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 2025年6月27日 /美通社/ -- 三一重工(600031.SS)在《福布斯》(Forbes) 2025年全球2000強榜單中,被評為中國頂尖的工程機械制造商,位列全球第956名。這份權威榜單根據銷售額、利潤、資產和市值這四項關鍵指標,對企業進行評估,數據基于截至2025年4月25日的最新12個月財務業績計算得出。取得這一成就凸顯了三一在全球重型機械行業的領導地位,驗證了其前瞻性的"全球化、數智化和低碳化"戰略,并進一步增強了對其創新驅動的高質量增長的信心。
令人印象深刻的財務業績助力占據領先地位
在《福布斯》排名所涵蓋的報告期內,三一重工取得了穩健的財務業績,營收達到108.3億美元,利潤為8.3億美元。該公司資產估值為210.8億美元,市值則達到220.6億美元。
根據三一的2024年度報告,其營收最高的產品是挖掘機、混凝土機械和起重機。值得注意的是,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激增至20.7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159.53%,這反映了運營效率的提升。
三一重申其對股東價值和透明溝通的承諾,報告顯示其2024財年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約為8.3566億美元,同比增長32%,這進一步鞏固了其財務上的韌性和戰略執行力。
戰略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三一重工憑借以全球化、數智化和低碳化為核心的創新驅動戰略,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在2024財年,其國際業務營收達到約67.8億美元,同比實現12%的增長,為公司主營業務總營收貢獻了近64%的份額。
除了利用數字孿生和過程模擬等先進技術擴大其印尼二期"燈塔工廠"的產能外,三一重工在新能源產品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銷售業績,總額超過5.63億美元。這些舉措體現了該公司對環保和資源高效運營的承諾。
三一重工董事長向文波表示:"此次排名是對我們綜合實力的一種國際層面認可。"他進一步強調說,"三一將會繼續推進全球化、數智化和低碳化發展這三大核心戰略,為全球客戶創造更大價值,同時加速綠色創新。"
垂詢三一集團詳情,請訪問www.sanyglobal.com。
北京 2025年6月10日 /美通社/ -- 在全球再度聚焦氣候行動緊迫性之際,三一重能正以實際行動踐行承諾,用兆瓦級項目彰顯決心。近日,三一重能塞爾維亞Alibunar項目簽署了電力購買協議(PPA)和電力差價合約(CfD)。該項目不僅是三一重能的最新市場突破,更體現了其在最需要清潔能源解決方案的地區推動能源轉型的堅定決心。
Alibunar項目位于塞爾維亞東部,所在區域是該國風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項目運營周期為25年,預計2028年實現商業化運營。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68MW,建成后年發電量約4.8億千瓦時。并網運行后,Alibunar項目將為塞爾維亞提供大量的清潔能源,有助于優化當地能源結構,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
Alibunar項目是三一重能在塞爾維亞的首個投資項目,也是其全球清潔能源布局的重要里程碑。三一重能董事長周福貴表示:"Alibunar風電項目對我們至關重要,標志著三一重能正式進入更廣闊的歐洲市場。我們將積極與當地合作伙伴合作,通過引入先進的風電技術和解決方案,助力塞爾維亞實現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作為全球領先的風電解決方案提供商,三一重能始終致力于提供高效可靠的風電設備與服務。在Alibunar 項目的開發建設中,三一重能將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確保項目高效推進與穩定運行。同時,公司本地化的專業運維團隊也將為項目提供全方位支持。
三一重能將氣候行動作為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支持《巴黎協定》將全球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的目標。2024年,其風電機組累計發電1358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287萬噸,相當于植樹33億棵。公司還持續推進風電機組環保設計,目標是以2020年為基準,到2030年將主流機型可回收率提升至95%。
未來,三一重能將繼續積極參與全球能源轉型,為更多國家和地區提供優質的風電解決方案,共同創造清潔能源的美好未來。
北京 2025年5月21日 /美通社/ -- 三一重工(簡稱"三一")近日發布了其2024年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披露了公司在清潔能源開發、綠色制造以及社會責任實踐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
2024年,三一在環境保護方面投入了5.2億元人民幣(約合7212萬美元),以綠色創新為動力,全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三一重工董事長向文波先生表示:"未來,三一計劃持續加大對清潔技術研發、制造設施升級及市場拓展的投資力度,進一步拓展清潔能源產品線及高效能源利用解決方案。我們將繼續努力,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并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綠色轉型。"
推進清潔能源產品與綠色制造
2024年,三一實施了一系列節能降耗項目,全流程碳減排和其他減排工作成效顯著:
未來,三一計劃繼續加強清潔技術研發和生產設施升級,以實現更高效的能源利用解決方案。
重視健康安全,關注員工發展與社會福利
