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氣候伙伴計劃》由信和集團牽頭,并由香港通用檢測認證有限公司(SGS)作為「策略伙伴」,以支持供應鏈碳數據的專業驗證工作。計劃亦邀得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中小企可持續發展學會及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作為「知識伙伴」,分享碳管理的經驗及策略,參與的供應商可透過工作坊及簽署約章,認識和實踐碳管理。計劃于日前舉辦啟動儀式暨專題座談會,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李學賢先生、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集團總法律顧問及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總監周冠英先生、香港通用檢測認證有限公司管理與保證部總監關靜儀女士、信和集團財務總監兼財政聯席董事周承雯女士,以及50多位來自不同界別的供應商代表出席。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李學賢先生于《供應商氣候伙伴計劃》啟動儀式致辭時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正積極發展可持續披露生態圈,務求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并達到國家的『3060』雙碳目標。企業如果能及早進行綠色轉型,不僅能為社會貢獻力量,還能在未來的綠色低碳經濟中獲得競爭優勢。我期望更多供應商加入減碳行列,共同踏上香港的綠色轉型之路,為下一代構建低碳未來。」
信和集團財務總監兼財政聯席董事周承雯女士亦指出:「氣候變化為近年全球關注的重大議題,我們深信除了提升企業自身的氣候抗御力,更應攜手合作應對氣候挑戰。很高興能在各界支持下,推出今次的《供應商氣候伙伴計劃》,集合大家的專業知識及力量,為推動香港的可持續供應鏈發展出一分力。我們衷心感謝環境及生態局和香港交易所,一直帶領及支持本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工作,并期望未來繼續連系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實踐減碳措施及行動,同心協力營造更可持續發展的環境。」
計劃將定期為供應商提供學習體驗,透過分享交流知識和專業技術,讓供應商及其員工獲得相關知識,借此推動收集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鼓勵并啟發他們加強碳管理,制訂最佳實踐方案。此外,計劃亦會提供各類體驗活動以提高參加者的減碳意識,包括「一喜種田」農務工作坊、海洋公園浮潛體驗及認識珊瑚保育、參觀信和創意研發室及The Spark等。目前已有約40家供應商參與,其中超過半數更簽署加入《碳管理約章》,支持信和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愿景2030》及溫室氣體范疇三減排目標,優化氣候相關信息披露及碳管理報告。
香港通用檢測認證有限公司管理與保證部總監關靜儀女士表示:「SGS 深感榮幸能參與《供應商氣候伙伴計劃》,為信和集團的供應鏈碳數據提供專業驗證支持。我們亦很榮幸見證信和集團成為香港首批獲得ISO 20400:2017可持續采購指南證書的發展商,將可持續理念融入供應鏈管理。」
信和集團一向致力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業務各個層面,并鼓勵同事、租戶及住戶共同實踐可持續發展理念。早前舉辦的「信和可持續發展月」包括10場多元化的參觀、研討會及體驗活動,吸引了超過200位同事參與。活動內容涵蓋ESG趨勢研討會、「一喜種田」工作坊、浮潛體驗、EcoBricks環保磚廠參觀及廚余首飾工作坊等,旨在啟發參加者的可持續發展思維,并促進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
香港2025年4月2日 /美通社/ -- 信和集團(「集團」)一向重視培育及吸引人才,積極支持創科生態圈發展。「信和創意研發室(Sino Inno Lab)」及The Spark自去年進駐北部都會區至今,已接待來自本地院校、大灣區及海外初創企業、機構、院校及教育機構逾1,500名訪客參觀,促進業界交流。日前The Spark首次在朗壹廣場舉辦「社區健康科技日」,將創科帶進社區,邀請本地大學初創企業參與展出,并聯同推廣健康生活的機構hive提供多項身心靈活動體驗,吸引逾500人次參加,包括來自北區基層家庭,鼓勵他們關注身心健康,同時提高對健康科技的認知。
「信和創意研發室」致力為本地、內地及海外初創企業、科研人員和科技公司提供沙池平臺,測試及驗證創新意念和發明,并共同開發尖端方案,進一步發揮香港匯聚粵港澳?灣區、連通內地與世界橋梁的??,有助香港創科產業開辟更廣闊的發展機遇。位于朗壹廣場的「信和創意研發室」面積逾4,000平方尺,還設有The Spark為創科人才提供開放的交流平臺和共享工作空間。為慶祝踏入一周年,The Spark特別舉辦以身心靈健康為主題的「社區健康科技日」,邀請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及香港大學(港大)的初創企業團隊,展示相關科技產品及應用方案。
PanopticAI是一家深度科技公司,憑藉科大的學術和科學研究,運用人工智能提取健康數據與分析,推出全球首款用于無接觸脈搏率測量的行動應用程式。活動中與初創公司Lify Wellness合作推出「養生之旅」,透過人工智能面部掃描取得健康數據,并提供個人化草本茶建議予參加者享用。PanopticAI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黃君朗博士表示:「很高興能夠參與『 社區健康科技日』 ,有機會向巿民親身介紹我們的AI技術,讓我真切感受到研發成果對巿民的幫助。同時,我們的團隊也能透過用家的反饋和互動獲得啟發,這鼓勵我們繼續研發和提升產品的應用,希望能將健康科技融入生活,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另一家同樣起源于科大的初創企業,本地共享單車品牌LocoBike,透過 360° VR 單車體驗推廣健康生活和環保出行,并融入北部都會區的自然風光和單車運動的教育元素。還有源自港大科研,并且經過VOTANIC改良的技術成果,透過高性能洞穴式虛擬實境系統,提供沉浸式360° VR保齡球體驗,結合健康、娛樂和尖端科技,以逼真的互動和物理效果,展現出香港在虛擬實境和人工智能的創新潛力。
信和集團集團聯席董事黃永龍先生表示:「信和集團一直透過多元化方式推動創科生態圈發展,包括成立『 信和創意研發室』 和The Spark,積極協助壯大人才庫,推動普及創科文化,期望將創科融入生活,從而推動創科發展。我們深信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及發展,創新科技將走進社會日常生活,既為巿民帶來便利,同時拓展無限的發展潛能。我們衷心感謝所有合作伙伴、業界、商戶和地區團體的支持及參與,未來希望進一步利用科技連系社區,推動創科氛圍,為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注入動力。」
許多參加者表示活動讓他們耳目一新,體驗到人工智能為生活帶來的好處,也有家長表示人工智能下棋機械人及身心靈試玩活動對小朋友來說既新穎又有趣。是次活動特別邀請了秉持相同理念的朗壹廣場租戶合作,包括hive提供泰拳防衛練習、瑜伽呼吸訓練、痛點舒緩體驗等免費活動。此外,還有租戶First Climb提供攀石體驗,鼓勵大眾積極運動,舒展身心。
朗壹廣場一向提倡工作與生活平衡,經常舉辦各類健康相關活動,包括瑜伽課程、跑步及單車活動等。除了占地2萬平方尺露天草坪公共空間,還有完善的單車徑路線從荃灣經屯門延伸至元朗南生圍,并設置單車泊車處、更衣室和淋浴設施,以及電子儲物柜等,推廣主動出行。朗壹廣場早前更榮獲全球唯一認可的房地產主動出行認證ActiveScore的「金級」認證,充分肯定其對低碳及主動出行的努力。
]]>香港2025年1月27日 /美通社/ -- 大澳文物酒店年度開放日將于 2025 年 2 月 8 日及 9 日舉行,予公眾親身探索這座百年古跡以及香港首間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獎項的酒店。
今年,酒店除了有各式新春喜慶裝飾、大澳特色美食及免費導賞團,更首次融合 AR 擴增實境科技,讓大家以別開生面的方式了解酒店前身作為舊大澳警署的歷史故事和原貌,欣賞這座活化歷史建筑。
此外,廣受歡迎的「搖櫓舢舨水鄉游」將再次登場。大澳文物酒店與大澳文化協會亦將合作推出「傳統漁網編織工作坊」,為參加者帶來更豐富的香港漁村文化體驗。
焦點活動
開放日住宿優惠
優惠期為 2025 年 2 月 7 日至 9 日,每晚由港幣$1,500*起。
禮遇包括:
預訂及詳情:https://www.taioheritagehotel.com/tc/stay/packages/open-house-package/
開放日優惠
大澳文物酒店導賞團
由活現香港(Walk in Hong Kong)培訓的青年大使將擔任導賞員,分享舊大澳警署昔日的故事。今年,我們更首次利用 AR 擴增實境科技,呈現酒店原有作為舊大澳警署的面貌,為大家提供一個真實、生動的沉浸式參觀體驗,猶如時光倒流般細味過去。
導賞團時間表
2025 年 2 月 8 日 (星期六) |
2025 年 2 月 9 日 (星期日) |
下午 12:30 – 下午 1:30 |
上午 11:00 – 中午 12:00 |
下午 2:00 –下午 3:00 |
下午 12:30 –下午 1:30 |
下午 3:15 –下午 4:15 |
下午 2:00 –下午 3:00 |
下午 4:30 –下午 5:30 |
下午 3:15 –下午 4:15 |
下午 4:30 –下午 5:00 |
名額:每節 120 人,每節約 20 分鐘。(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集合地點:大澳文物酒店正門旁涼亭
