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CO Adecco zh_CN PRN Asia 外企德科上海發布調研報告:聚焦人力資源管理進化八大領域 2021-06-25 13:00:00 外企德科上海發布調研報告:聚焦人力資源管理進化八大領域 6月24日下午,由外企德科上海主辦、人力資源智享會與LHH領德協辦的《The Coming Future of HR未來已來,將至已至:人力資源管理進化全景掃描》調研報告發布會順利舉行,外企德科上海總經理宋菲菲女士、副總經理周科先生,人力資源智享會CEO金景先生,LHH領德中國區總經理Audrey Low女士以及來自“CEO for One Month 2021”中國區優勝者徐赟祺受邀出席,近200位不同行業的企業高管與人力資源專家到場共同見證調研報告發布儀式,聆聽專業洞見,深入探討人力資源管理的前沿趨勢與可持續發展之道。 外企德科上海公司總經理宋菲菲女士發表主題演講 發布會上,外企德科上海公司總經理宋菲菲女士就“Future@Work 人力資源未來進化”主題發表精彩演講。她表示,瞬息萬變的VUCA時代(“Volatility不穩定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復雜性”、“Ambiguity模糊性”),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與專家的職能在過去10年間發生了重大變化,加之疫情帶來的深遠影響加快了企業組織升級與轉型,新技術的涌入,數字化到數智化成為發展共識,給人力資源未來進化之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人力資源需要在變與不變中尋找平衡點,不斷迭代與進化。同時,她還針對調研報告的研究成果與實踐案例,啟發與會者從人力資源管理的全局與職能模塊角度作深入交流與思考,并表示希望這份報告不是為了定義未來,而是希望幫助HR在探尋未來的路上,提供一些線索。 人力資源智享會創始人、CEO金景先生深度解讀報告內容 作為人力資源智享會創始人、CEO以及此次調研報告的作者,金景先生作為發布會重磅嘉賓,就《The Coming Future of HR未來已來,將至已至:人力資源管理進化全景掃描》調研報告精華內容,從調研者視角為到場企業高管與人力資源專家展開深度解讀。 人力資源領域資深實踐家與管理者分享實踐經驗與前沿洞見 活動現場還邀請到人力資源領域資深實踐家與管理者:博世(中國)學習與領導力發展總監蔡詠來先生、安謀中國?OD&HR高級副總裁曹金昌先生、華僑永亨銀行人力資源總經理張秋艷女士、3M全球文化與DEI團隊大中華區負責人嚴晟波受邀出席,分別圍繞“教練文化助力企業轉型”、“迭代重塑OD型的HRBP”、“撬動社會資本,激發組織效能”、“面向未來:從‘乘法領導者’看領導力進化”等話題展開探討,分享實踐經驗以及自身對行業進化的前沿洞見。 ? 《The Coming Future of HR未來已來,將至已至·人力資源管理進化全景掃描》調研報告從全局視角、人力資源職能模塊視角展現研究成果,聚焦八大領域深度剖析人力資源未來進化方向以及發展過程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需要思考與探索的各個維度。 * 圍繞“以客戶為中心”原則,HR工作需要再定位。HR團隊同樣需要重視“客戶”需求,即關注業務管理者與員工。調研顯示,受未來趨勢引領66.5%的企業對標市場數據同時,基于業務需求進行了HR管理流程與方案的優化,49.3%的企業建立了良好的HR跨模塊團隊合作。有31.8%的企業開始重視員工體驗并提供了個性化的人力資源服務。不少企業表示,當公司人力資源體系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會選擇將內部標準化的工作內容外包出去。 * “員工體驗”成為企業關注話題,傾聽員工心聲才能提升HR服務。目前,有51.6%的企業創建了自下而上的溝通機會,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已有32.1%企業打通了上下雙向溝通渠道,創造了安全對話環境來鼓勵員工自主表達,并且有20.4%的企業已采用了數字化平臺了解員工的心聲與進行實時交互回復。 * 企業組織的調整成為新常態,HRBP的能力需要迭代重塑。