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推選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為理事長單位。作為全球領先的農業科技全球化企業,先正達集團中國被推選為副理事長單位。其他九家副理事長單位包括: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全國畜牧總站,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青島農業大學,山東省土地鄉村振興集團有限公司,新希望有限公司,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
“雙碳聯盟”成立后,將集聚優勢研發力量和行業資源,通過加強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項目合作,推動減排、固碳及可再生能源替代技術推廣落地,實現創新驅動現代農業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目標。
作為聯盟副理事長單位,2020年,先正達集團啟動了綠色增長計劃2.0,承諾到2030年將運營層面的排放減低50%,五年內投入20億美元用于能夠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質變的創新。2021年,先正達集團中國與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推進的“潤田”項目,致力于幫助中國農民通過秸稈科學還田、保護性耕作等一系列技術解決方案減排固碳,提升農田土壤健康水平。未來,先正達集團中國將依托國家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聯盟,積極拓展科技創新,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
]]>本次線上論壇旨在推廣多樣化生產方式和生態化管理措施,增加柑橘園內物種多樣性,提高先正達集團中國合作伙伴及柑橘農戶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助力柑橘和相關農作物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農科院楊慶文研究員、先正達集團中國江西技術服務經理朱國良、中國農科院張宗文研究員、先正達集團中國生物肥料產品經理張帥參與了本次論壇,分別從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相關領域新知、鄉村農業經濟商業價值挖掘、柑橘病蟲害防控和菌肥施用等方面做了主題分享,為參會者未來的農業多樣化生產提供了實際建議。
中國農科院楊慶文研究員做了題為《金山銀山與鄉村振興 -- 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報告,以云南德宏水稻、海南省熱帶特色農業等為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農業生物豐富多樣性對農業生產的重要作用。
農業生物多樣性是農業安全生產的基礎條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資源,包括農業生物遺傳資源多樣性、農業物種多樣性、農業生態系統多樣性和農業景觀多樣性。農業生物多樣性以自然多樣性為基礎,而多樣性缺乏是生產系統不可持續的根源。
大部分區域柑橘品質下降,外觀變劣,效益不高大多是由受限的自然環境、不合理栽培管理技術和不力的病蟲害防治導致。近年來頻繁的氣候變化也使柑橘生產系統變得不穩定。先正達集團中國江西技術服務經理朱國良做了題為《柑橘病蟲害防控》的報告,從病蟲害的分類、全年防治策略等層面分享了實操建議,希望助力相關技術部門和農戶提高產量 。
據朱國良介紹,先正達多樣性示范園不僅有效解決了病蟲害防治難題,減少了用藥次數,符合國家提倡的減量增效目標,同時有效地保護了生態環境。示范園采用了自然生草,為有益昆蟲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同時,還可以作為生態綠肥為臍橙提供營養。
中國農科院張宗文研究員做了題為《多樣化生產好處多》的分享。目前,因對成本投入敏感,農戶常對生物多樣性的投資不足,片面追求高產品種或跟風種養同一品種也導致農戶難以抵御市場波動風險。
張宗文指出,多樣化生產方式指同一土地上種植多種作物、多個品種或種養結合的農業生產方式,以此增加田間作物和品種的數量。從長遠角度看來,多樣化生產方式不僅能保證柑橘產量,還能挖掘多種農作物的潛在商業價值,產生經濟效益。例如,柑橘與蘋果間種,既可以控制病蟲害,阻隔馬鈴薯晚疫病的傳播,又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再如,果樹套種綠肥等方式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和肥力,使產量更穩定,果品更優良。
微生物菌肥可充分滿足柑橘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多施微生物菌肥是生產無公害食品柑橘的重要措施。先正達集團中國-生物肥料產品經理張帥跟大家交流了柑橘菌肥施用方面的問題。有機質是微生物的主要能源,有機質分解還能供應微生物養分。因此,施用微生物肥料時配合施用有機肥料,不但可加快有機肥的腐熟速度,而且能促進菌群的形成,提供菌肥的肥效,豐富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增加有益菌群,還可以形成占位優勢,防控病害發生,同時提供的小分子有機酸,對提升柑橘品質有良好的效果。
與會者表示,通過這次培訓,此前憑經驗做的農業生產決定找到了理論依據。保障農業生物多樣性有助于抵御不良氣候、環境和生物脅迫,滿足農戶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保障經濟林產業的高效和可持續發展。
2021年10月13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高級別會議在云南省昆明市閉幕,會議正式通過“昆明宣言”,明確各國政府合作推動將生物多樣性納入到各級政府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文化及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管理等發展建設主流的過程。
由于人口增加和對食物的需求,農業生態環境不斷面臨挑戰。生物多樣性可以幫助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和能力;提供豐富的營養來源,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有效提升農作物質量和效率;同時確保生態友好和糧食安全。據了解,我國已經開展了生物多樣性經濟價值評估。以2011年數據為基準測算結果顯示,我國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高達78萬億元。