詳情及報名:https://www.taioheritagehotel.com/tc/hotel-open-house/
搖櫓舢舨水鄉游
舢舨是大澳漁村昔日最初使用的人力交通工具,由于當時還未有橋連接棚屋,因此舢舨在漁村便擔當著重要的角色。為了讓旅客感受舊日的水鄉生活,大澳文物酒店與大澳文化協會于 2025 年 2 月 9 日合辦「搖櫓舢舨水鄉游」。活動每節約 40 分鐘,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首先于大澳漁家影像館欣賞紀錄影片「嶼舟漁鄉」,分享傳統舢舨制造過程,并展示大澳三利船廠制作舢舨的傳統工具。接著參加者將乘坐傳統舢舨游覽河涌,以獨特角度感受大澳豐富蘊藉,細味水鄉百年風華。大澳原居民更會一邊搖櫓,一邊分享水鄉故事及舢舨文化。
搖櫓舢舨水鄉游時間表
2025 年 2 月 9 日 (星期日) |
中午 12:00 –下午 12:40 |
下午 12:20 –下午 1:00 |
下午 12:40 –下午 1:20 |
下午 1:00 –下午 1:40 |
下午 1:40 –下午 2:20 |
下午 2:00 –下午 2:40 |
下午 2:20 –下午 3:00 |
下午 2:40 –下午 3:20 |
下午 3:00 –下午 3:40 |
名額:每節 15 人,每節約 40 分鐘。(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集合地點:大澳漁家影像館門口 (巴士站對出)
活動及報名詳情:請瀏覽大澳文化協會官方 Facebook 平臺(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8WoYccIT423dwqGdBi4rsbsdpzoJYHy_qUeF7FqXgcazYTg/viewform)
傳統漁網編織工作坊
由大澳文化協會主辦,并由大澳漁民示范以傳統工藝編織出現代漁網產品,讓參加者體驗地道的漁村文化,并在活動結束后將手作作品帶回家,留下美好難忘的回憶。
地點:大澳文物酒店
*附設相關條款及細則。 |
香港2024年9月23日 /美通社/ -- 由香港-東盟協會舉辦的「東盟電影節2024」,從本月初開幕至9月28日于本港多個電影院免費放映,首次齊集來自東盟十國精選電影。香港特區政府積極促進與不同東盟國家的連系并開拓新機遇,是次電影節旨在促進文化聯系以配合「一帶一路」倡議。承蒙學生及公眾的熱烈反響,電影節超過3,500張包括電影及映后座談會的門票全部換罄。電影節于上周五(9月20日)舉行了慶祝酒會,邀得來自政府及相關機構、東盟十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合作伙伴、支持機構及電影業界的代表聚首一堂,共慶東盟的多元電影文化。
東盟電影節2024得到來自東盟十國的總領事或代表的鼎力支持,增加電影節的節目內容及參與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先生,GBS,JP (圖中)、東盟國家代表暨汶萊駐香港總領事Ainatol Zahayu Mohammad女士(左六)、香港-東盟協會顧問委員會成員陳智思先生,GBM, GBS,JP (左五)、香港-東盟協會主席黃永光先生,SBS,JP(右六) 主持慶祝酒會,東盟各國包括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的總領事或領事館代表亦親臨支持。
慶祝酒會獲各界嘉賓出席支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先生,GBS,JP、東盟國家代表暨汶萊駐香港總領事Ainatol Zahayu Mohammad女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一帶一路」專員何力治先生、香港-東盟協會顧問委員會成員陳智思先生,GBM,GBS,JP、香港-東盟協會主席黃永光先生,SBS,JP、來自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駐香港總領事或代表,以及東盟電影節2024的合辦機構、場地伙伴和支持機構的代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先生,GBS,JP表示:「香港作為中西文化匯聚的地方,以及內地與世界各地的『超級聯系人』,我們很榮幸能夠與東盟電影結緣。我向所有東盟電影人致敬,他們投入了時間、創意和熱情,為影展帶來多套精彩的電影。我相信他們的努力和才華、對電影的熱情和專注,以及樂于分享經驗,將啟發東盟和香港新一代電影人追隨他們的步伐,達致薪火相傳。」
東盟國家代表暨汶萊駐香港總領事AINATOL ZAHAYU MOHAMMAD女士表示:「東盟各國憑藉多元文化、故事和藝術表演,編織成一幅活力錦繡。而香港一直擔當連接東盟和中國內地的國際樞紐。除了商業和貿易之外,鼓勵文化交流、分享理念及協同合作也是增強東盟國家與香港及中國內地之間聯系的重要一環。」她強調:「東盟電影節代表了香港與東盟文化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展現文化交流和共同創作的重要性。東盟電影節借助電影的力量創造共同語言,令觀眾能投入故事、對東盟友鄰國家的生活情景產生共鳴,藉此跨越界限及加強各方聯系,從而創造能互相理解及欣賞的氛圍。」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一帶一路」專員何力治先生認為:「『一帶一路』的倡議尤其著重人與人之間的聯系。電影擁有能夠令人團結、促進尊重與理解、以及觸動心靈的非凡力量,而東盟電影節正正能表現跨文化連結及多樣性。我衷心祝賀香港—東盟協會這個『一帶一路』活動之一今年能夠繼續取得成功。我期望大家一同欣賞電影之余,更能一同感受我們之間緊密深厚的聯系。」
香港-東盟協會顧問委員會成員陳智思先生,GBM,GBS,JP表示:「香港以多元的藝術和文化背景而聞名,為游客和觀眾提供了各式各樣的藝術和節慶活動。隨著很多本地及國際文化和藝術盛事在港舉行,進一步凸顯了香港的活力和豐富的文化色彩。東盟電影節成功展示了東南亞多姿多彩的文化和藝術表達方式,通過不同類型的電影為年輕人提供探索東盟國家文化的機會。我們非常感謝各東盟國家的駐香港總領事館、合作伙伴以及所有參與團體和機構對本屆電影節作出的寶貴貢獻,亦很高興見到加強香港與東盟關系的共同愿景得以實現。」
展示東盟的電影實力 深化文化交流
來自東盟國家的電影作品于亞洲及國際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許多來自該地區的電影、電影制作人和藝術家的作品備受贊譽和認可。東盟電影節2024展出超過20部電影,當中9部電影制作團隊更有出席映后座談會。部分香港電影業內人士如《淪落人》的導演陳小娟和《過時?過節》的導演曾慶宏,以及本地及東盟國家的學生亦獲邀出席座談會互相交流,共同討論關于地區、文化及跨世代等話題。在座談會上,觀眾對電影創作靈感、文化背景及東盟電影制作團隊對香港觀感等話題展現了濃厚興趣。同時,許多東盟電影制作團隊均表達了他們此次到訪香港及中國內地的興奮之情,盼望日后有機會跨地區合作,進一步交流嶄新創意,為電影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東盟電影節2024由多個界別攜手推動,包括香港-東盟協會、駐香港東盟國家的總領事館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包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處、M+、亞洲協會香港中心、「一帶一路」辦公室、香港金融發展局、香港貿易發展局、投資推廣署、團結香港基金以及所有參與商會及機構。欲了解更多有關電影節的資訊,請瀏覽東盟電影節2024網站: https://aseanfilmfest.org/。
高清圖片可在以下連結下載 –
網址: https://gallery.sinclaircomms.com/gallery/ASEAN-Film-Festival-2024
密碼: talkofthetown
請按此下載高清照片。
香港2024年9月12日 /美通社/ -- 香港首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得獎酒店大澳文物酒店與大澳文化協會合作,呈獻首屆大澳搖櫓夜彩游,慶祝中秋佳節及國慶。是次獨特體驗活動將于2024年9月15日至10月13日期間周末及公眾假期*舉行,與村民及來客共慶節日,親身感受大澳豐富蘊藉,細味水鄉百年風華。
人力搖櫓驅動的傳統舢舨是大澳村民昔日運輸及來往河涌的主要交通工具。游客將乘坐搖櫓舢舨,細聽搖櫓師傅口述水鄉歷史。透過搖櫓夜彩游,大澳居民能重溫過往回憶,而來客亦能以獨特方式與摯愛共慶中秋佳節及國慶。
是次體驗活動的另一亮點為大澳首創河上光影故事體驗「印象大澳 漁民與光」,透過剪影以及手扎彩燈呈現大澳漁村的日常,讓來客一睹漁村的風貌。
有興趣參與人士可按此報名及體驗大澳搖櫓夜彩游,活動費用全免,先到先得,額滿即止。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按此瀏覽大澳文化協會網頁。
大澳文物酒店亦于2024年9月15日、18日、21日及28日呈獻「大澳舢舨夜游住宿計劃」。計劃專享禮遇包括一晚住宿、雙人晚市套餐、雙人早餐、精選秋月禮品以及大澳舢舨夜游體驗。客人能與家人摯愛在光影璀璨的大澳漁村享受獨一無二的佳節氣氛,于醉人的秋色下享受溫馨美滿。此外,酒店餐廳Tai O Lookout由9月14日至18日供應「中秋節下午茶」;而凡于9月15日、18日、21日及28日惠顧「大澳?真味下午茶」,更可享用大澳搖櫓夜彩游乙節。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按此瀏覽大澳文物酒店官方網站。
營運大澳文物酒店的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黃永光先生表示:「我們很榮幸有機會保育大澳社區深厚的歷史蘊藉和建筑瑰寶,并衷心感謝大澳文化協會及大澳社區對這項饒富意義的項目大力支持。大澳搖櫓夜彩游向傳統智慧和集體回憶致敬,更讓年輕一代及游客享受大澳漁村秋月美景,締造難忘美好回憶。」