絕大部分受訪企業認為,當前HRBP 最重要的三種能力是:組織人才發展與推動變革落地、數據分析與決策,以及文化價值觀傳遞。而數據分析與決策、診斷咨詢、提供綜合解決方案以及組織人才發展與推動變革落地仍是HRBP 團隊的弱項,要進行提升就應當學習更多固有認知以外的知識,有更多“出圈”的實踐。 * 企業需對人力資源整個數字化進程做好整體規劃。已有66%的企業以多個業務場景下的系統為基礎,梳理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標準化流程,將各系統逐步打通“連點成線”。53.8%的企業搭建了系統主數據平臺并實現了數據流轉,22.1%的企業已擁有定制化產品導向的系統以支持業務需求。 * 企業經營目標方向隨商業環境而變化,員工績效目標也要隨之調整實現績效閉環管理。調研中,有73.2%的企業仍采用以年度為周期制定績效目標的傳統模式,但部分企業已開始依據業務推進節奏制定短期的績效目標,同時以數字化工具作為看板,進行持續的反饋與更新來促進組織協同。此外,亦有不少企業除考察員工本職工作外,還對創新性、組織貢獻度、稀缺性等要素進行評估。在績效的評價與反饋上,則有近1/3的企業選擇讓直線經理與員工對話兵并用開放式地績效溝通方式。 * 企業需要教練式領導團隊,領導者再定位是未來進化趨勢。報告顯示,51.9%的企業管理者角色正逐步從指令式向教練式轉型,以期通過傾聽與對話幫助員工找到解決方案。教練式的核心是賦能予人,企業管理者應授權賦能一線,給予下屬決策能力并讓所有人都盡可能地發揮最大作用。教練式輔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真正擁護教練式輔導文化的公司可以加快員工入職、提高生產率、提高員工敬業度。作為一家專注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的企業,活動協辦方LHH領德經實踐論證在組織的所有層級推行規模化的教練式輔導解決方案,可促進績效發展。 * 讓學習帶來商業結果,是HR是設計學習方案、持續學習迭代技能的“以終為始”:目前有超過半數以上的企業HR采取以業務需求為基礎,幫助業務進一步診斷和明確問題,并在采購外部培訓課程同時開始內部研發課程,以期實現員工學習內容來源渠道的多元化。部分企業已開始使用數字化工具及新興技術來幫助員工更好地學習,并為員工建立平臺形成學習社區,鼓勵互相分享、萃取經驗。 * 企業在人才吸引與招聘方面,需重點關注招聘團隊定位、需求診斷與智能化維度。面向未來的招聘團隊定位應逐步向“HR Marketing”方向演進,洞察理解行業、業務、企業內外部人才的生態環境,逐漸厘清招聘的人才畫像,注重前端營銷雇主品牌與人才吸引及關系維護。此外,部分企業已在招聘過程中采用如“大數據人才畫像”、“招聘客服(文本聊天機器人)”、“簡歷解析與篩選”、“AI 視頻面試”等智能化技術。 人類社會的進化,無論是技術還是很多觀念進化都是由危機觸發的,在危之后也是機,挑戰之后更應看到的是機會。在不確定性中尋求業務增長,除了依托創新思維與新技術,人才仍舊是至關重要的角色。作為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提供商,外企德科上海也將順應時代潮流,致力于提供滿足各方需求的創新解決方案,持續增加IT投入加速數字轉型,為客戶提供更高效的服務,并將更多尖端技術、人工之智能(AI)等融入到全方位人才資源解決方案價值鏈的各個維度,力求為客戶創造更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價值。 ]]> 上海2021年6月25日 /美通社/ -- 隨著科技與經濟高速發展、數字化轉型加劇,面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需要快速適應與學習新技術、新科技,并結合全新的人才需求更好地助力企業發展。外企德科上海(FESCO Adecco Shanghai)聯合人力資源專業會員組織智享會,發布最新調研報告《The Coming Future of HR未來已來,將至已至:人力資源管理進化全景掃描》,聚焦包含從全局視角出發的“人力資源工作定位”、“傾聽員工改善體驗”、“HRBP 的能力迭代重塑”、“人力資源數字化”,以及從人力資源職能模塊視角出發的“績效閉環管理”、“教練式領導”、“持續學習”、“人才吸引與招聘”的八大領域,探索人力資源未來進化的思路與關鍵要素。

