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COMMUNICATIONS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IMDA) zh_CN PRN Asia 2025年新加坡亞洲科技大會精彩回顧 2025-06-11 10:49:00 構建可信AI生態系統是新加坡的核心發展目標,唯有如此才能實現技術的大規模應用與創新,從而提升生產力并創造社會價值。新加坡正通過以下途徑參與全球AI規范體系建設: 推動全球及地區 AI科學發展 在部長級圓桌會議上發布的《全球AI安全研究優先事項新加坡共識》(簡稱《新加坡共識》),旨在彌合AI安全研究與政策制定之間的鴻溝。該共識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確立了構建可信、可靠、安全AI系統的關鍵研究方向,并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治理政策,確保AI的負責任開發與應用。 資媒局一直攜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制定具有實操性的治理框架。例如,最新升級的"AI Verify測試框架"現已涵蓋生成式AI風險管控,并與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標準接軌,實現兩國市場在AI治理體系上的無縫銜接。 新加坡與美國將牽頭建立全球跨境隱私規則(CBPR)認證體系,為企業構建可信跨境數據流通通道。該體系將覆蓋9大經濟體,為企業撬動約40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 攜手 AI Verify基金會提供實用測試指南與工具 全球范圍內,對AI進行真實場景測試與原型驗證的需求日益增長。"全球AI保障試點計劃"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測試機構與企業,通過實際用例開展協作。該試點項目在國內外均引發強烈反響——來自10個不同行業的17家生成式AI應用企業,與16家專業AI測試機構完成配對合作。這些寶貴實踐成果將為全球AI標準制定提供重要參考。 5月29日,資媒局 宣布開發全球首創的《生成式AI應用測試入門套件》,為開發或使用生成式AI應用的企業提供實操指南。此類開源實操測試工具包(如測試入門套件)可幫助企業在其特定業務場景中驗證AI模型的性能與可靠性。 推動創新技術落地應用 由資媒局支持的"國家多模態大語言模型計劃"已成功開發出多款區域性語言大模型,包括基于文本的SEA-LION大語言模型,以及多模態MERaLiON大語言模型。 5月28日,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信息通信研究院(A*STAR I2R)開發的MERaLiON(多模態共情推理與學習一體化網絡)正式發布。作為東南亞地區首個具備共情能力的多模態大語言模型,MERaLiON特別設計用于理解本地區多樣化的語言、文化和交流方式。自2024年12月發布以來,MERaLiON首個版本已在全球獲得超過9萬次下載,用戶群體涵蓋企業研究實驗室、媒體服務提供商、初創公司及學術機構。 MERaLiON 2.0版本實現了多項功能突破,包括擴大東南亞語言覆蓋范圍、支持語碼轉換、增強情感智能和副語言理解能力等。這些升級為東南亞地區開發更具文化敏感度的直覺化交互AI應用奠定了基礎,助力企業打造契合當地文化特性的產品與服務,從而提升客戶服務質量與互動體驗。通過此類項目,新加坡乃至整個東南亞將在數字時代保持獨特的話語權與身份認同。 A*STAR I2R與資媒局 聯合發起了"MERaLiON聯盟",旨在整合生態系統專業資源,促進機構、終端用戶、研發團隊與技術廠商的合作,加速技術學習與應用落地,從而開發多語言客戶支持系統、健康與情緒洞察檢測、自主決策系統等實用型AI解決方案。 在醫療等關鍵領域,新加坡最大的醫療集團SingHealth宣布,由臨床醫師與AI科學家共同研發的自主醫療AI系統Enigma已與羅氏制藥(Roche)和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旨在擴大Enigma的應用范圍。 前沿科技取得突破性進展,新加坡攜手企業與人才共攀高峰 資媒局正根據企業數字化成熟度定制專項計劃,加速其技術應用轉型。通過數字化升級,企業可實現降本增效,并開拓新的產品線與市場。 2024年,新加坡推出了《數字企業藍圖》(DEB),為中小企業提供AI、云計算、網絡韌性等技術融合發展路線圖,助其保持行業領先優勢。 5月27日,新加坡宣布與阿里云、保誠保險新加坡公司、新科工程信息在DEB框架下達成三項新合作,旨在提升企業在AI、云技術和網絡韌性等領域的數字能力。 資媒局通過"生成式AI數字領袖項目"(GenAI x Digital Leaders Programme)深化與AWS、微軟等科技巨頭的合作,為數字化成熟度較高的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專長/資源對接、項目咨詢支持、商業影響評估和落地實施保障。 同步培養和再培訓科技人才 滿足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 資媒局通過"加快培訓專才計劃"(TechSkills Accelerator)落實了400個就業及培訓機會,本地人才可在亞馬遜云科技(AWS)、微軟、甲骨文(Oracle)和新加坡電信(SingTel)等領先企業擔任AI從業者崗位。 5月27日,資媒局宣布擴大相關計劃力度,將與新加坡全國人工智能核心 (AI Singapore) 及頭部企業合作,再為本地人才新增400個AI從業者就業及培訓機會。這800個全新培訓機會旨在加速AI從業者人才梯隊建設,助力本地人才在前沿企業中承擔更高價值的工作。 ]]>

新加坡 2025年6月11日 /美通社/ -- 在近日由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主辦的2025年新加坡亞洲科技大會(ATxSG)核心活動亞洲科技峰會(ATxSummit)上,全球及地區在人工智能(AI)、大語言模型(LLM)、企業AI應用和人才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重要舉措相繼公布。

構建可信AI生態系統是新加坡的核心發展目標,唯有如此才能實現技術的大規模應用與創新,從而提升生產力并創造社會價值。新加坡正通過以下途徑參與全球AI規范體系建設:

推動全球及地區 AI科學發展

在部長級圓桌會議上發布的《全球AI安全研究優先事項新加坡共識》(簡稱《新加坡共識》),旨在彌合AI安全研究與政策制定之間的鴻溝。該共識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確立了構建可信、可靠、安全AI系統的關鍵研究方向,并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治理政策,確保AI的負責任開發與應用。

資媒局一直攜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制定具有實操性的治理框架。例如,最新升級的"AI Verify測試框架"現已涵蓋生成式AI風險管控,并與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標準接軌,實現兩國市場在AI治理體系上的無縫銜接。

新加坡與美國將牽頭建立全球跨境隱私規則(CBPR)認證體系,為企業構建可信跨境數據流通通道。該體系將覆蓋9大經濟體,為企業撬動約40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

攜手 AI Verify基金會提供實用測試指南與工具

全球范圍內,對AI進行真實場景測試與原型驗證的需求日益增長。"全球AI保障試點計劃"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測試機構與企業,通過實際用例開展協作。該試點項目在國內外均引發強烈反響——來自10個不同行業的17家生成式AI應用企業,與16家專業AI測試機構完成配對合作。這些寶貴實踐成果將為全球AI標準制定提供重要參考。

5月29日,資媒局宣布開發全球首創的《生成式AI應用測試入門套件》,為開發或使用生成式AI應用的企業提供實操指南。此類開源實操測試工具包(如測試入門套件)可幫助企業在其特定業務場景中驗證AI模型的性能與可靠性。

推動創新技術落地應用

資媒局支持的"國家多模態大語言模型計劃"已成功開發出多款區域性語言大模型,包括基于文本的SEA-LION大語言模型,以及多模態MERaLiON大語言模型。

5月28日,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信息通信研究院(A*STAR I²R)開發的MERaLiON(多模態共情推理與學習一體化網絡)正式發布。作為東南亞地區首個具備共情能力的多模態大語言模型,MERaLiON特別設計用于理解本地區多樣化的語言、文化和交流方式。自2024年12月發布以來,MERaLiON首個版本已在全球獲得超過9萬次下載,用戶群體涵蓋企業研究實驗室、媒體服務提供商、初創公司及學術機構。

MERaLiON 2.0版本實現了多項功能突破,包括擴大東南亞語言覆蓋范圍、支持語碼轉換、增強情感智能和副語言理解能力等。這些升級為東南亞地區開發更具文化敏感度的直覺化交互AI應用奠定了基礎,助力企業打造契合當地文化特性的產品與服務,從而提升客戶服務質量與互動體驗。通過此類項目,新加坡乃至整個東南亞將在數字時代保持獨特的話語權與身份認同。

A*STAR I²R與資媒局聯合發起了"MERaLiON聯盟",旨在整合生態系統專業資源,促進機構、終端用戶、研發團隊與技術廠商的合作,加速技術學習與應用落地,從而開發多語言客戶支持系統、健康與情緒洞察檢測、自主決策系統等實用型AI解決方案。

在醫療等關鍵領域,新加坡最大的醫療集團SingHealth宣布,由臨床醫師與AI科學家共同研發的自主醫療AI系統Enigma已與羅氏制藥(Roche)和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旨在擴大Enigma的應用范圍。

前沿科技取得突破性進展,新加坡攜手企業與人才共攀高峰

資媒局正根據企業數字化成熟度定制專項計劃,加速其技術應用轉型。通過數字化升級,企業可實現降本增效,并開拓新的產品線與市場。

2024年,新加坡推出了《數字企業藍圖》(DEB),為中小企業提供AI、云計算、網絡韌性等技術融合發展路線圖,助其保持行業領先優勢。

5月27日,新加坡宣布與阿里云、保誠保險新加坡公司、新科工程信息在DEB框架下達成三項新合作,旨在提升企業在AI、云技術和網絡韌性等領域的數字能力。

資媒局通過"生成式AI數字領袖項目"(GenAI x Digital Leaders Programme)深化與AWS、微軟等科技巨頭的合作,為數字化成熟度較高的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專長/資源對接、項目咨詢支持、商業影響評估和落地實施保障。

同步培養和再培訓科技人才 滿足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

資媒局通過"加快培訓專才計劃"(TechSkills Accelerator)落實了400個就業及培訓機會,本地人才可在亞馬遜云科技(AWS)、微軟、甲骨文(Oracle)和新加坡電信(SingTel)等領先企業擔任AI從業者崗位。

5月27日,資媒局宣布擴大相關計劃力度,將與新加坡全國人工智能核心 (AI Singapore)及頭部企業合作,再為本地人才新增400個AI從業者就業及培訓機會。這800個全新培訓機會旨在加速AI從業者人才梯隊建設,助力本地人才在前沿企業中承擔更高價值的工作。

]]>
新加坡公布全球首項生成式AI實際應用技術測試的成果 2025-05-30 16:25:00 全球人工智能保障試點計劃 為促進行業安全采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驗證基金會(AIVF)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于2025年2月聯合發起"全球人工智能保障試點計劃",旨在推動生成式AI應用技術測試的規范與最佳實踐。該試點計劃吸引了來自本地及國際AI利益相關者的強烈關注,特別是那些在業務流程中部署生成式AI的企業。試點中,16家專業AI測試機構與來自金融、醫療、人力資源、公共部門等10個不同行業的17家生成式AI實際應用部署方展開合作。 試點發現,生成式AI的風險往往具有場景依賴性(具體取決于行業、用例、文化、語言和組織)。針對特定情境界定風險與測試標準存在挑戰,建議在整個應用生命周期中引入領域專家參與。AIVF與 資媒局將持續與行業協作完善試點方案。 生成式 AI應用測試入門工具包 資媒局 同時宣布將開發全球首款生成式AI應用測試入門工具包。該工具包整合了保障試點成果及其他從業者的實踐經驗,為跨行業、跨場景開發或應用生成式AI的企業提供實用測試指南。工具包逐步指導用戶識別需要關注的風險類型(如幻覺內容、不良輸出、數據泄露及對抗性提示漏洞等常見風險),并制定相應測試方案。 資媒局現就測試指南及針對四大風險的推薦測試方法公開征詢行業意見。 工具包配套"Project Moonshot"等測試工具可幫助企業落實測試指南。其內容將隨技術發展持續更新,以應對新興風險與測試需求。 保障試點與工具包旨在提升企業安全部署生成式AI的能力,并增強整個AI生態系統的可信度。 新加坡持續推動 AI技術為本土及全球公共利益服務 新加坡堅信AI技術應當服務于公共利益,既能釋放經濟潛能、提升社會效益,又能應對當今時代的各項需求與挑戰。新加坡全國人工智能核心(簡稱AISG) 即將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簽署諒解備忘錄,在六個試點國家推進AI普及計劃,旨在消除AI知識鴻溝,助力發展中國家社區轉型發展。此項合作會將AISG于2024年推出、最初旨在提升亞洲各國AI能力的"AI向善"(AI4Good)計劃擴展至全世界。 ??? AISG人工智能學生開發者大會 由AISG主辦的"人工智能學生開發者大會"(AISDC)成功舉辦,這場為期兩天的盛會匯聚了逾千名學生與60家行業合作伙伴,共同推動AI創新與人才培養。大會亮點為"全國AI學生挑戰賽"(NAISC),來自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越南的學生通過大語言模型微調與提示工程技術,展開解決現實問題的競賽。此次大會通過新增區域挑戰賽道吸納東盟國家參與,彰顯了新加坡在促進東南亞地區AI人才培養與合作方面的引領作用。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政務部長拉哈尤-瑪贊(Mdm Rahayu Mahzam)將出席活動并致閉幕辭。 科技領域的女性力量 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部長楊莉明在"從成功到卓越—領袖打造社區"專題討論中,與攜程集團首席執行官孫潔、星展集團首席執行官陳淑珊共同探討科技領域女性領袖如何在"薪火相傳"和塑造平等共贏的社區生態中發揮關鍵作用。本次討論由新加坡管理大學金融學(實踐方向)教授許茵妮主持。 ]]>
  • 全球首個 AI保障試點計劃匯聚國際測試機構與生成式AI應用部署方,開展真實場景測試
  • 全球首款生成式 AI應用測試入門工具包為行業提供實踐指南
  •  AI Singapore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提升AI普及率,拓展技術應用機遇

新加坡 2025年5月30日 /美通社/ -- 新加坡已公布其"全球人工智能保障試點計劃"的核心成果。該計劃旨在推動生成式AI(GenAI)應用技術測試領域的規范與最佳實踐發展。相關成果為全球首款GenAI應用測試入門工具包提供了設計藍本,目前該工具包已開放公眾咨詢。在新加坡亞洲科技大會(ATxSG)旗艦活動亞洲科技峰會(ATxSummit) 2025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陳杰豪宣布了這些全球性倡議。這些舉措使新加坡在以下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推動人工智能安全實踐落地、加速可信賴且負責任的AI技術應用部署,以及促進惠及全人類的人工智能國際合作。

全球人工智能保障試點計劃

為促進行業安全采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驗證基金會(AIVF)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于2025年2月聯合發起"全球人工智能保障試點計劃",旨在推動生成式AI應用技術測試的規范與最佳實踐。該試點計劃吸引了來自本地及國際AI利益相關者的強烈關注,特別是那些在業務流程中部署生成式AI的企業。試點中,16家專業AI測試機構與來自金融、醫療、人力資源、公共部門等10個不同行業的17家生成式AI實際應用部署方展開合作。

試點發現,生成式AI的風險往往具有場景依賴性(具體取決于行業、用例、文化、語言和組織)。針對特定情境界定風險與測試標準存在挑戰,建議在整個應用生命周期中引入領域專家參與。AIVF與資媒局將持續與行業協作完善試點方案。

生成式 AI應用測試入門工具包

資媒局同時宣布將開發全球首款生成式AI應用測試入門工具包。該工具包整合了保障試點成果及其他從業者的實踐經驗,為跨行業、跨場景開發或應用生成式AI的企業提供實用測試指南。工具包逐步指導用戶識別需要關注的風險類型(如幻覺內容、不良輸出、數據泄露及對抗性提示漏洞等常見風險),并制定相應測試方案。資媒局現就測試指南及針對四大風險的推薦測試方法公開征詢行業意見。