大澳文化協會總干事黃志泉先生表示:「昔日舢舨在河涌上縱橫,一槳一櫓都承載著努力和情誼。傳統搖櫓舢舨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傳承著大澳的過去、生活、以及精神的橋梁。」
大澳文物酒店由建成于1902年的二級歷史建筑舊大澳警署活化改建而成,致力保育這項建筑瑰寶的歷史價值。酒店自2012年3月開業以來以非牟利社會企業模式運作,盈余用于建筑保育,與社區緊密連系,推動生態旅游。酒店自開業至今已接待逾200萬位本港及海外訪客,并參與逾百項社區服務。
*活動僅于 15/9、18/9、21/9、28/9、1/10、5/10、12/10 和 13/10 舉行。
]]>香港2023年8月23日 /美通社/ -- 香港與東盟各國一直在貿易和文化交流保持緊密聯系。香港-東盟協會深明多元文化對東盟各國的重要性,并舉辦首屆東盟電影節(AFF),于8月4日至19日期間帶來21 場電影放映,壓軸放映活動亦于西九文化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作為今年電影節的圓滿落幕。
首屆東盟電影節于西九文化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壓軸放映活動,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楊潤雄先生(圖中)、印尼旅游和創意經濟部Deputy for Digital Economy and Creative Products的Muhammad Neil El Himam 先生(左六)、香港-東盟協會主席黃永光先生(右六)出席,東盟各國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的總領事或領事館代表亦親臨支持。
當晚活動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楊潤雄先生, GBS, JP、印尼旅游和創意經濟部Deputy for Digital Economy and Creative Products的Muhammad Neil El Himam 先生、香港-東盟協會主席黃永光先生, SBS, JP、陳智思先生,GBM,GBS,JP及馮華健先生, SBS, SC, KC, JP出席支持。東盟各國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的總領事或領事館代表亦親臨現場,與其他合作機構代表包括來自不同國家的商會、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M+、the sky(奧海城)、香港貿易發展局、投資推廣署及團結香港基金,一同支持及參與慶祝活動。
香港擔當促進創意產業合作交流的重要橋梁
香港特別行政區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楊潤雄先生, GBS, JP表示:“我衷心感謝香港-東盟協會舉辦東盟電影節,將多元化的東南亞電影帶給香港觀眾,促進文化交流,配合中央政府《十四五規劃綱要》將香港定位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策略性方向。特區政府致力向世界各地觀眾推廣香港電影業─我們的重要創意產業。我們鼓勵香港電影業界積極參與各類國際電影節,進一步加強與海外業界的聯系,展示香港豐富的文化歷史和獨特的電影作品,維持香港于亞洲電影業的重要樞紐地位。 ”
壓軸電影放映會慶祝跨文化交流
東盟電影節2023于壓軸活動當日放映印尼獲獎電影《娜娜的逝水年華》。印尼旅游和創意經濟部Deputy for Digital Economy and Creative Products的Muhammad Neil El Himam 先生表示:“印尼電影業歷史悠久,一直以電影為媒介,剖析重要的社會議題,并與觀眾建立聯系。《娜娜的逝水年華》是一部由印尼導演卡米拉.安迪妮執導的歷史劇情電影,電影以1960 年代末期印尼政局動蕩為背景。我希望在座觀眾能透過這部電影進一步認識印尼文化。香港作為亞洲的國際樞紐,是連系各地文化、促進鄰近各國增進了解的最佳地方。電影只是其中一種方法,我相信香港、印尼和其他東盟國家可通過更多類似的文化交流平臺,進一步加強合作。”
首屆電影節加強香港與東盟地區的文化聯系
香港-東盟協會主席黃永光先生表示:“多年來東盟與香港擁有長期而鞏固的合作伙伴關系,特區政府行政長官于上月到訪東盟國家的成功,更凸顯了雙方的緊密合作關系。我們希望透過東盟電影節,向香港觀眾呈現東盟國家豐富的電影作品,藉此加深對其他國家文化的了解。電影節亦可展現香港在創意產業的實力,以及擔任連系東盟和中國內地的橋梁。”
東盟電影節 2023為期兩周,邀得逾600名本地學生及在港就學的東盟學生觀賞14 部精選電影,黃永光先生續指:“我期望年輕一代享受探索東盟豐富且深厚的文化底蘊,并啟發更多的合作及聯系。今屆東盟電影節得以順利舉行,實在有賴東盟各國駐香港總領事館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衷心感謝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M+、the sky(奧海城)、香港貿易發展局、投資推廣署及團結香港基金,以及所有參與商會及機構。”
高解像度圖片可在以下連結下載
網址: https://gallery.sinclaircomms.com/gallery/ASEAN-FILM-FESTIVAL-2023
密碼: talkofthetown
香港2023年8月15日 /美通社/ -- 東盟電影節旨在透過電影細述的故事,促進跨文化交流,日前于M+戲院舉行柬埔寨得獎電影《白樓》特別放映會,邀得超過 40 名年青人和嘉賓一同欣賞,包括柬埔寨駐港副領事彭蒂妲女士(Phoeung Chanthida)與香港-東盟協會主席黃永光先生。《白樓》導演寧卡維先生(Kavich Neang)亦親臨現場,與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有限公司(「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助理可持續發展總經理郭鎧怡女士探索柬埔寨的文化遺產,讓觀眾加深對柬埔寨文化的理解。
「東盟電影節具有重要意義,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平臺來展現、分享和表彰東盟地區多元化及豐富的電影作品,體現出當地的文化和傳統。這次電影節的目的不僅是促進文化交流,也讓公眾更深入理解和欣賞多元的東南亞文化體驗,特別是年輕一代,」柬埔寨駐港總領事彭靜女士 (PECH Puthisathbopeaneaky)認為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電影節將有助推動文化外交,強化各國的緊密聯系。她表示:「展望將來,我們希望提升大眾對東盟不同文化和傳統的興趣,亦期待香港和東盟國家繼續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鼓勵文化交流。」
深入剖析柬埔寨文化及遺產保育的重要性
《白樓》是導演寧卡維執導的首部劇情片,以20歲年輕人Samnang的視角,細說家園面臨拆遷的經歷。Samnang面對家人、朋友和鄰居的壓力,處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這個處境亦恰好反映柬埔寨的命運;電影透過白樓的故事映照出柬埔寨社會的共同回憶和活力。電影亦展現出文化藝術作品,如何透過闡述社區經歷過的人和事,呈現歷史文物保育和社區發展的信息。白樓不只是一座歷史建筑,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設計亦讓所有曾目睹其風彩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白樓》導演寧卡維先生表示:「制作這部電影的靈感源自我的個人經歷。白樓充滿不同故事,而親眼看著自己的鄰居收拾行裝離開家園,實在令我百感交集。我深切渴望記錄這建筑裝載的意義和回憶。雖然白樓的外觀經過歲月洗禮,但它蘊含厚重的文化價值,對柬埔寨而言是無價瑰寶。我很榮幸這部電影可以于東盟電影節放映,向不同國家的觀眾介紹柬埔寨獨特的歷史和文化。」
寧卡維導演對保護具歷史文化地標的見解,正好與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所作出的努力相符,認為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助建立大眾對社區的認同,并加強人與社區的聯系,故一直致力活化及保育歷史建筑,提高其觀賞性和意義。郭鎧怡女士亦分享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與志同道合夥伴的合作經驗,包括與本地藝術家、文化組織和本地社區,共同保育及推廣香港大澳的文化遺產。自保育項目于2012 年 3 月開展以來,已吸引超過 170 萬學生和公眾參與。
啟發香港青年 培養跨文化意識
香港-東盟協會主席黃永光先生表示:「衷心感謝柬埔寨駐港總領事彭靜女士的支持及推介,把這部獨特的電影帶給香港觀眾。我非常欣賞文化藝術媒介在保育和推廣文化遺產方面所擔當的角色,見到年輕人對電影及柬埔寨文化充滿興趣,我亦深感鼓舞。」他續說:「中國與東盟各國多年來是彼此最大的貿易夥伴,我們也有著互動和互相學習的悠久歷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希望東盟電影節會啟發香港年青人探索東盟成員國的多元文化,通過促進強大的貿易和文化交流,我們能夠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東盟的團結和友誼。」
東盟電影節已于8月4日開幕,并將于8月19日完滿結束。逾600名本地學生及在港就學的東盟學生獲邀觀賞21場于各區放映的精選電影。公開放映門票現可于M+ 戲院以及 the sky(奧海城)網站購買。
東盟電影節2023由香港-東盟協會、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及多個合作夥伴,包括亞洲協會香港中心、M+、the sky(奧海城)、香港貿易發展局、投資推廣署及團結香港基金攜手合作推動,屬非營利性質。
