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AI邊緣計算平臺 加速千行百業數字轉型
研華嵌入式事業群總經理張家豪表示,全球人工智能與邊緣計算科技快速發展,研華的邊緣計算平臺 ( Edge Computing Platform ) 在各產業具有高市占率的優勢,持續創新開發Edge AI加速模塊、Edge AI產業應用系統、Edge AI大型語言訓練系統及Edge AI服務器等產品,并提供整合式AI軟件平臺工具Edge AI SDK,協助產業客戶評估驗證AI平臺效能及應用開發,加速AI在端側的落地。同時,研華邊緣計算平臺上已廣泛支持各式主流AI芯片,與包括Intel、AMD、NVIDIA、華為昇騰、Qualcomm、NXP、MediaTek等主流芯片廠商共同開發高效能邊緣AI計算平臺且同步上市,專注應用于5G、醫療、交通、自動化設備、機器人等新興產業。
研華智能系統事業群總經理蔡淑妍也指出,研華未來將積極推動產業邊緣計算發展,專注于智能制造、工業與半導體設備、協作型機器人、交通、網絡安全及影像串流等垂直市場,提供機器視覺解決方案、PC-based 工業控制器、產業計算機、服務器、影像串流卡等先進技術,幫助客戶提升生產效率并加速數字化轉型。同時,研華將深入結合AI、邊緣計算與產業應用,推出AI視覺相機、產業型AI推理系統及一系列Edge LLM服務器,并與AI生態伙伴合作,整合創新解決方案。此外也將致力于智能檢測、協作機器人、物流倉儲和智能城市等領域,加速Edge AI市場的拓展。最后,將加強對L11 Rack機柜系統整合服務的投資,為客戶提供機柜系統的組裝、整合與測試服務,通過全球服務據點,實現當地組裝與出貨,并涵蓋半導體前端設備、醫療影像及影音串流等應用領域,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系統解決方案。
"Edge Computing & WISE-Edge in Action"邁向軟硬整合新未來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表示,2025年研華推出新品牌策略宣言"Edge Computing & WISE-Edge in Action",未來將更深入理解客戶需求、協助將Edge Computing轉化為客戶的競爭優勢,進而優化運營效率、提升決策精準度,在AI 時代驅動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同時持續聚焦邊緣智能系統、智能制造、能源與公共事業、智能醫療、智能零售與服務等五大垂直關鍵市場,通過研華WISE-Edge鏈接邊緣端的軟硬整合策略,打造智慧互聯生態系,推動產業實時洞察與創新發展應用。展望未來,研華品牌將邁向軟硬整合、結合Edge AI開創全新境界,并攜手全球團隊與生態系伙伴共創成長,期許為股東、社會與員工創造長期且有價值的經營成果,實現"智能地球的推手"的品牌愿景。
關于研華科技
研華成立于1983年,以"智能地球的推手"作為企業品牌愿景,一直專注于工業物聯網、嵌入式物聯網及智慧城市三大市場。為迎接AIoT與人工智能發展大趨勢,研華以Sector Driven策略全面展開布署并聚焦七大產業,長期深耕行業市場,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也以AIoT + Edge Computing邊緣硬件平臺產品群、工業物聯網軟件平臺WISE-IoT,再加入產業AI解決方案及行業知識,融合成為產業整合應用的協同共譜之經營模式,以協助伙伴客戶串接產業鏈。研華業務分布全球27個國家,擁有近8,800名員工,以強大的技術服務及營銷網絡,為客戶提供本土化響應的便捷服務。此外,研華積極推進產業伙伴共創,加速AIoT生態圈布建與發展。
(官網:www.advantech.com.cn 官方微信:研華智能地球)
研華綜合經營管理總經理陳清熙表示:"研華品牌價值持續成長的關鍵在于我們對全球趨勢的敏銳洞察與不斷創新,隨著產業環境快速變遷與AI科技應用的加速演進,研華緊隨潮流積極展開布局。憑借結合邊緣計算硬件實力與Edge AI SDK軟件整合方案,以產業驅動(Sector Driven)策略推動AIoT解決方案的全球落地,助力半導體、醫療、智慧工廠等關鍵行業實現高效能、高附加價值的智能化轉型。今年再次獲得前五名的佳績,彰顯研華在全球AIoT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更體現我們引領趨勢的品牌影響力與市場價值。"
面對快速發展的邊緣計算與AI需求,研華2024年加速品牌升級與市場布局,以"Sector Driven"為核心戰略并建構三大要素:Platform(平臺基礎)、Orchestration(協作共創)與 Sector(產業領域); 基于物聯網智能系統與嵌入式平臺之上,積極推動多元且開放的AI軟硬件整合平臺,與全球伙伴共同優化AI生態系統; 進一步鎖定邊緣智能系統、智能制造、能源與公共事業、智能醫療、智能零售與服務等五大關鍵市場; 同時深耕北美、中國、歐洲、新興市場、日本與韓國六大區域市場,發揮不同產品類型、垂直產業、地理區域的合作綜效,預計在Edge AI持續普及后將呈現更明確成長趨勢。
在加速產業布局與技術創新的同時,研華也積極深化自身的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實踐。秉持利他的企業文化、踐行可持續發展愿景和對人才培育的高度重視,研華不僅入選福布斯雜志《Forbes》2024最佳雇主排行榜,更榮登時代雜志《Time》全球500大永續企業。展望未來,研華將持續以創新為核心,攜手全球生態伙伴加速AIoT解決方案在全球落地應用,致力成為AIoT產業最具影響力的全球企業,實現"智能地球的推手"品牌愿景。
關于研華科技
研華成立于1983年,以"智能地球的推手"作為企業品牌愿景,一直專注于工業物聯網、嵌入式物聯網及智慧城市三大市場。為迎接AIoT與人工智能發展大趨勢,研華以Sector Driven策略全面展開布署并聚焦七大產業,長期深耕行業市場,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也以AIoT + Edge Computing邊緣硬件平臺產品群、工業物聯網軟件平臺WISE-IoT,再加入產業AI解決方案及行業知識,融合成為產業整合應用的協同共譜之經營模式,以協助伙伴客戶串接產業鏈。研華業務分布全球27個國家,擁有近8,800名員工,以強大的技術服務及營銷網絡,為客戶提供本土化響應的便捷服務。此外,研華積極推進產業伙伴共創,加速AIoT生態圈布建與發展。
(官網:www.advantech.com.cn 官方微信:研華智能地球)
伴隨新一輪人工智能的爆發式增長及持續延伸,AI 在工業領域已逐步廣泛落地,尤其是邊緣 AI 大規模商業化的趨勢日益明朗。據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預估,2024 年全球邊緣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 270.1 億美元,到 2032 年增長至 2698.2 億美元,預測期內復合年增長率為 33.3%。面對邊緣 AI 的巨大市場機遇,在工業領域深耕四十余年的研華早早洞察到這一趨勢,提前布局邊緣 AI 市場。今年,研華推出全棧式 AI 產品體系,全面布局 Edge AI 平臺,涵蓋 AI 模塊、AI 板卡、AI 加速卡、AI 相機、邊緣 AI 平臺、邊緣 AI 服務器,乃至邊緣整機柜服務器。同時,研華還積極布局 AI 生態,攜手產業鏈上下游主要的芯片,傳感器,AI 軟件等生態伙伴,實現邊緣 AI 整體方案布局,加速應用落地。
昇騰作為研華在 Edge AI 領域的重要伙伴,雙方一直攜手致力于加速 AI 產業應用落地。此次研華發布全新的基于昇騰 310 系列平臺的工業邊緣 AI 算力方案,包括核心模組 AOM、開發套件 MIC-ATL3D 以及邊緣 AI 盒子 MIC-ATL3S。此系列產品算力高達 176 Tops,具備強固的工業級設計及高效的散熱能力,適用于各種嚴苛的工業環境。在視頻編解碼能力上可實現 96 路 1080P 30FPS 或 12 路 4K 60FPS, 24 路 1080P 30FPS 或 3 路 4K 60FPS,可廣泛適用于工業質檢、產線視頻監控、AI 巡檢機器人、路側監控以及電力能源領域。
