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zhen Huawei Technology Co.,Ltd. zh_CN PRN Asia 華為:以智能體為參考架構 探索智能世界高度 2021-03-25 18:45:00 中國深圳2021年3月25日 /美通社/ -- 今日,在華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大會上,圍繞智能體架構,華為全面展示了在智能云、超融合數據中心、確定性時延網絡、高效園區、綠色能源等企業智能升級五大關鍵領域的最新解決方案和實踐,打造智能世界的底座。

 

2020年,華為在業界首次發布針對政企智能升級提出的參考架構——智能體。圍繞智能體,華為與客戶和伙伴一起,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在超過600個項目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華為常務董事汪濤在主題演講時表示:“以智能體為參考架構,華為為客戶提供高效(Highly Efficient)園區、智能(Intelligent)云、綠色(Green)能源、超融合(Hyper-converged)數據中心 、確定性時延(Time-delay determined)網絡等五大場景化解決方案;如果我們把這5個方案的關鍵特征放在一起,就形成一個“HEIGHT”。華為將基于“HEIGHT”的理念,為全球政企智能升級提供最佳的產品與方案,共同探索智能世界的高度。” 

智能中樞是智能體的大腦和決策系統,云基礎設施是智能中樞的核心

華為云通過多云容器平臺MCP、華為云FusionInsight、一站式AI開發平臺ModelArts等方案,把人工智能技術從傳統的企業輔助系統、應用到主業務流程中,成為政企智能升級的核心;讓AI全生命周期的開發管理簡單和自動化,幫助合作伙伴和開發者,快速開發出智慧應用。

華為云與計算BG副總裁、Marketing部總裁石冀琳指出:“數字經濟時代,云不再是簡單的資源供給,而是以業務為中心,基于智能體參考架構,助力企業智能化升級,重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數據中心是智能中樞的基礎

為了應對海量數據的高效存儲、無損傳輸的需求,需要打造一個全閃存、全以太的超融合數據中心, 并提供數據中心間高速可靠的聯接網絡。華為超融合數據中心及數據中心聯接解決方案,包含OceanStor全場景融合存儲,CloudFabric 3.0超融合數據中心網絡解決方案,以及DC OptiX 2.0 全光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總裁胡克文指出,“數據是21世紀的石油。充分挖掘數據價值,將在未來的競爭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權。華為將持續升級存儲與網絡深度協同的超融合數據中心方案,幫助客戶釋放數據潛能,打造強大的智能中樞,為企業智能化升級注入新動能。”

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周躍峰指出,華為OceanStor Dorado全閃存采用業界唯一的全互聯架構,支持控制器8壞7冗余,加上全在線的雙活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實現7個9的核心生產數據可靠性,幫助客戶建設綠色節能的全閃數據中心。華為OceanStor Pacific新一代數據湖存儲提供4096個節點的海量擴展能力、領先業界60%的性能密度、領先業界2.6倍的容量密度、多樣化負載及協議融合能力,幫助客戶釋放高性能數據分析等海量非結構化數據的無限潛能。

華為推出CloudFabric 3.0超融合數據中心網絡方案,核心部件包括CloudEngine數據中心交換機以及iMaster NCE智能網絡管理系統。該方案率先實現L3自動駕駛網絡能力,可實現全生命周期智能部署與運維,OPEX降低30%;基于全以太架構構建0丟包的計算和存儲網絡,助力算力100%釋放。

華為DC OptiX 2.0全光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為數據中心間提供了超寬、極簡、智能的全光聯接。DC OptiX 2.0 解決方案在菲律賓ISP客戶Converge成功應用,Converge CTO Ronald Brusola表示:“通過與華為的合作,我們了解了華為在數據中心互聯領域的領導地位。通過華為DC OptiX 2.0解決方案,我們有信心確保Converge在IDC領域取得成功,為菲律賓市場提供企業真正應得的服務。”

智能聯接是智能體的軀干,實現智能中樞和智能交互之間的聯接

為滿足聯接場景需求,華為在光和IP技術平臺上進行創新,打造確定性時延網絡。

華為傳送與接入產品線總裁靳玉志指出,人類正處于數據爆發式增長的時代,但只有流動的數據才能產生價值。確定性體驗的智能聯接,為數據流動提供了大帶寬、低時延的信息高速公路,是行業智能體的大動脈。

