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年就業壓力大,求穩成擇業趨勢
過去數十年年間,我國大學生畢業人數呈上升趨勢,今年首次突破1000萬大關,畢業生就業競爭激烈。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6月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19.3%,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當前,國內外形勢復雜,新冠肺炎疫情還未結束,這些都為青年人才的就業帶來了各種不確定性。
1、職場人對工作三大情感訴求:安全感大于價值感大于成長感
在獵聘調研中,當問起職場人對工作最強烈的訴求時,安全感高居首位,比例達37.35%;其次是價值感和成長感,占比為16.78%和15.13%。可見職場人對工作的考量要在滿足安全感的前提下,兼顧價值感和成長感。
2、青年人才擇業最看重的因素:穩定
尋求安全感表現在具體的擇業行為中就是求穩。獵聘調研發現,在當前形勢下,青年人才看重的就業因素是"穩定,員工不會隨時被炒或公司不會突然倒閉",該項得票率為56.50%。"公司有實力,抗風險能力強"得票率為40.66%,位居第二。排在最后的擇業因素是"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得票率僅為5.19%。由此可見,當下青年人才擇業更加理性、務實,穩定性成為壓倒一切的考慮因素,而一些感性因素如"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幾乎被忽略。
3、青年擇業機構類型:國企穩坐第一把交椅
從青年人才求職優先考慮的機構類型來看,國企穩坐第一把交椅,占比為32.39%。在求穩心態驅動下,更多青年求職者傾向選擇抗風險能力更強的國企。受歡迎程度僅次于國企的是"考公務員去政府機構或事業單位",占比為20.33%。考公人數近幾年居高不下,大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之勢,但是錄取率并不高,因而創業、去外企或其他機構也成為青年的擇業選項之一。
對比2016年的獵聘調研,當問及青年職場人想去的公司類型,排名前四的答案依次是"真正的創業團隊""快速成長的新銳公司""成熟互聯網公司""傳統巨頭公司"。隨著2015年前后互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點燃了更多青年的創業夢,因而投身創業團隊成為青年人的擇業首選。近年來受復雜的國際環境影響、疫情的沖擊,求穩成為青年人才擇業的主旋律,因而他們首先將目光投向國企,試圖從國企中尋找自己想要的安全感。
二、制藥/生物工程成青年人才擇業新寵
1、投遞制藥/生物工程、新能源的青年求職者占比升幅最高
受大環境影響,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行業熱潮退去,投遞該行業的青年人才占比下滑最多,下跌了9.07個百分點;投遞房地產、基金/證券業的青年人才占比也有所下降。相比之下,投遞汽車、電子技術/半導體、制藥/生物工程、機械制造/重工、新能源產業等國家大力倡導的實體產業的青年人數占比出現不同幅度的增長,其中,制藥/生物工程、新能源增幅最大,2022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2、1.31個百分點。
2、互聯網、制藥/生物工程、半導體行業內的專精特新企業更吸引青年人才
近幾年,專精特新企業成為各級政府重點扶持的對象,此類企業遍布各大行業。從今年上半年全國青年人才投遞專精特新企業的行業類型分布來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占比最高,為17.91%;制藥/生物工程、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均以10.03%的占比并列第三。
無論在青年人才投遞的行業變化方面,還是他們投遞的專精企業行業分布方面,制藥/生物工程都占據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在疫情之下,制藥/生物工程的重要性尤為顯著,關系到國民安全、健康的方方面面,是社會正常運行的基礎保障之一,需要更多人才的加入。青年人才對行業發展風向的敏感性較強,他們擇業的偏好更加與時俱進,貼合時代需要。
三、新一線、成渝及大灣區城市對青年的吸引力增強
1、新一線城市成為青年人才的就業新高地
2017年到2021年,從80后和90后對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的投遞占比變化趨勢來看,80后、90后投遞一線城市的人數占比呈下降趨勢。在這五年間,80后投遞一線城市的人數占比從44.08%下降到36.49%;投遞新一線城市的人數占比從32.03%上升到34.58%。90后投遞一線城市的人數占比從51.32%下降到37.31%;投遞新一線城市的人數占比從30.14%上升到35.83%。這表明,新一線城市對于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在逐漸增強。
