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成就彰顯了雙威大學致力于提供世界一流教育、培養未來適用人才的堅定決心。該校憑借卓越的學術項目、敬業的師資團隊以及良好的學習環境,正全力打造一所能讓學生掌握必備技能與知識,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全球職場中脫穎而出的學府。
與此同時,在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影響力排名中,雙威大學從全球2300多所院校中強勢突圍,躍升至第81位,較此前201-300名的區間大幅進步。今年,該校在6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中躋身全球前100名,其中5項進入前50名,2項位列前25名,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世界頂尖高校之一。
雙威大學總裁、校長兼教授Sibrandes Poppema博士表示:"雙威大學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和泰晤士高等教育影響力排名中實現歷史性躍升,這離不開全體師生員工的辛勤付出。這說明我們從學術質量、可持續發展、創新及國際合作等方面多管齊下,成效顯著。我們將保持這一良好勢頭,持續為馬來西亞乃至全球社會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憑借學科優勢、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以及卓越的科研成果,雙威大學在各大全球排名中持續獲得認可。它是東盟地區唯一同時躋身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上海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這三大全球領先榜單的私立大學。雙威大學所取得的成就,表明馬來西亞高校正在全球學術界嶄露頭角,助力國家實現以技能精湛的價值觀驅動型人才為支撐,打造知識驅動型經濟的愿景。
Photo 1: [From left] Dato' Lau Beng Long, President of Sunway Healthcare Group, Professor Dato’ Elizabeth Lee, CEO of Sunway Education Group, Tan Sri Sir Dr. Jeffrey Cheah, Founder and Chairman of Sunway Group, YB Dato’ Seri Diraja Dr. Zambry Abd Kadir, Minister of Higher Education of Malaysia, YBhg. Datuk Profesor Dr. Azlinda Azman, Director General of Higher Education, Professor Sibrandes Poppema, President of Sunway University, and Professor Raja Affendi Raja Ali, Dean of Sir Jeffrey Cheah Sunway Medical School
繼劍橋Jeffrey Cheah Biomedical Centre (JCBC)落成后,Sir Jeffrey Cheah Sunway Medical School的成立再次彰顯丹斯里謝富年爵士(Tan Sri Sir Jeffrey Cheah)推動世界級教育與生物醫學研究的堅定承諾。2025年5月7日,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部長拿督斯里迪拉惹贊布里阿都卡迪博士(YB Dato' Seri Diraja Dr. Zambry Abd Kadir)親臨雙威大學主持揭幕典禮,雙威集團創辦人兼主席丹斯里謝富年爵士亦出席見證。多國使節到場共襄盛舉,凸顯該項目的國際影響力。
成立儀式的一個亮點是為首屆醫學生舉行的白大褂儀式(White Coat Ceremony),學生們同時宣讀了《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Oath),這一象征性且意義深遠的儀式標志著他們正式踏入醫療行業。
雙威大學醫學博士(MD)項目打造前瞻性課程體系,依托馬來西亞頂尖私立四級醫院雙威醫療中心(Sunway Medical Centre)的沉浸式臨床培訓,讓學生在真實診療環境中將醫學理論轉化為實踐技能。課程強調跨專業協作,培養學生高效參與多元化醫療團隊,全面理解患者照護。
項目著重臨床與轉化醫學研究、醫療可持續發展及地球健康議題,并深耕精準醫學、人工智能醫療應用等數字醫療技術,助力學子引領智慧醫療新時代。除醫院實踐外,項目還通過Desa Mentari Project等舉措推動社會參與,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致力于服務和產生影響的醫療專業人士。
雙威大學校長Sibrandes Poppema教授對這一里程碑式的發展表示了極大的熱情:"Sir Jeffrey Cheah Sunway Medical School的成立,是我們塑造面向未來的醫療專業人才使命中的關鍵一步。我們的目標是培養不僅在醫學知識和臨床技能方面表現出色,而且能夠以正直、同理心和創新精神引領前行的醫生和研究人員。這所學院將成為推動變革性研究、全球合作以及惠及馬來西亞及全球各地社區的可持續醫療解決方案的催化劑。"