研華科技協同創新研發中心產品總監邱柏儒表示:"研華始終致力于成為永續智能地球的推動者。在步入 AIoT2.0 時代之際,研華期望為產業伙伴構建適用于各類場景的邊緣AI算力平臺,以加速產業 AI 的應用落地。昇騰作為 AI 算力領域的領軍者,在芯片、開發環境、操作系統以及生態等方面均進行了大量投入與布局,結合研華在 Edge Computing 及工業物聯網領域的多年深耕,雙方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將共同打造工業邊緣 AI 第一梯隊的產品及方案,為產業 AI 應用發展賦能。同時,我們深知 AI 產業應用的落地離不開開發者,因此特別發布了工業 AI 模塊化標準 AI on Module(簡稱AOM),基于研華 40 多年的工業領域深耕經驗,根據不同算力及端口拓展能力開發了多種尺寸,滿足各類場景的多樣化需求,縮短開發者開發周期,進一步加速 AI 應用落地。"
未來,研華與昇騰將繼續整合雙方優勢資源,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 Edge AI 產品和解決方案,攜手加速 Edge AI 在智能制造、AI 機器人、智能交通以及電力能源等領域的落地應用,共同為中國的工業 + AI 發展注入新質生產力,推動千行百業邁向數智化新時代。
]]>研華(中國)總經理羅煥城表示,"人工智能的爆發式增長為工業與AI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強大動力。隨著算力提升、數據積累和算法優化,AI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逐漸成熟。作為深耕工業物聯網40余年的研華科技,一直致力于推動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加速從IoT向AIoT的轉型,全面推動AI產業化、產業AI化的落地。當前研華已邁入AIoT 2.0 時代,我們正積極打造全棧式AI產品體系,全面推動AIoT產業落地及生態建設。"
為進一步加速產業應用落地,研華積極以"Sector Driven產業驅動"+"工業軟件+AI融合"的策略,全面展開并部署細分行業市場。今年的工博會上,研華攜手多家產業伙伴,聯合展示了在智能工廠、智能設備、智慧能源產業上最新的AI數智化應用。同時也因應AI熱潮特別設立了Edge AI專區,聚焦高效、智能的AI落地應用。具體來講,本次展覽聚焦三大產業主題方案:
此外,研華還在現場展示了其在工業軟件、信創、服務、生態等主題的布局。同時,為進一步強化創新的工業+AI應用,展會期間,研華還將會帶來6場新品發布會,邀請其產業生態伙伴,一起分享最新的應用方案,并在現場設置了豐富的互動體驗,讓觀眾在數智體驗中感受AIoT智聯魅力。
研華科技此次亮相2024中國工博會,全面展示了其邁入AIoT 2.0時代在產品創新、產業深耕和生態共建的全新布局及深厚實力。我們也誠邀各界物聯菁英蒞臨展位(6.1H A152),攜手共繪AIoT新未來,開啟數智化新篇章!
]]>研華作為在工業物聯網領域深耕四十余載的領軍企業,早已敏銳地捕捉到了AI工業革命帶來的巨大機遇,不僅致力于提供高性能的邊緣計算平臺,還積極拓展軟硬件結合的技術服務模式,以滿足客戶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近日,2024年研華嵌入式產業合作伙伴會議在北京?中關村皇冠假日酒店成功舉辦。研華(中國)嵌入式物聯網平臺事業群總經理許杰弘表示,研華自成立以來便專注于嵌入式計算機軟硬件產品的研發與創新。憑借在Edge Computing的優勢,研華正與生態合作伙伴緊密協作,為AI技術的應用落地提供強大的邊緣計算平臺支撐。
全面布局AI高階應用與邊緣側應用
當前AI技術和物聯網的加速融合引發了AIoT的浪潮。在這一趨勢中,邊緣計算將數據處理移至網絡邊緣,提高了物聯網的實時性和效率。同時,AI技術的融入使得邊緣設備能夠更加智能化地分析和決策,三者的結合正加速推動物聯網行業向更高效、智能的方向發展。
在現場,許杰弘深入闡述了AI應用的兩大領域:高階的訓練系統與推理應用,以及邊緣側的一般應用。他強調,研華針對這兩個領域均能提供全面且專業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以推動產業的數字化發展。
對于高階應用領域而言,具有強大運算能力的平臺是不可或缺的支撐工具。研華憑借多年在產業應用中的深厚積淀,與各大GPU廠商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能夠為客戶提供相契合的服務器和高級運算平臺,以最大化發揮GPU資源的效用。此外,研華還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和技術支持,以助力客戶更好地運用這些工具。
而在邊緣側的一般應用中,對產品的低功耗和性價比要求較高,ARM架構成為一個理想的選擇。目前,基于ARM平臺的AI應用主要依賴其內置的NPU來完成。但是不同的芯片廠商提供的AI SDK和NPU并不能完全被用戶所掌握。同時,用戶在選型過程中也會遇到驅動不完善等問題,需要專業的技術支持來協助進行驅動開發和操作系統的定制化裁剪。
針對這些挑戰,研華在Arm-Based AI上擁有專業的技術團隊,可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并協助用戶專注于應用層面的開發,通過開發中間件和提供底層驅動支持用戶快速將其應用部署到板卡和系統上,從而加速AI應用的落地,為邊緣智能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攜手生態伙伴,共推AI技術落地與發展
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正逐漸成為現實。但是,要實現AI技術的大規模應用落地,僅靠技術的創新發展遠遠不夠。"由于AI產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獨自應對所有挑戰。因此,‘伙伴'尤為重要。我們需要與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攜手合作,共同開拓市場,以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許杰弘強調。
研華科技憑借其深厚的行業經驗和不斷的探索精神,正穩步推進AI技術的落地與發展。為了更好地推動AI技術的落地應用,研華與高通、Hailo、瞰瞰智能等重要戰略生態伙伴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這種合作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更深入到市場開拓和客戶需求滿足的各個環節。通過打造"多元、開放與標準化"的Edge AI共生系統,研華為企業AI應用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選擇合作伙伴時,研華有著明確的考量維度。首先是策略層面,考慮到高階訓練和推理的需求,以及邊緣側一般應用的特點,研華會根據不同芯片廠商的定位和產業應用,選擇最適合的合作伙伴。為有效擴展人工智能應用來滿足多元的市場需求,研華已與眾多主流芯片廠商合作基于不同架構的 CPU、VPU 或GPU技術積極快速地布局邊緣AI,提供多維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隨著對客戶應用的深入了解以及積累足夠經驗后,研華也將打造專用的AI平臺,以滿足特定產業的需求。
研華深知在應用方面,單憑一己之力難以完成所有任務。因此,在應用層面上,研華與上游的專業方案提供商和軟件廠商進行方案整合,為行業用戶提供專屬的解決方案,以確保能夠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推動應用落地。例如,在機器視覺領域,研華選擇與專業的技術提供商如瞰瞰智能合作。