先正達集團中國舉辦本次主題活動,旨在積極宣傳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倡導良好的農田管理措施,挖掘潛在商業價值,促進柑橘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未來,先正達集團中國將繼續通過開展線上線下論壇、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持續提供現代農業服務,提高合作伙伴和上下游產業方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助力生物多樣性及農業多樣性的可持續發展。
]]>本次會議旨在研究部署深化農業農村部與中國中化、中國郵政等單位關于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的社企對接工作,總結交流社企合作經驗做法,推廣展示社企合作豐碩成果。
會議強調,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認識深化社企對接的重要意義,深入推進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對接合作,助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的微觀主體支撐。
在我國“人多地少”的有限資源條件下,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中國中化通過資產整合成立了先正達集團,新的服務理念疊加全球領先的技術,使中國中化從一個農資供應商升級為一個集成的農業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平臺,致力于將全球最好的技術,通過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合作推廣到中國的田間地頭,幫助農戶產出最好的農產品。目前,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取得了突出進展,中國中化希望更好發揮自身優勢,用先進的技術、產品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賦能,助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
中國中化旗下先正達集團中國MAP 糧作事業部總經理秦李龍在會上圍繞MAP賦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舉措和成效進行了主題報告,并特別分享了MAP 與吉林梨樹的盧偉農機農民合作社的案例。合作三年來,MAP 累計為盧偉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 185 次,服務面積超過 7500 畝。合作社人工成本大幅降低,農藥化肥使用減少三分之一,農產品品質顯著提升,累計增收 70 萬元。合作社逐步發展為 MAP 鄉村服務站,社企聯合搭建區域性社會化服務體系,探索黑土地保護和糧食增產有效路徑。
中國中化旗下先正達集團中國MAP先農數科是MAP模式服務于數字農業和數字鄉村建設的創新團隊,團隊負責人汪彩華在會議上分享了2020 年浙江瑞安引入中化 MAP后,聯合打造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政府+農民合作社+MAP”創新合作模式,包括集農業生產、管理、政務于一體的 APP 用戶端和 PC 管理端。這一模式有效打通了農戶農業生產、政府涉農管理和涉農業務辦理系統,實現了涉農服務一鍵辦、涉農信息及時達、涉農數據隨時采,有效促進“ 生產-服務-管理”多維數據互聯互通。目前已有 1082 家農民合作社、518 個家庭農場、139 家農業龍頭企業享受到了這一數字化工具提供的一站式服務。
]]>瑞士巴塞爾2021年10月28日 /美通社/ -- 先正達集團今日公布集團2021年第三季度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前9個月強勁業績增長。集團第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65億美元,同比增長27%(增速按固定匯率計算為24%)。第三季度EBITDA達8億美元,同比增長13%(增速按固定匯率計算為20%)。
2021年前9個月營業收入累計達到210億美元,同比增長25%(增長42億美元)(增速按固定匯率計算為20%)。前9個月EBITDA達35億美元,同比增長18%(增速按固定匯率計算為22%)。
2021年 第三季度 |
2020年 第三季度 |
變動比例 |
變動比例 (固定匯率) |
|
億美元 |
億美元 |
% |
% |
|
營業收入 |
65 |
51 |
+27 |
+24 |
EBITDA |
8 |
7 |
+13 |
+20 |
2021年 1-9月 |
2020年 1-9月 |
變動比例 |
變動比例 (固定匯率) |
|
億美元 |
億美元 |
% |
% |
|
營業收入 |
210 |
168 |
+25 |
+20 |
EBITDA |
35 |
30 |
+18 |
+22 |
先正達集團在第三季度延續了上半年的強勁增長勢頭。集團所有業務單元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嚴重的極端天氣和市場供應受限導致農作物收成受挫,致使主要谷物本已處于低位的庫存消費比繼續下探,拉動了市場對先正達集團產品和服務的強勁需求和集團業務增長。市場對能夠幫助農戶在惡劣氣候條件下保護農作物并提高現有耕地單產和生產力的技術、產品的需求最為強勁。
先正達集團不斷完善數字化平臺建設,通過農場管理工具幫助農戶應對天氣變化,基于數據作出更好的決策。在診斷應用和數字化平臺的支持下,農戶能夠以更加可持續的方式種植作物。先正達集團的生物制劑業務繼續發力,實現了30%的營業收入增長,進一步鞏固了集團在這一快速增長領域的領先地位。
先正達集團中國的所有業務單元均取得了強勁增長。通過幫助農戶改善土壤質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作物的品質和價值,MAP在2021年前9個月的營業收入達到15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系統是連接農戶與消費者的品牌,代表著高品質、高營養、可持續種植的食品。截止到第三季度末,MAP beSide?標志和二維碼覆蓋的產品總計達51種,其中包括今年推出的33種。MAP中心總數增長至438個,并與超過200個戰略伙伴展開合作。
先正達集團在第三季度積極對自身供應鏈進行管理與調整,以克服供應和生產環節的外部不利因素。
對生產、采購和物流環節的重視支持先正達集團取得強勁業績表現。同時,集團也繼續受益于不斷增長的協同效應。MAP業務增長強勁,新建MAP中心數量迅速增加。受新建中心利潤率影響,MAP的整體EBITDA利潤率略低于集團平均水平,但已有MAP中心的利潤率持續提升。
今年前9個月,協同效應驅動的營業收入超過去年同期的兩倍,達到5億多美元,貢獻2億美元利潤。
“強勁的業績表明,先正達集團正在幫助農戶應對氣候變化,并努力為世界供應更多的糧食。我們的產品和數字化工具幫助全球農戶在惡劣氣候下仍能種植高品質作物,對此我們看到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先正達集團首席執行官傅文德(Erik Fyrwald)表示。“我們的氣候友好型農產品和數字化服務正在幫助世界各地的農戶創造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未來。”
先正達集團首席財務官翰林(Chen Lichtenstein)表示:“我很高興看到集團所有業務部門的營業收入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事實證明,我們在本季度成功應對了全球供應鏈挑戰,并滿足了客戶對創新產品的需求。”
