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牌的行業標桿
作為權威的品牌價值評估體系之一,《2025年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榜單覆蓋了澳大利亞、巴西、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墨西哥、西班牙、美國和英國等不同地理區域的11個市場,對15個行業類別的品牌進行了詳盡的跟蹤與研究。它綜合利用凱度BrandZ品牌資產評估框架與Google的消費者行為數據收集能力,準確衡量海外消費者對中國全球化品牌的感知,成為衡量中國品牌全球化影響力的一把"標尺"。
該榜單聚焦海外消費者的品牌感知及需求,以凱度MDS品牌力模型為基礎,通過分析品牌的有意義、差異化、活躍度三項關鍵指標,最終對品牌的表現進行評價排行。在今年上榜的中國全球化品牌中,海爾以卓越的品牌影響力蟬聯行業榜首,連續9年穩居前十,排名攀升至第6位,持續引領行業發展。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革的當下,海爾以持續創新勾勒出全球化企業的進階路徑。上世紀90年代,不少制造企業選擇通過貼牌、代工的方式出口創匯,海爾從一開始就堅持自主創牌,先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再進入東南亞、中東非等發展中國家,在一個國家實現盈利,另一個國家的投入又開始了。直到2016年,海爾才在海外市場實現盈虧平衡。
這種"先難后易"的全球化路徑,是一條"難而正確的路":通過切入發達國家高標準市場,倒逼技術與品質升級,為全球品牌建設筑牢根基。正如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所言:"企業要真正實現全球化,就要與國際市場接軌,提升自身的全球競爭力,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如今,海外每售出10臺中國品牌家電,海爾獨占6臺。這些本土化創新產品的落地,依托于海爾搭建的全球資源網絡,周云杰指出,海爾不僅僅是單純地賣產品,而是通過技術和服務,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目前,海爾在全球設立了10大研發中心、71個研究院、35個工業園、163個制造中心以及23萬個營銷網絡。
此外,海爾積極與眾多世界頂級網球賽事——羅蘭?加洛斯-法國網球公開賽、ATP世界巡回賽、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中國網球公開賽等國際賽事展開緊密合作,借助這些備受全球體育愛好者及高端群體青睞的體育IP,海爾搭建起與用戶零距離交互的橋梁,將"科技創新"與"品質生活"的品牌形象植入全球用戶心智。
創新引領的全球品牌
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消費市場展現出更開放包容的新態勢,高達81%的受訪者明確表達了對新品牌的嘗試意愿,這深刻反映出了消費者主權時代的全球消費變革趨勢。可以預見,全球化已成為中國品牌的新競爭力,這一趨勢也在海爾的實踐中得到印證。
2024年,海爾集團實現全球收入4016億元,同比增長8%;全球利潤總額302億元,同比增長13%,走出了一條持續穩健向上的增長曲線。作為最早走出去全球創牌的企業之一,海爾的家電業務海外收入占比超過50%,已經連續16年蟬聯全球大型家電品牌零售量第一,全球競爭優勢顯著。
海爾構建了覆蓋全球的"三位一體"的本土化創新體系,秉持"用戶需求在哪里,創新方向就在哪里"的理念,針對全球不同地區的用戶需求,實行本土化研發、本土化制造和本土化營銷。
周云杰提出,"走向世界不是口號,而是扎根當地的溫度"。在泰國,海爾冰箱針對熱帶飲食需求創新"瞬凍鎖鮮"技術,市場份額突破40%;在巴基斯坦,可抵御50℃高溫的空調成為家庭"剛需";在沙特,海爾推出停電100小時也能鎖鮮如初的不化凍冰箱,解決了因天氣炎熱、時常斷電,食物不易儲存的用戶痛點;在歐洲,當地用戶在能源危機的背景下需要更加節能的洗衣機,同時還要大件衣物洗得凈、烘得透,海爾憑借全球研發和制造體系協同推出X11洗衣機,比歐洲A級能效標準還節能60%,產品一經上市就占據當地中高端市場10%的份額,帶動價值指數提升至130以上。
如今,海爾已進入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依托深入的本土化創新,海爾在全球市場迎來全面開花的高質量增長:在中國、美國、新西蘭等地均實現了市場份額引領;在日本,海爾、AQUA雙品牌冰冷綜合份額位居第一;在印度、意大利等9個主流國家進入TOP3;在英國、菲律賓等5個主流國家進入TOP5;在歐洲,海爾持續引領;在東南亞,海爾整體份額第一,其中在泰國,白電份額第一,冷柜和空調第一,而在越南,冰箱和洗衣機第一;在馬來西亞,家空和冷柜第一……從中國到海外,海爾成為廣受全球用戶喜愛的世界級品牌。