三一致力于平等支持所有員工。2024年,集團海外員工中本地員工占比達89%,女性高管占比為12%。2024年推出的價值5.5億元人民幣(約合7623萬美元)的員工持股計劃惠及了6241人,全年共舉辦了485場培訓活動,參與率高達93%。
2024年,三一組織了特種設備安全和防火培訓,健康安全培訓累計參與人數達176,441人。年度工傷率為1.78‰,職業病傷害人數為零。
此外,三一還積極投身社會福利事業,向社會公益基金捐贈約1816萬元人民幣(約合252萬美元),累計捐贈額超過3.4億元人民幣(約合4716萬美元)。公司共開展了143項公益活動,覆蓋教育、救災和鄉村振興等領域。
數智化為 ESG戰略保駕護航
2024年,三一在董事會層面優化了ESG治理結構,共召開了4次股東大會和7次董事會會議,出席率均為100%。
公司還建立了智能監督與審查平臺,發布了4568批次預警數據,完成了3754次核查,實現了全流程數智化管理。
向文波先生指出:"2024年,我們加速了全球布局,利用數字技術推動智能制造和轉型升級,積極研發新能源設備和低碳產品,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展望未來,我們將引領包括環保和智能技術在內的新生產力發展,為實現中國的‘雙碳'目標和全球氣候行動貢獻力量。"
上海 2025年4月30日 /美通社/ -- 三一重工(SANY)于2025年4月19日發布了2024年度財報,全年銷售與營收總額達到108.8億美元,同比增長6.22%。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大幅增長31.98%,達8.4億美元。其中,國際業務營收占其核心業務營收的64%,彰顯出三一在海外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
該公司2024年核心業務的毛利率為26.63%,同比提高0.47個百分點。其中起重機械的增長貢獻最大,毛利率同比提升4.23個百分點。公司全年經營性現金流達20.7億美元,相比2023年的8.0億美元,大幅增長159.53%。
核心業務穩健增長,綠色創新持續推進
土方機械、混凝土機械與起重機械共占全年營收的76%,分別實現營收42.5億美元、20.1億美元與18.3億美元。此外,道路機械表現強勁,營收同比增長20.8%。
秉持"脫碳"承諾,三一持續推動清潔技術發展。2024年,該公司共申請了275項低碳相關專利,并通過低碳產品實現5.6億美元營收。公司還在推進主機、電氣零部件及動力系統的電動化。2024年,三一共推出40多款電動化產品,累計銷量突破6200臺。
國際營收創新高
三一持續將全球化戰略作為優先任務,在海外建立了生產基地、研發中心、營銷與服務網絡及本地化團隊,實現全球范圍內的協調高效運營。
2024年,三一國際核心業務營收達到67.8億美元,同比增長12.15%(2023年為60.6億美元),占核心業務營收的64%。國際業務的整體毛利率達到29.7%。從地區來看,亞太及澳洲是增長主力,營收達28.8億美元,同比增長15.47%;非洲市場表現尤為強勁,營收暴漲44%,達到7.5億美元。歐洲市場營收為17.2億美元,同比增長1.86%;美洲市場營收為14.4億美元,同比增長6.64%。
三一重工董事長向文波表示:"2024年充滿挑戰,但也孕育機遇,我為我們的成績感到驕傲。2025年,我們將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強化風險管理,提升治理效能,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三一的力量。"
慕尼黑2025年4月2日 /美通社/ -- 作為全球工程機械行業最負盛名的展會,bauma 2025將于4月7日隆重開幕。本屆展會以"參與其中——體驗創新、動力與心跳時刻"為主題(Be part of it-Experience innovation, power, and heartbeat moments),聚焦"碳中和"和"智能建造"解決方案,引領行業邁向智能化與綠色化轉型。
作為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的領軍企業,三一集團將以"The World of Efficiency – Your Partner to Create the Best"(高效世界——助您共創卓越)為主題,全面展示其高品質、高效率、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本次展會上,三一將展出35款產品,其中19款全新機型,11款電動化產品,彰顯其在電動化領域的深厚實力及對歐洲市場的高度適應性。三一集團將在FN619展位(占地3152平方米)展出,同時攜手旗下品牌普茨邁斯特(Putzmeister)(展位 B6.100,占地 2500 平方米),聯合打造5652平方米的超大展區,刷新三一歷屆參展規模紀錄。屆時,觀眾將有機會一睹全球首發產品、CE認證產品及面向全球客戶的創新解決方案。
引領電動化浪潮,深耕歐洲市場
三一將首次在歐洲亮相11款電動設備,其中包括:三一最大噸位純電動履帶起重機SCC2000A-EV、行業首款5噸級全電動壓路機STR50E、專為歐洲市場打造的電動銑刨機SCM500E-10,全面展示其在電氣化領域的領先地位。
此外,三一還將展出六款配備雙臂/加長臂及專屬屬具的挖掘機,其中包括:首款1噸級微型挖掘機SY10U,符合歐五排放標準的3.5噸短尾挖掘機SY26C,15 噸短尾挖掘機SY155U。同時,三一還將推出首款適用于歐洲市場的6米級緊湊型電動伸縮臂叉車STH625E,以及專為歐洲物料搬運市場打造的40噸級物料搬運機,充分滿足歐洲市場的多元化需求。
沉浸式互動體驗,科技引領未來
在三一展區,觀眾不僅能欣賞到精心打造的科技展品,還能深入體驗三一在數字化運營方面的卓越能力。
體驗數字操控的兩大互動亮點:
"千里之外遠程操控" ——支持從德國慕尼黑遠程操控中國湖州的無人化礦山挖掘機,創造三一遠程操作的最新距離紀錄。
"建筑模擬游戲" —— 讓觀眾沉浸式體驗Construction Simulator 3(建筑模擬3)游戲,結合三一設備的操作,讓游戲與現實無縫連接。
此外,三一還將展示精選的零部件及服務,涵蓋液壓件、易損件等18款核心組件,為參觀者呈現三一在零部件供應和售后支持方面的強大實力。
憑借創新產品、前沿技術和卓越服務,三一集團將在bauma 2025上全方位展現其在工程機械領域的強大實力與無限潛能。誠邀全球觀眾蒞臨三一展臺,共同見證工程機械行業的智能、綠色、高效未來,親身體驗您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三一帶來的"高效世界"!