有關電影更多資訊,請瀏覽 https://www.aseanfilmfest.org/zh-cn 。
《白樓》導演寧卡維先生(左二);香港-東盟協會主席黃永光先生(左三);柬埔寨駐港副領事彭蒂妲女士(右三);香港-東盟協會總干事謝昭暉先生(右二);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助理可持續發展總經理郭鎧怡女士(右一);信和集團集團企業市務及傳訊部總經理李玲鳳女士(左一)
高解像度圖片可在以下連結下載
網址: https://gallery.sinclaircomms.com/gallery/ASEAN-FILM-FESTIVAL-2023
密碼: talkofthetown
香港2023年7月31日 /美通社/ -- 香港-東盟協會宣布將于2023年8月4日至19日在香港舉行首屆東盟電影節。東盟電影節2023由香港-東盟協會、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駐香港總領事館,以及多個合作夥伴攜手推動,屬非營利性質。電影節獲M+以及亞洲協會香港中心(亞洲協會)支持作為合辦機構,一系列來自東南亞的精選電影,將分別于M+戲院、亞洲協會麥禮賢劇場及the sky(奧海城)放映。
東盟電影節期望透過電影細述的故事,與香港觀眾分享美麗及多元化的東盟文化與習俗,加深觀眾對東南亞文化的理解。為期兩周的電影節,將邀請超過600名本地學生、青少年及在港就學的東盟學生觀賞21場精選電影。電影節期間將會舉辦分享會,邀請電影導演及演員豐富觀眾的體驗。
香港-東盟協會主席黃永光先生表示:「我們期望透過東盟電影節為社會大眾,尤其是年輕一代,提供一個促進跨文化聯系的平臺。炎炎夏日,希望年青人能夠在電影院一邊欣賞電影消暑,一邊接觸及認識東南亞。我們衷心感謝東盟各國總領事及其他合作夥伴的支持,包括亞洲協會、M+、the sky(奧海城)、香港貿易發展局、投資推廣署及團結香港基金,讓東盟電影節得以落實舉行。」他續道:「香港-東盟協會旨在促進香港與東盟之間的相互了解,并加深兩地之間的文化和經濟聯系,期望電影節能夠進一步推動雙方合作,共同創作更多精彩作品。」
將蓬勃發展的東盟電影業帶到香港
許多著名的東盟導演和演員憑著創意和獨特的敍事手法,在世界各地屢獲殊榮。由溫暖感人的劇集到驚心動魄的驚悚電影,東盟電影工作者為全球的大銀幕作出了重大貢獻。
香港一直被公認為亞洲電影業的中心,并以其豐富的歷史和獨特電影題材而聞名。多年來,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和振興本地創意產業,并透過業界倡議及設立基金等,鼓勵香港與亞洲國家電影制作人合作。在政府各部門、各大機構和業界人士的支持下,東盟電影節期望進一步響應政府的努力,吸引更多東盟創意人才。
東盟電影節精選電影均出自于各國獲獎導演之手筆,讓觀眾一睹東南亞國家的多元文化和歷史遺產,即將放映的電影包括:
有關電影更多資訊,請參閱附錄或瀏覽https://www.aseanfilmfest.org/zh/。
公開放映門票現可于M+ 戲院以及 the sky(奧海城)網站購買。
高解像度圖片可在以下連結下載
網址: https://gallery.sinclaircomms.com/gallery/ASEAN-FILM-FESTIVAL-2023
密碼: talkofthetown
附錄一:電影資訊
電影 |
劇情概要 |
娜娜的逝水年華 印尼 | 卡米拉.安迪妮 | 103' |
故事在印尼60年代末期,娜娜因政治動蕩失去家人,雖然嫁給了富有的老年丈夫重新生活,但悲痛的過去仍縈繞在夢中,同時也默默忍受制度束縛。直到有一天,她意外地找到了意想不到的友誼。 |
白樓 柬埔寨 | 寧卡維 | 90' |
寧卡維的2019紀錄片《金邊白樓的前世今生》紀錄了金邊白樓被清拆前的事,隨后以劇情片《白樓》為故事主軸,描述青年Samnang面臨白樓即將拆除的現實,同時來自家人、朋友和鄰居的壓力讓他發現從前安穩的家園未必能跟上時代的變化。 |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 泰國 |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 114' |
波米叔叔患上嚴重的腎病,愿能與在世家人見最后一面,但這被亡妻的靈魂和化身為叢林生物的失蹤兒子所打亂,因此他決定在離世前展開一段未知的旅程。這榮獲2010年康城影展金棕櫚獎的電影以不尋常的景觀、迷離的音效,讓觀眾沉浸于波米叔叔的想像世界中。 |
瑟撒剛歷險記 泰國 | 帕玥肴卡璨 | 82' |
泰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手繪動畫長片,改編自19世紀泰國的史詩《人魚傳說》,講述瑟撒剛騎著魔法龍馬踏上尋父之旅。制作因資金短缺和導演健康欠佳,而被迫中斷,故事未能完整呈現。 |
暹羅訣:九神戰甲 泰國 | Nat Yoswatananont及甘.方蘇旺 | 102' |
拉瑪貼王國遭夜叉族入侵,泰拳戰士奧特與女海盜小蘭、神秘夜叉瑪拉達以及猴王瓦達相遇,為挽救苦難中的王國,開始這場結合了勇氣、友誼和武術精髓的壯闊冒險! |
綠地黃花 越南 | Victor Vu | 103' |
電影講述了越南1980年代,在貧窮農村生活的Thieu和Tuong的感人童年故事,描繪著兄弟之間既有爭拗也有溫馨的畫面。這部改編自小說的電影曾被提交到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越南代表參選作品。 |
Yen's Life 越南 | Tuan Vu Dinh | 107' |
可愛的10歲鄉村少女Yen因父母的安排下被迫嫁給一個9歲男孩Hanh,而這感人的故事講述了越南婦女在克服困難和尋找幸福方面的毅力和美德。 |
思念家園 印尼 | Bene Dion Rajagukguk | 114' |
這部喜劇作為印尼代表作品,參加角逐第95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該片講述了一對已婚夫婦為了說服疏離他們的孩子趕在節日前回家,而假裝離婚的故事。 |
靈界回路 老撾 | 馬蒂·杜 | 116' |
這是一部由首位老撾女電影制作人,馬蒂·杜所執導的超自然戲劇電影。一位老隱士希望借他五十年前目睹死亡的靈魂助他回到過去,試圖阻止他母親因肺結核而痛苦臨終的悲劇發生。 |
安華:不為人知的故事* 馬來西亞 | 薇瓦.韋絲蒂 | 108' |
這部傳記電影描述了馬來西亞第十任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在馬哈迪內閣擔任財政部長的經歷,以及他被解雇并隨后被監禁的遭遇。此外,電影還記錄了馬來西亞政治動蕩時期改革運動的開端。 |
去吧!女神兵團 泰國 | 查亞諾普.布恩帕拉科布 | 118' |
阿柏和阿靜自中學時期開始就是互有好感的密友,卻唯恐分手收場而不敢突破友情關口。雖然戀人未滿,但二人都重視彼此。經過多年阿柏決心向阿靜表白,但是要讓女神成為他的戀人并不容易。 |
兇靈祭 泰國 | 班莊.比辛達拿剛| 131' |
在泰國東北部的小村落中,紀錄片攝制隊跟隨巫師念和她的侄女敏拍攝數月,發現敏行為異常,似乎被不知名的邪靈附身…這部超自然恐怖電影曾入圍第25屆富川國際奇幻電影節的最佳特輯電影,并作為泰國參賽作品角逐第94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 |
我們的故事之沉默的年代 2 新加坡 | 梁志強 | 91' |
故事繼上集講述阿坤、Osman和Shamugam成立了政黨C.M.I.,參加1988年的大選。當競選越掀越熱烈時,阿坤想盡各種辦法來獲得人民的支持。 |
Akademi 文萊 | Siti Kamaluddin | 103' |
Hani接受嚴格的訓練,成為一名精英保安人員,負責保護文萊最珍貴的自然寶藏之一。 |
*只限非公開放映 |
附錄二:放映時間
日期 |
放映場地 |
||
M+戲院1 |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
the Sky(奧海城)3 |
|
4/8 (星期五) |
20:00 白樓 (90') |
18:30 Yen's Life (107') |
19:45 Akademi (103') |
5/8 (星期六) |
14:30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 (114') 15:30 瑟撒剛歷險記 (82') |
N/A |
17:20 兇靈祭 (131') 19:50 我們的故事之沉默的年代 2 (91') |
6/8 (星期日) |
18:00 娜娜的逝水年華 (103') |
18:30 靈界回路 (116') |
17:10 去吧!女神兵團 (118') |
11/8 (星期五) |
N/A |
18:30 綠地黃花 (103') |
19:50 我們的故事之沉默的年代 2 (91') |
12/8 (星期六) |
14:30 娜娜的逝水年華 (103') |
N/A |
19:30 去吧!女神兵團 (118') |
13/8 (星期日) |
N/A |
18:30 思念家園 (114') |
19:20 兇靈祭 (131') |
18/8 (星期五) |
20:00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 (114') |
18:30 暹羅訣:九神戰甲 (102') |
N/A |
1 M+戲院:香港九龍博物館道38號西九文化區M+ 2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劇場:香港金鐘正義道9號 3 the Sky(奧海城):西九龍海庭道18號奧海城2期1樓 |
香港2023年6月20日 /美通社/ -- 香港創新基金(「基金」)主辦的第二屆香港創科展(「創科展」)一連兩天 (6月17至18日) 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共吸引逾20,000 人次入場參觀。展覽期間,共120支本地及國際中小學創科新力軍展示其創意成果,更云集本港及國際科技企業及專家分享提升生活質素的創新科技,以及充滿教育意義且趣味十足的互動專區,現場氣氛熱烈,有助帶動社會創科熱潮。