工具包配套"Project Moonshot"等測試工具可幫助企業落實測試指南。其內容將隨技術發展持續更新,以應對新興風險與測試需求。

保障試點與工具包旨在提升企業安全部署生成式AI的能力,并增強整個AI生態系統的可信度。

新加坡持續推動 AI技術為本土及全球公共利益服務

新加坡堅信AI技術應當服務于公共利益,既能釋放經濟潛能、提升社會效益,又能應對當今時代的各項需求與挑戰。新加坡全國人工智能核心(簡稱AISG)即將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簽署諒解備忘錄,在六個試點國家推進AI普及計劃,旨在消除AI知識鴻溝,助力發展中國家社區轉型發展。此項合作會將AISG于2024年推出、最初旨在提升亞洲各國AI能力的"AI向善"(AI4Good)計劃擴展至全世界。    

AISG人工智能學生開發者大會

由AISG主辦的"人工智能學生開發者大會"(AISDC)成功舉辦,這場為期兩天的盛會匯聚了逾千名學生與60家行業合作伙伴,共同推動AI創新與人才培養。大會亮點為"全國AI學生挑戰賽"(NAISC),來自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越南的學生通過大語言模型微調與提示工程技術,展開解決現實問題的競賽。此次大會通過新增區域挑戰賽道吸納東盟國家參與,彰顯了新加坡在促進東南亞地區AI人才培養與合作方面的引領作用。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政務部長拉哈尤-瑪贊(Mdm Rahayu Mahzam)將出席活動并致閉幕辭。

科技領域的女性力量

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部長楊莉明在"從成功到卓越—領袖打造社區"專題討論中,與攜程集團首席執行官孫潔、星展集團首席執行官陳淑珊共同探討科技領域女性領袖如何在"薪火相傳"和塑造平等共贏的社區生態中發揮關鍵作用。本次討論由新加坡管理大學金融學(實踐方向)教授許茵妮主持。

]]>
新加坡MERaLiON大語言模型創東南亞先河,以多語言處理與情感智能實現技術突破 2025-05-30 14:38:00 MERaLiON通過技術升級與全球合作開創新局面 MERaLiON大語言模型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屬下的資訊通信研究院(A*STAR I2R)開發,并由信息、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提供支持,憑借增強的多語言處理能力和情感智能,為區域AI發展樹立新標桿。該模型在原有英語、普通話和新加坡式英語基礎上,新增馬來語、泰米爾語、泰語、印尼語和越南語支持,具備高級語碼轉換和情緒識別功能。這些進步使得AI在客服、社會服務和營銷等領域的應用更貼合東南亞文化場景。 為加速技術落地,IMDA與A*STAR I2R聯合發起MERaLiON聯盟,匯聚內政團隊科技局(HTX)、衛生部醫療護理轉型署(MOHT)、恩士迅(NCS)、國家超級計算中心(NSCC)、新報業媒體、新科工程等本地機構,以及Axiom IT Solutions、BytePlus、CommonTown、星展銀行、Grab和Microsoft Singapore等科技企業。該聯盟將聚焦多語言客戶支持、健康與情緒洞察檢測、自主決策系統等實際應用開發。 自2024年12月發布以來,MERaLiON首版全球下載量已超9萬次,用戶涵蓋企業研發實驗室、媒體服務提供商、初創公司和學術界。 推動全球對話,構建可信 AI生態 在AI安全研究領域,新加坡通過制定《新加坡共識:全球AI安全研究優先事項》(簡稱《新加坡共識》),成為國際社會共同確定和優先排序研究領域的合作樞紐。這份動態文件將成為 新加坡亞洲科技大會 "政府間數字信任部長圓桌會議"的基石,該會議旨在通過促進人工智能科學家與政策制定者之間的深度對話,搭建科學與政策之間的橋梁,將技術研究成果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 新加坡的升級版AI驗證測試框架同時涵蓋生成式AI與傳統AI風險。通過與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持續合作,我們開發了該框架與NIST人工智能風險管理框架的對照體系。這一成果既印證了兩國AI治理框架的一致性,也體現了雙方對深化合作的共同承諾。 這些舉措共同彰顯了新加坡的堅定承諾:基于科學證據構建人工智能安全開發與測試的基礎設施,攜手各方共同制定可實施、可互操作的負責任AI框架。 強化全球數字信任合作關系 2025年5月28日,新加坡AI安全研究所與法國AI安全研究所簽署聯合聲明,啟動AI安全合作。該聲明由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 部長楊莉明與法國人工智能、數字事務部長級代表Clara Chappaz在新加坡亞洲科技大會2025上簽署。 ? 新加坡與美國共同主導"全球跨境隱私規則(CBPR)認證"計劃,為企業構建可信跨境數據流通體系,覆蓋市場規模約40萬億美元 的9個經濟體。該認證體系由全球CBPR論壇制定,新加坡擔任論壇副主席國。自2025年6月2日起,企業可申請此項新認證,證明其符合國際公認的數據保護標準。 新加坡 Enigma Health與羅氏和新科工程達成合作 Enigma Health是從新保集團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術醫學中心分拆出來的公司,于2025年5月27日與羅氏和新科工程企業數字部達成兩項戰略合作,以擴展其能力。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政務部長拉哈尤-瑪贊(Mdm Rahayu Mahzam)在新加坡亞洲科技大會 "利用生成式AI擴展和維持醫療服務"研討會上公布這一消息。這兩項新合作將加速臨床試驗進程、拓寬市場準入渠道、深化醫療洞察與商業智能分析,從而優化患者護理服務,并提升創新藥物和數字技術的可及性。?? Enigma Health的核心產品Enigma是新加坡自主研發的醫療AI平臺,由臨床醫生與AI科學家團隊開發,用于優化工作流程、簡化數據密集型和耗時流程,同時確保數據安全與合規性,目前已在新保集團旗下機構試點。 新泰聯盟加強東盟電信詐騙治理 資媒局與泰國國家廣播和電信委員會(NBTC)已簽署諒解備忘錄,將共同打擊東盟地區的電信詐騙活動。 該備忘錄由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政務部長劉潔敏與NBTC主席Sarana Boonbaichaiyapruck博士在ATxSG 2025峰會期間簽署。 ]]>
  • MERaLiON的升級將推動東南亞地區更直觀、更具文化敏感性的AI應用落地;新成立的全球聯盟將加速技術采納
  • 通過"數字部長圓桌會議"推動全球對話,并完成新加坡AI驗證測試框架與美國NIST AI風險管理框架的對接
  • 新型自主醫療AI模型Enigma取得顯著成果,攜手行業領袖加速臨床試驗并提升患者護理水平

新加坡 2025年5月30日 /美通社/ -- 在新加坡亞洲科技大會(ATxSG)旗艦活動亞洲科技峰會 (ATxSummit) 2025上,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MDDI)部長楊莉明公布了該國大語言模型MERaLiON(多模態共情推理與學習一體化網絡)的升級進展,并宣布成立MERaLiON聯盟,大幅提升東南亞的AI能力。她還介紹了強化新加坡AI生態的新全球倡議與合作,加速負責任AI的落地,使新加坡處于AI安全實踐的前沿。

MERaLiON通過技術升級與全球合作開創新局面

MERaLiON大語言模型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屬下的資訊通信研究院(A*STAR I²R)開發,并由信息、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提供支持,憑借增強的多語言處理能力和情感智能,為區域AI發展樹立新標桿。該模型在原有英語、普通話和新加坡式英語基礎上,新增馬來語、泰米爾語、泰語、印尼語和越南語支持,具備高級語碼轉換和情緒識別功能。這些進步使得AI在客服、社會服務和營銷等領域的應用更貼合東南亞文化場景。

為加速技術落地,IMDA與A*STAR I²R聯合發起MERaLiON聯盟,匯聚內政團隊科技局(HTX)、衛生部醫療護理轉型署(MOHT)、恩士迅(NCS)、國家超級計算中心(NSCC)、新報業媒體、新科工程等本地機構,以及Axiom IT Solutions、BytePlus、CommonTown、星展銀行、Grab和Microsoft Singapore等科技企業。該聯盟將聚焦多語言客戶支持、健康與情緒洞察檢測、自主決策系統等實際應用開發。

自2024年12月發布以來,MERaLiON首版全球下載量已超9萬次,用戶涵蓋企業研發實驗室、媒體服務提供商、初創公司和學術界。

推動全球對話,構建可信 AI生態

在AI安全研究領域,新加坡通過制定《新加坡共識:全球AI安全研究優先事項》(簡稱《新加坡共識》),成為國際社會共同確定和優先排序研究領域的合作樞紐。這份動態文件將成為新加坡亞洲科技大會"政府間數字信任部長圓桌會議"的基石,該會議旨在通過促進人工智能科學家與政策制定者之間的深度對話,搭建科學與政策之間的橋梁,將技術研究成果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

新加坡的升級版AI驗證測試框架同時涵蓋生成式AI與傳統AI風險。通過與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持續合作,我們開發了該框架與NIST人工智能風險管理框架的對照體系。這一成果既印證了兩國AI治理框架的一致性,也體現了雙方對深化合作的共同承諾。

這些舉措共同彰顯了新加坡的堅定承諾:基于科學證據構建人工智能安全開發與測試的基礎設施,攜手各方共同制定可實施、可互操作的負責任AI框架。

強化全球數字信任合作關系

2025年5月28日,新加坡AI安全研究所與法國AI安全研究所簽署聯合聲明,啟動AI安全合作。該聲明由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部長楊莉明與法國人工智能、數字事務部長級代表Clara Chappaz在新加坡亞洲科技大會2025上簽署。  

新加坡與美國共同主導"全球跨境隱私規則(CBPR)認證"計劃,為企業構建可信跨境數據流通體系,覆蓋市場規模約40萬億美元的9個經濟體。該認證體系由全球CBPR論壇制定,新加坡擔任論壇副主席國。自2025年6月2日起,企業可申請此項新認證,證明其符合國際公認的數據保護標準。

新加坡 Enigma Health與羅氏和新科工程達成合作

Enigma Health是從新保集團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術醫學中心分拆出來的公司,于2025年5月27日與羅氏和新科工程企業數字部達成兩項戰略合作,以擴展其能力。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政務部長拉哈尤-瑪贊(Mdm Rahayu Mahzam)在新加坡亞洲科技大會"利用生成式AI擴展和維持醫療服務"研討會上公布這一消息。這兩項新合作將加速臨床試驗進程、拓寬市場準入渠道、深化醫療洞察與商業智能分析,從而優化患者護理服務,并提升創新藥物和數字技術的可及性。  

Enigma Health的核心產品Enigma是新加坡自主研發的醫療AI平臺,由臨床醫生與AI科學家團隊開發,用于優化工作流程、簡化數據密集型和耗時流程,同時確保數據安全與合規性,目前已在新保集團旗下機構試點。

新泰聯盟加強東盟電信詐騙治理

資媒局與泰國國家廣播和電信委員會(NBTC)已簽署諒解備忘錄,將共同打擊東盟地區的電信詐騙活動。

該備忘錄由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政務部長劉潔敏與NBTC主席Sarana Boonbaichaiyapruck博士在ATxSG 2025峰會期間簽署。

]]>
行業領袖助力超6000家企業加速部署生成式AI等技術 2025-05-28 17:50:00 三項新合作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能力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將啟動三項新合作,旨在強化中小企業AI應用能力并提升網絡彈性。 * 與阿里云合作提升云與 AI能力 :依托阿里云數字加速器項目,多達3000家中小企業及數字解決方案提供商將得以提升云與AI能力。該綜合項目為企業提供真實云環境體驗和技術資源,涵蓋云信用額度支持、技術培訓研討會、專家咨詢服務,以及試用阿里云百煉大模型服務平臺的契機。 * 與保誠保險新加坡合作推動生成式AI應用:根據GenAI Xponential計劃,保誠將聯合其人才參與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共和理工學院,制作多達10個面向中小企業的生成式AI技術講解視頻系列,并舉辦多達4場研討會,助力中小企業深入了解IMDA預批準的生成式AI解決方案,推動其應用。 * 與新科工程合作推出中小企業網絡彈性計劃 :該計劃將通過資媒局的CTO即服務平臺,為多達2000家中小企業提供一次性免費網絡威脅掃描服務,并通過專項認知活動,使其掌握新興網絡威脅及防御策略的關鍵信息。 這些新合作是數字企業藍圖推動企業下一階段數字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24年5月啟動以來,數碼企業藍圖已惠及超1萬家企業。 加大生成式 AI支持力度,助力數字化成熟中小企業發展 資媒局的"生成式AI數字領袖"計劃于2024年啟動,旨在幫助數字化成熟企業構建數字化能力、攻克關鍵挑戰。該計劃與亞馬遜云科技、微軟展開合作,目前已有200多家企業對生成式AI有了更深入的技術認知,還獲取了更多技術專業知識以及部署生成式AI解決方案的建議。 當前,資媒局正為50家數字化成熟企業的項目實施提供支持,這些項目已產生顯著業務成效——生產力預計提升50%,每年最高可節省30萬新元成本。 如今,資媒局正深化與亞馬遜云科技和微軟的合作,加速前沿技術的推廣應用。升級后的計劃目標是在未來一年覆蓋超1000家企業,支持多達500個項目。此次合作范圍擴大后,將舉辦兩倍數量的技術探索研討會和個性化技術深度研討會議。同時,借助最新技術開發工具和預先構建的生成式AI模塊,解決方案開發成本與時間將大幅縮減一半。 數字化成熟企業將獲得更多技術專業支持,包括主題專家和模型開發人員的助力,還將獲得算力、云信用額度等基礎資源。 攜手 AISG 及領軍企業,為本地民眾提供 800個AI從業者就業與培訓崗位 隨著龍頭企業紛紛在新加坡設立AI卓越中心(CoE),并組建AI團隊、開展相關活動,對AI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為滿足這一需求,資媒局正積極構建新加坡的AI人才庫。通過"加快培訓專才計劃"(TeSA)下的企業主導培訓項目,資媒局已與亞馬遜云科技、微軟、甲骨文和新加坡電信等頭部企業達成合作,成功爭取到400個本地AI從業者崗位。 此外,資媒局還聯合新加坡全國人工智能核心(簡稱AISG)與行業伙伴,推出兩項全新培訓計劃,將再為本地民眾提供400個AI從業者就業與培訓機會。 * AI學徒計劃(行業版)(簡稱AIAP(I)):旨在培養更多本地人才投身AI從業者崗位。 * 頂尖AI行業計劃(簡稱PAIP):助力前沿企業的本地AI從業者晉升為專家級模型構建者。 AIAP(I)將于2025年6月啟動,由資媒局與AISG聯合開發。該計劃將為本地民眾傳授AI、數據及機器學習技能,并提供為期六個月的實踐機會,讓學員在實際項目中錘煉技能。AIAP(I)計劃在兩年內分批培訓300名AI從業者,學員完成培訓后,將具備被AI卓越中心及領先企業錄用的能力。 為培養頭部企業所需的高級技術專長,如先進AI模型搭建與調優,資媒局攜手AISG的SEA-LION團隊推出PAIP計劃。該計劃預計2025年下半年啟動,為期六個月,采用全日制密集培訓模式,將在三年內助力100名本地AI從業者成長為專家級模型構建者。 ]]>
  • 數碼企業藍圖 新增三家合作伙伴,幫助中小企業提升生成式AI 、云技術和網絡彈性能力
  • 亞馬遜云技術和微軟將攜手 IMDA ,加速生成式 AI應用落地,讓1000家數字化成熟度較高的中小企業受益
  • 新增 800個本地AI從業者就業培訓機會,以應對未來需求