上海2025年3月17日 /美通社/ -- 三一重工推出了專為歐美市場設計的ST230V滑移裝載機。這款兼具緊湊性和高性能的裝備,正迅速成為高密度城市環境的理想解決方案,其多功能性可適應各種作業場景。憑借創新的"小空間,大作為"設計理念,ST230V解決了歐美地區的關鍵基建挑戰,為日益緊張的用地限制和不斷攀升的人力成本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無論是小型作業還是大型工程,ST230V都能在傳統設備難以施展的狹窄空間內,確保性能與生產力完美平衡。
滿足歐洲、美國和加拿大核心需求:
技術革新驅動本地效率:
全球標準,本土承諾:
ST230V不僅通過嚴苛的CE認證和EPA Tier 4 Final排放標準要求,更搭載了由三一北美研發中心設計的先進防側翻控制系統。依托強大的支持基礎設施,包括德國和美國六大區域零件中心,加上24小時多語種客服,ST230V出現任何故障均可在4小時內獲得響應,從而將停機時間壓縮至最短,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每臺三一設備均享受行業領先的保修政策,但意外情況仍可能發生。若您在保修期內需要服務,三一本地經銷商將立即派出經過專業訓練的技師團隊,盡可能延長設備作業時間。我們的團隊提供最遠達300英里(482公里)往返的上門服務,確保設備快速恢復作業。
三一國際業務部門負責人強調:"ST230V不僅是機械設備,更是針對歐洲和北美市場打造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凸顯了三一的鄭重承諾。我們正通過將中國智能制造的速度與德國工藝的精密性相結合,重新定義全球緊湊型設備的價值標桿。"
上海2024年12月4日 /美通社/ -- bauma CHINA 2024上海寶馬工程機械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全球3500多家參展商匯聚一堂。三一集團以"新質三一 全球領航"為主題亮相該展會,展示了68臺先進的主機產品和73件自主研發的配件。
致力于全球可持續發展
三一重工總裁俞宏福先生在開幕式上表示:"作為中國領先的工程機械制造商,三一致力于推動新質發展。這一使命既是責任,也是未來發展的機遇。"
三一的全球化戰略在此次展會上得到了充分體現,超過一半的參展設備已經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與此同時,三一對可持續發展和智能技術的專注成為焦點,與其綠色發展理念高度契合。
智能和綠色技術的創新
概念性無人挖掘機E-MOVE是三一參展的一大亮點。這款純電動挖掘機從動力源到執行器完全實現電動化,能源損耗減少了78%,令人印象深刻。展出的其他尖端解決方案包括智能采礦系統、智能物流技術以及攤鋪機和商用車自動化集群。
在新能源展區,三一展示了31款代表建筑行業未來能源的新產品。這些創新產品涵蓋多種能源供應模式,包括充電、換電、插電系統以及氫能技術。
卓越制造的里程碑
三一還在本次活動上發布了多款新產品,包括SY200C-S、SY205C-S和SY215-S 挖掘機;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SPS1932AC和SPS1414HA-G(Li);曲臂式高空作業平臺SPA20AC-G (Li);以及直臂式高空作業平臺SPT26AC-Li。值得注意的是,三一慶祝了其第20萬臺中型挖掘機的交付,這充分彰顯了公司在行業中的長期領導地位。
憑借其創新的產品陣容、對智能技術的關注以及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三一在 2024上海寶馬展上展示了其引領未來建筑業發展的決心。
上海2024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2024年是三一基金會成立的第十一個年頭。該基金會的創始項目"圓夢助學"開啟了三一推動科學慈善事業的使命。多年來,該基金會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涵蓋了公眾倡導、技術救援和鄉村振興等領域:
衡陽盤石完全小學是其中一個探客教育項目點。今年10月,三一集團、三一基金會和立邦中國在盤石完小聯合舉辦了一場公益活動,旨在支持鄉村教育,推動跨學科創新,持續提升鄉村兒童的素養教育。
三一基金會于2022年啟動了"挖啦挖啦探客教育"項目,為貧困地區提供包容性的優質技術工程課程。該項目鼓勵學生參與復雜的科學探究和工程任務,激發鄉村孩子的能動性和創造力,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
今年夏天,探客教育與立邦中國的"為愛上色"項目合作,創作了名為《未來的夢》的墻繪作品,讓盤石完小的墻壁煥然一新,營造了科幻與想象的氛圍,激發鄉村孩子創造力無限的天性。
活動當天還舉辦了職業探索繪畫課等引人入勝的活動,讓盤石完小的學生們獲得了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同時培養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并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好奇的種子。三一團隊捐贈了一臺遙控挖掘機,讓孩子們參與挑戰,激發了他們的競爭意識,以及對工程機械的濃厚興趣。支持農村教育,為國家培養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下一代,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三一基金會秘書長沈丹璽表示:"在過去的十年中,三一基金會為眾多慈善機構提供了資助,單筆投資從20萬元到1000萬元不等,覆蓋教育、弱勢群體、心理健康、新能源、社會創新等多個領域。我們致力于通過展現慷慨的精神,確保每一個善舉都能產生最大的影響,從而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
三一基金會是由三一集團發起的非公募基金會,致力于推動科學慈善,支持慈善價值的實現,為世界帶來真正的改變。為實現這一目標,三一集團將繼續探索鄉村教育的合作模式,創造跨領域合作的機會,為推動鄉村教育發展提供新思路,創造更大價值。
天津港輪胎式起重機自動化改造項目:采用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實現節能減碳