"研華并非提供最終解決方案的角色,而是站在產業的后方,發揮自身優勢,為整個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持,幫助他們更快地將產品推向市場,并在技術和架構上取得突破。"許杰弘說道,"研華的優勢主要集中在嵌入式計算機軟硬件以及AI模塊的技術支持方面,這使得我們能夠為客戶搭建穩固的硬件平臺,并量身打造所需的軟件和AI訓練架構,從而助力客戶順利實現其目標。"
多元AI解決方案&技術服務,應對內卷挑戰
在當前市場的環境下,企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內卷化現象日益凸顯,許多企業不得不以更高的性價比和更優質的服務來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對此,許杰弘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研華同樣感受到了壓力。為了應對當前的市場挑戰,我們正在采取幾項關鍵措施,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提升自身競爭力。"
首先,在現有的市場環境下,用戶對產品的性價比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研華將專注于開發更高性價比的產品,以滿足既定市場客戶的需求。其次,研華將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技術能力、服務能力,協助客戶整合VPU、NPU等資源,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支持,提升附加價值。此外,研華將整合X86和ARM架構上的NPU產品,推出包括平臺類產品、AI模塊以及AI PC等在內的豐富產品線。研華還將重點關注服務環節,確保客戶充分利用這些AI產品。
同時,研華還將針對特定產業進行應用開發,例如在新能源領域,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研華可以提供完整物聯網架構跟智能化的EMS整機以及針對傳統太陽能系統的簡單控制整機。目前,研華全新推出的Kedge-350儲能EMU控制主機,已獲得多家太陽能系統和儲能客戶的測試需求。"我們將繼續根據客戶需求,開發更多產業級產品,提供更為精準的服務。"在機器人方面,研華也將開發機器人專用設備及搭載AI相關解決方案,以滿足這些產業的特殊需求。與通用產品相比,這些專用設備將更貼近客戶需求,性價比更高,操作難度更低,能夠幫助客戶更快地實現應用落地。
許杰弘進一步介紹說:"在產業布局方面,研華已深入涉足5G應用、網絡應用、機器人、電動車充電樁以及新能源太陽能系統等多個領域,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未來,我們將根據不同產業的特性進行精細化的深耕和產品規劃,為每個產業量身打造符合實際應用的高性能邊緣計算平臺,更精準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目前,研華正從多個維度積極應對當前的市場挑戰,通過不斷深化在AIoT領域的戰略布局,并增強行業應用場景的滲透能力,加速助力客戶更輕松地實現行業應用場景的落地。從技術研發到行業滲透,再到生態合作,每一步都是研華對AI邊緣智能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和對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展望未來,研華也將在AIoT領域能夠實現更多突破,讓更多企業從AI技術發展中獲益。
]]>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表示:"作為全球PCB領導廠商,臻鼎一直積極走在行業前列,此次全面導入研華智能制造與智能能源管理方案,正是PCB產業在數智化工廠與智能園區的應用典范。研華與臻鼎的合作升級,標志著雙方全面進入戰略性合作階段。研華也期許透過此次合作,借由臻鼎在全球PCB產業的實踐經驗及伙伴關系,共同建構PCB產業生態,推動數智化進程。"
臻鼎董事長沈慶芳表示:"研華科技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物聯網廠商,在多個產業的智能制造和智能能源管理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此次合作,我們期望利用研華領先的技術方案及豐富的落地經驗,協助臻鼎全面實現數字化、智慧化和綠色化轉型,在提質增效、生產安全、節能減碳等方面取得實際成效。更期待能夠借由研華WISE-GenieAI,助力臻鼎落地更多AI場景方案,推動PCB產業新發展。"
目前,研華智能制造EHS廠務環安衛方案、iEMS智慧能源管理方案已在臻鼎集團深圳、淮安與秦皇島三大廠區全面導入實施。基于端邊云的綜合能力及領先的EHS廠務環安衛方案,研華協助串聯起消防、機電、環工、制造等十余個孤島子系統安全信號,搭建一套24小時實時監管的安全監督平臺,建立早發現早預警的閉環管理機制。同時結合平臺能力及邊緣AI視覺算法,對人、物、環境進行視覺安全診斷及實時預警。依托iEMS智慧能源管理方案及AI節能算法,研華完成其廠區內空壓機系統的AI節能智控升級,預計每年度可節省人民幣450萬左右,助力其落實節能減排計劃,向企業ESG永續發展道路上邁出堅實的一步。
展望未來,雙方將把此成功經驗復制推廣到臻鼎高雄及泰國工廠,并進一步落實智能園區建設。同時雙方也將持續深化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服務PCB生態圈伙伴,推動全球PCB產業的創新與永續發展。
關于研華
研華成立于1983年,以"智能地球的推手"作為企業品牌愿景,一直專注于工業物聯網、嵌入式物聯網及智慧城市三大市場。為迎接AIoT與人工智能發展大趨勢,研華以Sector Driven策略全面展開布署并聚焦七大產業,長期深耕行業市場,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也以AIoT + Edge Computing邊緣硬件平臺產品群、工業物聯網軟件平臺WISE-IoT,再加入產業AI解決方案及行業知識,融合成為產業整合應用的協同共譜之經營模式,以協助伙伴客戶串接產業鏈。研華業務分布全球27個國家,擁有近8,800名員工,以強大的技術服務及營銷網絡,為客戶提供本土化響應的便捷服務。此外,研華積極推進產業伙伴共創,加速AIoT生態圈布建與發展。 (官網:www.advantech.com.cn 官方微信:研華智能地球)
關于臻鼎科技集團
臻鼎科技集團(Zhen Ding Tech. Group)旗下公司包含【臻鼎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于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集團第一家上市公司)、【鵬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深圳交易所上市)、禮鼎半導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公司為全球范圍內少數同時具備各類PCB產品研發、設計、制造與銷售服務的專業大型廠商,也是業內極具影響力的重要廠商。目前,臻鼎制造基地分布于深圳、秦皇島、淮安、臺灣、印度,擁有近41,500名員工,服務半徑覆蓋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及越南等地,可以為全球客戶提供高速、高質、低成本及高附加值的PCB設計、開發、制造及銷售服務,已成為業內極具影響力的重要廠商之一。根據Prismark2018至2023年以營收計算的全球PCB企業排名,公司2017年-2023年連續七年位列全球最大PCB生產企業。更多詳細信息請至公司網站: www.zdtco.com