新加坡 2025年5月28日 /美通社/ -- 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陳杰豪(Tan Kiat How)先生今天在ATxEnterprise開幕式上宣布,通過與行業巨頭阿里云、保誠保險新加坡(Prudential)和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開展新合作,更多本地中小企業將有機會接觸人工智能(AI)、云技術和網絡安全等前沿技術。此舉旨在支持新加坡數字企業藍圖(DEB)計劃,助力企業加快前沿技術應用的步伐。陳杰豪還公布了兩項新人才計劃,為本地民眾提供技能提升機會,開辟AI職業發展通道。隨著新加坡在企業生態系統中加速推廣生成式AI應用,這些計劃將提前培養AI專業人才,進一步鞏固新加坡作為全球AI中心的地位。

三項新合作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能力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將啟動三項新合作,旨在強化中小企業AI應用能力并提升網絡彈性。

  • 與阿里云合作提升云與 AI能力:依托阿里云數字加速器項目,多達3000家中小企業及數字解決方案提供商將得以提升云與AI能力。該綜合項目為企業提供真實云環境體驗和技術資源,涵蓋云信用額度支持、技術培訓研討會、專家咨詢服務,以及試用阿里云百煉大模型服務平臺的契機。
  • 保誠保險新加坡合作推動生成式AI應用:根據GenAI Xponential計劃,保誠將聯合其人才參與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共和理工學院,制作多達10個面向中小企業的生成式AI技術講解視頻系列,并舉辦多達4場研討會,助力中小企業深入了解IMDA預批準的生成式AI解決方案,推動其應用。
  • 新科工程合作推出中小企業網絡彈性計劃:該計劃將通過資媒局的CTO即服務平臺,為多達2000家中小企業提供一次性免費網絡威脅掃描服務,并通過專項認知活動,使其掌握新興網絡威脅及防御策略的關鍵信息。

這些新合作是數字企業藍圖推動企業下一階段數字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24年5月啟動以來,數碼企業藍圖已惠及超1萬家企業。

加大生成式 AI支持力度,助力數字化成熟中小企業發展

資媒局的"生成式AI數字領袖"計劃于2024年啟動,旨在幫助數字化成熟企業構建數字化能力、攻克關鍵挑戰。該計劃與亞馬遜云科技、微軟展開合作,目前已有200多家企業對生成式AI有了更深入的技術認知,還獲取了更多技術專業知識以及部署生成式AI解決方案的建議。

當前,資媒局正為50家數字化成熟企業的項目實施提供支持,這些項目已產生顯著業務成效——生產力預計提升50%,每年最高可節省30萬新元成本。

如今,資媒局正深化與亞馬遜云科技和微軟的合作,加速前沿技術的推廣應用。升級后的計劃目標是在未來一年覆蓋超1000家企業,支持多達500個項目。此次合作范圍擴大后,將舉辦兩倍數量的技術探索研討會和個性化技術深度研討會議。同時,借助最新技術開發工具和預先構建的生成式AI模塊,解決方案開發成本與時間將大幅縮減一半。

數字化成熟企業將獲得更多技術專業支持,包括主題專家和模型開發人員的助力,還將獲得算力、云信用額度等基礎資源。

攜手 AISG 及領軍企業,為本地民眾提供 800個AI從業者就業與培訓崗位

隨著龍頭企業紛紛在新加坡設立AI卓越中心(CoE),并組建AI團隊、開展相關活動,對AI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為滿足這一需求,資媒局正積極構建新加坡的AI人才庫。通過"加快培訓專才計劃"(TeSA)下的企業主導培訓項目,資媒局已與亞馬遜云科技、微軟、甲骨文和新加坡電信等頭部企業達成合作,成功爭取到400個本地AI從業者崗位。

此外,資媒局還聯合新加坡全國人工智能核心(簡稱AISG)與行業伙伴,推出兩項全新培訓計劃,將再為本地民眾提供400個AI從業者就業與培訓機會。

  • AI學徒計劃(行業版)(簡稱AIAP(I)):旨在培養更多本地人才投身AI從業者崗位。
  • 頂尖AI行業計劃(簡稱PAIP):助力前沿企業的本地AI從業者晉升為專家級模型構建者。

AIAP(I)將于2025年6月啟動,由資媒局與AISG聯合開發。該計劃將為本地民眾傳授AI、數據及機器學習技能,并提供為期六個月的實踐機會,讓學員在實際項目中錘煉技能。AIAP(I)計劃在兩年內分批培訓300名AI從業者,學員完成培訓后,將具備被AI卓越中心及領先企業錄用的能力。

為培養頭部企業所需的高級技術專長,如先進AI模型搭建與調優,資媒局攜手AISG的SEA-LION團隊推出PAIP計劃。該計劃預計2025年下半年啟動,為期六個月,采用全日制密集培訓模式,將在三年內助力100名本地AI從業者成長為專家級模型構建者。

]]>
新加坡推出Project Moonshot -- 這是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測試工具包,用于應對LLM安全和安保挑戰 2024-06-03 16:32:00 作為一個開放的測試版,Project Moonshot旨在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提供有關模型或應用程序質量和安全性的直觀結果,即使是對非技術用戶來說也是如此。它是通過與DataRobot、IBM、新加坡電信(Singtel)、淡馬錫(Temasek)等合作伙伴合作開發的,以確保該工具有用并符合行業需求。 Project Moonshot也是向全球測試標準邁進的重要一步。兩家領先的人工智能測試機構AI Verify Foundation (AIVF)和MLCommons已經簽署了一份意向備忘錄(MOI),以合作打造一個通用的安全基準套件。 人工智能驗證基金會慶祝成立一周年 AIVF旨在利用集體專業知識的力量,以負責任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該基金會在ATxSG上慶祝了成立一周年。基金會的成員數量已經翻了一番,達到120多家,Amazon Web Services (AWS)和戴爾(Dell)作為新的高級成員加入了基金會。基金會還擴大了職權范圍,從人工智能測試工具擴大到開發增強信任人工智能安全產品,如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模型、AI Verify與ISO 42001標準的對接,以及將AI Verify與MAS的Veritas工具包集成。 支持東南亞科技領域的女性 Teo部長還公布了IMDA和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的聯合報告《縮小東南亞科技領域的性別差距》(Closing Tech's Gender Gap inSoutheast Asia) 的調查結果。該報告調查了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以及越南的4000多人。報告顯示,雖然整個地區在支持女性在科技行業的發展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在提高女性在技術崗位和領導層的代表性方面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Teo部長重申了新加坡對培養和支持科技界女性的承諾,新加坡科技界女性(SGWIT)運動、新加坡科技界女性百強榜單 (榜單旨在發現和表彰導師和榜樣,幫助女性走上領導之路)以及TechSkills Accelerator (TeSA) 等舉措都有助于專業人士獲得相關的緊缺技能,包括幫助女性在職業生涯中斷后更輕松地重返技術崗位。這些舉措產生了重大影響,使新加坡繼續引領東南亞女性在技術領域的代表性。 ]]>

新加坡2024年6月3日 /美通社/ --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部長Josephine Teo 女士推出了AI Verify- Project Moonshot,這是一個易于使用的測試工具包,旨在解決與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許多人工智能驅動解決方案的基石)相關的安保與安全挑戰。它是世界上首批開源工具之一,將紅隊測試、基準測試和基線測試整合在一個易于使用的平臺上,這證明了新加坡致力于利用全球開源社區的力量來應對人工智能風險。


作為一個開放的測試版,Project Moonshot旨在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提供有關模型或應用程序質量和安全性的直觀結果,即使是對非技術用戶來說也是如此。它是通過與DataRobot、IBM、新加坡電信(Singtel)、淡馬錫(Temasek)等合作伙伴合作開發的,以確保該工具有用并符合行業需求。

Project Moonshot也是向全球測試標準邁進的重要一步。兩家領先的人工智能測試機構AI Verify Foundation (AIVF)和MLCommons已經簽署了一份意向備忘錄(MOI),以合作打造一個通用的安全基準套件。

人工智能驗證基金會慶祝成立一周年

AIVF旨在利用集體專業知識的力量,以負責任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該基金會在ATxSG上慶祝了成立一周年。基金會的成員數量已經翻了一番,達到120多家,Amazon Web Services (AWS)和戴爾(Dell)作為新的高級成員加入了基金會。基金會還擴大了職權范圍,從人工智能測試工具擴大到開發增強信任人工智能安全產品,如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模型、AI Verify與ISO 42001標準的對接,以及將AI Verify與MAS的Veritas工具包集成。

支持東南亞科技領域的女性

Teo部長還公布了IMDA和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的聯合報告《縮小東南亞科技領域的性別差距》(Closing Tech's Gender Gap in Southeast Asia)的調查結果。該報告調查了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以及越南的4000多人。報告顯示,雖然整個地區在支持女性在科技行業的發展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在提高女性在技術崗位和領導層的代表性方面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Teo部長重申了新加坡對培養和支持科技界女性的承諾,新加坡科技界女性(SGWIT)運動、新加坡科技界女性百強榜單(榜單旨在發現和表彰導師和榜樣,幫助女性走上領導之路)以及TechSkills Accelerator (TeSA)等舉措都有助于專業人士獲得相關的緊缺技能,包括幫助女性在職業生涯中斷后更輕松地重返技術崗位。這些舉措產生了重大影響,使新加坡繼續引領東南亞女性在技術領域的代表性。

]]>
新加坡未雨綢繆,利用人工智能共創美好未來 2024-05-31 09:51:00 * 通過采用人工智能(AI)解決方案,賦予企業更智能的能力 * 借助于云端和集成化解決方案,使企業能夠更快地擴展壯大 * 憑借提高網絡恢復能力,讓企業更加安全 * 支持企業提升員工技能,以充分利用數字能力 七位合作伙伴加入進來,并承諾予以支持,包括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ingapore Business Federation)、新加坡計算機學會(Singapore Computer Society)、新加坡科技工商協會(SGTech)、Amazon Web Services(亞馬遜網絡服務)、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和Salesforce(賽富時)。 SGTech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以及TechSkills Accelerator for ITE and Polytechnics Alliance(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和新加坡理工學院聯盟科技技能加速器)合作,推出了技術學徒計劃,旨在通過提供提供在職培訓和發展機會的業界學徒計劃,來拓展畢業生的職業發展路徑。在未來兩年半的時間里,SGTech計劃至少促成300名具有新加坡理工學院或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背景的職場新人/職業中期專業人士成為學徒,并推動采用類似做法,以促進更具包容性的招聘和職業靈活性。 IMDA和新加坡法律學會(SAL)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旨在通過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來提高法律行業的生產力。作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雙方將共同開發GPT-Legal,這是一個針對新加坡法律行業的具體情境開發的新大語言模型。該模型將被整合到SAL的研究平臺LawNet中,而該平臺可以供新加坡75%的律師使用。SAL還將與新加坡國立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和AI Singapore簽署諒解備忘錄,以發展其AI能力,并為法律行業中的AI專業人員創建一個認證體系。 此外,Tribe和新加坡數字產業發展司(Digital Industry Singapore)還宣布與NVIDIA(英偉達)合作,推出面向AI初創公司的Ignition AI加速器項目,支持創造和推出下一波AI解決方案的進展。該項目將培養15家高潛力初創公司,為這些初創公司提供全面支持,滿足商業和技術需求。NVIDIA和Tribe還將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SG)合作,通過"Startup SG Tech"計劃為合格的AI初創公司提供融資方面的支持,并幫助它們通過IMDA的認證流程。 5月28日至29日,新加坡舉辦了聯合國秘書長人工智能咨詢機構(AIAB)的最新一次會議。作為議程的一部分,新加坡促成了AIAB與數字小國論壇(Digital FOSS)之間的交流會。Digital FOSS的學者們與AIAB成員就AI治理問題交換了意見,特別是關于小國面臨的影響與挑戰。通過這些努力,新加坡計劃推動采取更具包容性的方法,邁向構建全球AI和數字治理。 聯系電郵:atxsg.imda@omnicomprgroup.com ? ]]>

新加坡2024年5月31日 /美通社/ --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陳杰豪(Tan Kiat How),在今天舉行的2024年新加坡亞洲科技大會(ATxSG)大會上,發布了"數字企業藍圖"(DEB)。該藍圖將使中小企業(SME)能夠利用科技,優化其工作方式,并加強整個生態系統的數字韌性和網絡安全。現在預計在未來五年內,通過四個關鍵重點領域,將有5萬家中小企業從中受益:

  1. 通過采用人工智能(AI)解決方案,賦予企業更智能的能力
  2. 借助于云端和集成化解決方案,使企業能夠更快地擴展壯大
  3. 憑借提高網絡恢復能力,讓企業更加安全
  4. 支持企業提升員工技能,以充分利用數字能力

七位合作伙伴加入進來,并承諾予以支持,包括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ingapore Business Federation)、新加坡計算機學會(Singapore Computer Society)、新加坡科技工商協會(SGTech)、Amazon Web Services(亞馬遜網絡服務)、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和Salesforce(賽富時)。

SGTech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以及TechSkills Accelerator for ITE and Polytechnics Alliance(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和新加坡理工學院聯盟科技技能加速器)合作,推出了技術學徒計劃,旨在通過提供提供在職培訓和發展機會的業界學徒計劃,來拓展畢業生的職業發展路徑。在未來兩年半的時間里,SGTech計劃至少促成300名具有新加坡理工學院或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背景的職場新人/職業中期專業人士成為學徒,并推動采用類似做法,以促進更具包容性的招聘和職業靈活性。

IMDA和新加坡法律學會(SAL)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旨在通過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來提高法律行業的生產力。作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雙方將共同開發GPT-Legal,這是一個針對新加坡法律行業的具體情境開發的新大語言模型。該模型將被整合到SAL的研究平臺LawNet中,而該平臺可以供新加坡75%的律師使用。SAL還將與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和AI Singapore簽署諒解備忘錄,以發展其AI能力,并為法律行業中的AI專業人員創建一個認證體系。

此外,Tribe和新加坡數字產業發展司(Digital Industry Singapore)還宣布與NVIDIA(英偉達)合作,推出面向AI初創公司的Ignition AI加速器項目,支持創造和推出下一波AI解決方案的進展。該項目將培養15家高潛力初創公司,為這些初創公司提供全面支持,滿足商業和技術需求。NVIDIA和Tribe還將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SG)合作,通過"Startup SG Tech"計劃為合格的AI初創公司提供融資方面的支持,并幫助它們通過IMDA的認證流程。

5月28日至29日,新加坡舉辦了聯合國秘書長人工智能咨詢機構(AIAB)的最新一次會議。作為議程的一部分,新加坡促成了AIAB與數字小國論壇(Digital FOSS)之間的交流會。Digital FOSS的學者們與AIAB成員就AI治理問題交換了意見,特別是關于小國面臨的影響與挑戰。通過這些努力,新加坡計劃推動采取更具包容性的方法,邁向構建全球AI和數字治理。

聯系電郵:atxsg.imda@omnicomprgroup.com

 

