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TD zh_CN PRN Asia 中金公司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分公司正式開業,持續深化全球布局 2025-05-15 22:11:00 阿聯酋迪拜2025年5月15日 /美通社/ -- 2025年5月15日,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宣布,其位于阿聯酋迪拜國際金融中心(DIFC)的分公司正式開業。

該分公司隸屬于中金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商業名:CICC (DIFC Branch)),持有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DFSA)頒發的第四類牌照并受其監管。

中金公司董事長陳亮表示:"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分公司的設立是中金公司國際化戰略布局的重要里程碑。作為海灣地區的門戶樞紐,阿聯酋將成為中金公司服務區域客戶需求的戰略支點。我們將充分發揮境內外聯動優勢,既當好區域資本進入中國市場的專業向導,為區域客戶提供定制化金融解決方案,又做好中資機構走向海灣地區的金融橋梁,助力中國企業把握海外發展機遇,持續促進中國與全球主要市場的經貿合作與資本融通,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金融動能。"

作為秉承"植根中國、融通世界"理念的綜合性金融機構,中金公司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金融增值服務,建立了以研究和信息技術為基礎,投資銀行、股票業務、固定收益、資產管理、私募股權及財富管理全方位發展的均衡業務結構。

自1995年成立以來,中金公司持續助力中國資本市場創新發展,深度參與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通過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紐約、倫敦、新加坡、法蘭克福、東京等國際金融中心設立分支機構,公司持續拓展全球服務網絡,深化國際化戰略布局。

依托在跨境資本運作、投融資及戰略財務顧問服務等領域的專業優勢,中金公司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分公司將致力于成為連接中國與海灣地區的雙向投資銀行樞紐和戰略性橋梁,將協助阿聯酋及海灣地區機構在華拓展業務布局,服務兩地企業開展雙向投資,與當地主權基金、金融機構、重點企業等各類合作伙伴開展全方位合作,協助其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項目,助力中國與海灣地區業務合作。

關于中金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601995.SH,3908.HK)成立于1995年,憑借率先采用市場最佳實踐以及深厚的專業知識,我們完成了眾多開創先河的交易,并深度參與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與客戶共同成長。我們的目標是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投資銀行。秉承"植根中國,融通世界"的理念,通過廣泛的業務網絡及杰出的跨境能力,中金公司將持續為客戶提供一流的金融服務,協助客戶實現其戰略發展目標。

]]>
中金公司參加第18屆亞洲金融論壇,助力啟動增長新引擎 2025-01-14 18:31:00 北京2025年1月14日 /美通社/ -- 1月13日至14日,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合辦的第18屆亞洲金融論壇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再次作為合作伙伴參與并助力此次盛會。

亞洲金融論壇是2025年區內首項金融盛事,以"啟動增長新引擎"為主題,匯聚逾百位全球政商領袖、金融專家以及知名經濟學家擔任演講嘉賓,共同探討全球經濟格局及金融生態的變化,剖析風險管理策略,發掘新商機,在變局中尋求突破。

中金公司董事長、管理委員會主席陳亮在論壇首日的專題午餐會開幕辭中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持續為世界經濟和資本市場注入新動能、新活力,并深刻影響全球發展格局。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加快發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新質生產力,基于超大規模市場和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的工業體系,有望在人工智能時代構成技術發展的一種優勢,助力中國從追趕式創新向引領式創新轉變、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

陳亮表示,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中金公司積極為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貢獻力量。2024年,我們通過股權、債券、并購等支持科技創新領域企業完成交易規模超過4600億元;圍繞數字技術、先進制造等領域設立30多支投資基金,規模超過500億元;中金研究院還推出《AI經濟學》等重要研究成果,為中國AI發展貢獻智慧。

未來,中金公司將繼續與境內外伙伴保持密切友好合作,共同挖掘、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為促進中國和世界經濟的新增長貢獻力量。

作為支持亞洲金融論壇十三屆的合作伙伴,中金公司今年還通過現場展覽等方式與來自全球不同機構的參會嘉賓深入交流,分享前瞻觀點,并詳細介紹了中金公司在科技創新等領域的舉措。

關于中金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憑借率先采用市場最佳實踐以及深厚的專業知識,我們完成了眾多開創先河的交易,并深度參與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與客戶共同成長。我們的目標是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投資銀行機構。秉承"植根中國,融通世界"的理念,通過廣泛的業務網絡及杰出的跨境能力,中金公司將持續為客戶提供一流的金融服務,協助客戶實現其戰略發展目標。

 

]]>
中金公司在香港成功舉辦"互聯新機 互通無界"財富管理"50系列"煥新發布會 2024-10-22 21:09:00 北京2024年10月22日 /美通社/ -- 10月22日,中金公司在香港金融大會堂成功舉辦"互聯新機 互通無界"財富管理"50系列"煥新發布會。本次發布會圍繞十年來互聯互通的發展成果、全球資本市場動態、財富管理生態圈建設等議題展開。

"互聯互通"新十年、新篇章

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中金財富總裁王建力在歡迎致辭中表示, "互聯互通"十周年成就顯著,碩果累累。十年來通過不斷探索和創新,互聯互通的投資范圍持續擴大,投資品種逐漸豐富,資金雙向流動顯著增強,為兩地市場的融合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是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積極實踐。兩地資本市場的融合互促為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業務機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建設要求。中金公司作為"互聯互通"機制長期以來的支持者、參與者,希望與各方攜手,共同為服務推動擴大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貢獻智慧與力量。

香港金融發展局副主席、資深大律師馮華健,香港交易所集團副行政總裁姚嘉仁應邀出席本次發布會并致辭。他們分享了香港作為連接東西方、內地與國際的超級聯系人、超級增值人,如何實現資本市場的融通共促、互聯共贏。互聯互通機制的持續深化、不斷拓展,為內地及香港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與源源動能。

中國故事新講述、新傳播

隨著近期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經濟韌性不斷增強,投資熱情與信心高漲。中國資產再回焦點,全球市場亟需了解中國、來自中國的專業機構的觀察與觀點。

發布會上,中金研究院董事總經理趙揚博士,分享了對當下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的觀點與看法,就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產業結構、財政與貨幣政策等方面做出深度研判,對當下大類資產配置機會及未來發展空間給出戰略性的框架思路。同時,其他與會嘉賓,結合宏觀經濟形勢,就當下投資者的痛點與需求,分享了全球資產配置思考與具有韌性的解決方案。

財富管理生態圈新范式、新格局

在本次發布會上,中金公司財富管理煥新發布了"中國50國際版"與"環球50"兩個新的服務框架,延續中金財富"50系列"成熟的買方投顧體系優勢,始于客戶需求、穩于策略優勢、興于配置能力、達于市場覆蓋、成就于更高維的人生格局,做好財富管理業務在"引進來"與"走出去"的生動實踐。

中金公司財富管理國際業務負責人刁智海在發言中提到,作為首批出海的中資財富管理機構先行者,我們要深度服務于國家發展大局。一方面,要成為橋梁,發揮好聯通中國內地與全球各主要資本市場的功能,讓世界看見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的投資機會與投資價值;另一方面,要成為紐帶,幫助中國企業鏈接全球資源,深度服務實體經濟。幫助客戶不止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與代際傳承,更要攜手行業,為社會打造一個廣闊、循環、可持續的財富管理生態圈。

中金公司財富管理業務在境內外有著廣泛的業務覆蓋、龐大的業務規模、完善的研究體系、高水準的產品解決方案能力。中金國際財富管理作為其國際業務平臺,自2008年成立以來,秉承"植根中國,融通世界"的理念,構筑起"中國香港-新加坡"雙核驅動、輻射全球的業務布局,為個人、家族及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環球投資解決方案。未來,我們也將不斷深化與各界合作,努力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產品服務,矢志追求卓越,為客戶、行業及社會持續創造價值,共同成就財富管理新格局。

]]>
中金公司2024粵港澳大灣區財富管理論壇成功舉辦 2024-07-26 19:25:00 北京2024年7月26日 /美通社/ -- 7月25日,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在香港成功舉辦2024粵港澳大灣區財富管理論壇。此次論壇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引領財富新勢能"為主題,匯聚眾多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各界杰出代表,圍繞大灣區財富管理的新趨勢、新機遇、新挑戰,就大灣區的經濟發展、投資策略、科技創新、家族辦公室發展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共同為區域金融合作與創新貢獻智慧與力量。

粵港澳三地深度對話,探索全球市場未來

論壇伊始,中金公司董事長、管理委員會主席陳亮致開幕辭。陳亮在致辭中對與會嘉賓表示歡迎,并闡述了粵港澳大灣區在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中的獨特地位,以及本次論壇對于推動區域金融合作、促進財富管理創新發展的重要意義。陳亮指出,隨著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跨境財富管理渠道的逐步暢通,粵港澳大灣區財富管理行業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廣闊的市場機遇令人振奮,值得期待。

廣東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負責同志亦出席了此次會議。香港特別行政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澳門工商聯會會長、廣州南沙粵澳發展促進會會長何敬麟分別從港澳兩地不同的角色和功能定位等角度出發,就全球經濟形勢與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進行分析。

陳浩濂在講話中分享了香港的金融業務發展,及粵港澳大灣區財富管理的發展走勢。他指出,香港是亞洲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亦是區內最大的對沖基金中心和跨境財富管理中心,金融服務業發展蓬勃。在大灣區的戰略推動下,香港的財富管理業務必將迎來新的黃金機遇。香港會繼續發揮作為全球資產管理中心的重要支點,在國家的新發展格局下,匯聚全球資本、融通中外市場、助力灣區城市各顯其利,并鼓勵更多企業來港設立,把握大灣區發展所帶來的龐大機遇,為國家推動新質生產力及高質量發展踏上更高臺階。 

何敬麟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現狀,展望了大灣區在科技創新、金融創新、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區域一體化進程、國際合作等方面所面臨的新機遇,強調要進一步深化區域協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把握大灣區發展關鍵時期,攜手共進,共同推動大灣區成為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港股與海外策略分析師、董事總經理劉剛在"宏觀經濟展望:2024下半年全球市場與資產展望——滯脹、修復還是衰退"的主題演講中結合各地政策步伐與市場動態展望未來,提供市場洞察。他分析了長期結構化轉型下的挑戰與機遇,并提出了應對結構性挑戰的三個思路:高端科技升級、中端優勢制造和消費出海、以及擴大內需。