憑借前瞻課程體系、尖端臨床培訓、數字技術賦能及全球科研網絡,Sir Jeffrey Cheah Sunway Medical School勢將成為亞洲醫學教育領軍機構。這一創舉開啟了醫療教育創新紀元,為未來可持續、科技驅動、社區本位的醫療解決方案注入新動能。
Photo 2: The first cohort of medical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White Coat Ceremony and taking the Hippocratic Oath
作為正在進行的良心校園倡議的一部分,Local Action for Global Goals 2024活動于9月23日至25日舉行,紀念2015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啟動九周年。活動內容包括每天的旗幟游行、表演、研討會和可持續市場。活動亮點包括惠普(HP)、迪卡儂(Decathlon)、Blueshark、優衣庫(Uniqlo)、悅木之源(Origins)、美體小鋪(The Body Shop)、BloomThis等先鋒品牌的企業展示,以及雙威學院和Stylo, Fashion Design Technology Hub的可持續時裝秀。
來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聯合國(United Nations)、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歐盟(EU)的地區負責人,成員以及超過12個國家的使節也來到校園,與來賓們一起歡聚一堂。
雪州王儲東姑阿米爾莎(Raja Muda of Selangor, Tengku Amir Shah Ibni Sultan Sharafuddin Idris Shah Al-Haj)也出席了這場盛大活動,他參觀了校園,欣賞了馬來西亞愛樂樂團成員的現場音樂表演。
活動期間還舉行了電子垃圾回收活動,雙威大學的師生們可以通過環保的方式處理他們不需要的電器產品。自活動開始以來,已收集到超過37000公斤的電子垃圾。
來自馬來西亞全國各地的年輕學生應邀參加了Be A SDG Scout的校園互動探險地圖活動,他們在啟發之旅的每一步都能學習到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新知識,這將有助于確保下一代繼續傳遞影響力和行動信息。
今年活動最獨特的元素之一是Garden of Hope(希望花園)。該計劃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馬來西亞辦事處和BloomThis發起,旨在鼓勵社區居民從自動售貨機中購買花種,種植它們,為馬來西亞兒童的福祉做出貢獻。所有收益將捐贈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馬來西亞辦事處,惠及當地貧困兒童。自動售貨機由Advanced Food Technologies (AFT)慷慨贊助。
雙威大學也很高興能與歐盟合作推出歐盟展館,展館內設有八個充滿活力的展臺,重點展示了歐盟在馬來西亞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展館的一大特色是 "體驗室"(Experiential Room),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歐盟的悠久歷史,同時展望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的未來。
此次活動取得了巨大成功,為馬來西亞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雙威教育集團總執行長拿督李馥彥(Elizabeth Lee)教授:"這次活動充分證明了集體行動的力量。通過團結一致,我們不僅提高了人們對緊迫的全球問題的認識,還在我們的社區內培養了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文化。這是為了激發真正的變革,確保我們今天的努力能為子孫后代帶來更加堅韌和可持續的未來。"
參展商代表還分享了活動期間的一些激動人心的時刻。
"歐盟很榮幸能與雙威大學合作,共同推進我們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承諾。雙威大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與歐盟的2030年議程不謀而合"。--歐盟
"對于像Pos Malaysia這樣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可以就可持續發展這一重要話題與大學和中小學的學生以及教職員工進行有意義的互動。這次活動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對話和交流平臺,讓我們能夠分享我們對可持續未來的愿景。"--Pos Malaysia
"我們在Local Action for Global Goals活動中的體驗非常好。看到學生和教職員工支持‘零塑料一小時'活動,消除一次性塑料制品,我們深受鼓舞。我們希望有更多這樣的活動來推動馬來西亞的可持續發展工作。"--Kintry
Local Action for Global Goals 2024強調全球合作,以在2030年之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讓領導層、政策制定者、學者、倡導者齊聚一堂,共同探索可持續未來的解決方案。