]]>
新加坡向全國量子策略投資近3億新元,宣布推出以可持續增長為目標的綠色數據中心戰略 2024-05-30 20:52:00 全國量子策略將重點關注以下四個方面: * 作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卓越研究中心,量子技術中心(CQT)將升級為國家旗艦研究中心。 * 在量子工程計劃3.0(QEP 3.0)下設立新的國家量子傳感器計劃,而現有的國家級量子計劃將增強其現有能力,以滿足行業需求。 * 設立新的國家量子處理器計劃(NQPI),使新加坡能夠設計和制造自己的實用量子處理器。 * 啟動國家量子獎學金計劃(NQSS),培養新加坡量子研發人才。 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杰立(Janil Puthucheary)博士分享了新加坡如何通過綠色數據中心戰略,率先確保數據中心的長期可持續增長。該戰略旨在短期內增加至少300兆瓦的額外發電能力,并通過推廣綠色能源進一步擴大發電規模。增加發電量的目的在于以創新方式提升能源效率,并通過綠色能源的混合應用來提高生產力。 該戰略還概述了新加坡資訊、通訊及媒體發展管理局(IMDA)的計劃,即與業界合作,在以下兩個領域突破界限并加快數據中心的可持續發展: * 在硬件和軟件層面提高數據中心能效,讓行業和終端用戶能夠采用同類中最佳技術,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能力和經濟潛力。 * 加快數據中心利用綠色能源來擴大運營能力,并探索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規模部署綠色能源,為數據中心的持續增長提供最大空間。 新加坡通過"模型人工智能治理框架"(Generative AI)和 "數字小國論壇"等倡議,積極推動全球人工智能安全討論。模型人工智能治理框架(Gen AI)是首個整合全球對話式人工智能治理的綜合框架。 今天發布的最終框架將與國際AI原則(如關于互操作性的G7廣島原則)保持一致。 atxsg.imda@omnicomprgroup.com ]]>

新加坡還發布了最終確定的"GenAI模型治理框架",并宣布與同為小國的盧旺達合作編寫《小國人工智能治理手冊》

新加坡2024年5月30日 /美通社/ -- 新加坡副總理兼國家研究基金會(NRF)主席王瑞杰先生(Heng Swee Keat)宣布對新加坡全國量子策略(NQS)投資近3億新元,以推動該國量子產業的發展。未來五年內,這項投資將加強新加坡作為量子技術開發和應用領域的領先地位。王副總理還發布了綠色數據中心(DC)戰略,以引導數字可持續發展,并為數據中心規劃綠色增長路徑,支持人工智能和計算領域的發展。在人工智能方面,王副總理宣布推出"模型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生成式AI),并與盧旺達合作編寫《數字小國論壇人工智能治理手冊》,以提升AI安全性。

全國量子策略將重點關注以下四個方面:

  1. 作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卓越研究中心,量子技術中心(CQT)將升級為國家旗艦研究中心。
  2. 在量子工程計劃3.0(QEP 3.0)下設立新的國家量子傳感器計劃,而現有的國家級量子計劃將增強其現有能力,以滿足行業需求。
  3. 設立新的國家量子處理器計劃(NQPI),使新加坡能夠設計和制造自己的實用量子處理器。
  4. 啟動國家量子獎學金計劃(NQSS),培養新加坡量子研發人才。

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杰立(Janil Puthucheary)博士分享了新加坡如何通過綠色數據中心戰略,率先確保數據中心的長期可持續增長。該戰略旨在短期內增加至少300兆瓦的額外發電能力,并通過推廣綠色能源進一步擴大發電規模。增加發電量的目的在于以創新方式提升能源效率,并通過綠色能源的混合應用來提高生產力。

該戰略還概述了新加坡資訊、通訊及媒體發展管理局(IMDA)的計劃,即與業界合作,在以下兩個領域突破界限并加快數據中心的可持續發展:

  1. 在硬件和軟件層面提高數據中心能效,讓行業和終端用戶能夠采用同類中最佳技術,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能力和經濟潛力。
  2. 加快數據中心利用綠色能源來擴大運營能力,并探索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規模部署綠色能源,為數據中心的持續增長提供最大空間。

新加坡通過"模型人工智能治理框架"(Generative AI)和 "數字小國論壇"等倡議,積極推動全球人工智能安全討論。模型人工智能治理框架(Gen AI)是首個整合全球對話式人工智能治理的綜合框架。

今天發布的最終框架將與國際AI原則(如關于互操作性的G7廣島原則)保持一致。

atxsg.imda@omnicomprgroup.com

]]>
25000多名全球領袖和行業決策者齊聚新加坡亞洲科技大會 2024-05-08 11:30:00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Singapore) 的副首席執行官Kiren Kumar表示:"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和體驗到科技對我們生活、工作和娛樂方式產生日益增長的顛覆性影響。政府、企業和個人需要通力合作,參與戰略討論,并帶頭采取能對我們的數字未來產生積極影響的舉措。新加坡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數字經濟體的全球及亞洲節點,我們期待在今年的ATxSG上接待與會者,與他們深入探討這些關鍵對話。" ATxSummit 是ATxSG的重頭戲,將云集全球55個國家的80多位演講嘉賓和3000多位商界、科技界、政府部門的來賓。ATxSummit僅接受邀請,在新加坡嘉佩樂酒店(Capella Singapore)舉行,將包含以下活動: * 5月29日:新加坡總統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先生出席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的開幕晚會。 * 5月30日:首屆全體 會議,政府和行業領袖將就人工智能、治理與安全、量子計算和可持續發展展開辯論。主賓、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杰(Heng Swee Keat) 先生將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 5月31日:兩場標志性會議:ATxAI 將促進負責任有關人工智能發展和人工智能機遇與挑戰的重要對話,而在Women and Youth in Tech 會議上 ,政策制定者和行業領袖將討論科技如何徹底改變教育、加強包容性和縮小性別差距。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兼主管智慧國計劃及網絡安全事務部長楊莉明 (Josephine Teo)女士將作為 ATxAI 的主賓出席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同時她還將在Women and Youth in Tech會議上發言。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 先生也將參加Women and Youth in Tech小組討論,主題是"學習革命--重啟未來教育"(The Learning Revolution – Rebooting Future Education)。 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商界高層領導將參加ATxSummit,其中包括: 政府/國際組織官員: * Paula Ingabire,盧旺達信息通信技術和創新部部長 * Jessica Rosenworcel,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 * 阿曼迪普-辛格-吉爾(Amandeep Singh Gill),聯合國秘書長技術特使 行業領袖: * Dario Amodei,Anthropic首席執行官 * Mira Murati,OpenAI首席技術官 * 張宏江博士,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創始理事長 * John Churchill,戴森首席技術官 * Natasha Crampton,微軟首席AI責任官 * Dame Wendy Hall教授,南安普頓大學計算機科學欽定教授 * Parag Khanna博士,AlphaGeo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 北野宏明博士,索尼集團公司(Sony Group Corporation)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 * 袁千,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兼阿里云智能國際總裁 請訪問asiatechxsg.com 了解更多信息。 聯系方式:atxsg.imda@omnicomprgroup.com ]]>

共創包容性數字未來

新加坡2024年5月8日 /美通社/ -- 5月29日至31日,亞洲旗艦科技平臺新加坡亞洲科技大會(Asia Tech x Singapore,簡稱ATxSG)將迎來超過25,000名全球領袖和行業決策者,共謀全球包容性數字未來之路。第四屆ATxSG將推動科技、社會和數字經濟等領域的交叉對話。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Singapore) 的副首席執行官Kiren Kumar表示:"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和體驗到科技對我們生活、工作和娛樂方式產生日益增長的顛覆性影響。政府、企業和個人需要通力合作,參與戰略討論,并帶頭采取能對我們的數字未來產生積極影響的舉措。新加坡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數字經濟體的全球及亞洲節點,我們期待在今年的ATxSG上接待與會者,與他們深入探討這些關鍵對話。"

ATxSummit是ATxSG的重頭戲,將云集全球55個國家的80多位演講嘉賓和3000多位商界、科技界、政府部門的來賓。ATxSummit僅接受邀請,在新加坡嘉佩樂酒店(Capella Singapore)舉行,將包含以下活動:

  • 5月29日:新加坡總統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先生出席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的開幕晚會。
  • 5月30日:首屆全體會議,政府和行業領袖將就人工智能、治理與安全、量子計算和可持續發展展開辯論。主賓、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杰(Heng Swee Keat)先生將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 5月31日:兩場標志性會議:ATxAI將促進負責任有關人工智能發展和人工智能機遇與挑戰的重要對話,而在Women and Youth in Tech會議上,政策制定者和行業領袖將討論科技如何徹底改變教育、加強包容性和縮小性別差距。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兼主管智慧國計劃及網絡安全事務部長楊莉明 (Josephine Teo)女士將作為 ATxAI 的主賓出席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同時她還將在Women and Youth in Tech會議上發言。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先生也將參加Women and Youth in Tech小組討論,主題是"學習革命--重啟未來教育"(The Learning Revolution – Rebooting Future Education)。

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商界高層領導將參加ATxSummit,其中包括:

政府/國際組織官員:

  • Paula Ingabire,盧旺達信息通信技術和創新部部長
  • Jessica Rosenworcel,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
  • 阿曼迪普-辛格-吉爾(Amandeep Singh Gill),聯合國秘書長技術特使

行業領袖:

  • Dario Amodei,Anthropic首席執行官
  • Mira Murati,OpenAI首席技術官
  • 張宏江博士,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創始理事長
  • John Churchill,戴森首席技術官
  • Natasha Crampton,微軟首席AI責任官
  • Dame Wendy Hall教授,南安普頓大學計算機科學欽定教授
  • Parag Khanna博士,AlphaGeo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 北野宏明博士,索尼集團公司(Sony Group Corporation)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
  • 袁千,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兼阿里云智能國際總裁

請訪問asiatechxsg.com了解更多信息。

聯系方式:atxsg.imda@omnicomprgroup.com

]]>
新加坡和深圳通過14個新項目推動智慧城市合作 2023-12-15 09:00:00 ? 此外,作為凱德和前海服務集團智慧城市合作示范園區的一部分, 有4家公司也將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成為首批入駐示范園區的項目。這些新項目體現了雙方企業對于借助智慧城市建設的良好勢頭,抓住數字經濟新機遇的持續興趣。 新加坡-中國(深圳)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委會第四次會議在深圳舉行,由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梁穎強先生和深圳市市長覃偉中先生共同主持。 梁穎強先生表示:"新加坡和深圳都注重利用數字技術實現共同利益,并且對新思想和人才持開放態度,因此有許多互補性。我相信新加坡-中國(深圳)智慧城市合作將繼續成為在前沿領域開展合作的重要平臺。" 加強新加坡和深圳在數字創新方面的合作 新加坡-中國(深圳)智慧城市合作于2019年啟動,旨在加強新加坡和深圳之間的數字和商業聯系。該倡議重點關注三個核心領域,即:(i)數字互聯互通,(ii)創新創業,和 (iii)人才交流與發展。新加坡-中國(深圳)智慧城市合作旨在為新加坡企業開拓大灣區的中國市場以及中國企業通過新加坡進入東南亞市場創造機會。 會議期間簽署了八份合作備忘錄,以促進人工智能、創新和人才交流等一系列領域的合作。會議還介紹了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等新興領域的14個新的合作項目。值得注意的項目包括人工智能在電子商務物流、綠色能源存儲、智能康復護理和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中的應用。截至目前,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行上共啟動項目43個,簽署諒解備忘錄29份。 除了諒解備忘錄和聯合項目之外,新加坡-深圳智慧城市示范區也是一項聯合倡議,旨在為開創性智慧城市技術和解決方案進行試驗。示范區新設4個落戶項目,它們將著重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低碳解決方案、生物醫藥等。這些項目旨在解鎖創新解決方案并建立智慧城市技術的最佳實踐,并通過知識共享和人才交流推動新加坡和深圳公司之間的更深層次合作。 請參閱附件A,了解會議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清單,以及附件B,了解合作項目清單。]]>
  • 新加坡-中國(深圳)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委會第四次會議上啟動了14個新的合作項目
  • SCI期間簽署了八份合作備忘錄和四個致力于智慧城市發展的入園項目
  • 新加坡2023年12月15日 /美通社/ --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MCI) 和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在新加坡-中國(深圳)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委會上宣布與深圳的合作伙伴簽署8個合作備忘錄并發起 14 個新的的合作項目。

     

    此外,作為凱德和前海服務集團智慧城市合作示范園區的一部分, 有4家公司也將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成為首批入駐示范園區的項目。這些新項目體現了雙方企業對于借助智慧城市建設的良好勢頭,抓住數字經濟新機遇的持續興趣。

    梁穎強先生表示:"新加坡和深圳都注重利用數字技術實現共同利益,并且對新思想和人才持開放態度,因此有許多互補性。我相信新加坡-中國(深圳)智慧城市合作將繼續成為在前沿領域開展合作的重要平臺。"

    加強新加坡和深圳在數字創新方面的合作

    新加坡-中國(深圳)智慧城市合作于2019年啟動,旨在加強新加坡和深圳之間的數字和商業聯系。該倡議重點關注三個核心領域,即:(i)數字互聯互通,(ii)創新創業,和 (iii)人才交流與發展。新加坡-中國(深圳)智慧城市合作旨在為新加坡企業開拓大灣區的中國市場以及中國企業通過新加坡進入東南亞市場創造機會。

    會議期間簽署了八份合作備忘錄,以促進人工智能、創新和人才交流等一系列領域的合作。會議還介紹了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等新興領域的14個新的合作項目。值得注意的項目包括人工智能在電子商務物流、綠色能源存儲、智能康復護理和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中的應用。截至目前,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行上共啟動項目43個,簽署諒解備忘錄29份。

    除了諒解備忘錄和聯合項目之外,新加坡-深圳智慧城市示范區也是一項聯合倡議,旨在為開創性智慧城市技術和解決方案進行試驗。示范區新設4個落戶項目,它們將著重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低碳解決方案、生物醫藥等。這些項目旨在解鎖創新解決方案并建立智慧城市技術的最佳實踐,并通過知識共享和人才交流推動新加坡和深圳公司之間的更深層次合作。

    請參閱附件A,了解會議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清單,以及附件B,了解合作項目清單。

    ]]>
    IMDA推出熱帶氣候數據中心可持續發展標準 2023-06-12 14:55:00 數據中心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推動者 數據中心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推動者。然而,數據中心也是土地、水和能源等資源的使用大戶,增加了我們的碳足跡。一個典型的數據中心,冷卻系統占總能耗的40%,許多運營商選擇在22℃或更低的溫度下運行他們的設備。 [1]在較溫暖的熱帶氣候環境中,數據中心的冷卻面臨的挑戰更多,因為需要更多的能源要用于運行冷卻系統。 全世界的數據中心運營商就可持續運營數據中心的必要性達成了共識。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在達到最佳效果的同時,也是可以在更高的溫度下運行數據中心的。然而,對于如何在熱帶氣候和較高的濕度下安全地提高數據中心的運行溫度,目前還缺乏既定的行業準則。新加坡的新標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制定的。 新標準旨在幫助數據中心制定路線圖,從而支持將數據中心工作溫度逐步提高到26°C及更高。這樣,數據中心的運行溫度每升高1℃,可節省2%到5%的冷卻能源。 [2]? 以綠色數據中心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IMDA的新標準是2023年6月5日由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楊莉明女士啟動的《數字互聯互通藍圖》(Digital Connectivity Blueprint)的一部分。熱帶數據中心的標準是對其他可持續發展相關行業標準和最佳實踐的補充,是我們推動新加坡ICT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綠色標志認證 為了鼓勵在新加坡運營的數據中心更廣泛地采用該標準,IMDA正在與新加坡建設局(BCA)合作,更新數據中心的綠色標志計劃,該計劃通過這次為熱帶數據中心制定的新標準,為數據中心行業設定了能源效率和可持續性基準。 [3] 欲了解更多信息或購買標準,請訪問https://www.singaporestandardseshop.sg/ 。 [1] https://www.nea.gov.sg/docs/default-source/our-services/energy-efficiency/nea-dc-energy-benchmarking-summary--final-report-(3).pdf [2]?http://www.cs.toronto.edu/~bianca/papers/temperature_cam.pdf [3]?The BCA Green Mark Certification Scheme is designed to evaluate a building's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performance. Buildings can be certified at one of four ratings – Certified, Gold, Gold Plus, Platinum. 媒體垂詢: CHOO Hong Xian(先生) IMDA傳播與市場部經理 電話:(65) 6955 0221 電郵:choo_hong_xian@imda.gov.sg ? ]]>
    • 標準旨在優化數據中心在高溫下運行時的能源效率
    • IMDA建立新的伙伴關系,推動全球數字化可持續發展