詳解區域協同發展,展望財富管理趨勢

香港金融發展局總監及政策研究主管董一岳,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房育輝,博時國際董事長、首席行政官、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會長連少冬,以及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澳大發展基金會金融學及經濟學講座教授余俊,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形勢展望與投資未來"展開討論。在中金研究院董事總經理趙揚主持下,四位嘉賓圍繞大灣區的經濟前景、投資策略以及如何在全球化進程中保持競爭力等議題進行對話。

董一岳立足于政策研究的視角,對全球資產管理市場動態進行了全面分析,闡述了香港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行業的戰略定位、發展軌跡和基本優勢。連少冬探討了未來香港與內地在資本流通上的合作形式、渠道與路徑,以及香港與全球資本市場聯通中存在的新機遇。余俊從區域經濟走勢出發,闡述了澳門在大灣區區域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及其比較優勢。房育輝作為商業策略的專家,分享了關于粵港澳大灣區藍海產業的前瞻性觀點。

在此次論壇中,一系列并行會圍繞全球投資布局、家族辦公室、出海新航向、金融科技等熱門議題有序展開。來自南方東英、貝萊德、野村投資和摩根資產管理的嘉賓,基于"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建立具有韌性的全球投資布局"的主題,圍繞全球大類資產表現展望與配置觀點進行深入對話,并針對投資人關心的市場就股、債、匯等資產類別進行前瞻分析。

"家族辦公室的未來:亞洲新高地"主題討論會聚集了各界專家,羅兵咸永道、香港財富傳承學院、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和凱思博投資的嘉賓,從發展趨勢、投資方向、公益慈善、稅務籌劃等角度,為企業家設立家族辦公室提供信息、知識、經驗、案例等全方位參考。

在以"出海新航向:鏈接全球資源"為主題的并行會中,中金國際亞澳地區、東南亞南亞地區、日本、韓國的相關負責人分別對中東、東南亞、日韓等區域市場進行解析,共同探討如何利用區域優勢,構建協同高效的全球資源整合網絡。

華夏基金(香港)、星路金融科技、HASHKEY Capital和FINSMART的嘉賓從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等方面闡釋"金融科技新定義:賦能實體經濟包容性增長"的主題,為新時代財富管理領域的數字化競爭力打開廣闊視角。

本次論壇搭建了融合多界聲音、匯聚各地智慧的交流平臺,為粵港澳大灣區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提供重要參考,也為區內財富管理業務相關的合作與發展帶來新的思路和啟示。展望未來,中金公司將繼續發揮在財富管理領域的專業優勢和服務能力,積極攜手各界伙伴共同推動合作與創新,為客戶創造更加高維的格局與價值,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繁榮與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
中金公司在新加坡舉辦第二屆中國--東南亞經濟與金融論壇 2024-06-26 20:08:00 北京2024年6月26日 /美通社/ -- 6月26日,由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東南亞經濟與金融論壇在新加坡圓滿結束,來自中國和東南亞的數百位政府代表、投資人與企業代表參與了此次論壇。

在開幕致辭環節,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王曙光介紹了中金公司的業務優勢,并著重介紹中國與東南亞金融合作對資本市場帶來的機遇。王曙光稱:"我們看到在東南亞快速增長的私募融資機會來自于當地獨角獸企業和大量初創公司,同時也看到中國企業在跨境投資方面的上升趨勢,特別是在消費、TMT(科技、媒體和通信)、金融科技、物流、電動汽車等領域。展望未來,中金公司將進一步拓展在東南亞地區的投資機遇。"

中金國際東南亞南亞地區負責人、中國國際金融(新加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伍順輝在發言中表示,隨著東南亞各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大量機遇正不斷涌現。伍順輝認為,秉持合作、學習與成長的理念,各國可以共同努力,構建一個更具包容性、創新性和可持續性的未來。

此次論壇邀請到60多位來自中國與東南亞政策、商業和學術領域的演講嘉賓到場進行交流與探討,涵蓋宏觀經濟、全球及區域政策、投資策略、行業及金融市場趨勢和商業動態等領域。具體話題包括中國宏觀經濟與市場展望、區域資本市場互聯互通、中國電動汽車價值鏈與國際化、能源轉型與綠色金融、中國與東南亞消費趨勢、中國-東南亞醫療合作、全球資產配置新機遇、家族辦公室的區域對比與策略洞察、亞洲可持續的REITs 生態打造、東南亞各國展望與機遇、高利率與金融收緊對亞洲信用市場的影響、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等。

此次論壇有助于提升中金公司在東南亞的品牌影響力,助力中金公司在快速增長的中國—東南亞跨境資本市場中把握機遇。中金公司將通過擴大在東南亞的業務活動,持續加強與地區公共部門、企業、金融機構與研究機構的交流,推動國際資本市場合作,促進本地區跨境資本流動。

]]>
中金公司參加第17屆亞洲金融論壇 -- 貢獻金融專長 實現可持續發展 2024-01-24 22:50:00 中金公司總裁、首席財務官兼管理委員會成員吳波 在論壇首日的專題午餐會開幕辭中表示,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日益重要的全球共識,中國正成為推動全球綠色轉型倡議的重要力量,并在部分綠色相關產業中實現規模經濟。 吳波表示:"作為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投資銀行,中金公司正充分利用自身在研究、投資銀行、資產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推動可持續發展。在過去三年中,中金公司完成綠色相關的股權和債權融資超過1.4萬億元人民幣,約占市場總量的10%。" 吳波還強調,香港在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憑借發達的金融市場和先進的基礎設施,相信香港將繼續成為全球綠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引擎。中金公司將進一步發揮橋梁作用,將高瞻遠矚的企業家及長期投資者引入香港,鞏固香港作為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 中金公司深知金融機構在驅動可持續發展和經濟低碳轉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斷致力于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以"中國經驗"助力全球可持續金融發展。 作為支持亞洲金融論壇十二屆的合作伙伴,中金公司今年還通過現場展覽等方式與來自全球不同機構的參會嘉賓深入交流,分享前瞻觀點,并詳細介紹了中金公司在國際合作、綠色金融等領域踐行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舉措。 ]]> 北京2024年1月24日 /美通社/ -- 2024年1月24日,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合辦的第17屆亞洲金融論壇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成功開幕。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601995.SH,3908.HK)再次作為合作伙伴參與并助力此次盛會。

亞洲金融論壇是2024年區內首項金融及商界盛事,以"多邊合作 同譜新篇"為主題,全球超過130名財金官員、國際金融及多邊組織、金融機構及私人企業高層代表擔任演講嘉賓,剖析新一年全球經濟動態,推動各方攜手協作,探討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發掘多邊合作機遇。


中金公司總裁、首席財務官兼管理委員會成員吳波在論壇首日的專題午餐會開幕辭中表示,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日益重要的全球共識,中國正成為推動全球綠色轉型倡議的重要力量,并在部分綠色相關產業中實現規模經濟。

吳波表示:"作為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投資銀行,中金公司正充分利用自身在研究、投資銀行、資產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推動可持續發展。在過去三年中,中金公司完成綠色相關的股權和債權融資超過1.4萬億元人民幣,約占市場總量的10%。"

吳波還強調,香港在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憑借發達的金融市場和先進的基礎設施,相信香港將繼續成為全球綠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引擎。中金公司將進一步發揮橋梁作用,將高瞻遠矚的企業家及長期投資者引入香港,鞏固香港作為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

中金公司深知金融機構在驅動可持續發展和經濟低碳轉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斷致力于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以"中國經驗"助力全球可持續金融發展。

作為支持亞洲金融論壇十二屆的合作伙伴,中金公司今年還通過現場展覽等方式與來自全球不同機構的參會嘉賓深入交流,分享前瞻觀點,并詳細介紹了中金公司在國際合作、綠色金融等領域踐行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舉措。

]]>
中金公司于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主辦"中國-西亞減碳協同與能源轉型投資"研討會 2023-12-13 19:54:00 ? 在開幕致辭中,中金公司阿聯酋籌備組負責人Richad Soundardjee表示,在提供創新融資解決方案或建立風險回報評估機制進而 打造全球能源轉型方面的借貸及投融資體系中,資本投資方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阿聯酋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和遠程工作應用部部長、總理辦公室主任H. E. Omar Sultan Al Olama在講話中表示,中國和阿聯酋之間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伙伴關系證明了全球化合作可助力推動實現共同目標,跨越國界,一起致力于為更美好的未來而共同努力。他進一步提到,阿聯酋副總統、總理兼迪拜酋長His Highness Sheikh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近期在迪拜啟動了全球最大的集中式太陽能發電項目,進一步體現了阿聯酋致力于成為全球最具可持續性發展能力國家之一的愿景。 中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陳志華在致辭中表示,綠色低碳已經成為跨境投資的重要領域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務實合作的新內容。中國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合作,一直以來致力于推動彌合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融資赤字,并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鼓勵開展形式多樣的投融資國際合作。 中金公司特邀阿聯酋清潔能源開發商馬斯達爾(Masdar)首席運營官Abdulaziz Al Obaidli、能源轉型委員會主席Adair Turner爵士、以及原中金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朱云來參與第二個環節的爐邊對話,由中金研究院執行總經理陳濟主持。嘉賓們在對話中表示,中國與西亞國家的戰略伙伴關系是未來全球邁向可持續、互聯互通世界的重要基石之一, 雙方優勢可充分互補,并通過共同建設可再生能源工業園區而實現,作為創新中心推動技術進步,并為全世界帶來積極的影響。 研討會的第三部分由中金國際亞澳區域負責人陳永興主持,并邀請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AIIB)經濟學家Murtaza Syed、Emirates NBD Capital可持續金融總監Razvan Dumitrescu、Marfa Advisors的資深合伙人Dina Storey、地上鐵租車(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瑩女士,以及中金公司阿聯酋籌備組負責人Richad Soundardjee參與討論。研討會的嘉賓表達了政府與民營部門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以及企業披露和設定氣候目標等行為的必要性。此外,各方也提及混合融資機制,即將國有和民營資金投資于可持續發展項目中,以縮小綠色倡議的資金缺口。同時,來自中國的企業也正在致力于擴大規模并走向 國際,為世界帶來更大的產業轉型影響。 陳永興在閉幕致辭中表示,邁向有利于全人類可持續未來的漫長征程,離不開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共同努力。通過齊心協力,我們能夠將挑戰轉化為機遇,實現經濟效益、可持續性和包容性的共贏。本次研討會為我們接納和實施創新性的產業、技術和金融戰略,以實現凈零排放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中國領先的投資銀行,中金公司始終堅持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并致力于推動清潔能源和低碳經濟的發展以應對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等挑戰。為加強中國與西亞地區的深度合作關系,中金公司正在積極籌備西亞地區的戰略布局,旨在發揮投資銀行的橋梁作用以促進雙邊貿易、投融資及戰略合作,從而幫助中國和西亞地區的企業及機構實現互利共贏。 ]]> 北京2023年12月13日 /美通社/ -- 12月9日下午,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在第二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國角主辦了以"中國-西亞減碳協同與能源轉型投資"為主題的研討會,深入探討了中國與西亞地區在綠色低碳轉型領域的長期戰略,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潛在國際交流合作,并就如何加速實現零碳排議程等主題進行了討論。第二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11月30日至12月12日期間在阿聯酋迪拜召開,匯聚了全球各地的決策者,共同探討氣候變化相關議題和解決方案。