持續進化的生態企業
物聯網時代的到來,用戶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傳統的產品已很難滿足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需求,企業亟需打破邊界,從有圍墻的工廠,轉變為無邊界的生態系統。周云杰認為,全球化正從單一路徑轉向多元合流。未來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對抗,而是生態與生態之間對話。
"世界是海爾的舞臺,進化是海爾的基因,生態是海爾的追求"。海爾聚焦智慧住居、大健康、數字經濟三大產業生態,打造了一個開放創新、共創共贏的生態系統。
作為海爾的傳統優勢板塊,智慧住居生態以海爾智家為核心,正從傳統家電向智能家電、從智慧家庭向智慧生活體系轉型,致力于構建全球領先的家庭場景生態。海爾首創的場景品牌三翼鳥,從用戶體驗出發,鏈接了500多家生態資源方,為用戶提供全屋智能場景解決方案。
海爾在2019年推出大健康生態品牌"盈康一生",全面整合旗下醫療資源,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當前更是構建了以海爾生物、盈康生命、上海萊士三家上市公司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生態。
在數字經濟產業生態,2017年海爾正式推出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可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大規模的定制化生產。如今,卡奧斯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服務多個行業和企業,推動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已連續6年位居國家級"雙跨"平臺榜首。此外,海爾還成功推出城市治理、汽車場景及新能源解決方案三個行業引領性方案。
海爾在智慧住居、大健康、數字經濟這三大賽道的持續發力,不斷刷新全球用戶對海爾的認知,展現出強大的增長潛力。
我們正置身于一個全球互聯互通、相互依存度非常高的新階段,從"在中國"到"在世界",中國企業全球化大有可為。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品牌,正以愈發強勁的姿態登上世界舞臺,逐步改寫全球產業競爭格局。
七度蟬聯唯一,品牌價值連年攀升
凱度BrandZ的數據是全球品牌價值評估領域的硬通貨,它將嚴謹的財務分析與廣泛的品牌資產研究相結合,量化了品牌為企業的財務表現所做出的貢獻。自1998年以來,凱度BrandZ已經在全球54個市場上調查了450多萬名消費者,涉及超2萬個品牌。
今年是凱度BrandZ全球百強榜單發布的20周年,《2025年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榜單報告深入剖析了過去20年間品牌營銷的變遷歷程,詳細闡述了品牌價值在市場競爭、消費者認知及企業長遠發展等多方面的重要性,為行業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洞察與參考。
2025年,全球百強品牌的總價值達到10.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9%,創歷史新高。這一顯著增長主要得益于科技驅動型顛覆品牌的強勢表現,過去20年間,這類品牌始終是各行業價值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報告顯示,中國品牌價值日益凸顯,在過去20年間翻了一番,目前占全球百強品牌總價值的6%。在今年上榜的12家中國品牌中,海爾保持著排名和品牌價值持續攀升的趨勢,自2019年首次進入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以來,海爾全球排名從最初的第89名逐步上升至第54名,品牌價值達476億美元,同比增長47%,再創新高。
凱度集團大中華區CEO暨凱度BrandZ全球主席王幸指出,"作為全球品牌價值評估領域的權威榜單,我們看到了過去20年品牌的起起落落,海爾從青島本土品牌發展成中國知名品牌,又成為世界品牌,直至轉型為生態品牌,一路走來實屬不易,如今海爾真正建立起了一個優秀的本土化世界級品牌"。