    新加坡2023年6月12日 /美通社/ -- 新加坡推出了全球首個優化熱帶氣候國家數據中心能源效率的標準之一。該標準由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Janil Puthucheary博士在ATxEnterprise上宣布。此前,一個由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域和技術專家組成的工作組,以及政府機構制定了一套指導方針,使數據中心能夠在更高的溫度下運行,同時優化能源效率。



    數據中心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推動者

    數據中心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推動者。然而,數據中心也是土地、水和能源等資源的使用大戶,增加了我們的碳足跡。一個典型的數據中心,冷卻系統占總能耗的40%,許多運營商選擇在22℃或更低的溫度下運行他們的設備。[1]在較溫暖的熱帶氣候環境中,數據中心的冷卻面臨的挑戰更多,因為需要更多的能源要用于運行冷卻系統。

    全世界的數據中心運營商就可持續運營數據中心的必要性達成了共識。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在達到最佳效果的同時,也是可以在更高的溫度下運行數據中心的。然而,對于如何在熱帶氣候和較高的濕度下安全地提高數據中心的運行溫度,目前還缺乏既定的行業準則。新加坡的新標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制定的。

    新標準旨在幫助數據中心制定路線圖,從而支持將數據中心工作溫度逐步提高到26°C及更高。這樣,數據中心的運行溫度每升高1℃,可節省2%到5%的冷卻能源。[2] 

    以綠色數據中心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IMDA的新標準是2023年6月5日由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楊莉明女士啟動的《數字互聯互通藍圖》(Digital Connectivity Blueprint)的一部分。熱帶數據中心的標準是對其他可持續發展相關行業標準和最佳實踐的補充,是我們推動新加坡ICT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綠色標志認證

    為了鼓勵在新加坡運營的數據中心更廣泛地采用該標準,IMDA正在與新加坡建設局(BCA)合作,更新數據中心的綠色標志計劃,該計劃通過這次為熱帶數據中心制定的新標準,為數據中心行業設定了能源效率和可持續性基準。[3]

    欲了解更多信息或購買標準,請訪問https://www.singaporestandardseshop.sg/

    [1] https://www.nea.gov.sg/docs/default-source/our-services/energy-efficiency/nea-dc-energy-benchmarking-summary--final-report-(3).pdf

    [2] http://www.cs.toronto.edu/~bianca/papers/temperature_cam.pdf

    [3] The BCA Green Mark Certification Scheme is designed to evaluate a building's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performance. Buildings can be certified at one of four ratings – Certified, Gold, Gold Plus, Platinum.

    媒體垂詢:

    CHOO Hong Xian(先生)
    IMDA傳播與市場部經理
    電話:(65) 6955 0221
    電郵:choo_hong_xian@imda.gov.sg

     

    ]]>
    新加坡成立AI Verify基金會以通過合作制定國際人工智能標準 2023-06-08 23:41:00 。 [1] 有關完整成員名單,請訪問https://aiverifyfoundation.sg/foundation-members/ 。 ?### 聯系方式: 電郵:aung_thi_ha@imda.gov.sg Hill+Knowlton Strategies 電郵:HKATxSG@hkstrategies.com ]]>
    • IMDA發表論文報告,分享新加坡采用實用且能創造更大價值的方式促進生成式AI治理

    新加坡2023年6月8日 /美通社/ -- 在新加坡科技展Asia Tech x Singapore(ATxSG)期間舉行的ATxAI大會上,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楊莉明女士宣布成立AI Verify Foundation基金會,旨在匯聚全球開源社區的智慧和力量,共同開發人工智能(AI)測試工具,促進負責任地使用AI。該基金會將致力于提高AI測試能力和保證,滿足全球企業和監管機構的需求。七位在業內扮演先鋒角色的首要成員 --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Aicadium(淡馬錫的AI卓越中心)、IBM、微軟、Google、紅帽公司(Red Hat)和Salesforce將指導AI Verify路線圖的戰略方向和發展。該基金會成立伊始便將得到60多位普通成員的支持,包括Adobe、DBS、Meta、SenseTime和新加坡航空公司[1]

    為可信AI奠定基礎

    AI Verify基金會的成立將為AI Verify的開發和使用提供支持,有效應對AI風險。AI Verify是一個AI治理測試框架和軟件工具包,由IMDA攜手不同行業和規模的公司首次開發。該基金會將有助于培養一個開源社區,推進AI測試框架、代碼庫、標準和最佳實踐,并創建一個中立的平臺,推動測試和AI治理方面的開放合作和交流共享。

    去年,AI Verify作為國際試點的最低可行產品推出,吸引了包括IBM、戴爾、日立和瑞銀在內的50多家當地和跨國公司的關注。AI Verify現在可供開源社區使用,并將向全球社區提供符合國際公認的AI治理原則(如歐盟、經合組織和新加坡施行的治理原則)的測試框架和工具包。AI Verify工具包提供了一個集成式接口,可生成涵蓋AI系統不同治理原則的測試報告,幫助企業通過與利益相關者分享這些報告來提高AI的透明度。

    齊心協力在全球范圍內推進AI測試

    IMDA建立AI Verify是為了幫助企業組織通過標準化測試客觀地展示負責任的AI。AI測試技術盡管在不斷發展,但仍處于萌芽階段,需要整個行業和研究界共同運用最頂尖的專業知識來促進該領域的加速發展。

    在認識到AI的潛在風險后,楊莉明部長指出,政府僅憑一己之力無法實現相關目標。她表示:“私營部門可以將自己的專長和技術投入進來,與我們一起實現這些目標,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她還認為,AI已經讓人們感到真正的恐懼和擔憂,我們需要積極引導AI朝著有益的方向發展,盡可能消除潛在風險。“這是新加坡對AI未來的期望。”

    有關ATxSG的詳細信息,請訪問:www.asiatechxsg.com/atxsummit

    [1] 有關完整成員名單,請訪問https://aiverifyfoundation.sg/foundation-members/

     ###

    聯系方式:
    電郵:aung_thi_ha@imda.gov.sg

    Hill+Knowlton Strategies
    電郵:HKATxSG@hkstrategies.com

    ]]>
    新加坡推出世界首個擁有龐大數字基礎設施堆棧的總體規劃項目之一 2023-06-07 15:23:00 ? Hill?+Knowlton Strategies 電郵:HKATxSG@hkstrategies.com ]]>

    為新加坡的下一個增長方向提供動力

    新加坡2023年6月7日 /美通社/ -- 在亞洲最具影響力的科技盛會新加坡科技展(ATxSG)之前,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楊莉明(Josephine Teo)推出新加坡數碼互聯互通發展藍圖,為新加坡數碼互聯互通的未來發展設定了方向。

    構建新加坡的數碼未來

    與數碼基礎設施咨詢團(Advisory Panel on Digital Infrastructure)協商制定,由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Janil Puthucheary,西部數據公司全球運營執行副總裁Irving Tan先生和其他行業合作伙伴共同主持,藍圖概述了我們的戰略重點,并進入新的前沿領域,以保持領先地位。新加坡將繼續提前投資,并全面規劃整個數字基礎設施堆棧 -- 硬基礎設施、物理數字基礎設施和軟基礎設施,以確保我們的數字基礎設施為未來做好準備。

    新加坡致力于通過發展數碼互聯互通,為人民和企業創造更好的生活和激動人心的機會來保持領先地位。新加坡將加倍重視以下戰略重點:

    1. 助力海底電纜登錄未來十年翻一番。
    2. 在未來五年建立無縫的端到端10Gbps國內連接。
    3. 確保我們的數字基礎設施具有世界級靈活性和安全性。
    4. 開拓新綠色數據中心的發展路線圖,推動可持續發展。
    5. 推動新加坡數字公用事業堆棧的進一步采用,擴大無縫數碼交易的益處。

    此外,新加坡將在更多新興和前沿地區采取行動,收獲未來的機會:

    1. 在未來十年內推進新加坡量子安全網絡建設的愿景。
    2. 為普遍的自主權奠定基礎。
    3. "綠色軟件"通過為可持續軟件建立新生態系統來減少強化計算。
    4. 通過近地軌道衛星服務,在關鍵行業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

    該藍圖為新加坡實現更好的機會、獲取更大的信任和賦能社區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

    媒體咨詢,請聯系:

    電郵:aung_thi_ha@imda.gov.sg 

    Hill +Knowlton Strategies
    電郵:HKATxSG@hkstrategies.com

    ]]>
    亞洲旗艦科技盛會ATxSG將匯聚17000多名全球領導者和決策者 2023-05-25 20:49:00 ? 本次盛會的焦點是在新加坡嘉佩樂酒店(Capella Singapore)專門舉行的ATxSummit(6月6日至7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 Lawrence Wong)先生將擔任主禮嘉賓,與全球50多位演講者以及2000名貴賓一道出席該活動。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副首席執行官Kiren Kumar先生 表示:“生成式AI、Web 3.0、數字可持續性等新興技術給數字世界帶來的這種動態變化將不斷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娛樂方式。隨著亞洲地區在全球經濟不確定的情況下繼續保持增長,我們必須認真平衡科技、經濟和社會之間的重要聯系,確保大家以可信賴和可持續的方式發揮科技的作用。我們希望全球領導者、行業領袖和創新者能來到新加坡,一起討論當今一些最緊迫的問題。” ATxAI和SG Women in Tech會議(6月7日) 本次會議將探討AI技術的未來、對AI的信任以及如何利用AI造福社會。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楊莉明(Josephine Teo)女士將擔任會議主禮嘉賓。 ATxEnterprise(6月7日至9日) 由Informa Tech主辦的ATxEnterprise 在新加坡博覽中心會上橫跨四個展廳,共有來自94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家參展商。政商界和業界嘉賓還將出席11場會議,聆聽300多位演講者的觀點。 ATxEnterprise由BroadcastAsia、CommunicAsia、SatelliteAsia(與Euroconsult合作)和TechXLR8Asia 組成,其戰略合作伙伴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Invest in Canada。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普杰立(Janil Puthucheary)博士 將在會議上致開幕詞。本屆展會共有來自加拿大、中國、法國、以色列、西班牙、韓國、波蘭和美國的40多個團體展團。 Informa Tech國際節慶副總裁Tom Cuthell先生 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合作舉辦ATxSG。憑借強大的演講者陣容和比往屆更多的參展商,我們期待通過B2B交流機會和為所有與會者提供更優質的面對面體驗,讓全球科技社區重聚新加坡,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探索創新解決方案并促進新的聯系。我們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對接能力,為國際賣家和亞洲地區買家之間的合作牽線搭橋。”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asiatechxsg.com 。 附錄: ]]>

    共創包容性全球數字未來

    第三屆ATxSG將探討生成式AI、Web 3.0和數字化可持續性等主題。

    新加坡2023年5月25日 /美通社/ -- 亞洲旗艦科技盛會 亞洲科技大會(簡稱"ATxSG")將在新加坡舉辦,屆時來自全球科技生態系統的17000多名全球領導者和行業決策者將相聚一堂。第三屆ATxSG將于6月6日至9日舉辦,旨在探討數字領域的機遇和挑戰,深挖科技、經濟和社會之間的重要聯系。 


     

    本次盛會的焦點是在新加坡嘉佩樂酒店(Capella Singapore)專門舉行的ATxSummit(6月6日至7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Lawrence Wong)先生將擔任主禮嘉賓,與全球50多位演講者以及2000名貴賓一道出席該活動。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副首席執行官Kiren Kumar先生表示:“生成式AI、Web 3.0、數字可持續性等新興技術給數字世界帶來的這種動態變化將不斷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娛樂方式。隨著亞洲地區在全球經濟不確定的情況下繼續保持增長,我們必須認真平衡科技、經濟和社會之間的重要聯系,確保大家以可信賴和可持續的方式發揮科技的作用。我們希望全球領導者、行業領袖和創新者能來到新加坡,一起討論當今一些最緊迫的問題。”

    ATxAI和SG Women in Tech會議(6月7日)

    本次會議將探討AI技術的未來、對AI的信任以及如何利用AI造福社會。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楊莉明(Josephine Teo)女士將擔任會議主禮嘉賓。

    ATxEnterprise(6月7日至9日)

    由Informa Tech主辦的ATxEnterprise在新加坡博覽中心會上橫跨四個展廳,共有來自94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家參展商。政商界和業界嘉賓還將出席11場會議,聆聽300多位演講者的觀點。

    ATxEnterprise由BroadcastAsia、CommunicAsia、SatelliteAsia(與Euroconsult合作)和TechXLR8Asia 組成,其戰略合作伙伴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Invest in Canada。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普杰立(Janil Puthucheary)博士將在會議上致開幕詞。本屆展會共有來自加拿大、中國、法國、以色列、西班牙、韓國、波蘭和美國的40多個團體展團。

    Informa Tech國際節慶副總裁Tom Cuthell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合作舉辦ATxSG。憑借強大的演講者陣容和比往屆更多的參展商,我們期待通過B2B交流機會和為所有與會者提供更優質的面對面體驗,讓全球科技社區重聚新加坡,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探索創新解決方案并促進新的聯系。我們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對接能力,為國際賣家和亞洲地區買家之間的合作牽線搭橋。”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asiatechxsg.com

    附錄:


    ]]>
    新中(深圳)智慧城市項目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在第三次會議上簽署了八份諒解備忘錄 2022-11-25 23:50:00 Singapore (Left to Right) Mr Ian Mak,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International,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麥重乙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國際群 助理局長 Mr Joseph Leong, Permanent Secretary for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梁穎強先生 Mr Leong Der Yao,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Group,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梁德耀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助理局長 欲查看多媒體新聞稿,請點擊:http://www.yaoyaoyao666.com/mnr/IMDA_202211.shtml SCI聯合執行委員會由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梁穎強先生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覃偉中先生擔任聯合主席。隨著新加坡和深圳合作推進的智慧城市項目邁入第三個年頭,其規模與質量拓展優化,全新合作項目的數量也比去年多出了一倍。這一系列的新項目將深化新深在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政策創新方面的持續合作,并為我們的企業和人民在研究和創新、貿易、可持續性和人才發展方面創造新發展機遇。 Shenzhen + Singapore (3) SHENZHEN Mr Qin Wei Zhong, Mayor of Shenzhen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覃偉中先生 SINGAPORE Mr Ian Mak,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International.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麥重乙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國際群 助理局長 Mr Joseph Leong, Permanent Secretary for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梁穎強先生 Mr Leong Der Yao,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Group, IMDA 梁德耀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助理局長 MOU Batch 1 (Standing Left) Mr Ian Mak.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International.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麥重乙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國際群 助理局長 (Standing Right) Mr Joseph Leong, Permanent Secretary for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梁穎強先生 Tan Kian Heong President, Strides Digital 陳健雄 總裁 Fuji Foo Managing Director, Strides DST 符史山 常務董事 Mr Leong Der Yao,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Group, IMDA 梁德耀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助理局長 Tee Chee Keong Benjamin, Vice Dean (Research),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鄭志強副教授 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科研) MOU Batch 2 Shenzhen companies (left) and Singapore companies (right) 新加坡和深圳加強數字聯系,實現更加一體化的貿易和商業網絡 梁先生說:“2019年推出的新中(深圳)智慧城市項目讓新加坡和深圳之間建立了更強大的數字和商務聯系。雙方克服過去三年冠病疫情所帶來的挑戰,努力加強智慧城市項目作為數字創新、智能城市合作、商業和人才交流的有效平臺。新加坡和深圳將積極促進有利的商業環境,讓企業能安全又流暢地進行創新和跨境交易,同時加強兩地的經濟復蘇和克服逆境的韌性。” 雙方的主要合作領域之一是通過使用電子提貨單(electronic Bills of Lading, 簡稱eBLs)促進數字貿易。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和深圳市商務局在過去一年,評估了使用電子提貨單進行貿易的成功試驗結果,雙方現在準備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的“貿易互信”( TradeTrust[1] )試點框架擴大到涉及銀行、托運人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實際商業交易。這將為貿易供應鏈的全面數字化鋪平道路,并為生態系統帶來更快捷和更安全的數字貿易流動。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也在深化與中國領先技術孵化器“啟迪之星”(TusStar )的合作。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啟迪之星將通過在新加坡建立樞紐以增加它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并擴展在人工智能(AI)、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傳感器技術領域的聯系網。這項伙伴關系將有助把來自新加坡、深圳和中國其他城市的技術初創企業與東南亞市場聯系起來。 新合作通過數字化帶來更大的利益 這次推出的14個新合作項目反映了數字技術在智慧城市項目的數字互聯互通、人才交流和培養、技術合作和創新創業等重點領域的變革作用。當中有一些顯著的項目探索先進技術和人工智能的利用,并促進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例如減少產業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加強電動汽車的電池管理。 智慧城市項目展現了合作強勁韌性,并突顯了新加坡和深圳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的領先地位,以及體現了智慧城市項目的創新成果可擴展到東南亞和大灣區更多城市的巨大潛力。 有關智慧城市項目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簽署的諒解備忘錄項目清單請參考附件A,第三階段項目清單請參考附件B。 資源: 附件A: 智慧城市項目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列表 附件B: 智慧城市項目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推出的第三階段項目列表 點擊此處 獲取新聞稿視頻 [1]?"貿易互信"(TradeTrust)是一個數字實用程序,一個由全球公認的標準組成的框架,通過公共區塊鏈實現可信的互操作性,并支持跨數字平臺的電子貿易文件交換。 About the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IMDA) The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IMDA) leads Singapor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by developing a vibrant digital economy and an inclusive digital society. As Architects ofSingapore's Digital Future, we foster growth in Infocomm Technology and Media sectors in concert with progressive regulations, harness frontier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 local talent and digital infrastructure ecosystems to establishSingapore as a digital metropolis. For more news and information, visit www.imda.gov.sg ?or follow IMDA on Facebook (IMDAsg) and Twitter (@IMDAsg). Annex A: List of MOUs signed at the 3rd SCI JIC Meeting Digital Trade Title of MOU Description of MOU Protocol to the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IMDA) and the Commerce Bureau of Shenzhen Municipality Conce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Paperless Cross-Border Trade and Trade Financing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與深圳市商務局關于無紙跨境貿易和貿易融資領域之合作備忘錄 Building on the MOU signed in June 2020, IMDA and the Commerce Bureau of Shenzhen Municipality have agreed to continue partnering to facilitate the recognition of electronic Bills of Lading (eBLs) that are enabled by the TradeTrust framework.? With the agreement, participating commercial entities will aim to implement pilots with commercial live use cases to facilitate cross-border trade between Singapore and Chin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itle of MOU Description of MOU Memorandum of Intent between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IMDA) and TusStar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 Incubator Co., Ltd.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與北京啟迪創業孵化器有限公司諒解備忘錄 The IMDA -TusStar collaboration seek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Singapore's and China's technology start-up ecosystem through bilateral facilitation to aid companies landing in each other's countries. Technology start-ups in the field of infocomm and media from both countries will be able to tap on initial market sensing advisory support, and networking opportunities when setting up in-country operations in each other's technology ecosystems.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for Technology & Innov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 Singapore (EnterpriseSG) an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ommission of Shenzhen Municipality (SZSTIC)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與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關于開展科技創新合作的備忘錄 EnterpriseSG and STIC will establish a Singapore-Shenzhen joint project funding programme that will catalyse and support greater collaboration in innovation projects between Singapore and Shenzhen enterprises.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Strides Digital Pte. Ltd and DST Electric Vehicle Rental (Shenzhen) Co., Ltd. Strides Digital Pte. Ltd. ("Strides Digital") 與地上鐵租車(深圳)有限公司("DST") 關于新能源商用車運營服務平臺的備忘錄 Strides Digital Pte. Ltd and DST Electric Vehicle Rental (Shenzhen) Co., Limited (DST) formed a joint venture electric mobility service company, EVCo, in 2022. This collaboration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learning models for electric vehicle management platform.?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NUS-Advanced Membrane Lab (NUS) and CIMC Offshore Co., Ltd 新加坡國立大學先進膜技術實驗室與中集海工關于新型中空纖維膜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項目合作的備忘錄 The NUS and CIMC Offshore Co., Ltd. will jointly develop a means of captur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ships based on membrane technology. This will involve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a modularised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facility, with shipment decarbonisation as a goal.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and Tsinghua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新加坡國立大學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關于二氧化碳海底長期碳封存合作項目的備忘錄 The NUS and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will advanc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hydrate-based Carbon?Dioxide?capture and?storage (CCS) in the offshore marine environment. Both parties aim to incorporate AI methods and advance neural networks models to develop?and validate?state-of-the-art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technology?based on gas hydrates?for decarbonisation. Memorandum of Strategic Cooperation between Yanlord Shenzhen Investment Industry Co. (Yanlord Group, Singapore) and Shenzhen HopeR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belongs to Jiangsu HopeRun Technolog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新加坡仁恒集團與深圳潤和集團關于產業合作項目的備忘錄 Yanlord Group, Singapore and Shenzhen HopeR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will embark on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a smart park business cooperation project of Yanlord Eco-Tech City, a project in Longgang Huilongpu, Shenzhen. Cross-border Dispute Resolution Title of MOU Description of MOU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Centre (SIMC) – Shenzhen Court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SCIA) Mediation-Arbitration Protocol 新加坡國際調解中心與深圳國際仲裁院關于跨境"調解+仲裁"合作項目新簽和跨境遠程仲裁合作項目續簽的備忘錄 This agreement extends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SIMC and SCIA to provide businesses with ease of access to market opportunities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and Southeast Asia,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joint mediation-arbitration approach. Annex B?????? List of Phase 3 new projects launched at the 3rd SCI JIC Meeting 1 新深啟新匯產業合作平臺項目 2 新深科技研發應用合作項目 3 新深跨境電商合作項目 4 新中(深圳)跨境貿易數據國際互聯互通項目 5 新深前海智慧城市合作創新示范園區項目 6 新深前海人才合作平臺項目 7 新中(深圳)AEO(經認證的經營者)互認合作賦能的工程項目 8 新深新能源商用車數智化服務平臺項目 9 新深前海科研交流合作平臺項目 10 新深新型中空纖維膜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項目 11 新深二氧化碳海底長期碳封存科技合作項目 12 新深智慧圖書館合作項目 13 新深仁恒新加坡產業合作平臺項目 14 新深微眾銀行金融科技合作項目 ?]]> 同時推出14個全新項目以加強新深在數字經濟的合作與創新

    新加坡2022年11月25日 /美通社/ --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在今天舉行的新中(深圳)智慧城市項目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宣布與深圳簽署八份諒解備忘錄,并推出新中(深圳)智慧城市項目(Singapore-China (Shenzhen) Smart City Initiative, 簡稱SCI)的14個全新合作項目。

    Singapore (Left to Right)
 
Mr Ian Mak,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International,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麥重乙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國際群 助理局長
 
Mr Joseph Leong, Permanent Secretary for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梁穎強先生
 
Mr Leong Der Yao,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Group,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梁德耀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助理局長
    Singapore (Left to Right) Mr Ian Mak,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International,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麥重乙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國際群 助理局長 Mr Joseph Leong, Permanent Secretary for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梁穎強先生 Mr Leong Der Yao,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Group,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梁德耀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助理局長

    欲查看多媒體新聞稿,請點擊:http://www.yaoyaoyao666.com/mnr/IMDA_202211.shtml

    SCI聯合執行委員會由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梁穎強先生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覃偉中先生擔任聯合主席。隨著新加坡和深圳合作推進的智慧城市項目邁入第三個年頭,其規模與質量拓展優化,全新合作項目的數量也比去年多出了一倍。這一系列的新項目將深化新深在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政策創新方面的持續合作,并為我們的企業和人民在研究和創新、貿易、可持續性和人才發展方面創造新發展機遇。

    Shenzhen + Singapore (3)
 
SHENZHEN
Mr Qin Wei Zhong, Mayor of Shenzhen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覃偉中先生
 
SINGAPORE
Mr Ian Mak,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International.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麥重乙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國際群 助理局長
 
Mr Joseph Leong, Permanent Secretary for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梁穎強先生
 
 
Mr Leong Der Yao,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Group, IMDA
梁德耀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助理局長
    Shenzhen + Singapore (3) SHENZHEN Mr Qin Wei Zhong, Mayor of Shenzhen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覃偉中先生 SINGAPORE Mr Ian Mak,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International.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麥重乙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國際群 助理局長 Mr Joseph Leong, Permanent Secretary for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梁穎強先生 Mr Leong Der Yao,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Group, IMDA 梁德耀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助理局長

    MOU Batch 1
 
(Standing Left) Mr Ian Mak.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International.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麥重乙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國際群 助理局長
 
(Standing Right) Mr Joseph Leong, Permanent Secretary for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梁穎強先生
 
Tan Kian Heong President, Strides Digital
陳健雄 總裁
 
Fuji Foo Managing Director, Strides DST 
符史山 常務董事
 
Mr Leong Der Yao,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Group, IMDA
梁德耀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助理局長
 
Tee Chee Keong Benjamin, Vice Dean (Research),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鄭志強副教授 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科研)
    MOU Batch 1 (Standing Left) Mr Ian Mak.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International.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麥重乙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國際群 助理局長 (Standing Right) Mr Joseph Leong, Permanent Secretary for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梁穎強先生 Tan Kian Heong President, Strides Digital 陳健雄 總裁 Fuji Foo Managing Director, Strides DST 符史山 常務董事 Mr Leong Der Yao,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Group, IMDA 梁德耀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助理局長 Tee Chee Keong Benjamin, Vice Dean (Research),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鄭志強副教授 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科研)

    MOU Batch 2
 
Shenzhen companies (left) and Singapore companies (right)
    MOU Batch 2 Shenzhen companies (left) and Singapore companies (right)

    新加坡和深圳加強數字聯系,實現更加一體化的貿易和商業網絡

    梁先生說:“2019年推出的新中(深圳)智慧城市項目讓新加坡和深圳之間建立了更強大的數字和商務聯系。雙方克服過去三年冠病疫情所帶來的挑戰,努力加強智慧城市項目作為數字創新、智能城市合作、商業和人才交流的有效平臺。新加坡和深圳將積極促進有利的商業環境,讓企業能安全又流暢地進行創新和跨境交易,同時加強兩地的經濟復蘇和克服逆境的韌性。”

    雙方的主要合作領域之一是通過使用電子提貨單(electronic Bills of Lading, 簡稱eBLs)促進數字貿易。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和深圳市商務局在過去一年,評估了使用電子提貨單進行貿易的成功試驗結果,雙方現在準備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的“貿易互信”(TradeTrust[1])試點框架擴大到涉及銀行、托運人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實際商業交易。這將為貿易供應鏈的全面數字化鋪平道路,并為生態系統帶來更快捷和更安全的數字貿易流動。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也在深化與中國領先技術孵化器“啟迪之星”(TusStar)的合作。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啟迪之星將通過在新加坡建立樞紐以增加它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并擴展在人工智能(AI)、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傳感器技術領域的聯系網。這項伙伴關系將有助把來自新加坡、深圳和中國其他城市的技術初創企業與東南亞市場聯系起來。

    新合作通過數字化帶來更大的利益

    這次推出的14個新合作項目反映了數字技術在智慧城市項目的數字互聯互通、人才交流和培養、技術合作和創新創業等重點領域的變革作用。當中有一些顯著的項目探索先進技術和人工智能的利用,并促進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例如減少產業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加強電動汽車的電池管理。

    智慧城市項目展現了合作強勁韌性,并突顯了新加坡和深圳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的領先地位,以及體現了智慧城市項目的創新成果可擴展到東南亞和大灣區更多城市的巨大潛力。

    有關智慧城市項目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簽署的諒解備忘錄項目清單請參考附件A,第三階段項目清單請參考附件B。

    資源:
    附件A: 智慧城市項目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列表
    附件B: 智慧城市項目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推出的第三階段項目列表

    點擊此處獲取新聞稿視頻

    [1] "貿易互信"(TradeTrust)是一個數字實用程序,一個由全球公認的標準組成的框架,通過公共區塊鏈實現可信的互操作性,并支持跨數字平臺的電子貿易文件交換。

    About the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IMDA)

    The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IMDA) leads Singapor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by developing a vibrant digital economy and an inclusive digital society. As Architects of Singapore's Digital Future, we foster growth in Infocomm Technology and Media sectors in concert with progressive regulations, harness frontier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 local talent and digital infrastructure ecosystems to establish Singapore as a digital metropolis.

    For more news and information, visit www.imda.gov.sg or follow IMDA on Facebook (IMDAsg) and Twitter (@IMDAsg).

    Annex A: List of MOUs signed at the 3rd SCI JIC Meeting

    Digital Trade

    Title of MOU

    Description of MOU

    Protocol to the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IMDA) and the Commerce Bureau of Shenzhen Municipality Conce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Paperless Cross-Border Trade and Trade Financing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與深圳市商務局關于無紙跨境貿易和貿易融資領域之合作備忘錄

    Building on the MOU signed in June 2020, IMDA and the Commerce Bureau of Shenzhen Municipality have agreed to continue partnering to facilitate the recognition of electronic Bills of Lading (eBLs) that are enabled by the TradeTrust framework. 

    With the agreement, participating commercial entities will aim to implement pilots with commercial live use cases to facilitate cross-border trade between Singapore and Chin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itle of MOU

    Description of MOU

    Memorandum of Intent between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IMDA) and TusStar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 Incubator Co., Ltd.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與北京啟迪創業孵化器有限公司諒解備忘錄

    The IMDA -TusStar collaboration seek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Singapore's and China's technology start-up ecosystem through bilateral facilitation to aid companies landing in each other's countries.

    Technology start-ups in the field of infocomm and media from both countries will be able to tap on initial market sensing advisory support, and networking opportunities when setting up in-country operations in each other's technology ecosystems.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for Technology & Innov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 Singapore (EnterpriseSG) an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ommission of Shenzhen Municipality (SZSTIC)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與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關于開展科技創新合作的備忘錄

    EnterpriseSG and STIC will establish a Singapore-Shenzhen joint project funding programme that will catalyse and support greater collaboration in innovation projects between Singapore and Shenzhen enterprises.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Strides Digital Pte. Ltd and DST Electric Vehicle Rental (Shenzhen) Co., Ltd.