2024年,"新質生產力"備受關注,它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先進生產力形態。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醫療行業正朝著高質量發展邁進。信息技術的力量為行業注入動力,支持創造"新質生產力"。如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結合醫療影像設備,提高診斷準確性和治療效果。
研華科技作為全球知名工業物聯網企業,自2000年開始涉足醫療領域,為醫療設備廠商提供醫用電腦。2010年起,隨著物聯網的興起,研華開始提供智慧醫院管理解決方案,幫助醫院實現全面的數字化轉型。多年來,研華憑借其在工業領域的深厚積累和不斷創新,逐漸成長為醫療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推動者,持續賦能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
向"新"而行,技術之"智"賦能醫療之"治"
無論從政策層面,還是基于醫療機構實際運營需要,數字化已經成為醫院發展的內生需求,建設數字化智慧醫院關鍵的是要升級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研華智慧醫院解決方案針對不同的醫療應用場景,提供數字一體化手術室、智慧病房、遠程醫療等多種方案
數字一體化手術室解決方案通過集成手術相關信息,提供全面的患者信息給手術團隊,確保手術成功、高效和安全。方案專注于手術影像串流,利用醫用觸控一體機和醫療顯示器實時顯示手術信息,提升影像傳輸質量和效率。多格式顯示整合提供實時畫面信息,低延時傳輸技術支持遠程教學和手術會診。
研華iWard智慧病房解決方案依托云端服務、微服務架構、統計擴展及AI應用等技術,可在醫院病房、護士站快速部署。智慧病房不僅可以減輕護理人員作業負擔,優化護理流程,還可以打造"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照護模式",讓醫患溝通更順暢實時。
嵌入式設備助力醫療設備智能化與高端化
2024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方案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醫學影像、遠程診療和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設備的更新換代。
研華的嵌入式軟硬件解決方案CPU平臺架構選擇豐富,包含X86平臺&Arm平臺全系產品,從模塊化電腦、單板電腦、工業主板到嵌入式工控機和邊緣系統,一應俱全,支持長達10年產品生命周期,可應用于超聲、內窺鏡、IVD及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設備。作為控制系統,它確保醫療診斷穩定準確,提供實時運算處理,利用高性能處理器和算法快速生成診斷結果。同時產品支持英偉達高性能顯卡和AI技術,實現醫療設備自動學習和優化,提升診斷性能與效率。兼容多種醫療設備接口和協議,便于與現有醫療系統集成。產品還符合醫規認證條件,幫助醫療設備廠商簡化開發,降低成本,縮短醫療設備的上市時間。若有客制化需求,還有專門的醫療客制化團隊提供服務支持,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內及時響應,為客戶項目保駕護航。
應用場景延伸,智慧養老激活幸福密碼
老齡化是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并且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除了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完善養老服務供給之外,借由AIoT等最新科技手段實現智慧養老,成為解決養老問題的一個重要措施。
研華智慧養老產品方案是一套依托AIoT平臺和豐富硬件生態庫的綜合性解決方案,旨在提供安全、醫療、健康和生活協助等一體化的養老服務體驗。方案將智慧養老服務平臺與智能硬件設備相結合,圍繞養老服務場景提供智慧照護、智慧護理、遠程醫療三大模塊,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未來,研華也將積極致力于在芯片廠商、設備廠商和醫院之間架起橋梁,推動智慧醫療的發展。通過創新的產品、技術和服務,助推醫療新質生產力,為醫療行業帶來更高效、更智能化的解決方案,為患者和醫護人員創造更好的醫療環境。
]]>研華嵌入式物聯網平臺事業群總經理張家豪指出,要在海量資料且碎片化的物聯網產業中有效部署人工智能應用是件極具挑戰的任務。研華與高通對于追求超越極限的信念一致,雙方將攜手合作,打造具有高度互操作性的邊緣人工智能平臺,共同克服物聯網產業的碎片化挑戰,重新定義邊緣人工智能的未來,并為邊緣智能應用創造更多可能性。
高通技術公司資深副總裁暨工業和嵌入式物聯網總經理Jeff Torrance表示,研華與高通的合作,為邊緣計算產業的發展樹立了重要里程碑。通過結合研華在工業計算機領域的專業知識與高通的尖端技術,我們將能重塑嵌入式系統的未來。此次合作將為AIoT應用開啟全新可能,實現在邊緣無縫整合由AI驅動的解決方案。我們非常興奮可以參與這個歷史性的時刻,并且期待見證邊緣智能對各行各業帶來的變革。
高通技術公司正在邊緣計算領域中引領產業轉型,其針對部分物聯網系統單芯片推出的長期產品計劃(Product Longevity Program),可以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及業界連接系統的發展,并預期能為工業自動化、交通、醫療以及機器人與能源等領域創造更大的效益。
高通與研華的合作,彰顯了雙方在專業技術領域持續追求創新的決心。此次合作將促進研華開發出一系列先進的邊緣人工智能平臺,以及專門用于邊緣人工智能應用的軟件開發工具包(SDK)。這些兼具標準化和多樣化的特性的平臺,將在未來推動產業向更依賴智能和效能密集型技術的方向發展。
通過這次合作,研華計劃將高通在業界領先的系統單芯片,整合到其邊緣智能平臺相關的產品線中,包括AI模塊、AI主板和AI邊緣系統等。兩家公司還將共同制定市場進入策略,以加快嵌入式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并推動物聯網領域中的邊緣智能設備持續創新和廣泛拓展。
]]>三層企業戰略框架,全力部署研華2030大愿景
作為深耕工業物聯網40余年的企業,研華科技一直積極以自身Edge Computing的優勢,不斷創新發展先進技術、積極協同生態伙伴、深耕各垂直市場,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邁向下一階段,研華又將會如何布局,保持自身工業物聯網領導品牌的優勢及快速成長呢?研華(中國)總經理羅煥城表示,為迎接AIoT + Edge Computing新機遇,研華已全力啟動部署2030大愿景,并且制定了三大戰略思維:
羅總進一步指出,研華下階段成長非常重要的戰略就是"Platform + Orchestration + Sector"的三層企業戰略框架,即將既有的AIoT + Edge Computing邊緣硬件平臺產品群,加上已發展十年、逐漸成熟的工業軟件平臺,再加入各垂直產業的AI解決方案及行業知識,融合成為產業整合應用的協同共譜的經營模式。
"2024年,研華將在保持Platform的強勁優勢和持續創新之外,重點深化 ‘Orchestration' +‘Sector Driven'戰略,發揮工業軟件平臺優勢,聚焦重點產業市場,對內打破組織邊界,對外強化生態建設,實現市場價值創新。"為了達成這一目標,研華已開始在公司內部將進行業務組織與機制變革創新,實現跨事業群的通力合作,以發揮組織效能的最大化。同時,生態建設是研華的關鍵工作之一,秉持開放、利他、共贏的理念,匯聚產業力量,把伙伴和生態建設作為一個長期戰略來抓,以共創激活發展新動能。