更多信息,請參閱安道麥(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碼 000553)、中化化肥(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碼0297)、荃銀高科(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碼300087)和揚農化工(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碼600486)的財務業績報告。
業績亮點
各業務單元營業收入
2021年 |
2020年 |
變動比例 |
變動比例 |
|
第三季度 |
第三季度 |
(固定匯率) |
||
億美元 |
億美元 |
% |
% |
|
先正達集團 |
65 |
51 |
+27 |
+24 |
先正達植保 |
31 |
27 |
+18 |
+15 |
安道麥 |
14 |
11 |
+22 |
+19 |
先正達種子 |
8 |
6 |
+42 |
+41 |
先正達集團中國 |
17 |
11 |
+54 |
+42 |
內部抵消 |
-5 |
-3 |
n/a |
n/a |
2021年 |
2020年 |
變動比例 |
變動比例 |
|
1-9月 |
1-9月 |
(固定匯率) |
||
億美元 |
億美元 |
% |
% |
|
先正達集團 |
210 |
168 |
+25 |
+20 |
先正達植保 |
99 |
83 |
+19 |
+17 |
安道麥 |
42 |
35 |
+19 |
+16 |
先正達種子 |
28 |
22 |
+25 |
+23 |
先正達集團中國 |
59 |
40 |
+49 |
+37 |
內部抵消 |
-19 |
-13 |
n/a |
n/a |
先正達植保
2021年前9個月,先正達植保營業收入增長了19%(按固定匯率增速為17%),達到99億美元。
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營業收入增長了12%;北美地區營業收入增長了15%;拉美地區營業收入增長了27%;亞太地區(除中國)的營業收入增長了20%;中國的營業收入增長了33%。
第三季度谷物價格走高和市場供應限制推動各地區業務增長,促進了部分提前采購。
在北美地區和中國,MIRAVIS®產品繼續保持強勁增長。這種創新型殺菌劑能夠幫助農戶對抗極端天氣的影響。
對生物刺激劑ISABION®的需求進一步增加,推動了集團生物制劑業務的增長。ISABION®通過幫助植物平衡營養來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
Seedcare在美國和加拿大推出了殺菌劑VAYANTIS®,這是一種廣譜的新型種子處理殺菌劑,用于保護大豆和玉米免受腐霉病等主要疾病的侵害。這一產品在早期播種中的應用能夠促進產量的大幅提升,并通過用于保護性耕作,實現對土壤的保護。
在中國,先正達植保推出另一款低施用率創新產品VESTORIA?,其能夠幫助水稻小農戶有效遏制破壞性害蟲褐飛虱。
安道麥
2021年前9個月,安道麥在所有主要地區均實現了銷量的持續強勁增長,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19%(增速按固定匯率算為16%),達到42億美元。安道麥將繼續應對采購和生產成本上升壓力。
在秋季良好開局的推動下,歐洲地區營業收入增長4%,北美地區增長22%,拉美地區營業收入增長了14%,印度、中東和非洲地區的營業收入增長了14%,而亞太地區(除中國)營業收入增長了20%。盡管全行業出現供應短缺,但得益于強大的產品組合、新產品的推出以及來自江蘇輝豐植保業務的貢獻,中國的營業收入仍增長了58%。
在澳大利亞,安道麥繼續推出能夠減少化學制劑用量和包裝材料的新產品。
安道麥通過推出三種用于谷物、葡萄、甜菜和馬鈴薯的高質量生物刺激劑進一步擴大了其生物制劑產品線。這些產品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和先進發酵工藝提升植物抵御不利生長條件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先正達種子
2021年前9個月,先正達種子的營業收入增長了25%(按固定匯率增速為23%),達到28億美元。
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大田作物營業收入增長了13%,北美地區營業收入增長9%,拉美地區的營業收入增長了28%,亞太地區(除中國)營業收入增長了22%。對荃銀高科的業務整合和其增長推動中國的營業收入達到去年同期的三倍。
蔬菜種子業務在各地區均實現增長,營業收入增長12%。花卉產品業務實現了20%的增長。
北美地區大豆和玉米種子業務增長強勁,市場份額均有所提高。對飼料用ENOGEN?玉米的需求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該玉米能提高肉牛和奶牛的飼料喂養效率。新發表的大學研究表明,喂食ENOGEN?青貯飼料的奶牛,其生產每單位牛奶的甲烷排放量減少了7%以上。
受到Agrisure Viptera?技術的顯著推動,2021年前9個月拉丁美洲地區的玉米業務營業收入增長29%。該生物性狀仍然是唯一能夠有效控制草地貪夜蛾等地面蟲害的品種,通過集團自有品牌業務和成功的對外授權銷售模式,取得了顯著的增長。
先正達集團中國
先正達集團中國的業務涵蓋種子、植保、作物營養以及MAP與數字農業。2021年前9個月營業收入達59億美元,同比增長49%(增速按固定匯率為37%)。
MAP與數字農業業務的營業收入達到去年同期的三倍。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MAP技術服務中心113個,總數達到438個,分布于各主要農業產區。隨著業務擴張,MAP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已服務約1200萬公頃的土地。此外,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系統所覆蓋的產品也在不斷增加。
盡管面臨供應鏈挑戰,先正達集團中國的植保業務營業收入增長了28%。
包括蔬菜種子在內的種子業務營業收入達到去年同期的三倍,作物營養營業收入增長17%。整合荃銀高科業務后推出的新水稻和蔬菜品種進一步推動了增長。
先正達集團財務概覽
2021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0年 |
|
第三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三季度 |
|
億美元 |
億美元 |
億元人民幣 |
億元人民幣 |
|
營業收入 |
65 |
51 |
424 |
360 |
先正達植保 |
31 |
27 |
203 |
186 |
安道麥 |
14 |
11 |
89 |
79 |
先正達種子 |
8 |
6 |
54 |
41 |
先正達集團中國 |
17 |
11 |
108 |
76 |
其中包括MAP |
5 |
2 |
35 |
13 |
內部抵消 |
-5 |
-3 |
-30 |
-22 |
EBITDA |
8 |
7 |
54 |
50 |
2021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0年 |
|
1-9月 |
1-9月 |
1-9月 |
1-9月 |
|
億美元 |
億美元 |
億元人民幣 |
億元人民幣 |
|
營業收入 |