 


在開幕致辭中,中金公司阿聯酋籌備組負責人Richad Soundardjee表示,在提供創新融資解決方案或建立風險回報評估機制進而打造全球能源轉型方面的借貸及投融資體系中,資本投資方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阿聯酋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和遠程工作應用部部長、總理辦公室主任H. E. Omar Sultan Al Olama在講話中表示,中國和阿聯酋之間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伙伴關系證明了全球化合作可助力推動實現共同目標,跨越國界,一起致力于為更美好的未來而共同努力。他進一步提到,阿聯酋副總統、總理兼迪拜酋長His Highness 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近期在迪拜啟動了全球最大的集中式太陽能發電項目,進一步體現了阿聯酋致力于成為全球最具可持續性發展能力國家之一的愿景。


中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陳志華在致辭中表示,綠色低碳已經成為跨境投資的重要領域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務實合作的新內容。中國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合作,一直以來致力于推動彌合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融資赤字,并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鼓勵開展形式多樣的投融資國際合作。


中金公司特邀阿聯酋清潔能源開發商馬斯達爾(Masdar)首席運營官Abdulaziz Al Obaidli、能源轉型委員會主席Adair Turner爵士、以及原中金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朱云來參與第二個環節的爐邊對話,由中金研究院執行總經理陳濟主持。嘉賓們在對話中表示,中國與西亞國家的戰略伙伴關系是未來全球邁向可持續、互聯互通世界的重要基石之一,雙方優勢可充分互補,并通過共同建設可再生能源工業園區而實現,作為創新中心推動技術進步,并為全世界帶來積極的影響。


研討會的第三部分由中金國際亞澳區域負責人陳永興主持,并邀請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AIIB)經濟學家Murtaza Syed、Emirates NBD Capital可持續金融總監Razvan Dumitrescu、Marfa Advisors的資深合伙人Dina Storey、地上鐵租車(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瑩女士,以及中金公司阿聯酋籌備組負責人Richad Soundardjee參與討論。研討會的嘉賓表達了政府與民營部門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以及企業披露和設定氣候目標等行為的必要性。此外,各方也提及混合融資機制,即將國有和民營資金投資于可持續發展項目中,以縮小綠色倡議的資金缺口。同時,來自中國的企業也正在致力于擴大規模并走向,為世界帶來更大的產業轉型影響。


陳永興在閉幕致辭中表示,邁向有利于全人類可持續未來的漫長征程,離不開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共同努力。通過齊心協力,我們能夠將挑戰轉化為機遇,實現經濟效益、可持續性和包容性的共贏。本次研討會為我們接納和實施創新性的產業、技術和金融戰略,以實現凈零排放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中國領先的投資銀行,中金公司始終堅持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并致力于推動清潔能源和低碳經濟的發展以應對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等挑戰。為加強中國與西亞地區的深度合作關系,中金公司正在積極籌備西亞地區的戰略布局,旨在發揮投資銀行的橋梁作用以促進雙邊貿易、投融資及戰略合作,從而幫助中國和西亞地區的企業及機構實現互利共贏。

]]>
中金公司成為瑞士證券交易所的首位中國會員 2022-06-11 07:40:00 北京2022年6月11日 /美通社/ --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CICC,03908.HK,601995.SH)宣布,中國國際金融(英國)有限公司(中金英國)已加入瑞士證券交易所,成為首位中國會員。 

中金英國首席執行官夏星漢表示:"我們非常高興成為第一家加入瑞士證券交易所的中資公司。這將使我們能夠更好地連接中國、瑞士和歐洲的資本市場,為雙邊市場的投資者及企業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這是中金公司國際化發展,服務歐洲市場的又一個里程碑。"

中金英國成立于2009年,受英國金融管理局監管。中金公司以英國為中心,通過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增進中國與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的業務往來,同時也積極為在這些地區中資企業提供更為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務。

瑞士證券交易所瑞士和歐洲銷售主管Gregor Braun表示:"我很高興歡迎新成員的加入,祝愿中金公司在瑞士交易所取得成功。我們致力于以世界一流的技術和富于創新的交易服務,打造具有吸引力的證券交易環境。" 

瑞士證券交易所提供廣泛的交易品種,包括股票、債券、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共同基金和保薦基金、交易所交易產品和結構性產品。瑞士交證券易所在2021年"金融新聞交易與技術獎中"被評為年度最佳交易所集團,并連續三年被提名為"FN交易與技術獎"中的年度最佳交易所。

]]>
中金公司公布2021年度業績 2022-03-31 01:55:00
  • 凈利潤同比增長49.54%至人民幣107.78億元
  • 各項業務全面高質量發展 多渠道服務實體經濟
  • 北京2022年3月31日 /美通社/ --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或"公司",601995.SH,3908.HK)今天公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業績。2021年中金公司集團年末總資產為人民幣6,497.95億元,同比增長24.57%;凈資產為人民幣844.22億元,同比增長17.85%;實現營業收入為人民幣301.31億元,同比增長27.35%;實現凈利潤為人民幣107.78億元,同比增長49.54%;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4.64%。公司進一步夯實鞏固了市場地位,繼續為股東創造了良好價值回報,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穩步提升。

    中金公司秉持"以國為懷"的初心,以高質量高標準服務國家戰略。2021年,中金公司累計完成直接融資人民幣4.2萬億元,協助科技企業股本融資近人民幣4,100億元,支持中資企業境外融資近1,200億美元,完成綠色債券發行近人民幣1,200億元,參與化解涉及風險債務規模近人民幣2萬億元。

    公司發展戰略清晰明確,國際化、區域化、數字化重大戰略持續落地見效。公司通過國際化積極服務"雙循環",同時結合公司自身戰略需要,進一步堅定推進國際化布局,國際業務收入占比約四分之一,力爭在國際資本市場贏得更多話語權和定價權。公司全年協助中資企業境外股本和境外債發行均位居市場第一,協助財政部發行主權債券,協助亞投行發行全球可持續發展債券,在跨境資本流動中發揮了引領作用。通過區域化,公司"扎好中國的根",高效對接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讓更多的地區借助金融力量推動經濟社會進步,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區域的15個省市加大了下沉服務力度。公司投入大量資源、人力和時間,推行數字化轉型,建設"數字中金",以數字化擁抱科技、擁抱未來,通過數字化實現服務模式和客戶體驗的升級,業務與科技的融合顯著增強。

    專業能力不斷提升 各條業務線協同發展

    投資銀行業務各條線持續鞏固核心優勢,保持領先。其中,A股IPO承銷規模排名第二,A股再融資承銷規模排名第二,港股IPO全球協調人承銷規模排名第一;境內債券承銷規模排名第五,境內可轉債承銷規模排名第二,中資企業境外債承銷規模排名第一,在基礎設施公募REITs、碳中和債券等創新領域完成多單標桿項目;并購業務持續發力國企改革、新經濟市場化、跨境交易,在中國并購市場連續第八年排名第一;成立債務重組管理組,助力政府和企業化解風險。

    股票業務境內外、場內外業務條線保持高質量增長。2021年,股票業務持續提升客戶綜合服務能力,境內外業務同比大幅增長,顯著超越市場水平;場內外業務齊頭并進,業務結構持續優化;著重構筑全方位合規風控體系,加快推進數字化進程。機構客戶服務方面,全面覆蓋多元客群,交易份額再創新高,QFII領域連續18年排名市場首位。產品業務方面,作為衍生品核心交易商,境內產品業務持續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境外業務不斷豐富產品和客戶結構。國際業務方面,境外團隊配合執行90余個一級、二級市場項目,互聯互通交易份額保持市場前列,同時繼續拓展德國、瑞士等其他國際市場。

    固定收益業務多項業務實現突破。債券承銷和交易量實現穩健增長,中資美元債承銷、記賬式國債現貨交易量均位列全市場第一,資產證券化產品承銷位列券商第二。憑借境內和香港雙中心,以及紐約、倫敦、新加坡、東京等地的全球化銷售網絡,國際化客戶覆蓋和交易服務能力得以加強,實現跨境做市結算量券商第二。2021年,固定收益業務加強了產品創新和客戶服務,提高了衍生品業務能力,拓展利率和外匯業務范圍,大宗商品做市重點品種排名市場前列。

    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快速增長,行業排名創新高。在資管新規過渡期收官之年,公司持續豐富產品線,加強綠色金融、科技創新等方面的產品布局。中金基金積極參與行業創新,成功參與首批公募REITs試點。資管板塊持續加強團隊建設與人才培養,完善投研布局與管理體系,積累產品業績,快速推進機構服務平臺、投研一體化平臺等數字化建設,加速金融科技轉型,不斷延伸客戶服務廣度和深度,拓展零售渠道和境外渠道,整體資產管理規模超萬億。