    Strides Digital Pte. Ltd. ("Strides Digital") 地上鐵租車(深圳)有限公司("DST"關于新能源商用車運營服務平臺的備忘錄

    Strides Digital Pte. Ltd and DST Electric Vehicle Rental (Shenzhen) Co., Limited (DST) formed a joint venture electric mobility service company, EVCo, in 2022. This collaboration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learning models for electric vehicle management platform.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NUS-Advanced Membrane Lab (NUS) and CIMC Offshore Co., Ltd

    新加坡國立大學先進膜技術實驗室中集海工關于新型中空纖維膜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項目合作的備忘錄

    The NUS and CIMC Offshore Co., Ltd. will jointly develop a means of captur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ships based on membrane technology. This will involve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a modularised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facility, with shipment decarbonisation as a goal.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and Tsinghua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新加坡國立大學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關于二氧化碳海底長期碳封存合作項目的備忘錄

    The NUS and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will advanc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hydrate-based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in the offshore marine environment. Both parties aim to incorporate AI methods and advance neural networks models to develop and validate state-of-the-art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gas hydrates for decarbonisation.

    Memorandum of Strategic Cooperation between Yanlord Shenzhen Investment Industry Co. (Yanlord Group, Singapore) and Shenzhen HopeR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belongs to Jiangsu HopeRun Technolog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新加坡仁恒集團與深圳潤和集團關于產業合作項目的備忘錄

    Yanlord Group, Singapore and Shenzhen HopeR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will embark on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a smart park business cooperation project of Yanlord Eco-Tech City, a project in Longgang Huilongpu, Shenzhen.





    Cross-border Dispute Resolution

    Title of MOU

    Description of MOU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Centre (SIMC) – Shenzhen Court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SCIA) Mediation-Arbitration Protocol

    新加坡國際調解中心與深圳國際仲裁院關于跨境"調解+仲裁"合作項目新簽和跨境遠程仲裁合作項目續簽的備忘錄

    This agreement extends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SIMC and SCIA to provide businesses with ease of access to market opportunities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and Southeast Asia,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joint mediation-arbitration approach.





    Annex B       List of Phase 3 new projects launched at the 3rd SCI JIC Meeting

     


     

    1

    新深啟新匯產業合作平臺項目

    2

    新深科技研發應用合作

    3

    新深跨境電商合作項目

    4

    新中(深圳)跨境貿易數據國際互聯互通項目

    5

    新深前海智慧城市合作新示范園區

    6

    新深前海人才合作平臺

    7

    新中(深圳)AEO經認證經營者)互合作能的工程

    8

    新深新能源商用數智化服平臺

    9

    新深前海科研交流合作平臺

    10

    新深新型中空纖維膜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

    11

    新深二氧化碳海底期碳封存科技合作

    12

    新深智慧圖書館合作

    13

    新深仁恒新加坡產業合作平臺

    14

    新深微眾行金融科技合作

     

     
    ]]>
    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委會會議 加強數字經濟合作 2021-10-22 17:50:00 ? 由左到右: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局長柳俊泓先生;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MCI, 常任秘書楊穎女士;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國際總署助理局長符祺霞女士在2021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 由左到右: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局長柳俊泓先生;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MCI, 常任秘書楊穎女士;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國際總署助理局長符祺霞女士在2021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 由左到右: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局長柳俊泓 先生;恩士迅集團公司發展和伙伴關系常務董事劉浩新先生;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MCI, 常任秘書楊穎儀女士;Adera Global Secured Data Handling Group 總裁, Reynold Seah 先生;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國際總署助理局長符祺霞女士在2021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恩士迅(NCS)NEXT 深圳創新中心項目與三家中國科技企業簽署三份諒解備忘錄,在物聯網、區塊鏈、機器人及數字孿生領域共同研發解決方案。ADERA Global 集團屬下公司 DataPost 和金蝶軟件也簽署了一項實驗性諒解備忘錄。 由左到右: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局長柳俊泓 先生;恩士迅集團公司發展和伙伴關系常務董事劉浩新先生;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MCI, 常任秘書楊穎儀女士;Adera Global Secured Data Handling Group 總裁, Reynold Seah 先生;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國際總署助理局長符祺霞女士在2021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恩士迅(NCS)NEXT 深圳創新中心項目與三家中國科技企業簽署三份諒解備忘錄,在物聯網、區塊鏈、機器人及數字孿生領域共同研發解決方案。ADERA Global 集團屬下公司 DataPost 和金蝶軟件也簽署了一項實驗性諒解備忘錄。 為推進更多在數字經濟方面的合作,新加坡和深圳在 SCI 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簽署了四份新的諒解備忘錄,協助兩地企業把握良好的 商業和監管環境,加大數字貿易合作,推動數字轉型。此次合作包括電子發票、物聯網和區塊鏈等領域,將進一步促進更高效的 跨境數字連接,加強新深兩地人民和企業之間的業務聯系。 擴大電子發票及創新與創業領域的合作:SCI 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新簽四份諒解備忘錄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與執委會新方聯合主席楊穎儀(Yong Ying-I)表示:“ 自2019年新加坡-深圳智慧城市合作項目成立以來,兩地不斷深化合作,在數字領域和設立政策沙盒方面不斷為企業及人民創造更多經濟機遇。今天簽署的四份諒解備忘錄,重申了我們在建設新加坡和深圳兩地間數字橋梁的承諾。SCI 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東南亞更廣泛數字及智慧城市合作提供借鑒。” 在 SCI 接下來新的合作項目中,企業將更巧妙利用數字技術,創造更多合作機會。恩士迅(NCS)NEXT 深圳創新中心項目與三家中國科技企業公司建立新 的商業合作,并簽署三份諒解備忘錄: * 物聯網與區塊鏈解決方案平臺; * 機器人開發以及; * 數字孿生解決方案。 這些諒解備忘錄將促進雙方于研發新產品和智能解決方案,支持兩座城市企業和行業間的數字發展,并打造值 得信賴的平臺,以開發制造、貿易融資和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和產品的用例。恩士迅集團及其中國合作伙伴還將建立聯合實驗室,設計智慧農業機器人和產品,為市場研發不同的 解決方案。 此外,DataPost(ADERA Global 集團公司成員)和金蝶軟件也簽署了一項實驗性諒解備忘錄,通過泛歐網上政府采購體系(Peppol) 電子發票框架處理國際貿易的電子發票。采用一個共同的框架處理國際貿易文件將促使兩地間的企業能無縫交易,提高效率,加快處理和支付,從而降低成本。Peppol 是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電子發票開放框架,隨著更多企業業務涉及跨境交易,統一框架將為深圳和新加坡企業之間的貿易文件交換及操作奠定堅實的基礎。SCI 聯合執行委員 會第二次會議上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清單請參見附件 A。 第一階段項目進展:即將進行的數字貿易試驗將提高企業生產力 隨著 SCI 繼續深化深新雙方在技術和政策創新領域的合作,兩座城市之間的企業很快也可享有快捷的跨境貿易融資交易。 由 IMDA 的通商互信框架,TradeTrust 提供支持、銀行、航運公司、買賣雙方、平臺服務提供商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使用模擬電子提單[1](eBL) 成功進行了貿易融資技術試驗。大華銀行(UOB)及其深圳分行以及客戶已經成功完成了兩項數字貿易融資技術試驗。星展銀行新加坡(DBS Singapore) 、星展銀行中國(DBS China)及其客戶也成功進行了第三項技術測試。包括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與深圳分行、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分行與新加坡分行以及 MUFG Bank,也將在未來幾個月啟動貿易融資試點項目。技術試驗成功之后,這些銀行將計劃開始試行商業交易。 這三項成功的試點項目展示了eBL 等關鍵的海上貿易文件如何在不同貿易融資平臺和司法管轄區內也能高效快捷經過審批 。隨著紙質提單的數字化,航運和金融行業,以及深圳和新加坡企業的交易將更快捷方便(例如:不再需要實際運輸或管理紙質 貿易文件,使用數字驗證系統節省了成本和時間,并降低欺詐風險)。新加坡與深圳成功的貿易融資試驗詳見附件 B。 為企業創造更多數字經濟機遇 新加坡和中國的企業間亦可抓住 SCI 合作項目在數字經濟新創造的機遇。截至2021年6月30日,壹企欣(OneSME)平臺有 13家合作伙伴、118家新加坡中小企業供應商和163家中國企業買家上線,其中包括深圳中小企業。壹企欣平臺于2020年9月推出,成立一個 由買家、賣家、物流服務提供商、融資和數字解決方案提供商組成的大型生態系統。平臺協助連接中新兩國的 B2B 平臺,協助企業擴大規模以及拓展業務打入新市場。 作為創新和創業推廣的一部分,2020年12月,新加坡企業發展局與中國創業加速器 XNode 合作啟動了全球創新聯盟(Global Innovation Alliance, GIA)深圳節點。首批10家公司參與虛擬 GIA 深圳加速計劃,參加了研討會,并進行了企業配對活動。第二批公司也已開始參與活動 ,目前有8家公司參與加速計劃活動,在這兩個城市建立一個科技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生態系統。 [1] 提貨單是確認收到貨物并證明貨物所有權的文件。如果紙質提單晚于貨物到達目的地港口,進口商將產生額外的儲存和處理費用,如果提單被篡改,則會遭受損失。 附件 A:SCI 簡介,SCI 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合作伙伴引文 附件 B:貿易融資試點項目及 TradeTrust 簡介 媒體,請聯系: 陳彥芳(女士) IMDA 傳播與營銷處經理 直撥電話:(65) 6751 2703 電郵:TAN_Yan_Fang@imda.gov.sg 蔡賢豪(先生) IMDA 傳播與營銷處副司長 直撥電話:(65) 6202 4956 電郵:chua_hian_hou@imda.gov.sg 黃愛琳(女士) MCI?助理指導 傳播與參與部 直撥電話:(65) 64617578 電郵:jaclyn_wong@mci.gov.sg 附件 A:SCI 簡介,SCI 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合作伙伴引文 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 2019年10月15日,深圳市政府與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在中國重慶舉行的中國新加坡雙邊合作聯委會第15次會議上簽署了《關于深圳- 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倡議的諒解備忘錄》。 SCI 重申了新加坡對發展數字連接和數字經濟的承諾與支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東南亞的數字經濟發展。 新加坡和深圳之間的合作將使雙方的企業和人才通過兩個創新生態系統之間更深層次的數字聯系,更好地抓住經濟機遇。新加坡企業將能夠在粵港澳大灣區獲得更大的市場機會。作 為亞洲地區的全球節點,中國公司將能立足新加坡進入東南亞市場。 優先項目 根據諒解備忘錄,兩座城市將探討以下重點領域的合作: * 數字連接。在數據、數字標準、金融和貿易方面建立數字連接和聯系。 * 人才交流與發展。促進和發展雙向人才交流與發展。 * 技術合作、創新和創業。探索技術合作,發展創新和創業活動。 * 示范區。支持在兩座城市建立深新智慧城市合作示范區。 SCI 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簽署合作備忘錄 重點領域 諒解備忘錄 諒解備忘錄簽署方 新加坡 深圳 數字貿易 關于國際貿易跨境電子發票的諒解備忘錄 ? 試點 B2B 跨境電子發票,使新加坡和深圳的公司能夠通過 Peppol 電子發票系統發行或處理國際貿易電子發票,提高國際交易的效率。 ? 建立 Peppol 電子交付網絡將使企業以相同的標準合作,提高整體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減少誤差和糾紛,并加快支付過程。 * 新加坡:?DataPost Pte Ltd * 深圳:金蝶軟件(中國) 創新與創業 關于物聯網和區塊鏈解決方案平臺的諒解備忘錄 ? 恩士迅將與 AIToS 合作,打造專注于物聯網和區塊鏈集成的聯合創新解決方案。此次合作將繪制數字化轉型圖表,建立一個針對中國和東南亞市場的貿易融資平臺,以及智慧合約使用案例的可信平臺。 * 新加坡:恩士迅 * 深圳:上海摩聯信息技術(AIToS) 創新與創業 關于機器人開發的諒解備忘錄 ? 深圳智慧農業機器人供應商深圳同芯協力和恩士迅致力于開發智慧農產品及市場開發。雙方將通過恩士迅 NEXT 深圳創新中心的聯合實驗室合作開展機器人設計研發,探索建立操作平臺服務。 * 新加坡:恩士迅 * 深圳:深圳同芯協力 創新與創業 關于數字孿生服務的諒解備忘錄 ? 雙方將共同開發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為東南亞和中國企業打造物聯網和數字孿生服務支持的解決方案。此次合作將通過數字孿生服務、混合現實和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支持數字轉型。 * 新加坡:恩士迅 * 深圳:美象(深圳)數字孿生技術 合作伙伴的引文 “此次諒解備忘錄合作是 DataPost 擴展在 Peppol 電子發票領域的國際認可度和專長的重要里程碑,使我們能夠在當今全球數字化市場中保持業務多元化。 感謝 IMDA 讓我們加入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項目。 同時也要感謝金蝶與我們合作,在國際領域上能更廣泛推廣 Peppol 電子發票的使用。這將促使企業轉型數字化, 也將促進和展示貿易數字化的價值,同時有望在深圳和新加坡之間建立一個全面的數字貿易渠道。 我們期待更密切的合作。” Mr. Reynold SEAH(謝榮盛),總裁, Secured Data Handling Group, Adera Global “恩士迅與這些企業的合作包括為企業建立可信任的 5G 平臺,開發制造業、農業和貿易金融方面解決方案。恩士迅與我們的中國合作伙伴將聯合開發技術、產品研究等領域 ,進一步開拓中國和亞細安市場的合作。” 恩士迅集團公司發展和伙伴關系常務董事劉浩新先生 附件 B:貿易融資試點項目及 TradeTrust 簡介 電子提單的優勢 提單(BL)是海上貿易的重要法律憑據,可用于證明運輸中貨物的所有權。電子提單(eBL) 可以實現更快的交易、更低的成本和企業之間更高的信任度。由于法律文件的交易成本以及運輸和貿易融資過程費用的降低,貿易商可從 進口商品價格下降中受益。通過使用數字簽名、集中賬本或區塊鏈等技術,欺詐風險和偽造行為也會減少。 IMDA 與多個國內外機構和行業合作伙伴合作,率先實施包括一套全球接受的數字和框架的TradeTrust, 提供文檔真實性證明,并通過開源軟件提供所有權轉移。TradeTrust 支持數字貿易文件(包括不同 eBL 解決方案的文件)實現值得信賴的互操作性,這將加速全球貿易數字化,助力 eBL 更廣泛的采用。 試點介紹 UOB 與其中國深圳分行已經與其客戶 Manufacturing Network Pte. Ltd、廣東廣云新材料、Tri-Star Electronics Pte. Ltd. 和 Uni-Right Industrial Trading Co. Ltd. 成功完成了兩項技術試驗。這些試驗能夠利用歷史 eBL 交易和信用證(L/C)數據成功模擬兩次發貨。來自新加坡和深圳的參與者都從試驗中體驗了完全數字化的無縫交易。 星展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中國和 Makino Asia Pte Ltd 還對根據信用證條款交換 eBL 和其他數字貿易文件進行了技術試驗,證明可在不同平臺和司法管轄區實現數字端到端信用證結算。 這些技術試驗由太平船務(Pacific International Lines)作為運營商進行,平臺服務提供商 GUUD Finance 和 Linklogis 也使用了 TradeTrust 組件來達成平臺互操作性。 試驗結果表明,不同的交易方在未來有可能進行完全無紙化的信用證交易。目前,信用證流程通常需要手工處理和運輸到不同地區銀行賣家、買方和航運機構之間的貿易文件。 未來發展 更多銀行及其客戶和平臺服務提供商將會加入進來。MUFG Bank Singapore 將與 Advantest Corporation 合作,在下一季度開展跨境貿易融資試點。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和深圳分行、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分行和新加坡分行也承諾在未來幾個月組織貿易融資技術試驗。 這兩個城市的跨境貿易融資交易有望增加,證明可能實現信用證處理所需文件的完全電子化演示和協商,以及能夠使用貿易、出口信用保險政策和公司融資數據驗證貿易真實性。]]> 新加坡2021年10月22日 /美通社/ --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MCI和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IMDA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SingaporeChina (Shenzhen) Smart City Initiative (SCI)聯合執Joint Implementation Committee (JIC)第二次會議上,簽署四份諒解備忘錄,并分享第一批合作項目所取得的成果與會雙方進一步深化了雙方在數字經濟和政策創新等領域的合作,架起了兩座城市之間數字連接的橋梁,為新加坡和深圳的企業創造機會。