華為基于Liquid OTN技術的光切片是確定性網絡繼SDH之后的重大突破。Liquid OTN在繼承SDH硬管道物理隔離的優點的基礎上,進行了協議簡化和架構融合兩大創新,將時延降低30%,并且切片大小可隨業務的需要從2M到100G實時無損調整。在保障業務確定性體驗的同時,滿足行業數字化轉型長期演進的需要,成為電力、交通等行業SDH網絡升級的不二之選。

在智能IP領域,華為圍繞SRv6進行技術創新,并在業界率先推出了CloudWAN 3.0智能云網解決方案。中國農業銀行與華為攜手,采用創新和領先的SRv6技術,實現多云聯接的效率和性能最優。

園區是智能世界構成的基本單元

華為總部所在的坂田基地打造了一個云化、智能化、全無線接入、全光承載的智慧云園區。員工可以通過Wi-Fi 6實現隨時隨地接入辦公;接入WeLink后,不用等電腦啟動,就能用手機投影,實時翻譯;還有5G支持無人機實時回傳4K高清視頻,不用等待就能看到想要的現場情況,保障了園區的安全管理。

華為企業BG Marketing與企業網絡技術銷售部總裁陳幫華指出,園區作為智能世界的細胞,具備了未來智能世界的所有DNA。展望未來,智能世界包含更多的園區場景。基于超過30年的實踐經驗和技術沉淀,華為將打造更多的場景化解決方案,支撐園區的數字化轉型,使能業務創新,真正實現園區的“無邊界、無等待、無危險”。

比如,華為全光工業網解決方案可減少了煤礦井下40%防爆節點,實現0.5m高效故障定位能力,真正實現礦山園區的安全生產。

華為此次還發布CloudCampus 3.0 云園區網絡解決方案。

面向智能體打造,提供綠色能源,節能減排成為關鍵

華為數字能源產品線總裁周桃園表示:“多年以來,華為數字能源融合電力電子技術和數字化技術,持續創新,通過比特管理瓦特,實現綠色發電、高效用電,讓智能世界更綠色。”

比如,在寧夏寶豐的黃河東岸濱河新區,華為參與建設的640MW光伏電站,融合國際領先的平單軸自動跟蹤技術,讓太陽能板像向日葵一樣逐光而動,較傳統光伏電站發電量提高20%以上。對16萬畝荒漠化土地進行生態治理,種植10萬畝優質有機枸杞,實現“板上發電,板下種枸杞”的綠色發展。

華為于3月24-26日舉辦2021年華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大會。本次大會從商業、技術、生態三個維度,探討如何向數字世界挖掘“韌性”和“創新”的力量。這里有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思考,支持數字化轉型的業務策略和人才生態戰略,呈現在政府、交通、金融、能源等行業的實踐,以及在聯接、云、AI等領域的最新進展。了解更多信息,點擊https://e.huawei.com/en/events/industry-digital-transformation/2021 