第二屆創科展頒獎典禮更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大紫荊勛賢,SBS,PDSM,PMSM、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JP、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博士,SBS,JP及副主席黃敏華女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評審團主席 David Taji Farouki先生,以及身兼香港創科展評審委員的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細明先生,BBS,JP,及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岑浩璋教授,見證十支獲獎隊伍誕生,鼓勵本港年輕人繼續發揮創科精神。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大紫荊勛賢,SBS,PDSM,PMSM致辭時表示:「香港創科展讓青年人向大眾展示他們的創意成果,分享如何透過創新科技應對日常生活的挑戰,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鼓舞,亦是一個很大的鼓勵。我知道今年學界對香港創科展的反應很踴躍,當中有不少參賽作品,是專為傷健人士、獨居長者等社群而設計的,幫助他們改善日常生活,更好地融入社區。我在此肯定香港創新基金的悉心籌劃,以及各支持機構的參與,攜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共同營造社會創新氛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支持下,香港正全力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的創科實力雄厚,近年屢創佳績,其中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發明展覽之一—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香港今年就勇奪歷屆最多的近300個獎項,是去年得獎數目的1.5倍,更是2017年所得獎項的五至六倍。今次佳績證明香港創科和研發的潛力和實力不斷提升,并獲國際認可。」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評委會主席David Taji Farouki先生首次參與創科展,他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創科中心,加上背靠中國內地的獨特的優勢,有利香港吸引國際創科人才。香港創科展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充滿創意和熱情的年輕發明家展示其創意發明。香港學生的作品充份展現創意,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相信有助刺激香港年青人對創科的興趣及發展。」
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博士,SBS,JP致辭時表示﹕「香港創新基金致力推動本地創科生態圈發展,鼓勵從小培養創科精神。香港年輕人一向充滿創意,亦具備國際視野,創科展就是為他們提供一個向大眾展示創意的平臺,同學們的作品充份反映出他們對科學的熱誠和努力。我衷心感謝各評審委員會成員及合作伙伴的支持,還有老師、校長悉心指導,鼓勵年輕人追尋夢想。創新科技是帶動香港未來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和特區政府的推動下,我期待未來更多有潛力、有抱負的年輕人,為香港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合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第二屆香港創科展有賴各界支持,包括數碼港、香港科技園、香港大學、MIT Hong Kong Innovation Node和超過40個來自不同界別的合作伙伴,得以順利圓滿完成。展覽共接獲約400份來自近120間本地及國際學校約1,200名小四至中六學生及老師提交的作品,主題分別圍繞「智慧城市及智能家居」、「醫療及保健」、「可持續發展」及「奇思妙想」四大范疇。120支入圍隊伍師生于創科展上介紹他們的創作意念和研發過程,其中人工智能門衞(隊伍771)、智盒惜(隊伍606)及 Plantis(隊伍626)脫穎而出,分別獲得「小學組」、「初中組」及「高中組」的金獎,而公海保衞豚(隊伍616)則獲現場公眾投票選為「最受歡迎設計大獎」得主。
每年的香港創科展均設有互動專區,積極推動創科文化普及。今屆展覽設有適合親子同樂的互動專區,小朋友和家長盡情體驗科技的樂趣,通過游戲探索科技領域,包括了解星鏈工程和人造衛星研發的「香港航天科技產業發展」、以創意賦予塑膠第二生命的「波光塑影」、體驗真實賽車駕駛感受的「模擬駕駛體驗區」、運用科學原理制作獨一無二作品的「水凝分子實驗室」,以及展示自動化人工智能(AI)機器人產品的「創新科技」。香港創科展亦安排專題分享環節,邀請來自不同機構的嘉賓到場,分享創新科技在日常生活的應用及在國際巿場的發展,促進創科企業、學界與公眾互動交流,鼓勵更多年輕人培養敢創敢試、勇于實踐的精神。
香港2023年5月24日 /美通社/ -- 香港創新基金(「基金」)致力推動本港創新科技發展,去年首辦香港創科展(「創科展」)吸引逾11,000人次入場,反應熱烈。第二屆創科展將于6月17至18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FG展覽廳舉行,120隊來自本港中小學入圍師生隊伍,將展示他們的創意研究成果。一連兩天的展覽期間,大會亦邀請不同嘉賓分享如何運用創新科技提升生活品質,以及有關應用在國際巿場的發展,更特設互動專區透過富教育意義與趣味的活動體驗及交流,齊齊寓學于樂,探索創新科技的樂趣。活動現正接受網上預約登記,歡迎公眾免費入場。
香港創新基金舉辦創科展,為年輕人提供展示發明的平臺,旨在鼓勵他們發揮創意和科學精神,透過創新科技解決日常生活難題,從而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生態圈發展。本屆創科展以「大想頭 齊創新」為主題,自2022年9月起接受報名,共接獲約400份來自近120間本地及國際學校約1,200名小四至中六學生及老師提交的作品,作品主題分別圍繞智慧城市及智能家居、醫療及保健、可持續發展及奇思妙想四大范疇。
今年入圍作品顯示不少參賽同學透過觀察日常生活和關注社會熱門話題,思考如何運用創新科技提出嶄新的解決方案,包括預防疾病、環境保護、節約能源等方面。另外,參賽作品亦反映同學們關心社會,并對傷健人士、獨居長者、長期病患者等弱勢社群持有同理心,希望利用創新意念及科技協助他們應付生活上的挑戰,推動他們融入社區,促進多元共融。
來自不同行業超過40名的專家及學者所組成初選評審團,早前已完成初審,并選出120隊入圍隊伍。而評審團將按「小學組」、「初中組」及「高中組」分別選出優勝隊伍,并于頒獎典禮上公布結果。今年亦將繼續設有「最受歡迎設計大獎」,將由公眾于現場投票選出。歡迎大家到場支持喜愛隊伍及作品,共同見證得獎隊伍誕生。
場內設有四個充滿教育意義且趣味十足的互動專區,適合親子同樂,透過游戲與體驗,一起探索科技領域。當中包括:「香港航天科技產業發展」 ─ 讓大家了解更多星鏈工程及人造衛星的研發、應用及服務范疇;「波光塑影」 ─ 以創意賦予塑膠第二生命;「模擬駕駛體驗區」 ─ 參加者透過 Z-Challenger Academy 的模擬駕駛系統,有如親臨其境體驗真實的極速駕駛感受,學習機械工程及設計概念;「水凝分子實驗室」─ 參加者利用科學原理,發揮創意,制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今年創科展更安排專題分享環節,邀請來自不同機構的嘉賓到場,分享創新科技在日常生活的應用及在國際巿場的發展,促進創科企業、學界與公眾互動交流。首屆創科展的得獎作品「食品鉀濃度降低裝置」和「舞樂無限」的創作者,亦會于現場分享他們的寶貴的創科歷程,鼓勵更多年輕人培養敢創敢試、勇于實踐的精神。
第二屆香港創科展及頒獎典禮活動詳情 |
|
日期及時間:
|
2023年6月17日(星期六 上午10時 – 下午6時) 2023年6月18日(星期日 上午10時 – 下午6時) |
地點: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FG展覽廳 |
網上預先登記網址: |
今年的Global 100經過全面評核6,720 家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后選出,涵蓋25項ESG 績效指標,尤其著重推動減碳經濟及締造平等工作空間方面的表現。信和集團一直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實踐《可持續發展愿景2030》中訂定的38項目標,體現出各營運范疇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承諾。是次的排名正是反映信和置業多年來與國際最佳實踐接軌的努力成果。
信和集團副主席暨環境、社會及管治督導委員會主席黃永光先生表示∶「我們很榮幸能成為首間香港地產發展商入選Global 100的可持續發展企業,標志著本地房地產行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重要里程碑。我衷心感謝一眾抱持同樣信念的合作伙伴和熱心投入的同事,與我們一同攜手實踐可持續發展的旅程。展望將來,我們會繼續與社區和業界緊密合作,希望為社會帶來正面改變,建構更美好的未來。」