會議上羅總還特別強調,作為一家立足于中國的全球化公司,研華(中國)一直非常重視并大力加碼本土化建設,一方面不斷建立和投入以昆山、西安、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為中心的本土研發力量,并擴大昆山制造工廠的規模,另一方積極布局國產生態體系。此外,這幾年研華(中國)也在大力發展本地化人才建設、電商服務、綠色可持續發展等。
"工業軟件平臺+AI"協同共譜,構建研華護城河
研華(中國)工業云總經理蔡奇男表示,工業物聯網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作為工業物聯網的引領者,研華更是積極投入人工智能、邊緣AI、工業軟件、數字孿生、算力設施等關鍵性技術的創新。
2024年,研華提出"Orchestration工業軟件平臺"新戰略,以WISE-IoT和EdgeSync 360二大系列軟件平臺進行協同共譜,使客戶能在AIoT的應用發展過程中,以最少的開發人力快速完成開發。"工業軟件平臺是研華未來十年實現快速增長的新動能。"蔡總補充道:"過去40年研華在Edge端累積了非常豐富的成熟產品及經驗,但面向未來AIoT + Edge Computing 的新機遇,我們將以工業軟件平臺賦能硬件產品,深入產業市場,創造更多價值。"
會議上蔡總還跟大家進一步介紹了研華在"AI+工業物聯網"方面的布局,特別是AI大模型應用于工業制造的具體場景里。一方面,AI可以融合深厚的專業知識,在工業現場的作業中、工業應用的開發中,做一些AI知識工具的索引,有望帶來經驗的普及和生產力提升的價值認同效應。另一方面,研華已與優秀的AI伙伴攜手合作,將Data AI、Vision AI能力落地到特定場景。
持續深化Sector Driven, 加速產業數字化應用
研華預見AIoT x ESG的大趨勢,產業驅動策略已全面展開布署,并聚焦八大產業,未來將透過全球策略組織完整布建,長期深耕行業市場,提升核心競爭力。研華(中國)工業物聯網事業群副總經理李景恩表示,2024年,研華將持續深化Sector Driven產業驅動策略,攜手伙伴,加速推動制造、能源、交通、物流、醫療、零售、教育等產業數字化應用。
會議上李總進一步聚焦智能制造和智慧能源,圍繞設備聯網、運維管理、視覺檢測、能碳管理、廠區環境安全與衛生管理、設備云智聯等多種典型應用場景,分享了研華可提供的整體解決方案。面向產業,研華將持續以云邊協同為數據驅動力,深入細分應用市場痛點,攜手伙伴一起為客戶構建更穩定、更易用、更創新的數字化產品與服務,打造更多數字工廠樣板工程及示范項目,驅動企業智能化、可視化、低碳化發展。
未來十年,預計將是AI、IoT、邊緣運算深入各行業應用的高度發展黃金期。研華將持續以"Platform + Orchestration +Sector"的經營理念迎向AIoT + Edge Computing新機遇,并進一步落實"智能地球推手"的長期企業愿景。在助力產業數智化轉型的路上,研華希望繼續攜手產業伙伴一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現代化體系建設。
]]>臺北2023年12月12日 /美通社/ -- 全球工業物聯網廠商研華科技今年首次入榜"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之世界指數(DJSI World)",位列產業可持續發展得分最高前 10% 企業。此外,在標準普爾全球企業可持續評比(S&P 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表現也相當亮眼,整體成績不僅位于計算機、周邊與辦公電子設備(THQ Computers & Peripherals and Office Electronics)產業第四名,在治理及經濟維度,更獲得產業最高分、社會維度位居第二;在25個評選維度中,"稅務政策"、"創新管理"、"資源效率與循環性"、"廢棄物管理"、"隱私權保護"5大維度更是獲得滿分,顯示研華將企業運營結合可持續發展目標,攜手供應鏈伙伴朝向"永續地球智能推手"的愿景獲得肯定,躋身國際可持續發展企業行列前端。
研華綜合經營管理總經理陳清熙表示,研華近年制定"永續地球的智能推手"作為ESG發展愿景,為加速全球能源的零碳轉型,于今年6月正式成為RE100會員,更在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通過2040年達成全球運營據點100%使用再生能源、2050年達成凈零的兩大目標。同時,也積極結合企業核心產業發展各項永續智能解決方案,包括智慧能源、智能醫療、智慧工廠、智能交通等,與產業鏈生態系伙伴共創合作。2022年來自永續產品營收的比例也超過18%,以真正落實企業核心能力結合可持續發展目標,平衡發展ESG三方面。
公司治理維度,研華從董事會層級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督導ESG整體發展策略,將高階薪酬與 ESG 績效連結,讓永續思維深化至日常業務推動,提升永續經營競爭力,不僅獲得產業評比分數最高,今年再度獲選"公司治理評鑒"前5%的上市企業。未來研華也將持續從"綠色營運"、"物聯網普及共益"、"員工及社會共好"三大永續主軸出發,透過有計劃、有系統、有紀律的行動,持續突破、追求卓越,打造具有經營韌性的標桿企業。
環境維度,研華于今年啟動內部碳定價導入研究,并于第四季度取得首支產品碳足跡認證(ISO 14067)。面對新興議題生物多樣性,研華以自身AIoT優勢結合生物多樣性發展未來商機、盤點集團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更將員工志工參與、海岸林復育、濕地認養納入生態保護務實工作。在綠色產品與永續責任上,已導入綠色包材減低碳排;針對供應商治理,擴大推動綠色低碳供應鏈與落實關鍵供應商精進計劃,攜手供應鏈在ESG工作上建立相同的標準,鞏固永續穩定的伙伴關系,邁向永續供應鏈。
社會維度,研華運用自身工業物聯網產業資源與優勢,攜手產學研,以"學用接軌、開放式創新、普及教育"推動"產學共創 Co-Creation價值鏈",達成物聯網專題式學習與創新,協助學生銜接職場戰力,并提供新創團隊最缺乏的市場驗證機會,展現研華對青年就業及創業的大力支持。研華文教基金會也持續以永續教育、物聯創新、人文素養三主軸促進智能幸福的社群發展。同時,今年發布多元共融職場DEI(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策略藍圖、進程及階段性目標,并啟動人才信息數字轉型計劃、開展多元化的招募管道與人才培育項目,實現"以人為本"的幸福職場。
研華深耕永續,ESG績效獲國內外高度肯定,不僅入選道瓊斯指數(DJSI)世界指數成分股,今年也在天下企業公民獎、遠見ESG獎項均獲得歷年最佳成績。展望2024年,研華力當持續扮演永續地球的智能推手角色,落實本地與接軌國際,將永續精神與實踐拓展到全球研華。
]]>研華服務物聯網事業群副總經理江明志表示,自2010年起,研華即以"智能地球的推手"作為企業品牌愿景,期望以AIoT技術改善人類生活。迎向全新AIoT時代,研華啟動第三次全球化轉型策略,以"Sector Driven"產業驅動概念連接垂直市場需求,并設定AIoT+Edge Computing品牌策略愿景,將云、端與人工智能形成密不可分的三位一體,開發符合行業需求的多樣化且具創新的軟硬件整合方案,以成為協助客戶邁向數字轉型過程中的重要推手,讓研華全球業務發展策略與品牌愿景走向能相輔相成。
2023年適逢研華40周年,研華AIoT智能共創園區也于同年落成。此園區正式啟用后,已陸續舉辦多場全球經銷商伙伴會議,吸引近三千位研華生態伙伴賓客與會。未來,研華也將繼續發揮自身在物聯網行業的核心能力,攜手伙伴共創工業物聯網生態體系,加速實現智能地球推手的愿景。
關于研華