外企德科上海發布調研報告:聚焦人力資源管理進化八大領域
外企德科上海發布調研報告:聚焦人力資源管理進化八大領域

6月24日下午,由外企德科上海主辦、人力資源智享會與LHH領德協辦的《The Coming Future of HR未來已來,將至已至:人力資源管理進化全景掃描》調研報告發布會順利舉行,外企德科上海總經理宋菲菲女士、副總經理周科先生,人力資源智享會CEO金景先生,LHH領德中國區總經理Audrey Low女士以及來自“CEO for One Month 2021”中國區優勝者徐赟祺受邀出席,近200位不同行業的企業高管與人力資源專家到場共同見證調研報告發布儀式,聆聽專業洞見,深入探討人力資源管理的前沿趨勢與可持續發展之道。

外企德科上海公司總經理宋菲菲女士發表主題演講
外企德科上海公司總經理宋菲菲女士發表主題演講

發布會上,外企德科上海公司總經理宋菲菲女士就“Future@Work 人力資源未來進化”主題發表精彩演講。她表示,瞬息萬變的VUCA時代(“Volatility不穩定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復雜性”、“Ambiguity模糊性”),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與專家的職能在過去10年間發生了重大變化,加之疫情帶來的深遠影響加快了企業組織升級與轉型,新技術的涌入,數字化到數智化成為發展共識,給人力資源未來進化之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人力資源需要在變與不變中尋找平衡點,不斷迭代與進化。同時,她還針對調研報告的研究成果與實踐案例,啟發與會者從人力資源管理的全局與職能模塊角度作深入交流與思考,并表示希望這份報告不是為了定義未來,而是希望幫助HR在探尋未來的路上,提供一些線索。

人力資源智享會創始人、CEO金景先生深度解讀報告內容
人力資源智享會創始人、CEO金景先生深度解讀報告內容

作為人力資源智享會創始人、CEO以及此次調研報告的作者,金景先生作為發布會重磅嘉賓,就《The Coming Future of HR未來已來,將至已至:人力資源管理進化全景掃描》調研報告精華內容,從調研者視角為到場企業高管與人力資源專家展開深度解讀。

人力資源領域資深實踐家與管理者分享實踐經驗與前沿洞見
人力資源領域資深實踐家與管理者分享實踐經驗與前沿洞見

活動現場還邀請到人力資源領域資深實踐家與管理者:博世(中國)學習與領導力發展總監蔡詠來先生、安謀中國 OD&HR高級副總裁曹金昌先生、華僑永亨銀行人力資源總經理張秋艷女士、3M全球文化與DEI團隊大中華區負責人嚴晟波受邀出席,分別圍繞“教練文化助力企業轉型”、“迭代重塑OD型的HRBP”、“撬動社會資本,激發組織效能”、“面向未來:從‘乘法領導者’看領導力進化”等話題展開探討,分享實踐經驗以及自身對行業進化的前沿洞見。

 

《The Coming Future of HR未來已來,將至已至·人力資源管理進化全景掃描》調研報告從全局視角、人力資源職能模塊視角展現研究成果,聚焦八大領域深度剖析人力資源未來進化方向以及發展過程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需要思考與探索的各個維度。

