度極具競爭優勢。
華為云AI領域首席科學家、IEEE Fellow和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田奇博士解釋道:“天氣預報是科學計算領域最重要的場景之一,因為氣象預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很難涵蓋數學和物理各個方面的知識。目前,盤古氣象主要完成的是預報系統的工作,其主要功能是預報大氣狀態的演變。”
極端天氣的預測精度經驗證非常高
盤古氣象模型的預測能力已經在極端情況下得到了檢驗,例如2022年2月襲擊歐洲西北部的尤妮斯風暴和2022年夏季英國高溫首次突破40°C。這兩個例子表明,數據驅動的模型能夠預測極端天氣情況并為中期預報提供指導。
盤古氣象預報涵蓋地勢、比濕、風速和溫度。所有這些信息對于預測天氣系統、風暴路徑、空氣質量和氣候模式的發展至關重要。盤古氣象還被用來預測今年第六號臺風“卡努”的路徑。
ECMWF長期以來一直呼吁全球天氣預報行業做出更多努力,使用AI模型來完善其預報系統,進一步探索這些模型的優缺點,以協助氣候管理。
田奇博士表示:“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利用AI技術建立下一代天氣預報框架,以加強現有的預報系統。”
深圳2023年7月14日 /美通社/ -- 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之一華為于周四在深圳召開其年度旗艦活動"跨越創新邊界——2023創新和知識產權論壇",并在活動上公布了其手機、Wi-Fi和物聯網專利許可費率。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在活動上表示:"華為愿意通過專利的方式與全世界分享其創新成果,支撐全球產業和千行百業可持續地共同發展。"
過去20年,華為是蜂窩通信、Wi-Fi和多媒體編解碼等主流ICT標準的關鍵貢獻者。
在本次活動上,多位專家分享了適用于,涵蓋家庭、交通和工作等領域的多項創新技術,其中包括5.5G、音視頻技術、用于手機的十檔可變光圈、可以協助車輛識別非"白名單"異常物體的通用障礙物檢測網絡以及實現智能生產調度和優化的算法等方面的領先研究。
華為致力于遵循公平、合理、無歧視(FRAND)原則進行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華為還在此次論壇上公布了其4G和5G手機、Wi-Fi 6設備和物聯網產品的專利許可費率。華為是這些領域標準必要專利最大的持有企業之一。華為對4G和5G手機設置的許可費率上限分別為每臺1.5美元和2.5美元,對Wi-Fi 6消費類設備設置的許可費率為每臺0.5美元。對于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設備,華為設置的許可費率是凈售價的1%,每臺費率最高不超過0.75美元,而對于通過物聯網增強聯接的設備,許可費率則為每臺0.3–1美元。
華為副總裁、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在論壇上強調,建立一個保護創新者、讓創新者得到合理回報并鼓勵他們持續創新的良性循環是可持續創新的關鍵。
他表示:"華為對專利許可采取平衡的策略。我們認為,收取合理的專利許可費會激勵創新,推動創新成果的應用。"
他還表示,截至目前,華為已累計簽署近200項雙邊許可協議。此外,超過350家公司已通過專利池獲得華為專利許可。華為歷史上累計支付的專利許可費約是許可收入的三倍。2022年,華為專利許可收入為5.6億美元。
國際電信聯盟副秘書長托馬斯·拉馬瑙斯卡斯在論壇上發表了視頻致辭。他表示,華為在推動低成本、包容性、大規模創新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他還說道:"為了應對全球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我們需要強有力的政策和框架來構建繁榮的創新生態。"
華為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達到9,773億人民幣。2022年,華為研發費用支出為1,615億人民幣,占其全年收入的25.1%。華為在2022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行榜上位列第4位。
華為已與三星、Oppo等領先科技企業以及梅賽德斯-奔馳、奧迪、寶馬、保時捷、斯巴魯、雷諾、蘭博基尼和賓利等頂級汽車制造商達成了專利許可安排。
樊志勇還表示,華為是全球主流開源行業組織的積極倡導者和支持者。
華為還在本次活動上發布了其官方許可網站。該網站提供了華為雙邊許可計劃的詳細信息,涵蓋手機、Wi-Fi和蜂窩物聯網領域。
"知識產權是技術合作的重要引擎,可以推動技術進步,并讓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前任大法官蘭道·雷德在論壇上表示。
如需了解更多關于華為許可計劃和費率的信息,請訪問華為官方許可網站:https://www.huawei.com/cn/ipr