210 |
168 |
1358 |
1181 |
先正達植保 |
99 |
83 |
644 |
586 |
安道麥 |
42 |
35 |
274 |
249 |
先正達種子 |
28 |
22 |
182 |
158 |
先正達集團中國 |
59 |
40 |
382 |
278 |
其中包括MAP |
15 |
5 |
94 |
32 |
內部抵消 |
-19 |
-13 |
-123 |
-90 |
EBITDA |
35 |
30 |
226 |
209 |
注釋
除非特別說明,所有比較均基于2020年同期。
本次發布的業績是未經審計的先正達集團各業務單元的數據,涉及瑞士先正達、先正達集團中國、安道麥、中化化肥、荃銀高科和揚農化工。揚農化工通過協議安排于2021年7月被先正達集團收購,其營業收入自2020年起被并入先正達集團的植保業務單元,同時其境內的營業收入被并入先正達集團中國。
先正達集團于2020年正式營運,符合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下的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從這點來說,集團對旗下子公司的合并報表可以追溯到中化集團或者中國化工集團收購該子公司的控股權,2020年的數據包括了對以上企業的合并報表。
EBITDA是非會計準則(non-GAAP)的業績指標,而先正達集團的EBITDA數據和其他公司的同類數據或不可比較。先正達集團定義EBITDA為稅息、折舊、攤銷、重組、減值及少數股東權益前的利潤。先正達集團的管理層和投資者均用此EBITDA數據作為衡量集團運營業績的補充指標,所以此次新聞稿里也包含了EBITDA數據。先正達集團的EBITDA數據剔除了重組和減值的損益影響,這樣得出的數據更具有可比性。
本新聞稿中的EBITDA數據不包含一次性項目(參見瑞士先正達2021年上半年合并業績簡報),并可能在其他文件中被稱之為實際或者調整后EBITDA。EBITDA數據剔除了對集團經營業績表現沒有影響的其他一次性或非現金/非經營性項目,并剔除了高管長期激勵計劃的影響。
本新聞稿中的有些同比數據是按固定匯率計算的,也就是將所有以非美元為貨幣的業務部門的當年業績按照上一年的匯率折算成美元,而非按照當年的匯率折算成美元。按照固定匯率計算得到的同比數據剔除了匯率波動對實際業績造成的影響。文中“集團”一詞代表先正達集團。
關于先正達集團
先正達集團是全球領先的農業創新企業之一,擁有250多年的歷史積淀。集團業務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致力于通過全新的產品和技術改變農業,通過安全可持續的方式為全球人口提供食物,并同時尊重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作為總部在瑞士的中資企業,集團旗下分四個業務單元:總部位于瑞士巴塞爾的先正達植保、總部位于美國芝加哥的先正達種子、總部位于以色列的安道麥以及先正達集團中國。通過這四大業務單元,集團為全球的客戶提供全行業領先的服務和產品。
如需獲取先正達集團的圖片或者視頻,請點擊先正達集團媒體庫。
數據保護對我們很重要。您收到本文件的法律依據是《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 第6條第1款第f項(“合法權益”)。 但是,如果您不希望收到有關先正達集團的更多信息,請直接給我們發送簡短的非正式消息,隨后我們將不再將您的個人資料用于此目的。您也可以通過我們的隱私聲明查看更多詳細信息。
關于前瞻性陳述的提示
本文件可能包含有前瞻性聲明,可以通過“預計”、“將會”、“將要”、“潛在的”、“計劃”、“展望”、“估計”、“旨在”、“按計劃”等術語和類似表達來對其進行識別。這些聲明可能具有風險和不確定性,導致實際結果與相關聲明產生重大差異。對先正達集團而言,這些風險和不確定性包括與下述方面相關的風險:法律訴訟、監管批準、新產品開發、競爭加劇、客戶信用風險、總體經濟和市場狀況、合規和救濟、知識產權、組織變革的實施、無形資產的減值、消費者對于轉基因作物和生物或植保化學品的認知、氣候變化、匯率和/或谷物價格波動、單一源供應安排、政治不確定性、自然災害以及數據安全侵害或其他形式的信息技術破壞。先正達集團無義務更新這些前瞻性聲明,以反映實際結果、已變更的假設或其他因素。
]]>國家玉米創新中心于2021年3月24日經科技部批復啟動建設,是我國農業領域首批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該中心以先正達集團為主體,聯合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共同開展針對玉米產業的現代生物育種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
該中心總部位于北京,在東華北春播玉米區、西北春播玉米區、黃淮海夏播玉米區、西南玉米區等主栽區域建設分中心,布局建設大型育種中心和全覆蓋測試網絡體系。同時,國家玉米創新中心將面向全行業打造開源式創新平臺,為玉米產業提供源頭技術供給,孵化和培育中小種子企業,為行業提供專業的創新服務。
開幕式上,先正達集團的母公司 -- 中國中化與北京市人民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現代種業創新、鄉村振興示范等領域展開合作,通過共同建設國家玉米創新中心、共同舉辦中國北京種業大會、共同打造鄉村振興樣板等一系列合作創新項目,共同推進種業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雙方還將加強在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的探索。中國中化將充分利用MAP現代農業服務平臺為首都現代農業賦能,在北京推廣建設數字農業系統和MAP beSide全程品控及質量溯源體系,助力打造首都農業全產業鏈服務體系。
中國中化還將充分利用在鄉村產業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領域的規劃設計能力、資源導入能力和長期運營能力,統籌自身先進科學技術、商業模式和生態圈戰略合作伙伴資源,在引入優新品種、打造地標性農業品牌、助力農產品銷售、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提供系列解決方案,參與打造具有首都特點的鄉村振興示范樣板。
作為今年大會的核心展覽板塊,“北京現代種業突出創新成果展”匯集了眾多種業企業的前沿科技成果。先正達集團中國在該展區推出了三大展覽內容,包括數字農業布局、種業技術研發成果和種業共創實踐。展區內還展示了先正達集團的種子、種衣劑、植株等產品,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和咨詢。
簽約儀式后,中國中化董事長、黨組書記寧高寧董事長在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覃衡德,先正達集團中國副總裁、種子業務總裁汪泓的陪同下,參觀先正達集團中國展臺,先正達集團中國北京創新中心總裁張蓓和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張健向寧高寧一行介紹了先正達集團種業產業鏈研發體系及種業創新成果。
寧高寧十分關注先正達集團在種業創新方面的最新進展,深入了解現場展出的先正達種子、種衣劑、植株等產品的相關情況,他勉勵先正達集團種業工作者要加快推進優質種子的推廣,做好優質種質資源的利用,注重種子知識產權的保護,為推進中國種業振興貢獻更多中國中化的力量。