隨著國內區域經濟的發展,新一線城市迅速崛起,不但形成了自己的城市特色,而且擁有了代表性的產業集群,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為了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續航,在近幾年的全國城市搶人大戰中,新一線城市表現得最為活躍、積極,不遺余力招才引智,持續擴大落戶覆蓋人群,降低落戶門檻,加強就業和創業的幫扶力度,加上其宜居、低生活成本和高性價比的消費模式,新一線城市逐漸贏得了青年人的好感。
2、川渝、大灣區城市更受青年人才歡迎
從2022上半年青年人才投遞城市的人數占比排名TOP20來看,一線城市的占比仍居前四。雖然上海二季度受疫情影響嚴重,但上海仍是今年上半年最受青年人才歡迎的城市,青年人才投遞的人數占比最多。
從2022上半年青年人才投遞城市的人數占比與去年同期的變化來看,上海、北京、蘇州、天津、東莞的占比出現了下滑,其中上海降幅最大,從去年上半年的13.23%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1.56%,下降了1.67個百分點。從投遞青年人數的占比增幅來看,增幅最大的是成都;增幅位居第二至第四的是廣州、深圳、重慶,占比提升超過0.45個百分點。這表明以成都、重慶為代表的川渝城市群和以廣深為代表的大灣區城市群對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在提升,有超越以上海、蘇杭為代表的長三角城市群的勢頭。此外,新一線城市中的武漢、長沙、合肥等也頗受青年人才青睞。
四、青年求職兩極分化:個性VS隨大流,大廠VS新勢力
1、95后:有個性,也有隨大流
從80后、90-94、95后求職者搜索關鍵詞來看,80后搜索的關鍵詞集中于傳統類崗位,如會計、項目經理、采購等;90-94年出生的求職者搜索的關鍵詞集中在新興公司如字節跳動、蔚來和美團;而95后求職搜索詞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一方面作為互聯網原住民,他們崇尚個性,體現在他們關注新型社交平臺(如B站)和社交媒體相關崗位;同時他們具有較強的勞動維權意識,關心自己雙休的權益;另一方面,在當前形勢下,一些95后求穩的求職心態與整體職場人一致,體現在搜索關鍵詞中,"國企"出現的頻率較高。
2、青年人才更愛大廠,也愛崛起的造車新勢力
在上半年全國青年人才投遞的公司TOP30中,字節跳動和美團位居前二;代表造車新勢力的蔚來汽車排名第三;騰訊位居第四。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車、小鵬汽車位居第13、第17,這兩家和蔚來汽車是近幾年公認的新能源汽車頭部新勢力,隨著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快速升溫,脫穎而出的頭部公司更易受到青年人才的青睞。
至于多少職場人有互聯網大廠情結?獵聘調研發現,53.90%的職場人有大廠情結。分代際來看,越年輕的代際大廠情結越濃,其中95后的大廠情結最濃,有大廠的情結的95后占到該代際的55.41%。雖然在當前形勢下,互聯網大廠受到疫情和整體行業的影響,但它們所代表的創富能力、創新思維依然對青年人才有著較強的號召力。
五、青年中高端人才薪資:高薪是熬出來的
從2018年到2022上半年全國不同年齡段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年薪來看,在同一年齡段,薪資的整體浮動不大。從不同年齡段來看,50歲以前,薪資處于持續攀升狀態。40-45歲是一個關鍵年齡段,在此期間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年薪突破了30萬。50歲以后,中高端人才的薪資出現下滑趨勢。青年人才應珍惜自己的職場黃金期,充分發揮自己的年齡優勢,增強自身技能,沉淀經驗,用持久的耐心和毅力,不斷突破自我,實現薪資增長,提升自己的職場身價。
分行業來看,金融、互聯網行業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年薪在各年齡段均處于較高水平。各大行業、各個年齡段之間的人才薪資存在差異。只要注重積累,努力耕耘,在各行業青年人才都具有一定的漲薪空間。
六、職場新生代的機會:新賽道&新職業
1、新興領域應屆生機會:芯片二季度職位同比增長超500%
在國家重點發展的新興領域中,今年二季度新發應屆生職位同比增長最高的是芯片領域,增幅為502.38%;新能源汽車、物聯網增幅位居第二、第三,分別為444.44%、200.00%。生物醫藥、新材料、智能制造、人工智能、5G應屆生職位增幅均為100%及以上。從這些新興領域應屆生招聘平均年薪來看,芯片、人工智能、5G位居前三,為23.40 萬、23.33 萬、23.01萬,高技術門檻對應的是優厚的薪資待遇。新興領域發展潛力大,就業前景廣闊,人才吸納能力強,需要具備最新知識儲備、創新精神的年輕人壯大人才力量,提升人才質量,實現產業的飛躍發展。
2、 應屆生熱招職能:主播躋身TOP20,算法工程師招聘薪資最高