2024年,海爾集團實現全球收入4016億元,同比增長8%;全球利潤總額302億元,同比增長13%,走出了一條持續穩健向上的增長曲線。作為最早走出去全球創牌的企業之一,海爾已經連續16年蟬聯全球大型家電品牌零售量第一,持續成長的態勢顯著。
聚焦三大賽道,生態品牌持續進化
海爾品牌價值的穩健增長,源于對生態品牌的戰略深耕,它以創新驅動持續滿足全球用戶個性化需求,又憑借領先的生態實踐引領產業變革,構建起穿越周期的增長韌性。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在物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所有的企業都需要轉型為開放的生態,產品被場景替代、行業被生態"復"蓋,成為大勢所趨。海爾持續聚焦實業,布局智慧住居生態、大健康產業生態和數字經濟產業生態三大賽道。
在智慧住居領域,海爾從傳統家電到智能家電,從智慧家庭到智慧生活,海爾智家正致力于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家生態公司。海爾首創的場景品牌三翼鳥日活用戶達到1000萬,在互聯互通中為用戶提供生活場景的最佳體驗。同時,海爾機器人也正持續深入無人家務、康養陪護等核心場景,依托多模態感知與交互融合,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在與用戶持續交互和體驗迭代中創造終身用戶。
正如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所說,海爾是薪火相傳的創業精神和生生不息的創業生態。今天的海爾已經成為了一個生態平臺,在智慧住居生態外,又開辟了大健康產業生態與數字經濟產業生態。
在大健康產業生態,海爾展現出打造"第二曲線"的戰略魄力。短短5年間,從生命科學設備研發到臨床醫學生態構建,再到125億入股上海萊士完善血液產業鏈,海爾盈康一生已形成覆蓋生命科學、臨床醫學、生物科技三大產業的完整生態布局,2024年產業規模突破百億,成為國內醫療健康行業領軍企業。
在數字經濟產業生態,海爾聚焦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海納云、卡泰馳、海爾新能源等,從供需兩端發力構建產業互聯網生態。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海爾卡奧斯已鏈接企業90萬家,服務企業16萬家,賦能打造12座世界"燈塔工廠",為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智慧解決方案。近期,海爾在數字經濟賽道持續落子:先是戰略入股新時達,進入工業自動化和工業機器人賽道,進一步完善工業互聯網生態布局;隨后收購汽車之家,拓展汽車產業生態,構建"家車互聯"的智慧生活場景。通過持續開放的生態體系,海爾正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與開發者加入,實現長期生態價值的最大化。
周云杰表示,生態的海爾既是海爾進化的土壤,也是海爾不斷發展的方向。生態布局的逐步完善,讓海爾以破維、升維的方式,實現了立體化的引領,也推動生態轉型成為全球企業在物聯網時代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路徑。
深度擁抱 AI,以創新重塑用戶體驗
人工智能時代是中國企業的時代機會,周云杰提到,"企業要么與AI同進化,要么被AI邊緣化"。海爾主動把握這一時代機遇,周云杰將2025年定為海爾AI應用元年,推動全員、全面、全流程擁抱AI,著力在基礎底座、AI生態、垂域模型、業務場景四個層面進行布局,并把AI科技廣泛應用于智慧住居、大健康和產業互聯網三大賽道,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在戰略落地層面,海爾遵循"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路徑,將AI深度融入核心業務。一方面推進主業務流程全面AI化,在研發、供應鏈、銷售和營銷等方面全面擁抱AI,打通研發到采購、生產和消費端的全流程數據;另一方面推進業務模式從"大規模制造"到"大規模定制"轉型。在全流程數據打通的基礎上,依托AI自動預測訂單需求,并基于用戶數據動態調整產能分配。以卡奧斯打造的天智工業大模型為例,其沉淀了4700個行業機理模型和200個專家算法,已在家電、汽車、電子、化工等領域應用,推動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等環節的智能化改造。