先正達集團是全球領先的農業科技創新企業,擁有全球領先的生物技術及育種技術,其種子業務在全球擁有超過120個研發中心。同時,先正達集團在中國搭建了完備的生物技術和育種平臺,聚焦玉米、水稻、小麥、大豆、蔬菜五大作物,致力于夯實種質資源基礎,推動先進生物技術在中國的應用,并依托全球資源和能力助力中國種業科技升級。
先正達集團中國是先正達集團的四大業務單元之一,其種子業務單元由先正達中國種業、中種集團、荃銀高科等組成,覆蓋玉米、水稻、小麥、蔬菜四大作物品類,銷售規模位居行業前列。先正達集團北京創新中心、中種生命科技中心、三亞南繁基地和楊凌育種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共同構成先正達集團在中國的現代種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平臺,打造中國種業高效創新機器。
此外,先正達集團還在積極推進“中國種業繁榮計劃”,以“促進種業繁榮,服務中國農民”為使命,打造種業共創平臺(Seeds Technology Solution),加速構建世界一流的育種創新能力,同時推進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培養等領域的進步和發展。
]]>先正達集團中國MAP糧作總經理秦李龍、益海嘉里米業事業部副總吳強等出席了活動,奧運冠軍邢傲偉也蒞臨活動現場,受邀正式成為金龍魚奧運品質監督官。
作為行業領先企業,金龍魚投入過億元研發資金、耗費近十年的時間打造的“金龍魚大米產業鏈創新技術”,將大米的美味、安全和綠色科技,融入到大米品種、種植、加工等每一個環節。近年來,金龍魚與先正達集團中國MAP與數字農業開展合作,從種植端發力,積極實施并推廣全程可追溯的訂單種植模式。
為確保原糧品質,MAP與數字農業在黑龍江省五常市和金龍魚聯合打造了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農場,根據稻花香2號品種特性,采用定制化全程種植服務方案跟蹤種植全過程,并利用MAP智農遙感、精準氣象、病蟲害預警等技術手段,結合先進的物聯網設備,將全程可追溯技術融入到從播種、插秧到收獲加工的整個過程。MAP整季的技術服務,確保了原香稻的高品質。經先正達集團中國優質農產品評測榜單“熊貓指南”的評測,該款新米獲得了89分,真正實現了MAP“種出好品質”的核心理念。
在活動現場,農場種植戶王先生說:“通過MAP全程的服務,今年的水稻子粒飽滿度更好,空癟率減少了,一坰地多收了1500多塊錢。”MAP的專業化服務真正的實現了“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的承諾。
種植環境、土壤條件和農業投入品的科學施用,與農產品的高品質和安全性密切相關。在原香稻MAP beSide農場中,遙感、物聯網、重金屬監測儀等先進的物聯網傳感設備的應用,以及農業投入品嚴格、科學合理的施用,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SGS對種植環境進行的監測,都最大程度保障了種植環境安全。“訂單定制化、過程可視化”的MAP beSide農場,將成為未來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的重要技術應用場景。
活動現場,先正達集團中國與益海嘉里金龍魚共同簽訂了“金龍魚原香稻&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終端農產品的培育、品牌打造和市場推廣方面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先正達集團中國將發揮在品種研發和培育、MAP 標準化種植管理及全程可追溯的服務優勢,益海嘉里則將發揮其在品牌和推廣方面的成功經驗與資源優勢,共同助力農業農村部 “三品一標”(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方案,推動綠色農業生產向更高層次、更深領域的方向發展”。同時,雙方還將共同推廣農產品溯源技術在優質農產品上的使用,并不斷擴大MAP beSide在金龍魚水稻產品上的使用范圍。
]]>由先正達集團中國、農業農村部農機化總站、大自然保護協會共同支持桓臺縣政府在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舉辦了“冬小麥保護性耕作技術培訓及現場演示會”,本次演示會是“潤田項目”重要推進環節之一。開幕式上,農業農村部農機化總站徐振興副站長、山東省農業廳卜祥聯副廳長、桓臺縣委書記林恒、先正達集團中國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姜業奎和大自然保護協會企業事務主任許進分別致辭。農業農村部保護性耕作研究中心、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專家在活動現場進行了主題分享,100余名中化農業MAP合作農戶也到場參會。
本次演示會活動分為“小麥保護性耕作機械作業現場演示”和“保護性耕作技術培訓及成功案例分享”兩個部分。
小麥保護性耕作機械作業演示在中化MAP剛成立的山東桓臺技術服務中心暨先正達集團中國第一個低碳示范農場進行。六家小麥保護性耕作播種機一字排開進行小麥播種作業演示。參會領導、專家、先正達集團中國食品價值鏈合作伙伴、農機推廣技術人員、農機合作社和農戶觀看了演示。由于雨水多、土壤濕度大,還田秸稈潮濕且不易切割,但各個演示機型的現場作業均展示了良好的播種質量,得到了參會專家和代表的認可。
作為先正達集團中國的重要食品價值鏈合作伙伴,雀巢公司參會代表在觀看演示的過程中,對先正達集團中國和MAP率先采納、示范、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對MAP未來上市的低碳小麥充滿期待。
前來參會的農戶表示,保護性耕作減少了兩次旋耕作業,節省作業成本的同時,還實現了精簡化操作,縮短了小麥播種的窗口,緩解了農忙季節的用工壓力,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性價比高的機械設備為他們提供服務。
在“保護性耕作技術培訓及成功案例分享”環節,農業農村部保護性耕作研究中心李洪文教授、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張衛健教授分享了《小麥機械化保護性耕作》及《黃淮海小麥保護性耕作豐產高效種植技術》主題報告,介紹了國內外保護性耕作的發展方式和關鍵技術。李洪文教授詳細比較了國內外保護性耕作的機械設備和特點,并結合山東實際情況講述冬小麥播種要點。張衛健研究員則對保護性耕作對于農田固碳減排作用進行了科學的分析。
先正達集團中國MAP與數字農業事業部王敏欣博士分享了潤田項目以及MAP進行保護性耕作的階段性成果,展示了MAP在推廣可持續農業技術的成功案例。
山東臨清、河北任縣分別介紹了他們在過去10年持續推廣小麥保護性耕作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此次活動是“秸稈還田促進土壤健康項目”(潤田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推動東北與華北平原保護性耕作以及氣候智慧型農業技術模式的集成與創新,促進土壤健康和農田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為緩解氣候變化和發展氣候智慧型農業做出貢獻。
活動成功展示了保護性耕作的機械作業技術,分享了土壤健康、固碳減排的知識和理念,增進了與會代表對保護性耕作的認識。下一步,先正達集團中國將與合作伙伴共同將“潤田項目”和相關可持續農業技術加以推廣、強化,為中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做出貢獻。
