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等金融機構與科技企業緊跟最新趨勢,通過更具價值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生態服務,有序推進在產品與服務、合規與風控、管理與運營等方面創新應用的落地。
近日,博彥科技在金融科技領域布局再添新力量,全資收購北京融易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易通”)。成立于2003年的融易通是國內領先的移動金融解決方案提供商,十多年前,就為交通銀行成功開發國內首家客戶端版手機銀行。
多年來,融易通在金融機構移動渠道建設、數據分析以及用戶體驗方面具有獨到的經驗與成熟的解決方案,已成功為全國多家大、中型國有及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實施了移動渠道一體化建設項目,贏得了客戶的廣泛好評。
博彥科技賦能移動金融,助力銀行數字化轉型
智慧手機銀行時代已經來臨。目前全球智能手機用戶已突破35億。易觀千帆數據顯示,手機銀行APP在2020年12月的單月數據達4.6億人。手機成為了人們每天朝夕相伴的“剛需”,催生了巨大的金融服務需求。
手機銀行成為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選擇,是銀行競爭的主戰場,并且將逐步精細化運營,實現從“有”到“優”進化完善的過程。
經過多年發展,融易通在移動金融生態服務各方面均取得長足進步,由最初個人版手機銀行IT服務提供商發展成為全方位的移動金融解決方案提供商,具備完善的移動銀行精細化運營能力。
融易通已經覆蓋全部線上金融渠道,包括個人版手機銀行、企業版手機銀行、直銷銀行、微信銀行、網銀系統、移動展業及進件系統、移動OA、移動管理駕駛艙系統、電子渠道整合平臺、遠程視頻銀行系統等。值得一提的是,融易通作為ISV已與多家互聯網大廠確定戰略合作關系,且基于合作實施的移動金融項目業已在多家銀行成功落地。
融易通領先的用戶體驗設計理念以及可持續交付的能力,保證了其可以快速高效地交付客戶滿意的產品及服務。目前,融易通已經為包括銀行、保險在內的多個金融行業客戶提供移動渠道建設服務,服務的客戶包括交通銀行、北京銀行、廣發銀行、浙商銀行、大地保險等。
從市場情況來看,大中型國有及股份制銀行,移動金融發展較快;而中小銀行手機銀行的建設步伐相對滯后,為實現“彎道提速”,中小銀行更加重視金融科技投入,發力手機銀行業務。
博彥科技將和融易通一起,幫助中小銀行打造隨時、隨地、隨心的手機銀行,通過移動金融服務助力銀行以手機銀行為主戰場,打造獲客、活客、留存、轉化的生態閉環,減少獲客成本,提升服務“長尾客戶”的價值。
博彥科技對融易通的收購,補充了公司在移動端的“木桶短板”。收購完成后,博彥科技能夠為銀行提供覆蓋PC端和移動端全線上渠道的金融科技服務,以技術賦能,幫助更多金融機構低成本,高效率地打造場景化金融服務,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博彥科技升級金融科技,場景金融能力持續進化
目前,全球呈現數字經濟發展大趨勢,人類社會也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邁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已經融入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
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客戶群體C端(消費者)、B端(企業)、G端(政府),均呈現數字化爆發式增長態勢,銀行對自身數字化、線上化服務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博彥科技憑借自身研發與創新能力,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通過場景金融和全線上渠道成為銀行等金融機構與數字經濟“連接器”,全面助力銀行數字化轉型。
為了給用戶提供“無處不在、無感無形”的金融科技服務,促進金融機構場景化金融業務模式發展,博彥科技在加大自身金融創新發展的同時,采取橫向收購,通過獲得優勢資源、擴大規模以及降低營運費用獲取并購價值。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公司陸續收購了江蘇亞銀和融易通,從服務客戶的實際需求出發,有效推動金融科技業務快速增長。
也就是說,博彥科技場景金融和生態建設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在原有B端和G端金融場景能力的基礎上,其移動金融將覆蓋C端海量生活場景,包括公共服務、公交出行、社區居家、美食娛樂、醫療健康、商旅服務等生活場景,全方位滲透居民吃、住、行、游、購、娛、醫、教等各類高頻消費場景。
正如數學家華羅庚所說“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金融行業全場景、全線上渠道、大生態建設能力的背后是博彥科技二十多年科技的積累、深刻的業務洞察和持續的行業應用創新,為其累積了獨特的研發能力、流程體系能力、市場推廣能力及客戶支持能力。目前已經形成了大數據管理平臺、金融數據倉庫、數據資產管理、中小銀行場景金融、企業風險預警及輿情監測系統、智能運維服務、智能自動化測試平臺等產品及解決方案。
博彥科技始終堅持創新驅動,不斷致力于完善和創新金融科技服務和體驗,以技術賦能,推動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場景建設和生態建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
未來,博彥科技的金融科技業務將繼續進化,創造價值
縱觀整個金融科技發展的歷史,科技發展與用戶需求的不斷升級是驅動金融科技能力進步的動力源,只有不斷創新、迭代技術,輸出更具價值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滿足金融機構需求,才能持續創造價值。博彥科技將通過科技賦能、生態場景共建,全面助力銀行數字化轉型,讓金融與人們的生活、生產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國內領先的IT服務商博彥科技,在過去的25年里一直持續耕耘金融市場,主要為大型金融機構提供IT系統研發和運維服務。近來,借助技術和服務模式創新的東風,博彥科技開始發力中小銀行市場,通過提供技術和運營服務賦能中小銀行,助力中小銀行的場景化金融業務發展,服務區域經濟,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努力服務國家加大內循環戰略發展。