研華成立于1983年,以“智能地球的推手”作為企業品牌愿景,一直專注深耕于工業物聯網、嵌入式物聯網、智慧城市三大市場。為迎接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大趨勢,研華提出以邊緣智能和研華工業云平臺為核心的物聯網軟、硬件解決方案,協助客戶伙伴串接產業鏈。研華業務分布全球28個國家,擁有近8,560名員工,以強大的技術服務及營銷網絡,為客戶提供本土化響應的便捷服務。此外,研華也積極協同伙伴共創產業生態圈,加速實踐產業智能化的目標。 (官網:www.advantech.com.cn 官方微信:研華智能地球)
上海2023年11月9日 /美通社/ -- 研華科技與普華永道于11月8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的2023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舉行了工業智能制造服務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宣布在工業大數據、工業物聯網以及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等方面進行合作,為企業提供領先、優質的智能制造服務。
研華科技工業物聯網中國區總經理蔡奇男、華東區業務總監鄧斌、大客戶銷售經理陳二真與普華永道中國數據洞察、云轉型和數據安全及隱私合規合伙人李揚、高級經理張亮等共同出席了簽約儀式。雙方將通過此次合作,在工業智造領域強強聯合,結合雙方的豐富經驗、優勢資源、品牌影響力,為企業提供行業領先的智慧服務,推動工業智造的發展。
在簽約儀式上,研華科技工業物聯網中國區總經理蔡奇男闡述了研華科技的發展歷程,并詳細介紹了在"智能地球推手"使命下的研華工業物聯網產業新格局,其中著重介紹了在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大趨勢下的工業物聯網云邊端一體化解決方案與服務。包含1.智慧大腦:工業大數據服務;2.智慧互聯:工業物聯網IoT服務;3.智慧供應:數智化供應鏈服務;4.智慧可持續性發展:智慧能源管理服務;5. 智慧敏創:數字孿生低代碼平臺,以OT+IT深度融合,充分發揮AI助理及軟件平臺功能加速數智服務升級。
普華永道中國數據洞察、云轉型和數據安全及隱私合規合伙人李揚在現場介紹、分析了當前工業制造面臨的挑戰與在數字化上的趨勢,包括:1. 制造型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實施率近年來有了很大的進步;2. 敏捷工作模式是數智化的必然趨勢; 3. 數字化賦能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愈發受到制造型企業的重視。同時,也介紹了普華永道近年來在工業智能制造領域取得的成果。
除此之外,李揚還介紹了近年來普華永道在數智化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在今后雙方的合作中,普華永道能提供的服務,包括:數據可視化、數據資產價值化、基于場景的數據分析和AI、數據治理及安全合規、數據底座實施。
未來,研華科技將攜手普華永道共同打造智能工業生態圈,為企業提供貫穿研發、生產、供應、經營、大數據等領域的領先數字化服務,從頂層數字化戰略設計、戰略解碼、藍圖規劃到落地實施,全面賦能企業數智制造進程。
1+1>2
研華科技作為全球工業物聯網品牌廠商,專注于工業物聯網、嵌入式物聯網及智慧城市三大市場。面向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大趨勢,研華以"產業驅動"策略,提出以邊緣智能和研華工業云平臺為核心的物聯網軟、硬件解決方案,同時以云+端解決方案+便捷服務的形式,與本地化產業深度連結,協助客戶伙伴串接產業鏈,共同推進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落地。
普華永道作為全球領先的專業服務機構,一直致力于打造智能工業生態圈,從頂層數字化戰略設計、戰略解碼、藍圖規劃到落地實施提供一體化服務,涵蓋研發、生產、供應、大數據等領域。擁有豐富的工業制造領域數字化解決方案經驗。
研華科技工業物聯網中國區總經理蔡奇男與普華永道中國數據洞察、云轉型和數據安全及隱私合規合伙人李揚均表示,研華科技與普華永道的攜手將充分發揮雙方的專業優勢,整合優質資源,基于行業領先的技術與方案設計,全方位支持各項目的實施,實現1+1>2的戰略目標。
]]>論壇伊始,研華智能服務物聯網事業群資深總監顏明吉指出,正值40周年的研華,下一個十年,將以"產業驅動(Sector Driven)"加速 AIoT 解決方案在全球落地應用。憑借在智能餐飲行業十多年的積累,并發揮智慧工廠領域的優勢基礎,研華進一步深耕食品產業鏈,圍繞連鎖餐飲、倉儲物流、食品工廠全鏈路,攜手產業伙伴共同提供完整的數智化解決方案。
食品安全一直是政府重視、民眾關心的話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多次發布"關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若干規定"。會上,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處副處長黨凱帶來"以數字化賦能產業轉型,助力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的主題演講,黨凱副處長指出,上海對標"燈塔工廠"理念,鼓勵食品生產企業采用自動監控的手段,精準采集關鍵控制點數據,形成覆蓋食品生產全過程的追溯信息數據鏈,讓主體責任落實更加精準。
食品從生產、倉儲、運輸到廚房及消費者的每一個環節,全流程都被賦予了安全、新鮮的使命。餐飲行業、倉儲物流及食品工廠這一條食品產業鏈中的每個環節在食安把控過程中都至關重要,而作為源頭的食品生產工廠的全局管理,研華提出工廠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包含了設備管理、能源管理、環境管理、溯源管理。本次論壇中,研華分享了環控IoT解決方案,透過無線傳感器,以可視化管理實時監控數據,對復雜環境以數位化管理,降低因人力而造成的食安風險。此外,研華也帶來了食品工廠能源管理及碳資產管理解決方案、數字標牌解決方案、數字化餐飲軟硬件整體解決方案。
本次論壇,匯聚多家產業伙伴做主題演講及方案展示,共同攜手加速推動食品產業鏈數字化發展進程。上海譯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軍帶來的《譯數食品溯源云》,作為業界首款食品生產過程全鏈條、全環節、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閉環管理應用平臺,對食品生產過程中的采購、驗收,入庫、盤點、配投料、關鍵控制點、出廠檢驗、庫管、銷售、出庫、退貨、質量跟蹤及召回銷毀全過程進行質量管控。通過移動終端即時操作數據錄入、物聯網設備智慧數據采集、實時對接ERP系統數據、打破數據孤島。上海凱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曉楓則分享了以領先的機器視覺圖像識別技術為基礎的AIoT智慧餐飲解決方案,AI智慧收銀系統業已實現餐盤識別、菜品識別、稱重識別,人均3秒完成結單,減少運營壓力。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日趨成熟,食品產業鏈擁抱數字化已是大勢所趨,研華科技作為全球物聯網廠商不遺余力推進食品產業數字化,運用數字化及智能化技術協助業者一同把控及保障食品安全。同時研華也期待攜手產業伙伴,優勢互補、凝心聚力,共創食品產業鏈生態圈、共同守護食品安全。
]]>會上,研華與南京理工大學智能制造學院、河南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數字產業學院、江蘇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北京信息職業學院、天津工業職業學院、蘇州工業職業學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裝備學院、中軟國際、新大陸、富納共4所高校、4所高職院校、3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研華希望以此為契機,攜手高校推動企業鏈與教育鏈的有機融合,共同培育數智人才;與教育行業先鋒企業優勢互補,跨越數字轉型鴻溝,廣泛鏈接產業與教育生態圈,推動智慧教育落地。
