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yer (China) Limited zh_CN PRN Asia 普及全孕期營養管理,牢筑婦幼健康防線 2025-06-23 17:52:00 人民健康總經理趙娟表示:"普及婦幼健康知識,不僅是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的關鍵舉措,更是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必然要求。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著力推動廣大醫務人員參與科普創作,打造出專業、優質的健康科普作品,在提升醫務人員科普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激發了更多醫生加入婦幼健康科普行列,助力適孕齡女性了解相關知識,為增強婦幼健康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優質科普護航婦幼健康,守護生命早期 ?1000 天 "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依托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基于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專家組最新發布的《孕前和孕期主要微量營養素補充專家共識(2024)》(以下簡稱《專家共識》),圍繞全孕期營養健康主題開展科普傳播,以最大范圍普及權威優質婦幼健康科普知識,旨在引導、激勵群眾了解婦幼健康科普知識,提升居民健康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牽頭專家、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漆洪波教授致辭 作為行動的主要牽頭專家,《專家共識》的編委會成員,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漆洪波教授表示:"近年來,我國婦幼健康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公眾對于孕前保健、孕期營養等孕產健康知識的知曉率,仍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對育齡女性進行相關科普教育,守護‘生命早期1000天',不僅是出生缺陷三級預防體系中,一級預防的主要措施,也是提高出生人口質量的重要一環。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高度貼合育齡女性的健康需求,在展現醫生專業素養的同時,為更廣泛的婦幼群體送去健康,讓每一位參與者憑借自身扎實的專業知識,在科普的‘一線陣地'更好地發揮光和熱。" 據漆洪波教授介紹,自今年3月份啟動以來,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吸引了全國16個省份、65家醫院的157位醫生參與,其中超90%的參與醫生為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打造出60余篇優質科普內容,并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精準觸達超百萬的備孕人群,深度教育300W+目標用戶,實現了"廣覆蓋"與"深觸達"的雙贏。 "科普的最大意義在于去偽存真,用科學守護健康。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依托人民健康的平臺優勢,以《專家共識》為基礎,結合豐富的臨床經驗,針對公眾常見盲區誤區,用簡單明了的語言、生動鮮活的案例進行科普。該行動將持續至今年九月,期待更多的醫務人員參與進來,同時能夠聯動包括愛心企業在內的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動科普內容的廣泛傳播,讓科學備孕、全孕期健康管理理念真正走進千家萬戶,讓更多育齡女性從中受益,全力守護婦幼健康。"漆洪波教授進一步說道。 優秀科普醫生代表、北京協和醫院甄璟然教授做分享 作為優秀科普醫生代表,北京協和醫院甄璟然教授分享道:"‘生命早期1000天' 是奠定一生健康的黃金窗口期,而科學備孕正是守護這一起點的第一道防線。對于備孕的女性,建議至少從妊娠前3個月至妊娠滿3個月,每日增補0.8mg葉酸,可選擇含葉酸、維生素B12及鐵的復合維生素補充劑,預防新生兒出生缺陷、維護孕婦健康。然而,很多女性雖知曉備孕需補充葉酸,但是對于葉酸選型、劑量把控、補充時間等問題仍存在認知盲區。當前,網絡上婦幼健康科普信息魚龍混雜,公眾易受誤導而陷入健康誤區,亟需權威、專業的科普內容引導建立科學認知。此次,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以《專家共識》為指引,以醫務人員為主體,從源頭上保障了內容的專業性及正確性,并通過喜聞樂見的短視頻形式,將孕期營養知識轉化為公眾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內容,有效提升了婦幼健康科普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多方聯動聚合力, 共建 生育友好型社會 健康中國,科普先行。開展婦幼健康科普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是一項長期、艱巨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和共同努力。政府部門、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媒體、企業等各個社會主體都應承擔起相應的科普責任,形成全社會協同推進健康科普知識的強大合力,才能全方位、多層次筑牢婦幼健康屏障,共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在會議現場,主辦單位及與會專家紛紛表示,健康科普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更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和責任。我們要充分發揮媒體的傳播效能以及行業領頭人的示范引領作用,同時呼吁更多的人投身到婦幼健康科普中,通過強化一線基層醫生的科普技能,夯實基層健康宣教根基。此外,要做好科普工作,只有社會各界打破壁壘、協同發力,構建"大科普"格局,整合優質醫療資源,針對適齡女性不斷推出優質權威的健康科普作品,通過多樣化的渠道廣泛傳播,讓科學健康理念滲透到社會每個角落,從而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在這一過程中,醫藥企業作為重要的社會力量,理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與資源優勢,為公眾提供更多的科普機會,持續賦能婦幼健康素養提升。作為此次婦幼健康科普行動的支持方,拜耳在今年啟動了"拜耳女性健康關愛計劃",圍繞適齡女性生育力保護、高質量備孕及妊娠、生育力延續等三大板塊,攜手社會各界為女性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精準化健康服務和解決方案。拜耳通過攜手權威專家、連鎖藥店和合作伙伴等,開展多元創新的科普活動,將優質的科普內容融入日常生活,并借助數字化手段,發揮社交媒體的力量,推動婦幼健康科普更高效、廣泛地傳播。 拜耳健康消費品營養品類市場總監婁陶女士表示:"作為深耕中國的創新企業,拜耳積極響應國家健康戰略的號召,勇于承擔科普社會責任,與社會多方合作,持續傳遞全孕期營養健康管理理念,助力提升公眾對婦幼健康的科學認知。希望通過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讓科學的婦幼健康知識觸手可及,惠及的更多育齡女性。未來,拜耳將繼續深耕婦幼健康領域,聯動各方力量,推動婦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為2030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 ——"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階段性總結交流

北京 2025年6月23日 /美通社/ -- 為了進一步加強婦幼健康科普工作,提升全民婦幼健康意識,6月23日,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拜耳公益支持的"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階段性總結交流活動在京隆重召開。人民網人民健康總經理趙娟、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漆洪波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婦甄璟然教授、濟南市婦幼保健院楊東霞教授、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劉兆董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張瑾教授、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陳軍教授、拜耳健康消費品營養品類市場總監婁陶齊聚一堂,通過成果展示、交流探討、實踐分享等,為促進婦幼健康素養提升凝聚智慧力量,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目標早日實現。

人民健康總經理趙娟表示:"普及婦幼健康知識,不僅是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的關鍵舉措,更是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必然要求。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著力推動廣大醫務人員參與科普創作,打造出專業、優質的健康科普作品,在提升醫務人員科普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激發了更多醫生加入婦幼健康科普行列,助力適孕齡女性了解相關知識,為增強婦幼健康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優質科普護航婦幼健康,守護生命早期  1000

"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依托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基于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專家組最新發布的《孕前和孕期主要微量營養素補充專家共識(2024)》(以下簡稱《專家共識》),圍繞全孕期營養健康主題開展科普傳播,以最大范圍普及權威優質婦幼健康科普知識,旨在引導、激勵群眾了解婦幼健康科普知識,提升居民健康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牽頭專家、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漆洪波教授致辭
牽頭專家、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漆洪波教授致辭

作為行動的主要牽頭專家,《專家共識》的編委會成員,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漆洪波教授表示:"近年來,我國婦幼健康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公眾對于孕前保健、孕期營養等孕產健康知識的知曉率,仍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對育齡女性進行相關科普教育,守護‘生命早期1000天',不僅是出生缺陷三級預防體系中,一級預防的主要措施,也是提高出生人口質量的重要一環。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高度貼合育齡女性的健康需求,在展現醫生專業素養的同時,為更廣泛的婦幼群體送去健康,讓每一位參與者憑借自身扎實的專業知識,在科普的‘一線陣地'更好地發揮光和熱。"

據漆洪波教授介紹,自今年3月份啟動以來,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吸引了全國16個省份、65家醫院的157位醫生參與,其中超90%的參與醫生為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打造出60余篇優質科普內容,并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精準觸達超百萬的備孕人群,深度教育300W+目標用戶,實現了"廣覆蓋"與"深觸達"的雙贏。

"科普的最大意義在于去偽存真,用科學守護健康。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依托人民健康的平臺優勢,以《專家共識》為基礎,結合豐富的臨床經驗,針對公眾常見盲區誤區,用簡單明了的語言、生動鮮活的案例進行科普。該行動將持續至今年九月,期待更多的醫務人員參與進來,同時能夠聯動包括愛心企業在內的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動科普內容的廣泛傳播,讓科學備孕、全孕期健康管理理念真正走進千家萬戶,讓更多育齡女性從中受益,全力守護婦幼健康。"漆洪波教授進一步說道。

優秀科普醫生代表、北京協和醫院甄璟然教授做分享
優秀科普醫生代表、北京協和醫院甄璟然教授做分享

作為優秀科普醫生代表,北京協和醫院甄璟然教授分享道:"‘生命早期1000天' 是奠定一生健康的黃金窗口期,而科學備孕正是守護這一起點的第一道防線。對于備孕的女性,建議至少從妊娠前3個月至妊娠滿3個月,每日增補0.8mg葉酸,可選擇含葉酸、維生素B12及鐵的復合維生素補充劑,預防新生兒出生缺陷、維護孕婦健康。然而,很多女性雖知曉備孕需補充葉酸,但是對于葉酸選型、劑量把控、補充時間等問題仍存在認知盲區。當前,網絡上婦幼健康科普信息魚龍混雜,公眾易受誤導而陷入健康誤區,亟需權威、專業的科普內容引導建立科學認知。此次,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以《專家共識》為指引,以醫務人員為主體,從源頭上保障了內容的專業性及正確性,并通過喜聞樂見的短視頻形式,將孕期營養知識轉化為公眾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內容,有效提升了婦幼健康科普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多方聯動聚合力, 共建 生育友好型社會

健康中國,科普先行。開展婦幼健康科普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是一項長期、艱巨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和共同努力。政府部門、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媒體、企業等各個社會主體都應承擔起相應的科普責任,形成全社會協同推進健康科普知識的強大合力,才能全方位、多層次筑牢婦幼健康屏障,共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在會議現場,主辦單位及與會專家紛紛表示,健康科普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更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和責任。我們要充分發揮媒體的傳播效能以及行業領頭人的示范引領作用,同時呼吁更多的人投身到婦幼健康科普中,通過強化一線基層醫生的科普技能,夯實基層健康宣教根基。此外,要做好科普工作,只有社會各界打破壁壘、協同發力,構建"大科普"格局,整合優質醫療資源,針對適齡女性不斷推出優質權威的健康科普作品,通過多樣化的渠道廣泛傳播,讓科學健康理念滲透到社會每個角落,從而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在這一過程中,醫藥企業作為重要的社會力量,理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與資源優勢,為公眾提供更多的科普機會,持續賦能婦幼健康素養提升。作為此次婦幼健康科普行動的支持方,拜耳在今年啟動了"拜耳女性健康關愛計劃",圍繞適齡女性生育力保護、高質量備孕及妊娠、生育力延續等三大板塊,攜手社會各界為女性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精準化健康服務和解決方案。拜耳通過攜手權威專家、連鎖藥店和合作伙伴等,開展多元創新的科普活動,將優質的科普內容融入日常生活,并借助數字化手段,發揮社交媒體的力量,推動婦幼健康科普更高效、廣泛地傳播。

拜耳健康消費品營養品類市場總監婁陶女士表示:"作為深耕中國的創新企業,拜耳積極響應國家健康戰略的號召,勇于承擔科普社會責任,與社會多方合作,持續傳遞全孕期營養健康管理理念,助力提升公眾對婦幼健康的科學認知。希望通過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讓科學的婦幼健康知識觸手可及,惠及的更多育齡女性。未來,拜耳將繼續深耕婦幼健康領域,聯動各方力量,推動婦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為2030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
拜耳首次獲發國產醫療器械注冊證,本地化生產跑出"北京加速度" 2025-06-18 12:24:00 拜耳于1995年落戶北京經開區,并在北京擁有拜耳全球最大的處方藥包裝基地。 關于拜耳影像診斷 拜耳在放射學領域擁有約100年的悠久歷史,拜耳致力于提供創新產品和高質量的服務。拜耳影像診斷的產品組合包括用于計算機斷層掃描(CT)、X射線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對比劑、用于精確管理對比劑使用的設備、支持高效和優質患者護理的信息學解決方案以及公認的醫學培養教育計劃。此外,拜耳還致力于研發并利用人工智能,從而進一步推動了醫學成像領域的創新。所有這些產品都可以幫助放射科醫生完成其任務,從診斷到治療,提供明確的方向。 關于拜耳 拜耳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健康與農業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秉承"共享健康,消除饑餓"的使命,公司致力于通過產品和服務,幫助人們克服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和老齡化帶來的重大挑戰,造福人類和地球繁榮發展。拜耳致力于推動可持續發展并對業務產生積極影響。同時,集團還通過科技創新和業務增長來提升盈利能力并創造價值。在全球,拜耳品牌代表著可信、可靠及優質。在2024財年,拜耳的員工人數約為93,000名,銷售額為466億歐元,不計特殊項目的研究開發投入為62億歐元。更多信息請見 www.bayer.com 。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括拜耳集團管理層基于當前設想和預測所作的前瞻性聲明。各種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它因素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的實際運營結果、財務狀況、發展或業績與上述前瞻性表述中所作出的估計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在拜耳官方網站 www.bayer.com上公開的拜耳各項報告中 。拜耳沒有責任更新這些前瞻性聲明或使其符合未來發生的事件或發展。 ]]>
  • 拜耳醫療器械被納入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本地化項目制管理,全流程效率和便利性得到顯著提升
  • 本地化生產的MEDRAD® Stellant D-CE高壓注射系統及附件在保持與進口器械品質一致性的同時,提升了供應鏈效率與市場響應速度,更快更好地服務于中國臨床需求
  • 北京 2025年6月18日 /美通社/ -- 拜耳近日宣布,公司影像診斷業務旗下MEDRAD® Stellant D-CE高壓注射系統及附件獲得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北京市藥監局")頒發的國產醫療器械注冊證。這是拜耳首次獲得國產醫療器械注冊證,標志著拜耳醫療器械本地化生產關鍵里程碑達成。后續,拜耳影像診斷設備本地化生產將再提速。

    2024年9月,北京市藥監局將拜耳醫療器械本地化生產納入項目制管理,多措并舉,顯著提升了拜耳首個國產化產品MEDRAD® Stellant D-CE全流程中的效率和便利性。在北京市藥監局的支持下,通過前置技術服務,將首臺轉產的Stellant D-CE高壓注射系統及附件的注冊檢驗周期縮短到1.5個月,極大地助推了產品的上市進程。通過注冊前置審評服務,企業實現了審評"零發補",大幅縮短了拜耳公司首個進口轉國產醫療器械的注冊上市時間。

    MEDRAD® Stellant D-CE高壓注射系統及附件,適用于將造影劑靜脈注射到人體內,在計算機斷層攝影應用系統(即CT增強檢查)及乳腺X線增強攝影系統中進行診斷研究。其中,該設備具備的信息化模塊工作站將助力放射科科室管理、放射質量控制,賦能科室科研工作。

    "作為全球影像診斷領域的領導者,拜耳致力于提供創新產品,幫助醫生及其團隊為患者提供健康狀況的明確答案,"拜耳影像診斷業務部全球總裁安德華表示。"拜耳影像診斷醫療器械在北京的廠房近期將獲得GMP認證,標志著我們向著以全球最高質量標準服務中國患者的承諾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我們期待繼續與合作伙伴共同提升影像診斷水平,改善患者護理。"

    "繼拜耳影像診斷醫療器械在華首個廠房在北京經開區落地,MEDRAD® Stellant D-CE獲得國產醫療注冊證成為拜耳影像診斷又一重要里程碑。"拜耳影像診斷業務部中國區總經理胡文菁表示。"感謝北京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優質服務,助力國產化跑出了‘北京加速度'。近年來,北京市大力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醫療企業更高效地響應市場需求。我們期待國產化的MEDRAD® Stellant D-CE早日惠及更多中國患者。"

    作為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家世界級生命科學公司,拜耳于1995年落戶經開區,并在北京擁有拜耳全球最大的處方藥包裝基地,近年來相繼將更多產品的生產制造轉移至北京。2023年9月,拜耳影像診斷醫療器械在華首個廠房在經開區落地,旨在更好地為中國患者提供高品質的影像診斷高壓注射器設備及耗材產品。

    拜耳于1995年落戶北京經開區,并在北京擁有拜耳全球最大的處方藥包裝基地。
    拜耳于1995年落戶北京經開區,并在北京擁有拜耳全球最大的處方藥包裝基地。

    關于拜耳影像診斷

    拜耳在放射學領域擁有約100年的悠久歷史,拜耳致力于提供創新產品和高質量的服務。拜耳影像診斷的產品組合包括用于計算機斷層掃描(CT)、X射線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對比劑、用于精確管理對比劑使用的設備、支持高效和優質患者護理的信息學解決方案以及公認的醫學培養教育計劃。此外,拜耳還致力于研發并利用人工智能,從而進一步推動了醫學成像領域的創新。所有這些產品都可以幫助放射科醫生完成其任務,從診斷到治療,提供明確的方向。

    關于拜耳

    拜耳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健康與農業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秉承"共享健康,消除饑餓"的使命,公司致力于通過產品和服務,幫助人們克服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和老齡化帶來的重大挑戰,造福人類和地球繁榮發展。拜耳致力于推動可持續發展并對業務產生積極影響。同時,集團還通過科技創新和業務增長來提升盈利能力并創造價值。在全球,拜耳品牌代表著可信、可靠及優質。在2024財年,拜耳的員工人數約為93,000名,銷售額為466億歐元,不計特殊項目的研究開發投入為62億歐元。更多信息請見www.bayer.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括拜耳集團管理層基于當前設想和預測所作的前瞻性聲明。各種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它因素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的實際運營結果、財務狀況、發展或業績與上述前瞻性表述中所作出的估計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在拜耳官方網站www.bayer.com上公開的拜耳各項報告中。拜耳沒有責任更新這些前瞻性聲明或使其符合未來發生的事件或發展。

    ]]>
    拜耳攜手益豐大藥房共同關注女性健康,守護女性生育力 2025-06-06 15:02:00 生育力不止關乎生育,更是女性整體健康的重要指標 女性生育力,是指女性能夠產生卵母細胞、卵細胞受精并孕育胎兒的能力。目前,女性的生育力管理意識日益增強,越來越多女性主動關注生育健康,探索科學備孕與生育力保護的方法。 生育力不僅決定女性是否能夠生育,更關系到女性整體健康。生育健康管理不僅是為了實現生育目標,更是女性整體健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育齡女性應定期進行生育力評估,關注卵巢儲備功能、月經周期、激素水平等關鍵指標。此外,科學的備孕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生育力衰退,例如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適量運動、遠離有害環境污染物等。 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內分泌與生殖中心教研室主任、學科帶頭人郁琦教授 指出,生育對女性健康具有重要影響,許多人也意識到,懷孕本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或降低某些導致不孕的疾病風險。例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等疾病與長期不懷孕存在一定關聯,而懷孕次數較少的女性更容易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癥。 科學的生育健康管理應貫穿女性一生,從青春期、育齡期到孕期及產后,每個階段都需要關注生育力保護,避免因忽視健康管理而影響未來的生育選擇和生活質量。女性作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做有規劃的生育,更需要科學的方法確保高質量生育。 郁琦教授 提醒道:"計劃懷孕前,建議提前進行醫學評估。補充葉酸、多種維生素,為孕期健康打基礎。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在卵子發育、精子生成及胚胎早期發育中發揮關鍵作用。由于日常飲食難以滿足全面需求,適量補充復合營養素對生殖健康至關重要。" 全孕期的健康管理不僅影響母體健康,還直接關系到胎兒的發育質量。對于備孕的女性,建議從孕前至少3個月開始,每日增補葉酸,直至妊娠滿3個月;可選擇含葉酸的復合維生素補充劑(如維生素B12、維生素A和鐵等),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無排卵性不孕的風險,提高妊娠率,預防子代多種出生缺陷,改善妊娠結局。 郁琦教授強調:"葉酸是在各種維生素中,唯一一種已經研究明確代謝路徑及作用機制的一種B族維生素,可 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因日常烹飪習慣,中國女性易缺乏葉酸,建議從孕前3個月就開始補充含0.8毫克的葉酸的多元營養素補充劑。即使個別營養素并不缺乏,適量補充也不會過量。無論男女,都應在備孕期提前三個月補充必要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共建生育友好型社會,關愛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 生育不僅僅關乎個人,還受到家庭、社會及政策環境的影響。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家庭發展研究中心沈奕斐 表示"當代女性的生育決策更加理性,是社會全面進步的體現,但女性需要得到更多支持。如今我們國家的政策更加務實,不再只是簡單倡導生育,而是通過生育友好型政策來推動。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構建完善的社會支持體系,包括制度政策、設施建設、文化建設,為生育女性提供更多保障。支持體系越健全,生育成本越低,社會對生育的認可度越高,自然會有更多人愿意生育。" 從醫學支持到社會保障,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是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關鍵。已在女性健康領域耕耘超百年的拜耳,堅持依托自身業務專長和全球資源,與社會各界共建女性健康生態圈。今年,拜耳處方藥事業部和健康消費品事業部首次聯袂啟動"拜耳女性健康關愛計劃",與合作伙伴一起在全國落地超過100家"拜耳女性健康關愛專區"。通過適齡女性生育力保護、高質量備孕及妊娠,生育力延續等三大板塊,為女性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精準化健康服務和解決方案。在專區內,女性消費者還能獲得女性健康專員的專業指導與健康檢測服務。 作為中國首家在滬市主板上市的連鎖藥房,益豐大藥房一直熱衷于公益事業,積極參與各項健康科普工作。益豐大藥房深知,在健康科普工作中,整合各方資源才能實現優勢互補,提高科普工作的質量和效果,提升中國百姓的健康素養。正是因為益豐大藥房與拜耳在健康科普上的目標和理念高度一致,過去幾年來雙方開展了一系列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健康科普事業的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在今年的"拜耳女性健康關愛計劃"中,益豐大藥房一如既往地全情投入,結合其"好藥守護 健康同行"的專項行動,在全國成功落地30多家"拜耳女性健康關愛專區",為女性消費者提供健康檢測服務和全周期女性健康科普教育,為女性生育力保護添磚加瓦。 ? ]]> 上海 2025年6月6日 /美通社/ --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建設,不斷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以優化生育環境、提升女性健康管理水平。科學的生育健康管理至關重要,女性都應關注自身生育力,做好健康管理,確保未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今年,已在女性健康領域耕耘超百年的拜耳,攜手合作伙伴正式啟動"拜耳女性健康關愛計劃",旨在為女性提供貫穿全生命周期的生育力保護與支持。在醫藥大健康領域深耕多年的益豐大藥房,秉承"好藥守護 健康同行"的理念,積極參與了此次活動,用自己的行動守護女性健康。

    生育力不止關乎生育,更是女性整體健康的重要指標

    女性生育力,是指女性能夠產生卵母細胞、卵細胞受精并孕育胎兒的能力。目前,女性的生育力管理意識日益增強,越來越多女性主動關注生育健康,探索科學備孕與生育力保護的方法。

    生育力不僅決定女性是否能夠生育,更關系到女性整體健康。生育健康管理不僅是為了實現生育目標,更是女性整體健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育齡女性應定期進行生育力評估,關注卵巢儲備功能、月經周期、激素水平等關鍵指標。此外,科學的備孕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生育力衰退,例如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適量運動、遠離有害環境污染物等。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內分泌與生殖中心教研室主任、學科帶頭人郁琦教授指出,生育對女性健康具有重要影響,許多人也意識到,懷孕本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或降低某些導致不孕的疾病風險。例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等疾病與長期不懷孕存在一定關聯,而懷孕次數較少的女性更容易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癥。

    科學的生育健康管理應貫穿女性一生,從青春期、育齡期到孕期及產后,每個階段都需要關注生育力保護,避免因忽視健康管理而影響未來的生育選擇和生活質量。女性作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做有規劃的生育,更需要科學的方法確保高質量生育。

    郁琦教授提醒道:"計劃懷孕前,建議提前進行醫學評估。補充葉酸、多種維生素,為孕期健康打基礎。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在卵子發育、精子生成及胚胎早期發育中發揮關鍵作用。由于日常飲食難以滿足全面需求,適量補充復合營養素對生殖健康至關重要。"

    全孕期的健康管理不僅影響母體健康,還直接關系到胎兒的發育質量。對于備孕的女性,建議從孕前至少3個月開始,每日增補葉酸,直至妊娠滿3個月;可選擇含葉酸的復合維生素補充劑(如維生素B12、維生素A和鐵等),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無排卵性不孕的風險,提高妊娠率,預防子代多種出生缺陷,改善妊娠結局。郁琦教授強調:"葉酸是在各種維生素中,唯一一種已經研究明確代謝路徑及作用機制的一種B族維生素,可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因日常烹飪習慣,中國女性易缺乏葉酸,建議從孕前3個月就開始補充含0.8毫克的葉酸的多元營養素補充劑。即使個別營養素并不缺乏,適量補充也不會過量。無論男女,都應在備孕期提前三個月補充必要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共建生育友好型社會,關愛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

    生育不僅僅關乎個人,還受到家庭、社會及政策環境的影響。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家庭發展研究中心沈奕斐表示"當代女性的生育決策更加理性,是社會全面進步的體現,但女性需要得到更多支持。如今我們國家的政策更加務實,不再只是簡單倡導生育,而是通過生育友好型政策來推動。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構建完善的社會支持體系,包括制度政策、設施建設、文化建設,為生育女性提供更多保障。支持體系越健全,生育成本越低,社會對生育的認可度越高,自然會有更多人愿意生育。"

    從醫學支持到社會保障,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是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關鍵。已在女性健康領域耕耘超百年的拜耳,堅持依托自身業務專長和全球資源,與社會各界共建女性健康生態圈。今年,拜耳處方藥事業部和健康消費品事業部首次聯袂啟動"拜耳女性健康關愛計劃",與合作伙伴一起在全國落地超過100家"拜耳女性健康關愛專區"。通過適齡女性生育力保護、高質量備孕及妊娠,生育力延續等三大板塊,為女性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精準化健康服務和解決方案。在專區內,女性消費者還能獲得女性健康專員的專業指導與健康檢測服務。