]]>“豐收新時代”系列文藝演出是先正達集團中國創立的送文藝下鄉品牌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今年的“豐收新時代”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走進了東海縣,超10萬觀眾通過網絡平臺觀看節目、抽大獎、搶紅包、在線互動。
演出內容豐富多彩,不僅匯集了先正達集團中國員工精心準備的節目表演,還有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農業學子的青春助演,更有農民歌手草帽姐、新民樂表演代表女子水晶樂坊,魔術達人王翔等嘉賓傾力助陣。其中最特別的是東海呂劇團帶來的快板演繹。
先正達集團中國黨委書記、總裁覃衡德為活動致辭:“MAP的成功離不開政府和合作伙伴的支持,相信通過與東海政府的深度合作,先正達集團中國一定能夠為東海發展現代規模農業、提升糧食品質打造標桿,助推東海農業現代化發展再上新臺階。”
東海縣副縣長章榮剛表示,先正達集團中國MAP模式得到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今年MAP在東海建設了7000多畝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農場,帶動東海農戶種植優質稻米,為東海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業體系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出活動的頒獎環節,東海縣種植大戶段輝領取了一份特殊的榮譽 -- MAP金牌大戶獎項,該獎項旨在表彰為當地鄉村振興做出突出貢獻的種植大戶。
自2021年3月接觸先正達集團中國MAP模式以來,段輝就將自種1100畝水稻全部交給MAP打理,耕種管收全程技術托管,一站式保姆服務,不僅提升了水稻種植品質,同時MAP平臺對接下游用糧企業開展訂單農業,還能提前幫助段輝的高品質水稻拿下銷售訂單,實現賣出好價錢。
“MAP就是我給莊稼請的技術保姆,農藝師們不僅隨叫隨到,貼心、溫暖,而且科技力量真是不一般,用藥施肥比我以前少了2-3次,水稻抽色還亮,今年光農資每畝就省了100元”,段輝說。
與種植大戶段輝一同領獎的還有MAP東海中心服務站站長孫克增,作為MAP緊密合作獎的獲獎人,孫克增的故事則代表著新型職業農民探索自我發展之路的縮影。
2019年,在東海當地已擁有一家小型種業公司的孫克增聽說并了解MAP后,便積極與MAP蘇皖大區農藝師接觸。兩年的時間里,他利用自己農業帶頭人的影響力,積極向當地種植大戶、家庭農場推廣MAP模式。
2020年,MAP項目正式落地東海。孫克增帶著自己的種業團隊,正式加入先正達集團中國,成為東海中心首批MAP服務站的站長。
“我認為MAP模式就是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加入MAP成為央企的一員,我非常自豪。短短兩年時間,我從過去服務40戶農戶4000畝地,迅速增長到如今服務80戶2萬多畝地。MAP是有奔頭的事業!”孫克增說道。
2020年9月,為推進東海優質糧食產業化水平,促進東海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經由東海縣政府引導,先正達集團中國旗下中化現代農業(江蘇)有限公司聯合連云港市農科院、連云港神州種業及東海縣金地米業等當地龍頭企業發起成立東海縣優質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并吸納全縣10個專業合作社,300個家庭農場共同參與,成功建立以龍頭企業引領帶動、合作社紐帶銜接、家庭農場為基礎單元的鄉村新型服務體系。
作為連云港神州種業公司的帶頭人,孫克增對自己MAP服務站站長的新角色十分有信心:“跟著MAP服務鄉村振興,我將繼續為家鄉現代農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暢聊MAP環節”,東海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道凡,先正達集團中囯MAP糧作總經理秦李龍、MAP糧作蘇皖省區總經理彭江南、熊貓指南COO馬祎、MAP數字農業C端產品總監馬彥等政企負責人,共同做客演播廳,分享MAP與東海的故事,并與觀眾在線互動。
張道凡十分看好MAP與東海縣的合作,他說:“與MAP一起推動東海農業發展是特別有意義的事業,雙方在農業社會化服務方面找到很多契合點。”
秦李龍則為線上還不了解MAP的觀眾介紹了MAP模式:“MAP的定位是‘農業全產業鏈組織和服務平臺’,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服務種植端,一方面服務終端消費者,來真正實現為消費者種出好品質、為種植者賣出好價錢、為產業鏈集好大數據。”
在聊到MAP落地東海縣的最新進展時,彭江南分享道:“未來我們會在已實現的一萬畝規模化土地基礎上,打造萬畝高標準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農場。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擴大MAP在東海的朋友圈,通過與地方農機合作社、產后服務中心、加工等企業合作,一起打通東海大米產業鏈和供應鏈。從而實現東海水晶大米的品牌打造。目標在2-3年間,實現在東海首先打造一片3萬畝的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并依托技術服務中心實現與全縣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的共同發展。”
智慧農業也是在線的觀眾感興趣的話題,馬彥和馬祎分別介紹了MAP依托數字化管理工具,在東海縣建設智慧農業綜合服務平臺,依托遙感和物聯網手段和區塊鏈技術,建立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程追溯,并分析農產品流向和市場偏好,引導東海農戶做好種植規劃,提高東海縣域農戶的科技種植和農業產業發展水平。
本次“豐收新時代-先正達集團中國MAP走進東海”文藝演出聚焦鄉村振興過程中發生的當代中國鄉村故事,把東海縣發展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真實事件展現在“三農”文化的創新文藝作品中,用互聯網的方式,把舞臺搭在了群眾的家門口,把文化的種子“種”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先正達集團2020年1月5日在上海正式注冊成立,整合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集團旗下的相關農業資產,涵蓋種子、植物保護、作物營養以及現代農業服務和數字農業等主要業務類型。先正達集團運營總部位于瑞士巴塞爾,是全球領先的農業創新科技公司之一,擁有全球前沿的專利和非專利農藥開發能力,以及優質的的種業生物技術及育種技術。
南京國家農創園是農業農村部在全國范圍內批復建設的全國首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南京國家農創園不同于一般的產業園區和科技園區,而是產業科技協同發展、資源要素融合集聚、創新創業同步激活的創新平臺、孵化平臺、轉化平臺,致力于打造現代農業產業科技華東區域創新示范中心、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特區、全球農業創新要素集聚的“農業硅谷”。