而這一系列技術布局,始終圍繞著"人"的需求展開,海爾始終以用戶為中心,實現人的價值最大化。周云杰指出,AI時代用戶的需求正經歷三大重要轉變:從"產品功能"轉向"體驗主權"、從"被動接受"轉向"參與共創"、從"功能滿足"轉向"情感價值"。用戶需求的迭代升級,也促使海爾在品牌交互方式上大膽革新。
今年以來,海爾高管團隊陸續在社交媒體開設個人IP賬號,與用戶零距離互動,及時了解用戶的需求反饋,并快速轉化為產品創新,為用戶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近期推出的"懶人洗衣機"便是典型案例,針對用戶"衣物分類洗護"的痛點,海爾邀請用戶參與產品功能設計,快速推出三筒洗衣機,一周預約訂單便突破8.8萬臺。
海爾的實踐證明:在AI時代,唯有將技術創新深植用戶需求,讓每一次迭代都回應真實生活場景,才能實現品牌價值與用戶體驗的共生共長,企業才能真正成為"時代的企業"。
七度蟬聯全球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不僅是對海爾全球影響力的印證,更彰顯了中國品牌的全球競爭力。從物聯網生態的率先布局,到三大產業生態的協同進化,再到AI時代的價值共創,海爾的品牌進階之路,本質上是中國企業從"產品出海"到"生態出海"的范式突破,也為中國企業邁向世界一流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實踐路徑與價值坐標。
強強聯合,打造用戶新體驗
1月6日,海爾成為澳網官方合作伙伴,海爾與澳網的合作,彰顯了雙方追求卓越、消費者至上及可持續發展的共同理念。海爾在技術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與澳網為全球數百萬粉絲呈現的世界級賽事和前沿體驗相得益彰。澳網走在綠色體育倡議的最前列,支持健康活力的生活方式,海爾亦是生態創新先鋒,致力于提供節能環保產品,力求將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海爾集團高級副總裁、海爾智家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華剛表示:"與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的合作,是我們全球化戰略的關鍵一步,彰顯了我們對體育和創新的堅定承諾。"
科技創新,成就最受喜愛本土化品牌
作為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海爾持續加大在全球市場的布局。近年來,海爾在澳洲市場實現快速發展,已經發展成為最受當地用戶喜愛的本土化品牌。
市場數據顯示,目前海爾在當地的雙品牌整體份額達到17%,穩居市場榜首,彰顯了海爾龐大的消費者群體和日益提升的品牌知名度。
依托海爾全球引領的科技研發布局,海爾能夠快速根據澳洲當地用戶需求進行產品創新,推出符合當地市場需求的產品,不僅推出了專為澳洲市場設計的風冷多溫區冰箱、七星級能效空調等產品,還推出了洗烘聯動的雙筒洗干一體機等原創性產品,充分滿足了當地用戶的需求。
全球引領,中國品牌走向世界舞臺中央
在澳新市場的表現只是海爾全球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全球市場,海爾堅持本土化研發、本土化制造和本土化營銷的三位一體布局,充分滿足全球不同地球用戶的的多樣化需求和區域市場的獨特性。
以歐洲市場為例,針對歐洲能源緊張且價格高企的現狀,海爾X11具備環保技術特色和更強節能性能,相比歐洲嚴苛的A級標準,其節能高達60%。X11系列的成功,使其成為海爾在歐洲的旗艦產品線之一,為品牌在該地區的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4年上半年,海爾在歐洲的收入同比增長9.2%,實現在歐洲市場連續8年的高速增長,并且連續16年穩居"歐睿國際全球大型家電品牌零售量"第一名。
關注ESG,共筑可持續發展新未來
海爾與澳網的合作,彰顯了雙方對環境責任的承諾。二者共同倡導綠色體育和生活方式,助力全球環境和社區的積極變革。
澳網期間,海爾展示了一系列環保產品,為參觀者帶來沉浸式體驗,倡導更綠色、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將可持續生活理念從賽場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海爾始終將踐行ESG原則作為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11月28日,海爾智家榮膺可持續市場倡議 (SMI)《地球憲章》(Earth Charter) 徽章,成為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家電企業。2024年1月18日,海爾再獲"英國最佳雇主"稱號,成為唯一連續兩年蟬聯此榮譽的家電品牌。