    作為中國首家在滬市主板上市的連鎖藥房,益豐大藥房一直熱衷于公益事業,積極參與各項健康科普工作。益豐大藥房深知,在健康科普工作中,整合各方資源才能實現優勢互補,提高科普工作的質量和效果,提升中國百姓的健康素養。正是因為益豐大藥房與拜耳在健康科普上的目標和理念高度一致,過去幾年來雙方開展了一系列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健康科普事業的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在今年的"拜耳女性健康關愛計劃"中,益豐大藥房一如既往地全情投入,結合其"好藥守護 健康同行"的專項行動,在全國成功落地30多家"拜耳女性健康關愛專區",為女性消費者提供健康檢測服務和全周期女性健康科普教育,為女性生育力保護添磚加瓦。

     

    ]]>
    拜耳穩健開局,確認2025年業績目標 2025-05-13 18:15:00 。作物科學事業部希望通過這些措施,不僅在中期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還增強整個組織的韌性和適應性,以應對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隨著全球人口預計于2050年突破100億大關,農業的未來發展將高度依賴創新解決方案——這些方案不僅能夠助力農民實現增產目標,還可降低農業生產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并恢復土壤健康。作為行業創新的引領者,作物科學事業部致力于推出重磅新品,并提供支持再生農業系統的工具。例如Preceon?智能玉米系統、Vyconic?大豆(業內首個具有五種除草劑耐受性的性狀組合)以及新型除草劑Icafolin。 拜耳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兼作物科學事業部負責人Rodrigo Santos,在面向投資者的網絡研討會 上表示:"我們正全力聚焦于提升盈利能力,實現頂尖創新并開拓新的價值領域。針對當前挑戰,我們已采取果斷行動,通過業務聚焦推動創新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落地。" 集團銷售額與去年同期持平 2025年第一季度集團銷售額達到137.38億歐元,經匯率和資產組合調整,與去年同期持平(下降0.1%)。匯率造成的負面影響為5500萬歐元(2024年第一季度:5.25億歐元)。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7.4%,至40.85億歐元。盈利下滑主要受作物科學事業部表現、集團長期激勵計劃(LTI)費用增加以及主要因高通脹帶來的1.65億歐元(2024年第一季度:2.06億歐元)的負面影響。在扣除5.87億歐元(2024年第一季度:2.07億歐元)的凈特殊費用后,息稅前利潤下降24.8%,至23.24億歐元。特殊費用主要涵蓋農達(Roundup?)訴訟準備金以及正在推進的重組措施相關支出。凈收益下降35.1%,至12.99億歐元,每股核心收益下降11.7%,至2.49歐元,主要受作物科學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影響。 自由現金流狀況改善至負15.28億歐元(2024年第一季度:負26.26億歐元),這主要得益于作物科學事業部客戶的預付款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該事業部業務周期性帶來的季節性負面影響。截至2025年3月31日,金融債務凈額為342.55億歐元,較2024年年末增長5.0%,主要受第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季節性現金流出影響。不過,與2024年3月31日相比,金融債務凈額已實現8.6%的下降幅度。 作物科學事業部銷售額呈現小幅下降,符合預期 農業業務銷售額下降了3.3%(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至75.80億歐元,符合預期。業務下降主要由于美國撤銷了拜耳麥草畏作物保護產品標簽,對種子與性狀業務造成壓力;同時,Movento?產品在歐洲登記到期,致使殺蟲劑銷售額下降。如先前披露,北美地區分銷網絡戰略調整影響后,部分種子與性狀業務計劃銷量延至第二季度,也對業績造成額外影響。除草劑業務方面,草甘膦產品銷售額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拉丁美洲及北美市場的銷量延至后續季度;非草甘膦產品則在去年同期表現疲軟的基礎上實現了同比增長。殺菌劑業務銷售額與去年同期大致持平,其中銷量回升部分抵消了價格下跌的影響。 作物科學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了10.2%,至25.57億歐元,盈利下滑主要受監管因素導致的銷售額下降影響。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下降了2.3%,達到33.7%。 處方藥事業部: 銷售額推動盈利增長 處方藥業務的(處方藥事業部)銷售額增長了4.1%(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達到45.48億歐元。該事業部新產品實現顯著增長,抗癌藥物諾倍戈? 的增長率為77.5%(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用于治療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慢性腎病的可申達?的增長率為86.6%(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眼科藥物艾力雅? 銷售額也持續增長,增長率為4.7%(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影像診斷業務同樣實現了增長,主要是因為CT高壓注射系統產品線和優維顯?的銷量上漲。避孕產品曼月樂? 和優思悅?系列亦實現強勁增長,漲幅分別為18.4%和14.1%(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口服抗凝藥物拜瑞妥? 的銷售額則由于仿制藥競爭壓力(尤其在歐洲和日本等地)下降了31.2%(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積極影響。 處方藥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增長了12.4%,達到13.42億歐元,主要得益于銷售額的增長。利潤的增長還得益于增效計劃帶來的成本節約以及一次性收益。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上漲2.1%,達到29.5%。 健康消費品業務:得益于北美和亞太地區銷量增長的推動,銷售額實現增長 自我保健產品(健康消費品業務)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5%(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達到14.99億歐元。在全球四大業務地區中的三個中實現了銷售增長。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北美和亞太地區的銷量增長。其它推動因素包括各地區消化道健康品類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2.7%(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同時,在經歷上一季度開局疲軟后,本季度美國市場的感冒咳嗽類產品銷售額有所回升。相比之下,過敏品類和營養品類銷售額有所下降,后者的銷售額同比下降5.2%(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 健康消費品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同比增長3.3%,達到3.42億歐元,主要得益于銷售額的增長。此外,該事業部持續的成本管理措施也帶來了積極影響,包括產品銷售成本下降。相比之下,創新產品在營銷上較高的投資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這些積極影響。此外,去年同期的季度表現受益于出售次要非戰略品牌的收入。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下降了0.3%,達到22.8%。 經匯率調整后, 2025 年集團業績展望已獲確認 拜耳已確認經匯率調整后的2025年集團展望。根據公司目前的預測,處方藥事業部的銷售額增長(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以及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將處于《2024財年報告》所公布財務目標的預期高值。鑒于當前法律風險的最新進展,拜耳預計計入特殊項目的息稅前利潤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也將接近此前所公布財務目標的預期高值(約為負15億歐元)。公司正在持續評估地緣政治局勢演變可能帶來的影響,特別是潛在關稅變化可能造成的影響。基于目前測算的財務影響,拜耳認為暫不需要調整全年業績展望。然而,該問題可能引發的后續影響以及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其未來可能造成的財務影響尚難準確預估。 如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請訪問:www.bayer.com。? ]]>
  • 集團銷售額達到 137.38 億歐元(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后為負 0.1%
  • 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至 40.85 億歐元(負 7.4%
  • 作物科學事業部銷售額略有下降(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盈利同比有所降低
  • 處方藥事業部銷售額實現增長,盈利較上年同期顯著提升
  • 健康消費品事業部銷售額和盈利均有所增長
  • 每股核心收益為 2.49 歐元(負 11.7%
  • 凈收益達到 12.99 億歐元
  • 自由現金流實現增長,達到負 15.28 億歐元
  • 金融債務凈額達到 342.55 億歐元
  • 經匯率調整后的集團展望已獲確認
  • 作物科學事業部五年框架計劃正在實施
  • 德國勒沃庫森 2025年5月13日 /美通社/ -- 拜耳集團在2025財年實現穩健開局。拜耳集團首席執行官比爾?安德森(Bill Anderson)在周二發布公司第一季度財報時表示:"2025年是極為重要的一年,也是充滿挑戰的一年,第一季度的表現奠定了一個良好的開局。"他特別指出處方藥事業部盈利大幅增長:"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信號,表明我們的運營模式正幫助團隊實現降本增效。"公司預計,該事業部的銷售額增長和利潤率將達到全年指導范圍的上限。談及處方藥事業部的前景時,安德森表示:"我們對新品上市強勁勢頭和業務基本面充滿信心。"與此同時,拜耳也在密切關注當前地緣政治格局和經濟不穩定態勢,并分析對公司的潛在影響。首席財務官Wolfgang Nickl表示:"根據目前的關稅公告情況以及公司的應對措施,我們預計能控制相關影響,并確認維持2025年全年固定匯率下的業績展望。"

    作物科學事業部啟動五年框架計劃提升競爭力

    為推進戰略重點,拜耳已制定相關計劃。安德森表示,公司已在今年4月底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詳細介紹了相關進展。今年年初,作物科學事業部的盈利能力被公司列為戰略重點之一。周二,拜耳確認了作物科學事業部的中期目標。預計該事業部到2029年將實現高于市場水平的業務增長,并通過創新實現超35億歐元的增量銷售額。同年,該事業部的目標是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達到20%區間中段。此外,作物科學事業部的現金流生產力也將提升,預計至2029年,該事業部將實現超過30億歐元的自由運營現金流。

    為實現上述目標,作物科學事業部已制定并啟動了全面的戰略。如之前公布,公司已推出一項五年框架計劃,以應對整個行業面臨的成本壓力,尤其是作物保護業務。這些措施包括精簡產品組合、將研發資源集中于高價值創新以及優化生產網絡。作物科學事業部希望通過這些措施,不僅在中期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還增強整個組織的韌性和適應性,以應對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隨著全球人口預計于2050年突破100億大關,農業的未來發展將高度依賴創新解決方案——這些方案不僅能夠助力農民實現增產目標,還可降低農業生產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并恢復土壤健康。作為行業創新的引領者,作物科學事業部致力于推出重磅新品,并提供支持再生農業系統的工具。例如Preceon?智能玉米系統、Vyconic?大豆(業內首個具有五種除草劑耐受性的性狀組合)以及新型除草劑Icafolin。

    拜耳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兼作物科學事業部負責人Rodrigo Santos,在面向投資者的網絡研討會上表示:"我們正全力聚焦于提升盈利能力,實現頂尖創新并開拓新的價值領域。針對當前挑戰,我們已采取果斷行動,通過業務聚焦推動創新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落地。"

    集團銷售額與去年同期持平

    2025年第一季度集團銷售額達到137.38億歐元,經匯率和資產組合調整,與去年同期持平(下降0.1%)。匯率造成的負面影響為5500萬歐元(2024年第一季度:5.25億歐元)。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7.4%,至40.85億歐元。盈利下滑主要受作物科學事業部表現、集團長期激勵計劃(LTI)費用增加以及主要因高通脹帶來的1.65億歐元(2024年第一季度:2.06億歐元)的負面影響。在扣除5.87億歐元(2024年第一季度:2.07億歐元)的凈特殊費用后,息稅前利潤下降24.8%,至23.24億歐元。特殊費用主要涵蓋農達(Roundup?)訴訟準備金以及正在推進的重組措施相關支出。凈收益下降35.1%,至12.99億歐元,每股核心收益下降11.7%,至2.49歐元,主要受作物科學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影響。

    自由現金流狀況改善至負15.28億歐元(2024年第一季度:負26.26億歐元),這主要得益于作物科學事業部客戶的預付款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該事業部業務周期性帶來的季節性負面影響。截至2025年3月31日,金融債務凈額為342.55億歐元,較2024年年末增長5.0%,主要受第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季節性現金流出影響。不過,與2024年3月31日相比,金融債務凈額已實現8.6%的下降幅度。

    作物科學事業部銷售額呈現小幅下降,符合預期

    農業業務銷售額下降了3.3%(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至75.80億歐元,符合預期。業務下降主要由于美國撤銷了拜耳麥草畏作物保護產品標簽,對種子與性狀業務造成壓力;同時,Movento?產品在歐洲登記到期,致使殺蟲劑銷售額下降。如先前披露,北美地區分銷網絡戰略調整影響后,部分種子與性狀業務計劃銷量延至第二季度,也對業績造成額外影響。除草劑業務方面,草甘膦產品銷售額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拉丁美洲及北美市場的銷量延至后續季度;非草甘膦產品則在去年同期表現疲軟的基礎上實現了同比增長。殺菌劑業務銷售額與去年同期大致持平,其中銷量回升部分抵消了價格下跌的影響。

    作物科學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了10.2%,至25.57億歐元,盈利下滑主要受監管因素導致的銷售額下降影響。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下降了2.3%,達到33.7%。

    處方藥事業部: 銷售額推動盈利增長

    處方藥業務的(處方藥事業部)銷售額增長了4.1%(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達到45.48億歐元。該事業部新產品實現顯著增長,抗癌藥物諾倍戈®的增長率為77.5%(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用于治療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慢性腎病的可申達®的增長率為86.6%(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眼科藥物艾力雅®銷售額也持續增長,增長率為4.7%(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影像診斷業務同樣實現了增長,主要是因為CT高壓注射系統產品線和優維顯®的銷量上漲。避孕產品曼月樂®和優思悅®系列亦實現強勁增長,漲幅分別為18.4%和14.1%(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口服抗凝藥物拜瑞妥®的銷售額則由于仿制藥競爭壓力(尤其在歐洲和日本等地)下降了31.2%(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積極影響。

    處方藥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增長了12.4%,達到13.42億歐元,主要得益于銷售額的增長。利潤的增長還得益于增效計劃帶來的成本節約以及一次性收益。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上漲2.1%,達到29.5%。

    健康消費品業務:得益于北美和亞太地區銷量增長的推動,銷售額實現增長

    自我保健產品(健康消費品業務)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5%(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達到14.99億歐元。在全球四大業務地區中的三個中實現了銷售增長。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北美和亞太地區的銷量增長。其它推動因素包括各地區消化道健康品類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2.7%(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同時,在經歷上一季度開局疲軟后,本季度美國市場的感冒咳嗽類產品銷售額有所回升。相比之下,過敏品類和營養品類銷售額有所下降,后者的銷售額同比下降5.2%(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

    健康消費品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同比增長3.3%,達到3.42億歐元,主要得益于銷售額的增長。此外,該事業部持續的成本管理措施也帶來了積極影響,包括產品銷售成本下降。相比之下,創新產品在營銷上較高的投資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這些積極影響。此外,去年同期的季度表現受益于出售次要非戰略品牌的收入。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下降了0.3%,達到22.8%。

    經匯率調整后, 2025 年集團業績展望已獲確認

    拜耳已確認經匯率調整后的2025年集團展望。根據公司目前的預測,處方藥事業部的銷售額增長(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以及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將處于《2024財年報告》所公布財務目標的預期高值。鑒于當前法律風險的最新進展,拜耳預計計入特殊項目的息稅前利潤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也將接近此前所公布財務目標的預期高值(約為負15億歐元)。公司正在持續評估地緣政治局勢演變可能帶來的影響,特別是潛在關稅變化可能造成的影響。基于目前測算的財務影響,拜耳認為暫不需要調整全年業績展望。然而,該問題可能引發的后續影響以及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其未來可能造成的財務影響尚難準確預估。

    如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請訪問:www.bayer.com。 

    ]]>
    消化是健康的根本!專家提醒關注消化酶不足導致的消化不良 2025-04-09 15:05:00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陳勝良教授 消化不良的病因眾多,其中消化酶分泌不足或缺乏是其發病的重要原因。消化酶是人體自身分泌的一類蛋白質,其主要作用是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營養物質,使其變成易于吸收的小分子。若日常生活中出現早飽、餐后飽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或排便異常(如腹瀉、脂肪瀉)等癥狀,很可能是消化酶分泌不足的警示信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科主任鄒多武教授強調,消化酶在消化過程中至關重要。如果缺乏消化酶,食物無法被分解吸收,不僅無法為身體提供營養,反而可能轉化為有害物質。消化酶就像食物分解的"催化劑",當其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時會導致食物滯留腸道,破壞菌群平衡,甚至誘發全身炎癥反應,對健康造成深遠影響。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科主任鄒多武教授 日常應對消化不良有妙招,科學補充消化酶是關鍵 我國63.1%的消化不良癥狀與進餐有關,主要源于飲食結構和習慣的改變。快節奏生活導致飲食不規律,影響消化酶分泌;高脂、高糖、高蛋白飲食增加了消化負擔;進食過快、咀嚼不充分,也降低了消化效率。醫生提醒應對消化不良問題,調整生活方式尤為重要。細嚼慢咽有助于減輕胃負擔,尤其對胃排空障礙患者更為重要。餐后適當站立或散步,也有助于消化,避免飯后久坐或躺臥。 消化酶分泌不足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年齡、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精神心理異常以及消化系統疾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胰腺腫瘤及胰腺切除術后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約25%的人存在消化酶分泌不足的情況,這意味著每4個人中就有1人深受其擾,而老年人、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胰腺及腸胃功能比較弱的患者更是消化酶分泌不足的高發人群。 在自身消化酶分泌不足的情況下,適當補充消化酶制劑成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方式。目前市面上已有多款消化酶非處方藥和處方藥制劑,但成分和適應癥各不相同,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為幫助公眾更科學合理地使用消化酶,近期《中華消化雜志》正式發布了由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功能性胃腸病協作組起草的《消化酶類藥物臨床與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該共識結合國內外權威資料,聚焦家庭場景下的使用需求,梳理了消化不良的類型、識別酶不足的方法、消化酶產品的選擇原則及用藥建議,為大眾提供實用的參考。共識特別建議家庭藥箱中應常備復方消化酶制劑,以備不時之需。 關于如何選擇消化酶制劑,鄒多武教授建議,可優先選擇非處方藥類(OTC)、活性高的復方消化酶制劑。復方消化酶含有多種關鍵酶,可提升食物的分解與吸收效率,緩解消化不良。相比傳統藥物,其起效快,作用于食物本身,幾乎不進入血液,安全性高,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消化-內分泌"協同管理:守護糖尿病患者的消化健康 長期高血糖不僅會影響胰島素分泌,還會損害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導致消化酶分泌不足,形成"高血糖-消化障礙-營養不良-血糖波動"的惡性循環。除了胰腺本身的病變外,部分降糖藥物導致的胃腸道不良反應、高血糖引發的胃腸道自主神經功能異常等因素相互疊加,使消化問題成為糖尿病患者的"隱形負擔"。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鄒大進教授指出,約3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消化不良癥狀。保護好消化功能是糖尿病管理的第一道防線,關乎血糖控制、營養代謝等多個環節。在生活方式方面,要牢記避免 "胡吃、海喝、不動、肥胖、熬夜、壓力";在治療策略上,可以適當補充消化酶。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鄒大進教授 鄒大進教授強調: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補充消化酶利遠大于弊。不僅能改善營養吸收、調節腸道菌群,還能改善肌少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外源性補充消化酶不會產生額外副作用,也不會干擾血糖的控制。通過合理聯用降糖藥物和消化酶制劑,能夠有效解決糖尿病患者的消化不良問題,實現更好的整體治療效果。這種"糖酶聯用"綜合治療策略,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陳勝良教授特別指出,糖尿病患者消化系統功能與糖尿病病情存在互為因果的關系,臨床上建議采用隨餐補充消化酶的治療策略。這種給藥方式能確保消化酶與食糜同步移動,有效解決胃腸動力紊亂導致的消化酶利用效率低下問題,為食物充分消化吸收創造有利條件 。 ? ]]> 上海2025年4月9日 /美通社/ -- 數據顯示,每五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存在消化不良問題。在我國,以消化不良為主訴的患者占普通內科門診的11.05%、占消化專科門診的52.85%。其中,生活節奏快、飲食習慣不規律的人群首當其沖。然而,消化不良的潛在高風險人群還包括兒童和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

    在4月9日國際護胃日來臨之際,拜耳邀請多位來自消化科和內分泌科的權威專家,圍繞由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功能性胃腸病協作組新近發布的《消化酶類藥物臨床與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就消化酶的重要性、消化不良與消化酶的關系、糖尿病患者的消化問題以及如何科學用藥應對消化不良等話題進行科普分享,助力提升全民消化健康認知,做好護胃第一責任人。

    警惕"隱形胃傷":消化不良高發,專家提醒可能是消化酶不足

    消化不良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良好的消化功能是全身健康的重要基礎,消化不良會帶來各種健康連鎖問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陳勝良教授指出:"胃在整個消化系統中起著‘火車頭'的關鍵作用,消化不良帶來的連鎖反應往往超出消化系統本身。消化不良不僅傷胃,還會打破腸道菌群平衡,讓有害菌大量繁殖,產生的毒素進入血液,引發全身性的慢性炎癥。這些炎癥因子隨血液流向全身,對大腦、肌肉、關節、甲狀腺等血供豐富的部位影響尤其明顯,可能導致情緒波動、認知下降、關節疼痛、內分泌紊亂等問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陳勝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陳勝良教授

    消化不良的病因眾多,其中消化酶分泌不足或缺乏是其發病的重要原因。消化酶是人體自身分泌的一類蛋白質,其主要作用是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營養物質,使其變成易于吸收的小分子。若日常生活中出現早飽、餐后飽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或排便異常(如腹瀉、脂肪瀉)等癥狀,很可能是消化酶分泌不足的警示信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科主任鄒多武教授強調,消化酶在消化過程中至關重要。如果缺乏消化酶,食物無法被分解吸收,不僅無法為身體提供營養,反而可能轉化為有害物質。消化酶就像食物分解的"催化劑",當其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時會導致食物滯留腸道,破壞菌群平衡,甚至誘發全身炎癥反應,對健康造成深遠影響。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科主任鄒多武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科主任鄒多武教授

    日常應對消化不良有妙招,科學補充消化酶是關鍵

    我國63.1%的消化不良癥狀與進餐有關,主要源于飲食結構和習慣的改變。快節奏生活導致飲食不規律,影響消化酶分泌;高脂、高糖、高蛋白飲食增加了消化負擔;進食過快、咀嚼不充分,也降低了消化效率。醫生提醒應對消化不良問題,調整生活方式尤為重要。細嚼慢咽有助于減輕胃負擔,尤其對胃排空障礙患者更為重要。餐后適當站立或散步,也有助于消化,避免飯后久坐或躺臥。

    消化酶分泌不足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年齡、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精神心理異常以及消化系統疾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胰腺腫瘤及胰腺切除術后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約25%的人存在消化酶分泌不足的情況,這意味著每4個人中就有1人深受其擾,而老年人、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胰腺及腸胃功能比較弱的患者更是消化酶分泌不足的高發人群。

    在自身消化酶分泌不足的情況下,適當補充消化酶制劑成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方式。目前市面上已有多款消化酶非處方藥和處方藥制劑,但成分和適應癥各不相同,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為幫助公眾更科學合理地使用消化酶,近期《中華消化雜志》正式發布了由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功能性胃腸病協作組起草的《消化酶類藥物臨床與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該共識結合國內外權威資料,聚焦家庭場景下的使用需求,梳理了消化不良的類型、識別酶不足的方法、消化酶產品的選擇原則及用藥建議,為大眾提供實用的參考。共識特別建議家庭藥箱中應常備復方消化酶制劑,以備不時之需。

    關于如何選擇消化酶制劑,鄒多武教授建議,可優先選擇非處方藥類(OTC)、活性高的復方消化酶制劑。復方消化酶含有多種關鍵酶,可提升食物的分解與吸收效率,緩解消化不良。相比傳統藥物,其起效快,作用于食物本身,幾乎不進入血液,安全性高,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消化-內分泌"協同管理:守護糖尿病患者的消化健康

    長期高血糖不僅會影響胰島素分泌,還會損害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導致消化酶分泌不足,形成"高血糖-消化障礙-營養不良-血糖波動"的惡性循環。除了胰腺本身的病變外,部分降糖藥物導致的胃腸道不良反應、高血糖引發的胃腸道自主神經功能異常等因素相互疊加,使消化問題成為糖尿病患者的"隱形負擔"。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鄒大進教授指出,約3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消化不良癥狀。保護好消化功能是糖尿病管理的第一道防線,關乎血糖控制、營養代謝等多個環節。在生活方式方面,要牢記避免 "胡吃、海喝、不動、肥胖、熬夜、壓力";在治療策略上,可以適當補充消化酶。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鄒大進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鄒大進教授

    鄒大進教授強調: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補充消化酶利遠大于弊。不僅能改善營養吸收、調節腸道菌群,還能改善肌少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外源性補充消化酶不會產生額外副作用,也不會干擾血糖的控制。通過合理聯用降糖藥物和消化酶制劑,能夠有效解決糖尿病患者的消化不良問題,實現更好的整體治療效果。這種"糖酶聯用"綜合治療策略,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陳勝良教授特別指出,糖尿病患者消化系統功能與糖尿病病情存在互為因果的關系,臨床上建議采用隨餐補充消化酶的治療策略。這種給藥方式能確保消化酶與食糜同步移動,有效解決胃腸動力紊亂導致的消化酶利用效率低下問題,為食物充分消化吸收創造有利條件

     