從2022二季度新發應屆生職位分布的職能TOP20來看,技術性職能尤其是工程師類席位較多,而管培生占比最高,為5.97%;算法工程師位居第五,占比為1.47%,應屆生招聘平均年薪為26.81萬元,薪資位居第一。值得注意的是,主播這一職能亦躋身TOP20榜單,招聘平均年薪為11.37萬。從應屆生熱招職能可以看到,企業招聘應屆生較為注重對年輕領導型人才的培養,同時也很青睞市場緊缺的新興技術型人才和當下流量較高的熱門職能,在職能搭配上做到了"傳統+實力技術+流量"的組合招聘格局。
3、應屆生最想從事的新職業:健康管理師、網紅博主達人居前二
以直播行業為主的新興行業的崛起豐富了當代大學生的就業選擇,主播、后期剪輯、自媒體UP主、健康管理師、寵物美容師等新職業不斷涌現,逐漸改變著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大學生擇業觀更趨向多元和務實,注重另辟蹊徑提升就業競爭力。獵聘調研發現,健康管理師、網紅博主達人成為應屆生最想從事的兩大新職業,得票率分別為35.71%、29.01%。
青年人才集中代表了人才紅利的價值所在,無疑會成為各行業、各地發展關注、爭搶的對象。處于時代浪潮中的青年,更應該抓住風口,搶占時機,做好自身的職業規劃,保持對新事物的敏感和學習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和職場素養,勇于經受職場的磨礪,最大化實現自身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一、互聯網之外,電子通信、機械制造是程序員需求最旺盛的兩大行業
2022年1-4月,從獵聘平臺整體程序員新發職位的行業分布來看,互聯網行業仍然排名第一,占比為51.22%。程序員是互聯網行業最重要的技術支撐,因而這個行業程序員的機會最多。近年來,伴隨產業升級浪潮和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各行業對互聯網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互聯網+"的進程中,互聯網與其他行業的行業融合和滲透更加頻繁、深入,非互聯網行業也急需更多的互聯網人才尤其是程序員類技術人才的加入,以加速自身的技術升級和人才升級。
獵聘大數據顯示,2022年1-4月,從程序員新發職位在非互聯網行業的分布來看,電子通信位居第一,程序員新發職位(人才需求)占比為28.81%。其次是機械制造行業,占比為21.75%;服務外包、制藥醫療、消費品行業程序員新發職位占比為9.59%、7.27%、7.09%;其他行業的占比均低于6%。
隨著5G時代的到來,電子通信行業需要進行持續的技術革新才能實現更多的5G落地應用,惠及大眾,其中涉及的關鍵技術節點、重要設施必須在網絡的環境中才得以正常運行,因而該行業對程序員的需求更為迫切。機械制造行業處于產業升級和轉型階段,程序員的加入有利于推動機械制造向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邁進,充分地發揮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石的重要作用。服務外包、制藥醫療、消費品近年來也紛紛向移動化和數字化方向轉型,對程序員也有較大需求。
二、電子通信行業程序員招聘薪資最高,平均年薪達32.61萬
從各大行業程序員新發職位的招聘平均年薪來看,程序員招聘薪資普遍較高,均高于24萬。在這些行業中,電子通信、金融、互聯網、服務外包行業的程序員職位招聘平均年薪均超30萬,排名前四,分別為32.61萬、32.08萬、31.84萬、31.60萬元。機械制造、消費品位居第五、第六,其程序員招聘平均年薪為29.90萬、28.07萬。
三、最受程序員歡迎的非互聯網行業:電子通信、機械制造
2022年1-4月,在程序員投遞的各大行業人數分布中,互聯網占比為24.54%,而非互聯網行業的占比為75.46%。在程序員投遞的非互聯網行業的人數分布中,位居前三的是電子通信、機械制造、金融,占比為17.43%、15.04%、10.93%;服務外包、制藥醫療、消費品以9.29%、9.28%、8.65%的占比位居第四至第六;其他行業的投遞人數占比均低于8%。
從程序員投遞人數最多的六大行業的子行業分布來看,電子通信投遞人數最多的子行業是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程序員投遞人數占比為44.62%;機械制造投遞人數最多的子行業是汽車/摩托車,占比為45.99%;投遞金融子行業人數最多的是基金/證券/期貨/投資,占比為52.63%;服務外包投遞最多的子行業是專業服務,占比為71.33%;制藥醫療投遞最多的子行業是制藥/生物工程,占比為45.02%;程序員投遞人數最多的消費品子行業是食品/飲料/煙酒/日化,占比為31.57%。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費品另一與民眾日常生活高度相關的子行業 -- 服裝服飾/紡織/皮革中,程序員投遞人數占比為10.88%,在其子行業中排名第四。
四、最受整體程序員與大廠程序員歡迎的公司:大廠程序員更愛大廠