隨著全世界都在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滿足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需求,馬來西亞作為一個國家,為雙威大學獨特的節日及其對全球目標的持續貢獻感到無比自豪。
本次峰會匯聚了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莫納什大學、南北大學、文萊達魯薩蘭國大學、東洋大學、澳門科技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南京大學、蘭卡斯特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等高校的600多位全球教育界領袖、代表和學者。全球偶像和世界名廚戈登-拉姆齊(Gordon Ramsay)歡迎代表們參加此次年度峰會。
本次峰會的主題為"跨越邊界,重塑亞洲教育不斷發展的格局"。隨著全球化推動經濟和就業格局的不斷發展變化,大學院校更需要將課程與當前的行業需求相匹配。
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部長拿督斯里贊比里(YB Dato' Seri Diraja Dr. Zambry Abdul Kadir)主持了此次峰會,他強調,教育部將繼續優先考慮學生的發展,并確保大學發揮各自的作用。
會議為大學提供了一個展示成就的平臺,舉辦超過35場學術會議進行知識、技能和資源的合作交流,強調大學更有必要根據行業需求調整課程,確保為畢業生提供實用技能,從而改善他們的就業前景,推動經濟增長和積極的社會發展。
此次峰會還在雙威度假酒店舉辦了"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獎"(THE Awards Asia 2024)頒獎典禮。KDYMM Seri Paduka Baginda Raja Permaisuri Agong Raja Zarith Sofiah的到場讓這一重要活動更加精彩,獎項不僅表彰了各院校取得的杰出成就,更是對亞洲高等教育領域各類杰出貢獻的贊譽與肯定。
雙威大學校長西布朗波佩瑪(Sibrandes Poppema)教授在認可峰會的成功和意義時表示:"這是我們首次在馬來西亞及雙威大學舉辦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峰會。這不僅為展示馬來西亞的卓越學術成果、推動國際合作與全球高等教育對話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機會。我們的共同目標是彌合當前的教育差距,重塑亞洲教育不斷發展的格局。"
]]>全球化對教育機構產生了深遠影響,使其不斷擴大影響范圍并積極擁抱國際化。在當前經濟和就業形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大學更有必要根據行業需求調整課程,確保為畢業生提供實用技能,從而改善他們的就業前景,推動經濟增長。此外,大學在應對社會挑戰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們憑借獨特的優勢,提供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教育,向學生灌輸道德領導力和社會責任感。通過積極倡導并引領社會問題的變革,尤其是追求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大學能夠增強畢業生的能力,使他們成為推動社區積極變革的中堅力量,為全球進步作出有意義的貢獻。
本次峰會為期三天,以"跨越邊界,重塑亞洲教育不斷發展的格局"為主題,將舉辦超過35場學術會議。每天將聚焦三個不同的主題,旨在促進跨國和跨院校間的交流與合作。這些主題包括"跨國教育:搭建跨越國界與校園的橋梁"、"就業能力與技能差距:深化與行業的聯系",以及"社區和政府機構:架起與社會溝通的橋梁"。
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莫納什大學、南北大學、文萊達魯薩蘭國大學、東洋大學、澳門科技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南京大學、蘭卡斯特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等高校的500多位全球教育界領袖、代表和學者將出席會議。
此外,峰會還將舉辦"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獎"(THE Awards Asia 2024)頒獎典禮。該獎項已成功舉辦六屆,不僅為卓越的領導力和院校成就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國際展示平臺,更是對亞洲高等教育領域各類杰出貢獻的贊譽與肯定。
雙威大學校長西布朗波佩瑪教授表示:"這是我們首次在馬來西亞及雙威大學舉辦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峰會。這不僅為展示馬來西亞的卓越學術成果、推動國際合作與全球高等教育對話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機會,還搭建了一個展示我們如何通過研究與創新舉措為亞洲教育事業作出積極貢獻的平臺。"