正如體育無國界,海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亦沒有國界。公司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為每一個人創造更美好的智慧生活。
]]>創業40年來,海爾堅定傳承創業創新的精神,市場業績持續韌性增長。此次大會重點總結回顧了創業40年來的發展成果,明確了未來再造一個新海爾的發展方向。同時,大會還為員工、生態方、創業元勛以及榮譽員工特別頒發了感恩榮譽,感謝他們為海爾創新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和努力,也感謝社會各界對海爾長期以來的支持與厚愛!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表示,海爾40年發展史,是一部青島海爾、世界海爾的跨越史;一部不負重托、胸懷天下的進取史;一部科技引領、不斷超越的創新史;一部自以為非、自我革新的進化史。
三個"一":勇立潮頭展現40年創新成果
海爾創業于被稱為"中國現代公司元年"的1984年,歷經40年創業創新,從一家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成長為如今全球知名的物聯網生態企業。2024年海爾全球營業收入預計將突破4000億元,創立至今,全球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34%,累計創造利潤2986億元。
會上,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梁海山以三個"一"總結了海爾集團創業40周年發展成果:一個全球化企業、一個世界級品牌、一個全球引領的管理模式。
一個全球化的企業,連續15年全球大型家電品牌零售量第一。
從1984年的青島出發,海爾已經在40年的時間里進入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美國、日本、巴基斯坦、新西蘭、澳大利亞等7個國家成為行業第一,歐睿國際數據顯示,海爾已連續15年蟬聯全球大型家電品牌零售量第一。
如今,海爾的海外收入占到總營業收入的53%。海爾不僅展現出了出色的全球市場覆蓋能力,還有著強大的全球資源整合能力、跨國運營專業能力,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海爾在全球4大洲、20個國家建立了35個工業園、163個制造中心,其中海外建立了15個工業園和60個工廠;打造了全球家電行業"首個"燈塔工廠,目前已有9座燈塔工廠和1座可持續燈塔工廠,成為全球擁有燈塔工廠最多的企業。
在科技創新方面,海爾在全球建立了10大研發中心,擁有2.4萬名研發人員,鏈接了全球超過25萬名行業專家,主導和參與發布國際標準109項,極大地提升了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一個世界級的品牌,堅持全球自主創牌,打造全球用戶喜愛的本土化品牌。
自1991年產品批量出口開始,海爾就堅持以自主品牌進入海外市場。如今,在將消費者意見囊括在內的品牌價值榜單"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中,海爾已連續6年蟬聯全球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這份在全球54個市場上調查了430多萬名消費者,涉及超2萬個品牌的權威榜單,證實了全球用戶對海爾的認可。
世界級品牌應當有生生不息的特質和跨越周期保持正向增長的穩定性,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世界品牌500強"因其連年接續客觀評測的長時間跨度而權威,它相對全面地覆蓋了經濟發展周期和企業成長周期。在這份榜單中,海爾連續21年上榜,連續多年蟬聯中國前三。而谷歌與凱度聯合發布的"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中,海爾蟬聯行業第一,連續8年穩居10強,貢獻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生動樣本。
海爾作為世界級品牌的引領,還體現在創造性地提出了三級品牌戰略上:推出高端品牌"卡薩帝",在中國超越歐美日韓家電品牌,連續八年蟬聯高端家電TOP1;推出全球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已進入中國54萬個家庭,每個月為用戶提供超6億次智慧生活服務;推出生態品牌"卡奧斯",全球首創以大規模定制為核心、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連續6年蟬聯國家級"雙跨"平臺第一。