從2022年1-4月程序員投遞人數最多的TOP30公司來看,無論是整體程序員,還是大廠程序員,投遞人數最多的前三公司均為騰訊、字節跳動和華為。在整體程序員投遞的排名前十公司中,大廠占到6家;而在大廠程序員投遞的前十公司中,大廠占到8家,而且這些大廠的排名相對更靠前,這表明大廠程序員更心儀大廠。
總體來看,在整體程序員投遞的前30家公司中,互聯網類的公司占到17家;在大廠程序員投遞的前30家公司中,互聯網類的公司占到16家。這表明,無論是全體程序員還是大廠程序員,他們投遞的互聯網公司和非互聯網公司數量幾乎平分秋色。獵聘招聘高級顧問建議程序員跳槽、擇業,不要只執著于互聯網大廠,其他行業的優秀企業也有不錯的發展機遇,擇業時應拓寬自己的選擇面,這樣才有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
五、大廠程序員的求職姿態:求職更活躍,應聘更積極
對比整體程序員和大廠程序員2022年1-4月的活躍人數同比增長可見,前者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20%;后者同比增長為3.87%,可見大廠程序員求職更為活躍。
同一時期,從兩者的投遞行為來看,整體程序員求職者人數比上年同期降低了9.02%,而大廠程序員求職者人數則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6.80%。
去年至今,不斷有大廠進行人員優化和業務調整,因而釋放了為數不少的程序員。相較之下,受大環境影響,整體程序員求職更趨保守。而伴隨著每次大廠裁員潮,會有更多的大廠程序員涌向就業市場,為了在現實中求生存與發展,他們更為主動、積極,"偶像包袱"較少。
六、大廠程序員更能放下身段,愿降薪跳槽的求職者超5成,30-35歲最多
在當前形勢下,求職者整體比較理性、務實。獵聘大數據追蹤程序員的投遞行為發現,有降薪跳槽意愿的程序員占程序員總體求職人數的39.26%,其中,30-35歲的程序員占比最高,為27.59%,是降薪跳槽意愿最強的人群。其次是25-30歲的程序員,占比為22.99%;35-40歲的程序員占比第三,為22.45%。
在大廠程序員有跳槽意愿的求職者中,愿降薪跳槽的人占到整體大廠程序員求職者的55.34%。其中,30-35歲的程序員占比最多,為30.93%;其次是25-30歲的求職者,占比為26.74%;35-40歲的大廠程序員以25.58%的占比排第三。
對比全體及大廠有降薪跳槽意愿的程序員可見,大廠程序員愿意降薪跳槽的比例更高,更能放下身段。兩者中最集中的年齡段均分布在30-35歲,大廠這個年齡段的程序員比例更高,這表明程序員的35+危機感更強烈,而大廠程序員對這一點感知更為深刻,他們更愿意對現實做出妥協。
大廠程序員的薪資基本代表了程序員薪資的天花板,當前他們離開大廠要找到更高的薪資概率并不高。而用人單位不只看重程序員背后的平臺光環,他們更看重程序員的實際技能和人才獲取的性價比。因而,大廠程序員唯有放下身段、相機而動,才不失為明智之舉。
目前以及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互聯網之外的行業仍有大量的程序員用人需求,同時就業市場上也有人數眾多的程序員人才儲備。大廠程序員具有較好的平臺背景,良好的職業素養和技能,相對更受企業青睞。獵聘高級職場顧問建議有程序員用人需求的單位抓住時機,獲取更多優質人才;同時,建議大廠程序員適當調整自己的心理預期,客觀地進行自我評估,以更開放的心態,積極嘗試新的機遇,擁抱新變化,適應新環境。
元宇宙產業十分廣泛,此次挑選元宇宙領域熱度較高的人機交互、游戲、人工智能、區塊鏈、運算技術等幾個領域進行分析。通過《白皮書》整體看,元宇宙領域新發職位數在近年穩定增長,2019、2020年較上年增幅分別為13.59%、14.60%,2021年更是實現了37.07%的大幅增長,這與2021年元宇宙概念爆發關系密切。
一、元宇宙新發職位連年增長:2021年職位同比增長37%
整體看,元宇宙領域新發職位數在近年穩定增長,2019、2020年較上年增幅分別為13.59%、14.60%,2021年更是實現了37.07%的大幅增長,這與2021年元宇宙概念爆發關系密切。
二、元宇宙薪資:2021年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為23.89萬元,招聘平均年薪27.4萬元
近年元宇宙領域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逐年增長,2021年增至23.89萬元。
從新發職位招聘平均年薪來看,2018至2020年,中高端人才薪資與招聘薪資水平相當,但2021年招聘薪資有明顯提升,達到27.4萬元,遠高于中高端人才薪資的23.89萬元。
三、城市人才分層明顯:北上深廣杭為第一梯隊,占人才總量60%,年薪均超20萬
在元宇宙中高端人才分布上,北上深廣杭州明顯處于第一梯隊,占據了人才總量的60%,平均年薪普遍在20萬以上。
從新發布職位看,北上深廣杭州依然占比明顯高于其他城市,達到了70%,相關企業提供的招聘平均年薪均高于25萬元。可見元宇宙第一梯隊城市人才供需集中,供需兩端的薪資都非常有競爭優勢。
四、元宇宙人才來源行業:來自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的人才位居第一