--全文結束—

]]>
華為堅持以場景和技術創新為抓手,使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2021-03-24 18:19:00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致辭時指出,數字化轉型按下加速鍵,企業上云進程整體提前了1至3年,從互聯網到傳統行業,從辦公到生產,從數字化到智能化,華為以場景和技術創新為抓手,使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截至目前,華為在全球建立了13個OpenLab,以支持聯合創新;并在慕尼黑和迪拜等地,與近900個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合作,為工業場景孵化不同的解決方案。華為成功驗證了從智能零售到智能制造的60多個解決方案。在技術方面,我們正在智能園區、確定性網絡、超融合數據中心、智能云和綠色能源等領域進行創新,為智能未來奠定基礎。 數字化轉型的價值模型:從業務中來,到場景中去,在持續運營中不斷創造新價值。 所有的理念都需要經過實踐的錘煉,才能釋放光彩。經過多年的行業數字化實踐,華為提出行業數字化價值模型。華為深信數字化轉型要從業務中來,到場景中去,并在持續運營中不斷創造新價值。 華為董事、企業BG總裁彭中陽在主題演講時提出,華為認為,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三個基本原則不動搖。首先是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這是數字化轉型的第一出發點。其次,要把握 “2個關鍵”,技術與場景的融合是數字化落地的關鍵、云是數字化持續迭代的關鍵。最后,要圍繞客戶訴求,從場景挖掘、能力構建和合作模式3個維度,打造共生共創共享的數字生態,共同創造行業新價值。 后疫情時代,面對各種挑戰與不確定性,華為只會更加開放,將與全球30,000家伙伴優勢互補,去成就客戶與行業。 華為董事、企業BG總裁彭中陽 攜手客戶實踐 共創行業新價值 華為堅持與客戶伙伴一起,找到核心業務場景與ICT技術的結合點,以場景化的創新解決方案實踐,加速行業數字化和智慧升級,這也正是行業數字化落地的關鍵。 在金融領域,華為聯合行業伙伴共同創新,為東非用戶量最大的商業銀行NCBA提供數字業務新核心系統,面向肯尼亞超過1,800萬用戶和東非各國提供普惠金融服務,支撐銀行賦能實體經濟和助力社會的持久發展。NCBA集團數字化業務總經理Eric Muriuki Njagi表示:“我們與華為的合作旨在實現兩個目標,一是解決當下的問題;二是應對未來業務帶來的新機會。” 在交通領域,希臘研究和技術中心(CERTH)交通研究所副主任兼研究主任Dr. Georgia Ayfantopoulou以歐洲為例,分享了港口建設數字化轉型的情況。歐盟港口為全球海運船隊提供服務(希臘在2020年以17%的份額排名第一),港口和航運業對歐盟經濟起到重要的聯接作用,卻面臨結構性業績差距、缺乏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存在低效服務等問題。為此,歐盟為歐洲港口制定了戰略議程,使歐洲港口成為建設可持續、有競爭力和智慧歐盟的戰略伙伴。 希臘研究和技術中心與華為合作提出了“綠色港口建議”。Dr. Georgia Ayfantopoulou指出:“綠色港口項目將深度參與港口生態系統的轉型進程,包括港口的用戶與港口管理方,港口城市努力解決港口的便捷性、效率、環保和優化運營的問題。該項目將構建可持續、智能、多式聯運、互聯互通的未來港口。華為在內的技術合作伙伴將有助于我們高效應對各種挑戰。” 在教育領域,由蘇州大學與華為聯合打造的“云中蘇大”是一個鏡像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全新教育形態,建設完成后將實現完全的數字化,即校園內人、景、物以及學術活動、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全息復制,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領域實現智能化升級。 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在主題演講時指出:“蘇州大學與華為結合了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對云中校園進行整體規劃和建設,構建信息互通、數據共享的“云化校園”,全力塑造一個面向未來技術的現實與虛擬互動融合的大學新形態。” 在能源領域,CIGRE D2委員、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高昆侖分享時指出,近年來,人工智能逐步在電力行業的設備維護、電網運行、客戶服務等多個領域得到應用,有效提升了電網的效率與效益,但是同時也顯露出技術局限性。隨著人工智能理論的成熟和技術的發展,電力人工智能系統將具有復雜環境中自主發現知識和自主優化決策的能力,在電網調度控制等關鍵業務中得到充分應用,實現電網的“自動駕駛”。 華為于3月24-26日舉辦2021年華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大會。本次大會從商業、技術、生態三個維度,探討如何向數字世界挖掘“韌性”和“創新”的力量。這里有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思考,支持數字化轉型的業務策略和人才生態戰略,呈現在政府、交通、金融、能源等行業的實踐,以及在聯接、云、AI等領域的最新進展。了解更多信息,點擊 https://e.huawei.com/en/events/industry-digital-transformation/2021? ]]> 深圳2021年3月24日 /美通社/ -- 今日,華為以“共創行業新價值”為主題,面向全球直播舉辦行業數字化轉型大會。超過1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位客戶及合作伙伴,分享行業優秀實踐,共同探索和挖掘后疫情時代的行業數字化轉型新價值。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致辭時指出,數字化轉型按下加速鍵,企業上云進程整體提前了1至3年,從互聯網到傳統行業,從辦公到生產,從數字化到智能化,華為以場景和技術創新為抓手,使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截至目前,華為在全球建立了13個OpenLab,以支持聯合創新;并在慕尼黑和迪拜等地,與近900個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合作,為工業場景孵化不同的解決方案。華為成功驗證了從智能零售到智能制造的60多個解決方案。在技術方面,我們正在智能園區、確定性網絡、超融合數據中心、智能云和綠色能源等領域進行創新,為智能未來奠定基礎。

