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屆年會周備受關注的“2021卓越競爭力金融機構”評選活動中,經過專業評選機構選拔與網絡票選,中銀消費金融榮膺“2021卓越競爭力普惠金融踐行金融機構”大獎。
今年以來,中銀消費金融持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監管的各項要求,緊密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在總行“一體兩翼”戰略新格局的指引下,中銀消費金融通過“普惠+科技”的雙賦能模式,做大做優普惠金融覆蓋面、做深做實科技金融服務、做廣做強行司聯動規模,打造消費金融生態體系,履行社會責任與擔當,以金融科技的溫度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未來,中銀消費金融也將一如既往秉承家國情懷、踐行普惠使命,致力于更好滿足廣大客戶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金融需求,將高質量發展向縱深推進。
中銀消費金融凈利潤相較2019年出現下降,除了受疫情因素的影響,其它原因還包括中銀消費金融在疫情期間積極擔當社會責任,推出多種讓利政策。
作為首批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銀消費金融根據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國家五部委的要求,對數萬名受疫情影響又符合政策要求的客戶和商戶實施還款延期、息費減免、降低利率等措施,并重點支持湖北地區的消費者,為其設定寬限期不計違約金,同時合理安排逾期清收。
中銀消費金融在2020年克服疫情對經營帶來的多重影響及困難后,實現稅后凈利潤4.55億元。
中銀消費金融成立于2010年,以“普惠金融”為己任,秉承“建設新時代高質量消費金融公司”的理念,目前已設立了27家區域中心,線下線上業務覆蓋全國約400個城市、900個縣域,極大提升了消費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和獲得性。
下一步中銀消費金融將持續堅持合規導向,不斷提升消費者金融服務體驗,在服務大眾、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方面推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中銀消費金融關注老年人、年輕人等重點人群,以“權利?責任?風險”為主題,注重從信息披露、案例分析等多方面入手,形象生動地開展風險提示教育,來增強消費者金融決策力、風險防范意識和獲得感。
線下線上多舉措并舉開展消保工作
全國各區域中心發揮線下業務受理點貼近消費者的教育宣傳陣地作用,開展親民、接地氣的活動,通過業務受理點金融知識講解、進社區、進辦公樓宣講等形式宣傳了消費者金融知識,普及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
此外,中銀消費金融通過網絡媒體、官網、官微、APP等多種渠道開展金融知識普及、以案說險等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活動期間,中銀消費金融發布線上線下各類宣傳資料數量1.99余萬份,網絡媒體宣傳總次數為164次,活動觸及消費者人次47.56萬人次。據媒體大數據統計,平均潛在受眾約3709.9萬人。
聚焦老人年和青少年金融知識普及
中銀消費金融本次活動聚焦“一老一少”,帶動中間人群。尤其注意增加對老年人權益的保護內容,提高老年人防騙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組織區域中心的員工到業務受理點附近社區、老年人聚集地公園、老年活動中心、養老院進行現場宣傳,聚焦老年消費者容易涉及的“個人信息保護、電信詐騙、理財詐騙、養生騙局”等方面知識,進行現場提問、答疑、互動,幫助老年人不斷增強防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同時,中銀消費金融關注青少年、在校學生等年輕消費群體,引導消費者形成理性消費觀念,開展組織了個人征信、誠信借貸、年輕消費人群信貸傾斜政策等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教育宣傳工作。重點面向年輕人倡導理性消費,樹立正確的借貸意識,珍惜個人征信,不過度依賴借貸消費。
未來,中銀消費金融將持續貫徹消費者權益保護長效機制,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讓普惠金融真正惠及每一位金融消費者,讓消費者在便捷、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中提高幸福感和獲得感。
作為首批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銀消費金融10余年間始終是普惠金融的積極踐行者和有力推動者。
隨著消費場景化和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中銀消費金融不斷拓展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搭建了“線上與線下融合,金融與科技融合”一體化的綜合經營平臺,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更便捷的金融服務。
強化普惠基因,堅持高質量發展
中銀消費金融自2010年成立至今,始終以發展普惠金融為己任,堅守穩健經營。截止目前已設立了27家區域中心,線下線上業務覆蓋全國約400個城市、900個縣域,極大提升了消費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和獲得性,業務領域涉及抵押消費貸款、信用消費貸款、交易分期消費貸款等,為廣大客戶提供便捷、專業、靈活的消費金融服務。
近年來,在政策不斷推動與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助力下,中銀消費金融不斷提高客群覆蓋率和普惠獲得性,有效滿足藍領、工薪階層、三四線及以下村鎮居民的金融服務需求,促進消費平權,將共享發展理念落到實處,為經濟增長、促進就業提供有力支持。其中,以“樂享貸”、“業主貸”、“薪享貸”等為代表的普惠產品使借款人能根據個人特質和貸款用途便捷地獲得相應金融服務,從而及時有效解決消費需求。