如今,全球生態品牌建設如火如荼,這一強調開放創新、用戶需求導向、共創共贏的品牌新范式,正在全球范圍內展現著"中國智慧"。
一個全球引領的管理模式,堅持人的價值最大化。
從2005年首次提出以來,歷經19年日臻完善,人單合一模式已成為物聯網時代引領的管理范式。
通過打破組織內部的"墻",讓每個員工都直接面對用戶創造價值,海爾成功轉型為自組織、自驅動、自進化的生態型企業,并實現了人單合一模式在日本三洋白電業務、新西蘭斐雪派克、美國通用家電和意大利Candy等的成功復制,打破了闡釋跨國并購高失敗率的"七七定律"。
從北美到歐洲,從亞洲到非洲,人單合一模式跨越企業、行業邊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均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卓越成效,在德國博世智能出行、富士通西歐、圣馬力諾ASA、非洲西納等公司,在信息通信技術、能源、零售、健康科技、數字服務、通用設備等47個行業得到復制,進一步驗證了其普適性。
截至目前,全球已自發成立14個人單合一模式研究中心,75個國家和地區41.7萬家企業會員在學習人單合一模式,8.2萬家企業在實踐。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宏任表示,海爾集團40年的奮斗歷史五彩斑斕,他分享了自己對"繽紛海爾"的體會和期許:火紅的海爾,在拼搏奮斗中走向輝煌;蔚藍的海爾,在矢志創新中走向高端;綠色的海爾,在構建生態中走向未來。
三個海爾:持續進化錨定世界一流的生態力量
商業的海洋波譎云詭,能持續領航40年的企業可謂鳳毛麟角。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在《進化有緣起 生態無邊界》的主旨演講中,用"三個海爾",即世界的海爾、進化的海爾、生態的海爾,回答了"海爾是什么、為什么以及將來要做什么"。
世界的海爾,既是海爾創業之初的夢想,也是海爾40年創業成果的呈現。
40年來,海爾認為"封閉在國內市場創不出真正的世界名牌,走出去有風險,不出去風險更大。",以創牌不貼牌的理念融入世界,毅然決然地走出國門,勇于在全球市場中創牌。海爾從1991年開始大規模進軍國際市場,先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與最強大的對手"下棋",與最先進的技術硬碰硬,再進入東南亞、中東非等發展中國家,直到2016年,在海外市場才實現了盈虧平衡。
為了實現創中國人的世界名牌的夢想,海爾整整堅持了25年,從2016年到2020年,海爾很快達到海外代工的平均利潤率水平,從2020年以后,品牌溢價的效應逐步展現。如今,海外市場中每10臺中國品牌家電中就有6臺以上是海爾。
為什么海爾能成為世界的海爾呢?
進化的海爾,既是海爾40年動態演進的過程,也是海爾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原因。
歷經六個戰略階段的演變,海爾始終堅信"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每一次戰略發展階段的升級,都是在肯定上一階段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自我革新,甚至在成功的時候否定自我,涅槃重生。
戰略進化的同時,海爾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斷進化,從自主管理班組、日清工作法,到"市場鏈流程再造",再到人單合一管理模式,海爾始終在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管理模式。如今,人單合一模式已經實現了從1.0到2.0的進化,以"零邊界"為宗旨,將鏈群合約的生態組織升華為無窮進化的生態平臺。
海爾堅持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在產品、場景、生態標準及管理模式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海爾牽頭制定的109項國際標準,推動了行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2021年9月,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聯合海爾頒發了全球首張人單合一認證證書,開創了中國企業從接受國際標準認證到輸出國際標準認證的時代。