    私募股權業務領先地位進一步夯實。截至2021年末,中金資本在管認繳規模人民幣3,278.18億元,圍繞"科技創新""碳中和"等國家戰略完成多只基金的募集,新募集認繳規模超過人民幣550億元,并在中金啟元國家引導基金層面引入全國社保基金資金,同時完成對北京科創基金管理公司的控股。私募股權業務積極布局美元基金、并購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重點業務,與國內各地政府開展多元合作,以快速推動中金資本的國際化、區域化進程。

    財富管理業務完成全面整合,產品配置業務實現跨越式增長。產品保有量突破人民幣3,000億元,同比增長近90%,"留長錢"能力持續加強。繼續引領買方投顧轉型,創新推出券商行業領先的"微50"低門檻配置類產品,買方投顧資產近人民幣800億元,同比增長超180%。同時,不斷夯實全光譜客群基礎,持續優化客群分層經營策略。私人財富管理業務規模高速增長,大眾富裕客群業務穩定發展。此外,中金財富落地"全敏捷"組織架構,并將中金公司境內從事財富管理業務的20家證券營業部整合至旗下,為行業首家柜臺系統和法人同步整合案例。

    研究業務不斷發揮優勢和智庫作用。中金研究院與研究部雙輪驅動,構建成為具有綜合優勢的研究平臺。研究團隊由逾300名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組成,覆蓋40多個行業及在中國內地、香港特區、紐約、新加坡、法蘭克福、倫敦及巴黎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300余家公司,向國內及國際客戶提供涵蓋宏觀經濟、市場策略、固定收益、金融工程、資產配置、股票、大宗商品及外匯等多方面投資分析和研究服務,因專業、獨立、客觀獲得國內外投資者的廣泛認可。中金研究院作為新型智庫,聚焦新發展理念,以研究報告、主題論壇、實地調研等形式為公共政策建言獻策,并積極搭建國內及國際交流平臺。

    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深入貫徹ESG發展理念

    公司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深入貫徹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發展理念。2021年,公司持續強化ESG管理理念,完善頂層設計,致力將ESG管理融入低碳環保、創新驅動、員工發展、服務社會等企業運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公司立足專業特色,充分發揮金融行業優化資源配置的優勢,攜手中債估值中心推出了市場首個鄉村振興債券指數,通過發行鄉村振興專項債、"三農"專項金融債等實現金融賦能,為地方引入"源頭活水"。截至2021年末,公司境內市場承銷綠色債券合計發行規模超人民幣1,200億元,設立綠色主題基金規模近人民幣150億元。2021年,公司積極將ESG因素納入相關業務投資決策考量,確定了 "被動指數、指數增強、主動管理"三管齊下的ESG業務發展規劃和產品布局思路,以市場化的方式踐行可持續投資理念。

    同時,公司繼續基于專業能力對欠發達地區"授人以漁""扶上馬送一程",開展"數字時代的鄉村振興"實地調研。公司始終以服務國家發展為己任,秉承"以人為本,以國為懷"的文化理念,積極投身社會公益,實現25個新增公益項目落地開花,公益足跡遍布全國12個省市。公司以實際行動踐行"雙碳"目標、助力綠色發展,與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合作開展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通過推廣共享辦公、綠色出行、低碳差旅、"零塑倡議"等方式為雙碳目標貢獻中金力量。

    展望未來

    我們堅信,展望未來的世界發展大勢,全球看好中國、投資中國的趨勢不變。中金公司將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決投資明天、布局未來。人才始終是中金公司最寶貴的資產,公司將繼續把"人+文化"作為打造百年老店的核心,堅持做好人與文化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發揮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將自上而下的方向、原則與自下而上的活力、創新做到有機統一。順應中國經濟與資本市場新一輪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機遇,公司將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通過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綜合配套服務,讓中金跑得快、行得穩、到得遠。

    注:凈資產為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權益總額。凈利潤為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
    中金香港資管在大中華市場推出首只碳期貨ETF 2022-03-23 15:12:00 [3] 數據來源:歐盟委員會。請參閱 https://ec.europa.eu/clima/system/files/2021-10/com_2021_962_en.pdf 關于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03908.HK,601995.SH)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行業領先的投資銀行。作為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投行,中金公司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進程中起到十分獨特和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們致力于為境內外企業、機構及個人客戶提供國際一流的金融服務,包括投資銀行、股票業務、固定收益、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私募股權投資和研究。作為 “中國專家”,我們為客戶提供深度的中國經濟和市場解讀分析。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們期望為社會創造長期價值,以行業高標準 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公司總部位于北京,在中國內地設有超過200個營業機構,同時在中國香港、紐約、新加坡、倫敦、舊金山、法蘭克福、東京等地設有分支機構。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瀏覽公司網站 www.cicc.com ?或關注公司領英 發布。 關于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金香港資管) 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金香港資管”)成立于2005年,是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在港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持有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出的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牌照。 中金香港資管提供全面的資產管理產品及投資解決方案,包括證監會認可基金、ETF、未經證監會認可基金及全權委托賬戶管理。中金香港資管的投資專長包括固定收益、股票、商品及量化策略。中金香港資管亦管理其中一個最大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計劃。 秉承中金公司“植根中國、融通世界”的核心價值,中金香港資管致力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及投資解決方案。 *數據源:國家外匯管理局,2020年5月31日 免責聲明: 本文件由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金香港資管” )刊發,并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核。本文件僅供數據用途。本文件所包含的任何內容均不應構成投資意見或投資邀請,或依賴其行事。 本文件提供的信息來自中金香港資管認為可靠的來源,但中金香港資管并不保證有關信息的準確性,并且有關信息可能是不完整或簡略的。 有關指數供貨商的免責聲明,請參閱發售文件。 重要風險警告: 中金碳期貨ETF(“子基金”)是以期貨為基礎的交易所買賣基金,須承受與衍生工具有關的風險并且有別于傳統的交易所買賣基金。ICE EUA碳期貨指數只包含ICE EUA期貨合約,該等合約價格的走勢或會大幅偏離EUA的現貨價。子基金并不尋求提供EUA現貨價的回報。 投資于子基金涉及風險,包括但不僅限于碳排放配額市場風險?、期貨合約風險、集中/單一商品風險、與EUA現貨/現行市場價格關聯度極低及新指數的風險。期貨價格的走勢可能高度波動,閣下的投資有可能蒙受全盤損失。請注意,以上列出的投資風險并非詳盡無遺,投資者不應僅依賴本文件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而應該詳細閱讀基金說明書(包括產品特點和風險因素)。 ]]> 香港2022年3月23日 /美通社/ --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金香港資管)今日宣布推出大中華市場首只碳相關ETF - 中金碳期貨ETF(該ETF)。同日該ETF的基金單位于香港聯合交易所開始買賣,港元柜臺代碼為3060,人民幣柜臺代碼為83060,美元柜臺代碼為9060。

    該ETF透過追蹤ICE EUA碳期貨指數(額外回報)[1] 投資于歐洲碳排放配額中最有代表性、最活躍的ICE EUA期貨合約。該指數衡量長倉一籃子ICE EUA期貨合約的表現。在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下,每份EUA允許持有人排放一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

    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成立于2005 年,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體系。2021年,歐洲碳排放配額的成交額為6,830億歐元[2],約占全球碳排放成交額的90%[2]。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以限額與交易為原則,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是歐盟氣候政策的基石,2020年底該體系幫助歐洲將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水平降低約31% [3]。投資者可通過該ETF在亞太時區高效參與碳市場投資。

    中金香港資管董事總經理林寧表示:該ETF彰顯了我們致力于開發氣候主題投資產品的決心以及我們開發創新型投資產品的能力。投資者可通過該ETF參與世界上最大、流動性最好、交投最活躍的碳市場

    該ETF的推出標志著長期致力于為投資者提供全方位資產管理產品和服務的中金香港資管達成了另一個里程碑。這是中金香港資管的傘形單位信托架構“中金基金系列”下的第五只ETF。該系列下的另外四只ETF產品分別為:中金中證優選100 ETF,為一只A股策略基金,港元柜臺代碼3093,人民幣柜臺代碼83093;中金彭博中國國債1-10年ETF,為一只中國國債基金,港元柜臺代碼3079,人民幣柜臺代碼83079;工銀中金美元貨幣市場ETF,為一只美元貨幣市場基金,美元柜臺代碼9011,港元柜臺代碼3011;中金港元貨幣市場ETF,為一只港元貨幣市場基金,代碼3071。

    [1]  “額外回報并不意味著該ETF表現的任何額外回報。

    [2] 數據來源:路孚特。截至2022年1月。請參閱https://www.refinitiv.com/content/dam/marketing/en_us/documents/gated/reports/carbon-market-year-in-review-2022.pdf

    [3] 數據來源:歐盟委員會。請參閱
    https://ec.europa.eu/clima/system/files/2021-10/com_2021_962_en.pdf

    關于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03908.HK,601995.SH)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行業領先的投資銀行。作為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投行,中金公司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進程中起到十分獨特和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們致力于為境內外企業、機構及個人客戶提供國際一流的金融服務,包括投資銀行、股票業務、固定收益、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私募股權投資和研究。作為中國專家,我們為客戶提供深度的中國經濟和市場解讀分析。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們期望為社會創造長期價值,以行業高標準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公司總部位于北京,在中國內地設有超過200個營業機構,同時在中國香港、紐約、新加坡、倫敦、舊金山、法蘭克福、東京等地設有分支機構。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瀏覽公司網站www.cicc.com 或關注公司領英發布。

    關于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金香港資管)

    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金香港資管)成立于2005年,是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在港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持有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出的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牌照。

    中金香港資管提供全面的資產管理產品及投資解決方案,包括證監會認可基金、ETF、未經證監會認可基金及全權委托賬戶管理。中金香港資管的投資專長包括固定收益、股票、商品及量化策略。中金香港資管亦管理其中一個最大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計劃。

    秉承中金公司植根中國、融通世界的核心價值,中金香港資管致力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及投資解決方案。

    *數據源:國家外匯管理局,2020年5月31日

    免責聲明:

    本文件由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金香港資管)刊發,并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核。本文件僅供數據用途。本文件所包含的任何內容均不應構成投資意見或投資邀請,或依賴其行事。