研華(中國)工業物聯網事業群總經理蔡奇男先生提及早在1998年,研華文教基金會便創立了TiC100競賽,以大賽為抓手,鼓勵年輕人創新,在數字化科技、物聯網的應用領域,做出了很多成果。數智化時代,人才成為產業變革的重要支撐,產教融合是解決學校教育與業界真實場景脫節問題、提升人才培養工程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蔡奇男指出研華以"永續經營"為發展目標,深耕物聯教育是完成研華百年大計的重要戰略之一。通過匯集各方資源,從產業根本即人才角度出發,聚焦高校、教師、學生三方,通過產學融合連接廣泛的教育生態圈,培養新型人才,解決人才困境,增強行業創新能力,為推進產業發展貢獻自身力量。
研華(中國)工業物聯網事業群副總經理李景恩先生表示,作為工業物聯網實踐者和推動者,研華不斷探索實踐,已經在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多個行業積累了深厚經驗。同時,研華的物聯網軟硬一體體系,可以打通現場采集-數據傳輸-云邊協同-AI分析端到云全鏈路,未來研華也將更加堅定的服務于"新工科"建設這一國家戰略。
本次峰會特設兩個圓桌分享環節,"跨越數字融合鴻溝 共建物聯教育生態"主題分享邀請到產業代表中軟國際、新大陸、富納及研華科技,圍繞"賦能、生態、人才"三個關鍵詞開展,可以發現目前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各家企業正以前瞻力和爆發力,廣泛連接產業與教育生態圈,推動智慧教育落地。
除了企業界代表之外,現場更是邀請到了南京理工大學智能制造學院吳鵬院長、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 陳雯柏副院長、河南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王莉副院長、天津工業職業學院孔維軍院長、常州信息職業學院姚立波教授圍繞高校應當如何深化產教融合,培養IT和OT復合型人才展開,為大家分享產教融合的落地經驗以及建設方案。
研華作為工業物聯網產教融合的踐行者和推動者,未來將攜手高校及教育行業伙伴,進一步發揮物聯科創優勢,集聚產教動能,促進企業鏈、教育鏈和人才鏈的有機融合,助力科研成果轉化,賦能新工科人才培養,助推物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
]]>堅守"智能地球推手"企業使命,貫徹"Sector Driven"成長模型方針
會議開場,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先生,以"AIoT + Edge Computing為研華下階段產業核心方針"為主題,回顧研華成立以來,立足數千工業產品,從第一階段的自動化及邊緣運算硬件發展,到AIoT軟件平臺及行業Apps發展階段、再到Co-Creation共創時期與時俱進的40年發展歷程,基于此,向在場伙伴呈現了研華未來5-10年將專注產業系統整合服務與集成商共創長期發展的宏圖。同時,將堅守"智能地球推手"企業使命,與伙伴共創物聯產業美好未來。
邊緣運算未來趨勢 迎接新興產業應用新時代
研華嵌入式物聯網事業群(后文簡稱EIoT)全球總經理張家豪先生接著提出未來三大成長引擎:嵌入式作為市場前八大產業商機的重要一環,EIoT將堅守Sector Driven成長模型方針,專注AIoT產業應用多元化,持續導入領先新技術與新平臺,鏈接全球策略伙伴共同實現工業物聯智能化的終極目標。
EIoT中國總經理許杰弘先生立足中國市場,面對近年來發展迅猛的新能源、醫療影像、機器人、5G通信及AIoT四大新興產業市場和應用,提出中國本地發展策略 -- 將加大研發能量并鏈接各大芯片廠商通過軟硬件整合服務,為客戶提供全面的Design-In Services,助力新興產業應用快速落地。
攜手伙伴,聚力共贏,共筑產業生態發展
過去一年席卷整個科技界的AI風暴以ChatGPT,大模型與生成式AI為中心,極大地提高了機器的自然語言能力。各大巨頭廠商也紛紛開始布局邊緣AI相關技術,在硬件IP方面,Arm全面發力,不斷在Cortex-A應用處理器,Cortex-M嵌入式處理器以及Ethos-U AI微加速器產品線持續創新,增強對AI,機器學習的支持。Arm與研華有著近20年的合作歷史,今年更是推出了基于Arm架構的多款芯片的解決方案,包括RK,聯發科,NXP等等,并在軟件與標準方面加深合作,通過SystemReady認證增強軟硬件兼容性,并在2023年紐倫堡的世界嵌入式大會上發布了基于MTK Genio平臺對Ubuntu的支持方案。隨著AI與邊緣的進一步融合,Arm表示將與研華繼續加強深化在邊緣AI軟硬件領域的協同創新。
作為高性能與自適應計算領域的頭部企業,AMD也為現場觀眾展示了近年來在CPU、FPGA上的一系列舉動和創新,以及在汽車、工業、醫療、以太網和機器人等產業的新興應用。提出AI無處不在的核心戰略方針,將在云端、邊緣側、CPU、GPU、軟件和架構等全方位整合創新來推動AI相關應用。
IDC的最新預測顯示,2023年全球企業將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解決方案上投資近160億美元。在未來幾年內,GenAI的投資將遵循自然發展規律,企業將從早期實驗過渡到積極構建有針對性的用例,再到在商業活動中廣泛采用GenAI,并將GenAI的使用擴展到邊緣端。會中,微軟公司亞洲Azure應用創新高級市場總監許豪先生向來賓介紹,生成式AI有望在各行業創造2.6至4.4萬億美元的價值,并自動化改造那些占員工60-70%時間的活動。AI將從生產力、降本增效和網絡安全等方面為企業組織帶來更具優勢的競爭。微軟已大規模擁抱AI,與此同時,微軟與研華將更加緊密合作推動AI在邊緣側的落地。
群星薈萃,產業驅動加速多元智能應用落地
本次以"邊緣AI創新 賦能產業應用"為主題的產業伙伴對談中,研華更是邀請到深圳開立醫療、思謀科技、瑞芯微等產業伙伴從市場需求出發,圍繞產業升級、應用創新、方案融合等多話題進行討論分享,為現場嘉賓帶來新的思路和啟發。
當日下午,"X86技術創新"、"ARM生態鏈融合"與"AIoT新興市場應用"三場主題論壇同步舉辦。立足x86扎實的行業功底,研華在工規品穩定供給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與服務升級,同時大力發展ARM新興平臺不同算力的產品,以擴展在不同平臺軟硬件結合的多元化服務、促成生態鏈的融合。在AIoT分會場,研華向市場展示了研華在AI、新能源、機器人與機器視覺、醫療設備等新興產業的發展階段性成果,將AI帶入行業,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算力硬件,期待結合自身優勢,促成不同垂直領域的多元智能應用,驅動更多新興產業新商機。
]]>高峰論壇 開啟AIoT新目標新未來
12日上午的高峰論壇,研華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劉克振先生現場做了開場演講,"40年后的今天,研華決定以【AIOT+Edge Computing】,也就是【AI+OT+邊緣計算】為產業核心定位。"
研華期待邊緣端的進化在未來5~10年會完全實現,形成AIoT上下游產業的融合,并促成行業的進化。為了適應未來的發展,AIoT邊緣計算需要一套完整開放的軟件平臺作為支撐底座,因此研華決定將各種軟件充分聯通,形成"三環合體",打造完整的服務體系。同時,AIoT時代更需要與生態伙伴攜手共謀,研華期待與大家合作發展,共創AIoT產業新未來。
研華全球工業物聯網事業群總經理蔡淑妍女士從全球和本土不同戰略角度,做了研華工業物聯網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報告,研華歷經40年征程,下一階段將以 "產業驅動Sector Driven "為發展引擎,立足垂直市場和產業需求,注重軟+硬整合,以軟+硬+解決方案+敏捷服務的形式,與本地化產業深度連結。