Corporate Knights行政總裁Toby Heaps 表示:「信和置業是香港首間位列全球可持續發展企業100強的發展商,尤其是在綠色建筑方面的優秀表現,彰顯地產發展商在推動可持續經濟發展所發揮的關鍵作用。」自2005年起,Global 100一直為全球最有價值及具透明度的可持續評級之一,基于各項指標針對公司的核心產品和服務作出評價。排名由總部位于多倫多的國際媒體及投資研究公司Corporate Knights推出,并對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進行比較及排名。
香港2023年1月12日 /美通社/ -- 臨近農歷新年,家家戶戶都忙著辦年貨,信和集團及黃廷方慈善基金將為超過10,000名基層人士及集團旗下前線員工送上關懷及祝福。今年新春送暖活動特別聯同30多間社區合作伙伴,透過上門探訪及送贈賀年福袋禮品,并資助有需要人士選購新衣及賀年物品,讓基層家庭、獨居長者、少數族裔、傷健人士等弱勢社群感受節日氣氛。
信和集團副主席暨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黃永光先生表示:「 農歷新年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但『 過節』 亦難免為基層家庭帶來經濟壓力。我們希望藉著這次送暖活動協助基層家庭、長者,以至來自基層的集團前線員工趁過年前添置新衫、新褲、新鞋,意味著新一年的好開始與新希望,讓他們能夠開開心心迎接兔年來臨。我亦衷心感謝一眾志同道合的社區伙伴,以及多間大型連鎖零售商戶響應支持,合力讓社會上有需要人士分享農歷新年的佳節喜悅。」
農歷新年與家人及親友歡聚,互相送上祝福,辦年貨、買新衫都傳統慶祝習俗。今年送暖活動特別邀請多間大型連鎖零售商戶合作,分別為永旺(香港)百貨有限公司(AEON)、Dr. Kong健康鞋專門店、馬拉松運動用品連鎖店(Marathon Sports)、運動休閑鞋履品牌SKECHERS、以及服裝品牌UNIQLO,由黃廷方慈善基金捐出港幣500萬元,資助有需要人士于奧海城、荃新天地、屯門巿廣場有關店鋪,以及商戶旗下其他分店網絡,選購衣服、鞋履等物品度歲。
日前信和集團集團總經理暨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黃敏華女士亦率先陪同基層家庭及長者,到UNIQLO奧海城店選購新衣,與他們一起「 送舊迎新」。集團義工隊「 信和友心人」義工今年亦繼續走訪多個社區,向基層人士送上新春節慶食品,準備迎接更美好的新一年。
按此下載圖片
香港2022年12月9日 /美通社/ -- 信和集團旗下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于2022年度MIPIM Asia大獎榮獲「最佳酒店及旅游發展項目」及「最佳綠色項目」兩組別金獎;Landmark South則獲「最佳辦公室項目」組別銀獎。
大獎由亞洲主要房地產高峰會MIPIM Asia主辦,自2007年起表揚區內優秀建筑項目。
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及Landmark South在近100份來自區內10個國家及地區的參賽項目中,獲由專家組成的評審團甄選入圍。評審主要標準包括項目愿景、原創性、可持續性和建筑品質、與環境的融合以及對社區的影響。然后,由專業評審及MIPIM Asia持份者投票選出金、銀及銅獎得主。
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毗鄰海洋公園水上樂園,提供425間客房及套房,簇擁南中國海美景,并設有4間餐廳,提供不同餐飲體驗。酒店以賓客身心舒泰及可持續發展出發,推行一系列環保及促進身心舒泰舉措,包括棄用一次性塑膠、選用可持續認證海鮮,以及特設自家農莊。酒店亦為香港及中國內地首間榮獲國際知名「WELL v2?」建筑標準預認證的酒店。
Landmark South建筑設計以租戶健康為核心考量,已取得「WELL v2?」建筑標準預認證,以及目標獲取BEAM Plus金級認證。項目樓高30層,總面積逾25萬平方呎,將自然融入綠色建筑規劃中,設有9,200平方呎空中花園,同時提供4,100平方呎室內綠化空間及750平方呎空中農圃,締造悠然都會綠洲,建構可持續發展環境。此外,項目提供113個車位,并附設電動車充電器,支持綠色交通。
信和集團副主席黃永光先生,SBS,JP表示:「我們非常榮幸獲業界知名獎項認同,對此極為鼓舞。衷心感謝伙伴帝國集團及海洋公園的大力支持,以及團隊和顧問的努力,精心規劃和建造優質項目。很高興追求卓越品質及『建構更美好生活』的努力獲得肯定。我們當繼續努力,精益求精,建構更美好社區。」
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于2022年度MIPIM Asia大獎榮獲「最佳酒店及旅游發展項目」及「最佳綠色項目」兩組別金獎。酒店亦為香港及中國內地首間榮獲國際知名「WELL v2?」建筑標準預認證的酒店。
Landmark South于2022年度MIPIM Asia大獎榮獲「最佳辦公室項目」組別銀獎。項目總面積逾25萬平方呎,建筑設計以自然健康為核心考量,已取得「WELL v2?」建筑標準預認證,以及目標獲取BEAM Plus金級認證。
]]>
香港2022年11月25日 /美通社/ -- 信和集團(「集團」)欣然宣布,信和置業有限公司(「信和置業」)在香港管理專業協會舉辦,2022年香港可持續發展獎的大機構組別中,榮獲「香港可持續發展大獎」殊榮。
是次獲頒「香港可持續發展大獎」肯定了信和置業致力推動ESG所付出的努力 ,積極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業務各層面,致力達成《可持續發展愿景2030》所訂立的38項目標,以及于2050年前實現凈零碳排放。在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日前舉辦的頒獎典禮上,信和置業亦同時獲頒另外兩個獎項,包括大機構組別的「典范獎」及「優秀可持續發展措施獎(環境范疇)」。
信和集團副主席暨環境、社會及管治督導委員會主席黃永光先生表示∶「我們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建構更健康更美好的未來,今次很高興獲香港管理專業協會頒發各個獎項予以肯定。在可持續發展的旅程中,衷心感謝所有同事、合作伙伴、供應商、顧問機構及其他持份者一直以來的支持。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持‘建構更美好生活’的愿景,透過可持續性的創新解決方案,進一步實踐減少碳排放,推動循環經濟及促進城市生物多樣性。」
香港可持續發展獎于 2016 年推出,旨在喚起商界關注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表揚對可持續發展作出重大承諾,并在業務上獲得佳績的機構。「香港可持續發展大獎」是從各組別的香港杰出可持續發展企業獎獲獎機構中選出,以表彰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卓越成就。
香港2022年10月18日 /美通社/ -- 信和集團(「集團」)欣然宣布,信和置業有限公司(「信和置業」)剛于2022年全球房地產可持續標準(Global Real Estate Sustainability Benchmark,GRESB)獲評選為「全球業界領導者(上巿企業)」,并于GRESB房地產評估中,獲頒發可持續發展標準最高的五星級別,印證著信和置業一直努力不懈地實踐可持續發展,建構更美好的未來。
GRESB房地產評估為全球性的評估及基準分析,致力于評估全球房地產業界的環境、社會和管治(ESG)表現。2022年有超過1,800家房地產企業、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基金及地產發展商參與評估,覆蓋74個國家的150,000項資產。企業會根據投資者及業界所重視的各個可持續發展范疇進行評核,包括領導力、政策、持份者參與、建筑認證,以及能源使用、溫室氣體排放、用水量及廢物處理等方面績效指標。
信和置業一向致力將可持續發展融入營運各層面,同時為持份者創造ESG長遠價值,GRESB評級肯定了公司的表現。今年,信和置業的《可持續發展愿景2030》新增15個至合共38個目標,進一步推動實踐可持續發展,包括于2025年前讓100%員工透過信和可持續發展學堂接受ESG相關培訓,并于2030年前增加員工總培訓時數一倍(以2019年為基數),促進持份者參與可持續發展,在這方面的努力取得重大進展。
信和集團副主席暨環境、社會及管治督導委員會主席黃永光先生表示∶「信和置業很高興于今年獲得最高五星級別,這項國際認可的評級基準排名,見證著我們自2019年首次參加GRESB評核以來,在ESG方面的表現持續進步。我們深信ESG是一個持續的旅程,并藉此感謝各合作伙伴及持份者一起攜手在各業務范疇落實ESG的卓越表現。我們將會繼續合力透過更多元化的可持續發展舉措,為環境及社會帶來積極影響,致力建構更美好生活。」
附件
信和置業在GRESB 2022房地產評估榮獲以下認可:
基金每年贊助中小學校50,000張博物館特別展覽門票啟迪香港青年
香港2022年10月11日 /美通社/ -- 黃廷方慈善基金與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欣然宣布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辦的「青年藝游故宮計劃」正式啟動。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黃廷方慈善基金及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代表早前出席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的合作協議簽署儀式,標志計劃正式啟動。
計劃現已接受申請,有興趣的學校可透過https://www.hkpm.org.hk/sc/learn/student-and-teacher申請及查詢詳情。透過是項跨年計劃,基金每年贊助50,000本港中小學生,特別是基層青少年,親身體驗逾900件文物瑰寶,加深對中國歷史、藝術和文化的認識。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霍啟剛先生,JP表示:「計劃意義深遠,培育下一代承傳中華文化,并推動香港融入祖國的文藝發展,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下,加強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