在過往服務大型金融機構的過程中,博彥科技一直以內涵式發展為主;面對新型的更為廣闊的中小銀行服務市場,博彥科技則采用內外結合的方式,整合市場上的優質資源,通過搶占細分領域賽道來加速做大、做強金融板塊的業務。
數字經濟背景下的金融科技
今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首次提出要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數據由此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后的第五大生產要素。這使得大家對數字經濟的重視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數據與技術的結合,將成為未來經濟中的重要價值創造者。
在2020服貿會期間舉行的博彥科技25周年數字化創新服務論壇上,博彥科技董事長王斌說:“市場環境一直都在變化,我們只要堅持以技術領先、技術變革為核心,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來滿足客戶的需求,就能贏得客戶信賴,隨著客戶一起成長和發展。”
順應數字經濟崛起的大趨勢,博彥科技也在致力于推動數字技術與各個產業的結合,其中金融科技成為其核心發展戰略,以科技驅動金融領域的業務創新。
與其他數字化領域相比,金融科技蘊含著更大的市場機會。金融不僅是信息化和數字化的重點行業領域,自身投入巨大,而且金融科技也正在與傳統行業相結合,為零售、交通、教育、物流、制造、能源等行業賦能,推動這些傳統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業務創新。因此,占據金融科技市場,可以在整個數字經濟中獲得更為重要的地位。
隨著銀行業進入數字化驅動的Bank4.0時代,金融與科技的融合不僅停留在技術層面,更體現為發展理念、業務模式、管理模式、服務模式等全方位的融合,令銀行的業務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意味著銀行和金融機構需要進行全方位的調整,包括組織架構、業務架構、風險管理機制等等,而調整的實現則非常依賴于IT系統。
傳統面向銀行的金融IT服務,更多是通過對接銀行科技部門,幫助銀行構建IT系統,完善數據管理等,服務銀行內部業務部門,間接或部分直接的支持銀行的業務發展。隨著數字經濟的轉型,隨著多場景化的金融服務深入發展,博彥科技將把服務對象擴展到銀行的客戶,通過科學技術和服務模式創新,更好地輔助銀行為其客戶提供服務,幫助銀行開拓市場、提高銀行客戶滿意度,增加銀行服務場景,為銀行及其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實現金融業務的數字化和場景化轉型。
博彥科技主管金融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張楊認為,金融科技是通過新技術融合來促進業務創新的手段。與過去技術只是作為提供信息化的服務手段不一樣,如今新技術正在產生新的業態,也讓作業成本大幅降低,所以可以產生秒貸等過去完全無法實現的新業務。
憑借豐富行業經驗和技術實力以及對客戶需求的理解,25年來,博彥科技已經為多家大型銀行提供科技服務,成為他們的長期合作伙伴。
從大型銀行到中小銀行
在金融科技市場中,發展較早的大型國有銀行和大型股份制銀行,由于資金和技術實力雄厚,紛紛建立了自己的科技開發服務團隊,以滿足自身IT系統建設的需求,有的還成立自己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滿足自身需求基礎上,進一步向行業內其他同行提供服務。
相比大型銀行,中小銀行技術能力較弱,資金實力有限,自建方式難度較大。因此迫切需要第三方的金融科技服務商幫助其建設IT系統,幫助其在這場由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帶來的市場和業務數字化轉型中,贏得一席之地。
隨著國家“內循環為主,內外循環相結合”的戰略出臺,以幾千家城商行和農商行為代表的中小銀行,將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承擔重要角色。在長期服務大型銀行的同時,博彥科技也看到了中小銀行對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他們同樣需要金融科技為其業務創新提供助力,進而實現業務方式的創新與變革。博彥科技以科技和運營服務能力助力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為做大做強區域經濟,擴充內循環,盡到自己的力量。
賦能中小銀行場景化業務
在開放銀行的場景應用方面,博彥科技形成了產品及解決方案,構建了房地產資金監管、農業+金融的B端場景,提升銀行客戶場景營銷能力,增強客戶粘性;在數據服務領域,依托在Hadoop生態系統、算法模型等技術方面積累,對金融大數據解決方案進行技術升級,幫助金融客戶提升數據治理和分析能力,挖掘數據價值;運用對話式人工智能、知識圖譜、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技術優化客戶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同時,博彥科技推出了一系列面向中小銀行場景化業務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幫助銀行加強與客戶之間的業務融合,提升客戶的活躍度和客戶質量,增加銀行的收入來源。同時,基于銀行客戶行為數據分析和運營,還能夠幫助銀行利用場景流量進行增值服務。
這一商業模式符合當下開放銀行的建設潮流。一方面銀行需要金融科技公司為其開發更多業務場景的應用,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數據的整理、清理、聚集、聚合、存儲、分析,并在數據分析基礎上進行業務拓展。