  • 圍繞“以客戶為中心”原則,HR工作需要再定位。HR團隊同樣需要重視“客戶”需求,即關注業務管理者與員工。調研顯示,受未來趨勢引領66.5%的企業對標市場數據同時,基于業務需求進行了HR管理流程與方案的優化,49.3%的企業建立了良好的HR跨模塊團隊合作。有31.8%的企業開始重視員工體驗并提供了個性化的人力資源服務。不少企業表示,當公司人力資源體系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會選擇將內部標準化的工作內容外包出去。
  • “員工體驗”成為企業關注話題,傾聽員工心聲才能提升HR服務。目前,有51.6%的企業創建了自下而上的溝通機會,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已有32.1%企業打通了上下雙向溝通渠道,創造了安全對話環境來鼓勵員工自主表達,并且有20.4%的企業已采用了數字化平臺了解員工的心聲與進行實時交互回復。
  • 企業組織的調整成為新常態,HRBP的能力需要迭代重塑。絕大部分受訪企業認為,當前HRBP 最重要的三種能力是:組織人才發展與推動變革落地、數據分析與決策,以及文化價值觀傳遞。而數據分析與決策、診斷咨詢、提供綜合解決方案以及組織人才發展與推動變革落地仍是HRBP 團隊的弱項,要進行提升就應當學習更多固有認知以外的知識,有更多“出圈”的實踐。
  • 企業需對人力資源整個數字化進程做好整體規劃。已有66%的企業以多個業務場景下的系統為基礎,梳理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標準化流程,將各系統逐步打通“連點成線”。53.8%的企業搭建了系統主數據平臺并實現了數據流轉,22.1%的企業已擁有定制化產品導向的系統以支持業務需求。
  • 企業經營目標方向隨商業環境而變化,員工績效目標也要隨之調整實現績效閉環管理。調研中,有73.2%的企業仍采用以年度為周期制定績效目標的傳統模式,但部分企業已開始依據業務推進節奏制定短期的績效目標,同時以數字化工具作為看板,進行持續的反饋與更新來促進組織協同。此外,亦有不少企業除考察員工本職工作外,還對創新性、組織貢獻度、稀缺性等要素進行評估。在績效的評價與反饋上,則有近1/3的企業選擇讓直線經理與員工對話兵并用開放式地績效溝通方式。
  • 企業需要教練式領導團隊,領導者再定位是未來進化趨勢。報告顯示,51.9%的企業管理者角色正逐步從指令式向教練式轉型,以期通過傾聽與對話幫助員工找到解決方案。教練式的核心是賦能予人,企業管理者應授權賦能一線,給予下屬決策能力并讓所有人都盡可能地發揮最大作用。教練式輔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真正擁護教練式輔導文化的公司可以加快員工入職、提高生產率、提高員工敬業度。作為一家專注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的企業,活動協辦方LHH領德經實踐論證在組織的所有層級推行規模化的教練式輔導解決方案,可促進績效發展。
  • 讓學習帶來商業結果,是HR是設計學習方案、持續學習迭代技能的“以終為始”:目前有超過半數以上的企業HR采取以業務需求為基礎,幫助業務進一步診斷和明確問題,并在采購外部培訓課程同時開始內部研發課程,以期實現員工學習內容來源渠道的多元化。部分企業已開始使用數字化工具及新興技術來幫助員工更好地學習,并為員工建立平臺形成學習社區,鼓勵互相分享、萃取經驗。
  • 企業在人才吸引與招聘方面,需重點關注招聘團隊定位、需求診斷與智能化維度。面向未來的招聘團隊定位應逐步向“HR Marketing”方向演進,洞察理解行業、業務、企業內外部人才的生態環境,逐漸厘清招聘的人才畫像,注重前端營銷雇主品牌與人才吸引及關系維護。此外,部分企業已在招聘過程中采用如“大數據人才畫像”、“招聘客服(文本聊天機器人)”、“簡歷解析與篩選”、“AI 視頻面試”等智能化技術。

人類社會的進化,無論是技術還是很多觀念進化都是由危機觸發的,在危之后也是機,挑戰之后更應看到的是機會。在不確定性中尋求業務增長,除了依托創新思維與新技術,人才仍舊是至關重要的角色。作為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提供商,外企德科上海也將順應時代潮流,致力于提供滿足各方需求的創新解決方案,持續增加IT投入加速數字轉型,為客戶提供更高效的服務,并將更多尖端技術、人工之智能(AI)等融入到全方位人才資源解決方案價值鏈的各個維度,力求為客戶創造更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價值。