請不要錯過參加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峰會的機會。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timeshighered-events.com/asia-universities-summit-2024。
]]>這場獨一無二的盛會在亞洲首開先河,今年已是第二屆。活動內容豐富多樣,包括專題講座、表演、互動工坊、關于可持續性的企業展示(參展公司包括Blueshark、優衣庫、The Body Shop(美體小鋪)和Aquaria等先鋒品牌)、每日旗幟游行、舞臺展示、可持續集市,以及齊聚領導者、創變者、活動家、私營部門代表和現場音樂表演者的交流空間。
在活動開幕式上,來自梳邦再也社區的老年人和一群特需兒童帶來了一場暖心且有包容性的時裝秀,吸引了眾多在場的校園觀眾。
多位國際政要出席了此次活動,包括德國駐馬來西亞大使Peter Blomeyer博士、英國駐馬來西亞最高專員Ailsa Terry(首次參加正式的教育活動)、芬蘭駐馬來西亞大使Sami Leino先生,以及聯合國駐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文萊達魯薩蘭國駐地協調員Karima El Korri女士。
雪蘭莪州王儲Tengku Amir Shah ibni Sultan Sharafuddin Idris Shah也出席了此次活動,并祝賀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活動期間還舉辦了電子垃圾回收活動,員工和學生們以環保的方式處理了他們不再需要的電子產品。自活動開始以來,已收集了超過35,000公斤的電子垃圾。
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少年應邀參加了校區內舉辦的"Treasure Our Planet Trail"互動活動,在他們的啟蒙之旅中,學習了關于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新知識,確保下一代人能夠繼續傳遞影響力和行動力。
由馬來西亞特奧會全國總監Jacque Kok Lee Min領導的特奧會代表團也參加了旗幟游行并進行了舞臺展示。
每日舞臺展示包括由雙威大學的Maslisa Zainuddin主持的創意升級改造展示,同時校園內還舉辦了馬來西亞首個可持續救護車活動。
今年活動的一大亮點是一面獨特的許愿墻,上面寫滿了來自當地孤兒院和難民之家的280名兒童的愿望。為了實現這些愿望,雙威社區受邀通過馬來西亞首個慈善自動售貨機進行捐贈,而活動也完全名副其實,所有280個愿望都得以實現。自動售貨機由Advanced Food Technologies (AFT)提供并慷慨贊助。
本次為期一周的活動大獲成功,為馬來西亞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塑造了積極形象。雙威教育集團總執行長拿督李馥彥教授表示:"本次活動的核心是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并將人們聚在一起。它是一個平臺,突顯了我們在提升對以地球健康為核心的問題的認識,以及在培養雙威社區的可持續生活實踐和應對全球重大挑戰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雙威大學校長西布蘭迪斯教授稱:"通過舉辦這次活動,我們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各組織、社區和慈善機構能夠進行宣傳和籌款,同時也讓全球品牌能夠展示其可持續發展計劃。"
參展商代表們還在活動期間分享了一些精彩時刻。
"Re.UNIQLO Studio計劃的重點之一是縫補工坊。我們的目標是讓學生和更廣泛的社區認識到延長優衣庫服裝壽命的重要性。"—Uniqlo
"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是與雙威校區的學生進行交流,分享我們的經驗,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The Lost Food Project'。"—The Lost Food Project
"我們非常高興能參與此次活動,并期待在未來的活動中為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Stand Pie Me
"我們獲得了很多的曝光機會,感謝雙威讓我們有機會與社區分享我們的產品。"—GOLD
"Local Action for Global Goals 2023"突出強調,現在全世界需要一起努力,借助面向各個年齡段和興趣群體的一系列特別活動和鼓舞人心的激勵行動,到2030年達成全球目標。它匯聚了世界各地的全球領袖、政策制定者、決策者、企業領導者、合作伙伴、學術界人士、科學家、利益相關者、活動家和倡導者,讓他們能夠在關鍵時期溝通交流,共同研究解決方案,確定前進的道路,并為實現全球目標共同努力。
馬來西亞理應為這場獨一無二的雙威盛會,及其對全球目標的持續貢獻而感到自豪。
視頻鏈接:https://fb.watch/na1jKvGRnA/?mibextid=cr9u03
Photo 2: [left to right] HE Dr Peter Blomeyer, German Ambassador to Malaysia and Steven Penafort, Managing Director of First Ambulance standing in front of Malaysia’s first sustainable ambulance