近日,博彥科技收購江蘇亞銀部分股權,正是為了進軍中小銀行的金融科技市場。江蘇亞銀是一家聚焦于服務中小銀行場景化業務的新一代金融科技公司。提到此次收購,博彥科技副總裁周冰介紹說,江蘇亞銀專注于賦能中小銀行,采用產品和運營服務相結合,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的服務模式。通過服務中小銀行的客戶,加強銀行和其客戶之間的粘性,提升銀行的服務效率和質量,加大銀行的業務收入,進而實現銀行、客戶和服務商三者的共贏。
內涵式與外延式雙重成長
近年來,針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的變化,博彥科技一直在致力于自身業務的轉型升級,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業務拓展,成為博彥科技的重要戰略方向。
針對不同類型的金融客戶,博彥科技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定制化服務。對于大型銀行,仍以IT系統建設服務為主;對于中小銀行,則通過場景化業務服務助力其數字化轉型。在此過程中,博彥科技會把過往服務大型金融機構所積累的研發能力、流程體系能力、市場推廣能力、客戶支持能力,賦予中小銀行,幫助他們提升數字化水平。
在夯實現有金融業務技術和服務能力、擴大現有業務規模的基礎上,博彥科技也開始向外部尋求新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和新的商業模式。對江蘇亞銀的收購就是在此方向邁出的第一步,未來這種嘗試還將繼續下去。
通過內涵式和外延式的雙重成長模式,博彥科技將持續發力金融科技領域,做到“金融科技在哪里,博彥科技就在哪里”。
]]>9月5日,博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在亞洲金融大廈舉辦了“新思維智世界——博彥科技25周年數字化創新服務專題論壇”。現場齊聚近200位嘉賓,其中包括政府領導、IT行業領袖、技術專家、客戶和合作伙伴,圍繞數字經濟、金融科技、新基建等行業熱點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
會議伊始,博彥科技放送了特別短片,帶領大家一起回顧二十五年的發展歷程。在特別企劃環節,博彥科技董事長兼CEO王斌先生邀請嘉賓代表們上臺,共同開啟博彥二十五周年的全新篇章。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作章先生和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副主席、一級巡視員陳雙女士分別發表致辭,他們對博彥科技成立25周年表示熱烈祝賀,并提到,在我國數字化轉型和數字服務創新的新時期,期待博彥科技能夠抓住發展機遇,持續發展數字服務業務,在數字服務創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博彥科技董事長兼CEO王斌先生在致辭環節帶領大家再次回顧了博彥科技的成長歷程,并感謝領導、客戶及員工對博彥科技一直以來的支持和幫助。在25年的發展中,博彥科技抓住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勢,抓住了信息化產業發展的潮流,并且一直以客戶需求為第一、以員工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以生態鏈的建設作為優先考慮。未來,博彥科技會繼續堅持以技術領先、技術變革為目標,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來滿足客戶的需求,做客戶最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當前,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新經濟、新業態,數字化正推動著服務創新,加快產業升級,驅動實體經濟轉型發展。博彥科技聯合創始人張榮軍先生表達了自己對于數字經濟以及數字化服務變革的看法,提出了數字經濟驅動下服務業應該如何進行戰略、戰術轉型的觀點。此外,他還特別分享了博彥科技在數字服務創新方面的案例,如新零售解決方案和產品幫助海外零售業客戶進行數字化轉型,智慧漁業綜合解決方案幫助漁業養殖實現數字化轉型和騰飛。
隨后,北洋電氣集團首席科學家謝耘博士發表了“信息技術的智能本質與產業未來趨勢”的主題演講,從工業改革到智能改革、從物質世界到數據世界的發展,詳細闡述了信息技術發展的智能本質,并描述了信息技術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接著,國家發改委經貿導刊雜志社新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陳智國先生在“新基建背景下,產業集群如何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的主題演講中,提出了產業集群數字化升級的八大策略,如布局新型區域性產業鏈集群、加速垂直行業協同數字化轉型、開放創新型新基建應用場景、打造特色產業數字孿生空間等。
在高端對話環節,中關村智科服務外包產業聯盟資深專家委員會主任郭昕先生作為主持人,引導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院長劉勇先生、北京銀行中關村分行行長助理謝強華先生、博彥科技高級副總裁張楊先生就數字經濟的發展現狀、數字經濟背景之下金融科技的機遇和挑戰等課題展開探討。
隨后,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航計算機學院院長呂衛鋒教授、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秘書長張暉博士、博彥科技高級副總裁韓潔女士就“疫后的產業發展趨勢”為話題進行交流探討。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高級專家湯彤妹女士主持了對話。
“新思維智世界——博彥科技25周年數字化創新服務論壇”圓滿結束,未來博彥科技愿與政府機構、業界同行、客戶和合作伙伴等攜手,共同擁抱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