上海2024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三一集團(以下簡稱 "三一")旗下港口機械子公司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三一海洋")憑借其H-Move2.0智能系統,在天津港輪胎式起重機自動化項目中取得了重大突破。該系統將輪胎式起重機的運行效率提高到每小時20次操作,為建設綠色、數字化和智能化港口樹立了新標準。在COP29即將召開、制造業呼吁實現凈零排放的背景下,三一堅定地走產業轉型之路,以實際行動推動碳減排目標的實現。
三一海洋致力于成為物流裝備領域的技術領導者,為智慧港口提供電動化、智能化、無人駕駛以及綜合解決方案,助力全球港口機械行業實現綠色轉型。
面對節能減碳、智能化發展、防晃防扭需求以及勞動力短缺等挑戰,三一海洋在智能港口解決方案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解決方案采用實時防晃和防扭技術,確保操作的自動化和安全性,使操作效率超越傳統的人工方法。
通過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團隊能夠預測和模擬集裝箱的軌跡和位置,并在基本技術功能中增加吊具下降操作,從而實現卓越的效果。傳統輪胎式起重機的自動化效率大約為每小時15到16個循環,而集成了GPS、AI可視化和3D掃描成像技術的新版本顯著提升了信號的可靠性。經過四個月的測試,45號機的自動化工作效率提高到了每小時20個循環,首次在業內超越了人工操作。
通過預測和模擬集裝箱的軌跡和位置,在人工作業的技術要領中加入了放下吊具的操作,效果顯著。傳統輪胎式起重機的自動化效率約為每小時15至16個循環。新升級的系統異常干預率僅為2.78%,操作比達到1:6,這意味著一個人可以同時管理多達6臺輪胎式龍門起重機。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運輸中心主任程世東表示:"我們的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仍有升級空間,通過這些升級,我們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資源,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
實現凈零排放是當前最大的挑戰之一,三一正借助低碳轉型帶來的經濟和產業機遇,積極推動傳統工程機械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三一將以"新質生產力"為驅動力,加速推進低碳戰略,實現綠色發展目標。
上海2024年8月5日 /美通社/ -- 2024年7月,領先的清潔能源技術生產商三一重能成為China ESG Alliance成員,彰顯了其對貫徹可持續實踐、推進風電行業發展的承諾。作為聯盟成員,三一將分享最佳實踐,促進低碳創新,推動供應鏈綠色轉型。
China ESG Alliance成立于2023年4月13日,由行業領軍企業和機構在蘇州聯合發起,旨在聚合專家視角與資源,構建能造福全球的氣候技術方案。成員包括微軟、聯想和騰訊等行業巨頭,以及榮耀、立訊精密、隆基綠能、領英、欣旺達、丹佛斯、順豐、CDP和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等其他主要參與者。
截至2023年底,三一風電機組累計發電量842億千瓦時,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800萬噸。通過與China ESG Alliance合作,三一將在國際上擴大合作,重點推動綠色低碳項目的研究和實施。
三一重能始終致力于確保產品生命周期內的環境可持續發展,利用先進技術和管理,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并提高能源效率。公司也積極踐行低碳戰略,開展碳盤查和環境足跡測算,以制定并實現減排目標。
三一致力于貫徹可持續實踐。值得一提的是,在神仙嶺風電場項目中,公司將風場建設、生態環保、社區互動融為一體。該項目實現了較高的土地整治率和植被恢復率,不僅推進了環境目標的達成,還刺激了當地旅游業和產業發展,使其成為全國首個生態智慧風電場。
此外,三一將可持續發展能力輻射至全供應鏈,92%的供應商簽署了《供應商行為規范準則》。公司通過可持續發展自評和ESG培訓計劃為這些合作伙伴提供支持,以提升他們的綠色環保能力。
三一重能秉承“智造創領未來”的理念,以“推動人類高效使用清潔能源”為愿景,致力于引領全球清潔能源轉型,為實現中國碳中和目標和世界清潔能源轉型貢獻力量。
上海2024年8月1日 /美通社/ -- 近日,三一集團與印尼卡拉旺大學(UNSIKA)的聯合辦學項目在三一印尼產業園正式啟動。該項目名為"燈塔工廠學院",由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三一印尼公司和UNSIKA共同創辦,聚集了來自UNSIKA的40名學生,進行為期4個月的集中培訓。
該項目于2023年12月簽約,旨在為印尼青年提供全新的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技能和就業競爭力。
6月初,UNSIKA的5名骨干教師在長沙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進行了為期45天的培訓,主要學習工程機械理論、實踐和中國文化。隨后,從7月開始,經過層層選拔,首批40名學員開始在三一印尼公司接受為期4個月的培訓。培訓以實訓為主要課程,包括挖掘機操作與維護、電氣工程、液壓、發動機、設備調試與維護等五個課程模塊。培訓結束后,通過考核的學生將進入三一印尼公司的各個部門實習。
三一重工總部人力資源總監郭瑞光表示:"這是一個雙贏的合作項目,既能服務于三一的全球布局,滿足三一印尼公司燈塔工廠的用工需求,又能為印尼青年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機會。"
此次合作并非三一首次與境外高校合作培養人才。2022年,三一與馬來西亞和立大學開展合作辦學、學分互認、3+2+1本碩連讀項目。項目首期為馬來西亞培養30名工程機械技術人員。此外,三一還與馬來西亞城市大學、緬甸仰光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旨在為當地培養更多工程機械人才。