    本文件提供的信息來自中金香港資管認為可靠的來源,但中金香港資管并不保證有關信息的準確性,并且有關信息可能是不完整或簡略的。

    有關指數供貨商的免責聲明,請參閱發售文件。

    重要風險警告:

    中金碳期貨ETF(子基金)是以期貨為基礎的交易所買賣基金,須承受與衍生工具有關的風險并且有別于傳統的交易所買賣基金。ICE EUA碳期貨指數只包含ICE EUA期貨合約,該等合約價格的走勢或會大幅偏離EUA的現貨價。子基金并不尋求提供EUA現貨價的回報。

    投資于子基金涉及風險,包括但不僅限于碳排放配額市場風險 、期貨合約風險、集中/單一商品風險、與EUA現貨/現行市場價格關聯度極低及新指數的風險。期貨價格的走勢可能高度波動,閣下的投資有可能蒙受全盤損失。請注意,以上列出的投資風險并非詳盡無遺,投資者不應僅依賴本文件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而應該詳細閱讀基金說明書(包括產品特點和風險因素)。

    ]]>
    財政部40億歐元國債成功發行 國際投資機構踴躍認購 2021-11-11 20:23:00 北京2021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11月10日,財政部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發行規模40億歐元主權債券,期限分別為3年、7年和12年。這是中國政府自2019年重啟歐元國債發行以來的第三次歐元主權債券發行。簿記定價當日,本次主權債券以3年期MS+20個基點區間、7年期MS+40個基點區間及12年期MS+65個基點區間推出交易,吸引諸多高質量的國際投資機構踴躍認購,最終認購規模為172億歐元,實現4.3倍超額認購。在強勁的訂單簿基礎上,最終定價時各年期分別顯著收窄至MS+0個基點、MS+20個基點及MS+52個基點,其中,3年期首次實現零定價息差,并再次實現負發行收益率。中金公司擔任本次發行的聯席主承銷商和簿記管理人。

    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王晟表示,本次發行鞏固了歐元主權債券常態化發行機制,完善了歐元主權債券收益率曲線,提振了中資歐元債券市場,為中資發行人境外歐元融資提供了定價基準,展現了中國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在高質量道路上行穩致遠的決心,對歐洲乃至國際金融市場注入了更多的穩定性,進一步深化了中歐國際資本市場合作,為中歐經貿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前的10月19日,財政部在香港發行了40億美元主權債券,所有期限均創下中國美元主權債券定價息差新低,其中3年期首次實現個位數發行利差,發行收益率接近同期限美國國債,發行后二級市場表現依然保持強勁勢頭。今年10月11日和12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廣東省人民政府相繼在香港和澳門發行50億元和22億元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實現中國內地地方政府赴境外發行離岸債券零的突破。

    中金公司作為承銷商參與了近年來歷次外幣主權債券及境外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王晟表示,多單主權債券及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經濟繼續向著高質量發展前進及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更好地利用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對進一步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

    近年來,伴隨著中資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中資境外債券市場表現活躍。面對穩復蘇與控通脹的平衡,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預期加劇了債務資本市場波動,美國國債基準收益率呈現上行態勢。今年以來中資境外債券發行量同比小幅下降,但結構持續優化,發行主體行業分布日趨多元,企業債務結構進一步改善。今年前三季度,共261家中資企業境外發行中長期債券465筆,金額合計1587.6億美元;中資企業繼續保持亞洲G3債券第一大發行體地位,占比達50.2%。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中資企業境外可持續發展類債券發行活躍,積極響應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前三季度,中資企業境外可持續發展類債券共計64筆,共計發行規模226.0億美元,同比上升163.1%。中金公司高效完成多筆標桿性交易,中資境外債券承銷排名全市場前列。

    與此同時,債券通“南向通”在今年9月相繼推出,中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再進一步。10月29日,中國國債正式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標志著中國債券悉數納入全球三大主流債券指數。

    “‘南向通’有利于完善我國債券市場雙向開放的制度安排,進一步拓展了國內投資者在國際金融市場配置資產的空間。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擁有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中國債券加入全球三大主流債券指數,有助于帶動大批增量投資者參與債券交易,提升債券流動性,從而進一步增強中國債券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王晟說。

    --正文結束--

    關于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03908.HK,601995.SH)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為境內外企業、機構及個人客戶提供綜合化、一站式的全方位投資銀行服務。自1995年成立以來,公司始終秉承“以人為本、以國為懷、勤奮專業、積極進取、客戶至上、至誠至信”的經營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國的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并成為未來金融體系的核心參與者。公司擁有境內外證券類業務經營資質,并已建立覆蓋廣泛的國際化業務網絡。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在境內設有多家分、子公司,并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擁有超過200個營業網點,同時在中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舊金山、法蘭克福、東京等國際金融中心設有機構,具備境內外及跨境一站式服務能力。公司擁有包括投資銀行業務、股票業務、固定收益業務、投資管理業務、財富管理業務和研究業務在內的全面均衡發展的業務結構。

    ]]>
    中金公司公布2021年中期業績 2021-08-27 20:03:00 財務及業務摘要

    2021年度上半年,中金公司

    • 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44.6億元,同比增長37.8%;
    • 實現凈利潤(1)人民幣50.1億元,同比增長64.1%;
    •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為7.0%。

    截至2021630日,中金公司

    • 總資產為人民幣6,180.8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18.5%;
    • 凈資產(1)為人民幣788.0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10.0%。

    北京2021年8月27日 /美通社/ --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或“公司”,3908.HK /601995.SH)今日公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的年中業績。中金公司上半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44.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7.8%;實現歸母凈利潤(1)人民幣50.1億元,同比增長64.1%;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為7.0%。公司整體規模持續增長,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總資產為人民幣6,180.8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18.5%;凈資產(1)為人民幣788.0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10.0%。

    2021年上半年,國內經濟持續復蘇,資本市場蓬勃發展。中金公司積極發揮專業優勢,多渠道服務實體經濟,全面響應“雙碳”戰略方針,貫徹綠色金融發展,積極把握證券行業的戰略發展機遇期,穩步推進“數字化、區域化、國際化”和“中金一家”的“三化一家”戰略落地,各項業務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業務持續高質量發展 綜合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投行業務增量和增速齊頭并進。2021年上半年,投行業務共完成563個項目,同比增長48%;項目規模逾8,000億,同比近翻番。中金公司境內外股本業務保持領先,截至2021年6月30日,作為保薦人完成A股IPO項目7單,保薦金額人民幣131.11億元;境外股本業務亮眼,作為賬簿管理人完成港股IPO項目15單,主承銷規模達19.66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再融資業務繼續發力,其中A股完成14單,主承銷規模達人民幣350.78億元,市場排名第二。在債券和結構化融資業務方面,中金公司可轉債承銷規模及基礎設施公募REITs發行規模、做市、戰略投資及研究覆蓋等領域均列行業第一;境外債券業務保持領先地位并取得新突破,中資企業境外債券承銷規模及可轉債承銷規模均排名行業第一。同時,公司并購業務持續發展并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在中國并購市場總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約為17.9%。

    股票業務積極落實國家戰略,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在客戶資源、產品服務上持續發力,著力提升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能力。2021年上半年,股票業務各產品線齊頭并進,收入同比大幅增長,境內外、場內外收入結構保持均衡。公司也不斷夯實機構客群基礎,在長線基金、保險、對沖基金等領域的客戶覆蓋率保持較高水平,交易份額創歷史新高,公募投研排名不斷提升。同時,股票業務持續開拓創新,產品規模穩步攀升。公司繼續保持跨境業務領先優勢,QFII業務連續18年排名市場領先,滬深股通市場份額繼續保持高位,再次榮獲港交所滬深港通最活躍經紀商大獎。

    固定收益業務以服務客戶為中心,做大做強市場規模。公司不斷加強產品創新,實現諸多創新業務落地,繼續打造為客戶提供固定收益產品做市、融資、跨境等一攬子服務和支持平臺。交易業務在波動的市場環境中,繼續展現良好的交易和風控能力,穩健把握市場機會。公司持續加強固定收益業務的基礎設施,推進業務和科技的融合,大力推動數字化轉型。下半年,公司將繼續推進固定收益業務的戰略轉型,繼續提升綜合客戶服務能力,打造跨國界、跨市場、跨平臺的一流固收產品做市平臺。

    資產管理業務不斷豐富產品布局,客戶綜合服務能力持續加強。公司以打造全球領先的全能資產管理機構為發展目標,大力研發創新策略、強化投研能力建設、加強客戶覆蓋、推動數字化轉型、加強風控并提升管理效能。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資產管理部業務規模為人民幣9,393.97億元,較2020年末增加83.1%,管理產品數量660只,多為主動管理產品。中金基金繼續投入投研團隊建設,堅持穩扎穩打,努力提升長期業績。中金基金管理資產規模為人民幣692.26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增長至人民幣680.2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6.0%。

    私募股權業務實現長期穩定發展,市場地位持續提升,深耕戰略性新興產業,緊扣國家“雙碳”目標。中金資本在管基金類型主要包括境內企業股權投資基金、母基金、美元基金、地產基金、基礎設施基金等,投資行業覆蓋高新技術、高端制造、大健康、大消費等。中金資本與產業集團強強聯合,設立高端制造領域產業基金;積極拓展一級半市場投資新產品;加速母基金產品募集。中金資本加速區域布局,全方位服務各地區科技創新與招商引資。通過卓越的投資管理和有效的風險管控,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金資本多種方式在管的資產規模達到人民幣約3,032.15億元。下半年,中金資本將深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并緊扣國家“雙碳”目標,加速落地碳中和基金。

    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穩步推進,業務增長勢頭良好。在產品配置業務方面,公司通過專業研究能力輸出高質量投資分析,并為客戶篩選優質產品入池。截至2021年6月30日,產品保有量突破2,000億,同比增長91%。此外,公司繼續打磨產品創新能力,首創多只資產配置型產品,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財富管理買方收費資產(2)規模達人民幣500億元。在交易業務方面,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至2.33%。同時,公司做大國際業務規模,海外收入同比實現高速增長。公司客群分層經營策略持續優化,私人財富管理業務規模高速增長,大眾富裕客群業務穩定發展。