]]>
德科集團亞洲調研報告發布:揭示后疫情時代職場的五大關鍵趨勢 2020-09-21 19:54:00 德科集團(The Adecco Group)作為全球領先人力資源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分析8個國家8,000名職場人士的觀點,就疫情對職場未來的短期與持續影響進行了研究。另一方面,此次調研也在亞洲各國展開,通過訪談1,500名來自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度和韓國等國家與地區的員工和企業管理者,調研的結果顯示傳統的工作模式正在發生明顯轉變,如何利用時機重塑后疫情時代的職場“新常態”正成為員工與企業共同面臨的挑戰。 ? (德科集團亞洲調研報告發布,揭示后疫情時代職場的五大關鍵趨勢) 德科集團APAC CEO Ian Lee表示:“疫情促使管理者開始重新思考企業的運營方式,以及如何以工作、科技乃至社會為橋梁,與員工建立穩固的良性關系。誠然疫情總有一天會結束,但我們的職場將永遠因此而改變。調研結果指出,后疫情時代員工的期望與根深蒂固的勞動力市場進程之間的差距已經凸顯出來,企業應當抓住機會對傳統職場慣例進行‘重塑’” 在中國,作為外企集團(FESCO Group)和德科集團(The Adecco Group)的合資公司,外企德科(FESCO Adecco)也參與到此次調研當中,對受疫情影響的員工與企業管理者進行訪談和數據收集。外企德科CEO倪瀛表示: “通過調研,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倘若企業希望于危機中實現轉型,就必須“重塑常態”來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職場環境,而企業今天做出的決定,將直接影響未來的運營與發展。另一方面,企業招聘與保留人才之戰將在工作模式的靈活性、技能培訓、高情商企業管理者、信任機制等方面分勝負。企業需要傾聽各方的聲音,即便需要打破傳統的界限,也要建立新的職場規范,令各方都能受益。” 《后疫情時代的職場未來調研報告》 揭示的五大趨勢: * 職場將迎來“混合工作模式“,企業和員工都將從中獲益。 調研數據顯示,超過30%受訪者,希望多于50%的工作時間可采用居家或遠程辦公模式。此外,74%的受訪者表示,相較于疫情爆發前,提高工作模式的靈活性,將能使更多人從事和勝任他們的工作與職責。有81%的受訪者認為,采取“混合工作模式“將使企業和員工雙方受益。 * “朝九晚五”工時制度可能結束,員工希望雇主能更關注工作成果而非時長。近70%受訪者, * 希望在工作時間上擁有更多靈活性和自主權,76%的受訪者認為勞動合同應更強調工作成果,而不是工作時長。 * 管理者需要提高情商才能與時俱進,這一決定性特征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管理成效。 疫情令管理者需要一套新的方法才能幫助企業化危為機,由此加速了企業管理者的能力重塑。情商顯然已成為決定性特征,有82%的受訪者期望后疫情時代的高情商企業管理者,具備以諒解員工和給予支持為主的領導風格。 * 后疫情時代的未來職場需要新的技能。 研究結果表明,近77%受訪者認為能夠支持遠程辦公的技能非常重要。同時,員工普遍渴望獲得更多數字化技能、創造性思維,以及能提升團隊合作、人際交往和解決問題等軟技能方面的培訓支持,以適應未來職場發展趨勢。 * 雇主和政府,被普遍認為有責任為員工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 受訪者普遍認為,雇主、政府和員工三方,對創造和確保一個更美好的職場環境負有幾乎同等的責任。而在全球的調研中,有80%的受訪者認為雇主應承擔起更大的責任,這一數據高于亞洲調研結果的68%。有70%受訪者高度信任政府,并相信未來出現類似危機時能得到政府支持,遠高于全球調研結果的42%。這表明亞洲各國政府,在疫情期間采取的各項措施受到廣泛認可。在對雇主的信任度方面,則有60%受訪者表示,相信未來出現類似危機時能得到雇主的支持。 請點擊這里 , 下載完整的《后疫情時代的職場未來調研報告》,獲取詳細信息。 ]]> 上海2020年9月21日 /美通社/ -- 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步受控,越來越多的國家解除封鎖、重啟經濟,但后疫情時代的職場將再也無法回到疫情前的“正常”狀態。企業和員工需要重新建立彼此間的信任與協作機制,把握時機改變傳統職場慣例,重塑后疫情時代的職場新常態”。