"燈塔工廠學院"是三一集團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培養高技能專業人才的又一重要舉措。通過將中國職業教育的專業知識與當地學術機構相結合,三一將繼續縮小現代工業所需的技術技能差距。這一舉措不僅支持三一在印尼的戰略發展,同時也表明了三一致力于培養新一代工程專業人才,增強年輕一代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的承諾。
上海2024年7月23日 /美通社/ -- 三一集團(SANY)在中國粵港澳大灣區(GBA)的超級工程獅子洋大橋的建設中取得了重要突破。四臺三一泵車完成了獅子洋大橋東索塔右幅承臺的最后一層澆筑,標志著世界上最大的雙層懸索橋承臺的建設成功完工。
獅子洋大橋全長35.1公里,建成后將成為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的重要通道,對推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打造"黃金內灣"具有重要意義。
三一設備完成東索塔承臺
獅子洋大橋采用主跨2180米雙層鋼桁懸索橋的方案"一跨過江",江中心不會再建有橋墩,創造5項"世界之最",即主跨跨徑、車道數量、主塔塔高、錨碇基礎、主纜規模。
東索塔承臺為兩個直徑40米、高9米的圓形,總體積為約25000立方米。全部采用C45高強度混凝土,施工難度巨大。四臺三一泵車連續22小時不間斷運行,成功完成了任務。
科技創新提升施工效率
三一泵車具有無級壓力泵送系統和數字主閥技術,換向次數提升20%,每小時可多泵送一批料。該系統防止管道堵塞,確保智能、節能運行。此外,臂架的主動減振技術將末端振幅控制在20厘米以內,確保泵車操作更順暢。
與此同時,全新的動力傳輸改變顯著降低了油耗,通過將發動機工作轉速降低300rpm,每年可節省約4萬元燃油成本(按泵車60000立方米/年的作業量測算)。
三一集團輪值董事長向文波表示:"秉承'品質改變世界'的使命,三一支持全球基礎設施建設,采用創新、高效、綠色的技術。獅子洋大橋東索塔承臺的成功完成展示了三一在技術創新和施工效率方面的領先地位,設立了行業新標桿。"
上海2024年7月16日 /美通社/ -- 由中國領先的重型裝備制造商三一集團(以下簡稱 "三一")研發制造的世界級408P電動攪拌車近日通過了最新的歐盟通用安全法規(GSR)基準測試。408P電動攪拌車配備了由海星智駕研發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是中國首款獲得最新整車型式認證(SVTA)證書的電動工程車。
在獲得最新的實車測試認證后,408P目前已獲得GSR中五項法規的認證。這標志著三一的電動攪拌車不僅獲得了最新的歐盟市場準入許可,還將加速三一的全球化戰略進程,鞏固其在電動工程車領域的領先地位。
本次測試認證是在領先的技術服務供應商德國萊茵TÜV集團的監督下進行的。測試結果表明,三一408P電動攪拌車安全可靠,且符合歐盟法規和標準。該測試還凸顯了海星智駕ADAS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擴展性,也可應用于其他車型。
歐盟GSR于2019年推出,旨在通過確保車輛具有更高的安全水平,加強對車內人員以及行人和騎自行車者等易受傷害的道路使用者的保護,從而減少交通事故和人員傷亡。最近條例于2024年7月生效,要求所有在歐盟注冊的商用車輛必須配備適當的ADAS功能。
三一408P電動攪拌車通過了GSR的五項ADAS功能測試,包括駛離信息提示系統(MOIS)、盲點信息提示系統(BSIS)、倒車信息提示系統(REIS)、智能車速輔助系統(ISA)和駕駛員疲勞預警系統(DDAW)。
其中,ISA的設計目的是在檢測到超速時提醒駕駛員減速。三一的ISA系統已在10個歐盟國家進行了超過6000公里的道路測試,實際道路駕駛里程達431公里,測試場景涵蓋城市、鄉村、高速公路等。其單一場景識別準確率超過90%,總準確率達到96%。
基于生理成像技術,DDAW頻繁監測駕駛員的面部特征、眼部動作和頭部運動,以推斷駕駛員是否處于疲勞狀態,從而發出警報或采取其他適當措施。
此外,MOIS監測并告知駕駛員車輛前方近距離盲區內的行人和騎自行車者,BSIS在轉彎時會注意卡車或公共汽車右側盲區的碰撞風險,REIS則通過實時倒車視頻屏幕協助停車,以避免碰撞。
三一重工總裁俞宏福表示:"展望未來,三一將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推動數字智能技術進步,促進低碳運營,為全球客戶提供高品質、安全、更可靠、更智能的產品。"
上海2024年7月11日 /美通社/ -- 2024年6月30日,在港珠澳大橋通車七年之后,中國珠江三角洲又迎來了一個重要里程碑——深中通道正式通車試運營。深中通道連接繁華的深圳和中山市,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全長24公里,雙向八車道。
深中通道的建成令人振奮。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和技術難度大,這一超級工程被譽為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通道之一。作為該項目的貢獻者之一,三一集團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工程奇跡:三一在跨海工程中扮演的角色
2019年7月,三一的多臺履帶起重機合力,將伶仃洋大橋的首個鋼吊箱成功下放。該吊箱是伶仃洋大橋的關鍵組成部分,高14.5米,外直徑41.2米,重近1,800噸,超過了7架空客A380的總重。吊箱作為一項重要的防撞措施,為大橋提供了強有力的安全保障。經過10個小時的連續作業,三一起重機將吊箱準確地吊裝到位。
2020年3月,項目進入非常關鍵、也是最困難的階段——一次性澆筑超過5,098立方米的混凝土,相當于4個標準游泳池。氣溫高、海風大,所以必須快速連續澆筑,否則會造成混凝土凝結不均,進而導致開裂。為了確保澆筑施工萬無一失,三一派遣服務人員駐場。他們與技術人員合作,共同制定了周密的澆筑順序和質量控制保障措施。最終,多臺三一48米鋼臂架泵車完成72小時連續作業,比計劃時間縮短了近10%,創下了海上施工的新紀錄。如此出色的表現,彰顯了三一強大的研發能力和領先的制造水平,使設備在復雜的工程需求和惡劣的工作環境中仍能保持高度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開創新紀元:30分鐘生活圈