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主席黃永光先生,SBS,JP表示:「我們非常榮幸有機會幫助本地青少年欣賞中華文化藝術。是次計劃讓學生走出課室,以互動方式學習,帶領學生探索華夏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化,加深了解國家的發展。」
]]>香港2022年9月29日 /美通社/ -- 近年因應新冠疫情,長者需要經常留在家中,但長時間生活在細小的空間,令不少長者情緒受到困擾,影響身心健康。信和集團和黃廷方慈善基金聯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社福機構及非牟利機構合作,宣布展開為期兩年的「耆青連心樂融融計劃」連結長者與年輕人,由超過1,000名護理學院學生專門為長者提供心理介入和行為指導服務,并積極引入電子健康素養的概念,助長者在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等三方面應對疫情及關顧自己的健康。計劃預期為10,000名長者提供服務,首階段試行服務將于今年11月率先展開。
港大護理學院為萬名長者提供貼身服務
是次計劃由信和集團和黃廷方慈善基金合共捐出港幣1,000萬元,港大醫學院護理學院與11家社福機構及非牟利機構共同策劃服務范圍,針對65歲或以上長者的需要,結合有關護理學學士及碩士課程內容,設計適合長者應用的電子資訊平臺及手機應用程式。護理學院學生將會定期以上門探訪、電話問安及關懷訪視形式,與長者建立關系及推動有關身體健康的溝通及對話,同時提供抗疫貼士、身體健康評估、心理及健康生活教育等服務,以便及早識別并提供適時支援,未來更會舉辦各類社區活動,鼓勵長者培養良好嗜好,擴大社交圈子,務求為其生活帶來行為和心理上的改變,有系統地促進長者的身心健康。
長者專用健康福祉網上平臺
隨著愈來愈多長者使用手機通訊軟件,是次計劃特別加入應用行動健康的概念(Mobile Health;mHealth),研發專為長者設計有關健康福祉的網上平臺,由護理學院學生鼓勵及輔導長者學習上網瀏覽各類實用資訊、訓練、游戲及影片,提高他們興趣,藉此培養長者電子健康素養(eHealth Literacy)的能力,強調預防保健和自我健康管理,希望長遠適應公共電子健康服務的發展。至于上網有困難的長者,計劃亦會因應個別需要調整支援服務。
除了為有需要長者提供服務,港大醫學院護理學院亦會利用為期兩年的臨床數據及應用,研究如何透過適當的干預,改善本港長者身心健康的成效。此外,護理學院學生亦透過參與由社福機構及非牟利機構舉辦的工作坊及親身體驗,加強與長者溝通的技巧,有機會實踐專業學以致用。
港大醫學院護理學院陳肇始教授表示:「我和護理學院感到非常榮幸,能夠得到信和集團和黃廷方慈善基金的捐款,聯同11間社福機構伙伴共同合作推出一個全新的計劃提高長者身心健康及提升他們使用電子產品作溝通的能力。隨著本港長者人口上升,他們對社會和醫療需求亦增加。香港大學護理學院會通過不同的課程,主動提供介入活動加強溝通,及早評估長者身心健康,透過適時支援,增強長者應對能力,以改善健康及生活質素。港大醫學院護理學院一直提供全面的護理教育,培養學生成為專業護士,服務社會,維護民康。」
陳教授續稱∶「年輕的護理學生,大多充滿活力, 而是次計劃結合課程教學和研究,令年青學生可以善用科技,發揮創意,利用不同方式與長者溝通,加強長幼共融,也為提升長者的心理及生理健康,作出貢獻。政府近年積極發展基層醫療,而此計劃旨在提升長者的健康生活,提高預防意識,也有助學生日后投入社區及長者護理服務作出準備。」
信和集團副主席暨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黃永光先生表示∶「信和集團和黃廷方慈善基金很高興能夠與港大醫學院護理學院及11間社區伙伴合作推展這個極具意義的計劃。我們相信香港年輕人充滿愛心,懂得關懷別人,而隨著香港當前人口老化的趨勢,有需要長者的情況更值得關注。我們希望透過連系年輕義工及有需要的長者,能夠產生正面的協同效應,既能讓長者得到照顧,同時把他們的人生智慧傳遞給年輕人。」
是次計劃的社福機構伙伴包括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基督教靈實協會、九龍樂善堂、循道衛理中心、鄰舍輔導會、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香港圣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以及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攜手共建珊瑚之家
于香港南部海域重建本地珊瑚礁 中小學生躍身珊瑚保育大使
香港2022年9月14日 /美通社/ -- 信和集團及香港創新基金聯同香港海洋公園、本地初創企業archiREEF及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今日宣布,攜手推動香港首個跨界別合作的珊瑚保育計劃「活化珊瑚行動」(CORAL REEFStoration),并邀得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JP 主持啟動儀式。是項計劃透過采用archiREEF首創的3D打印赤陶制珊瑚礁盤,結合海洋公園的海洋生物保育經驗,把被拯救的本地珊瑚移植到本港的海床上,致力修復香港南部海域的珊瑚礁,并透過各類體驗活動,讓5至 13歲青少年認識珊瑚生態, 甚至有機會透過浮潛及親手護理培育,深度學習及參與珊瑚保育。
全球珊瑚礁只占海洋總面積的1%,孕育著超過25%的海洋生物,卻面對氣候變化、海洋污染、棲息地被破壞和過度捕撈等壓力,珊瑚群體的生存備受威脅,嚴重影響海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香港的海洋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延綿海岸線擁有近 90 種石珊瑚,但隨著全球暖化,海水溫度上升引致珊瑚白化,近年香港水域正廣泛地失去珊瑚群落。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 JP致辭時感謝各主辦單位合作進行本港首個跨界別保育及活化珊瑚計劃,對公眾參與保護珊瑚及海洋生物多樣性具有開創性意義。她說:「我樂見商界善用科技,運用archiREEF的3D打印珊瑚礁盤技術,自發進行本地珊瑚保護和修復項目,而項目亦有公眾參與的部分,推廣珊瑚保育和修復的信息。應對氣候問題、保育自然環境,需要政府、商界、學界、公眾共同努力,我期望社會各界同心協力,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
「活化珊瑚行動」將于香港南部海域深水灣進行生態研究調查,基于科學數據分析珊瑚棲息地環境的過去及現況,旨在重建原有珊瑚礁的面貌,復育本地珊瑚品種。香港環保科技初創公司archiREEF與香港大學團隊合作,利用3D打印技術研發出赤陶土制成「珊瑚礁盤讓碎落的珊瑚依附生長,給予它們第二次存活的機會。這些人工珊瑚礁盤在海洋公園的[珊瑚養殖設施],由專業護理團隊悉心培育,經過修復及保育的珊瑚碎片,將于適合情況下移植到深水灣的海底,并持續監測珊瑚的成長情況。預期未來三年內,所有珊瑚礁盤將能成功種植逾120棵被拯救的珊瑚碎片,重建20平方米的人工珊瑚礁,從而為更多本地海洋生物提供宜居之所。與此同時,計劃將于海洋公園珊瑚養殖設施舉辦各類參觀及體驗活動,并安排大專學生實習計劃,讓巿民有機會認識珊瑚保育的背后故事。
archiREEF聯合創辦人及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系副教授Dr David M. Baker表示:「珊瑚礁的棲息環境猶如香港一樣,是個繁忙的海底都市,為海洋生物提供寶貴的棲息地。我們深信科學及科技能有助促進珊瑚礁生長,并緩解氣候變化和海岸發展所造成的壓力。archiREEF研發的3D 打印珊瑚礁盤是一項既環保又方便擴建的解決方案,在海床重建堅固的表面,讓珊瑚依附并成長為新的珊瑚礁。我們的珊瑚礁盤能避免珊瑚受海床的沉積物侵蝕,并提供生物相容表面讓珊瑚附著,有效提高珊瑚存活率至高達98%。我們期望通過廣泛應該這些技術,有助區內珊瑚礁方便擴建,藉此讓成年珊瑚群體自然生長及繁殖。」
海洋公園公司主席龐建貽先生表示:「海洋公園致力連系人和大自然,我們的海洋動物護理和獸醫團隊,一直與政府部門、海洋科學家和學者緊密合作,為珊瑚進行研究和修復工作,照顧獲拯救和被充公的魚類和海洋動物。公園很高興與信和集團、香港創新基金會、archiREEF 及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聯手開展這個項目,我相信我們可以運用公園在保育和教育方面的豐富經驗,進一步提升香港水域珊瑚的復修工作水平,并透過為學生而設的體驗式教育及社區參與,令大眾更加了解本地珊瑚的多樣性及珊瑚保育的急切性,為海洋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信和集團集團聯席董事黃永龍先生表示:「信和集團深信創新科技及互動連系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積極與擁有共同理念的合作伙伴,探索創新解決方案,并透過香港創新基金支持不同項目培育年輕一代的創科精神。我們很榮幸參與香港首個跨界別合作的珊瑚修復項目,結合海洋公園照顧海洋生物的經驗和archiREEF全球首創的環保科技,實踐應用于本地珊瑚保育,從而豐富海洋生物多樣性。教育及社區參與是保護大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一環,我們希望藉著這項目提供各類教育和社區參與活動,提高大眾對海洋保育意識,包括『活化珊瑚大使計劃』及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舉辦的珊瑚工作坊讓小朋友輕松學習。」