Photo 3: HE Ailsa Terry UK High Commissioner to Malaysia granting a child’s wish through the Wishing Wall
這個獨一無二的盛會在亞洲首開先河,包含談話會、表演、互動工作坊、關于可持續性的企業展示(參展公司包括沃爾沃、優衣庫、The Body Shop(美體小鋪)和華為)、每日旗幟游行、現場演示、可持續集市,以及讓領導者、創變者、活動家、私營部門和現場音樂演奏相結合的空間,內含由Spastic Children's Association of Selangor and Federal Territory(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和聯邦直轄區痙攣性麻痹患兒協會)的孩子們進行的溫情表演,孩子們成功地打動了那些足夠幸運到參加這場音樂會的人的心。
由Dawn Adaptive呈現的改裝時裝秀非同一般,值得紀念,也能確保此次盛會,是雙威大學中真正具有包容性的活動。
眾多國際知名人士加入活躍訪客行列,來到雙威大學校區,他們包括正式拉開此次活動序幕的瑞典駐馬來西亞大使Joachim Bergström博士閣下、芬蘭駐馬來西亞和文萊大使Sami Leino閣下、德國駐馬來西亞大使Peter Blomeyer博士閣下、匈牙利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副大使Anikó Farkas。
代表當地社區的是來自于梳邦再也的州議員黃美詩(Michelle Ng)女士,她補充說:"減緩氣候變化,需要行為上面的改變,而這正是政府的職責所在——政府有責任促成公民做出這方面的改變。"
一場電子垃圾回收活動在盛會期間舉行,在這場活動中,學校師生能夠以環保方式,處理他們不要的電子產品。自活動開始以后,超過3.4萬公斤的電子垃圾得到了回收。
這個值得注意的盛會還獲得了王室批準,雪蘭莪州公主東姑Zatashah Sultan Sharafuddin Idris Shah殿下用她關于地球的熱情演講,讓聽眾高興不已。這位倡導保護環境的雪蘭莪州公主表示"我們、地球上的其他子民和在座各位如何對待地球這顆星球,真的很重要。在最近經歷了氣候變化之后,我們必須嚴肅看待我們所在星球的情況。"
比較年輕的參與者,積極參加雙威大學校區中的互動活動"Treasure Our Planet Trail",在他們的啟蒙之旅中,一步步地了解關于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新事實,這可以確保,新一代人將能繼續傳遞關于影響和行動的信息。
每日現場演示包括Pusat Wanita Berdaya利用二手食用油來制作肥皂,Professional Culinaire Association Malaysia(馬來西亞專業烹飪協會)利用可食用的蔬菜邊角料來演示做菜,來自于雙威大學的Maslisa Zainuddin進行創意升級再造展示。
為期一周的活動大獲成功,在全球可持續性領域,讓馬來西亞大放光彩。Sunway Education Group(雙威教育集團)首席執行官Elizabeth Lee教授表示:"這正是我們開展Local Action Global Goals 2022行動的目的——進行教育和再教育,并提醒每個人,我們需要一起努力,共同創造可持續和有意義的變化。"
雙威大學校長Sibrandes Poppema教授則補充說,他很高興雙威大學能夠主辦此次活動,雙威大學也在不懈努力,從而配得上其作為"A Campus With A Conscience"(良心校園)的良好聲譽(這種聲譽還在不斷提升)。
"Local Action for Global Goals 2022"突出強調,現在全世界需要一起努力,借助面向各個年齡段和興趣群體的一系列特別活動和鼓舞人心的激勵行動,到2030年達成全球目標。這能夠讓世界各地的全球領袖、政策制定者、決策者、企業領導者、合作伙伴、學術界人士、科學家、利益相關者、活動家與倡導者,建立聯系,審視解決方案,發現前進道路,一起努力在關鍵時刻達成全球目標。
無疑,馬來西亞能夠為邁向這一全球目標做出突出貢獻,而感到驕傲。
]]>雙威大學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年影響力排名中再創佳績,目前在1406所國際院校中排名前301+。《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年影響力排名根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對全球大學的社會和經濟影響進行評選。《泰晤士高等教育》影響力排名是對大學的研究、社區外展、教育和校園運作進行的廣泛多維度評估。
雙威大學在幾個單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中表現突出。在可持續發展目標6(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方面,雙威大學目前排名前200位,成功確保了所有人的飲水和衛生設施的可及性和可持續管理。作為水資源保護計劃的一部分,雙威大學安裝了替代管道,從South Quay Lake Water Plant一直通到Sun-Water。
此外,雙威大學在可持續發展目標8(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方面名列前200名,這體現了雙威大學不斷努力確保工作機會平等,并根據績效工資和男女同工同酬的基本就業原則,鼓勵員工多元化。該大學還有意營造一種尊重和重視彼此差異的文化,促進平等和多元化,并鼓勵個體成長和發展,充分發揮全部潛力。