研華(中國)工業物聯網事業群副總經理陳勇成針對國內工業物聯網事業群發展布局也做了分享,"在實現設備的智能化過程中, AIoT將起到關鍵支撐和引領作用,伴隨產業驅動策略調整,研華會更聚焦于垂直產業應用以及挖掘國產化項目需求。"近來來隨著國產化需求激增,對于日益崛起的國產CPU廠商,研華始終保持合作開放心態,不斷推出性能穩定的國產化產品,助力重點行業的國產化進程。
現場還邀請到了華為昇騰計算業務副總裁程龍飛先生、工信部工業大數據分析與集成應用重點實驗室專家委員會委員郭朝暉博士分別做了"攜手AI產業伙伴,加速行業智能升級"以及"工業智能及其在數字化時代的機會"做了主題演講。
圓桌沙龍由研華(中國)物聯云事業群副總經理黃榮吉發起討論,邀請到商湯科技陳靜鋒先生和彌費科技譚璜先生,聯同研華工業物聯網事業群副總經理任大偉、研華產業云暨視頻解決方案事業群副總經理鮑志偉以及研華(中國)工業物聯網事業群總經理蔡奇男圍繞產業AI賦能工業物聯網,創新格局共贏生態這一話題各抒己見,談了各自企業目前的AI產業布局以及現有的技術應用。
研華智能設備產業伙伴峰會上午的高峰論壇全程直播,如對講師演講內容感興趣,可關注研華智能地球官方微信號,觀看線上峰會。
伙伴協同 推動產業數智化創新
本次峰會的另一大亮點是下午的四大產業論壇,論壇聚焦創新智能設備、AIoT邊緣智能、智能交通、算網融合四大產業,邀請到20余位產業合作伙伴。現場聚集高校學者、業界專家、行業合作伙伴,就各自數智化技術創新、產業AI應用案例輪番做了演講。
40載風雨征程,研華秉承"智能地球的推手"企業愿景,致力于工業物聯網領域產品研發、市場開拓。邁入下一個40年,研華將以產業為導向, 凝聚AIoT生態圈伙伴,讓綠色節能融入產品基因、讓高效靈活賦能客戶更多價值,攜手客戶共同繪制一個數智化藍圖。
]]>今年正值研華成立四十周年,在不斷蛻變的四十年發展歷程中,從傳統工控硬件廠商走向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研華已深耕智能醫療二十多年,下一個四十年,研華將以AIoT+Edge Computing為下階段產業核心方針,以"產業驅動(Sector Driven)"加速 AIoT 解決方案在全球落地應用。
研華(中國)總經理羅煥城指出,研華智能醫療作為研華先鋒產業之一,其戰略布局將面向全球醫療設備商和醫院,提供從嵌入式運算平臺到智能醫療設備以及智慧醫院的整體解決方案,并攜手上下游伙伴建立強有力的行業生態圈,"慧"及醫療。
隨著智慧醫療、智慧服務和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框架"的提出,護理效率與患者滿意度也成為智慧醫院建設重要的一環。在兩岸數字醫療高峰對談中,研華(全球)智能服務物聯網事業群副總經理江明志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影像科副主任/寶山院區副院長、員榮醫療體系科技副院長/美國奧洛瑞醫療集團首席醫療官楊宗龍就智慧醫院數字化發展與實踐展開深度交流。江總表示,研華將持續推動創新,無縫鏈接本地化醫療市場需求,擴充多元醫療場景,從醫用電腦、醫療影像、移動醫療到智慧醫院,提供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解決方案,攜手生態伙伴共同助力全球更多的智慧醫院建設。
智慧醫療的發展過程中,醫療設備的智能化也至關重要。在醫療設備伙伴高峰對談中,研華科技與來自NVIDIA、邁瑞的產業伙伴分別就醫療應用的新趨勢與需求進行了深入探討。"目前單一的技術平臺已無法滿足醫療應用的多元化發展,越來越多的AI技術被應用到數字化醫療場景中,因應市場發展需求的變化, 研華今年將導入新的技術平臺, 涵蓋Server Grade、 桌面型 CPU到移動式與低功耗的最新技術方案、同時還有提供Sever Grade CPU算力與支持多片NVIDIA 高階AI卡的系統產品,來滿足醫療影像、手術機器人等多元的醫療應用發展。"研華(全球)嵌入式物聯網副總經理蘇高源談到。
研華(中國)嵌入式物聯網事業群總經理許杰弘表示:新技術與產業的融合對醫療設備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協助醫療設備商快速響應市場,研華結合自身的優勢持續攜手IVS及SI伙伴為客戶提供軟硬一體的客制化服務方案,縮短從產品設計到制造維護的整個周期,并以專業優質的服務協同構建數智融合的智慧醫療產業生態圈。
此次伙伴峰會是研華邁向智慧醫療產業發展"深水區"的關鍵,未來,研華也期待與更多的行業生態伙伴攜手,融合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持續深耕智能醫療設備及智慧醫院建設,共同推動智慧醫療創新升級。
]]>迎接能源與解封轉型產業契機 Q1營收可望較上季持續增長
研華綜合經營管理總經理暨財務長陳清熙表示,展望 2023 上半年,景氣趨緩及區域市場的不確定性猶在,然而全球能源轉型與凈零政策蔚為趨勢,研華在工廠自動化、再生能源基礎建設、EV電池及充電樁設備、智慧醫療等重點應用領域,已集結產品研發能量與在地技術團隊以迎接產業新契機,并于AIOT物聯網產業發展上持續深化與共創伙伴合作。預估2023年第一季營收表現將維持US$550~570MN 水位,整體營運仍呈現穩定成長。
此外,研華北美子公司因應在地營運成長及未來布局所需,確定于2023年第二季在美國南加州塔斯汀(Tustin, California)租地分期開發新總部園區;第一期規劃動土建置總面積約5,200坪的一棟六層樓辦公大樓與一棟廠房,并預計2025年下半年遷入,該園區將充分展現研華的品牌形象、物聯網技術和北美發展的愿景,其園區主視覺設計也將與總部物聯網共創園區保持一致。
啟動第三波全球化轉型 以Sector Driven邁向下階段成長
工業物聯網事業群總經理蔡淑妍表示,研華發展史中有兩次關鍵轉型均獲得極大的成功,推升公司晉升國際企業并以矩陣型組織穩健擴張。今日宣示啟動第三次全球化轉型,以Sector Driven為核心精神,規劃五大先鋒Sectors -- Embedded Design-in、Ind. System、Ind. Automation、智能醫療、數字營銷電商平臺,以及六大區域市場 -- 北美、中國、歐洲、新興市場、日本、南韓,集結資源重點推進。
嵌入式物聯網平臺事業群總經理張家豪亦指出,缺口分析是改革成功的基石,研華過去幾個月盤點營運痛點、對癥改善,充分展現改革的決心。期待透過Sector Drive組織架構,優化資源分配與人才策略,著重跨域營銷機制、區域發展及人才賦能,對準新興產業機會,以期貼近市場、成就客戶。
專業經理人體制 + 內外功齊發 打造百年長青基業
董事長劉克振感性表示,研華成立迄今已邁入40周年,營收規模突破23億美金、市值近90億美金,公司秉持永續經營的精神,朝百年長青企業努力。因應下階段營運擴張,內部將正式啟動經營傳承計劃,以"專業經理人體制"為基調,落實"內外并重"的成長思維。除加速企業體制內的發展外,外部契機則瞄準人才、機會、合作綜效三個面向,透過設計長期績效與激勵機制,促進外部人才投入承擔公司長期發展與建設、積極布局新興產業機會、并購及外部合作上更兼容開放、極大化綜效。期許內外功雙管齊下打造永續正向的經營循環,以迎接下階段成長。
關于研華
研華成立于1983年,以"智能地球的推手"作為企業品牌愿景,一直專注深耕于工業物聯網、嵌入式物聯網、智慧城市三大市場。為迎接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大趨勢,研華提出以邊緣智能和研華工業云平臺為核心的物聯網軟、硬件解決方案,協助客戶伙伴串接產業鏈。研華業務分布全球28個國家,擁有近8,560名員工,以強大的技術服務及營銷網絡,為客戶提供本土化響應的便捷服務。此外,研華也積極協同伙伴共創產業生態圈,加速實踐產業智能化的目標。(官網:www.advantech.com.cn 官方微信:研華智能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