    ]]>
    2025年將成為拜耳處方藥里程碑式的上市年 2025-04-07 12:43:00 "2025年是拜耳處方藥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上市年,公司正在全力以赴推動研發管線進展,"拜耳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拜耳處方藥事業部全球總裁Stefan Oelrich表示。"我們的增長戰略進展順利,并產生了巨大價值。今年,我們將向市場推出多款具有重磅藥物潛力的突破性產品。" 具有重磅藥物潛力的6款產品 諾倍戈?(達羅他胺) 拜耳計劃于2025年推出諾倍戈?的第三個適應癥,ARANOTE試驗的有力數據為其提供了支持,該試驗研究了達羅他胺聯合ADT相較于安慰劑聯合ADT治療mHSP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諾倍戈?已獲批聯合ADT和多西他賽治療mHSPC。此外,它還獲批聯合ADT治療具有高危轉移風險的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成年患者。 可申達?(非奈利酮) 在FINEARTS-HF III期臨床研究中,非奈利酮在心衰患者(LVEF ≥40%)中顯示出心血管結果的統計學顯著改善。基于此積極數據,拜耳已在美國、歐盟、中國和日本提交了該適應癥的上市申請。非奈利酮是唯一一款在III期研究中證明對LVEF≥40%的心衰患者具有心血管獲益的鹽皮質激素受體(MR)通路的靶向藥物。非奈利酮已獲批用于治療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慢性腎臟病(CKD)成人患者。 Beyonttra? (acoramidis) 今年2月,歐盟委員會批準了acoramidis(商品名為Beyonttra?)的上市許可,用于治療野生型或變異型轉甲狀腺素淀粉樣變性的患有心肌病的成年患者(ATTR-CM)。ATTR-CM是一種進行性致死性疾病,通過浸潤性、局限性心肌病導致心衰。由于心臟內持續存在淀粉樣物質沉積,患者面臨疾病持續進展的風險。Beyonttra?是一種高選擇性小分子、口服給藥的、接近完全(≥90%)的轉甲狀腺素蛋白(TTR)穩定劑。該藥物已在歐洲成功上市,德國是首個上市國家。 Elinzanetant 在三項III期臨床試驗(OASIS-1、2、3)中,elinzanetant 已成功證明其在減少與更年期相關的中重度血管舒縮癥狀(VMS,也稱為潮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今年1月,III期OASIS 4臨床取得了積極成果,達成其主要終點,證明了elinzanetant在治療接受乳腺癌輔助內分泌治療或患乳腺癌風險較高的女性中重度VMS方面的有效性。在所有四個III期臨床試驗中,參與者的睡眠障礙和與更年期相關的生活質量方面也有所改善。Elinzanetant正在全球多個市場申請上市許可,拜耳預計其今年將在美國和歐洲獲批。 Eylea? 8mg(阿柏西普8mg) 在眼科治療領域,Eylea? 8mg以其更長的治療間隔,將有望成為其已獲批適應癥——新生血管(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nAMD)和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新的標準治療。2024年12月,全球III期QUASAR研究表明,對于視網膜靜脈阻塞(RVO),包括中央、分支和半側視網膜靜脈阻塞,繼發黃斑水腫的患者,與當前的標準治療(艾力雅?2mg每月)給藥相比,阿柏西普8mg可以實現給藥頻率更低的同時,在視力改善方面也具有非劣療效。詳細結果將提交給全球多個衛生監管機構。 Asundexian Asundexian是一種選擇性口服FXIa抑制劑,作為一種潛在的新型抗血栓療法,目前正在研究用于預防接受標準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復發。FXIa抑制的機制假設是將卒中預防與出血風險解耦。OCEANIC-STROKE III期臨床研究進展順利,研究了接受標準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高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后的卒中預防。該研究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完成。該適應癥此前曾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資格。 影像診斷業務的新對比劑 拜耳影像診斷業務提供全面的對比劑產品組合,并顯著推進了其磁共振(MRI)的創新研發管線。III期臨床研究QUANTI探索了含釓的MRI對比劑gadoquatrane在兒科和成人患者中的廣泛潛在適應癥,成功達到了主要和全部關鍵次要終點。與按0.1 mmol Gd/kg體重給藥的對照組相比,gadoquatrane的釓劑量減少了60%。減少釓劑量對于需要重復進行對比增強MRI檢查的患者以及兒科等弱勢患者尤為重要。拜耳計劃向全球多個衛生監管機構提交上市申請。 帕金森病細胞療法和基因療法居領導地位 拜耳細胞和基因療法平臺取得了關鍵進展,達成了重要的臨床試驗里程碑,特別是在帕金森病領域。 Bemdaneprocel是一種在研細胞療法,通過手術將生成多巴胺的神經細胞前體植入大腦。根據I期臨床試驗exPDite的積極數據,它將直接推進至帕金森病的III期臨床。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授予bemdaneprocel再生醫學先進療法認定(RMAT),認可其在治療帕金森病方面的創新潛力。 AB-1005是一種治療帕金森病的在研基因療法,目前正處于II期臨床階段。REGENERATE-PD臨床試驗已迎來隨機化分組受試者。AB-1005基于腺相關病毒(AAV),將人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GDNF)轉基因輸送到大腦,有可能恢復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的功能。根據初步臨床證據,美國FDA 授予 AB-1005 RMAT 資格,因為它具有減緩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病情進展和改善運動結果的潛力。此外,英國藥品與保健品監管局(MHRA)授予AB-1005創新通行證認定。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兩項認定突顯了AB-1005在帕金森病領域滿足全球重大未滿足醫療需求的潛力。 作為轉型的一部分,拜耳聚焦重點研發領域,為腫瘤、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病、神經學和罕見病、免疫學領域的長期增長建立了高度差異化的研發管線。通過嚴格的評估和優先排序,拜耳處方藥目前完全專注于具有最大未滿足需求和最高價值潛力的領域。 推進精準腫瘤研發 在精準腫瘤治療領域,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在研藥物BAY 2927088)是針對攜帶HER2激活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潛在新靶向治療。在正在進行的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SOHO-01 I/II期臨床研究中,該藥物作為二線治療顯示出積極的結果,其潛力得到了美國FDA和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CDE)的突破性療法認定。此外,BAY 2927088還在SOHO-02 III期臨床試驗中評估作為一線治療的潛力,針對腫瘤具有HER2激活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針對攜帶HER2激活突變的轉移性或不可切除實體瘤的成人患者,BAY 2927088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在全球panSOHO II期臨床試驗中進行了研究。最近,在晚期KRAS突變腫瘤患者中還啟動了一項I期臨床試驗,研究藥物為BAY 3498264,是一種口服選擇性SOS1抑制劑。 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療(TRT)是拜耳精準腫瘤藥物開發的戰略重點領域。多菲戈?是首個也是唯一針對轉移性去勢抵抗前列腺癌癥患者的靶向α治療方案。基于多菲戈?十余年真實世界經驗,拜耳不斷發展的TRT產品組合包括新的靶向方法,將α放射性核素(如錒-225)與不同的靶向部分(包括抗體、小分子或肽基分子)結合起來。作為靶向PSMA(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的候選藥物,225Ac-pelgifatamab(BAY 3546828)和225Ac-PSMA-Trillium(BAY 3563254)目前正在晚期轉移性去勢耐受性前列腺癌癥(mCRPC)患者中進行I期臨床試驗。 近年來,對研發和平臺公司的定向投資加強了拜耳的早期和晚期研發管線。隨著Vividion收購Tavros Therapeutics,拜耳繼續利用其化學蛋白質組學技術平臺,通過精確的小分子療法,解鎖傳統上難以成藥的靶點。拜耳已經啟動了口服KEAP1激活劑在實體瘤中的I期臨床試驗和口服STAT3抑制劑在實體瘤和血液惡性腫瘤中的I期臨床試驗,并且還擁有包括針對RAS驅動癌癥的RAS-PIK3CA項目在內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支持項目。 加強心血管研發管線 在心血管疾病領域,拜耳正在推進處于II期臨床的治療藥物。用于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sGC)激活劑BAY 3283142已進入II期臨床。通過血紅素非依賴性途徑調節sGC,該在研sGC激活劑代表了一類新藥,可能在糖尿病腎病等高氧化應激條件下提供優勢。 通過抗α2抗纖溶酶抗體項目,拜耳正在開發一種基于新模式和作用機制的溶栓劑。這種抗體特異性阻斷內源性纖溶酶抑制劑α2AP能夠在不增加出血風險的情況下溶解急性栓塞或血栓。目前,這種在研抗體正在針對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進行II期臨床試驗評估,并有可能成為具有高度醫學相關性的適應癥的治療選擇。 AB-1002基因療法目前正在進行一項國際II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其在治療充血性心衰(CHF)中的有效性,涉及患有非缺血性心肌病和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III級心衰癥狀且射血分數降低的成年人。? ]]>
  • 用于治療轉甲狀腺素蛋白淀粉樣變性心肌病的心臟病藥物Beyonttra®acoramidis)已在歐洲成功獲批
  • 非激素類創新藥elinzanetant用于治療與更年期相關的中重度血管舒縮癥狀(VMS,也稱為潮熱), 預計2025年在美國和歐洲上市
  • 達羅他胺在前列腺癌治療領域的第三個適應癥,以及非奈利酮的第二個適應癥——用于治療一種常見心力衰竭(心衰)——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上市
  • 憑借在眼科領域的領導地位,潛在重磅藥物 Eylea® 8 mg(阿柏西普8 mg)在第三個適應癥的III期臨床試驗中取得積極結果,很快將向歐盟提交上市許可申請
  • 在帕金森病治療領域推進細胞療法和基因療法的旗艦項目
  • 啟動并推進心血管/腎臟和腫瘤等重點治療領域的多個創新和差異化項目的臨床開發
  • 德國柏林2025年4月7日 /美通社/ -- 在拜耳處方藥2025年全球媒體日之際,公司展示了其處方藥事業部的增長戰略和研發管線的重大進展。公司正在擴展其心臟病學產品組合,推出Beyonttra®,用于治療轉甲狀腺素蛋白淀粉樣變性心肌病 (ATTR-CM),并計劃在年底前推出非奈利酮(可申達®),用于治療常見心衰,即左心室射血分數 (LVEF)≥40%的心衰。同時,elinzanetant作為治療更年期女性中重度血管舒縮癥狀的非激素類療法,預計將在2025年夏末首次上市。在腫瘤領域,公司增長動力達羅他胺(諾倍戈®)的第三個適應癥預計將在2025年獲得在美國的批準,允許達羅他胺與雄激素剝奪療法(ADT)聯合使用,治療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成年患者。


    "2025年是拜耳處方藥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上市年,公司正在全力以赴推動研發管線進展,"拜耳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拜耳處方藥事業部全球總裁Stefan Oelrich表示。"我們的增長戰略進展順利,并產生了巨大價值。今年,我們將向市場推出多款具有重磅藥物潛力的突破性產品。"

    具有重磅藥物潛力的6款產品

    諾倍戈®(達羅他胺)

    拜耳計劃于2025年推出諾倍戈®的第三個適應癥,ARANOTE試驗的有力數據為其提供了支持,該試驗研究了達羅他胺聯合ADT相較于安慰劑聯合ADT治療mHSP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諾倍戈®已獲批聯合ADT和多西他賽治療mHSPC。此外,它還獲批聯合ADT治療具有高危轉移風險的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成年患者。

    可申達®(非奈利酮)

    在FINEARTS-HF III期臨床研究中,非奈利酮在心衰患者(LVEF ≥40%)中顯示出心血管結果的統計學顯著改善。基于此積極數據,拜耳已在美國、歐盟、中國和日本提交了該適應癥的上市申請。非奈利酮是唯一一款在III期研究中證明對LVEF≥40%的心衰患者具有心血管獲益的鹽皮質激素受體(MR)通路的靶向藥物。非奈利酮已獲批用于治療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慢性腎臟病(CKD)成人患者。

    Beyonttra® (acoramidis)

    今年2月,歐盟委員會批準了acoramidis(商品名為Beyonttra®)的上市許可,用于治療野生型或變異型轉甲狀腺素淀粉樣變性的患有心肌病的成年患者(ATTR-CM)。ATTR-CM是一種進行性致死性疾病,通過浸潤性、局限性心肌病導致心衰。由于心臟內持續存在淀粉樣物質沉積,患者面臨疾病持續進展的風險。Beyonttra®是一種高選擇性小分子、口服給藥的、接近完全(≥90%)的轉甲狀腺素蛋白(TTR)穩定劑。該藥物已在歐洲成功上市,德國是首個上市國家。

    Elinzanetant

    在三項III期臨床試驗(OASIS-1、2、3)中,elinzanetant 已成功證明其在減少與更年期相關的中重度血管舒縮癥狀(VMS,也稱為潮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今年1月,III期OASIS 4臨床取得了積極成果,達成其主要終點,證明了elinzanetant在治療接受乳腺癌輔助內分泌治療或患乳腺癌風險較高的女性中重度VMS方面的有效性。在所有四個III期臨床試驗中,參與者的睡眠障礙和與更年期相關的生活質量方面也有所改善。Elinzanetant正在全球多個市場申請上市許可,拜耳預計其今年將在美國和歐洲獲批。

    Eylea® 8mg(阿柏西普8mg

    在眼科治療領域,Eylea® 8mg以其更長的治療間隔,將有望成為其已獲批適應癥——新生血管(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nAMD)和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新的標準治療。2024年12月,全球III期QUASAR研究表明,對于視網膜靜脈阻塞(RVO),包括中央、分支和半側視網膜靜脈阻塞,繼發黃斑水腫的患者,與當前的標準治療(艾力雅®2mg每月)給藥相比,阿柏西普8mg可以實現給藥頻率更低的同時,在視力改善方面也具有非劣療效。詳細結果將提交給全球多個衛生監管機構。

    Asundexian

    Asundexian是一種選擇性口服FXIa抑制劑,作為一種潛在的新型抗血栓療法,目前正在研究用于預防接受標準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復發。FXIa抑制的機制假設是將卒中預防與出血風險解耦。OCEANIC-STROKE III期臨床研究進展順利,研究了接受標準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高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后的卒中預防。該研究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完成。該適應癥此前曾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資格。

    影像診斷業務的新對比劑

    拜耳影像診斷業務提供全面的對比劑產品組合,并顯著推進了其磁共振(MRI)的創新研發管線。III期臨床研究QUANTI探索了含釓的MRI對比劑gadoquatrane在兒科和成人患者中的廣泛潛在適應癥,成功達到了主要和全部關鍵次要終點。與按0.1 mmol Gd/kg體重給藥的對照組相比,gadoquatrane的釓劑量減少了60%。減少釓劑量對于需要重復進行對比增強MRI檢查的患者以及兒科等弱勢患者尤為重要。拜耳計劃向全球多個衛生監管機構提交上市申請。

    帕金森病細胞療法和基因療法居領導地位

    拜耳細胞和基因療法平臺取得了關鍵進展,達成了重要的臨床試驗里程碑,特別是在帕金森病領域。

    Bemdaneprocel是一種在研細胞療法,通過手術將生成多巴胺的神經細胞前體植入大腦。根據I期臨床試驗exPDite的積極數據,它將直接推進至帕金森病的III期臨床。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授予bemdaneprocel再生醫學先進療法認定(RMAT),認可其在治療帕金森病方面的創新潛力。

    AB-1005是一種治療帕金森病的在研基因療法,目前正處于II期臨床階段。REGENERATE-PD臨床試驗已迎來隨機化分組受試者。AB-1005基于腺相關病毒(AAV),將人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GDNF)轉基因輸送到大腦,有可能恢復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的功能。根據初步臨床證據,美國FDA 授予 AB-1005 RMAT 資格,因為它具有減緩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病情進展和改善運動結果的潛力。此外,英國藥品與保健品監管局(MHRA)授予AB-1005創新通行證認定。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兩項認定突顯了AB-1005在帕金森病領域滿足全球重大未滿足醫療需求的潛力。

    作為轉型的一部分,拜耳聚焦重點研發領域,為腫瘤、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病、神經學和罕見病、免疫學領域的長期增長建立了高度差異化的研發管線。通過嚴格的評估和優先排序,拜耳處方藥目前完全專注于具有最大未滿足需求和最高價值潛力的領域。

    推進精準腫瘤研發

    在精準腫瘤治療領域,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在研藥物BAY 2927088)是針對攜帶HER2激活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潛在新靶向治療。在正在進行的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SOHO-01 I/II期臨床研究中,該藥物作為二線治療顯示出積極的結果,其潛力得到了美國FDA和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CDE)的突破性療法認定。此外,BAY 2927088還在SOHO-02 III期臨床試驗中評估作為一線治療的潛力,針對腫瘤具有HER2激活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針對攜帶HER2激活突變的轉移性或不可切除實體瘤的成人患者,BAY 2927088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在全球panSOHO II期臨床試驗中進行了研究。最近,在晚期KRAS突變腫瘤患者中還啟動了一項I期臨床試驗,研究藥物為BAY 3498264,是一種口服選擇性SOS1抑制劑。

    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療(TRT)是拜耳精準腫瘤藥物開發的戰略重點領域。多菲戈®是首個也是唯一針對轉移性去勢抵抗前列腺癌癥患者的靶向α治療方案。基于多菲戈®十余年真實世界經驗,拜耳不斷發展的TRT產品組合包括新的靶向方法,將α放射性核素(如錒-225)與不同的靶向部分(包括抗體、小分子或肽基分子)結合起來。作為靶向PSMA(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的候選藥物,225Ac-pelgifatamab(BAY 3546828)和225Ac-PSMA-Trillium(BAY 3563254)目前正在晚期轉移性去勢耐受性前列腺癌癥(mCRPC)患者中進行I期臨床試驗。

    近年來,對研發和平臺公司的定向投資加強了拜耳的早期和晚期研發管線。隨著Vividion收購Tavros Therapeutics,拜耳繼續利用其化學蛋白質組學技術平臺,通過精確的小分子療法,解鎖傳統上難以成藥的靶點。拜耳已經啟動了口服KEAP1激活劑在實體瘤中的I期臨床試驗和口服STAT3抑制劑在實體瘤和血液惡性腫瘤中的I期臨床試驗,并且還擁有包括針對RAS驅動癌癥的RAS-PIK3CA項目在內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支持項目。

    加強心血管研發管線

    在心血管疾病領域,拜耳正在推進處于II期臨床的治療藥物。用于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sGC)激活劑BAY 3283142已進入II期臨床。通過血紅素非依賴性途徑調節sGC,該在研sGC激活劑代表了一類新藥,可能在糖尿病腎病等高氧化應激條件下提供優勢。

    通過抗α2抗纖溶酶抗體項目,拜耳正在開發一種基于新模式和作用機制的溶栓劑。這種抗體特異性阻斷內源性纖溶酶抑制劑α2AP能夠在不增加出血風險的情況下溶解急性栓塞或血栓。目前,這種在研抗體正在針對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進行II期臨床試驗評估,并有可能成為具有高度醫學相關性的適應癥的治療選擇。

    AB-1002基因療法目前正在進行一項國際II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其在治療充血性心衰(CHF)中的有效性,涉及患有非缺血性心肌病和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III級心衰癥狀且射血分數降低的成年人。 

    ]]>
    拜耳與浦合醫藥簽署I期臨床PRMT5抑制劑全球許可協議 2025-03-26 17:43:00
  • 拜耳獲得MTA協同PRMT5抑制劑的全球獨家許可,用于選擇性靶向MTAP缺失型腫瘤
  • 代號為BAY 3713372的I期臨床試驗已啟動,首例患者已入組
  • 約10%至30%癌癥涉及MTAP缺失[1]
  • 該合作的高度戰略契合將強化拜耳多元化的早期精準腫瘤研發管線
  • 成為拜耳攜手中國領先的生物醫藥企業走向全球醫藥市場的一個關鍵里程碑
  • 柏林和北京2025年3月26日 /美通社/ -- 拜耳與蘇州浦合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浦合醫藥)今天宣布,雙方已就浦合醫藥口服小分子PRMT5抑制劑達成全球許可協議。該抑制劑可選擇性靶向MTAP缺失型腫瘤。根據該協議,拜耳獲得開發、制造和商業化MTA協同PRMT5抑制劑的全球獨家許可。拜耳已招募首例患者參與I期人體首次劑量爬坡臨床試驗。該試驗以BAY 3713372為代號,研究MTA協同PRMT5抑制劑用于治療MTAP缺失型實體瘤。

    "我們期待挖掘PRMT5抑制劑的潛力,幫助MTAP缺失型腫瘤患者,改善這些患者通常較差的預后,"拜耳處方藥事業部全球業務發展與授權許可負責人Juergen Eckhardt博士表示。"這種創新機制能夠高度選擇性地靶向癌細胞而不傷害健康細胞,展現出極大的潛力。這將有力支持我們構建業內最具變革性和差異化的精準腫瘤學產品管線的使命。"

    拜耳高度關注中國蓬勃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并對高水平創新成果給予高度認可。此次與浦合醫藥的合作是拜耳攜手中國領先的生物醫藥企業走向全球醫藥市場的一個關鍵里程碑,標志著拜耳在中國的開放合作創新邁向更高階段。

    "我們看到MTA協同PRMT5抑制劑在治療MTAP缺失型腫瘤方面具有巨大潛力。MTA協同PRMT5抑制劑PH020(現名為BAY 3713372)已在臨床前研究中表現出具有競爭力的對 PRMT5與MTA結合的選擇性和活性,以及腦滲透能力,"浦合醫藥首席執行官郭永起表示。"我們很高興與生命科學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拜耳合作,將新一代PRMT5抑制劑推進到臨床階段。我們期待與拜耳一起為全球患者帶來這種治療選擇。"

    PRMT5(蛋白精氨酸甲基轉移酶5)和特定基因MTAP(代謝酶5'-脫氧-5'-甲硫腺苷磷酸化酶)在細胞代謝中發揮關鍵作用,對細胞存活至關重要。約10%至30%的癌癥涉及MTAP缺失[1],導致腫瘤細胞中的MTA(甲硫腺苷)水平升高,而BAY 3713372旨在結合PRMT5-MTA復合物,專門針對腫瘤弱點。

    作為全球腫瘤治療領域創新和市場領導者,拜耳多年來通過自身研發和外部合作為全球及中國患者帶來多款重磅藥物。同時,拜耳也關注到多種腫瘤類型目前依然缺少有效的治療選擇。

    "MTAP基因缺失存在于多種腫瘤中,包括目前幾乎沒有有效治療選擇或預后較差的癌癥,例如胰腺癌和膠質母細胞瘤,"拜耳處方藥事業部腫瘤研究及早期開發全球負責人Dominik Ruettinger博士表示。"我們期待推進這一計劃,因為我們的動力是開發創新藥物,改善和延長我們所服務的癌癥患者的生命,尤其是醫療需求未被滿足的領域。"

    拜耳是植根中國超過140年的跨國生命科學公司,致力成為中國創新力量的首選合作伙伴,深入中國創新生態,積極攜手本地創新伙伴,包括通過不斷加深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知名本土學術機構的戰略伙伴關系,致力加速前沿科研成果向新藥研發的轉化,同時通過在中國設立拜耳Co.Lab共創平臺,利用全球創新與合作網絡以及在醫藥產業的豐富經驗與專長,賦能中國生物技術初創企業快速成長。

    財務條款未予披露。

    ]]>
    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啟動 共同守護生命早期1000天 2025-03-13 14:42:00 科普行動專家組 作為行動的主要牽頭專家,《孕前和孕期主要微量營養素補充專家共識(2024)》的編委會成員,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漆洪波介紹了行動的有關情況:"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將組織科普領域專家學者,指導支持基層醫生參與科普內容創作,并對科普內容進行把關,助力加強基層醫生對于婦幼健康的科學認識,提升基層醫生參與婦幼健康科普的積極性。同時,行動還將面向健康科普、醫療衛生等領域專業人員廣泛征集優秀科普作品,并通過多渠道推動科普內容有效觸達有需要的人群,進一步提高孕產婦和兒童健康水平。" 漆洪波說,醫務人員在婦幼健康科普工作中既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健康促進的推動者。"我們要利用專業知識,向公眾傳播科學的婦幼健康信息,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指導,幫助公眾掌握健康技能,糾正錯誤觀念。同時,醫務人員還應注重科研思維,推動科普內容和方法的創新。"他說。 健康中國,科普先行。大力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活動是為百姓健康服務的好事,是踐行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實事。"近年來,我們欣喜地看到,國家層面大力支持、鼓勵醫療衛生人員進行科普創作,也在計劃進一步壯大健康教育人才隊伍,使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衛生人員投身健康教育的專業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增強。"漆洪波說,"醫療衛生機構是健康促進的主要陣地,廣大醫務人員是健康促進的主力軍。醫務工作者不僅有‘治病救人'的責任,同樣也承擔著‘普及健康'的義務,做好科普工作是醫生的天職和使命,我們要從‘要我做'轉變成‘我要做',把健康知識、健康服務和健康理念送到大眾身邊。" 科普行動海報 ? ]]> 北京2025年3月13日 /美通社/ -- 婦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礎。生命早期1000天是生長發育的起點,這一階段的健康管理是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最為重要的第一站,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一個人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它不僅能夠影響嬰兒時期的體格發育和腦發育,也關系到孩子成人后的健康。

    為普及婦幼健康知識,守護生命早期1000天,提高出生人口質量和公眾健康素養,人民健康于近日啟動"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以下簡稱"行動"),并組建科普專家庫。

    行動由拜耳健康消費品公益支持,依托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基于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專家組最新發布的《孕前和孕期主要微量營養素補充專家共識(2024)》,圍繞全孕期營養健康主題,匯集權威優質婦幼健康科普知識,鼓勵醫務人員發揮醫學科普創作"主力軍"作用,通過創作專業性、互動性、趣味性兼備的婦幼健康科普作品,面向公眾加強婦幼健康知識宣教,促進居民健康素養提升,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科普行動專家組
    科普行動專家組

    作為行動的主要牽頭專家,《孕前和孕期主要微量營養素補充專家共識(2024)》的編委會成員,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漆洪波介紹了行動的有關情況:"2025人民好醫生婦幼健康科普行動將組織科普領域專家學者,指導支持基層醫生參與科普內容創作,并對科普內容進行把關,助力加強基層醫生對于婦幼健康的科學認識,提升基層醫生參與婦幼健康科普的積極性。同時,行動還將面向健康科普、醫療衛生等領域專業人員廣泛征集優秀科普作品,并通過多渠道推動科普內容有效觸達有需要的人群,進一步提高孕產婦和兒童健康水平。"

    漆洪波說,醫務人員在婦幼健康科普工作中既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健康促進的推動者。"我們要利用專業知識,向公眾傳播科學的婦幼健康信息,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指導,幫助公眾掌握健康技能,糾正錯誤觀念。同時,醫務人員還應注重科研思維,推動科普內容和方法的創新。"他說。

    健康中國,科普先行。大力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活動是為百姓健康服務的好事,是踐行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實事。"近年來,我們欣喜地看到,國家層面大力支持、鼓勵醫療衛生人員進行科普創作,也在計劃進一步壯大健康教育人才隊伍,使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衛生人員投身健康教育的專業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增強。"漆洪波說,"醫療衛生機構是健康促進的主要陣地,廣大醫務人員是健康促進的主力軍。醫務工作者不僅有‘治病救人'的責任,同樣也承擔著‘普及健康'的義務,做好科普工作是醫生的天職和使命,我們要從‘要我做'轉變成‘我要做',把健康知識、健康服務和健康理念送到大眾身邊。"

    科普行動海報
    科普行動海報

     