提升科技力量,賦能數字化服務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的發展,數字技術與金融服務呈現加速融合趨勢。中銀消費金融依托消費場景化和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致力于精準獲客、精準風控、精準運營。通過創建穩定和先進的“新一代”消費金融科技系統,形成獲客、活客、留客的場景化營銷服務閉環,并將科技元素注入業務全流程、全領域,為客戶帶來更快捷、更高效的數字化服務體驗。
未來,中銀消費金融也將堅持專業化經營、體系化運作、品牌化管理,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的可持續發展,致力于更好滿足廣大客戶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金融需求。
金蟬獎由《華夏時報》在2007年發起,以創造財富為核心標準,每年盤點一次年度最具實力的金融機構,在業內素有“財經界奧斯卡”之稱。
作為首批成立的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中銀消費金融10余年來為廣大客戶提供優質的消費金融服務,在踐行普惠金融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獲得投資人、行業、媒體和社會的高度認可,斬獲“2020年度消費金融公司”大獎。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我國走出疫情陰影,恢復經濟增長的關鍵之年,通過金融服務大力提振消費,特別是發展普惠金融成為我國構建“雙循環”格局的強力支撐。
中銀消費金融成立之初,便以發展普惠金融為己任。經過多年的深耕細作,中銀消費金融已設立了27家區域中心,線下線上業務覆蓋全國約400個城市、900個縣域,極大提升了消費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和獲得性。
秉承“建設新時代高質量消費金融公司”的理念,中銀消費金融正在深化轉型,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服務,將普惠金融之路推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中銀消費金融通過整合場景、融入場景、自建場景,已構建起涵蓋客戶購物、教育、醫療等在內的多樣化的普惠金融服務生態圈。發揮股東方中國銀行國有大行背景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中銀消費金融在2020年11月推廣“好客貸”等行司聯動拳頭產品,通過線上快捷審批提升普惠獲得性。同時,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主的金融科技賦能公司的數字化服務,智能風控能力也持續增強。
未來,中銀消費金融將繼續提升消費者金融服務體驗,豐富多元化、有溫度的消費信貸產品體系,在服務大眾、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方面縱深推進高質量發展。
積極行動 保障消費者權益
2020年,中銀消費金融持續落實多項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 以線上為主、業務受理點為輔,將教育宣傳與倡導理性消費、理性維權相結合,累計開展活動數116次,其中面向農村、貧困地區人口開展活動4次,活動觸及消費者約3萬人次。
中銀消費金融集中在微信、微博、APP上推送宣傳教育資料,內容涵蓋消費者八項權益、防范非法集資、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金融小知識等,通過“以案說險”的方式讓客戶在了解真實案例的同時也加強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
同時,對全國網點進行宣傳專區布置,利用LED顯示屏、柜臺宣傳折頁臺卡及宣傳教育手冊普及金融知識,提示金融風險。網點人員對進件客戶與等候區客戶普及金融知識,對特殊群體、重點人群進行重點宣講。
普及金融知識 倡導理性消費
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中,老年人和青少年是尤其值得宣傳教育的人群。
2021年,中銀消費金融將通過金融教育宣傳不斷提高老年人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防范意識,提醒防范不法分子以牟利為目的,假借“代理減免息費”、“代理征信修復”等詐騙信息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對于青少年、在校學生等年輕消費人群,中銀消費金融會積極倡導理性消費觀念。引導青少年、在校學生等年輕消費者樹立負責任的借貸意識,珍惜個人征信,養成良好的消費還款習慣,不過度依賴借貸消費,遠離“以貸養貸”、“以卡養卡”等不良消費習慣。
未來,中銀消費金融堅持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常態化、持續化,積極擔當社會責任,落實消費者權益保護與金融知識宣傳,履行并優化金融服務,讓普惠金融真正惠及每一位金融消費者。
該榜單由北京青年報主辦,是北京市民和專家團隊聯合評選的金融榜單,覆蓋銀行、保險、金融科技、消費金融等主流金融行業。
作為首批由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銀消費金融踐行國家和中國銀行的戰略,助力普惠金融發展,服務實體經濟。
“財星榜”聚焦品牌、服務、社會責任、產品等多個維度,旨在為投資者挖掘推薦值得信賴的金融機構,中銀消費金融獲得本次獎項,代表了行業與消費者對本品牌的高度認可。
經過10余年的穩健發展,中銀消費金融已逐步發展壯大成為擁有27家區域中心的全國性消費金融公司,業務服務觸及華東、華南、東北、西北、西南近200個城市。
10年來,中銀消費金融既經歷了自身成長,也親歷了行業發展變遷,更見證了消費金融行業的分水嶺。通過產品創新、科技賦能、合規監管、優化服務等方式,中銀消費金融以良好的市場表現、專業化的運作和卓越的品牌形象享譽消費金融市場。
未來,中銀消費金融將繼續發揮國有大行背景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消費者的金融服務體驗,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按照國家普惠金融戰略的要求,推動消費信貸產品的小額化、廣覆蓋和普惠化。
近日,中銀消費金融副總經理章濤接受《中國經營報》專訪時表示,如今隨著行業的逐漸規范,消費金融牌照的審批將成常態化。
場景是獲批關鍵
《中國經營報》:對于今年行業內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增多您怎么看?