從一個瀕臨倒閉的街道小廠進化成一個大型跨國集團,從傳統的行業進化到開放的生態,海爾還在持續進化。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正給經濟、社會、文化等帶來全方位的重構,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海爾也將迎來一次又一次戰略、組織和機制的轉型。
生態的海爾既是海爾發展的方向,也是海爾不斷進化的土壤。
網絡經濟時代,所有企業都應該成為一個生態系統。海爾順應時代,積極構建生態系統,場景替代產品,生態"復"蓋行業。在生態的理念下,海爾首創了場景品牌三翼鳥,鏈接了500多家生態資源方,為用戶提供全屋智能場景解決方案。同時,海爾還催生了食聯網、衣聯網等新業態,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場景化體驗。海爾生物則運用數字技術,在超低溫冷柜物聯網基礎上,創新了血聯網、疫苗網等生態。
為什么在海爾,生態產品會不斷涌現?這是因為,海爾的創業生態也在蓬勃發展。為了讓每個員工在為用戶創造價值中分享價值,海爾創新了海爾集團創客合伙人激勵與約束機制(簡稱"創客激勵平臺")。創客激勵平臺的任何制度設計,都滿足了海爾集團層面100%的集體持股,也就是保持海爾集團集體所有制性質不變。
目前,海爾集團已擁有超過15000名創客合伙人,創客合伙人的股份是動態的。創造價值的合伙人可以參與分紅,若當年不能創造價值則不能參與分紅,若違反企業規定或離開企業則股份清零,同時創客合伙人的股份不能繼承,退休由公司收回。如今,海爾的創業平臺已經面向全球創業者開放,匯聚了超過百萬創業者、投資人和高校科研機構,創業成功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在蓬勃向上的創業生態中,海爾聚焦智慧住居、產業互聯網和大健康三個賽道,以無界生態構建了智能家電到智慧家庭再到智慧生活的智慧住居生態;以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底座,賦能產業創新發展,構建了數字經濟的產業生態;以海爾生物、盈康生命、上海萊士三家上市公司為核心,構建了大健康產業生態。
周云杰表示,世界是海爾的舞臺,進化是海爾的基因,生態是海爾的追求。今天的海爾又站在了新的起點上,生態的海爾正持續探索,"未來十年,將是生態海爾枝繁葉茂、生機盎然的十年,也將是吐故納新、披荊斬棘的十年"。他表示,要戰略聚焦,建立起三個世界一流的產業生態:通過建立智能交互引擎,一端與用戶零距離,一端與生態方零邊界,打造極致效率、極致體驗的世界一流智慧住居生態企業;邁向工業AI,打造智能交互新引擎,從供需兩端發力,創建產業互聯網生態;布局生命科學、臨床醫學和生物科技三大產業生態,成為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領軍企業。
為此,海爾要明確建立卓越運營的三大框架和建設五大生態能力。
周云杰表示,要建立卓越運營的三大框架:一是通過自組織實現分布式領導力;二是打造無邊界的協作與創新的生態系統;三是利用人工智能實現無限互動與迭代優化。
同時他表示要做強五大生態能力:一是建設卓越科技創新能力,為生態海爾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二是構建強大的全球化運營能力,為生態海爾塑造強韌體魄;三是鍛造高效數字化和智能化能力,為海爾融入數字生態提供支持;四是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為生態海爾創新提供健康發展保障;五是建立更廣泛的品牌影響力和更開放包容的企業文化,為生態海爾提供戰略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個轉折:生態傳承詮釋韌性成長的基因
海爾的40年成長史,是一部腳踏實地的奮斗史,也是篤行于自主人、自組織、自進化迭代升級生態的漫漫之路。其間,三大轉折點成為了這條路上的醒目注腳,從1984年重生的轉折點,到2005年新模式轉折點,再到2024年新引擎的轉折點,海爾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成長為今天的海爾。
"任何企業沒有思路就沒有出路",會上海爾創始人、海爾集團董事局名譽主席張瑞敏在《四十年風雨兼程 四十年永恒追求》的初心寄語中,深入回顧了海爾40年如何與時俱進,在不同的時間,確定不同的發展思路,持續引領,他通過三大轉折點詮釋了海爾持續進化的內在動力。
重生的轉折點,始于1984年12月26日,瀕臨倒閉小工廠崛起的轉折點,源自創業創新精神,并由此植入海爾基因。