    ]]>
    "拜耳女性健康關愛計劃"正式啟動 將落地超100家關愛專區 2025-03-07 15:47:00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家庭發展研究中心沈奕斐 "相比男性而言,女性的生育黃金期更為明確,生理上的理想生育年齡具有較為清晰的時間范圍。每位女性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節奏,關鍵在于掌握好自己的步調。合理平衡生理時間與社會時間,做好規劃,才能更從容地面對生育、職業與生活的選擇。"沈奕斐副教授強調,女性不必給自己設限,無論是選擇生育、不生育,還是其他人生路徑,都不應是單選題,而是可以靈活規劃的多選題。關鍵在于做好人生規劃,平衡不同選擇的利弊,讓自己的人生時區既符合生理規律,又保持在可掌控的節奏之中。 生育力不止關乎生育,更是女性整體健康的重要指標 女性生育力,是指女性能夠產生卵母細胞、卵細胞受精并孕育胎兒的能力,以及生育質量、妊娠或再次妊娠的潛力。此外,子宮內膜也是重要的體現生育力的器官,流產、反復流產等會傷害子宮內膜,影響生育力。因此,在沒有生育要求時,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避孕,防止意外懷孕的發生,以避免人工流產損傷子宮內膜,短效口服避孕藥是一個很好的避孕選擇。 生育力的核心指標包括卵巢功能、子宮健康、內分泌系統穩定性及整體生殖系統健康狀況,受到年齡、生活方式、環境污染、疾病因素及藥物使用等多方面影響。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內分泌與生殖中心教研室主任、學科帶頭人郁琦表示:"女性生育力,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能懷孕的能力,更進一步理解,是女性能夠產生卵母細胞、卵細胞受精并孕育胎兒的能力。" 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內分泌與生殖中心教研室主任、學科帶頭人郁琦 生育力不僅決定女性是否能夠生育,更關系到女性整體健康。生育健康管理不僅是為了實現生育目標,更是女性整體健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育齡女性應定期進行生育力評估,關注卵巢儲備功能、月經周期、激素水平等關鍵指標。此外,科學的備孕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生育力衰退,例如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適量運動、遠離有害環境污染物等。郁琦教授指出,生育對女性健康具有重要影響,許多人也意識到,懷孕本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或降低某些導致不孕的疾病風險。例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等疾病與長期不懷孕存在一定關聯,而懷孕次數較少的女性更容易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癥。 高質量生育,孕期管理需重視多重營養素補充 科學的生育健康管理應貫穿女性一生,從青春期、育齡期到孕期及產后,每個階段都需要關注生育力保護,避免因忽視健康管理而影響未來的生育選擇和生活質量。女性作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做有規劃的生育,更需要科學的方法確保高質量生育。 郁琦教授提醒道:"計劃懷孕前,建議提前進行醫學評估。補充葉酸、多種維生素,為孕期健康打基礎。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在卵子發育、精子生成及胚胎早期發育中發揮關鍵作用。由于日常飲食難以滿足全面需求,適量補充復合營養素對生殖健康至關重要。" 全孕期的健康管理不僅影響母體健康,還直接關系到胎兒的發育質量。對于備孕的女性,建議從孕前至少3個月開始,每日增補葉酸,直至妊娠滿3個月;可選擇含葉酸的復合維生素補充劑(如維生素B12、維生素A和鐵等),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無排卵性不孕的風險,提高妊娠率,預防子代多種出生缺陷,改善妊娠結局。郁琦教授強調:"葉酸是在各種維生素中,唯一一種已經研究明確代謝路徑及作用機制的一種B族維生素,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葉酸可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因日常烹飪習慣,中國女性易缺乏葉酸,建議從孕前3個月就開始補充含0.8毫克的葉酸的多元營養素補充劑。即使個別營養素并不缺乏,適量補充也不會過量。無論男女,都應在備孕期提前三個月補充必要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共建生育友好型社會,關愛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 生育不僅僅關乎個人,還受到家庭、社會及政策環境的影響。沈奕斐副教授表示: "當代女性的生育決策更加理性,是社會全面進步的體現,但女性需要得到更多支持。如今我們國家的政策更加務實,不再只是簡單倡導生育,而是通過生育友好型政策來推動。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構建完善的社會支持體系,包括制度政策、設施建設、文化建設,為生育女性提供更多保障。支持體系越健全,生育成本越低,社會對生育的認可度越高,自然會有更多人愿意生育。" 郁琦教授表示,"生育健康管理正在被納入更廣泛的醫療健康體系,但目前的重點仍然集中在孕期管理,而對生育力保護和產后健康管理的關注仍有不足。未來生育健康管理應向全生命周期延伸,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支持,包括青春期健康教育、生育力評估、科學備孕指導、產后康復等,幫助女性更好地掌控自身生育力,維護長期健康。" 從醫學支持到社會保障,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是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關鍵。已在女性健康領域耕耘超百年的拜耳,堅持依托自身業務專長和全球資源,與社會各界共建女性健康生態圈。今年,拜耳處方藥事業部和健康消費品事業部首次聯袂啟動"拜耳女性健康關愛計劃",將與合作伙伴一起在全國落地超過100家"拜耳女性健康關愛專區"。通過適齡女性生育力保護、高質量備孕及妊娠,生育力延續等三大板塊,為女性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精準化健康服務和解決方案。在專區內,女性消費者還能獲得女性健康專員的專業指導與健康檢測服務。 拜耳女性健康關愛專區 ? ]]> 上海2025年3月7日 /美通社/ --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建設,不斷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以優化生育環境、提升女性健康管理水平。多位專家和委員呼吁:關注女性生殖健康,全方位保護女性生育力。科學的生育健康管理至關重要,女性都應關注自身生育力,做好健康管理,確保未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在今年"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已在女性健康領域耕耘超百年的拜耳,攜手合作伙伴正式啟動"拜耳女性健康關愛計劃",旨在為女性提供貫穿全生命周期的生育力保護與支持。

    女性生育規劃成趨勢,重在把握自己的人生節奏

    目前,女性的生育力管理意識日益增強,越來越多女性主動關注生育健康,探索科學備孕與生育力保護的方法。

    "生育權是女性的基本權利,女性應當在充分知情的情況下,自主選擇是否生育、何時生育以及如何生育。"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家庭發展研究中心沈奕斐表示,如今,女性的角色非常多元,可以是職場女性,也可以是全職媽媽,還可以是自由職業者、志愿者等,她們努力在家庭與事業之間找到平衡,實現多元身份的自由切換。越來越多女性在生育問題上更加理性,既考慮個人意愿,也平衡現實因素,這不僅是社會多元化發展的體現,也反映出女性對自身生活質量的更高關注。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家庭發展研究中心沈奕斐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家庭發展研究中心沈奕斐

    "相比男性而言,女性的生育黃金期更為明確,生理上的理想生育年齡具有較為清晰的時間范圍。每位女性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節奏,關鍵在于掌握好自己的步調。合理平衡生理時間與社會時間,做好規劃,才能更從容地面對生育、職業與生活的選擇。"沈奕斐副教授強調,女性不必給自己設限,無論是選擇生育、不生育,還是其他人生路徑,都不應是單選題,而是可以靈活規劃的多選題。關鍵在于做好人生規劃,平衡不同選擇的利弊,讓自己的人生時區既符合生理規律,又保持在可掌控的節奏之中。

    生育力不止關乎生育,更是女性整體健康的重要指標

    女性生育力,是指女性能夠產生卵母細胞、卵細胞受精并孕育胎兒的能力,以及生育質量、妊娠或再次妊娠的潛力。此外,子宮內膜也是重要的體現生育力的器官,流產、反復流產等會傷害子宮內膜,影響生育力。因此,在沒有生育要求時,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避孕,防止意外懷孕的發生,以避免人工流產損傷子宮內膜,短效口服避孕藥是一個很好的避孕選擇。

    生育力的核心指標包括卵巢功能、子宮健康、內分泌系統穩定性及整體生殖系統健康狀況,受到年齡、生活方式、環境污染、疾病因素及藥物使用等多方面影響。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內分泌與生殖中心教研室主任、學科帶頭人郁琦表示:"女性生育力,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能懷孕的能力,更進一步理解,是女性能夠產生卵母細胞、卵細胞受精并孕育胎兒的能力。"

    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內分泌與生殖中心教研室主任、學科帶頭人郁琦
    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內分泌與生殖中心教研室主任、學科帶頭人郁琦

    生育力不僅決定女性是否能夠生育,更關系到女性整體健康。生育健康管理不僅是為了實現生育目標,更是女性整體健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育齡女性應定期進行生育力評估,關注卵巢儲備功能、月經周期、激素水平等關鍵指標。此外,科學的備孕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生育力衰退,例如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適量運動、遠離有害環境污染物等。郁琦教授指出,生育對女性健康具有重要影響,許多人也意識到,懷孕本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或降低某些導致不孕的疾病風險。例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等疾病與長期不懷孕存在一定關聯,而懷孕次數較少的女性更容易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癥。

    高質量生育,孕期管理需重視多重營養素補充

    科學的生育健康管理應貫穿女性一生,從青春期、育齡期到孕期及產后,每個階段都需要關注生育力保護,避免因忽視健康管理而影響未來的生育選擇和生活質量。女性作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做有規劃的生育,更需要科學的方法確保高質量生育。

    郁琦教授提醒道:"計劃懷孕前,建議提前進行醫學評估。補充葉酸、多種維生素,為孕期健康打基礎。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在卵子發育、精子生成及胚胎早期發育中發揮關鍵作用。由于日常飲食難以滿足全面需求,適量補充復合營養素對生殖健康至關重要。"

    全孕期的健康管理不僅影響母體健康,還直接關系到胎兒的發育質量。對于備孕的女性,建議從孕前至少3個月開始,每日增補葉酸,直至妊娠滿3個月;可選擇含葉酸的復合維生素補充劑(如維生素B12、維生素A和鐵等),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無排卵性不孕的風險,提高妊娠率,預防子代多種出生缺陷,改善妊娠結局。郁琦教授強調:"葉酸是在各種維生素中,唯一一種已經研究明確代謝路徑及作用機制的一種B族維生素,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葉酸可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因日常烹飪習慣,中國女性易缺乏葉酸,建議從孕前3個月就開始補充含0.8毫克的葉酸的多元營養素補充劑。即使個別營養素并不缺乏,適量補充也不會過量。無論男女,都應在備孕期提前三個月補充必要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共建生育友好型社會,關愛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

    生育不僅僅關乎個人,還受到家庭、社會及政策環境的影響。沈奕斐副教授表示"當代女性的生育決策更加理性,是社會全面進步的體現,但女性需要得到更多支持。如今我們國家的政策更加務實,不再只是簡單倡導生育,而是通過生育友好型政策來推動。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構建完善的社會支持體系,包括制度政策、設施建設、文化建設,為生育女性提供更多保障。支持體系越健全,生育成本越低,社會對生育的認可度越高,自然會有更多人愿意生育。"

    郁琦教授表示,"生育健康管理正在被納入更廣泛的醫療健康體系,但目前的重點仍然集中在孕期管理,而對生育力保護和產后健康管理的關注仍有不足。未來生育健康管理應向全生命周期延伸,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支持,包括青春期健康教育、生育力評估、科學備孕指導、產后康復等,幫助女性更好地掌控自身生育力,維護長期健康。"

    從醫學支持到社會保障,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是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關鍵。已在女性健康領域耕耘超百年的拜耳,堅持依托自身業務專長和全球資源,與社會各界共建女性健康生態圈。今年,拜耳處方藥事業部和健康消費品事業部首次聯袂啟動"拜耳女性健康關愛計劃",將與合作伙伴一起在全國落地超過100家"拜耳女性健康關愛專區"。通過適齡女性生育力保護、高質量備孕及妊娠,生育力延續等三大板塊,為女性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精準化健康服務和解決方案。在專區內,女性消費者還能獲得女性健康專員的專業指導與健康檢測服務。

    拜耳女性健康關愛專區
    拜耳女性健康關愛專區

     

    ]]>
    拜耳2024財年達成調整后的財務預期,采取果斷行動應對挑戰 2025-03-05 20:00:00 。 ]]>
  • 2025年是公司發展的關鍵轉折點——預計2026年起公司業績將有所提升
  • 作物科學業務以全面的計劃以提升盈利能力
  • 戰略重點領域取得進展
  • 2024年集團銷售額達到466.06億歐元(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后為正0.7%),匯率變動產生了13.49億歐元的負面影響
  • 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101.23億歐元(負13.5%
  • 每股核心收益為5.05歐元(負21.0%
  • 作物科學業務凈收益為負25.52億歐元,出現減值損失
  • 自由現金流增至31.07億歐元,凈金融債務減至326.26億歐元
  • 每股擬派股息達到0.11歐元
  • 2025年展望:預計銷售額與上一年大致持平,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和每股核心收益將下降
  • 德國勒沃庫森2025年3月5日 /美通社/ -- 拜耳集團達成2024年調整后的財務預期。拜耳集團首席執行官比爾?安德森(Bill Anderson)在周三的財報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擁有三大核心業務,這些業務均具有極具潛力的長期發展前景。然而,要抓住未來的機遇,我們首先需要渡過一段充滿挑戰的時期,目前還有許多工作亟待我們去完成。"安德森稱,2025年是公司的"關鍵轉折點"。他解釋說,今年是拜耳扭轉局面的第二年,也是財務業績最困難的一年,預計凈銷售額與上一年基本持平,而收益和自由現金流較上一年有所下降。預計從2026年起公司業績將會有所提升。除了現有的四個戰略重點領域外,公司還將把作物科學業務的盈利能力視為第五個戰略重點,并為此制定了一份全面的盈利提升五年計劃。安德森表示:"大家將看到我們火力全開,專注于采取正確的行動,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公司筑牢根基,為股東贏得未來。"

    他還以處方藥事業部為例指出:公司預計抗癌藥物諾倍戈®和治療與2型糖尿病相關慢性腎病的可申達®合計銷售額,將從當前約20億歐元提升至2025年25億歐元以上。公司還計劃在今年內推出心臟藥物Beyonttra?(活性成分:acoramidis)和治療更年期癥狀的非激素類藥物elinzanetant。他補充道,處方藥事業部銷售額預計自2027年起恢復增長,自2028年開始擴大利潤率。此外,公司在法庭內外持續積極應對美國訴訟事務,安德森認為今年有望在訴訟風險管控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安德森表示,公司承諾在2026年底前大幅降低相關風險。同時,公司將繼續推進去杠桿和"動態的責任共擔"運營模式。新運營模式在2024年已實現約5億歐元的既定降本目標,預計2025年將額外節省8億歐元。

    提升作物科學事業部盈利能力的計劃聚焦產品組合、研發、生產、商務及賦能團隊等關鍵領域,并包含一項深遠的現金生產力計劃,預計至2029年實現年盈利貢獻超10億歐元。拜耳公司的目標是未來幾年作物科學事業部業務實現高于市場水平的增長,至2029年通過創新實現增量銷售額超35億歐元。同年,該事業部的目標是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達到20%區間中段。比爾?安德森表示:"我們深知必須采取行動,團隊已制定計劃,并具備實現目標的能力。" 

    集團銷售額與上年持平,自由現金流略超預期

    拜耳集團2024財年的銷售額增長0.7%(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達到466.06億歐元。匯率造成的負面影響為13.49億歐元(2023年:19.64億歐元)。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13.5%,至101.23億歐元。其中匯率負面影響為5.73億歐元(2023年:3.75億歐元)。息稅前利潤為負7100萬歐元(2023年:正6.12億歐元),凈特殊費用為55.07億歐元(2023年:69.77億歐元),特殊費用主要來自減值損失,這主要涉及作物科學事業部。凈收益為負25.52億歐元(2023年:負29.41億歐元),每股核心收益下降21.0%,至5.05歐元。

    自由現金流達到31.07億歐元,較上一財年同比增長超過一倍,略超公司預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融債務凈額降至326.26億歐元,較2023年底下降5.4%。為進一步減少債務并增強靈活性,公司擬按此前宣布的方案支付2024年法定最低股息。因此,公司提議在2025年4月25日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對于享有股息的股份,維持每股股息0.11歐元不變。

    作物科學事業部受作物保護業務價格下調影響

    作物科學事業部銷售額下降2.0%(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為222.59億歐元。對業務的影響主要來自作物保護業務競爭性定價壓力導致的價格下降。因種植面積減少,種子與性狀產品的銷售量下滑,但作物保護產品銷售量的增長抵消了這一不利影響。在拉丁美洲,玉米種植面積減少,加之作物保護產品價格下調,致使該地區銷售額有所下降。而在北美地區,作物保護產品銷量上升,大豆種植面積增加,推動銷售額實現小幅增長,部分抵消了因玉米種植面積減少的影響。

    作物科學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下降了14.2%,為43.25億歐元,主要原因是作物保護業務價格大幅下跌。此外,集團短期激勵計劃(STI)準備金增加以及通脹成本上升,也對盈利產生了影響。不過,得益于效率提升,銷售成本(尤其是作物保護產品的銷售成本)有所改善。同時,匯率變動帶來了3700萬歐元的積極影響(2023年:1.03億歐元)。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下降了2.3%,達到19.4%。

    新產品推動處方藥事業部的銷售額增長

    處方藥(處方藥事業部)銷售額增長了3.3%(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至181.31億歐元。該事業部的新產品取得了顯著增長,其中諾倍戈®和可申達®的增長率分別達到78.2%和73.9%(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處方藥事業部的眼科藥物艾力雅®銷售額也持續增長,增長率為5.1%(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影像診斷業務同樣實現了增長,主要是因為CT高壓注射系統產品線和優維顯®的銷量及價格上漲。此外,肺動脈高壓治療藥物安吉奧®的銷售額大幅增長10.5%(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在美國市場的增長尤為顯著。口服抗凝藥物拜瑞妥®的銷售額則由于專利到期下降了13.0%(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積極影響。

    處方藥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了9.0%,至47.22億歐元,主要原因是匯率的負面影響達4.91億歐元(2023年:2.21億歐元)。利潤還受到了STI的準備金增加以及產品組合變動的影響,具體表現為拜瑞妥®銷售額的下降和諾倍戈®及艾力雅®銷售額的增長,以及相關許可費用的增加。不過,處方藥事業部通過減少后期臨床開發項目支出以及降低成熟產品的銷售費用,部分抵消了這些影響,同時加大了對早期研發、細胞及基因療法以及化學蛋白質組學技術的投資。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下降了2.7%,達到26.0%。

    健康消費品業務的銷售額(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幾乎在所有品類均實現增長

    自我保健產品(健康消費品業務)的銷售額在上年同期強勁表現的基礎上增長了1.9%(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達到58.7億歐元,并且幾乎在所有品類均實現增長。皮膚健康品類的銷售額增長最為強勁,達9.7%(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這主要得益于市場對Bepanthen?(貝樂欣)的持續強勁需求。消化道健康品類的銷售額也大幅增長了8.2%(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部分歸功于供應情況恢復正常。相比之下,由于季節性疲軟以及美國客戶優化了庫存的原因,該事業部的過敏與感冒品類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的強勁表現相比下降了11.5%(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

    健康消費品業務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了3.2%,至13.66億歐元,主要原因是匯率的負面影響達4600萬歐元(2023年:1.33億歐元)。得益于持續的成本和價格管理,該事業部能夠抵消銷售成本的增加以及產品營銷和開發投資增加帶來的影響。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為23.3%,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

    集團展望:2025年銷售額預計與上年大致持平

    經匯率調整(即基于2024年的月平均匯率)后,拜耳預計2025年的銷售額將達到450億至470億歐元。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后,相當于變化了約負3%至正1%。經匯率調整后,拜耳預計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95億至100億歐元,每股核心收益為4.50至5.00歐元,自由現金流為15億至25億歐元。截至2025年年底,金融債務凈額預計將達到310億至320億歐元(經匯率調整)。

    拜耳還根據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收盤匯率做出預測,與上述經匯率調整后的預測差異如下:從集團層面來看,截至2025年年底,預計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93億至98億歐元,每股核心收益為4.25至4.75歐元,自由現金流為13億至23億歐元,金融債務凈額為312億至322億歐元。

    可持續發展:氣候與水資源管理獲最高評級

    2024年,拜耳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再獲突破。公司正穩步推進2030年三個"1億"目標,即支持小農戶、提供現代避孕產品及自我保健方案。作為《氣候過渡與轉型計劃》的一部分,拜耳去年明確了到2050年實現全價值鏈凈零排放的具體目標,并規劃了一系列擬采取的措施。近期,公司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獲"科學碳目標倡議"認可,其凈零排放實現途徑也得到驗證。作為在該領域的關鍵舉措,拜耳將持續推動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以滿足自身的電力與能源需求。2024年,公司已簽署相關協議,確保大部分電力來源于可再生能源。

    拜耳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及其在支持人類發展、保護環境方面的相關承諾,仍將是未來集團戰略的核心。去年年底,拜耳集團管理委員會重申了這一可持續發展戰略。著名非營利組織CDP認可拜耳在該領域的努力,并授予其水資源與氣候管理最高評級A。

    如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請訪問:www.bayer.com

    ]]>
    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正式啟動 2025-03-04 15:57:00 3月3日,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正式啟動。 "拜耳在中國已有140多年的歷史,持續參與中國蓬勃發展的進程。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開幕是我們致力于促進中國醫療創新的重要里程碑。"谷思遠博士表示,"中國生物制藥發展顯著增長,并迅速成為全球領先的創新中心之一。中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也為醫療行業的商業化和運營創新提供了新思路。通過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我們希望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將未來那些有望改變中國乃至全球醫療健康的重大發現變為現實。" 拜耳與亦莊的淵源源自于30年前。1995年,拜耳醫藥落戶亦莊,是亦莊首家世界級制藥企業,歷經三十年發展,已成長為北京唯一一家連續十三年產值過百億的生物醫藥標桿企業。去年,拜耳成為全市首家通過自貿區數據跨境負面清單政策的外資藥企,并推動影像診斷醫療器械首個在華工廠落地亦莊。這些成績的取得,展現了拜耳立足北京亦莊、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也是亦莊積極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縮影。 "今天,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在國際醫藥創新公園(BioPark)正式成立,標志著拜耳醫藥在京發展布局邁上了新的臺階,也是亦莊與拜耳深化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開區真誠期待,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立足北京、輻射全球,充分發揮跨國醫藥龍頭企業的優勢,在新一輪產業升級中占據主動。同時亦莊也將始終堅持構建開放包容的產業生態,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助力拜耳醫藥在京更快更好地發展。 下一步,北京經開區將圍繞打造全球醫藥創新發展的"典范區",加快推進國際醫藥創新公園(BioPark)建設,為企業、高校院所、研究型醫院創新研發和成果轉化搭建平臺,加快打造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圍繞做數字醫療的"引領者",夯實AI醫療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完善醫療健康數據的制度創新以及建設人工智能醫療健康行業應用基地,探索醫學人工智能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圍繞做細胞和基因治療領域的"開拓者",布局建設國家級干細胞技術創新中心,加快細胞基因治療CDMO等平臺建設,建設以滿足創新產品需求為牽引的政、產、學、研、監協同創新平臺,研究制定行業技術標準,加速細胞和基因治療領域從科學研究向產業化轉型。 ]]> 北京2025年3月4日 /美通社/ -- 作為首批入駐國際醫藥創新公園(BioPark)的6家外資企業之一,拜耳醫藥在2024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北京論壇開幕式上宣布,將中國首個開放創新中心——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落戶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國際醫藥創新公園(BioPark)。3月3日,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正式啟動。"該中心致力于搭建全球領先的概念驗證平臺和臨床試驗信息數據運營平臺,將持續引入心血管疾病、腫瘤等領域的創新藥物,并在女性健康和眼科疾病方面推動創新解決方案 。"拜耳處方藥事業部首席商業運營官谷思遠博士(Sebastian Guth, PhD)說道。


    3月3日,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正式啟動。

    "拜耳在中國已有140多年的歷史,持續參與中國蓬勃發展的進程。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開幕是我們致力于促進中國醫療創新的重要里程碑。"谷思遠博士表示,"中國生物制藥發展顯著增長,并迅速成為全球領先的創新中心之一。中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也為醫療行業的商業化和運營創新提供了新思路。通過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我們希望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將未來那些有望改變中國乃至全球醫療健康的重大發現變為現實。"

    拜耳與亦莊的淵源源自于30年前。1995年,拜耳醫藥落戶亦莊,是亦莊首家世界級制藥企業,歷經三十年發展,已成長為北京唯一一家連續十三年產值過百億的生物醫藥標桿企業。去年,拜耳成為全市首家通過自貿區數據跨境負面清單政策的外資藥企,并推動影像診斷醫療器械首個在華工廠落地亦莊。這些成績的取得,展現了拜耳立足北京亦莊、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也是亦莊積極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縮影。

    "今天,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在國際醫藥創新公園(BioPark)正式成立,標志著拜耳醫藥在京發展布局邁上了新的臺階,也是亦莊與拜耳深化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開區真誠期待,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立足北京、輻射全球,充分發揮跨國醫藥龍頭企業的優勢,在新一輪產業升級中占據主動。同時亦莊也將始終堅持構建開放包容的產業生態,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助力拜耳醫藥在京更快更好地發展。

    下一步,北京經開區將圍繞打造全球醫藥創新發展的"典范區",加快推進國際醫藥創新公園(BioPark)建設,為企業、高校院所、研究型醫院創新研發和成果轉化搭建平臺,加快打造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圍繞做數字醫療的"引領者",夯實AI醫療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完善醫療健康數據的制度創新以及建設人工智能醫療健康行業應用基地,探索醫學人工智能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圍繞做細胞和基因治療領域的"開拓者",布局建設國家級干細胞技術創新中心,加快細胞基因治療CDMO等平臺建設,建設以滿足創新產品需求為牽引的政、產、學、研、監協同創新平臺,研究制定行業技術標準,加速細胞和基因治療領域從科學研究向產業化轉型。