德科集團(The Adecco Group)作為全球領先人力資源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分析8個國家8,000名職場人士的觀點,就疫情對職場未來的短期與持續影響進行了研究。另一方面,此次調研也在亞洲各國展開,通過訪談1,500名來自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度和韓國等國家與地區的員工和企業管理者,調研的結果顯示傳統的工作模式正在發生明顯轉變,如何利用時機重塑后疫情時代的職場“新常態”正成為員工與企業共同面臨的挑戰。

 

(德科集團亞洲調研報告發布,揭示后疫情時代職場的五大關鍵趨勢

德科集團APAC CEO Ian Lee表示:“疫情促使管理者開始重新思考企業的運營方式,以及如何以工作、科技乃至社會為橋梁,與員工建立穩固的良性關系。誠然疫情總有一天會結束,但我們的職場將永遠因此而改變。調研結果指出,后疫情時代員工的期望與根深蒂固的勞動力市場進程之間的差距已經凸顯出來,企業應當抓住機會對傳統職場慣例進行‘重塑’”

在中國,作為外企集團(FESCO Group)和德科集團(The Adecco Group)的合資公司,外企德科(FESCO Adecco)也參與到此次調研當中,對受疫情影響的員工與企業管理者進行訪談和數據收集。外企德科CEO倪瀛表示:“通過調研,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倘若企業希望于危機中實現轉型,就必須“重塑常態”來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職場環境,而企業今天做出的決定,將直接影響未來的運營與發展。另一方面,企業招聘與保留人才之戰將在工作模式的靈活性、技能培訓、高情商企業管理者、信任機制等方面分勝負。企業需要傾聽各方的聲音,即便需要打破傳統的界限,也要建立新的職場規范,令各方都能受益。”

《后疫情時代的職場未來調研報告》 揭示的五大趨勢:

  • 職場將迎來“混合工作模式“,企業和員工都將從中獲益。調研數據顯示,超過30%受訪者,希望多于50%的工作時間可采用居家或遠程辦公模式。此外,74%的受訪者表示,相較于疫情爆發前,提高工作模式的靈活性,將能使更多人從事和勝任他們的工作與職責。有81%的受訪者認為,采取“混合工作模式“將使企業和員工雙方受益。
  • “朝九晚五”工時制度可能結束,員工希望雇主能更關注工作成果而非時長。近70%受訪者,
  • 希望在工作時間上擁有更多靈活性和自主權,76%的受訪者認為勞動合同應更強調工作成果,而不是工作時長。
  • 管理者需要提高情商才能與時俱進,這一決定性特征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管理成效。疫情令管理者需要一套新的方法才能幫助企業化危為機,由此加速了企業管理者的能力重塑。情商顯然已成為決定性特征,有82%的受訪者期望后疫情時代的高情商企業管理者,具備以諒解員工和給予支持為主的領導風格。
  • 后疫情時代的未來職場需要新的技能。研究結果表明,近77%受訪者認為能夠支持遠程辦公的技能非常重要。同時,員工普遍渴望獲得更多數字化技能、創造性思維,以及能提升團隊合作、人際交往和解決問題等軟技能方面的培訓支持,以適應未來職場發展趨勢。
  • 雇主和政府,被普遍認為有責任為員工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受訪者普遍認為,雇主、政府和員工三方,對創造和確保一個更美好的職場環境負有幾乎同等的責任。而在全球的調研中,有80%的受訪者認為雇主應承擔起更大的責任,這一數據高于亞洲調研結果的68%。有70%受訪者高度信任政府,并相信未來出現類似危機時能得到政府支持,遠高于全球調研結果的42%。這表明亞洲各國政府,在疫情期間采取的各項措施受到廣泛認可。在對雇主的信任度方面,則有60%受訪者表示,相信未來出現類似危機時能得到雇主的支持。

點擊這里下載完整的《后疫情時代的職場未來調研報告》獲取詳細信息。

]]>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