「活化珊瑚大使計劃」將于本月底開始招募 100 名 8 至 13 歲海洋愛好者,讓參加者認識珊瑚生態、珊瑚如何帶來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以及珊瑚保育的基本知識。除了由專家主持的網上珊瑚保育講座,各位大使亦可參觀海洋公園的「海洋奇觀」近距離觀賞珊瑚生態,并應用STEAM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構思于校園推廣珊瑚保育的訊息的活動。表現杰出的年輕人將躍身成為「星級活化珊瑚大使」,繼續以互動有趣的體驗,深度學習珊瑚保育知識,包括參與浮潛活動、本地生態導賞團,更可親手護理園內培育的珊瑚。
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一向致力堅守可持續原則,提供各類活動讓賓客親身感受綠色體驗。酒店與archiREEF合作舉辦以珊瑚為主題的活動,包括珊瑚礁盤3D打印及珊瑚生態環境工作坊等,適合5至 12歲小朋友,透過多元化創意活動,認識珊瑚對香港海洋保育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并可分辨出香港主要的珊瑚品種,了解氣候變化對珊瑚的影響,當中更希望親子能寓學習于游戲,透過制造個人化珊瑚礁盤,體驗3D打印技術能如何改善本地珊瑚的現況,從小培養愛自然、愛環境的保育意識。所有酒店房間更提供「珊瑚礁盤」杯墊及有關項目明信片,鼓勵賓客成為海洋保育的宣傳大使。
請按此了解更多計劃詳情。
(由左起)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總經理彭鍵怡女士、海洋公園公司副行政總裁暨首席財務總監陳善瑜小姐、archiREEF聯合創辦人Dr David M. Baker、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女士,JP、海洋公園公司主席龐建貽先生、信和集團集團聯席董事黃永龍先生、海洋公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嗣輝先生,以及archiREEF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余碧芬女士,一同于臺上合照。
archiREEF聯合創辦人Dr David M. Baker (右) 向海洋公園公司主席龐建貽先生、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女士,JP,以及信和集團集團聯席董事黃永龍先生(由左至右)介紹“活化珊瑚行動”如何透過采用其首創的3D打印赤陶制珊瑚礁盤,修復香港南部海域的珊瑚礁。
香港2022年6月30日 /美通社/ -- 黃廷方慈善基金與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欣然宣布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推出跨年「青年藝游故宮計劃」,透過文化體驗,啟廸本港青年,助他們欣賞中華文化藝術。
黃廷方慈善基金與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推出跨年「青年藝游故宮計劃」,每年向500多所香港中小學校贊助50,000張香港故宮特別展覽門票,讓本地學生,特別是基層青年,近距離欣賞逾900件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的無價瑰寶,啟廸本港青年,助他們欣賞中華文化藝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青年藝游故宮計劃」將于今年10月1日展開,每年向500多所香港中小學校贊助50,000張香港故宮特別展覽門票,讓本地學生,特別是基層青年,近距離欣賞逾900件無價瑰寶。展品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涵蓋國寶級展品、丹青、法書、瓷器、玉器、服飾織繡、首飾及善本書等,以及參與各種工作坊擴闊視野。館內眾多珍藏瑰寶為首次在香港公開亮相,彌足珍貴,增進年輕人對國史、建筑和文化的認識。基金正與學校及小區伙伴落實具體細節,詳情容后公布。
黃廷方慈善基金舉辦文化交流計劃前往北京故宮考察
為促進青年認識中華文化歷史及增進身份認同,黃廷方慈善基金將推出「京港文化欣賞計劃」,每年提供50個名額,贊助本地大專院校學生到訪北京,親身考察故宮及其他歷史建筑。學生將在專家帶領下,參與各工作坊和了解有關延禧宮的文物保護和研究工作,并可參觀紫禁城內唯一西洋風格建筑—延禧宮的「靈沼軒」,欣賞融匯東西的建筑藝術,提升文物保育知識。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陳智思先生,GBM,GBS,JP感謝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支持。他表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香港小區的文化資源,從香港角度出發,致力推廣中華文化藝術,促進國際合作。感謝黃廷方慈善基金與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的善舉,讓本港小區尤其是年輕一代能夠親身體驗國寶文物的魅力所在。期望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有更多合作。」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霍啟剛先生,JP表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開幕,加強了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并推動香港與內地,包括大灣區的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期望透過是次計劃,讓香港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國家的歷史及文化。」
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暨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主席黃永光先生,SBS,JP表示:「非常榮幸能與本港的國際級博物館合作,推廣中華文化藝術。今年適逢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更添意義。期望更多年青人能親身感受國寶文物,擴闊眼界,了解中華文化,培養家國情懷。」
]]>香港2022年6月27日 /美通社/ -- 香港創新基金(“基金”)致力鼓勵年輕人培養創新思維,一連兩天 (6月25至 26日) 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首屆香港創科展(“創科展”),匯聚120隊中小學創科新力軍,向公眾展示他們的意念及研發成果。創科展舉行頒獎典禮并公布十支獲獎隊伍,身兼香港創科展評審委員的原香港數碼港主席林家禮博士,BBS及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史維教授、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博士,SBS,JP及副主席黃敏華女士,以及業界翹楚的支持下,見證這些年輕人發揮無窮創意及科研精神,期待他們為個人發展和香港的未來開創新篇。
創新科技是全球未來發展的主軸,香港政府一直努力推動香港創科發展,積極構建國際科研之都。首屆香港創科展以“大想頭 齊創新”為主題,鼓勵年輕人發揮創意,推動從小開始創科人才培育。是次創科展有賴各界支持,包括數碼港、香港科技園、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MIT Hong Kong Innovation Node和超過40個來自不同界別的合作伙伴,得以順利圓滿完成。
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博士,SBS,JP致辭時表示:“香港創新基金非常榮幸有機會舉辦首屆香港創科展,為年輕人提供展示發明和創意的平臺,今年適逢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志慶,更具意義。我們深信從小培養創科人才非常重要,不但對年青人個人及事業發展有裨益,助他們為未來做好準備,亦可配合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發展。過去幾個月,疫情無阻這些年輕人對創科的熱情,他們的作品反映出年輕人對科學和創意的熱愛,感謝各位同學的參與,以及各位家長、老師及校長一直全力支持這些年輕朋友,鼓勵他們追尋夢想,今日向大眾展示他們的創作理念及成果。”
今屆香港創科展共接獲超過400份參賽作品,來自全港140間中小學逾1,200名小四至中六學生及負責老師參與比賽,分別圍繞“智慧城市及智能家居”、“醫療及保健”、“可持續發展”及“奇思妙想”四大范疇。展覽期間不少家長帶同小朋友到場參觀,120隊入圍的中小學師生隊伍亦向在場人士介紹他們的創作意念和研發過程,互相交流創科心得,更積極拉票力爭最受歡迎獎項,現場科研氣氛濃厚。經專業評審委員會選出“小學組”、“初中組”及“高中組”的獲獎隊伍,最終由保良局馮晴紀念小學 (隊伍54)、保良局李城璧中學 (隊伍103)及香島中學 (隊伍404)脫穎而出勇奪金獎,而英華小學(隊伍545)亦由現場公眾投票選為“最受歡迎設計大獎”得主。有關所有得獎作品的名單及簡介見附件。
為鼓勵下一代繼續探求科學知識,營造創意氛圍,創科展特設三個互動專區,分別為“粘粘團工作室”、與本地航空科創公司Aerosim合作的“模擬飛行駕駛體驗”及結合現實與虛擬的藝術體驗“AR 太空漫游”。這些活動吸引了大批對創科充滿濃厚興趣的年輕人,他們于各展區參與AR及VR互動游戲,親身體驗創新科技的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