張瑞敏在1984年臨危受命擔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時,面對的是147萬元的虧空和人心渙散的工廠。他上任的第一次變革,便是推出了包括"不準在車間隨地大小便"在內的十三條廠規,這在當時代表著"活下去"的決心,也給了企業"活下去"的希望。
1985年,張瑞敏帶頭砸毀76臺有瑕疵的冰箱,不僅砸醒了員工的質量意識,也砸出了海爾對品質的執著堅守,更是對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的一次深刻反思和重塑。自此,創業創新精神如同一顆頑強的種子,深深植入海爾基因。張瑞敏表示,"所謂重生是不斷重生,所謂崛起是持續崛起,沒有創業創新精神不可能永遠做下去。"
新模式的轉折點,始于2005年9月20日,人單合一模式揚棄經典管理模式,是企業向生態蛻變的轉折點。
面對"大企業病"難題,海爾揚棄經典管理模式,大膽推出人單合一模式。這一模式如同一把利刃,打破企業與員工、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重重邊界,將員工從傳統執行者角色轉變為充滿激情的創業者,讓每一位員工都能直面用戶需求,自主決策、自負盈虧。員工積極性被充分點燃,不再被動等待任務,而是主動出擊,為用戶創造價值,企業內部創新活力如涌泉噴發,推動海爾向著生態企業大步跨越。
人單合一模式的創立是海爾管理哲學的一次重大創新,它標志著海爾從傳統制造企業向平臺型企業轉型。這一模式的實施使海爾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持續創新,保持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同時也為全球企業提供了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參考。
新引擎的轉折點,始于2024年9月20日,新引擎是融入物聯網的轉折點,前提是進化出智能交互生態。
當下,傳統產品經濟和平臺經濟的引擎已無法在人工智能時代產生驅動力。無邊界、融合的生態經濟成為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經濟形態。而人單合一從1.0進化到2.0,就是從"零距離"進化為"零邊界"。
1.0是對科層制企業的顛覆,2.0是對行業的顛覆,也就是從1.0組織內的鏈群合約(自組織)到2.0的生態內鏈群合約(生態自進化的無邊界組織)。開放、無邊界的生態源源不斷引入負熵,推動生態的自裂變、自進化。
"新引擎"就是形成一個有用戶與各方合作者相互交互、融為一體的"智能交互生態"。自2024年9月20日人單合一2.0發布后,海爾以自主人、自組織生態為基石,構建智能交互生態。目前海爾內部已經涌現了多個優秀的"智能交互生態"案例。
例如,三翼鳥創造出智慧家庭的新引擎,鏈接了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慧服務、設計師及交付服務等在內的生態資源,形成一個無邊界的生態方聯合體,共同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場景定制服務,同時也為生態各方創造增值。
卡奧斯創造出生態經濟的新引擎,與奇瑞汽車攜手打造的汽車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不僅重塑了產業生態,更開啟了汽車行業個性化定制的新紀元。
卡泰馳創造出汽車生態的新引擎,需求側通過1個線上平臺+56個線下觸點與用戶交互,挖掘用戶個性化需求;供給側鏈接再制造工廠、零部件供應商、內飾設計及檢測服務等多元生態伙伴,通過拓寬服務邊界和高效的資源配置,實現從用戶需求收集到個性化定制方案落地的有效閉環。
海醫匯創造出醫療行業的新引擎,攜手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等核心伙伴,通過構建一個高度協同、開放共享的智能交互生態系統,有效解決了科技成果轉化中的重重障礙,實現了從科研創新到臨床應用的高速跨越。
海爾40載從歷史深處奔涌而來,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啟示,是中國企業涓滴匯海、百川向東的生動范例。海爾40年奮進歷程,是中國現代企業創新發展的生動樣本。如今,站在新起點,海爾將堅守創業創新精神,深化全球戰略布局,構建無界生態,為中國企業出海打造可借鑒范式,為全球商業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踏過千重浪,以無界生態創出一個更加生機勃勃的‘新海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