中銀消費金融章濤:如今隨著消費金融行業的逐漸規范,消費金融牌照的審批將成常態化,只要股東背景合適、資金充足以及相關管理人員等符合條件都可以申請消費金融牌照。
從政策導向來看,行業未來機構會越來越多,整體的業務規模也會增長。目前尚在排隊申請消費金融牌照的公司多達10多家,未來消費金融牌照的審批將成常態化。如果不是疫情的影響,今年獲批的公司可能會更多。
《中國經營報》:消費金融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中銀消費金融章濤:未來消費金融公司會出現兩極分化,一種公司具有強大的消費場景、巨大的客戶流量,會迅速向千億規模發展。大部分消費金融公司規模會在百億左右,因為消費金融公司受杠桿率的限制,想要大規模發展要受股東資本金的限制,然而消費金融公司資本金籌措的通道有限,目前消費金融公司籌措資本金主要是靠股東增資,但是股東資金也是有限。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渠道是上市籌資,雖然目前已經有消費金融公司選擇上市籌資,但這仍不是適合多數消費金融公司的方式。
新政帶來機遇與挑戰
《中國經營報》:您認為消費金融公司在15.4%利率司法保護上限背景下是否能保持盈利?消費金融行業面臨怎樣的考驗?
中銀消費金融章濤:雖然《規定》明確提及并不適用金融機構,但仍舊會通過司法判例、輿論導向等途徑,逐步傳導至消費金融行業,對消費金融行業產生影響。
另外一方面,中銀消費金融作為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服務普惠大眾的金融機構,一定會落實好國家的各項政策要求,在監管的指導下,堅持合規發展、高質量發展,履行好持牌機構的責任擔當。
同時,我們也希望利率司法保護機制能建立更加精細化、差異化的上限結構。在法律的剛性約束和監管部門的柔性指導下,通過市場自身的調節機制,促進整個行業的正向發展。
完善智能風控體系
《中國經營報》:中銀消費金融在科技輸出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來中銀消費金融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中銀消費金融章濤:中銀消費金融已建立起統一的客戶管理平臺,聯通內部數據與外部合作方數據,從身份屬性、金融屬性、行為屬性、風險屬性等多個維度建立龐大的客戶標簽體系,衍化出豐富的客戶畫像,形成完整的智能風控體系。
此外,中銀消費金融依托股東中國銀行的品牌、市場、資源等優勢,積極響應集團聯動號召,著力打造金融機構業務綜合經營平臺,構建良性共贏的合作生態。通過開發“好客貸”等專屬行司聯動的產品,以多種觸達客群方式,根據個人特質和貸款用途,提供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大大提升普惠的獲得性。
中銀消費金融總經理田紅艷受邀出席并參加頒獎儀式。自成立以來,中銀消費金融10年間在普惠金融領域深耕細作,憑借高質量的發展實力第四次蟬聯“2019年度浦東新區金融業突出貢獻獎”。
這份成績和榮譽代表了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和公眾、行業對中銀消費金融的高度肯定,中銀消費金融也將繼續發揮國有大行背景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努力踐行普惠金融,為浦東經濟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浦東新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科創中心建設。浦東新區經濟突出貢獻企業表彰活動的舉辦,旨在表彰區域內名列前茅的優秀企業,通過榜樣力量鼓勵各領域重點企業做大做強,加強政企交流溝通,推動更多領軍企業充分參加區域建設,進一步營造共贏發展新格局。
作為上海第一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銀消費金融經過穩健發展,搭建了線上與線下融合,金融與科技融合的綜合性經營平臺。已在全國設立了27家區域中心,金融觸角覆蓋全國近200個城市,為廣大客戶提供簡單、便捷、專業、靈活的消費融資服務。
未來,中銀消費金融將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踐行國家和中國銀行的戰略,積極構建普惠金融服務生態圈,為區域經濟發展貢獻領軍力量,為消費金融產業樹立行業標桿。
秉承“建設新時代高質量消費金融公司”,中銀消費金融也將不斷提升消費者的金融服務體驗,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服務大眾、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方面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