此次雙方合作建設的先正達集團中國創新中心,是先正達集團成立以來在中國規劃建設的規格最高、投資最大、創新領域最豐富的研發中心。該中心計劃首期總投資約2億美元,定位為先正達集團最先進的全球創新研發中心和農業科技創新全球網絡核心樞紐,將致力于打造國際領先的農業科技創新產業集群、世界矚目的顛覆式創新技術孵化平臺、全球科技開發合作標桿與農業國際人才交流基地,以及數字農業與大數據中心。
該中心將通過整合國際國內創新人才和資源,聚焦種業、植保、作物營養、土壤健康、數字農業等關鍵領域,推動全球領先科技研發在中國落地,更好地服務于國內農業發展需要。先正達集團是農業國家隊的主力軍,南京國家農創園是全國首個國家級農業科創中心,共同擔負著引領中國農業變革的重大使命,雙方合作共建先正達集團中國創新研發中心,必將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對提升先正達集團的國際競爭力,助力農創園打造世界知名的“農業硅谷”,意義深遠。
南京市副市長霍慧萍,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蔡恒,浦口區委書記祁豫瑋,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黨委書記覃衡德出席簽約儀式。先正達集團首席執行官 Erik Fyrwald、先正達集團植保業務總裁Jon Parr通過線上方式出席簽約儀式。浦口區委副書記、區長曹海連,先正達集團中國首席溝通官、黨委副書記王鐵林代表雙方簽約。
瑞士巴塞爾2021年2月3日 /美通社/ -- 先正達植保正與人工智能(AI)和深度學習公司Insilico Medicine開展合作,加速發明和開發新的、更有效的植保解決方案,以保護作物免受疾病、雜草和害蟲的侵害,同時保護生態系統。先正達將通過創新,更快、更高效地為農民帶來新的解決方案,幫助他們應對所面臨的持續挑戰,以提高生產力,滿足全球對可負擔的優質食品的需求。
“與Insilico Medicine的合作意味著,作為先正達20億美元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承諾的一部分,先正達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和影響范圍來開發下一代可持續的植保解決方案,”先正達全球植保研究總裁Camilla Corsi說。“這將為世界各地的農民提供他們所需的工具,以最有效的方式生產健康、營養、經濟和以可持續方式種植的糧食,推動農業的變革,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Insilico Medicine是其所在領域的領先企業,并已在制藥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使用AI和深度學習來設計、合成和驗證新成分。同樣的方法在改變植保解決方案的開發方式上也有著巨大潛力,進而更好地從種植到收獲的全過程保障作物安全。Insilico Medicine將與先正達緊密合作,利用其人工智能驅動的小分子生成化學技術,以更快的速度發明活性成分的分子,同時積極設計出更可持續和環保的分子。
“我們很高興能與一家致力于為種植者開發安全和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公司合作,”Insilico Medicin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說。“我們的人工智能從基礎開始設計,以產生非常精確的化學反應來保護人類健康,同時確保短期和長期的安全性。這種專業技術對于作物科學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對于以產品安全為首要任務的企業來說更是如此。先正達是一家追求卓越的公司,擁有許多杰出的科學家,我們將共同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造福農業。”
“深刻理解種植者所面臨的挑戰,并與杰出的公司建立合作,是我們建立全球創新領導者聲譽的基石。”Camilla Corsi指出。“與Insilico Medicine的合作將把雙方的技能、知識和技術結合起來,從而確保我們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將新的、更有效的植保解決方案送達農民手中。”
]]>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模式以“收獲從田間到舌尖的信任”為價值主張,致力于成為中國領先的“品質農業組織和服務平臺”,重視以業務實踐推動農業的綠色發展。本次報告通過聘請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中心專家,構建MAP綠色發展指標體系,選取代表性作物進行實證調研,獲得了全國典型代表作物的種植基線數據,并重點從科技創新、綠色生產、環境友好、品質提升、社會影響5個方面量化評價MAP在實際業務推進過程中對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的可持續影響與貢獻。
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覃衡德在報告交流會現場對中國農業未來發展的可持續方向發表了想法與展望,并結合MAP商業模式對先正達集團中國在農業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企業職責做出了定義與承諾。
環境友好攢金山:MAP用科技助力黑土地保護
MAP模式致力于推動中國農業的綠色發展。以糧食主產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搭建由MAP技術服務中心、MAP農場和MAP鄉村服務站組成的縣鄉兩級服務體系。截至目前,MAP已經在全國28個省布局建設329個MAP技術服務中心和900余個高標準MAP農場。
2020年,MAP與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政府、農業農村局達成合作,為吉林省梨樹縣黑土地聯盟及梨樹縣20余家重點合作社提供全程服務支持。MAP充分利用7+3技術服務優勢,為合作社、家庭農場與種植大戶提供品質原糧訂單、農技服務指導、綠色植保防控和地力提升方案等服務,同時利用MAP智慧農業數字化管理工具,為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提供全程種植數據記錄,指導種植生產,全面助力我國黑土地保護。
品質提升促轉型:MAP為“褚橙”插上智慧的翅膀
當前農業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階段,居民對于農產品的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化。MAP聚焦農產品安全、營養、優質的品質提升。通過農業生產的全產業鏈,高效發展訂單模式,組織品質農業服務平臺,引導產業鏈上下游關注營養、風味物質等品質指標,在幫助加工流通企業保證優質原料的穩定供應的同時,幫助農戶實現基于優質優價的增收。
2019年,MAP與云南褚氏農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明確MAP將以慧農APP作為服務平臺,圍繞褚橙品質穩定提升提供數字化的精準種植服務,依據種植基地的土壤情況、栽培品種,提供具有針對性的精準氣象預測、病蟲害預警、植物營養、土壤改良等精準種植服務,提高農場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2020年底,110萬份由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的“云冠橙”在昆明盒馬上市,作為褚氏農業繼冰糖橙后的全新產品。