數字化轉型的價值模型:從業務中來,到場景中去,在持續運營中不斷創造新價值。

所有的理念都需要經過實踐的錘煉,才能釋放光彩。經過多年的行業數字化實踐,華為提出行業數字化價值模型。華為深信數字化轉型要從業務中來,到場景中去,并在持續運營中不斷創造新價值。

華為董事、企業BG總裁彭中陽在主題演講時提出,華為認為,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三個基本原則不動搖。首先是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這是數字化轉型的第一出發點。其次,要把握 “2個關鍵”,技術與場景的融合是數字化落地的關鍵、云是數字化持續迭代的關鍵。最后,要圍繞客戶訴求,從場景挖掘、能力構建和合作模式3個維度,打造共生共創共享的數字生態,共同創造行業新價值。

后疫情時代,面對各種挑戰與不確定性,華為只會更加開放,將與全球30,000家伙伴優勢互補,去成就客戶與行業。

華為董事、企業BG總裁彭中陽
華為董事、企業BG總裁彭中陽

攜手客戶實踐 共創行業新價值

華為堅持與客戶伙伴一起,找到核心業務場景與ICT技術的結合點,以場景化的創新解決方案實踐,加速行業數字化和智慧升級,這也正是行業數字化落地的關鍵。

在金融領域,華為聯合行業伙伴共同創新,為東非用戶量最大的商業銀行NCBA提供數字業務新核心系統,面向肯尼亞超過1,800萬用戶和東非各國提供普惠金融服務,支撐銀行賦能實體經濟和助力社會的持久發展。NCBA集團數字化業務總經理Eric Muriuki Njagi表示:“我們與華為的合作旨在實現兩個目標,一是解決當下的問題;二是應對未來業務帶來的新機會。”

在交通領域,希臘研究和技術中心(CERTH)交通研究所副主任兼研究主任Dr. Georgia Ayfantopoulou以歐洲為例,分享了港口建設數字化轉型的情況。歐盟港口為全球海運船隊提供服務(希臘在2020年以17%的份額排名第一),港口和航運業對歐盟經濟起到重要的聯接作用,卻面臨結構性業績差距、缺乏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存在低效服務等問題。為此,歐盟為歐洲港口制定了戰略議程,使歐洲港口成為建設可持續、有競爭力和智慧歐盟的戰略伙伴。

希臘研究和技術中心與華為合作提出了“綠色港口建議”。Dr. Georgia Ayfantopoulou指出:“綠色港口項目將深度參與港口生態系統的轉型進程,包括港口的用戶與港口管理方,港口城市努力解決港口的便捷性、效率、環保和優化運營的問題。該項目將構建可持續、智能、多式聯運、互聯互通的未來港口。華為在內的技術合作伙伴將有助于我們高效應對各種挑戰。”

在教育領域,由蘇州大學與華為聯合打造的“云中蘇大”是一個鏡像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全新教育形態,建設完成后將實現完全的數字化,即校園內人、景、物以及學術活動、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全息復制,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領域實現智能化升級。

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在主題演講時指出:“蘇州大學與華為結合了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對云中校園進行整體規劃和建設,構建信息互通、數據共享的“云化校園”,全力塑造一個面向未來技術的現實與虛擬互動融合的大學新形態。”

在能源領域,CIGRE D2委員、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高昆侖分享時指出,近年來,人工智能逐步在電力行業的設備維護、電網運行、客戶服務等多個領域得到應用,有效提升了電網的效率與效益,但是同時也顯露出技術局限性。隨著人工智能理論的成熟和技術的發展,電力人工智能系統將具有復雜環境中自主發現知識和自主優化決策的能力,在電網調度控制等關鍵業務中得到充分應用,實現電網的“自動駕駛”。

華為于3月24-26日舉辦2021年華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大會。本次大會從商業、技術、生態三個維度,探討如何向數字世界挖掘“韌性”和“創新”的力量。這里有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思考,支持數字化轉型的業務策略和人才生態戰略,呈現在政府、交通、金融、能源等行業的實踐,以及在聯接、云、AI等領域的最新進展。了解更多信息,點擊https://e.huawei.com/en/events/industry-digital-transformation/2021 