元宇宙中高端人才來源細分行業數據顯示,超四成為: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計算機軟件、通信(設備/運營/增值),這三個行業與元宇宙相關產業關系密切,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其次是:IT服務/系統集成、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元宇宙在當下更需要有經驗的人員參與建設,所以來源更多的會是相關領域的人員轉移其中,對于已經參與相關行業的人才來說是一次機遇,這也與當下大廠頻頻出現的內容轉崗、活水招聘現狀相符。
五、元宇宙中高端人才畫像:25-35歲超6成,超4成人才平均年薪過20萬
年齡:63.7%的人才集中在25-35歲之間,該人群多為已有工作經驗人群,未來年輕群體比重有望增加。
學歷:大專、本科、碩士占據97.5%,本碩占比83.3%,本科占比60.92%,高學歷在元宇宙領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年薪:近75%年薪過10萬,42.46%年薪過20萬,元宇宙人才薪資較整體行業高。
由于元宇宙處于初步發展期,還需要不斷完善,相關人才市場難免存在一些魚龍混雜的問題。當下不僅需要高校、企業、政府等單位的相互協作,也需要構建更加順暢的交流渠道。作為中高端人才招聘平臺的獵聘,始終關注各個領域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市場的發展需求,憑借平臺自身優勢資源,創新多種服務形式,為企業和求職者搭建精準高效的溝通平臺,助力行業人才市場健康發展。
7月31日,獵聘股份簡稱由“有才天下獵聘”正式更改為“同道獵聘”,公司于聯交所的股份代號將保持不變,仍為“06100”。這體現了獵聘已完成從單一科技公司到多元科技集團的升級。
同道獵聘集團是一家大數據驅動的人才服務SaaS平臺,基于這一平臺,獵聘在原有中高端招聘業務取得強勁增長的同時,通過在線模式延伸了校園招聘、測評調研、企業內訓、靈活用工和職業輔導等人才服務。基于積累多年的數據智能挖掘能力和SaaS的品牌平臺,同道獵聘集團在上述領域以全新的方式高速發展。
此次個人用戶數突破6000萬是獵聘服務廣大職場人取得的重要成果,充分體現了職場人對獵聘的認可。未來獵聘將進一步夯實在人力資源科技服務領域的布局,持續提升產品體驗、豐富平臺生態、加大創新力度,以更優質、更高效的服務幫助更多企業進行組織升級,幫助更多個人獲得職業成功,為中國人才市場做出更大貢獻。
]]>此外,公司股份于聯交所買賣的英文股份簡稱由“TALENT LIEPIN”更改為“TONGDAO LIEPIN”,中文股份簡稱由“有才天下獵聘”更改為“同道獵聘”,均自2020年7月31日上午九時正起生效。公司于聯交所的股份代號將保持不變,仍為“06100”。
獵聘方面表示,更改公司名稱及股份簡稱將不會影響公司現有股東的任何權利。此次更改公司名稱生效后,公司股票僅會以公司新名稱發行,但所有以公司前名稱發行的股票將繼續作為公司股份的所有權憑證,并繼續有效作包括買賣、結算、登記及交收等一切用途。
獵聘上線于2011年6月,打造了企業、獵頭、求職者三方互動的職業發展平臺,是國內企業中高端人才線上招聘的首選渠道。2020年一季財報顯示,獵聘平臺擁有超過5600萬中高端人才,為超過58萬家企業提供服務,同時有15.91萬名認證獵頭在獵聘平臺尋找核心崗位的候選人。
自上市以來,獵聘制定了長期全面的策略進軍人力資源市場,在中高端招聘業務取得強勁增長的同時,獵聘已將業務延伸至校園招聘、人才測評與培訓、靈活用工等更全面的人才服務,完成從單一科技公司到多元科技集團的升級。目前,獵聘旗下有獵聘、CGL、獵聘校園、問卷星、勛厚人力、多面、樂班班等品牌。
公司董事會認為,公司新名稱可為公司塑造更恰當的企業形象及身份,更準確契合集團的未來發展方向,符合公司及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
]]>在獵聘發布的2020高校專業就業熱度指數30強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排名第一,為1.97;經濟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金融學專業就業熱度位居第二至第五,就業熱度指數均超過1.5。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校專業就業熱度指數30強中,除了經濟學、金融學、教育學、統計學、制藥工程等往年的熱門學科外,有不少新興專業成為未來的就業趨勢。近年來數字媒體、物聯網、5G、新基建等熱門產業成為社會關注核心,也為相關專業應屆生提供了良好的就業機會,如數字媒體技術、物聯網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能源與動力工程等新興專業亦進入就業熱度30強。