    ]]>
    拜耳連續七年榮獲"中國杰出雇主"認證,名列榜單前十 2025-01-17 14:09:00 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全球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拜耳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周曉蘭 表示:"連續七年獲得‘中國杰出雇主'認證,是對拜耳在人才發展和組織建設方面長期努力的認可。作為一家擁有超過160年歷史的創新型生命科學企業,拜耳始終視人才為企業創新的內驅力,通過持續優化人才發展體系,構建健康包容的工作環境,拜耳賦能人才各展所長,協同發展,從而為加速業務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動能,踐行‘共享健康,消除饑餓'的企業使命。" 早在2021年,拜耳就已提出了 "本色自我,成就拜耳"(Be You. Be Bayer.)的雇主品牌宣言,鼓勵拜耳人主動把握自己的職業發展,與拜耳共同成長。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消費者和種植者,拜耳從2023年起實施了DSO(Dynamic Shared Ownership,動態責任共擔)運營模式,推動組織向更加靈活和創新的方向發展。通過賦予員工更大的自主權和決策能力,充分釋放員工潛能,實現自我發展的目標,最大程度激發個人創造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以更好地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與挑戰。 數字化創新驅動,賦能人才可持續發展 在拜耳,數字化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人才發展的催化劑。通過為員工提供先進的數字化和人工智能工具,拜耳不斷優化人才體驗,提升其創新能力和工作效率。 針對內部員工,拜耳推出了"人才市場"(Talent Marketplace)這一創新的全球性平臺,它將人工智能技術與人才發展需求相結合,為員工打造了一個以技能為核心的職業發展和網絡生態系統。該平臺通過智能算法為員工提供個性化的職業發展路徑和項目參與機會,激發員工的持續學習熱情和潛力釋放,從而推動個人成長與組織目標的協同發展。通過動態和流動的職業環境極大地提高了工作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同時也促進了跨組織、跨職能和跨地域的工作機會。這不僅加快了人才流動,還幫助構建了多樣化的團隊,提升了員工的可見度和職業發展的機會。 緊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趨勢,2024年3月,拜耳內部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手myGenAssist上線。這一內部工具集成了先進的人工智能模型互動、專業數據庫接入、最新資訊獲取、文檔分析等功能,極大地簡化了日常工作流程,同時為員工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創意和知識生成平臺。myGenAssist的引入還特別強調了信息安全,為員工的敏感工作場景提供數據保護,它不僅是拜耳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公司堅持創新驅動、賦能員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體現。 打造健康工作環境,提升員工福祉 一直以來,拜耳高度重視員工的身心健康和福祉,以關愛員工和發展人才為公司重要目標,致力于為員工打造健康和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傳遞員工關愛,并通過一系列綜合性的健康福利計劃,為員工提供全面的健康支持,確保他們在工作中保持活力,享受健康、平衡的生活。 已連續開展八季的"21天健步走挑戰賽"活動是拜耳推廣健康生活方式的實際行動之一,該活動以健康、公益、低碳環保為主題,通過創新的活動賽制,倡導綠色低碳、可持續的健康行為。在2024年的健步走活動中,共有1181名參與者,包括1092位員工和89位家屬,共計完成1.56億步行走,總里程達到了93651.39公里。這一活動不僅鼓勵員工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提高健康水平,也通過團隊合作增強了員工之間的溝通與協作,體現了拜耳對員工活力和健康的重視。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員工健康意識,普及健康知識,助力多維度健康管理,拜耳于2023年推出了"健康與未來"這一全新的拜耳中國健康項目, 通過多元化的健康話題,結合豐富多彩、獨具創新的活動形式,持續培養員工的健康意識,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為員工提供了全面的健康支持體系,也推動了企業內外的健康文化建設。 拜耳大中華區及拜耳中國處方藥事業部代理人力資源副總裁梁夢詩 表示:"在追求使命的道路上,拜耳始終將員工視為最寶貴的財富。在DSO運營模式轉型過程中,拜耳積極支持員工規劃職業發展目標,助力員工主導發展路徑,發展綜合技能, 成就最佳自我。我們相信,一個健康的團隊是企業成功和創新的基石,通過持續完善福利體系,并利用數字化技術賦能員工在組織內的長期發展,我們希望每一位員工都能夠在一個支持性和關懷的環境中成長和成功。" 未來,拜耳將繼續秉持"本色自我,成就拜耳"的雇主品牌理念,以人為本,為人才與組織的未來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我們期待與更多行業內外的多元化人才攜手,與各界伙伴共創共贏,共筑一個"共享健康,消除饑餓"的美好世界。 ]]> 上海2025年1月17日 /美通社/ -- 在1月16日揭曉的"中國杰出雇主2025"榜單中,拜耳中國憑借其在雇主品牌建設、數字化體驗及健康福利等多方面的卓越表現,連續七年榮獲"中國杰出雇主"認證,并再次躋身榜單前十。


    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全球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拜耳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周曉蘭表示:"連續七年獲得‘中國杰出雇主'認證,是對拜耳在人才發展和組織建設方面長期努力的認可。作為一家擁有超過160年歷史的創新型生命科學企業,拜耳始終視人才為企業創新的內驅力,通過持續優化人才發展體系,構建健康包容的工作環境,拜耳賦能人才各展所長,協同發展,從而為加速業務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動能,踐行‘共享健康,消除饑餓'的企業使命。"

    早在2021年,拜耳就已提出了 "本色自我,成就拜耳"(Be You. Be Bayer.)的雇主品牌宣言,鼓勵拜耳人主動把握自己的職業發展,與拜耳共同成長。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消費者和種植者,拜耳從2023年起實施了DSO(Dynamic Shared Ownership,動態責任共擔)運營模式,推動組織向更加靈活和創新的方向發展。通過賦予員工更大的自主權和決策能力,充分釋放員工潛能,實現自我發展的目標,最大程度激發個人創造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以更好地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與挑戰。

    數字化創新驅動,賦能人才可持續發展

    在拜耳,數字化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人才發展的催化劑。通過為員工提供先進的數字化和人工智能工具,拜耳不斷優化人才體驗,提升其創新能力和工作效率。

    針對內部員工,拜耳推出了"人才市場"(Talent Marketplace)這一創新的全球性平臺,它將人工智能技術與人才發展需求相結合,為員工打造了一個以技能為核心的職業發展和網絡生態系統。該平臺通過智能算法為員工提供個性化的職業發展路徑和項目參與機會,激發員工的持續學習熱情和潛力釋放,從而推動個人成長與組織目標的協同發展。通過動態和流動的職業環境極大地提高了工作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同時也促進了跨組織、跨職能和跨地域的工作機會。這不僅加快了人才流動,還幫助構建了多樣化的團隊,提升了員工的可見度和職業發展的機會。

    緊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趨勢,2024年3月,拜耳內部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手myGenAssist上線。這一內部工具集成了先進的人工智能模型互動、專業數據庫接入、最新資訊獲取、文檔分析等功能,極大地簡化了日常工作流程,同時為員工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創意和知識生成平臺。myGenAssist的引入還特別強調了信息安全,為員工的敏感工作場景提供數據保護,它不僅是拜耳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公司堅持創新驅動、賦能員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體現。

    打造健康工作環境,提升員工福祉

    一直以來,拜耳高度重視員工的身心健康和福祉,以關愛員工和發展人才為公司重要目標,致力于為員工打造健康和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傳遞員工關愛,并通過一系列綜合性的健康福利計劃,為員工提供全面的健康支持,確保他們在工作中保持活力,享受健康、平衡的生活。

    已連續開展八季的"21天健步走挑戰賽"活動是拜耳推廣健康生活方式的實際行動之一,該活動以健康、公益、低碳環保為主題,通過創新的活動賽制,倡導綠色低碳、可持續的健康行為。在2024年的健步走活動中,共有1181名參與者,包括1092位員工和89位家屬,共計完成1.56億步行走,總里程達到了93651.39公里。這一活動不僅鼓勵員工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提高健康水平,也通過團隊合作增強了員工之間的溝通與協作,體現了拜耳對員工活力和健康的重視。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員工健康意識,普及健康知識,助力多維度健康管理,拜耳于2023年推出了"健康與未來"這一全新的拜耳中國健康項目, 通過多元化的健康話題,結合豐富多彩、獨具創新的活動形式,持續培養員工的健康意識,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為員工提供了全面的健康支持體系,也推動了企業內外的健康文化建設。

    拜耳大中華區及拜耳中國處方藥事業部代理人力資源副總裁梁夢詩表示:"在追求使命的道路上,拜耳始終將員工視為最寶貴的財富。在DSO運營模式轉型過程中,拜耳積極支持員工規劃職業發展目標,助力員工主導發展路徑,發展綜合技能, 成就最佳自我。我們相信,一個健康的團隊是企業成功和創新的基石,通過持續完善福利體系,并利用數字化技術賦能員工在組織內的長期發展,我們希望每一位員工都能夠在一個支持性和關懷的環境中成長和成功。"

    未來,拜耳將繼續秉持"本色自我,成就拜耳"的雇主品牌理念,以人為本,為人才與組織的未來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我們期待與更多行業內外的多元化人才攜手,與各界伙伴共創共贏,共筑一個"共享健康,消除饑餓"的美好世界。


    ]]>
    拜耳在中國和美國同時遞交非奈利酮心力衰竭適應癥上市申請 2025-01-13 12:43:00 。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括拜耳集團管理層基于當前設想和預測所作的前瞻性聲明。各種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它因素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的實際運營結果、財務狀況、發展或業績與上述前瞻性表述中所作出的估計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在拜耳官方網站www.bayer.com上公開的拜耳各項報告。本公司沒有責任更新這些前瞻性聲明或使其符合未來發生的事件或發展。 [1] Solomon SD, et al.?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4. DOI: 10.1056/NEJMoa2407107 [2] Shahim B, et al. Card Fail Rev. 2023;27(9):e11. doi: 10.15420/cfr.2023.05 [3] Redfield MM, Borlaug BA. JAMA. 2023;329:827–838 [4] Gladden JD, et al. Pflugers Arch. 2014;466(6):1037-1053 [5] McDonagh TA, et al. Eur J Heart Fail.?2023;44(37):3267-3639.?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d195 [6] González-Juanatey, JR, et al.?Annals of Medicine.?2023:55(1):502–513. https://doi.org/10.1080/07853890.2023.2171110 ? ]]>
  • 非奈利酮(finerenone)是首個在針對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40% (即 LVEF輕度降低或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 III 期臨床研究中被證明有確切心血管獲益的鹽皮質激素受體(MR)拮抗劑[1]
  • 基于FINEARTS-HF III 期臨床研究的陽性結果遞交此上市申請,該數據已經在 2024 年 ESC 大會公布,同時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1]
  • 全球約有 3200 萬人患 LVEF≥40% 的心力衰竭,但目前獲得批準和指南推薦的療法有限[2,3,4,5]
  • 北京2025年1月13日 /美通社/ -- 2025年1月11日,拜耳宣布同時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遞交非奈利酮(finerenone)心力衰竭(心衰)適應癥上市申請,用于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40%的成年心衰患者,即左心室射血分數輕度降低(HFmrEF)或左心室射血分數保留(HFpEF)的心衰患者。

    非奈利酮是一種非甾體選擇性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是首個在針對LVEF≥40% (即 LVEF輕度降低或保留)心衰患者的 III 期臨床研究(FINEARTS-HF)中被證明有確切心血管獲益的鹽皮質激素受體(MR)拮抗劑。非奈利酮目前已經在全球包括中國、歐洲、日本美國在內的9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準用于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慢性腎臟病,在中國的商品名是可申達®

    拜耳處方藥事業部全球產品戰略與商業化執行副總裁Christine Roth表示:"射血分數輕度降低或保留的心衰在全球范圍內都是嚴峻的健康挑戰,患者可用治療方法有限。非奈利酮一旦獲批將成為針對這類常見心衰有療效證據支持的重要治療選擇,改善這類患者的心血管預后。"

    心衰是發病人數增長最快的心血管疾病,全世界有 6000 多萬人受其影響,其中約一半是LVEF≥40%的心衰,這類心衰與多種疾病相關,病情復雜、難以管理。時間趨勢分析也表明,LVEF≥40%的心衰患者很快占住院心衰患者的大多數。

    通過針對MR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過度激活,非奈利酮針對LVEF≥40%心衰的發病機制而發揮作用[1,6] ,如進行性纖維化問題。FINEARTS-HF III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與安慰劑相比,非奈利酮對LVEF≥40%心衰患者的心血管預后有統計學意義的改善。

    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遞交的非奈利酮心衰適應癥上市申請是基于FINEARTS-HF研究陽性結果,該研究是正在進行的非奈利酮大型臨床研究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共有 15,000 多名患者參加,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心衰研究項目之一,旨在全面了解非奈利酮針對心衰患者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

    關于拜耳

    拜耳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健康與農業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秉承"共享健康,消除饑餓"的使命,公司致力于通過產品和服務,幫助人們克服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和老齡化帶來的重大挑戰,造福人類和地球繁榮發展。拜耳致力于推動可持續發展并對業務產生積極影響。同時,集團還通過科技創新和業務增長來提升盈利能力并創造價值。在全球,拜耳品牌代表著可信、可靠及優質。在2023財年,拜耳的員工人數約為100,000名,銷售額為476億歐元。不計特殊項目的研究開發投入為54億歐元。更多信息請見www.bayer.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括拜耳集團管理層基于當前設想和預測所作的前瞻性聲明。各種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它因素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的實際運營結果、財務狀況、發展或業績與上述前瞻性表述中所作出的估計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在拜耳官方網站www.bayer.com上公開的拜耳各項報告。本公司沒有責任更新這些前瞻性聲明或使其符合未來發生的事件或發展。

    [1] Solomon SD, et al.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4. DOI: 10.1056/NEJMoa2407107
    [2] Shahim B, et al. Card Fail Rev. 2023;27(9):e11. doi: 10.15420/cfr.2023.05
    [3] Redfield MM, Borlaug BA. JAMA. 2023;329:827–838
    [4] Gladden JD, et al. Pflugers Arch. 2014;466(6):1037-1053
    [5] McDonagh TA, et al. Eur J Heart Fail. 2023;44(37):3267-3639.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d195
    [6] González-Juanatey, JR, et al.?Annals of Medicine. 2023:55(1):502–513. https://doi.org/10.1080/07853890.2023.2171110 

    ]]>
    面向亞洲女性創業者,2025拜耳基金會女性創業領袖獎開啟報名! 2025-01-07 12:07:00 2024年,共有2276名創業者申請了拜耳基金會女性創業領袖獎。經過層層篩選后,來自拉丁美洲、非洲與中東以及亞太地區的15名女性創業者獲得了該獎項。 01. 關注領域 1.??? 健康 * 日常健康:為健康服務不足的社區提供日常健康解決方案。 * 醫療保健支付方式:讓醫療保健更具可負擔性和可及性的解決方案。 * 健康技術:提升醫療保健可及性和效率的數字解決方案。 * 社區衛生工作者:賦能和支持社區衛生工作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的舉措。 * 減少疾病:解決因氣候變化從而產生惡化的傳染病和非傳染性疾病等健康問題。 2.??? 糧食安全 * 價值鏈與市場:強化糧食系統,確保公平獲取和公平貿易,包括支持小農戶。 * 防止糧食浪費:從生產到消費環節減少浪費的解決方案。 * 健康和可持續的食物獲取:推動營養食物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 水資源公正與衛生:確保清潔用水以及衛生設施,以支持糧食、健康系統及社區發展。 * 良好的農業知識:傳授代際相傳的優質農業基礎知識。 02. 報名要求 申請人需提供以健康和/或糧食安全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方案應強調對社會或社區的影響,我們鼓勵申請人將這一重點整合到申請中。如果方案同時涉及應對氣候相關問題將是一個加分項,但僅關注氣候相關的解決方案將不被接受。除滿足以上條件外,申請女性創業領袖獎還需要符合以下標準: * 女性領袖:申請人必須是在公司中擔任領導職務(創始人或其他C-level職位)的女性(組織中的其他領導職務可以由男性擔任)。 * 具有可持續的商業/融資模式:任何法人實體類型的組織都可以申請,前提是具有強烈的商業思維,并且業務不依賴贈款/捐贈/補貼等作為唯一的收入來源。 * 企業年收入:不超過50萬美元/360萬人民幣。 *獲取更多信息請訪問網站?https://bayerfoundation-wea.com/? 03.你將收獲 本年度15名獲獎者將會獲得: * 6個月的加速賦能:定制化的導師指導、專家網絡及全面的創業支持,助力實現業務成長與商業目標。 * 全額贊助出席頒獎典禮:享受全額贊助的頒獎典禮之旅,與推動變革的同行和全球領袖建立聯系。 * 25000歐元現金資助:獲得資金支持以進一步實現業務發展,拓展市場,擴大企業影響力。 * 影響力提升與行業認可:在全球舞臺分享創業故事,展示成就,創造積極影響力。 * 加入拜耳基金會校友社區:加入由歷屆獲獎者和變革者組成的全球社區,進行合作交流、學習溝通。 * 加入Impact Hub全球網絡:與全球32萬具有影響力的創新者和創業者一同推動包容的、可持續的以及規模化的創新。 04. 報名時間 2025年1月7日? ? ? ? 開啟報名 2025年2月18日? ? ? 截止報名 2025年4月? ? ? ? ? ? ? 篩選出30個創業團隊進入路演環節(英文) 2025年6月? ? ? ? ? ? ? 評選出15個創業團隊,并舉辦頒獎典禮 2025年6月-12月 ??? 為入選團隊提供定制化的創業支持和賦能 05. 報名方式 在電腦端復制下方鏈接在瀏覽器打開,進行報名: https://impacthub.acceleratorapp.co/application/new?program=wea-2025 ? 06. 發起方介紹 拜耳基金會(Bayer Foundation)是拜耳集團的企業公益基金會,通過支持科學突破和社會創新,推動全球社會進步。拜耳基金會為科學家、社會企業家和社會組織提供支持,幫助他們在健康、食品安全和環境領域實現突破性創新。從而促進社區發展,以營造更健康、公平的環境。 Impact Hub 2005年成立于倫敦,長期通過支持創業社群、催化創新合作的方式推動各類可持續發展議題。目前,全球范圍內已落地120多個?Hubs,遍布近70個國家和地區。每個?Hub 都由本地團隊建立、運營,深入本地市場和社群,同時鏈接全球創新資源,放大和延伸全球影響力。 ]]> 上海2025年1月7日 /美通社/ -- 202517日,由拜耳基金會發起、Impact Hub全球網絡支持的2025拜耳基金會女性創業領袖獎(The Bayer Foundation Women Entrepreneurs Award 2025)正式開啟報名。該獎項旨在支持新興國家和地區,特別是亞太、拉丁美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女性創業者,幫助她們推動在健康或糧食安全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為其提供企業成長基金、資源網絡、傳播渠道等多方位支持,助力創新解決方案的進一步規模化,以期實現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可持續變革。本年度獎項將授予15名獲獎的女性創業者。


    2024年,共有2276名創業者申請了拜耳基金會女性創業領袖獎。經過層層篩選后,來自拉丁美洲、非洲與中東以及亞太地區的15名女性創業者獲得了該獎項。

    01. 關注領域

    1.    健康

    • 日常健康:為健康服務不足的社區提供日常健康解決方案。
    • 醫療保健支付方式:讓醫療保健更具可負擔性和可及性的解決方案。
    • 健康技術:提升醫療保健可及性和效率的數字解決方案。
    • 社區衛生工作者:賦能和支持社區衛生工作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的舉措。
    • 減少疾病:解決因氣候變化從而產生惡化的傳染病和非傳染性疾病等健康問題。

    2.    糧食安全

    • 價值鏈與市場:強化糧食系統,確保公平獲取和公平貿易,包括支持小農戶。
    • 防止糧食浪費:從生產到消費環節減少浪費的解決方案。
    • 健康和可持續的食物獲取:推動營養食物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 水資源公正與衛生:確保清潔用水以及衛生設施,以支持糧食、健康系統及社區發展。
    • 良好的農業知識:傳授代際相傳的優質農業基礎知識。

    02. 報名要求

    申請人需提供以健康和/或糧食安全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方案應強調對社會或社區的影響,我們鼓勵申請人將這一重點整合到申請中。如果方案同時涉及應對氣候相關問題將是一個加分項,但僅關注氣候相關的解決方案將不被接受。除滿足以上條件外,申請女性創業領袖獎還需要符合以下標準:

    • 女性領袖:申請人必須是在公司中擔任領導職務(創始人或其他C-level職位)的女性(組織中的其他領導職務可以由男性擔任)。
    • 具有可持續的商業/融資模式:任何法人實體類型的組織都可以申請,前提是具有強烈的商業思維,并且業務不依賴贈款/捐贈/補貼等作為唯一的收入來源。
    • 企業年收入:不超過50萬美元/360萬人民幣。

    *獲取更多信息請訪問網站 https://bayerfoundation-wea.com/ 

    03.你將收獲

    本年度15名獲獎者將會獲得:

    • 6個月的加速賦能:定制化的導師指導、專家網絡及全面的創業支持,助力實現業務成長與商業目標。
    • 全額贊助出席頒獎典禮:享受全額贊助的頒獎典禮之旅,與推動變革的同行和全球領袖建立聯系。
    • 25000歐元現金資助:獲得資金支持以進一步實現業務發展,拓展市場,擴大企業影響力。
    • 影響力提升與行業認可:在全球舞臺分享創業故事,展示成就,創造積極影響力。
    • 加入拜耳基金會校友社區:加入由歷屆獲獎者和變革者組成的全球社區,進行合作交流、學習溝通。
    • 加入Impact Hub全球網絡:與全球32萬具有影響力的創新者和創業者一同推動包容的、可持續的以及規模化的創新。

    04. 報名時間

    202517        開啟報名

    2025218      截止報名

    20254              篩選出30個創業團隊進入路演環節(英文)

    20256              評選出15個創業團隊,并舉辦頒獎典禮

    20256-12     為入選團隊提供定制化的創業支持和賦能

    05. 報名方式

    在電腦端復制下方鏈接在瀏覽器打開,進行報名:

    https://impacthub.acceleratorapp.co/application/new?program=wea-2025 

    06. 發起方介紹

    拜耳基金會(Bayer Foundation)是拜耳集團的企業公益基金會,通過支持科學突破和社會創新,推動全球社會進步。拜耳基金會為科學家、社會企業家和社會組織提供支持,幫助他們在健康、食品安全和環境領域實現突破性創新。從而促進社區發展,以營造更健康、公平的環境。

    Impact Hub 2005年成立于倫敦,長期通過支持創業社群、催化創新合作的方式推動各類可持續發展議題。目前,全球范圍內已落地120多個 Hubs,遍布近70個國家和地區。每個 Hub 都由本地團隊建立、運營,深入本地市場和社群,同時鏈接全球創新資源,放大和延伸全球影響力。

    ]]>
    拜耳與美團醫藥健康合作再加碼,助力公眾擁有更健康的生活 2024-11-29 12:16:00 拜耳與美團醫藥健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未來雙方將將圍繞消費者需求,通過數據趨勢洞察分析,在場景營銷、用藥指導、患教服務等方面開展全域合作。在提升藥品可及性方面,雙方將開展營銷共建,加強新品首發合作力度,探索獨家定制、聯名發售等新型合作模式,借助美團HEALTH模型與工具,助力拜耳新品發布及全周期推廣。此外,為解決藥品零售常常會出現供需錯配的問題,雙方也將結合美團醫藥數字化解決方案,高效鏈接連鎖藥店進行精準鋪貨,提升24小時藥店及部分高需求地區的藥品可及性,拓展下沉市場。在科普患教等線上健康服務方面,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將拜耳健康消費品在自我保健領域的科學理念、專業知識和優質產品服務,與美團醫藥健康平臺的一站式在線健康服務能力相融合,更好地滿足用戶多層次的自我健康管理需求。 完整的本地消費體驗、精準的健康關懷更為重要 隨著近年來消費者健康管理觀念的逐漸提升,國人的消費心智和行為習慣已經產生了極大的改變:從針對性的疾病治療需求到健康理念貫穿全生命周期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的提升,公眾對線上和數字化的健康消費從持較為保守的態度逐漸發展為更加開放和普遍接受。 從美團醫藥健康的數據可見一斑。最新數據顯示,美團醫藥健康累計交易用戶已超3億,覆蓋25萬家藥店,為全國近3000個市區縣旗的用戶提供超過8萬種藥品。 然而,伴隨著即時零售模式走向成熟,對于平臺來說,健康消費體驗的"質"逐漸成為競爭關鍵,換言之,提供最完整的本地消費體驗、精準的健康關懷變得更加重要。為此,美團醫藥健康推出了全新的數字化解決方案——"HEALTH"經營增長模型,面向品牌端和連鎖端,提供數字化工具并開放數據洞察,助力行業伙伴獲取經營增量、建立穩定心智、補齊組織力短板。 "即時零售平臺不僅是經營渠道,更是工業品牌構建多元營銷場景、建設品牌心智、拓展下沉市場的新陣地。"美團醫藥健康事業部負責人李曉輝表示,拜耳健康消費品覆蓋了消化道健康品類、營養品類、止痛類等多個產品,是消費者日常健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品類。未來,美團醫藥健康將與拜耳持續拓展產品服務的合作深度,攜手為消費者提供精準的、可信賴的健康解決方案。 打破"壁壘",探索跨品類的多元化場景 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數字化助力。作為數字化的先行者,從廣泛聯手重點醫藥健康類電商平臺,拓展銷售渠道,開展以數字化思維為驅動的全域營銷,到深入O2O平臺,設立品牌專區,在平臺內部進行全鏈路管理,實現品類健康教育到解決方案真正觸及消費者,拜耳健康消費品一直以數字化思維探索拓展健康消費品的可及性,讓消費者觸手可及拜耳的優質自我保健產品和解決方案。 早在2020年,拜耳健康消費品聯手美團買藥開啟了醫藥新零售3.0時代,聯手眾多連鎖藥店,通過建立科普教育平臺、擴大藥店服務半徑、提供個性化O2O運營服務等方面為產業賦能,幫助消費者更好地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經過四年的合作,雙方合作范圍已全面覆蓋達喜、力度伸、散利痛、愛樂維等多個產品線。其中,在達喜消化酶新品上市推廣上,雙方合作開展了數字化營銷,推動達喜消化酶在年輕用戶群的廣泛滲透。在胃腸用藥品類下,拜耳產品在美團買藥用戶滲透率超過30%,成為該品類的最大工業品牌之一。此外,力度伸系列產品也深受美團買藥用戶歡迎,美團買藥春節健康消費報告顯示,力度伸泡騰片為十大頂流營養補充劑。 此次與美團醫藥健康攜手升級合作,拜耳健康消費品希望借助數字化技術打破"壁壘",覆蓋跨品類的多元化場景,將拜耳健康消費品在自我保健領域的科學理念、專業知識和優質產品服務,借助美團醫藥健康平臺精細化的用戶運營,更好地滿足用戶多層次的自我健康管理需求。 拜耳健康消費品中國區副總裁、核心渠道客戶事業部負責人蔣以希表示:"對合作伙伴而言,拜耳不僅是品牌商,而是全鏈路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商。此次與美團合作,除了發揮我們多年來在專業健康知識和品質產品方面的優勢,也希望進行更多形式的探索,不斷提升全生命周期健康產品服務的可及性,優化消費者的健康消費體驗,提升決策效率,讓更多的人掌握健康主動權,擁有更健康的生活。" ]]> 北京2024年11月29日 /美通社/ -- 11月28日,拜耳健康消費品攜手美團醫藥健康共同舉辦"智享健康,聚力向新"戰略合作研討會,探討在公眾健康消費需求日趨數字化和精細化的當下,如何發揮各自的優勢,匯聚全鏈路的能量,充分挖掘中國健康產業的潛力,助力公眾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活動現場,拜耳健康消費品與美團醫藥健康繼雙方2020年首次合作后,再次就核心渠道客戶事業部的相關品牌達成戰略合作。