社會影響保豐收:培養專業的服務隊伍與新一代農民
MAP立志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專業農民服務隊伍,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截至2020年底,MAP培養各技術領域農藝師共1,600余人,分布全國28個省區和服務區域,其中農業專業領域人才達91%,本科及以上高水平人才達63%,并通過完善的技術培訓體系,不斷地提升農藝師專業水平。同時,MAP希望通過高素質農戶培訓,培養懂技術、會經營的新一代農民。MAP一直將廣泛開展農戶培訓作為技術推廣、業務推進的重要形式,將農戶培訓列為各地MAP服務模式落地的標準動作。截至目前,MAP建設農民培訓教室和觀摩基地677個,組織開展各類農民培訓2000多場,惠及16萬人次。并通過全國各地的MAP服務中心,利用7+3服務模式,累計聯農帶農4萬余戶,平均幫助農民提高綜合收益超過15%,實現糧食增產4.8億斤,帶動農戶增收超15.6億元。
先正達集團中國將始終踐行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在減量增效、土壤改良、節水、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保障農業從業人員安全等方面繼續不遺余力地開展研究和實踐,以MAP服務平臺為主要途徑,通過技術服務、市場訂單、智慧農業、農業金融、品牌打造、專業人才等資源要素的不斷拓展服務功能、提高帶動能力,推廣先進的農業科技和農藝實踐,幫助農民應對農業生產中各類復雜情況帶來的挑戰,讓農產品種植系統更具韌性,并致力于降低農業對環境的影響,減少農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從而助力中國農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作為先正達集團大使,亞歷山大將扮演重要的角色,幫助促進社會各界更廣泛地認識到農戶所面臨的挑戰,那就是以環保的方式生產出足夠多的健康食物,以及我們的工作如何讓農戶、社會和地球受益。
亞歷山大在挪威鄉村長大,對農業有著天然的親近感。農戶的熱誠和奉獻精神激勵他走到了今天,這種精神也同樣激勵著先正達集團的每一個人。
作為世界上最優秀的運動員之一,亞歷山大深深地理解,要成為世界冠軍,杰出的團隊協作、對細節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不斷尋求進步非常重要。而保護我們的環境,避免全球變暖也同樣重要。只有這樣,我們的后代子孫才能在真正意義上享受自然,包括繼續從事滑雪等戶外運動。我們有著相同的信念,那就是竭盡所能打造一個更綠色、更健康、更安全的地球。
亞歷山大·奧莫特·希爾德表示:“中國是最令人感到興奮的地方之一。作為一名運動員,沒有什么比奧運會更重要的了,為迎接即將到來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我已做好充分的準備。為獎牌而戰是我的終極目標,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和許多來自中國的朋友們一起慶祝這一精彩賽事。”
]]>欲瀏覽完整多媒體新聞稿,請點擊:http://www.yaoyaoyao666.com/mnr/syngenta_20201030.shtml
先正達集團中國全新的品牌標識和視覺形象以水、土壤、植物和陽光四大農業要素為靈感,展示自然之活力、奇跡與豐饒。成長所需的四大要素融合一體,包羅萬象。四片葉子令人自然聯想到四季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煥新色彩,開啟未來,象征其創新實力、開拓精神和數字賦能,從業務和品牌中汲取力量,同時又滋養它們在各自領域脫穎而出。這一全新標識,還代表著頂尖企業攜手并進,共同促進可持續創新和農業繁榮。先正達集團中國的新形象,完美體現其業務、優勢和能力前所未有的高度融合。
致力于成為推動中國農業轉型和現代化發展的新標桿,先正達集團中國將四個高度聚焦的業務單元整合為一個實力強大的集團,融合各自的優勢和能力,共同建設煥然一新的先正達集團中國,提供優質種子、肥料和植保產品,以及突破性創新和增值型農藝和技術服務。其領先的MAP現代農業平臺提供服務、培訓和精準農業工具,基于大數據和智能算法,就何時、如何種植、保護、培育和管理作物幫助農民作出更好的決策,并滿足食品價值鏈下游合作伙伴和消費者對于品質的迫切需求。這些業務優勢的融合也體現在這一全新的品牌標識體系之中。
]]>
在農業技術研發領域,先正達與中國農科院一直保持著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早在2015年,雙方即在已有的項目合作基礎上簽署了擴大合作范圍的備忘錄,就農業技術領域開展相關合作。為進一步推動雙方在技術研發領域的合作,攜手開發創新的種業科技,雙方決定簽訂該項為期五年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該協議,先正達將在中國農科院設立“先正達創新基金”用于支持雙方的合作項目,共同關注并啟動有關中國農業現代化提升及世界糧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合作內容還將包括雙方共同關心的創新交流、人才培養、能力提升、學術會議等項目類別。
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孫坦表示:“中國農科院和先正達應充分發揮各自在人才、網絡、技術、信息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實現1+1>2的效果,通過產學研緊密結合,共同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更好地服務當今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并能通過全球網絡實現合作成果更廣泛的應用。”
先正達種子業務總裁Jeff Rowe表示:“先正達和中國農科院有著長期互信的合作歷史,在上次備忘錄圓滿履行的基礎上,雙方繼續開展在農業技術領域的戰略合作。我們非常高興能夠與農科院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攜手致力于將世界領先的創新技術帶給中國及全球的種植者。”
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覃衡德表示:“匯集全球科技,專注本土服務,為中國農業現代化提供先進解決方案是我們的愿景。與中國農科院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標志著我們向這些目標的實現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是國內兩個最具實力的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投入品創新企業之間的協同與合作,堅信在實現雙方共贏的同時,必將造福我國農業生產和農業現代化,造福鄉村振興,造福農民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