    查看多媒體新聞稿,請點擊:http://www.yaoyaoyao666.com/mnr/IMDA_202110.shtml

     

    由左到右: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局長柳俊泓先生;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MCI, 常任秘書楊穎女士;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國際總署助理局長符祺霞女士在2021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
    由左到右: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局長柳俊泓先生;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MCI, 常任秘書楊穎女士;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國際總署助理局長符祺霞女士在2021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

    由左到右: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局長柳俊泓先生;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MCI, 常任秘書楊穎女士;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國際總署助理局長符祺霞女士在2021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
    由左到右: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局長柳俊泓先生;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MCI, 常任秘書楊穎女士;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國際總署助理局長符祺霞女士在2021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

    由左到右: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局長柳俊泓 先生;恩士迅集團公司發展和伙伴關系常務董事劉浩新先生;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MCI, 常任秘書楊穎儀女士;Adera Global Secured Data Handling Group 總裁, Reynold Seah 先生;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國際總署助理局長符祺霞女士在2021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恩士迅(NCS)NEXT 深圳創新中心項目與三家中國科技企業簽署三份諒解備忘錄,在物聯網、區塊鏈、機器人及數字孿生領域共同研發解決方案。ADERA Global 集團屬下公司 DataPost 和金蝶軟件也簽署了一項實驗性諒解備忘錄。
    由左到右: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局長柳俊泓 先生;恩士迅集團公司發展和伙伴關系常務董事劉浩新先生;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MCI, 常任秘書楊穎儀女士;Adera Global Secured Data Handling Group 總裁, Reynold Seah 先生;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國際總署助理局長符祺霞女士在2021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恩士迅(NCS)NEXT 深圳創新中心項目與三家中國科技企業簽署三份諒解備忘錄,在物聯網、區塊鏈、機器人及數字孿生領域共同研發解決方案。ADERA Global 集團屬下公司 DataPost 和金蝶軟件也簽署了一項實驗性諒解備忘錄。

    由左到右: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局長柳俊泓 先生;恩士迅集團公司發展和伙伴關系常務董事劉浩新先生;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MCI, 常任秘書楊穎儀女士;Adera Global Secured Data Handling Group 總裁, Reynold Seah 先生;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國際總署助理局長符祺霞女士在2021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恩士迅(NCS)NEXT 深圳創新中心項目與三家中國科技企業簽署三份諒解備忘錄,在物聯網、區塊鏈、機器人及數字孿生領域共同研發解決方案。ADERA Global 集團屬下公司 DataPost 和金蝶軟件也簽署了一項實驗性諒解備忘錄。
    由左到右: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局長柳俊泓 先生;恩士迅集團公司發展和伙伴關系常務董事劉浩新先生;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MCI, 常任秘書楊穎儀女士;Adera Global Secured Data Handling Group 總裁, Reynold Seah 先生;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 IMDA, 國際總署助理局長符祺霞女士在2021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聯合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恩士迅(NCS)NEXT 深圳創新中心項目與三家中國科技企業簽署三份諒解備忘錄,在物聯網、區塊鏈、機器人及數字孿生領域共同研發解決方案。ADERA Global 集團屬下公司 DataPost 和金蝶軟件也簽署了一項實驗性諒解備忘錄。

    為推進更多數字經濟方面的作,新加坡和深圳在 SCI 聯合執會第二次會議上簽署了四份新的諒解備忘錄,協助兩地企業把握良好的商業和監管環境,加大數字貿易合作,推動數字轉型。此次合作包括電子發票、物聯網和區塊鏈等領域,將進一步促進更高效跨境數字連接,加強新深兩地人民和企業之間的業務聯系。

    擴大電子發票及創新與創業領域的合作:SCI 聯合執會第二次會議上新簽四份諒解備忘錄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與執委會新方聯合主席楊穎儀Yong Ying-I表示:“自2019年新加坡-深圳智慧城市合作項目成立以來,兩地不斷深化合作,在數字領域和設立政策沙盒方面不斷為企業及人民創造更多經濟機遇。今天簽署的四份諒解備忘錄,重申了我們在建設新加坡和深圳兩地間數字橋梁的承諾。SCI 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東南亞更廣泛數字及智慧城市合作提供借鑒。”

    在 SCI 接下來新的合作項目,企業將更巧妙利用數字技術,創造更多合作機會。恩士迅NCSNEXT 深圳創新中心項目與三家國科企業公司建立新的商業合作,并簽署三份諒解備忘錄:

    • 物聯網與區塊鏈解決方案平臺;
    • 機器人開發以及
    • 數字孿生解決方案。

    這些諒解備忘錄將促進雙方于研發新產品和智能解決方案,支持兩城市企業和行業的數字發展,造值得信賴的平臺,以開發制造、貿易融資和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和產品的用例。恩士迅集團及其中國合作伙伴還將建立聯合實驗室,設計智慧農業機器人和產品,為市場研發不同的解決方案。

    此外,DataPostADERA Global 集團公司成員金蝶軟件簽署了一項實驗性諒解備忘錄,通過泛歐網上政府采購體系Peppol電子發票框架處理國際貿易的電子發票。采用一個共同的框架處理國際貿易文件將使兩地間的企業能無縫交易,提高效率,加快處理和支付,從而降低成本。Peppol 是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電子發票開放框架,隨著更多企業業務涉及跨境交易,統一框架將為深圳和新加坡企業之間的貿易文件交換及操作奠定堅實的基礎。SCI 聯合執會第二次會議上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清單請參見附件 A

    第一階段項目進展:即將進行的數字貿易試驗將提高企業生產力

    隨著 SCI 繼續深化深新雙方在技術和政策創新領域的合作,兩座城市之間的企業很快也可享有快捷的跨境貿易融資交易。

    由 IMDA 的通商互信框架TradeTrust 提供支持、銀行、航運公司、買賣雙方、平臺服務提供商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使用模擬電子提單[1]eBL成功進行了貿易融資技術試驗。大華銀行UOB及其深圳分行以及客戶已經成功完成了兩項數字貿易融資技術試驗。星展銀行新加坡DBS Singapore、星展銀行中國DBS China及其客戶也成功進行了第三項技術測試。包括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與深圳分行、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分行與新加坡分行以及 MUFG Bank也將在未來幾個月啟動貿易融資試點項目。技術試驗成功之后,這些銀行劃開試行商業交易。

    這三項成功的試點項目展示了eBL 等關鍵的海上貿易文件如何在不同貿易融資平臺和司法管轄區內也能高效快捷經過審批。隨著紙質提單的數字化,航運和金融行業,以及深圳和新加坡企業的交易將更快捷方便(例如不再需要實際運輸或管理紙質貿易文件,使用數字驗證系統節省了成本和時間,并降低欺詐風險)。新加坡與深圳成功的貿易融資試驗詳附件 B

    企業創造更多數字經濟機遇

    新加坡和中國的企業間亦可抓住 SCI 合作項目在數字經濟新創造的機遇。截至2021年6月30日,壹企欣OneSME平臺13家合作伙伴、118家新加坡中小企業供應商和163家中國企業買家上線,其中包括深圳中小企業。壹企欣平臺于2020年9月推出,成立一個由買家、賣家、物流服務提供商、融資和數字解決方案提供商組成的大型生態系統。平協助連接中新兩國的 B2B 平臺,協助企業擴大規模以及拓展業務打入新市場。

    作為創新和創業推廣的一部分,2020年12月,新加坡企業發展局與中國創業加速器 XNode 合作啟動了全球創新聯盟Global Innovation Alliance, GIA深圳節點。首批10家公司參與虛擬 GIA 深圳加速計劃,參加了研討會,并進行了企業配對活動。第二批公司開始參與活動,目前有8家公司參與加速計劃活動,在這兩個城市建立一個科技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生態系統。

    [1] 提貨單是確認收到貨物并證明貨物所有權的文件。如果紙質提單晚于貨物到達目的地港口,進口商將產生額外的儲存和處理費用,如果提單被篡改,則會遭受損失。

    附件 ASCI 簡介,SCI 聯合執會第二次會議上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合作伙伴引

    附件 B貿易融資試點項目及 TradeTrust 簡介

    媒體,請聯系:

    陳彥芳(女士)
    IMDA 傳播與營銷處經理
    直撥電話:(65) 6751 2703
    電郵:TAN_Yan_Fang@imda.gov.sg

    蔡賢豪(先生)
    IMDA 傳播與營銷處副司長
    直撥電話:(65) 6202 4956
    電郵:chua_hian_hou@imda.gov.sg

    黃愛琳(女士)
    MCI 助理指導 傳播與參與部
    直撥電話:(65) 64617578
    電郵:jaclyn_wong@mci.gov.sg

    附件 A:SCI 簡介,SCI 聯合執會第二次會議上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合作伙伴引文

    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

    2019年10月15日,深圳市政府與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在中國重慶舉行的中國新加坡雙邊合作聯委會第15次會議上簽署了《關于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倡議的諒解備忘錄》。

    SCI 重申了新加坡對發展數字連接和數字經濟的承諾支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東南亞的數字經濟發展。

    新加坡和深圳之間的合作將使雙方的企業和人才通過兩個創新生態系統之間更深層次的數字聯系,更好地抓住經濟機遇。新加坡企業將能夠在粵港澳大灣區獲得更大的市場機會。作為亞地區的全球節點,中國公司將能立足新加坡進入東南亞市場。

    優先項目

    根據諒解備忘錄,兩座城市將探討以下重點領域的合作:

    • 數字連接。在數據、數字標準、金融和貿易方面建立數字連接和聯系。
    • 人才交流與發展。促進和發展雙向人才交流與發展。
    • 技術合作、創新和創業。探索技術合作,發展創新和創業活動。
    • 示范區。支持在兩座城市建立深新智慧城市合作示范區。

    SCI 聯合執會第二次會議簽署合作備忘錄

    重點領域

    諒解備忘錄

    諒解備忘錄簽署方

    新加坡

    深圳

    數字貿易

    關于國際貿易跨境電子發票的諒解備忘錄

     

    試點 B2B 跨境電子發票,使新加坡和深圳的公司能夠通過 Peppol 電子發票系統發行或處理國際貿易電子發票,提高國際交易的效率。

     

    建立 Peppol 電子交付網絡將使企業以相同的標準合作,提高整體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減少誤差和糾紛,并加快支付過程。

    • 新加坡: DataPost Pte Ltd
    • 深圳:金蝶軟件(中國)

    創新與創業

    關于物聯網和區塊鏈解決方案平臺的諒解備忘錄

     

    恩士迅將與 AIToS 合作,打造專注于物聯網和區塊鏈集成的聯合創新解決方案。此次合作將繪制數字化轉型圖表,建立一個針對中國和東南亞市場的貿易融資平臺,以及智慧合約使用案例的可信平臺。

    • 新加坡:恩士迅
    • 深圳:上海摩聯信息技術(AIToS)

    創新與創業

    關于機器人開發的諒解備忘錄

     

    深圳智慧農業機器人供應商深圳同芯協力和恩士迅致力于開發智慧農產品及市場開發。雙方將通過恩士迅 NEXT 深圳創新中心的聯合實驗室合作開展機器人設計研發,探索建立操作平臺服務。

    • 新加坡:恩士迅
    • 深圳:深圳同芯協力

    創新與創業

    關于數字孿生服務的諒解備忘錄

     

    雙方將共同開發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為東南亞和中國企業打造物聯網和數字孿生服務支持的解決方案。此次合作將通過數字孿生服務、混合現實和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支持數字轉型。

    • 新加坡:恩士迅
    • 深圳:美象(深圳)數字孿生技術

    合作伙伴的引

    “此次諒解備忘錄合作是 DataPost 擴展在 Peppol 電子發票領域的國際認可度和專長的重要里程碑,使我們能夠在當今全球數字化市場中保持業務多元化。

    感謝 IMDA 讓我們加入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項目。

    同時也要感謝金蝶我們合作,在國際領域上能更廣泛推廣 Peppol 電子發票的使用。這將促使企業轉型數字化,也將促進和展示貿易數字化的價值,同時有望在深圳和新加坡之間建立一個全面的數字貿易渠道。

    我們期待更密切的合作。”

    Mr. Reynold SEAH(謝榮盛),總裁, Secured Data Handling Group, Adera Global

    恩士迅與這些企業的合作包括為企業建立可信任的 5G 平臺,開發制造業、農業和貿易金融方面解決方案。恩士迅與我們國合作伙伴將聯合開發技術、產品研究等領域,進一步開拓中國和亞細安市場合作。”

    恩士迅集團公司發展和伙伴關系常務董事劉浩新先生

    附件 B:貿易融資試點項目及 TradeTrust 簡介

    電子提單的優勢

    提單BL是海上貿易的重要法律憑據,可用于證明運輸中貨物的所有權。電子提單eBL可以實現更快的交易、更低的成本和企業之間更高的信任度。由于法律文件的交易成本以及運輸和貿易融資過程費用的降低,貿易商可從進口商品價格下降中受益。通過使用數字簽名、集中賬本或區塊鏈等技術,欺詐風險和偽造行為也會減少。

    IMDA 與多個國內外機構和行業合作伙伴合作,率先實施包括一套全球接受的數字和框架的TradeTrust,提供文檔真實性證明,并通過開源軟件提供所有權轉移。TradeTrust 支持數字貿易文件(包括不同 eBL 解決方案的文件)實現值得信賴的互操作性,這將加速全球貿易數字化,助力 eBL 更廣泛的采用。

    試點介紹

    UOB 與其中國深圳分行已經與其客戶 Manufacturing Network Pte. Ltd、廣東廣云新材料、Tri-Star Electronics Pte. Ltd. 和 Uni-Right Industrial Trading Co. Ltd. 成功完成了兩項技術試驗。這些試驗能夠利用歷史 eBL 交易和信用證L/C數據成功模擬兩次發貨。來自新加坡和深圳的參與者都從試驗中體驗了完全數字化的無縫交易。

    星展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中國和 Makino Asia Pte Ltd 還對根據信用證條款交換 eBL 和其他數字貿易文件進行了技術試驗,證明可在不同平臺和司法管轄區實現數字端到端信用證結算。

    這些技術試驗由太平船務Pacific International Lines作為運營商進行,平臺服務提供商 GUUD Finance 和 Linklogis 也使用了 TradeTrust 組件來達成平臺互操作性

    試驗結果表明,不同的交易方在未來有可能進行完全無紙化的信用證交易。目前,信用證流程通常需要手工處理和運輸不同地區銀行賣家、買方和航運機構之間的貿易文件。

    未來發展

    更多銀行及其客戶和平臺服務提供商將會加入進來。MUFG Bank Singapore 將與 Advantest Corporation 合作,在下一季度開展跨境貿易融資試點。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和深圳分行、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分行和新加坡分行也承諾在未來幾個月組織貿易融資技術試驗。

    這兩個城市的跨境貿易融資交易有望增加,證明可能實現信用證處理所需文件的完全電子化演示和協商,以及能夠使用貿易、出口信用保險政策和公司融資數據驗證貿易真實性。

     
    ]]>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