    拜耳與美團醫藥健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拜耳與美團醫藥健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未來雙方將將圍繞消費者需求,通過數據趨勢洞察分析,在場景營銷、用藥指導、患教服務等方面開展全域合作。在提升藥品可及性方面,雙方將開展營銷共建,加強新品首發合作力度,探索獨家定制、聯名發售等新型合作模式,借助美團HEALTH模型與工具,助力拜耳新品發布及全周期推廣。此外,為解決藥品零售常常會出現供需錯配的問題,雙方也將結合美團醫藥數字化解決方案,高效鏈接連鎖藥店進行精準鋪貨,提升24小時藥店及部分高需求地區的藥品可及性,拓展下沉市場。在科普患教等線上健康服務方面,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將拜耳健康消費品在自我保健領域的科學理念、專業知識和優質產品服務,與美團醫藥健康平臺的一站式在線健康服務能力相融合,更好地滿足用戶多層次的自我健康管理需求。

    完整的本地消費體驗、精準的健康關懷更為重要

    隨著近年來消費者健康管理觀念的逐漸提升,國人的消費心智和行為習慣已經產生了極大的改變:從針對性的疾病治療需求到健康理念貫穿全生命周期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的提升,公眾對線上和數字化的健康消費從持較為保守的態度逐漸發展為更加開放和普遍接受。

    從美團醫藥健康的數據可見一斑。最新數據顯示,美團醫藥健康累計交易用戶已超3億,覆蓋25萬家藥店,為全國近3000個市區縣旗的用戶提供超過8萬種藥品。

    然而,伴隨著即時零售模式走向成熟,對于平臺來說,健康消費體驗的"質"逐漸成為競爭關鍵,換言之,提供最完整的本地消費體驗、精準的健康關懷變得更加重要。為此,美團醫藥健康推出了全新的數字化解決方案——"HEALTH"經營增長模型,面向品牌端和連鎖端,提供數字化工具并開放數據洞察,助力行業伙伴獲取經營增量、建立穩定心智、補齊組織力短板。

    "即時零售平臺不僅是經營渠道,更是工業品牌構建多元營銷場景、建設品牌心智、拓展下沉市場的新陣地。"美團醫藥健康事業部負責人李曉輝表示,拜耳健康消費品覆蓋了消化道健康品類、營養品類、止痛類等多個產品,是消費者日常健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品類。未來,美團醫藥健康將與拜耳持續拓展產品服務的合作深度,攜手為消費者提供精準的、可信賴的健康解決方案。

    打破"壁壘",探索跨品類的多元化場景

    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數字化助力。作為數字化的先行者,從廣泛聯手重點醫藥健康類電商平臺,拓展銷售渠道,開展以數字化思維為驅動的全域營銷,到深入O2O平臺,設立品牌專區,在平臺內部進行全鏈路管理,實現品類健康教育到解決方案真正觸及消費者,拜耳健康消費品一直以數字化思維探索拓展健康消費品的可及性,讓消費者觸手可及拜耳的優質自我保健產品和解決方案。

    早在2020年,拜耳健康消費品聯手美團買藥開啟了醫藥新零售3.0時代,聯手眾多連鎖藥店,通過建立科普教育平臺、擴大藥店服務半徑、提供個性化O2O運營服務等方面為產業賦能,幫助消費者更好地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經過四年的合作,雙方合作范圍已全面覆蓋達喜、力度伸、散利痛、愛樂維等多個產品線。其中,在達喜消化酶新品上市推廣上,雙方合作開展了數字化營銷,推動達喜消化酶在年輕用戶群的廣泛滲透。在胃腸用藥品類下,拜耳產品在美團買藥用戶滲透率超過30%,成為該品類的最大工業品牌之一。此外,力度伸系列產品也深受美團買藥用戶歡迎,美團買藥春節健康消費報告顯示,力度伸泡騰片為十大頂流營養補充劑。

    此次與美團醫藥健康攜手升級合作,拜耳健康消費品希望借助數字化技術打破"壁壘",覆蓋跨品類的多元化場景,將拜耳健康消費品在自我保健領域的科學理念、專業知識和優質產品服務,借助美團醫藥健康平臺精細化的用戶運營,更好地滿足用戶多層次的自我健康管理需求。

    拜耳健康消費品中國區副總裁、核心渠道客戶事業部負責人蔣以希表示:"對合作伙伴而言,拜耳不僅是品牌商,而是全鏈路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商。此次與美團合作,除了發揮我們多年來在專業健康知識和品質產品方面的優勢,也希望進行更多形式的探索,不斷提升全生命周期健康產品服務的可及性,優化消費者的健康消費體驗,提升決策效率,讓更多的人掌握健康主動權,擁有更健康的生活。"

    ]]>
    拜耳第三季度取得戰略性進展,確認集團業績展望 2024-11-12 19:53:00 。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括拜耳集團管理層基于當前設想和預測所作的前瞻性聲明。各種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它因素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的實際運營結果、財務狀況、發展或業績與上述前瞻性表述中所作出的估計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在拜耳官方網站 www.bayer.com 上公開的拜耳各項報告。本公司沒有責任更新這些前瞻性聲明或使其符合未來發生的事件或發展。 ]]>
  • 集團銷售額達到99.68億歐元(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后為正0.6%
  • 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12.51億歐元(負25.8%
  • 每股核心收益為0.24歐元(負36.8%
  • 作物科學事業部凈收益為負41.83億歐元,出現減值損失
  • 自由現金流為11.48億歐元
  • 2024年,集團銷售額增長(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每股核心收益和自由現金流的展望得到確認,農業業務的市場活力減弱,健康消費品市場的增長預期降低,處方藥事業部的業績為預期水平的高值
  • 2025年,作物保護業務會面臨監管挑戰和仿制藥價格壓力,而新產品可減輕專利損失對處方藥事業部的影響,健康消費品事業部業務預計將實現強勁增長
  • 成功加強處方藥事業部研發管線及推進新運營模式
  • 比爾?安德森表示:“我們迎難而上,在戰略重點領域取得了進展”
  • 德國勒沃庫森2024年11月12日 /美通社/ -- 拜耳集團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銷售額(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與上年同期持平,但盈利有所下降。從戰略角度看,公司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拜耳集團首席執行官比爾?安德森(Bill Anderson)在周二發布公司第三季度財報時表示:"我們迅速推廣了新的運營模式,處方藥事業部研發管線得到了顯著加強。我們確認了2024年集團財務各個方面的預期。"

    他還指出,農業方面,市場發展低于預期,尤其是拉丁美洲市場,公司在作物保護業務方面也持續面臨著價格壓力。因此,拜耳下調了作物科學事業部2024年的業績目標。面對即將到來的2025年,拜耳對農業市場環境持謹慎態度。更多的監管層面的挑戰,以及更高的仿制藥價格壓力,都意味著將給作物保護業務帶來更多的壓力。

    在談到處方藥事業部時,安德森解釋說,公司相信該事業部將能夠達到上半年度財務報告中發布的2024年上調的財務目標的高值。"我們對已上市產品目前的業績表現感到滿意,"他說。公司預計,抗癌藥物諾倍戈®和用于2型糖尿病相關的慢性腎病治療的可申達®將在2025年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對此他解釋稱,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口服抗凝藥物拜瑞妥®專利到期的影響預計將加速,從而對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造成比今年更大的壓力。此外,拜耳公司的目標是在2025年將acoramidis和elinzanetant投放市場。

    在健康消費品業務方面,安德森指出,拜耳五年多來一直保持持續增長(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并且"預期在2024年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不過,增長速度較最初計劃放緩,與市場趨勢保持一致。他表示,健康消費品事業部計劃在2025年將繼續增長,重點是銷量增長。

    "總體而言,明年的收入和凈利潤增長預期較為保守,盈利可能會下降。我們計劃加快實施降本增效的措施,以彌補部分損失,并繼續密切關注現金流轉換,"首席財務官Wolfgang Nickl表示。

    安德森表示:"我們迎難而上,在四個戰略重點領域取得了進展",即創新、美國的訴訟問題、現金與去杠桿,以及新的DSO(動態的責任共擔)運營模式的實施。例如,在創新領域,諾倍戈®在年銷售額突破10億歐元后,于9月份成為重磅產品。此外,他還表示,健康消費品事業部加快了產品上市速度,在某些情況下幾乎將新品上市時間縮短了近一半。他還指出,新的運營模式在這兩個案例中都發揮了作用。

    拜耳集團2024年第三季度銷售額為99.68億歐元,增長0.6%(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匯率造成的負面影響為4.36億歐元(2023年第三季度:7.42億歐元)。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25.8%,至12.51億歐元。這一數據包括9400萬歐元的負面匯率影響(2023年第三季度:3100萬歐元)。拜耳集團息稅前利潤為負38.22億歐元(2023年第三季度:負35.94億歐元)。這一數據包括40.88億歐元(2023年第三季度:43.03億歐元)的凈特殊費用,主要與作物科學事業部無形資產的非現金減值損失有關。凈收益為負41.83億歐元(2023年第三季度:負45.69億歐元)。

    自由現金流下降了29.4%,至11.48億歐元,主要是由于運營現金流減少,而運營現金流減少的主要原因則是作物科學事業部的季度應收賬款減少的季度波動。截至2024年9月30日,金融債務凈額達到350.37億歐元,較6月底下降4.7%。這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以及匯率變動帶來的積極影響。

    作物科學事業部銷售額符合預期,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小幅增長

    在農業業務(作物科學事業部)方面,銷售額下降3.6%(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至39.86億歐元。由于采購模式趨于正常化,銷量隨之減少,草甘膦除草劑的銷售額下降19.1%(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同時,因拉丁美洲玉米種植面積大幅縮減,玉米種子與性狀業務的全球銷售額也出現了類似的下降(下降19.3%,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不過,殺菌劑和殺蟲劑銷售額大幅增長,增長率分別為13.1%和9.5%(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負面影響。

    作物科學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增長至3500萬歐元(2023年第三季度:負2400萬歐元),主要原因是集團范圍內的短期激勵計劃(STI)準備金的減少,以及銷售成本的下降。銷售額小幅下降,對盈利產生了負面影響。匯率變動帶來了3200萬歐元的積極影響(2023年第三季度:1.21億歐元)。

    處方藥事業部業務增長(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主要得益于新產品

    處方藥(處方藥事業部)銷售額增長了2.3%(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至45.1億歐元。該事業部的新產品取得了顯著增長,其中諾倍戈®和可申達®的增長率分別達到83.2%和96.4%(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處方藥事業部的眼科藥物艾力雅®銷售額也持續增長,增長率為8.6%(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影像診斷業務同樣實現了增長,主要是因為CT高壓注射系統產品線和優維顯®的銷量及價格上漲。此外,肺動脈高壓治療藥物安吉奧®的銷售額大幅增長9.8%(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在美國市場的增長尤為顯著。拜瑞妥®的銷售額則由于專利到期下降了23.0%(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積極影響。

    處方藥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了23.4%,至11.02億歐元,主要由于1.34億歐元的負面匯率影響(2023年第三季度:4700萬歐元)以及短期激勵計劃的準備金增加。利潤還受到了產品組合變動的影響,具體表現為拜瑞妥®銷售額的下降和諾倍戈®及艾力雅®銷售額的增長,以及相關許可費用的增加。此外,去年同期也受益于非核心業務銷售收益的增加。

    健康消費品業務的銷售額(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在所有品類中均實現增長

    自我保健產品(健康消費品)的銷售額增長了5.7%(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至14.13億歐元。這一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源自歐洲/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銷量增長。所有品類的業務均有所增長(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其中,鎮痛和心血管品類以及皮膚健康品類的增長尤為強勁,增長率分別為10.9%和7.4%(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皮膚健康品類的銷售額在歐洲/中東/非洲地區大幅增長,其中BepanthenTM(貝樂欣)的需求尤為強勁,同時在亞太地區該品類的銷售額也有所增長。然而,與上一年相比,北美地區感冒季開始較晚,中國市場消費需求相對疲軟,影響了該事業部銷售額的進一步增長。

    健康消費品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增長了15.0%,至3.6億歐元,主要原因是STI的準備金減少以及匯率的積極影響達700萬歐元(2023年第三季度:匯率的負面影響達5700萬歐元)。得益于持續的成本和價格管理,該事業部能夠部分抵消銷售成本的增加以及產品開發和營銷投資增加帶來的影響。

    各事業部調整財務預期

    拜耳確認了其2024年集團財務預期,包括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的銷售額增長、經匯率調整的每股核心收益以及自由現金流。

    不過,鑒于農業市場的表現弱于預期,拜耳對集團財務預期的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例如,根據2023年的月平均匯率,拜耳目前預計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104億至107億歐元(之前預期為107億至113億歐元)。

    拜耳還根據這些匯率對各事業部的財務預期進行了調整:對于作物科學事業部,拜耳目前預計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的銷售額增長率為負3%至負1%(之前預期為負1%至正3%的低值),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為18%至20%(之前預期為20%至22%的低值)。對于健康消費品事業部,拜耳目前預計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的銷售額增長率為1%至3%(之前預期為3%至6%)。對于處方藥事業部,目前預計該事業部將達到上半年財務報告中上調后財務預期的高值,該報告預計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的銷售額增長率為0%至3%,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為26%至29%。

    Wolfgang Nickl的合同延長至20265

    拜耳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已決定將現任首席財務官Wolfgang Nickl的合同延長至2026年5月31日。Nickl原計劃于2025年度股東大會后退休,然而在公司處于關鍵時刻之際,他希望能夠繼續推動拜耳重點領域的發展。拜耳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Norbert Winkeljohann教授表示:"我非常感激Wolfgang Nickl決定將合同續約一年,盡管他原本有不同的個人計劃。Wolfgang的專業知識淵博且極具敬業精神,是引領公司應對當前挑戰的首席財務官(CFO)的不二人選。"

    如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請訪問:www.bayer.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括拜耳集團管理層基于當前設想和預測所作的前瞻性聲明。各種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它因素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的實際運營結果、財務狀況、發展或業績與上述前瞻性表述中所作出的估計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在拜耳官方網站www.bayer.com上公開的拜耳各項報告。本公司沒有責任更新這些前瞻性聲明或使其符合未來發生的事件或發展。

    ]]>
    拜耳特藥攜腫瘤和眼科多項成果七赴進博會 2024-11-11 14:10:00 第七屆進博會上的拜耳處方藥展臺 前列腺癌作為拜耳在中國開啟的全新治療領域,已經上市了兩款前列腺癌治療藥物多菲戈?和諾倍戈?,為處于不同疾病階段的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帶來多重獲益。 此次進博會期間,拜耳帶來了諾倍戈?的最新試驗結果。今年7月剛剛公布的ARANOTE III期試驗結果顯示,諾倍戈? 聯合雄激素剝奪療法(ADT)的二聯療法顯著提高了影像學無進展生存期(rPFS),顯著降低了mHSPC患者的46%的影像學進展或死亡風險,次要終點均顯示獲益趨勢,且安全性數據與對照組相當。 目前,拜耳已先后向美國和歐盟遞交諾倍戈?第三個適應癥的上市申請,并計劃在全球范圍內,將該研究的數據提交給衛生監管部門,以擴大諾倍戈? 在mHSPC男性患者中的使用,為臨床醫生提供兼具療效與安全性、病程覆蓋廣、靈活性更高的創新治療模式。此外,多菲戈?聯合恩扎盧胺的PEACE 3最新數據使得mCRPC患者的生存邁向新高度,中位OS長達42.3個月,給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另一款在進博會展示的創新藥,是拜耳針對肺癌研發的新型靶向治療藥物BAY 2927088。該藥是拜耳在研的一款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作為一種潛在的新型靶向藥物被開發用于治療攜帶HER2激活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HER2已被證實可作為NSCLC的治療靶點,但目前對于攜帶HER2激活突變的轉移性或晚期NSCLC患者,尚未有獲得完全批準的可用療法。而早期臨床證據顯示,BAY 2927088有可能使攜帶HER2突變的,既往系統治療后疾病發生進展的NSCLC患者受益。 今年2月和6月,BAY 2927088已先后獲得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定,以及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突破性治療品種認定,適應癥為適用于治療攜帶HER2激活突變且既往接受過一種全身性治療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另外,用于眼科治療的EyleaTM 8mg在歐盟獲批后再次亮相本屆進博會。 新生血管(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nAMD)是一種進展迅速的眼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在短短三個月內導致視力喪失。全世界有1.96億人患有AMD,預計到204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2. 88億。大約10%的AMD患者會發展到nAMD類型。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是糖尿病患者眼睛中常見的并發癥,全球約2700萬人患有DME。 在此背景下,EyleaTM 8mg是在歐盟、英國和日本等主要市場目前唯一一種獲批治療間隔最長可達5個月的nAMD和DME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治療藥物。今年1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審中心受理Eylea TM 8mg用于nAMD的上市申請。與Eylea? 2mg相比,EyleaTM 8mg已證明對絕大多數患者具有更強的持久性,從而延長治療間隔、減少注射次數,并進而增加治療依從性和減輕患者負擔。 攜手醫療"朋友圈",共筑腫瘤防治新未來 作為連續七年參展的"進博老友",今年拜耳不僅在現場呈現了眾多創新解決方案與臨床研究突破,也繼續借助進博舞臺,攜手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在腫瘤防治領域積極開展和支持各項學術項目和社會活動,探尋新發展與新未來。 消化系統腫瘤尤其是肝癌一直是拜耳的優勢治療領域。十七年前,多吉美?的上市正式開啟了肝癌靶向治療時代。在多吉美?獨領風騷10年后,拜萬戈? 作為標準的肝癌二線靶向治療藥物在國內正式獲批,再度重塑肝癌系統治療全程管理新格局。多吉美?和拜萬戈?不斷延長患者生存期,為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今年進博會期間,"肝癌防治體系行動成果發布"、"《原發性肝癌一線耐藥后規范化治療專家共識》啟動發布會"以及"CHANCE012拜萬戈中國最大樣本量研究數據收集階段性完成慶祝儀式"肝癌系列主題活動在拜耳展臺上成功舉行,集中展示了拜耳在肝癌防治領域的最新進展和重要成果,助力中國肝癌防治領域的高質量發展。 肝癌防治體系行動階段性成果發布 每年的11月是"男性健康月"。作為全球第二常見男性腫瘤,前列腺癌是該活動的重要議題之一。今年,拜耳借助進博會的重要平臺,攜手《生命時報》社共同發起"男性健康月——前列腺癌全程管理科普行動",支持由《丁香園》發起的"前列腺癌骨轉移答案書"發布,以呼吁全社會關注男性健康,推進前列腺癌的早防早治與規范化全程管理。 男性健康月-前列腺癌全程管理科普行動于第七屆進博會期間成功舉辦 在精準治療領域,拜耳擁有全球首個口服TRK抑制劑維泰凱? ,它是專門用于治療具有NTRK基因融合成人和兒童實體瘤的不限瘤種精準靶向治療藥物,自2022年在國內上市,開啟了"異癌同治"的腫瘤精準治療新格局。 本屆進博會上,拜耳邀請業內腫瘤專家、基因檢測公司以及患者組織等多方代表,共同探討當下泛腫瘤治療領域罕見靶點精準診療的現狀和前景,探索如何發揮各自優勢,匯聚多方合力落地中國本土實踐,攜手推動中國精準診療的檢測率、治療率全面提升。 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副總裁,特藥業務總經理楊玉蘭女士表示:"站在新起點,拜耳將繼續把握開放合作的進博機遇,持續踐行‘在中國,為中國'的長期承諾,全面助力中國醫療健康行業高質量發展,并將始終秉承‘以患者為中心',在大力發展創新藥物的同時,保障創新藥物可及性,同繪‘健康中國2030'宏偉藍圖,加速推動‘健康中國'的到來。" ]]> 上海2024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作為創新發展的關鍵窗口與推動高水平開放的重要平臺,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圓滿收官。

    作為連續七年參展的"進博老友",拜耳處方藥事業部特藥業務在本屆進博會上帶來了多款創新藥物的最新進展,集中展示了其在腫瘤和眼科兩大治療領域的多項前沿突破,以豐富的產品組合續寫創新篇章,以實際行動彰顯拜耳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助力"健康中國2030"早日實現。

    與此同時,借助進博會平臺作用,拜耳還與本土行業伙伴、專家學會、權威媒體等各方加強合作,在腫瘤防治領域開展各項學術項目和社會活動,共同探索新未來。

    創新植根中國,共享健康未來

    第七屆進博會上的拜耳處方藥展臺
    第七屆進博會上的拜耳處方藥展臺

    前列腺癌作為拜耳在中國開啟的全新治療領域,已經上市了兩款前列腺癌治療藥物多菲戈®和諾倍戈®,為處于不同疾病階段的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帶來多重獲益。

    此次進博會期間,拜耳帶來了諾倍戈®的最新試驗結果。今年7月剛剛公布的ARANOTE III期試驗結果顯示,諾倍戈®聯合雄激素剝奪療法(ADT)的二聯療法顯著提高了影像學無進展生存期(rPFS),顯著降低了mHSPC患者的46%的影像學進展或死亡風險,次要終點均顯示獲益趨勢,且安全性數據與對照組相當。

    目前,拜耳已先后向美國和歐盟遞交諾倍戈®第三個適應癥的上市申請,并計劃在全球范圍內,將該研究的數據提交給衛生監管部門,以擴大諾倍戈®在mHSPC男性患者中的使用,為臨床醫生提供兼具療效與安全性、病程覆蓋廣、靈活性更高的創新治療模式。此外,多菲戈®聯合恩扎盧胺的PEACE 3最新數據使得mCRPC患者的生存邁向新高度,中位OS長達42.3個月,給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另一款在進博會展示的創新藥,是拜耳針對肺癌研發的新型靶向治療藥物BAY 2927088。該藥是拜耳在研的一款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作為一種潛在的新型靶向藥物被開發用于治療攜帶HER2激活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HER2已被證實可作為NSCLC的治療靶點,但目前對于攜帶HER2激活突變的轉移性或晚期NSCLC患者,尚未有獲得完全批準的可用療法。而早期臨床證據顯示,BAY 2927088有可能使攜帶HER2突變的,既往系統治療后疾病發生進展的NSCLC患者受益。

    今年2月和6月,BAY 2927088已先后獲得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定,以及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突破性治療品種認定,適應癥為適用于治療攜帶HER2激活突變且既往接受過一種全身性治療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另外,用于眼科治療的EyleaTM 8mg在歐盟獲批后再次亮相本屆進博會。

    新生血管(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nAMD)是一種進展迅速的眼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在短短三個月內導致視力喪失。全世界有1.96億人患有AMD,預計到204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2. 88億。大約10%的AMD患者會發展到nAMD類型。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是糖尿病患者眼睛中常見的并發癥,全球約2700萬人患有DME。

    在此背景下,EyleaTM 8mg是在歐盟、英國和日本等主要市場目前唯一一種獲批治療間隔最長可達5個月的nAMD和DME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治療藥物。今年1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審中心受理EyleaTM 8mg用于nAMD的上市申請。與Eylea® 2mg相比,EyleaTM 8mg已證明對絕大多數患者具有更強的持久性,從而延長治療間隔、減少注射次數,并進而增加治療依從性和減輕患者負擔。

    攜手醫療"朋友圈",共筑腫瘤防治新未來

    作為連續七年參展的"進博老友",今年拜耳不僅在現場呈現了眾多創新解決方案與臨床研究突破,也繼續借助進博舞臺,攜手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在腫瘤防治領域積極開展和支持各項學術項目和社會活動,探尋新發展與新未來。

    消化系統腫瘤尤其是肝癌一直是拜耳的優勢治療領域。十七年前,多吉美®的上市正式開啟了肝癌靶向治療時代。在多吉美®獨領風騷10年后,拜萬戈®作為標準的肝癌二線靶向治療藥物在國內正式獲批,再度重塑肝癌系統治療全程管理新格局。多吉美®和拜萬戈®不斷延長患者生存期,為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今年進博會期間,"肝癌防治體系行動成果發布"、"《原發性肝癌一線耐藥后規范化治療專家共識》啟動發布會"以及"CHANCE012拜萬戈中國最大樣本量研究數據收集階段性完成慶祝儀式"肝癌系列主題活動在拜耳展臺上成功舉行,集中展示了拜耳在肝癌防治領域的最新進展和重要成果,助力中國肝癌防治領域的高質量發展。

    肝癌防治體系行動階段性成果發布
    肝癌防治體系行動階段性成果發布

    每年的11月是"男性健康月"。作為全球第二常見男性腫瘤,前列腺癌是該活動的重要議題之一。今年,拜耳借助進博會的重要平臺,攜手《生命時報》社共同發起"男性健康月——前列腺癌全程管理科普行動",支持由《丁香園》發起的"前列腺癌骨轉移答案書"發布,以呼吁全社會關注男性健康,推進前列腺癌的早防早治與規范化全程管理。

    男性健康月-前列腺癌全程管理科普行動于第七屆進博會期間成功舉辦
    男性健康月-前列腺癌全程管理科普行動于第七屆進博會期間成功舉辦

    在精準治療領域,拜耳擁有全球首個口服TRK抑制劑維泰凱®,它是專門用于治療具有NTRK基因融合成人和兒童實體瘤的不限瘤種精準靶向治療藥物,自2022年在國內上市,開啟了"異癌同治"的腫瘤精準治療新格局。