    中金研究關注全球市場 致力服務公共政策

    中金研究的產品及投資分析涵蓋宏觀經濟、市場策略、固定收益、金融工程、資產配置、大宗商品及行業。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的研究團隊由逾240名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組成,覆蓋40多個行業及在中國內地、香港特區、新加坡、法蘭克福、倫敦及巴黎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200余家公司。中金研究院自2020年成立以來,基于中金研究的積累,秉承嚴謹扎實前瞻的作風,旨在打造中國新型高端智庫,服務和支持國家戰略,已成功舉辦碳中和、綠色金融等主題論壇并發布重磅報告,支持公共政策研究決策,搭建國內外交流平臺,積極開展對外合作,全方位打造公共政策研究品牌及社會影響力,因其獨立、客觀、深入的研究獲得市場的廣泛肯定和好評。

    展望未來

    未來,面對證券行業大發展的戰略機遇,中金公司將始終秉承“以國為懷”的初心,將自身發展小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實現自身發展;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圍繞客戶需求,深耕綜合金融服務能力。中金公司將立足加快提升綜合競爭實力,投資未來,在數字化、區域化、國際化等方面持續加大投入,為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金融支持,凝心聚力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居民資產保值增值,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注1:凈資產為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權益總額;凈利潤為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注2:包括中國50、微50、基金投顧、各類主題FOF等基于買方投顧服務收費的解決方案

    -正文結束-

    關于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3908.HK /601995.SH)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為境內外企業、機構及個人客戶提供綜合化、一站式的全方位投資銀行服務。自1995年成立以來,公司始終秉承“以人為本、以國為懷、勤奮專業、積極進取、客戶至上、至誠至信”的經營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國的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并成為未來金融體系的核心參與者。公司擁有境內外證券類業務經營資質,并已建立覆蓋廣泛的國際化業務網絡。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在境內設有多家分、子公司,并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擁有超過200個營業網點,同時在中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舊金山、法蘭克福、東京等國際金融中心設有機構,具備境內外及跨境一站式服務能力。公司擁有包括投資銀行業務、股票業務、固定收益業務、資產管理業務、私募股權業務、財富管理業務和研究業務在內的全面均衡發展的業務結構。

    ]]>
    中金公司推出2021下半年宏觀策略展望報告 2021-06-17 17:24:00 北京2021年6月17日 /美通社/ --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3908.HK,601995.SH)于昨日舉辦“2021下半年投資策略會”,并推出2021下半年宏觀策略展望報告。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中金研究院執行院長彭文生博士和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王漢鋒博士發表主題演講,展望了下半年經濟形勢和A股市場表現。

    宏觀變局:聚焦供給約束

    彭文生博士認為,本輪經濟復蘇最大的不同,就是“供給約束”。在過去的經濟復蘇當中,價格上升會引導供給上升,達到供需平衡。但是疫情沖擊之后,供給彈性系數下降,價格上升不一定能引起供給的快速反應。除了供給約束以外,本次經濟周期和以往還有兩點不同,一是本次疫情造成的影響是非對稱的,二是政府的管理措施也是不一樣的。

    彭文生博士進一步分析,在供給彈性收縮、需求張力不同的背景下,全球下半年的經濟可能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全球通脹表現分化,二是中國經濟亮點仍在出口,三是要警惕全球資本市場波動加劇。

    A股:輕指數,重結構

    王漢鋒博士表示,2021年到目前為止,疫情沖擊下各經濟和市場演繹大體呈現“先進先出、長尾退出”特征,總量復蘇掩蓋下“節奏異步,結構分化”,將繼續成為下半年資產價格演繹的大背景。中國在全球率先演繹“疫后復蘇、政策退出”,可能也率先進入“疫后新常態”;主要發達市場下半年經濟繼續復蘇,政策退出的討論開始進入視野;部分新興市場還在與疫情斗爭、恢復經濟的進程中。

    展望下半年,雖然市場當前較為關注通脹或滯脹,但疫情沖擊不僅體現在供給側,也體現在需求側。中國消費需求復蘇目前偏弱,下半年市場可能逐步更加關注增長的持續性以及可能的政策調整。市場風格上有望逐步重回偏“成長”風格。綜合增長、估值、政策及海外市場等因素,下半年中國市場整體表現可能偏中性,但結構上相對樂觀,價值跑贏成長的風格輪動可能已經在尾聲,配置層面上建議“輕指數、重結構、偏成長”,在上半年的市場盤整后重新重視中國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等“新經濟”大趨勢。

    針對目前中國市場估值結構性分化較為明顯,王漢鋒博士認為資本市場生態也正在經歷“機構化、頭部化、產品化、國際化”等維度的歷史性轉變,機構持股偏向優質龍頭的特征具有持續性,盡管偏高的估值可能降低更長時間的預期收益率,但估值分化的現象可能仍有基本面和流動性層面的支持。

    關于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3908.HK,601995.SH)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為境內外企業、機構及個人客戶提供綜合化、一站式的全方位投資銀行服務。自1995年成立以來,公司始終秉承“以人為本、以國為懷、勤奮專業、積極進取、客戶至上、至誠至信”的經營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國的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并成為未來金融體系的核心參與者。公司擁有境內外證券類業務經營資質,并已建立覆蓋廣泛的國際化業務網絡。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在境內設有多家分、子公司,并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擁有超過200個營業網點,同時在中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舊金山、法蘭克福、東京等國際金融中心設有機構,具備境內外及跨境一站式服務能力。公司擁有包括投資銀行業務、股票業務、固定收益業務、資產管理業務、私募股權業務、財富管理業務和研究業務在內的全面均衡發展的業務結構。

     

    ]]>
    中金研究院聯合綠色聯盟舉辦“一帶一路”綠色金融與低碳發展論壇 2021-05-25 21:25:00 北京2021年5月25日 /美通社/ -- 在生態環境部指導下,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3908.HK,601995.SH)中金研究院與“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綠色聯盟)聯合主辦的“共話綠色絲綢之路 -- ‘一帶一路’綠色金融與低碳發展論壇”于今日成功舉辦。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國內外頂尖學者等出席論壇,就疫情之后的綠色、可持續復蘇進行深入探討。在本次論壇上,中金研究院和綠色聯盟分別推出《“一帶一路”研究白皮書(2021)》與《綠色“一帶一路”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研究報告。來自相關政府部門、國際組織、金融機構、科研和智庫機構的近200名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中金公司董事長沈如軍向與會嘉賓表示感謝,他指出:“希望本論壇可以匯集與會嘉賓的真知灼見,深入探討綠色金融與低碳發展協同增效的前景與路徑,為新形勢下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助力綠色絲綢之路建設走深走實、行穩致遠。中金公司成立以來一直以服務國家經濟體制改革與資本市場發展為己任,希望能與各界再次并肩合作,共同推動‘一帶一路’綠色低碳發展。”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綠色聯盟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趙英民在致辭中強調:“綠色低碳轉型將成為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動疫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的‘最優方案’。中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同時也在積極履行國際責任,攜手各方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牽手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希望未來繼續深化綠色伙伴關系,踐行綠色投資理念,打造務實合作成果,共同推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國內外重磅嘉賓共話綠色絲綢之路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蘇偉、貝索斯地球基金會首席執行官斯蒂爾以及生態環境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郭敬發表主旨演講,從構建“一帶一路”綠色金融體系,推動“一帶一路”產業合作、投資合作和綠色發展國際合作等多個角度出發,對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的前景和路徑進行了全面解析。

    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國際司司長哈桑、英國兒童投資基金會首席執行官韓佩東、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則聚焦綠色能源、綠色基建、綠色金融等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的熱點議題,發表了一系列深度見解和獨到觀點。

    論壇上,中金研究院與“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共同發起“推進‘綠色絲綢之路’智庫研究合作的倡議”,倡議內容包括搭建交流平臺、推動研究合作、促進成果落地等。絲路規劃研究中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一帶一路”研究所等作為參與單位共同發起倡議。

    本論壇還分設兩場專題論壇,海內外專家代表聚焦“綠色絲綢之路建設與低碳發展”和“綠色絲綢之路建設與綠色金融”,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中金研究持續推出《“一帶一路”研究白皮書》

    中金研究院董事總經理、“一帶一路”研究中心負責人吳慧敏表示,秉承“植根中國、融通世界”的使命,中金公司全力支持和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推進。自2018年推出《“道”行天下,行穩致遠 -- “一帶一路”研究白皮書》后,今年已是連續第四年推出《“一帶一路”研究白皮書》。2021年的白皮書立足于“開放包容、共謀發展”,包括宏觀視角、微觀調研、專題研究及國別觀察四個部分。

    吳慧敏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碳排放總量約占全球30%,并且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推進,這些國家碳排放量仍可能持續上升。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推動共建綠色絲綢之路具有重要意義。基于各國最新NDC目標,以發電量、裝機容量及投資額等指標為基礎,我們自下而上測算得出,“一帶一路”國家未來10年綠色投資規模有望達到5.7萬億美元,其中可再生能源投資達2.5萬億美元。展望未來,共建“綠色絲綢之路”要著力于兩點,一是推動中國國內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與綠色絲綢之路目標相銜接,形成系統性發展對接方案;另一個是在項目合作和建設中,推動“一帶一路”項目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相銜接,更好地助力“一帶一路”綠色低碳發展。

    綠色聯盟發布《綠色“一帶一路”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綠色聯盟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主任周國梅表示,建設綠色絲綢之路順應了國際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的潮流與趨勢,也滿足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求,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理念、原則和目標方面高度契合、相輔相成。綠色聯盟自2018年起開展《綠色“一帶一路”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系列研究,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制定了清晰的原則、目標和路線圖,并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綠色投融資等重點領域,提出推動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的政策建議。

    周國梅指出,自2013年以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共識不斷凝聚,政策對話交流平臺不斷完善,生態環保決策支持和風險防范能力不斷提高。未來,建議充分發揮綠色投融資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開發適用于“一帶一路”投資項目環境風險篩查、評估的信息化工具,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要素在項目全生命周期中的主流化。