雙威大學在可持續發展目標17(促進目標實現的伙伴關系)方面也躋身前200名,展示并加強了該校與其它各方建立的合作關系。工程和技術學院是清潔能源和水技術跨學科項目中先進納米材料的一部分。這個項目獲得45000林吉特的網絡資助,為參與機構的學者、早期職業研究人員和學生創造機會。
此外,雙威大學在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也有出色表現,在可持續發展目標7(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中排名前300,通過研究促進和支持清潔能源的使用。
雙威大學就連在可持續發展目標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方面也獲得了高分,這體現了雙威大學有著最先進的現代化校園,通過樹頂安全走道("樹冠走道")與各種社會及社區設施相連,為校園內和周圍的學生和教職員提供了獨特、可持續的學習、工作和社交環境。
雙威大學校長Sibrandes Poppema教授表示:"雙威大學在參與《泰晤士高等教育》影響力排名的第二年,名次就持續上升,這證明了我們學校在我們所有的研究和教育項目中,以及在學生和教職員工的#CampusWithAConscience活動中,為地球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做出的選擇。"
雙威城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15分鐘城市"新運動的典范,具有超強的互聯互通性,步行15分鐘以內即可到達所有的便利設施。
由于認識到健康和安全的必要性,雙威大學盡量重視校園內的行人優先權,在建筑物之間建造了帶有頂棚的人行道,為學生和教職員工提供了前往校園內所有設施的便捷通道。
雙威大學以其"良心校園"而盛名遠播。#CampusWithAConscience是一個基本原則,它囊括了學生在雙威學院和雙威大學期間將經歷的一切。這是雙威校園生活核心的基本精神;教育學生、鼓勵學生,并讓學生參與到多元化、包容性社區的各個方面,支持他們采用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能夠真正反映出社會為這一代人及后代人創造更好生活環境的決心。
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5“性別平等”相一致,雙威大學一直都是這一領域的先行者,并且借助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4“優質教育”的力量,引領實現性別平等方面的遠大抱負。在認識和承認本大學、馬來西亞與全球女科學家在應對全球挑戰和沖擊所扮演的角色上面,雙威大學一直都在發揮龍頭作用。
雙威大學在不同院系中都有女科學家,包括工程與技術、文科、醫學和生命科學、酒店和服務管理、數學科學、商科、英語與可持續發展等部門。雙威大學的女研究者,與當地和國際專家合作,運用她們的知識,來滿足和推進人類需求,同時確保地球健康。
雙威教育集團(Sunway Education Group,簡稱“SEG”)首席執行官Elizabeth Lee教授,近期榮獲2021年度聯合國婦女署亞太區“賦權予婦女原則”獎項中的“領導層承諾獎”,她表示:“作為一個整體,SEG致力于性別平等,如今在我們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承諾上面更是如此。三十年來我一直都在雙威工作,我很驚奇地看到,在我們學校里面,女性越來越多,尤其是學術界人士、研究人員和領導者。我們很榮幸,我們的女研究者正在科學界鋪平前進的道路,并且相信,贊揚她們的成就,將會在未來激勵新一代年輕的女科學家。”
雙威大學還致力于幫助推進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尤其是目標4“優質教育”、目標5“性別平等”、目標10“減少不平等”。作為建立包容的工作環境的諸多努力的一部分,雙威大學促進性別平等,并且認為,男性和女性可以為工作場所帶來不同的優勢。
雙威地球健康中心的執行總監丹斯里杰米拉-馬哈茂德(Jemilah Mahmood)教授(擁有博士學位)說:“現在常常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作為一個度過長期人道主義和發展職業生涯的開業醫師,我親眼看到女性在不同具有挑戰性的背景下,展現出勇氣、力量和彈性。我一直銘記這一點,那就是,在女性得到尊重和性別平等繁榮發展的地方,整個社區都能獲益于更好的健康結果、更出色的教育、更強的社區紐帶,這正是我現在致力于推進雙威大學使命的原因,而雙威大學的使命是,邁向人類和地球的可持續性——人類和地球構成了一個相互關聯的系統,這個系統能夠帶來地球健康。作為一個女性,我明白,當我們進行協作、相互關聯、運用直覺、具有同理心、注重結果的時候,能夠引發變革,而這些都是女性領導者的內在品質。”
雙威大學校長西布蘭德-波佩瑪(Sibrandes Poppema)教授表示:“創造邁向美好未來的世界這件事,需要全人類的參與。”在雙威教育集團,女性占到員工總數的65%以上,包括最高層的管理崗位。該集團出臺了不同的政策,涵蓋為母親進行彈性工作安排、反性騷擾以及多元化和包容性等領域,確保女性和男性員工的福利與幸福都能得到保證。
馬來西亞吉隆坡2021年9月11日 /美通社/ -- 馬來西亞研究日益增長的聲譽進一步奠定了其作為前瞻性問題解決國家的地位,擁有眾多才華橫溢的科學家。過去幾年里,馬來西亞研究人員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以及高被引榜單中所包含的出版物數量都實現了顯著增長。