論壇回放:跨越創新邊界 2023創新和知識產權論壇https://www.huawei.com/cn/events/ipr2023
雙方攜手打造的智能礦山將信息通信技術與煤炭開采全流程深度融合,打破數據孤島,通過數據共享,實現安全保障、生產經營和節能環保等各系統智能協同,讓礦井地質探查、巷道掘進和煤炭開采等各環節高效運行。該智能礦山解決方案首次引入三級架構(陜西煤業、礦業公司、煤礦)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協同管控、智能感知、高效決策。
華為煤礦軍團CTO徐軍稱,通過與陜煤紅柳林和小保當合作,華為深入煤礦生產實踐和應用,充分發揮自身在5G、AI、云、大數據等技術上的積累和全球資源整合能力,“為業界打造頂級智能礦山標桿”,實現“井下物理礦、井上虛擬礦”的數字孿生,更安全、高效地將煤礦海量數據變為價值資產。
目前,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陜煤紅柳林全礦井下作業人數下降18%,工作面智能化采煤率達97.7%;井下綜采面5G視頻拼接、視頻通話和智能開采等協同管控;通過統一數據標準,實現礦井2700多臺設備互聯互通,每天1.7億條數據入湖,從中提煉100多個數字模型,通過“零代碼”開發工具,使得數據不但能夠有效支撐礦山生產經營決策,還能夠使能各類數字應用的開發,真正成為礦山的價值資產。
在陜煤小保當,智能開采工藝、裝備、管理與5G等技術的融合顯著提升了安全運營水平和生產效率,井下工作面支護人數減少42%;井下水泵房、變電所等關鍵設施實現無人值守、機器巡檢、視頻協同、智能作業;在安全生產方面,通過瓦斯、火災、水害、通風、地質保障等環境監測設備的自主感知和數據實時互聯,實現智能決策,大幅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徐軍表示,“智能礦山的本質是工業互聯網”。華為煤礦軍團攜手伙伴和礦企,始終致力于將數字技術帶入每一座礦山,加快工業互聯網智能礦山的建設,為全球各大煤炭、金屬等礦業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實現礦山作業面少人無人和安全高效的智能化管理。
彭松在發言中表示,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將數字技術深度融入千行百業的生產場景,讓數據成為新型生產要素,實現社會生產力的大幅躍升。“數字基礎設施好比數字經濟時代的‘高速公路’,通過運力、算力、存力三者協同發展,讓數據的采集、傳輸、計算、存儲和分析更高效,進而躍升數字生產力,充分釋放數字經濟活力。”
談到如何打造領先的數字基礎設施,彭松提出要建設領先的“運力”設施,用更領先的5.5G、F5.5G、Net5.5G為代表的技術構建千億物聯,萬兆體驗的網絡能力;打造堅實的“算力”設施,在通用計算、人工智能計算等多樣性計算領域不斷突破;構筑可靠的“存力”設施,讓數據存得下、跑得快、用得好。“我們將持續技術創新,助力客戶構建領先的數字基礎設施,加速邁向智能世界。”彭松表示。
大會上,來自行業的專家還就如何邁向智能世界進行了分享。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分享了2023年ICT產業發展的十大趨勢:“在數據要素加持下,數字經濟邁向量質齊升的新階段,數字治理和數字安全體系基本完成構建,通過ICT高質量發展作為牽引,將帶動數字經濟健康繁榮發展。”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正運分享了雙碳背景下電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思考,將數字化技術與傳統電力技術深度融合,推進架構中臺化、數據價值化、業務智能化,服務電力企業和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聯通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中心總監李福昌分享了中國聯通在5.5G時代所進行的研究和探索,展示了以通感一體和5.5G URLLC和RedCap為代表的一系列前沿實踐,并對5.5G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馮丹分享了數據中心Diskless架構及近數據處理的發展趨勢。她表示:“高性能異構算力、高速網絡、大存力新型盤框、近數據處理等技術的發展,加速以CPU中心的耦合架構走向存算分離、資源池化共享的Diskless架構。未來,大存力新型盤框將成為數據存儲的新底座。”
華為首屆分析師大會于2004年舉辦,至今已連續舉辦了20屆。本屆分析師大會于2023年4月19日至20日舉行,期間將舉辦多場主題論壇。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參閱:https://www.huawei.com/cn/events/has