市場給出的薪資的高低亦是評估不同專業就業前景的直觀因素之一。獵聘大數據顯示,近一年平均年薪最高的專業背景TOP20中,軟件工程專業排名第一,為23.57萬元;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均超過20萬元,分別為23.13萬元、22.77萬元、20.59萬元。應用心理學、工程管理、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專業位居前九,平均年薪在19-20萬之間。
此外,獵聘還對已經畢業的職場人發起調研。當被問及“當你選擇一所大學時,會著重考慮哪些因素”時,95后排名前三的考慮因素是專業學科、學校是否是985/211、就業前景;90后最看重專業學科、就業前景和學校所在地理位置;80后則主要考慮學校是否是985/211、專業學科以及大學名氣。不同代際的職場人側重點差別較大,95后相對考慮的因素更為均衡,90后更在乎就業,80后則更關注大學的知名度。
專業如何選擇也是考生在高考后需要面臨的一大難題,獵聘調研結果顯示,95后和80后在選擇專業時的更追求現實與愛好的平衡,兩者排名前二的考慮因素均為發展前景、興趣愛好。而90后在這三個群體中表現的最為現實,其考慮的因素主要為就業難易、發展前景。
當被問到“如果給你重新選擇的機會,你會選擇哪個專業?”時,大部分職場人選擇的專業為計算機,金融、經濟學、法學、醫學、心理學等專業的得票率亦較高。這些專業普遍具有薪資高、專業性強的特點。
對于考生們來說,志愿將把大家帶向不同的城市、大學和專業,開啟不同的成長道路。除了關注就業前景,考生在填報專業時也要綜合考慮自身的興趣愛好、優勢和不足、家庭經濟情況、社會資源等,以便對自己做出更準確的評估,未來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報告》基于獵聘平臺5900萬+中高端人才大數據,通過分析研究2020年上半年疫情下的中高端人才的招聘與求職行為,分析受疫情影響的領域與城市,探索疫情影響下企業招聘形式的新變化。并對應屆生招聘就業情況進行剖析,為用人單位、社會人才與應屆生人才雙向選擇提供參考,理解當前招聘就業形勢,做出適合自身的選擇和判斷。
Part 1 社會招聘及就業情況
一、 整體中高端人才供需情況
1、整體人才需求與供給狀況
2020年上半年整體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比2019年同期下降13.66%,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86.34%。同一時期,整體活躍中高端人才同比增長15.11%。全國范圍內,疫情第一季度較為嚴峻,經過全社會上下齊心的努力,到了二季度,疫情明顯好轉,復工復產陸續展開,企業招聘逐漸回歸正常,而職場人對于求職的心態更加積極,這也增強了全社會對就業的信心。
2、整體人才需求與人才活躍度變化走勢
1) 整體中高端人才需求月度走勢
4月、5月為上半年企業人才需求高峰
因受疫情影響,2020上半年企業招聘高峰后移,在4月達到峰值,是1月的2.59倍;6月人才需求略有回落,是1月的2.36倍。
2) 整體活躍中高端人才月度走勢
中高端人才在4月、5月最為活躍
隨著疫情的緩解,就業活躍人才逐漸增多,在4月、5月中高端人才最為活躍,分別是1月的1.30倍、1.27倍。
3、各大行業中高端人才需求與求職活躍情況
1)各大行業中高端人才需求占比變化
互聯網、房地產行業人才仍然走俏,消費品、服務外包、制藥醫療需求增大
獵聘大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互聯網行業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依舊位居榜首,占比為26.61%,房地產、消費品行業緊隨其后,占比分別為14.89%、10.30%。
與2019年上半年數據相比發現,互聯網行業人才需求占比下降了1.47個百分點,房地產行業和消費品行業中高端人才新增需求占比都呈現微升趨勢,占比分別提高0.56、0.94個百分點。服務外包、制藥醫療行業占比均有所上升,這其中有上半年疫情影響的因素。金融行業占比下降顯著,下降2.08個百分點,在國內外復雜形勢和經濟下行因素影響下,金融行業人才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就業競爭。
2)各大行業活躍中高端人才占比變化
房地產活躍中高端人才占比位居首位,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2個百分點
獵聘大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各大行業活躍中高端人才中,房地產行業活躍中高端人才占比17.84%,較去年同期提高了1.32個百分點,是占比上升幅度最大的行業。房地產受疫情影響較大,該行業的求職者更傾向于努力找工作,尋求更穩當的飯碗。互聯網行業位居第二,占比為17.1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4個百分點。機械制造行業位居第三,占比為13.2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09個百分點。金融行業位居第四,占比為9.6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4個百分點。