    ]]>
    中金公司公布2020年度業績 2021-03-30 22:06:00 2”的整合效應。 展望未來 2021年是中金公司深化戰略落實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之年,公司將以推進落實“數字化、區域化、國際化”和“中金一家”的“三化一家”戰略部署為重點,加大資源投入、完善網絡布局、加快轉型發展、夯實中后臺能力,力爭規模體量和發展質量再上新臺階。 注:凈資產為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權益總額。凈利潤為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正文結束- 關于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601995.SH,3908.HK)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為境內外企業、機構及個人客戶提供綜合化、一站式的全方位投資銀行服務。自1995年成立以來,公司始終秉承“以人為本、以國為懷、勤奮專業、積極進取、客戶至上、至誠至信”的經營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國的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并成為未來金融體系的核心參與者。公司擁有境內外證券類業務經營資質,并已建立覆蓋廣泛的國際化業務網絡。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在境內設有多家分、子公司,并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擁有超過200個營業網點,同時在中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舊金山、法蘭克福、東京等國際金融中心設有機構,具備境內外及跨境一站式服務能力。公司擁有包括投資銀行業務、股票業務、固定收益業務、資產管理業務、私募股權業務、財富管理業務和研究業務在內的全面均衡發展的業務結構。 ]]> 北京2021年3月30日 /美通社/ --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或“公司”,601995.SH,3908.HK)今天公布其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業績。2020年中金公司年末總資產為人民幣5,216.21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51.2%;凈資產()為人民幣716.35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48.3%;合計實現收入及其他收益為人民幣324.02億元,同比增長42.2%;實現凈利潤()為人民幣72.08億元,同比增長70.0%;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3.5%。

    2020年,面對疫情全球蔓延的沖擊和復雜嚴峻的市場環境,中金公司積極應對挑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營管理工作,以服務“六穩”“六保”大局和落實戰略發展舉措為主線,各項業務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經營效益持續提升,為股東實現了良好回報。公司網絡和客戶覆蓋進一步加強,產品和客戶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業務協同數字化轉型取得積極成效,研究和信息技術基礎更加堅實。公司繼續深耕國內市場、筑牢跨境優勢,著力提升品牌知名度與市場影響力,做大做強步伐明顯加快。

    六大業務全面高質量發展

    投行業務繼續全力服務實體經濟融資。2020年,中資企業全球IPO承銷規模排名第一,A股IPO承銷規模排名第二,港股IPO全球協調人承銷規模排名第一,新經濟行業先發優勢進一步鞏固;境內債券承銷規模券商排名第四,中資發行人投資級美元債承銷規模中資券商第一,創新型結構化業務保持領先;中國并購市場總排名第一,主導多起國企及民企大型產業重組項目。公司積極把握一級市場機遇,鞏固標桿項目優勢,探索創新融資工具,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快新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融資服務。

    股票業務進一步夯實市場領先地位。2020年,股票業務圍繞“雙循環、雙資本”釋放發展動能,積極拓展機構客戶,提升產品創新能力,加強跨境業務布局,推進系統化、數字化建設,著力為境內外、場內外專業投資者提供“銷售、交易、投研、產品、跨境”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2020年,境內主經紀商業務平臺不斷完善,衍生品業務加快定制化和標準化發展,互聯互通業務的交易總量和市場份額繼續位居市場前列并穩步提升,資本引薦業務穩健發展,助力擴大機構客戶生態圈。

    固定收益業務布局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20年,固定收益外匯業務取得突破、商品業務增長明顯,業務布局進一步完善,形成了涵蓋利率、信用、結構化、商品、外匯在內的境內外業務體系,綜合服務能力持續提升。面對波動的市場環境,交易業務憑借良好的交易和風控能力,取得穩健投資收益。同時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資金、運營、系統三大平臺為業務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資產管理綜合服務能力全面提升。2020年底,資管板塊管理規模逾人民幣5,60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5%,全方位綜合平臺優勢進一步凸顯。資管業務在持續完善產品布局、提升研究能力的基礎上,加強境內外機構客戶覆蓋,大力拓展零售渠道和境外渠道,業務持續發展能力穩步提升。中金基金主動管理能力持續增強,公募基金產品表現普遍超越市場,同時前瞻性大力布局公募REITs等新業務機會,著力打造中金特色產品線。

    私募股權資產管理規模行業領先。2020年底,中金資本資產管理規模逾人民幣3,000億元,在募資持續承壓的嚴峻市場環境下,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在原有業務布局基礎上,積極加強與跨國公司和大型產業集團合作,持續深化重點區域布局,產業基金、綠色基金、新型專戶管理基金等產品取得良好發展,產品線進一步豐富。中金資本將加快打造統一、開放的管理平臺,對內實現資源集中和管理協同,對外形成開放性的平臺生態。

    財富管理發展成效顯著。2020年,財富管理業務的產品保有量、交易市場份額、客戶賬戶資產總額均實現大幅上漲,轉型發展助力市場競爭力穩步提升。買方投顧業務引領行業發展,通過多資產配置提升客戶持有體驗;客戶分層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私人財富管理業務規模快速擴張;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科技賦能全譜系客戶服務取得突破性進展。專業的產品和服務體系持續完善,為財富管理全面轉型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研究與信息技術基礎持續夯實

    研究不斷提升國內外市場影響力。公司研究業務關注全球市場,為國內外客戶提供覆蓋宏觀經濟、市場策略、固定收益、資產配置、股票、大宗商品及衍生品的全面研究服務和投資分析,其獨立性、客觀性和透徹性獲得國內外投資者廣泛認可。2020年,多篇深度研究報告引發市場強烈反響,研究資源賦能業務發展成效顯著,并成立中金研究院作為新型智庫,致力于為公共政策制定和金融市場發展貢獻更多中金研究智慧。

    信息技術持續強化業務支持能力。2020年,公司信息技術組織架構進一步完善,建立了主要業務線專屬團隊,加強與業務互動融合,提升響應能力和效率。前中后臺信息系統建設持續推進,全面提升公司線上化、數字化經營管理水平,大力支持遠程及共享辦公。以公司數字化轉型為契機,IT治理體系優化、一體化管理平臺建設及系統和數據整合加快推進,科技對業務發展的支持能力和驅動效應不斷增強。

    資本運作與整合

    公司高度重視資本運作,將其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途徑。2020年11月,公司準確把握市場窗口完成A股上市,募集資金人民幣130億元,進一步擴充資本實力。公司將統籌運用“A+H”雙融資平臺,為業務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資本支持。

    成立合資技術公司金騰科技,創新布局金融科技。2020年6月,公司與騰訊成立合資金融科技公司金騰科技,開創中國證券業先河。金騰科技與中金財富聯合通過數據化運營手段,面向富裕客戶進行定向營銷,并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運營模式。

    深入推進財富管理整合,加快釋放協同效應。2020年,財富管理板塊整合進展良好,柜臺交易系統整合落地實施,人員管理融合加速推進。公司將繼續圍繞系統整合和管理機制創新,穩步推進整合工作,促進發揮“1+1>2”的整合效應。

    展望未來

    2021年是中金公司深化戰略落實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之年,公司將以推進落實“數字化、區域化、國際化”和“中金一家”的“三化一家”戰略部署為重點,加大資源投入、完善網絡布局、加快轉型發展、夯實中后臺能力,力爭規模體量和發展質量再上新臺階。

    注:凈資產為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權益總額。凈利潤為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正文結束-

    關于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601995.SH,3908.HK)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為境內外企業、機構及個人客戶提供綜合化、一站式的全方位投資銀行服務。自1995年成立以來,公司始終秉承“以人為本、以國為懷、勤奮專業、積極進取、客戶至上、至誠至信”的經營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國的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并成為未來金融體系的核心參與者。公司擁有境內外證券類業務經營資質,并已建立覆蓋廣泛的國際化業務網絡。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在境內設有多家分、子公司,并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擁有超過200個營業網點,同時在中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舊金山、法蘭克福、東京等國際金融中心設有機構,具備境內外及跨境一站式服務能力。公司擁有包括投資銀行業務、股票業務、固定收益業務、資產管理業務、私募股權業務、財富管理業務和研究業務在內的全面均衡發展的業務結構。

    ]]>
    中金公司推出《碳中和經濟學:新約束下的宏觀與行業分析》報告 2021-03-24 21:24:00 北京2021年3月24日 /美通社/ --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3908.HK,601995.SH)于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成功舉辦“碳中和2060”論壇。本次論壇聚焦“碳路中國”。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國內外頂尖學者、業界領軍企業和頂級投資人等出席本次論壇,深入探討中國未來四十年的碳中和之路及其政策含義、投資機會。論壇同時推出中金公司研究部和中金研究院聯袂出品的《碳中和經濟學:新約束下的宏觀與行業分析》專題研究報告。

    中金公司董事長沈如軍向與會嘉賓表示感謝。他表示,“對內來看,碳中和與我國經濟產業結構轉型方向相契合;對外來看,有力度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彰顯了大國責任和擔當,為我國融入國際社會實現雙循環提供支撐。中金公司成立以來一直以服務國家改革開放與資本市場發展為己任,希望能與各界再次并肩合作,為中國的‘綠色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中金公司首席執行官黃朝暉主持論壇。他表示,“碳中和是人類史無前例的一場自我革命,未來四十年的碳中和將會深度改變中國與世界。中金公司研究部和中金研究院對碳中和作了非常系統性的研究,希望可以通過本次論壇將研究成果與各界積極分享和交流,對于大家認識碳中和、推動碳中和有所幫助。”

    國內外重磅嘉賓、頂級學者共話碳中和

    在首日上午的主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重磅嘉賓發表主旨演講,從碳定價、技術進步及社會治理等多個角度,對中國乃至全球碳中和進行了全景式分析。

    同時,本次論壇還下設了十二場平行分論壇,深度聚焦討論:“碳中和:政策和影響”“碳市場的能與不能”“碳中和與ESG原則下的投資機會與挑戰”“綠色金融”“碳中和國際合作前景展望”“碳中和技術”“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制造”“綠色消費”“綠色城市”“數字碳中和”等話題。