隨著深中通道的通車,從深圳到中山的車程從2小時縮短至30分鐘,有效地將兩座城市整合為一個四通八達的生活圈,日常通勤和活動均可在30分鐘的出行半徑內完成。深中通道的建成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也為珠三角經濟的繁榮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世界首條沙漠鐵路到世界最大的跨徑懸索橋,三一在世界范圍內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工程奇跡。未來,三一將繼續秉承"品質改變世界"的使命,不斷創新,為建設更美好的世界貢獻中國力量。
上海2024年6月27日 /美通社/ -- 6月25日,三一重工旗下子公司三一海工與PSA International和當地合作伙伴的合資企業沙特環球港口公司(SGP)簽署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以促進沙特阿拉伯港口的可持續發展和戰略合作。SGP向三一海工采購80臺電動集卡,是全球單筆最大電動集卡訂單。
SANY Marine and SGP Collaborate to Adv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c Cooperation in Saudi Arabian Ports
沙特交通部副部長Rayan AlBakri先生、SGP首席執行官Edward Tah、三一海工董事長伏衛忠、海外營銷公司總經理唐煒斌等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該活動彰顯了其致力于推動港口行業實現可持續增長。
SGP是PSA、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和Al Blagha Group的合資公司,旨在加速PSA旗下港口的低碳發展和現代化運營。三一海工的電動集卡將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與沙特"2030愿景"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保持一致。
此次合作是沙特打造連接三大洲全球物流中心的戰略的一部分。SGP在2024年ShipTek頒獎典禮上被授予"年度港口"稱號,交易完成后,將擁有中東最大的電動車隊。
三一的電動集卡將在港口運營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零排放技術減少空氣和溫室氣體排放,從而保護環境,同時提高能源效率,并節省運營和維護成本。
沙特港口管理局主席奧馬爾-哈里里(Omar Hariri)對此感到很高興,表示:"該合同有助于港口的發展和現代化,助其成為靈活、可持續的物流中心。"
今年早些時候,三一重工已向沙特交付了50輛自卸卡車,加上在NEOM施工現場部署的1700多臺三一設備,將為該地區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自2013年起,SGP便一直與三一重工子公司三一海工合作,目前已交付約50臺移動港口設備和6臺橡膠輪胎門式起重機(RTG)。
上海2024年6月25日 /美通社/ -- 三一集團(以下簡稱"三一")與當地合作伙伴DNL Machine & Equipment合作,在荷蘭發布了SY215E中型電動挖掘機。此次活動吸引了包括德國徠卡(Leica Germany)在內的十多家部件供應商、約250名客戶以及POUW等行業協會的記者參加。
SY215E是三一重工在中國以外市場推出的首款中型電動挖掘機,之所以選擇荷蘭,是因為這里是電動挖掘機的先驅市場。樣機于5月份到貨,引起了市場極大的興趣,并收到了大量預售訂單。
SY215E總重量為232,000千克,最大挖掘高度為9,600毫米,最大挖掘深度為6,255毫米,有600毫米、700毫米、800毫米和900毫米履帶可供選擇。這款純電動機器專為歐洲市場設計,具有節約成本、操作方便、性能卓越、高度安全等特點。
作為全球建筑工程領域的領導者,三一致力于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為應對全球能源短缺問題,三一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節能減排,并將重點放在電氣化方面。2023年,三一推出了40多款新型電動產品,實現銷售收入4.494億美元。三一將一如既往地致力創新,以最好的產品、服務和支持,來支持歐洲的能源轉型。
三一集團以技術創新助力環保,兌現可持續發展承諾。
上海2024年6月18日 /美通社/ -- 6月,隨著一系列國際公認的環境日的到來,包括6月5日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6月8日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 Day),以及6月17日的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環保意識成為人們談論的一大話題。其中,隨著全球齊心協力應對氣候變化,環境保護與可再生能源之間的密切關系也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
中國領先的重型設備制造商三一重工集團(以下簡稱"三一")一直致力于推動環境保護。該集團正在大規模部署風能項目,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能源結構轉型、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三一重能(SANY Renewable Energy)作為領先的風電設備制造商,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成果和研發投入,已成為全球綠色能源革命的中堅力量。
技術突破:雙軸勵磁系統