第一排(從左到右)分別是:Chia教授、Teo教授、Poppema教授、Agamutu教授、Adarsh教授;第二排(從左到右)分別是:Edward教授、Pervaiz教授、Kheireddine教授、Saidur教授和Yau教授
雙威大學(Sunway University)共有10位科學家登上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世界各地不同領域被引用最多的科學家和學者前2%榜單。
隨著Agamutu Pariatamby教授、Chia Yook Chin教授、Pervaiz K Ahmed教授和Teo Kok Lay教授的最新上榜,雙威大學登上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的研究人員比馬來西亞其他私立機構更多。
雙威大學校長Sibrandes Poppema教授表示:“隨著更多研究先驅加入我們,雙威大學希望在工程與技術、醫學與健康科學、計算與信息系統、商業與管理等各個領域創造積極的研究影響。”
“斯坦福大學的這個榜單包括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基于他們整個職業生涯或近年來論文在其特定研究領域的引用次數得出。這些上榜的成功研究人員為年輕科學家樹立了榜樣。”
雙威大學在馬來西亞研究領域不斷攀高峰的關鍵原因之一在于它與一些領先的國際一流大學如劍橋大學、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MIT)的同僚進行的國際合作。
Pariatamby教授加入雙威大學東南亞Jeffrey Cheah Institute特別研究部。Chia Yook Chin教授目前是雙威大學醫療科學學院副院長。Teo Kok Lay教授目前是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研究和研究生學習方向),而Pervaiz K Ahmed教授最近擔任全球戰略與競爭力研究所所長兼管理學教授。
雙威大學上榜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的其他研究人員包括:雙威大學校長Sibrandes Poppema(教授)、晶體材料研究中心主任Edward Tiekink(特聘教授)、納米材料與能源技術研究中心主任Saidur Rahman(杰出研究教授)、副院長(研究方向)兼二氧化碳捕獲和利用主任Mohamed Kheireddine(教授)、副院長(教育方向)兼計算與信息系統主任Yau Kok Lim(教授)以及Adarsh Kumar Pandey博士(副教授)。
Sunway University Researchers Listed Top 2% in the World. First row: Professor Tiekink and Professor Saidur. Second row: Professor Kheireddine and Professor Poppema. Third row: Associate Professor Dr Adarsh and Professor Yau
雙威大學榮譽校長Sibrandes Poppema教授在臨床醫學腫瘤和致癌物子領域下的免疫學學科類別中榜上有名。
多年來,他發表了240多篇與免疫學、血液學和腫瘤學相關的論文,已被引用18500多次。
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杰出教授、晶體材料研究中心(RCCM)負責人Edward Tiekink教授榮登有機化學子領域下的無機化學與核化學學科榜。
Tiekink教授領導下的RCCM著重研究兩個關鍵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課題,即目標3——良好健康與福祉和目標13——氣候行動,旨在開發基于金屬基藥物的新型療法以應對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帶來的全球挑戰,并滿足患者希望治愈癌癥及其他疾病的需求。
Tiekink教授分享道:“我希望利用雙威大學一流的設施來開展各項研究工作。我們倍感興奮能夠親歷雙威醫學院的發展并將實驗室工作轉化為臨床研究。”
工程技術學院納米材料與能源技術研究中心負責人、杰出研究教授Saidur Rahman教授入選機械工程與運輸子領域下的能源類學科榜。
工程技術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碳捕集與利用研究中心負責人Mohamed Kheireddine教授入選化學工程學科榜。
網絡與電訊子領域下的人工智能與圖像處理學科類別中,入選者是來自工程與科技學院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系的姚囯霖教授。
姚教授希望藉著此次上榜,成立一個研究中心,以促進和推動本地及全球研究學者與工業界的互動,取得卓越的學術成就,并為解決工業界問題創造研究機會。
來自工程技術學院納米材料與能源技術研究中心的副教授Adarsh Kumar Pandey博士的研究集中在先進儲能材料、可再生能源技術和納米材料領域。
Adarsh博士認為,創新的研究領域是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獲此殊榮后,我希望通過開發更高效的先進儲能材料來推進我的研究,為社會提供更高效、成本更低的太陽能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