4、全國城市中高端人才需求占比與活躍人才分析
1)全國城市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占比TOP20
上海、北京包攬前二,杭州緊追一線城市
從2020年上半年全國城市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占比TOP20城市來看,上海、北京位居前二位,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占比分別為11.96%、11.71%。深圳位居第三,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占比為8.71%。廣州位居第四,占比為6.45%。杭州、成都緊隨一線城市,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占比分別為6.03%、4.00%。近年來,新一線城市蓬勃發展,高精尖企業數量逐漸增長,對于中高端人才的渴望與需求愈演愈烈,而杭州和成都都是新一線城市中的佼佼者,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2) 全國城市活躍中高端人才占比TOP20
上海、北京活躍中高端人才占比穩居前二
2020年上半年,全國活躍人才占比前四的城市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其中上海、北京最高,占比分別為14.32%、14.07%。杭州、成都緊隨一線城市之后,占比分別為3.74%、3.46%。這六個城市產業相對成熟,經濟實力雄厚,釋放的就業機會多,在全國城市中高端人才新增需求排名中也同樣位居前六,因而吸引了較多的求職者。
二、疫情下企業招聘形式新變化
1、2020H1開工以來使用視頻面試企業的增長趨勢
視頻面試成為招聘新趨勢,使用企業呈持續增長態勢
2020年2月開工至6月,使用視頻面試的企業總體處于持續增長態勢,分別是2月的4.11、5.53、5.91、4.31倍。疫情之下,出于對健康和安全的考慮,全程無接觸的視頻面試成為受企業青睞的一種新型招聘方式,大大提升了招聘和求職的效率和體驗,減少了疫情對于招聘雙方的負面影響,為保就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2、發起視頻面試次數最多的企業細分行業分布
專業服務行業在企業發起視頻次數最多的行業中居首
獵聘大數據顯示,上半年發起視頻面試次數最多的企業所屬的細分行業TOP20中,位居前二的行業依次是咨詢/財會/法律/翻譯等專業服務、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占比分別為21.93%、11.47%,其他行業均低于8%。這表明這兩個行業的企業對視頻面試的接受度最高,在開展視頻面試方面最為積極。
3、發起視頻面試次數最多的企業城市分布TOP20
上海、北京企業發起視頻面試的次數最多
從企業發起視頻面試次數最多的20個城市來看,上海、北京位居前二,占比分別為22.60%、21.69%。深圳、廣州位居第三、第四,占比分別為8.03%、4.41%。杭州占比為4.35%,以微小的差距緊隨廣州之后,杭州作為實力雄厚的新一線城市,在疫情之下,經濟得以有序復蘇,對于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值得注意的是,二線城市無錫以3.00%的占比位居第五。無錫經濟發達,新興產業群繁榮,對人才也有著旺盛的需求,且有意愿嘗試用新的手段招攬人才。
三、就業薪酬分析
1、企業端薪資
1)各大行業企業薪資分析
金融行業企業薪資居首,平均月薪為2.05萬元
獵聘大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金融行業平均企業月薪為2.05萬元,位居第一;互聯網行業位居第二,平均企業月薪為1.73萬元;電子通信、房地產、服務外包行業位居第三至五位,平均企業月薪分別為1.59萬元、1.46萬元和1.38萬元。
從上半年各大行業的薪資漲幅看,金融行業依然位居首位,同比漲幅17.41%,交通貿易行業薪資漲幅緊隨其后,同比增長16.55%。值得注意的是,服務外包行業比去年同期薪資有所下降,降幅為4.61%。
2)一線與新一線城市企業薪資分析
北上深杭企業薪資包攬前四
北京位居企業薪資城市排行榜榜首,平均企業月薪為1.98萬元,上海位居第二位,平均企業月薪為1.78萬,深圳和廣州平均企業月薪為1.70萬元和1.46萬元,位居第三和第五。杭州企業薪資水平超越廣州,位居第四,平均企業薪資為1.53萬元。杭州城市綜合實力強大,大有趕超一線城市的勢頭,在招才引智方面不遺余力,也不惜重金。除了這四個城市之外,其他城市的平均企業月薪均在1.5萬元以下。
2、人才端薪資
1)全體中高端人才的實際薪資與期望薪資
中高端人才實際薪資同比增長2.58%,期望薪資同比下降2.12%
獵聘大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實際月薪為1.94萬元,比2019年同期增長2.58%;同一時期,中高端人才的平均期望月薪為2.24萬元,同比下降2.12%。這表明中高端人才對于薪資的態度趨于理性,在就業環境受經濟形勢和疫情影響的背景下,調整了自己的薪資預期。