]]>
電力行業變革迫在眉睫 華為以新ICT技術賦“智”電網 2020-07-08 21:47:00 深圳2020年7月8日 /美通社/ -- 今日,華為以“比特驅動瓦特,共建全聯接智能電網”為主題,舉辦第七屆華為全球電力峰會(線上),邀請來自全球各地的客戶、伙伴、行業精英和思想領袖共同探討。面對2020年的全球疫情、政治、經濟等不確性壓力,未來電力市場的發展潛力仍然巨大,全球電力產業界需要通過更高效更合理的能源供應,實現電網可靠、經濟、高效、綠色。 

 

把握機會 電力行業必須變革

當前各國電力企業都在通過發展數據中心、完善管理平臺實現內部提質增效,在確保電網安全的同時,可向社會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綠色的能源,并通過能源互聯網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如果按照傳統的運營模式和技術手段,將無法應對挑戰。全球電力行業必須思考如何適應新的變革趨勢,比如:電力網絡如何實時安全感知和快速響應;如何更好地利用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如何匹配急驟擴張的充電樁網絡,并進行高效管理?

對于變革者而言,挑戰即機會。華為企業BG副總裁、全球能源業務部部長孫福友表示:“通過數字化轉型,華為能幫助客戶更好地應對這些行業挑戰,把握未來的機遇。華為將電力系統與5G、物聯網、光、IP、云、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融合,聯合合作伙伴推出覆蓋電力‘ 發、輸、變、配、用’的全環節智能業務方案,如電網AI巡檢、配電物聯網等,實現各種電力終端的全面感知、互聯和業務智能。華為愿將中國電力行業以及其他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實踐經驗帶給更多客戶,以比特驅動瓦特,建設智能電網,助力全球電力企業加速發展。”

ICT技術賦“智”電網

越來越多的電力公司將數字化轉型戰略放在首位。峰會中,華為及行業嘉賓分享了5G、AI、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新ICT技術,在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作用。

以中國的南方電網為例,配網、用戶側需要具備廣聯接、高帶寬、低時延、高可靠性、部署快等特點的電網通信,才能確保配網、抄表智能化,以及符合未來智能家居、車聯網的發展趨勢。華為先進5G切片等技術,能實現智能電網端到端的通信,不僅保證了配電網的安全性、可靠性,還極大地提升了效率。

中國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楊俊權介紹,南方電網已經梳理出了涵蓋發、輸、配、變、用、綜合各環節的53種典型業務場景,未來還將有更多的5G應用成果。

具有海量數據存儲和計算能力的華為云和數字平臺,能將電網公司多個系統的數據資產整合到一個平臺上,通過對電力數據的高速處理和共享,可完成以前難以完成的任務。例如,在中國青海省,清潔能源消納問題用數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得到了很好地解決。華為利用云計算,構建具備AI和大數據能力的新能源數據中心,基于天氣預報,更準確地預測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并采取多能互補策略,使得接入電網的總電力輸出更加穩定,保障青海省在2019年實現了連續15天100%新能源供電。

利用新ICT技術,還可以提升電力公司的運維效率。例如,華為攜手國家電網部署數字平臺、物聯網平臺和云,使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的數據采集和入庫時間從4小時縮減到30分鐘。

華為在攝像機和無人機中內嵌AI模塊,使運維團隊可以遠程監測輸電線路,通過攝像頭檢測故障。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以前需要20天時間的電網巡檢,現在縮短到2小時,圖像抓拍時間從小時級降低到分鐘級,圖像分析準確率超過90%。

華為通過云化實現電動汽車和充電樁的統一部署與遠程管理,用AI數據分析提升充電效率與電池壽命,用5G實現高速網絡的廣覆蓋,大大提升管理效率。

電力公司利用豐富光纖及站點資源,結合ICT創新解決方案,提供數字服務,已經成為全球電力公司數字化轉型的主要趨勢之一。

在電力行業,華為已助力全球190多家電力公司,包括行業20強中的10家進行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沙特SEC、土耳其TEIAS、泰國PEA、中國國家電網、中國南方電網等電力公司。了解更多華為全球電力峰會內容,請點擊https://e.huawei.com/topic/global-power-summit-2020/en/

]]>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