    本屆進博會上,拜耳邀請業內腫瘤專家、基因檢測公司以及患者組織等多方代表,共同探討當下泛腫瘤治療領域罕見靶點精準診療的現狀和前景,探索如何發揮各自優勢,匯聚多方合力落地中國本土實踐,攜手推動中國精準診療的檢測率、治療率全面提升。

    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副總裁,特藥業務總經理楊玉蘭女士表示:"站在新起點,拜耳將繼續把握開放合作的進博機遇,持續踐行‘在中國,為中國'的長期承諾,全面助力中國醫療健康行業高質量發展,并將始終秉承‘以患者為中心',在大力發展創新藥物的同時,保障創新藥物可及性,同繪‘健康中國2030'宏偉藍圖,加速推動‘健康中國'的到來。"

    ]]>
    拜耳健康消費品進博"聚能",共助健康觸手可及 2024-11-11 11:41:00 拜耳旗下健康消費品事業部亮相第七屆進博會 開放合作,攜手共筑健康管理防線 秉承"在中國,為中國,惠世界"的理念,拜耳健康消費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攜手本土合作伙伴共同培育產業新土壤。在本次進博會展臺上,拜耳健康消費品全面展示了與本土伙伴的開放創新合作,致力于通過"產學研"一體化的"多元合作圈"加速開放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在與本土企業的"強強聯合"下共同助力健康消費產業的繁榮發展。 11月6日,拜耳健康消費品與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番攜手凝結了三方資源優勢,聚焦頭皮健康與呼吸道健康等關鍵領域,就藥品開發、中試平臺建設、注冊法規、質量管控和人才發展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共同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創新、多元化的自我保健解決方案。此次合作,正是繼今年10月拜耳健康消費品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國創新合作中心(CCIP)之后,拜耳與合作伙伴借進博會的舞臺進一步細化創新合作項目的未來規劃,彰顯了各方對于進博會平臺"溢出效應"的重視。 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濤 表示:"合作是發展的基石,共贏是未來的方向。山東省藥監局將一如既往地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為中試基地的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和優質服務,及時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為深化合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拜耳與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三方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此外,拜耳健康消費品與上藥控股繼2020年后于本次進博會上再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續寫進博合作佳話。未來雙方將以"合作、團結、共贏"的精神為基石深化合作,繼續發揮各自優勢,探索全新商業模式,共同推動拜耳新產品在全渠道的高質量發展,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拜耳健康消費品與上藥控股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在不斷拓展本土合作的同時,拜耳健康消費品也積極致力于將與本土伙伴共同研發的創新成果推向世界舞臺,助力中國創新"出海",惠及更多消費者。本屆進博會上,拜耳與江南大學、微康益生菌共同舉辦了IberoBiotics出口東盟慶祝會,慶祝三方聯合開發、生產的腸道健康益生菌產品于2024年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并計劃在未來引入更多東盟國家。 拜耳健康消費品首個本土創新合作的產品成功出海,無疑是"產學研一體化"的成功樣本,標志著拜耳與中國本土合作方的多元、深入合作,在推動中國領先技術與產品國際化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再一次印證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拜耳始終堅信開放合作的力量,將不斷深化與中國本土合作伙伴的關系,助力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服務世界。 拜耳健康消費品全球研發總裁、市場總裁David Evendon-Challis 表示:"我非常榮幸能在進博會上與大家一起慶祝拜耳重要的里程碑。這些里程碑展示了拜耳對建立強大合作伙伴關系和推動創新的堅定承諾。我們將繼續攜手,將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造福更多消費者,為更健康的未來做出貢獻。" 創新共贏,響應精細化健康管理需求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持續推進,大健康領域的"選擇性消費"正轉向"剛需性消費"。在這一背景下,拜耳健康消費品歷經七載進博會的"深耕細作",與各方伙伴多年攜手并進、締結的合作紛紛結出碩果。今年進博會上,多個"進博寶寶"爭相亮相,滿足中國消費者多元化、差異化的自我保健需求,進一步體現了拜耳健康消費品踐行事業部全新愿景的決心和底氣。 當前,中國脫發人口數量超過2.5億[1],針對龐大的有改善脫發需求的群體,拜耳健康消費品攜"進博寶寶"康王? 米諾地爾搽劑亮相本屆進博會,這款產品采用精純米諾地爾,實現男女科學分治,幫助中國眾多消費者解決雄激素性脫發困擾。與此同時,秉承在藥用去屑領域的專業性,拜耳健康消費品還展出供消費者日常使用的去屑洗護產品——康王 ? 控油去屑洗發水,能夠深層凈澈頭屑的同時舒緩頭皮問題。此外,現場還特別設置了頭皮健康檢測區域,通過專業設備為參觀者提供個性化的體驗與分析,從而幫助參觀者更直觀地了解自身頭皮健康狀況。 拜耳健康消費品不僅關注現有產品的優化升級,也在通過創新的渠道,發揮全球資源優勢及本地合作伙伴的創新實力,加速全球創新產品的引進步伐。今年在中國推出的全新凱妮汀? 乳酸抑菌凝膠也亮相本屆進博會,作為"進博寶寶"之一,該產品系海外健康方案快速引入后通過本土合作創新改良的"結晶",能夠有效抑制私處細菌和真菌,祛除異味,維護私處微生態平衡,將與凱妮汀 ?克霉唑陰道片一起為中國婦科感染患者帶來更全方位的女性私處感染健康解決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出的全新凱妮汀?乳酸凝膠和康王? 去屑控油洗發水,正是拜耳健康消費品與克勞麗在往屆進博會上簽約合作的最新成果。 當前,中國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日益增強,中青年已成為健康養生消費的主力軍,而其中,日常保健和熬夜晚睡是驅動其購買保健品的兩大因素。對此,拜耳旗下營養品牌One A Day?,憑借其80年科學營養研究的深厚底蘊,首展兩款產品。One A Day? 熬夜心肝寶在本屆進博會上首次亮相,通過優質的原料,創新性"心肝同養"配方,逆轉熬夜損傷,為當代"社畜"帶來福音;而One A Day? 高純水晶魚油同樣首次亮相進博會,95%高純度魚油更易于吸收。展會現場,One A Day? 還設置了試吃環節,更借助進博會的影響力,現場于抖音海外旗艦店上開展了新品直播活動,通過數字化平臺廣泛觸達消費者。此外,基于對中國消費者多元化健康需求的深刻理解,拜耳健康消費品還展出了愛樂維 ?孕哺復合維生素片,守護孕期媽媽和寶寶的營養。 深化科普,共筑健康意識新高地 拜耳堅信幫助公眾提升自我保健水平,不僅僅是通過可信賴的產品和服務,更重要的是健康知識的賦能。因此,拜耳不僅通過產品端的不斷創新與迭代來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更將提升公眾的健康認知視為己任。為此,借助進博會的傳播影響力,拜耳健康消費品還特別策劃了一系列科普傳播活動,旨在助力公眾健康意識的提升。 消化不良影響人群廣泛,并常常擾亂患者日常生活。為應對這一挑戰,拜耳健康消費品特邀消化科領域專家做客進博會,通過科普直播和媒體采訪,首次解讀即將發布的《消化酶制劑臨床及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分享常見消化酶相關消化不良病因,并重點介紹患者如何自我診斷以及推薦用藥,幫助更多公眾了解消化酶制劑可以作為守護消化道健康的家庭常備藥,有效緩解消化不良的癥狀。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科主任鄒多武教授 指出:"消化酶是人體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中所含有的一種特殊蛋白質,若消化酶分泌不足、活性下降或利用率下降,可能導致出現消化不良癥狀,長期不足還可能引起營養吸收障礙。與傳統藥物不同,消化酶制劑起效快且安全性高,可直接作用于食物,幾乎不進入血液,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因此推薦消化酶成為應對消化不良的家庭常備藥。" 此外,拜耳健康消費品還特邀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宮頸、陰道早期病變診治中心主任醫師隋龍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狄文教授共同出席在拜耳展臺舉辦的"乳酸有益‘私'女性健康科普會"。通過解讀最新版《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中國診治指南(2024版)》,分享陰道微生態研究發展,以深入淺出的講解進一步讓公眾了解乳酸對于平衡私處微環境,守護女性私處健康的重要性。 隋龍教授 指出:"陰道炎與女性生活日常的點滴息息相關。例如,久坐、熬夜、衛生巾使用錯誤等,一系列讓陰道微環境失衡的事都可能導致陰道炎。"?而乳酸是陰道微生態的原住民,對于維持女性私處健康方面有著獨特作用。 狄文教授 解釋:"乳酸能抑制有害菌生長,調整菌群;使陰道內的酸堿平衡穩定,有助于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維持陰道的微生態平衡。而且,乳酸還能為其他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為增強公眾的參與感與理解力,拜耳健康消費品創意性地以街頭采訪結合展臺內婦科專家講解,實現場內外互動,從消費者認知到專業解讀,全方位、多角度地為公眾科普女性健康。 拜耳健康消費品中國區總經理何勇 表示:"七年來,我們從未缺勤進博會,我們跟隨進博共同成長。進博會發展到如今,我們學會利用進博舞臺來優化整個生態系統,除了展示產品外,我們還推動了學術研究、政策探討,涵蓋了研發及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而作為陪伴中國一路走來的企業,拜耳對中國市場有深刻的認知,以及命運相關、共同向前的情感紐帶,拜耳健康消費品始終高度重視和看好中國市場,從未動搖在中國長期發展的信心與承諾。未來,拜耳健康消費品會緊跟當前消費細分化趨勢,在健康消費選擇中,讓我們的產品能切實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和價值觀,為健康中國貢獻更多力量。" (完) ]]> 上海2024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圓滿收官。在為期數日的盛會中,拜耳旗下健康消費品事業部以全新事業部愿景"提供值得信賴的自我保健方案,幫助數十億人擁有更健康的生活"亮相進博,通過六大主題海報彰顯拜耳健康消費品的核心競爭力和關注領域,帶來涵蓋九大品類的全產品線展示,并與本土伙伴開放合作,取得創新共贏的豐碩成果。通過一系列精準發力,拜耳健康消費品不僅積極助力中國健康消費市場加速釋放潛力、提質升級,更以實際行動持續響應、踐行"健康中國2030"戰略,為實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貢獻力量。

    拜耳旗下健康消費品事業部亮相第七屆進博會
    拜耳旗下健康消費品事業部亮相第七屆進博會

    開放合作,攜手共筑健康管理防線

    秉承"在中國,為中國,惠世界"的理念,拜耳健康消費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攜手本土合作伙伴共同培育產業新土壤。在本次進博會展臺上,拜耳健康消費品全面展示了與本土伙伴的開放創新合作,致力于通過"產學研"一體化的"多元合作圈"加速開放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在與本土企業的"強強聯合"下共同助力健康消費產業的繁榮發展。

    11月6日,拜耳健康消費品與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番攜手凝結了三方資源優勢,聚焦頭皮健康與呼吸道健康等關鍵領域,就藥品開發、中試平臺建設、注冊法規、質量管控和人才發展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共同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創新、多元化的自我保健解決方案。此次合作,正是繼今年10月拜耳健康消費品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國創新合作中心(CCIP)之后,拜耳與合作伙伴借進博會的舞臺進一步細化創新合作項目的未來規劃,彰顯了各方對于進博會平臺"溢出效應"的重視。

    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濤表示:"合作是發展的基石,共贏是未來的方向。山東省藥監局將一如既往地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為中試基地的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和優質服務,及時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為深化合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拜耳與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三方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拜耳與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三方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此外,拜耳健康消費品與上藥控股繼2020年后于本次進博會上再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續寫進博合作佳話。未來雙方將以"合作、團結、共贏"的精神為基石深化合作,繼續發揮各自優勢,探索全新商業模式,共同推動拜耳新產品在全渠道的高質量發展,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拜耳健康消費品與上藥控股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拜耳健康消費品與上藥控股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在不斷拓展本土合作的同時,拜耳健康消費品也積極致力于將與本土伙伴共同研發的創新成果推向世界舞臺,助力中國創新"出海",惠及更多消費者。本屆進博會上,拜耳與江南大學、微康益生菌共同舉辦了IberoBiotics出口東盟慶祝會,慶祝三方聯合開發、生產的腸道健康益生菌產品于2024年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并計劃在未來引入更多東盟國家。

    拜耳健康消費品首個本土創新合作的產品成功出海,無疑是"產學研一體化"的成功樣本,標志著拜耳與中國本土合作方的多元、深入合作,在推動中國領先技術與產品國際化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再一次印證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拜耳始終堅信開放合作的力量,將不斷深化與中國本土合作伙伴的關系,助力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服務世界。

    拜耳健康消費品全球研發總裁、市場總裁David Evendon-Challis表示:"我非常榮幸能在進博會上與大家一起慶祝拜耳重要的里程碑。這些里程碑展示了拜耳對建立強大合作伙伴關系和推動創新的堅定承諾。我們將繼續攜手,將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造福更多消費者,為更健康的未來做出貢獻。"

    創新共贏,響應精細化健康管理需求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持續推進,大健康領域的"選擇性消費"正轉向"剛需性消費"。在這一背景下,拜耳健康消費品歷經七載進博會的"深耕細作",與各方伙伴多年攜手并進、締結的合作紛紛結出碩果。今年進博會上,多個"進博寶寶"爭相亮相,滿足中國消費者多元化、差異化的自我保健需求,進一步體現了拜耳健康消費品踐行事業部全新愿景的決心和底氣。

    當前,中國脫發人口數量超過2.5億[1],針對龐大的有改善脫發需求的群體,拜耳健康消費品攜"進博寶寶"康王®米諾地爾搽劑亮相本屆進博會,這款產品采用精純米諾地爾,實現男女科學分治,幫助中國眾多消費者解決雄激素性脫發困擾。與此同時,秉承在藥用去屑領域的專業性,拜耳健康消費品還展出供消費者日常使用的去屑洗護產品——康王®控油去屑洗發水,能夠深層凈澈頭屑的同時舒緩頭皮問題。此外,現場還特別設置了頭皮健康檢測區域,通過專業設備為參觀者提供個性化的體驗與分析,從而幫助參觀者更直觀地了解自身頭皮健康狀況。

    拜耳健康消費品不僅關注現有產品的優化升級,也在通過創新的渠道,發揮全球資源優勢及本地合作伙伴的創新實力,加速全球創新產品的引進步伐。今年在中國推出的全新凱妮汀®乳酸抑菌凝膠也亮相本屆進博會,作為"進博寶寶"之一,該產品系海外健康方案快速引入后通過本土合作創新改良的"結晶",能夠有效抑制私處細菌和真菌,祛除異味,維護私處微生態平衡,將與凱妮汀®克霉唑陰道片一起為中國婦科感染患者帶來更全方位的女性私處感染健康解決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出的全新凱妮汀®乳酸凝膠和康王®去屑控油洗發水,正是拜耳健康消費品與克勞麗在往屆進博會上簽約合作的最新成果。

    當前,中國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日益增強,中青年已成為健康養生消費的主力軍,而其中,日常保健和熬夜晚睡是驅動其購買保健品的兩大因素。對此,拜耳旗下營養品牌One A Day®,憑借其80年科學營養研究的深厚底蘊,首展兩款產品。One A Day®熬夜心肝寶在本屆進博會上首次亮相,通過優質的原料,創新性"心肝同養"配方,逆轉熬夜損傷,為當代"社畜"帶來福音;而One A Day®高純水晶魚油同樣首次亮相進博會,95%高純度魚油更易于吸收。展會現場,One A Day®還設置了試吃環節,更借助進博會的影響力,現場于抖音海外旗艦店上開展了新品直播活動,通過數字化平臺廣泛觸達消費者。此外,基于對中國消費者多元化健康需求的深刻理解,拜耳健康消費品還展出了愛樂維®孕哺復合維生素片,守護孕期媽媽和寶寶的營養。

    深化科普,共筑健康意識新高地

    拜耳堅信幫助公眾提升自我保健水平,不僅僅是通過可信賴的產品和服務,更重要的是健康知識的賦能。因此,拜耳不僅通過產品端的不斷創新與迭代來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更將提升公眾的健康認知視為己任。為此,借助進博會的傳播影響力,拜耳健康消費品還特別策劃了一系列科普傳播活動,旨在助力公眾健康意識的提升。

    消化不良影響人群廣泛,并常常擾亂患者日常生活。為應對這一挑戰,拜耳健康消費品特邀消化科領域專家做客進博會,通過科普直播和媒體采訪,首次解讀即將發布的《消化酶制劑臨床及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分享常見消化酶相關消化不良病因,并重點介紹患者如何自我診斷以及推薦用藥,幫助更多公眾了解消化酶制劑可以作為守護消化道健康的家庭常備藥,有效緩解消化不良的癥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科主任鄒多武教授指出:"消化酶是人體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中所含有的一種特殊蛋白質,若消化酶分泌不足、活性下降或利用率下降,可能導致出現消化不良癥狀,長期不足還可能引起營養吸收障礙。與傳統藥物不同,消化酶制劑起效快且安全性高,可直接作用于食物,幾乎不進入血液,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因此推薦消化酶成為應對消化不良的家庭常備藥。"

    此外,拜耳健康消費品還特邀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宮頸、陰道早期病變診治中心主任醫師隋龍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狄文教授共同出席在拜耳展臺舉辦的"乳酸有益‘私'女性健康科普會"。通過解讀最新版《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中國診治指南(2024版)》,分享陰道微生態研究發展,以深入淺出的講解進一步讓公眾了解乳酸對于平衡私處微環境,守護女性私處健康的重要性。

    隋龍教授指出:"陰道炎與女性生活日常的點滴息息相關。例如,久坐、熬夜、衛生巾使用錯誤等,一系列讓陰道微環境失衡的事都可能導致陰道炎。" 而乳酸是陰道微生態的原住民,對于維持女性私處健康方面有著獨特作用。狄文教授解釋:"乳酸能抑制有害菌生長,調整菌群;使陰道內的酸堿平衡穩定,有助于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維持陰道的微生態平衡。而且,乳酸還能為其他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為增強公眾的參與感與理解力,拜耳健康消費品創意性地以街頭采訪結合展臺內婦科專家講解,實現場內外互動,從消費者認知到專業解讀,全方位、多角度地為公眾科普女性健康。

    拜耳健康消費品中國區總經理何勇表示:"七年來,我們從未缺勤進博會,我們跟隨進博共同成長。進博會發展到如今,我們學會利用進博舞臺來優化整個生態系統,除了展示產品外,我們還推動了學術研究、政策探討,涵蓋了研發及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而作為陪伴中國一路走來的企業,拜耳對中國市場有深刻的認知,以及命運相關、共同向前的情感紐帶,拜耳健康消費品始終高度重視和看好中國市場,從未動搖在中國長期發展的信心與承諾。未來,拜耳健康消費品會緊跟當前消費細分化趨勢,在健康消費選擇中,讓我們的產品能切實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和價值觀,為健康中國貢獻更多力量。"

    (完)

    ]]>
    第七屆進博會圓滿收官,拜耳"新"意滿滿,合作共筑美好未來 2024-11-10 19:07:00 第七屆進博會上拜耳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的展臺 ? 第七屆進博會上拜耳在食品及農產品展區的展臺 "作為連續七屆亮相進博會的‘老朋友',拜耳對進博會保持高度的評價與深厚的感情。進博會不僅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更是拜耳展示創新實力、開拓國際合作的平臺。" 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全球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拜耳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周曉蘭 表示,"作為創新型的生命科學公司,拜耳在‘共享健康,消除饑餓'的宏大使命引領下,未來將持續積極尋求突破創新,努力為人類和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帶來積極影響。" "首秀" "首展"閃耀,創新成果集結 進博會是集結眾多全球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的廣闊平臺。今年,400多項代表性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亮相進博會,以"新"提"質",為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蓄勢賦能。從中國首發到進博會首展,拜耳今年也繼續帶來了眾多"亮眼"的展品。 處方藥領域,拜耳多款創新產品取得新突破,最新成果亮相進博秀場。例如,可申達?(非奈利酮)實現心衰治療領域臨床研究新突破,諾倍戈? 發布ARANOTE試驗結果,將進一步拓寬在不同病程前列腺癌患者中的應用,唯可同?(維立西呱)新進醫保,拜阿司匹靈?全新大包裝煥新上市。用于眼科治療的Eylea TM 8mg在歐盟獲批后再次亮相第七屆進博會,已證明對絕大多數患者具有更強的持久性,從而延長治療間隔、減少注射次數,并進而增加治療依從性和減輕患者負擔。拜耳肺癌新型靶向治療藥物BAY 2927088于今年2月和6月先后獲得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定和CDE突破性治療品種認定,也首次亮相進博會。 影像診斷領域,MEDRAD? Centargo CT高壓注射系統的發布全方位展現"智能高效 快準穩"的優勢,鞏固拜耳影像診斷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拜耳健康消費品帶來涵蓋九大品類的全產品線展示。其中,3個"進博寶寶"——康王?米諾地爾搽劑、康王?去屑控油洗發水和凱妮汀? 乳酸抑菌凝膠,以及2個"進博會首展"——One A Day?熬夜心肝寶、One A Day? 高純水晶魚油,爭相亮相本屆進博會,滿足中國消費者對頭皮健康、女性私處健康、營養補充等方面的精細化健康管理需求。 拜耳作物科學今年創新使用互動沙盤形式,集中展示拜耳一站式植保飛防服務專業平臺飛將軍?、農達? ,"進博會首展"的拜耳"領豐計劃"和根域守護?品牌等,讓觀眾直觀感受創新、高效、可持續的"以農戶為中心"的解決方案。同時,五大玉米新品種、作物保護的全新研發方式CropKey也分別迎來中國首發和進博會首展,充分展現拜耳在種業和植保創新方面發揮的先鋒作用。 牢筑學術研究高地,夯實創新根基 近年來,許多企業越來越重視搭建學術平臺,以促進行業間的交流與合作,共享學術資源,培養創新人才,從而實現更多突破創新。本屆進博會上,拜耳積極探索企業助力學術研究的合作新模式,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充沛動能。 處方藥領域,海南樂城真實世界研究院理事單位授牌儀式在上海進博會拜耳展臺舉行,標志著拜耳正式成為海南樂城真實世界研究院理事單位,雙方將依托海南自貿港和樂城先行區政策,發揮各自資源優勢,開展全面深入的合作,推進樂城真實世界研究工作發展。 此前,拜耳已深耕腫瘤領域學術研究。進博會現場見證了前期合作的"里程碑式"成果,并即將開啟新合作、新篇章,為中國乃至全球的腫瘤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消化系統腫瘤尤其是肝癌一直是拜耳的優勢治療領域。展會期間,"肝癌防治體系行動成果發布"、"《原發性肝癌一線耐藥后規范化治療專家共識》啟動發布會"及"CHANCE012拜萬戈中國最大樣本量研究數據收集階段性完成慶祝儀式"肝癌系列主題活動在拜耳展臺上成功舉行,集中展示肝癌防治領域的最新進展和重要成果。其中,《原發性肝癌一線耐藥后規范化治療專家共識》是我國首部聚焦肝癌一線耐藥后的診療共識,CHANCE012則是一項中國多中心、回顧性的瑞戈非尼治療中晚期肝細胞癌的真實世界研究,這些有力舉措將助力中國腫瘤防治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和"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實施。 匯聚智慧促生態繁榮,驅動創新成果轉化 生態圈通過集聚創新要素,形成有機協作的網絡,實現"1+1>2"的協同效應,有效縮短了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的時間。今年,拜耳持續投入各領域生態圈建設,為全球科技創新提供寶貴的經驗。 隨著社會地位提升和經濟獨立,女性對健康的需求從單一疾病治療發展到多元化健康追求。為此,在進博會上,拜耳處方藥宣布與來自醫療機構、醫療產業、數字化與互聯網企業等跨行業的眾多合作伙伴攜手共創女性健康生態圈,讓醫療和科研機構與健康產業形成更緊密的聯動,共繪更健康美好的"她"未來。活動當天,拜耳還分別與埃森哲和騰訊健康就女性健康業務達成戰略合作,將在中國攜手共建開放共贏式女性健康數智醫療生態體系,并探索以女性健康價值為導向的數字化健康服務模式。此外,為了進一步助力我國女性健康水平提升,拜耳還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健康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開展"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項目"。 今年9月在上海剛開幕的拜耳Co.Lab于進博會現場迎來首家入駐企業——科動生物。拜耳將以全球化創新藥研發體系助力該企業推進tRNA療法,幫助全球的無義突變疾病患者。作為拜耳加碼創新生態圈的重要一環,拜耳Co.Lab旨在提供理想的共創空間,助力生物技術初創企業連接全球創新合作網絡,重點關注細胞和基因療法、腫瘤以及新技術平臺等前沿領域。 繼今年10月拜耳健康消費品中國創新合作中心(CCIP)成立后,借助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拜耳健康消費品與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細化創新合作項目的未來規劃,將匯聚三方資源優勢,聚焦頭皮健康與呼吸道健康等關鍵領域,就藥品開發、中試平臺建設、注冊法規、質量管控和人才發展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創新、多元化的自我保健解決方案。 商業布局多維升級,推動成果惠及全球 商業布局的升級不僅是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必要舉措,也是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創新成果的可及性。作為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企業,拜耳今年通過數字化轉型、拓展渠道和強化服務差異化等多舉并行的升級策略,促進創新產品與服務惠及中國和全球市場。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企業提升產品和服務可及性的核心策略之一。拜耳處方藥在進博會上宣布已全面采用"阿里云上的Salesforce"解決方案,為數千名拜耳內部用戶打造了一款全新的客戶互動平臺OPERA 2.0。系統現已正式上線并取得良好使用反饋,用戶體驗和系統穩定性大幅提升,為國內外藥企探索更適應中國國情的數字化改革方案貢獻了借鑒樣本。 在渠道布局方面,拜耳健康消費品再次與上藥控股在進博會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拜耳新產品在全渠道的高質量發展。值得一提的是,拜耳已不僅局限于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布局國內市場,更是將眼光瞄準本土創新產品的國際化推廣,惠及全球。展會現場,拜耳健康消費品與江南大學、微康益生菌共同舉辦了IberoBiotics益生菌出口東盟慶祝會,宣布三方聯合開發、生產的腸道健康益生菌產品IberoBiotics于今年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并計劃在未來"出海"更多東盟國家。 此外,在國家衛生健康委交易團組織的簽約儀式上,中日友好醫院與拜耳處方藥簽署意向采購協議。在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共同組織的醫藥交易團簽約儀式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與拜耳處方藥簽署意向采購協議。 在全球化的農業發展浪潮中,拜耳作物科學因地制宜促進"領豐計劃"的在華落地,開啟在中國農業領域的嶄新篇章。本屆進博會上,拜耳中國"領豐計劃"領豐店揭牌儀式成功舉辦,正式揭幕"領豐店0001號"。"領豐計劃"將充分結合中國農情,通過創新多元的商業模式,攜手并賦能關鍵零售商及更多本土合作伙伴,助力中國小農戶實現豐產豐收,為中國糧食安全、鄉村振興做出貢獻。 打造科普新范式,切實守護公眾健康 健康科普是連接創新醫療成果和公眾受益之間的重要橋梁。拜耳借助進博會這一拉近企業與大眾距離的"窗口",最大化創新成果的社會價值,提升全民健康生活質量及幸福感,助力"健康中國2030"宏偉目標。 本屆進博會上,拜耳處方藥聯手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等機構,針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女性健康、腫瘤等領域,在疾病預防、健康教育、健康管理、醫生賦能等方向加強公益合作,積極探索疾病科普的創新實踐。拜耳處方藥還發布了匯聚數十位前列腺癌領域相關專家智慧的前列腺癌骨轉移答案書,希望提升前列腺癌患者對骨轉移早診、早防、早治的意識,促進有效的自我管理,改善健康。 在進博會現場,拜耳還精心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運用時下脫口秀、直播等善于營造熱點話題的方式,將復雜的健康理念轉化為易于理解的日常實踐,讓觀眾在互動體驗中即時感知健康美好生活。 面對更廣泛受眾,在處方藥領域,拜耳跨界聯動,邀請了女性健康科普達人——六層樓先生進行現場脫口秀,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逐漸打破婦科病認知壁壘。除了女性健康的賦能,拜耳同樣特別強化男性健康的科普,現場和《生命時報》社共同發起了"男性健康月——前列腺癌全程管理科普行動",為媒體與公眾科普前列腺癌及其防治的最新進展,呼吁全社會關注男性健康。拜耳還邀請業內腫瘤專家、基因檢測公司以及患者組織等各方代表,圍爐共話罕見靶點精準診療特色路徑,希望攜手推動中國精準診療提升。此外,11月8日恰逢2024國際放射日(IDoR),拜耳影像診斷搭建了與大眾溝通交流的平臺,共同探尋影像診斷未來趨勢與機遇。 在進博會強大的傳播影響力下,拜耳健康消費品特邀醫學大咖專家就女性健康和消化道健康領域公眾的認知盲點和誤區,結合最新發布的專家共識和科學防治理念,通過直播和采訪的方式,向公眾進行深入淺出的健康知識普及,提升其健康認知和管理水平,切實守護大眾日常健康。例如,消化科領域專家蒞臨拜耳展臺,首次解讀即將發布的《消化酶制劑臨床及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分享常見消化酶相關消化不良病因,并幫助更多公眾了解消化酶制劑可以作為守護消化道健康的家庭常備藥。針對新品凱妮汀 ? 乳酸抑菌凝膠的發布,拜耳舉行"乳酸有益‘私'女性健康科普會",婦科專家解讀最新版《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中國診治指南(2024版)》,分享陰道微生態研究發展。此外,拜耳健康消費品創意性地以街頭采訪結合展臺內專家講解,實現場內外互動,加強對女性私處健康的重視。 隨著約30場豐富多彩的展臺活動圓滿落幕,拜耳在第七屆進博會迎來完美收官。拜耳以領先的創新成果與全鏈路本土伙伴的深度融合,延續并深化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創新無止境,合作創未來。拜耳期待在下一屆進博會上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們再次相聚,為中國患者、消費者和種植者帶來更多福祉。 (完) 關于拜耳 拜耳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健康與農業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秉承"共享健康,消除饑餓"的使命,公司致力于通過產品和服務,幫助人們克服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和老齡化帶來的重大挑戰,造福人類和地球繁榮發展。拜耳致力于推動可持續發展并對業務產生積極影響。同時,集團還通過科技創新和業務增長來提升盈利能力并創造價值。在全球,拜耳品牌代表著可信、可靠及優質。在2023財年,拜耳的員工人數約為100,000名,銷售額為476億歐元,不計特殊項目的研究開發投入為54億歐元。更多信息請見 www.bayer.com 。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括拜耳集團管理層基于當前設想和預測所作的前瞻性聲明。各種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它因素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的實際運營結果、財務狀況、發展或業績與上述前瞻性表述中所作出的估計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在拜耳官方網站 www.bayer.com 上公開的拜耳各項報告中。拜耳沒有責任更新這些前瞻性聲明或使其符合未來發生的事件或發展。 ]]> 上海2024年11月10日 /美通社/ -- 今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圓滿落下帷幕。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企業拜耳攜旗下處方藥(及影像診斷)、健康消費品、作物科學三大事業部連續第七年踐行進博承諾,三度"雙展齊發",總展臺面積再創新高,通過約30場新品發布、戰略合作、科普交流等多元形式的活動,加速創新產品惠及中國大眾,匯聚本土合作力量深化中國承諾。此外,拜耳已提前簽約第八屆進博會,將繼續攜手伙伴借助進博平臺共筑健康美好未來。