由三一重能自主設計研發的國內首套地面固定式雙激振器振動系統正式投入運行,通過了112米風機葉片的疲勞試驗,標志著我國葉片設備研發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該系統由兩個模塊化激振單元組成,通過曲臂搖桿的協調控制,取代傳統的質量擺。葉片上多方向載荷的受控耦合加載可以還原真實工況下復雜的葉片載荷,對各種尺寸和角度的葉片進行充分驗證。
與傳統的單軸試驗相比,雙軸疲勞試驗結合了鐘擺振動和擺動載荷,可將驗證周期縮短三至四個月。重要的是,高達140kN的激振力是現有設備能力的數倍,可滿足最大30MW風機的設計驗證要求。接下來,這套設備將用于測試和驗證三一重能最近推出的131米葉片。
近年來,三一在風電技術領域不斷突破,SI-230100風機被《Windpower Monthly》評為全球十大陸上風電機組之一,并榮獲5.6MW+陸上風機金獎。
保障風能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技術創新推動風能的快速發展,而不斷完善的驗證體系則保障了風能的可持續發展。2024年,三一重能成功推出了世界上最長的131米陸上葉片,這對驗證可靠性提出了新的挑戰。雙激振器振動系統為長度超過100米的葉片高效、精確、全面的測試和驗證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為大型兆瓦級機組的開發做出貢獻。
三一重能董事長周福貴表示:"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是現代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點。全球范圍內,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實現碳中和的綠色工業革命。作為行業領導者,三一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力,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在全球范圍內擴大清潔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和規模,為所有人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上海2024年5月17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重型機械制造商三一重工(簡稱“三一”或“該公司”;SSE:600031)在最近公布的2023年年度業績報告中稱,其國際收入實現強勁增長。
2023年,該公司實現總收入740.2億元(約合104.3億美元),同比下降8.44%。盡管市場形勢嚴峻,但收入降幅較上年變化收窄了15.92個百分點。
2023年,三一實現凈利潤46億元(約合6.4874億美元),同比增長4.16%。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量為57億元(約合8.0387億美元),同比增長39.20%。
2023年對三一而言意義非凡,其國際業務迎來蓬勃發展。該公司的國際業務收入達到433億元(約合61億美元),同比增長18%,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近六成。
這一顯著增長彰顯了三一已成功轉型為跨國工程機械集團,其銷售網絡遍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亞洲和澳大利亞市場實現銷售收入165億元(約合23.2億美元),同比增長11.1%;歐洲市場實現銷售收入162.5億元(約合23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37.97%。美洲市場貢獻了75.8億元(約合10億美元),同比增長6.82%;非洲地區帶來了29.2億元(4.118億美元),同比增長2.56%。
三一重工董事長向文波表示:“三一擁有充滿活力的海外市場、一流的合作伙伴和奮發向前的本土團隊。展望今年,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推進‘全球化、數字化、低碳化’戰略,繼續與全球合作伙伴攜手探索綠色發展之路。”
2023年,三一重工的財務業績實現了大幅提升,毛利率躍升至27.71%,較上年增長3.67個百分點,超過行業中位數。此外,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增至45.2億元(約合6.374億美元),同比增長5.53%。扣除非經常性項目后的調整后凈利潤大幅增長40.35%,達到43.8億元(約合6.177億美元)。主營業務實現毛利率和凈利率增長的同時,更帶動了整體經營業績的提升。從產品線來看,挖掘機械、起重機械和路面機械在報告期內表現強勁。此外,電動產品實現收入31.46億元(約合4.494億美元),氫能產品則實現收入1.3億元(約合1860萬美元)。
有關三一集團的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www.sanyglobal.com或在Facebook或YouTube上關注我們。
上海2024年5月14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工程機械制造商三一重工日前正式發布了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詳細介紹了三一重工在全球面臨嚴峻氣候挑戰的情況下推進全流程脫碳、促進以多元化為中心的綠色人才培養,以及對社會福利的大力支持和投資,以加強共同價值等方面的舉措和成就。
三一重工董事長向文波表示:"《三一重工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展示了公司在去碳化方面取得的進展和成就,及其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三一重工以實際行動應對全球氣候挑戰,實現‘雙碳'目標。我們希望立足行業轉型發展,為溫室氣體減排和推進清潔能源發展做出實質性貢獻。"
可持續發展:持續投資可再生能源,加強排放管理
通過大力推廣光伏發電和制氫,三一重工加快了太陽能和氫能等清潔能源的使用。截至2023年底,三一重工旗下21家子公司均有光伏發電設備投入使用,清潔能源使用總量達44815.9千瓦時,占比6.55%。