2)全國各大行業中高端人才的實際薪資
金融人才薪資最高,互聯網人才薪資漲幅最高
在2020年上半年各行業實際薪資排名中,金融、互聯網、房地產行業月薪均高于2萬元,其中金融行業最高,實際平均月薪為2.29萬元。互聯網和房地產位居第二、第三,分別為2.21萬元、2.02萬元。
各行業整體實際月薪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長,互聯網行業實際薪資漲幅最高,實際月薪由2.07萬元增長至2.21萬元,同比增長6.59%,已有追平金融行業的勢頭。電子通信、機械制造實際月薪漲幅較高,分別是3.93%、3.46%。
3)2020年一線與新一線城市人才的實際薪資
北上廣深中高端人才平均實際月薪超過2萬
在2020年上半年,一線、新一線城市中高端人才的實際薪資中,月薪超過2萬的都是一線城市,其中北京位居第一,為2.54萬,上海、深圳、廣州位列第二、第三、第四。杭州位居第五,平均月薪為1.98萬。
在新一線城市中,杭州、南京、佛山、成都的中高端人才平均月薪最高,均超1.70萬元。其他城市的中高端人才平均月薪區間為1.47萬元-1.69萬元。
Part 2 應屆生招聘就業情況
一、全行業應屆生招聘需求分析
全行業應屆生總體招聘需求下滑
2020年上半年全行業應屆招聘需求同比下降10.91%,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延遲,招聘時間線延后,市場招聘需求下滑。同期對比,應屆生招聘需求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89.09%。為了緩解今年應屆生的就業問題,國家出臺了各種政策幫扶應屆生就業,未來應屆生的招聘需求還會持續上升,回歸常態。
二、各大行業應屆生招聘需求分析
1、互聯網行業新增應屆生招聘需求位居首位,房地產位居其后
從2020年上半年各大行業新增應屆生招聘需求來看,互聯網行業位居首位,占比為21.87%,近年來互聯網行業高速發展,具有較大的人才吸納空間,2020年受疫情影響,互聯網行業新增應屆生招聘需求從2019年上半年的31.31%下滑了9.44個百分點,但依然是應屆生招聘大戶。2020上半年房地產、服務外包行業應屆生招聘需求位居第二、三位,占比分別為16.42%和13.65%。
2、服務外包、房地產、消費品行業應屆生招聘需求恢復超越2019年同期
2020年上半年,服務外包行業應屆生招聘需求增長明顯,從2019上半年的6.24%增長至13.65%,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193.43%,遠高于其他行業。房地產、消費品行業恢復同期水平值分別為151.64%和103.52%,均高于100%,對應屆生招聘需求較為旺盛。
除去這三個行業外,其他行業的應屆生招聘需求還未100%恢復到去年同期的狀況,不過已經在逐漸恢復中了。隨著下半年的到來,在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下,完全恢復指日可待。
三、各大行業應屆生職位薪資分析
1、金融行業應屆生職位平均月薪為9039元
獵聘大數據顯示,金融行業應屆生職位平均月薪最高,為9039元,排名第一;電子通信行業位居第二,職位平均月薪為8844元;文教傳媒、制藥醫療、互聯網行業位居第三至五位,應屆生職位平均月薪分別為8249元、8023元,7871元。
2、電子通信行業應屆生職位薪資漲幅最高,超3成
與2019年相比,2020年上半年各大應屆生職位薪資均呈現增長趨勢,其中,薪資漲幅最高的為電子通信行業,同比上漲33.13%。2020年,國家推出各種政策發展新基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電子通信行業企業的招聘力度,加薪也成為他們吸引應屆生的有力手段。服務外包、制藥醫療行業應屆生職位薪資增長位列二三位,漲幅分別為26.24%和25.71%。服務外包具有強大的就業擴容能力,而醫療制藥行業在疫情期間與民生休戚相關,這兩個行業需要大量應屆生提供人才儲備力量,提供更高的薪資是招攬應屆生的重要砝碼。
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秩序逐步恢復,復工復產穩步推進,穩崗擴大就業政策全面發力,就業形勢逐步回穩。但新冠疫情對就業市場形成的沖擊依然存在,國外疫情還比較嚴峻。在此背景下,各層級政府不斷優化招聘就業環境,落實穩定就業政策;企業方創造多種形式靈活就業,加強員工技能培訓和就業幫扶;而職場人大多對外界環境有所感知,他們積極求職,努力工作,為自己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從長遠來看,就業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未來可期。建議職場人保持樂觀、理性的心態,提升自身硬性和軟性技能,力爭平穩、順利度過2020這不尋常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