孟晚舟表示:"數字化是整個產業鏈的新藍海,躍升數字生產力正當時。華為將在聯接、計算、存儲、云等方面保持投入,為客戶提供極簡架構、極高質量、極低成本、極優體驗的‘4極'數字基礎設施,攜手伙伴共同助力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的‘4化',即作業數字化,數字平臺化,平臺智能化,智能實戰化,共贏數字化未來。"
結合華為近10年的實踐,孟晚舟分享了對數字化轉型的三個核心洞見。首先,戰略驅動是根本:數字化本質是戰略選擇和戰略規劃,成功的數字化轉型都是由戰略驅動,而非技術驅動。其次,數據治理是基礎:只有通過對數據的科學治理,數據在企業內部的流動才具有意義,不同維度的數據匯聚在一起才能創造新的價值。最后,數據智能是方向:數據正在成為生產力,作業數字化、數字平臺化使得數據清潔、透明、聚合,是轉型的基礎;平臺智能化,智能實戰化使得數據隨需、易懂、有用,是數字轉型的深化。
本次分析師大會,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周紅分享了從經驗、知識到智能,及面向智能世界的假設和愿景。他提到:"未來通信和未來計算是邁向智能世界需要解決的兩大核心問題。在通信領域,今天我們有條件超越香農定理最初的假設和應用條件,實現超越十年百倍的發展。在計算領域,方向是新的計算模式、架構與部件,提升對智能的認知水平和掌控能力,并在AI for Industry和AI for Science等應用中不斷迭代發展。"
大會還邀請了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專業技術專家、南網數字集團董事、總經理李鵬,香港機場管理局工程及科技執行總監梁永基,GSMA大中華區技術總經理劉鴻,Economist Impact科技與社會部首席顧問Charles Ross,圍繞大會主題"躍升數字生產力,加速邁向智能世界"進行專題討論,探討數字生產力在推動各行業數字化轉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數字生產力在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挑戰和應對建議,分享了數字生產力構建對產業的期望。
華為首屆分析師大會于2004年舉辦,至今已連續舉辦了20屆。本屆分析師大會于2023年4月19日至20日舉行,期間將舉辦多場主題論壇。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參閱:https://www.huawei.com/cn/events/has
華為公司副總裁、機場與軌道軍團CEO李俊風在開場致辭時指出:"未來高鐵發展的關鍵在于需要更高帶寬的無線通信系統,保障列車運行安全,基于統一的平臺、可靠的聯接進行數字化、綠色化。"
在分論壇上,華為政企光領域總裁谷云波深度解讀了智能鐵路周界防護解決方案:"本次面向海外推出的鐵路周界防護方案主要基于光視融合技術,將光纖振動與視頻分析相結合,打造多維感知、高精準的鐵路周界防護能力,解決周界防護準確性的業界難題,實現"0"漏報、極低誤報,保障鐵路更安全、更高效的運行。"
華為在此次大會同時推出基于IPv6+技術的FRMCS承載網解決方案,該方案具備高可靠、易部署、智運維、平滑演進的融合承載能力,實現語音、信號、視頻等多業務的安全可靠承載,保障鐵路安全穩定運行。
2023年2月28日,在2023年巴塞羅那世界通信展(MWC)期間,博茨瓦納Debswana華為,聯合發布了全球首個面向5G演進的智能鉆石礦山項目。當天,博茨瓦納通信、知識和技術部長,Thulagano M. Segokgo閣下(左二),Debswana公司信息管理總監Molemisi Nelson Sechaba(左三),華為煤礦軍團首席技術官徐軍出席了主題為“非洲礦業數字化轉型:來自博茨瓦納Debswana的經驗”的媒體圓桌會議。
Debswana公司信息管理總監Molemisi Nelson Sechaba介紹,該公司旗下的Jwaneng露天鉆石礦,部署了華為使能的智慧礦山解決方案,并于2021年12月正式運轉。通過應用華為的eLTE 4G專網解決方案,實現了礦區生產系統、安全系統、安保系統的互聯,礦區的生產效率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提升。
Jwaneng 礦還是全球第一個 "面向5G演進"的智能鉆石礦山。該礦所使用的基站等硬件設備,能夠支持網絡向5G升級。
博茨瓦納通信、知識和技術部長Thulagano M. Segokgo表示,博茨瓦納政府樂見Debswana和華為共同推動礦業數字化轉型的努力。博茨瓦納將持續出臺便利化措施,進一步支持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歡迎華為等國際公司參與其中。
華為煤礦軍團首席技術官徐軍介紹,華為致力于用5G、云、AI、IoT等最新科技,為全球礦業客戶,打造"工業互聯網架構"下的智能礦山解決方案。
華為南部非洲地區部副總裁廖勇表示,未來,華為將聯合更多本地伙伴一起,加速非洲的礦業數字化轉型。
據Debswana公司透露,該公司計劃還于2023年在Orapa、Damtshaa和Letlhakane三個礦區,部署智能礦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