2023年,三一重工VOCs排放濃度為0.00136噸/百萬單位,比基準年下降23%,目標已實現;廢水排放濃度為5.42噸/百萬單位,比基準年下降38%。
與此同時,三一重工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免費維修,延長停產設備的使用壽命,回收利用廢舊設備,同時探索包裝物的回收利用,對紙箱和木箱進行升級改造。2023年,該公司節約包裝材料費用220萬元(合303820美元),并大幅減少固體廢棄物。
綠色環保: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
三一重工將節能舉措融入生產和運營的各個環節。2023年,其生產領域每萬元產值能耗為39.53元(合5.46美元),同比下降10.7%,節能降耗項目節約能源成本1189萬元(合164萬美元)。
2023年,三一重工在印尼設計建造了海外首家"燈塔工廠",實現了全網絡化、無人化生產。目前,三一重工有33家"燈塔工廠",平均降低人工成本46.33%。憑借這些成就,三一重工被福布斯中文版評為"中國跨國公司50強"之一。自2021年起,三一重工積極將工業互聯網、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應用于各種生產場景。2023年,三一汽車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榮譽稱號。
創新驅動人才培養,注重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公益
2023年,三一重工共舉辦了394場培訓,23993人次參加了培訓,約93%的三一重工員工參加了各類培訓,平均培訓時間為121.4小時。三一重工的培訓總支出達到5600萬元(合773萬美元)。
三一重工將員工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放在首位,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最佳雇主"。截至2023年12月,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海外管理總部定向班,已成功為海外崗位培養了450名技術人才。
三一重工還投入2787.2萬元(合398萬美元)用于各類公益和社會福利項目。"三一公益"平臺現有注冊志愿者17002人,三一集團現有51支志愿者隊伍,714人參與,累計志愿服務時長2266.2小時。
三一重工通過廣泛吸納不同背景的優秀人才,不斷加強和擴大志愿者隊伍。截至2023年底,三一重工共有25930名全職員工,其中女性在高管團隊中的比例達到創紀錄的10%。
上海2024年5月8日 /美通社/ -- 三一集團(簡稱"三一")近日與澳大利亞的一個客戶就電解槽制氫設備和加氫設備達成了合作伙伴關系,旨在推動澳大利亞的國家氫能戰略。該戰略提出了構建一個清潔、創新、安全且具有競爭力的氫能產業,從而造福全體澳大利亞人。
合作內容包括全套撬裝PEM和BOP系統設備、35/70MPa撬裝加氫設備和全套IGBT功率控制系統。加氫設備采用柔性電解槽制氫技術,主要服務于采用35/70MPa氫電池的工業車輛。此次戰略合作是三一繼開發并試運行中國最大的綜合氫氣處理站之后,首次將氫氣技術打入國際市場。
今年3月,三一自主研發的綠色制氫加氫一體站在中國長沙進入試運行階段。該站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綠色加氫站,包含制氫、加氫、儲氫三個區域,日制氫加氫能力不低于2噸,儲氫能力超過1000公斤,可同時為4輛氫燃料汽車提供服務。此外,加氫站的制氫電力主要來自附近三一智能重卡產業園的大規模光伏發電設備。
氫能作為三一新能源產業布局的一部分,在過去的一年里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去年5月底,E系列2000 Nm³/h AWE制氫設備下線。12月,三一又推出了全球最大的單體氫電解槽——S系列3000 Nm³/h方形電解槽。隨著該設備成為海外客戶的堅定選擇,此次與澳大利亞客戶的合作開啟了三一氫能發展的新篇章。
這位客戶表示:"經過全面評估,我們決定與三一合作。我們認為,這可以作為一個基準項目,在其他市場進行復制和推廣。"三一憑借其尖端且不斷創新的氫能技術,致力于幫助澳大利亞利用其清潔氫能潛力,實現在2030年成為全球氫能領導者的目標。
隨著全球各界向以清潔、可再生能源為驅動力的未來邁進,三一將加大對氫能、風能、光伏發電和儲能開發的投資,為建設可持續社會提供系統而全面的解決方案。
上海2024年4月25日 /美通社/ -- 三一集團正在參與新西蘭普倫蒂灣(Bay of Plenty)的道路建設項目,這是新西蘭在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升級過程中的第12個道路改造項目。
全球化是三一集團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該集團一直積極出口高端設備,支持世界各地的城市改造和基礎設施項目。普倫蒂灣公路建成后,將為當地社區和游客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交通選擇。
三一此次交付的三臺筑路設備同步作業,保證施工質量和效率:
作為全球領先的成套筑路設備供應商,三一已建立起由攤鋪機、壓路機、平地機、銑刨機和瀝青攪拌站五大核心品類組成的全面產品組合。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21年,三一的液壓壓路機、瀝青攪拌站和攤鋪機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最高。
三一區域總經理Jat Zhang表示:"普倫蒂灣冬短夏長,是新西蘭陽光最充足、最受歡迎的度假勝地之一。這里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美景和獨特的文化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我們很高興能用我們的產品支持這里的道路建設,幫助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普倫蒂灣,我們期待能夠參與更多的項目,為世界各地游客打造更好的旅游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