    本次論壇共有來自相關政府部門、企業代表及投資者等近1500名嘉賓參會,其中近1000名嘉賓現場參會、超過500名嘉賓線上參會。

    中金公司重磅推出碳中和主題研究報告

    百年不遇的疫情引發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反思,氣候變化問題更加受到重視。2020年9月,中國政府宣布在2030年前碳達峰(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碳中和(凈零排放)的目標。之后,日本、歐盟、美國等也紛紛宣布加大減排力度或明確了碳中和的目標時間。中日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的積極表態,意味著人類正式邁進碳中和時代。為此,中金公司研究部和中金研究院聯合撰寫了《碳中和經濟學:新約束下的宏觀與行業分析》深度報告,就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及其影響提供了一個系統性的分析。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中金研究院執行院長彭文生博士表示,與通常的市場研究相比,碳中和研究面對兩個挑戰:一是涉及面廣,跨經濟、社會、科學多方面;二是公共政策是關鍵,但又難以借鑒過往經驗。中金公司的四個總量團隊和20余個行業研究團隊協同,借力全球有獎征文等外部合作,共同完成了這份報告。報告通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從總量和結構兩個視角,探討了中國的碳中和道路。

    在碳中和目標確定的情況下,關鍵問題已經從評估氣候變化的長遠損害轉為如何有效、低成本實現碳中和,經濟主體的決策取決于化石能源與清潔能源使用成本的比較,這就產生了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的概念。降低綠色溢價有兩個載體,即降低清潔能源的使用成本和增加化石能源的成本。如果降低綠色溢價完全靠碳定價實現,其所要求的幅度可能對經濟帶來很大的沖擊。理想的辦法是降低清潔能源成本,或者降低單位GDP能耗。這些要求技術進步和社會治理方面的創新,對經濟是一個正面的供給沖擊,給發展帶來新機遇。

    從行業層面來看,能源領域產生了我國近90%的碳排放,能源減排的難點不僅在于其存量體量巨大,更在于我國仍處于經濟發展階段,人均GDP持續追趕發達國家,能源消費總量仍有進一步提升的需求。根據中金公司研究部各行業組測算匯總,我們預計到2060年70%的能源將由清潔電力供應,約8%將由綠氫支撐,剩余約22%的能源消費將通過碳捕捉方式,從而實現碳中和。

    同時,實現“綠色制造”是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一步。依據CEADs數據庫,2017年鋼鐵、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屬等高耗能制造業的碳排放量合計占全國碳排放的約36%。當前到碳達峰的10年或將是制造業減排面臨挑戰最大的10年。考慮到大部分高耗能行業的當前主要排放由非電環節貢獻,當前到碳達峰的10年中,行業同時面臨技術難題和成本困局,在降低碳排放的前期階段,需要通過公共政策工具給予企業強有力的支持,幫助行業克服困難,完成技術改造,探索出一條合理情境下的減排之路。

    此外,中金研究團隊也描繪了中國交通運輸未來的碳排放路徑。中性假設下,預測交通運輸會在2030年碳達峰,峰值13.3億噸(v.s.2019年11.6億噸),2060年碳排放約2.6億噸,較2019年下降77%。分子行業來看,乘用車實現碳中和路徑較為清晰,中國在鋰電領域的優勢將有望帶動中國乘用車行業實現綠色的彎道超車;公路貨運則將更依賴氫燃料電池的發展;航空和航運實現碳中和難度更大,更加依賴技術進步;鐵路是比較確定可以通過電氣化脫碳的行業。

    關于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03908.HK,601995.SH)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為境內外企業、機構及個人客戶提供綜合化、一站式的全方位投資銀行服務。自1995年成立以來,公司始終秉承“以人為本、以國為懷、勤奮專業、積極進取、客戶至上、至誠至信”的經營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國的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并成為未來金融體系的核心參與者。公司擁有境內外證券類業務經營資質,并已建立覆蓋廣泛的國際化業務網絡。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在境內設有多家分、子公司,并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擁有超過200個營業網點,同時在中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舊金山、法蘭克福、東京等國際金融中心設有機構,具備境內外及跨境一站式服務能力。公司擁有包括投資銀行業務、股票業務、固定收益業務、投資管理業務、財富管理業務和研究業務在內的全面均衡發展的業務結構。

    ]]>
    中金公司助力國開行市場最大規模“碳中和”綠色金融債券全球發行 2021-03-19 10:47:00 北京2021年3月19日 /美通社/ --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股票代碼:03908.HK,601995.SH)作為主承銷商,助力國家開發銀行于3月18日面向全球投資人發行首單“碳中和”專題“債券通”綠色金融債券。本期債券期限為3年,發行規模200億元,票面利率3.07%,認購倍數8.19倍,獲得境內外投資者廣泛積極認購。債券所募集資金將用于滿足國內及國際認證標準[1]的風電、光伏等碳減排綠色項目,將有效推動電力系統脫碳,實現能源系統躍遷的遠景目標。

    本期債券是我國首單獲得國際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貼標認證的“碳中和”綠色債券,,樹立了境內綠色債券對標國際標準的范例,有效推動金融機構建立并完善碳中和信貸投放標準,全流程助力綠色信貸業務的發展。上清所將以本期債券為主要標的,首次發布“碳中和”債券指數,為境內外投資人提供重要參考。中金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期債券是國開行歷史上單次發行規模最大的綠色債券、目前為止市場上發行規模最大的專項碳中和債,也是我國首次面向全球投資者發行的碳中和專題綠色金融債券。此外,相較市場上已發行的碳中和債,本期債券所支持的綠色低碳項目數量最多,包括風電項目35個、光伏項目11個,共計46個項目。

    國開行本期“碳中和”專題債券的發行,將發揮其開發性金融功能和作用,積極響應并深度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金融機構加大對氣候轉型融資力度的良好示范。碳達峰、碳中和作為國家重大決策部署,需要資本市場發揮作用,支持相關高風險、高回報的技術研發,進一步推動我國未來能源結構的轉型和變革。中金公司預計,我國2021年綠色債券發行規模或將達到5,000-8,000億元,創歷年之最,占全球的比重也有望躍升至20%-25%。

    中金公司作為境內資本市場領先的投資銀行,積極響應國家碳減排的重大決策部署,致力于綠色融資工具的推廣和創新,先后成功承銷境內首單綠色金融債[2]、全球首單金融機構公開發行碳中和轉型債券[3]、市場首單地產企業綠色企業債[4]等創新項目。本次發行不僅是中金公司深度服務資本市場的經典案例,更是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未來,中金公司將繼續為綠色環保領域發展提供支持,助力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的重大目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注:

    1.  據第三方認證機構聯合赤道認證,募投項目均符合國內綠色債券相關標準,且滿足國際最新氣候債券標準(V3.0版)要求。
    2.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第一期綠色金融債券
    3.  中國銀行香港分行2021年轉型債券
    4.  2017年重慶龍湖企業拓展有限公司綠色債券(第一期)

    關于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03908.HK,601995.SH)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為境內外企業、機構及個人客戶提供綜合化、一站式的全方位投資銀行服務。自1995年成立以來,公司始終秉承“以人為本、以國為懷、勤奮專業、積極進取、客戶至上、至誠至信”的經營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國的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并成為未來金融體系的核心參與者。公司擁有境內外證券類業務經營資質,并已建立覆蓋廣泛的國際化業務網絡。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在境內設有多家分、子公司,并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擁有超過200個營業網點,同時在中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舊金山、法蘭克福、東京等國際金融中心設有機構,具備境內外及跨境一站式服務能力。公司擁有包括投資銀行業務、股票業務、固定收益業務、投資管理業務、財富管理業務和研究業務在內的全面均衡發展的業務結構。

    ]]>
    中金公司今日登陸上交所主板,致力打造國際一流投行 2020-11-02 15:20:00 北京2020年11月2日 /美通社/ --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股票代碼:03908.HK,601995.SH)宣布今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簡稱為“中金公司”,股票代碼為“601995”。本次A股上市,中金公司公開發行458,589,000股股票,募資總額131.98億元。

    中金公司董事長沈如軍在上市儀式上表示:“25年前,中金公司在深化改革開放的歷史浪潮中問世,成為中國首家中外合資的投資銀行;25年來,中金公司秉承‘以人為本,以國為懷’的歷史使命和‘植根中國,融通世界’的服務理念,全方位深耕‘雙基六柱’的業務架構,機構、高端、跨境等方面業務成績驕人。”

    中金公司首席執行官黃朝暉表示:“H股上市、并購重組、再到今天成功登陸A股,中金公司一路走來,一路成長。站在新的起點,中金公司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以創新引領、以奮斗支撐,通過卓越、值得信賴的金融服務,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國家繁榮和個人幸福。”

    中金公司此次A股IPO采用市場化定價機制,發行價28.78元/股,并引入包括全國社保基金、國調基金、國新投資等國家隊,及阿布達比投資局等頂級外資主權基金在內的17家戰略投資者,上述戰略投資者最終合計獲配137,576,700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30%,鎖定期限為12個月-36個月。在回撥機制啟動后,網下最終發行股票數量為86,759,300股,網上最終發行股票數量為234,253,000股。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08545127%,有效申購倍數為1,170.26倍。

    中金公司本次A股IPO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公司運營資金,支持公司境內外業務發展。同時,公司將利用本次募集資金進一步加強在金融科技、國際化等戰略領域的投入,并適時把握戰略性并購機會。在業務發展規劃上,中金公司將做強優勢業務,鞏固投資銀行、股票業務、固定收益等方面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全面覆蓋優質客戶,探索新的業務模式,使優勢業務在公司的支柱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將做大新興業務,提升投資管理、財富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加快擴大業務規模,建立并維持市場領先地位,使新興業務成為提升公司長期價值的重要引擎。

    --正文結束--

    關于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03908.HK,601995.SH)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為境內外企業、機構及個人客戶提供綜合化、一站式的全方位投資銀行服務。自1995年成立以來,公司始終秉承“以人為本、以國為懷、勤奮專業、積極進取、客戶至上、至誠至信”的經營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國的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并成為未來金融體系的核心參與者。公司擁有境內外證券類業務經營資質,并已建立覆蓋廣泛的國際化業務網絡。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在境內設有多家分、子公司,并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擁有超過200個營業網點,同時在中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舊金山、法蘭克福、東京等國際金融中心設有機構,具備境內外及跨境一站式服務能力。公司擁有包括投資銀行業務、股票業務、固定收益業務、投資管理業務、財富管理業務和研究業務在內的全面均衡發展的業務結構。

    ]]>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