    第七屆進博會上拜耳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的展臺
    第七屆進博會上拜耳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的展臺

     

    第七屆進博會上拜耳在食品及農產品展區的展臺
    第七屆進博會上拜耳在食品及農產品展區的展臺

    "作為連續七屆亮相進博會的‘老朋友',拜耳對進博會保持高度的評價與深厚的感情。進博會不僅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更是拜耳展示創新實力、開拓國際合作的平臺。"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全球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拜耳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周曉蘭表示,"作為創新型的生命科學公司,拜耳在‘共享健康,消除饑餓'的宏大使命引領下,未來將持續積極尋求突破創新,努力為人類和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帶來積極影響。"

    "首秀" "首展"閃耀,創新成果集結

    進博會是集結眾多全球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的廣闊平臺。今年,400多項代表性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亮相進博會,以"新"提"質",為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蓄勢賦能。從中國首發到進博會首展,拜耳今年也繼續帶來了眾多"亮眼"的展品。

    處方藥領域,拜耳多款創新產品取得新突破,最新成果亮相進博秀場。例如,可申達®(非奈利酮)實現心衰治療領域臨床研究新突破,諾倍戈®發布ARANOTE試驗結果,將進一步拓寬在不同病程前列腺癌患者中的應用,唯可同®(維立西呱)新進醫保,拜阿司匹靈®全新大包裝煥新上市。用于眼科治療的EyleaTM 8mg在歐盟獲批后再次亮相第七屆進博會,已證明對絕大多數患者具有更強的持久性,從而延長治療間隔、減少注射次數,并進而增加治療依從性和減輕患者負擔。拜耳肺癌新型靶向治療藥物BAY 2927088于今年2月和6月先后獲得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定和CDE突破性治療品種認定,也首次亮相進博會。

    影像診斷領域,MEDRAD® Centargo CT高壓注射系統的發布全方位展現"智能高效 快準穩"的優勢,鞏固拜耳影像診斷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拜耳健康消費品帶來涵蓋九大品類的全產品線展示。其中,3個"進博寶寶"——康王®米諾地爾搽劑、康王®去屑控油洗發水和凱妮汀®乳酸抑菌凝膠,以及2個"進博會首展"——One A Day®熬夜心肝寶、One A Day®高純水晶魚油,爭相亮相本屆進博會,滿足中國消費者對頭皮健康、女性私處健康、營養補充等方面的精細化健康管理需求。

    拜耳作物科學今年創新使用互動沙盤形式,集中展示拜耳一站式植保飛防服務專業平臺飛將軍?、農達®,"進博會首展"的拜耳"領豐計劃"和根域守護?品牌等,讓觀眾直觀感受創新、高效、可持續的"以農戶為中心"的解決方案。同時,五大玉米新品種、作物保護的全新研發方式CropKey也分別迎來中國首發和進博會首展,充分展現拜耳在種業和植保創新方面發揮的先鋒作用。

    牢筑學術研究高地,夯實創新根基

    近年來,許多企業越來越重視搭建學術平臺,以促進行業間的交流與合作,共享學術資源,培養創新人才,從而實現更多突破創新。本屆進博會上,拜耳積極探索企業助力學術研究的合作新模式,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充沛動能。

    處方藥領域,海南樂城真實世界研究院理事單位授牌儀式在上海進博會拜耳展臺舉行,標志著拜耳正式成為海南樂城真實世界研究院理事單位,雙方將依托海南自貿港和樂城先行區政策,發揮各自資源優勢,開展全面深入的合作,推進樂城真實世界研究工作發展。

    此前,拜耳已深耕腫瘤領域學術研究。進博會現場見證了前期合作的"里程碑式"成果,并即將開啟新合作、新篇章,為中國乃至全球的腫瘤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消化系統腫瘤尤其是肝癌一直是拜耳的優勢治療領域。展會期間,"肝癌防治體系行動成果發布"、"《原發性肝癌一線耐藥后規范化治療專家共識》啟動發布會"及"CHANCE012拜萬戈中國最大樣本量研究數據收集階段性完成慶祝儀式"肝癌系列主題活動在拜耳展臺上成功舉行,集中展示肝癌防治領域的最新進展和重要成果。其中,《原發性肝癌一線耐藥后規范化治療專家共識》是我國首部聚焦肝癌一線耐藥后的診療共識,CHANCE012則是一項中國多中心、回顧性的瑞戈非尼治療中晚期肝細胞癌的真實世界研究,這些有力舉措將助力中國腫瘤防治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和"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實施。

    匯聚智慧促生態繁榮,驅動創新成果轉化

    生態圈通過集聚創新要素,形成有機協作的網絡,實現"1+1>2"的協同效應,有效縮短了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的時間。今年,拜耳持續投入各領域生態圈建設,為全球科技創新提供寶貴的經驗。

    隨著社會地位提升和經濟獨立,女性對健康的需求從單一疾病治療發展到多元化健康追求。為此,在進博會上,拜耳處方藥宣布與來自醫療機構、醫療產業、數字化與互聯網企業等跨行業的眾多合作伙伴攜手共創女性健康生態圈,讓醫療和科研機構與健康產業形成更緊密的聯動,共繪更健康美好的"她"未來。活動當天,拜耳還分別與埃森哲和騰訊健康就女性健康業務達成戰略合作,將在中國攜手共建開放共贏式女性健康數智醫療生態體系,并探索以女性健康價值為導向的數字化健康服務模式。此外,為了進一步助力我國女性健康水平提升,拜耳還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健康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開展"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項目"。

    今年9月在上海剛開幕的拜耳Co.Lab于進博會現場迎來首家入駐企業——科動生物。拜耳將以全球化創新藥研發體系助力該企業推進tRNA療法,幫助全球的無義突變疾病患者。作為拜耳加碼創新生態圈的重要一環,拜耳Co.Lab旨在提供理想的共創空間,助力生物技術初創企業連接全球創新合作網絡,重點關注細胞和基因療法、腫瘤以及新技術平臺等前沿領域。

    繼今年10月拜耳健康消費品中國創新合作中心(CCIP)成立后,借助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拜耳健康消費品與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細化創新合作項目的未來規劃,將匯聚三方資源優勢,聚焦頭皮健康與呼吸道健康等關鍵領域,就藥品開發、中試平臺建設、注冊法規、質量管控和人才發展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創新、多元化的自我保健解決方案。

    商業布局多維升級,推動成果惠及全球

    商業布局的升級不僅是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必要舉措,也是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創新成果的可及性。作為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企業,拜耳今年通過數字化轉型、拓展渠道和強化服務差異化等多舉并行的升級策略,促進創新產品與服務惠及中國和全球市場。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企業提升產品和服務可及性的核心策略之一。拜耳處方藥在進博會上宣布已全面采用"阿里云上的Salesforce"解決方案,為數千名拜耳內部用戶打造了一款全新的客戶互動平臺OPERA 2.0。系統現已正式上線并取得良好使用反饋,用戶體驗和系統穩定性大幅提升,為國內外藥企探索更適應中國國情的數字化改革方案貢獻了借鑒樣本。

    在渠道布局方面,拜耳健康消費品再次與上藥控股在進博會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拜耳新產品在全渠道的高質量發展。值得一提的是,拜耳已不僅局限于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布局國內市場,更是將眼光瞄準本土創新產品的國際化推廣,惠及全球。展會現場,拜耳健康消費品與江南大學、微康益生菌共同舉辦了IberoBiotics益生菌出口東盟慶祝會,宣布三方聯合開發、生產的腸道健康益生菌產品IberoBiotics于今年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并計劃在未來"出海"更多東盟國家。

    此外,在國家衛生健康委交易團組織的簽約儀式上,中日友好醫院與拜耳處方藥簽署意向采購協議。在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共同組織的醫藥交易團簽約儀式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與拜耳處方藥簽署意向采購協議。

    在全球化的農業發展浪潮中,拜耳作物科學因地制宜促進"領豐計劃"的在華落地,開啟在中國農業領域的嶄新篇章。本屆進博會上,拜耳中國"領豐計劃"領豐店揭牌儀式成功舉辦,正式揭幕"領豐店0001號"。"領豐計劃"將充分結合中國農情,通過創新多元的商業模式,攜手并賦能關鍵零售商及更多本土合作伙伴,助力中國小農戶實現豐產豐收,為中國糧食安全、鄉村振興做出貢獻。

    打造科普新范式,切實守護公眾健康

    健康科普是連接創新醫療成果和公眾受益之間的重要橋梁。拜耳借助進博會這一拉近企業與大眾距離的"窗口",最大化創新成果的社會價值,提升全民健康生活質量及幸福感,助力"健康中國2030"宏偉目標。

    本屆進博會上,拜耳處方藥聯手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等機構,針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女性健康、腫瘤等領域,在疾病預防、健康教育、健康管理、醫生賦能等方向加強公益合作,積極探索疾病科普的創新實踐。拜耳處方藥還發布了匯聚數十位前列腺癌領域相關專家智慧的前列腺癌骨轉移答案書,希望提升前列腺癌患者對骨轉移早診、早防、早治的意識,促進有效的自我管理,改善健康。

    在進博會現場,拜耳還精心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運用時下脫口秀、直播等善于營造熱點話題的方式,將復雜的健康理念轉化為易于理解的日常實踐,讓觀眾在互動體驗中即時感知健康美好生活。

    面對更廣泛受眾,在處方藥領域,拜耳跨界聯動,邀請了女性健康科普達人——六層樓先生進行現場脫口秀,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逐漸打破婦科病認知壁壘。除了女性健康的賦能,拜耳同樣特別強化男性健康的科普,現場和《生命時報》社共同發起了"男性健康月——前列腺癌全程管理科普行動",為媒體與公眾科普前列腺癌及其防治的最新進展,呼吁全社會關注男性健康。拜耳還邀請業內腫瘤專家、基因檢測公司以及患者組織等各方代表,圍爐共話罕見靶點精準診療特色路徑,希望攜手推動中國精準診療提升。此外,11月8日恰逢2024國際放射日(IDoR),拜耳影像診斷搭建了與大眾溝通交流的平臺,共同探尋影像診斷未來趨勢與機遇。

    在進博會強大的傳播影響力下,拜耳健康消費品特邀醫學大咖專家就女性健康和消化道健康領域公眾的認知盲點和誤區,結合最新發布的專家共識和科學防治理念,通過直播和采訪的方式,向公眾進行深入淺出的健康知識普及,提升其健康認知和管理水平,切實守護大眾日常健康。例如,消化科領域專家蒞臨拜耳展臺,首次解讀即將發布的《消化酶制劑臨床及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分享常見消化酶相關消化不良病因,并幫助更多公眾了解消化酶制劑可以作為守護消化道健康的家庭常備藥。針對新品凱妮汀®乳酸抑菌凝膠的發布,拜耳舉行"乳酸有益‘私'女性健康科普會",婦科專家解讀最新版《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中國診治指南(2024版)》,分享陰道微生態研究發展。此外,拜耳健康消費品創意性地以街頭采訪結合展臺內專家講解,實現場內外互動,加強對女性私處健康的重視。

    隨著約30場豐富多彩的展臺活動圓滿落幕,拜耳在第七屆進博會迎來完美收官。拜耳以領先的創新成果與全鏈路本土伙伴的深度融合,延續并深化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創新無止境,合作創未來。拜耳期待在下一屆進博會上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們再次相聚,為中國患者、消費者和種植者帶來更多福祉。

    (完)

    關于拜耳

    拜耳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健康與農業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秉承"共享健康,消除饑餓"的使命,公司致力于通過產品和服務,幫助人們克服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和老齡化帶來的重大挑戰,造福人類和地球繁榮發展。拜耳致力于推動可持續發展并對業務產生積極影響。同時,集團還通過科技創新和業務增長來提升盈利能力并創造價值。在全球,拜耳品牌代表著可信、可靠及優質。在2023財年,拜耳的員工人數約為100,000名,銷售額為476億歐元,不計特殊項目的研究開發投入為54億歐元。更多信息請見www.bayer.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括拜耳集團管理層基于當前設想和預測所作的前瞻性聲明。各種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它因素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的實際運營結果、財務狀況、發展或業績與上述前瞻性表述中所作出的估計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在拜耳官方網站www.bayer.com上公開的拜耳各項報告中。拜耳沒有責任更新這些前瞻性聲明或使其符合未來發生的事件或發展。

    ]]>
    消化酶專家共識首現進博會,提升家庭用藥管理水平 2024-11-09 14:47:00 “復方消化酶 家庭藥箱的常備守護”科普現場 消化不良癥狀高發,消化酶分泌不足成重要原因 消化不良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通常表現為餐后飽脹、早飽、中上腹痛、中上腹燒灼感等,還可伴有失眠、頭痛、營養不良、腹瀉、便秘等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我國,以消化不良為主訴的患者占普通內科門診的11.05%、占消化專科門診的52.85%,給個人、家庭、社會造成較大的負擔。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科主任鄒多武教授 臨床上,消化不良的病因眾多,其中消化酶分泌不足或缺乏是其發病的重要原因。鄒多武教授指出:"消化酶是人體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中所含有的一種特殊蛋白質,可將食物中的大分子營養物質分解為腸黏膜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質,這些小分子物質進入血液和淋巴循環后,被運輸至全身各個組織和器官,用于維持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健康。若消化酶分泌不足、活性下降或利用率下降,可能導致出現消化不良癥狀,長期不足還可能引起營養吸收障礙。" 事實上,消化酶分泌不足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年齡、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精神心理異常以及消化系統疾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胰腺腫瘤及胰腺切除術后等疾病。老年人、糖尿病等慢病患者、一些常見的胃腸道、胰腺、肝膽疾病患者都是消化酶分泌不足的高發人群。 鄒多武教授解釋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胰腺、胃等消化器官功能逐漸減退,胰腺是分泌消化酶的重要器官,其功能下降會直接導致消化酶分泌量減少。而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常伴有胰腺功能減退,從而導致消化酶分泌不足,容易出現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癥狀。對于這部分患者,可以通過消化酶制劑來改善,尤其是復方消化酶包含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四種重要消化酶,提高了消化、吸收的能力,減少消化不良。與傳統藥物不同,消化酶制劑起效快且安全性高,可直接作用于食物,幾乎不進入血液,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因此推薦消化酶成為應對消化不良的家庭常備藥。" 消化酶專家共識發布在即,指導合理家庭用藥 面對消化不良等癥狀,大多數患者常選擇自我診斷、線上購藥治療。目前,我國已上市多款消化酶非處方藥和處方藥制劑,但不同制劑的消化酶成分、適應癥存在差異,可能會造成不合理的家庭用藥。此外,當前國內外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等指南共識更偏向臨床疾病管理,尚缺乏對消化酶制劑具體的用藥指導,也未有針對老年人以外的其他特殊人群的消化酶制劑用藥指導。 為了指導公眾更科學、規范地使用消化酶,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功能性消化疾病協作組組織消化領域的權威專家,參考國內外相關指導原則、指南、手冊等,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和和專家意見,制定了《消化酶制劑臨床及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聚焦于消化酶的家庭用藥,系統整理迄今為止國內消化酶制劑用藥常見問題及關鍵證據,幫助消化不良患者自我診療和用藥。 鄒多武教授表示:"伴隨著生活飲食方式的轉變,我國消化不良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在選擇消化酶制劑時,要結合不同藥物的特征以及自身的具體需求合理用藥,臨床及患者迫切需要一個更規范、更有針對性的用藥指導。《共識》圍繞用藥療效、適應癥范圍、藥物選擇、特殊人群用藥指導等方面進行了全面闡述,為消化不良治療提供了清晰而具體的指引,增強公眾對消化酶制劑及消化酶缺乏或不足相關疾病的認識,提升了消化酶自己家庭用藥管理水平,促進更合理的家庭用藥,最終造福更多患者。" 在日常生活中,早飽、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癥狀比較常見,很多人不以為意,認為只是暫時的或因飲食不當引起。鄒多武教授特別提醒,消化不良切不可輕視,一旦出現相關癥狀,可通過觀察糞便的顏色、油滴和不消化纖維,是否伴有惡臭,糞便是否漂浮或黏附在馬桶上,是否存在肛門溢油等現象進行自我判斷;如果存在這些情況,則要考慮是否缺乏消化酶所致,可通過嘗試服用消化酶制劑治療緩解,同時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有助于促進消化和健康。 ]]> 上海2024年11月9日 /美通社/ -- 11月9日,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拜耳健康消費品在展臺特別設置了消化酶科普互動專區,并邀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科主任鄒多武教授做客進博會,為大眾科普胃腸道消化相關知識,并對即將發布的《消化酶制劑臨床及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做全面介紹,提高公眾對消化不良的認知,加深對消化酶作用的理解,推動合理規范用藥,為廣大群眾胃腸道健康保駕護航。

    “復方消化酶  家庭藥箱的常備守護”科普現場
    “復方消化酶 家庭藥箱的常備守護”科普現場

    消化不良癥狀高發,消化酶分泌不足成重要原因

    消化不良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通常表現為餐后飽脹、早飽、中上腹痛、中上腹燒灼感等,還可伴有失眠、頭痛、營養不良、腹瀉、便秘等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我國,以消化不良為主訴的患者占普通內科門診的11.05%、占消化專科門診的52.85%,給個人、家庭、社會造成較大的負擔。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科主任鄒多武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科主任鄒多武教授

    臨床上,消化不良的病因眾多,其中消化酶分泌不足或缺乏是其發病的重要原因。鄒多武教授指出:"消化酶是人體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中所含有的一種特殊蛋白質,可將食物中的大分子營養物質分解為腸黏膜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質,這些小分子物質進入血液和淋巴循環后,被運輸至全身各個組織和器官,用于維持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健康。若消化酶分泌不足、活性下降或利用率下降,可能導致出現消化不良癥狀,長期不足還可能引起營養吸收障礙。"

    事實上,消化酶分泌不足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年齡、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精神心理異常以及消化系統疾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胰腺腫瘤及胰腺切除術后等疾病。老年人、糖尿病等慢病患者、一些常見的胃腸道、胰腺、肝膽疾病患者都是消化酶分泌不足的高發人群。

    鄒多武教授解釋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胰腺、胃等消化器官功能逐漸減退,胰腺是分泌消化酶的重要器官,其功能下降會直接導致消化酶分泌量減少。而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常伴有胰腺功能減退,從而導致消化酶分泌不足,容易出現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癥狀。對于這部分患者,可以通過消化酶制劑來改善,尤其是復方消化酶包含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四種重要消化酶,提高了消化、吸收的能力,減少消化不良。與傳統藥物不同,消化酶制劑起效快且安全性高,可直接作用于食物,幾乎不進入血液,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因此推薦消化酶成為應對消化不良的家庭常備藥。"

    消化酶專家共識發布在即,指導合理家庭用藥

    面對消化不良等癥狀,大多數患者常選擇自我診斷、線上購藥治療。目前,我國已上市多款消化酶非處方藥和處方藥制劑,但不同制劑的消化酶成分、適應癥存在差異,可能會造成不合理的家庭用藥。此外,當前國內外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等指南共識更偏向臨床疾病管理,尚缺乏對消化酶制劑具體的用藥指導,也未有針對老年人以外的其他特殊人群的消化酶制劑用藥指導。

    為了指導公眾更科學、規范地使用消化酶,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功能性消化疾病協作組組織消化領域的權威專家,參考國內外相關指導原則、指南、手冊等,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和和專家意見,制定了《消化酶制劑臨床及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聚焦于消化酶的家庭用藥,系統整理迄今為止國內消化酶制劑用藥常見問題及關鍵證據,幫助消化不良患者自我診療和用藥。

    鄒多武教授表示:"伴隨著生活飲食方式的轉變,我國消化不良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在選擇消化酶制劑時,要結合不同藥物的特征以及自身的具體需求合理用藥,臨床及患者迫切需要一個更規范、更有針對性的用藥指導。《共識》圍繞用藥療效、適應癥范圍、藥物選擇、特殊人群用藥指導等方面進行了全面闡述,為消化不良治療提供了清晰而具體的指引,增強公眾對消化酶制劑及消化酶缺乏或不足相關疾病的認識,提升了消化酶自己家庭用藥管理水平,促進更合理的家庭用藥,最終造福更多患者。"

    在日常生活中,早飽、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癥狀比較常見,很多人不以為意,認為只是暫時的或因飲食不當引起。鄒多武教授特別提醒,消化不良切不可輕視,一旦出現相關癥狀,可通過觀察糞便的顏色、油滴和不消化纖維,是否伴有惡臭,糞便是否漂浮或黏附在馬桶上,是否存在肛門溢油等現象進行自我判斷;如果存在這些情況,則要考慮是否缺乏消化酶所致,可通過嘗試服用消化酶制劑治療緩解,同時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有助于促進消化和健康。

    ]]>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