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摘要:
香港2024年3月21日 /美通社/ -- 由新經濟驅動的亞太區最大不動產管理公司ESR Group Limited(“ESR”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1821),今日公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2023年度”)的全年業績。
盡管面對充滿挑戰的宏觀經濟環境(包括利率環境的重大變動及歷來最疲弱的集資環境之一),憑藉費用相關的資產管理規模2,3增加及穩健的營運基本面,ESR在亞太區的綜合基金管理及開發平臺實現了基金管理盈利的增長。
于2023年12月末,費用相關的資產管理規模2,3按年增長6.3%至811億美元,而總資產管理規模3,8 增長7.3%至1,561億美元。
集團于2023年度的基金管理EBITDA1 按年增長2%至創紀錄的5.79億美元。扣除獎勵費后,基金管理EBITDA1 按年增長8.9%。符合集團的輕資產轉型,基金管理EBITDA1 目前占ESR總分部EBITDA近60%,較2019年首次公開發售時上升21%。基金管理費收入自2020年以來按三年間復合年增長率57%增長。集團于過去數年在亞太區的業務已高度多元化,其中北亞(日本及韓國)、印度/東南亞及澳洲及新西蘭為目前的三大地區,分別占費用收入的36%、22%及21%。
集團的收益由2022年度的8.21億美元增加6%至2023年度的8.71億美元。EBITDA9及PATMI10按年下跌,乃由于利率環境出現重大變動,導致各主要市場的公允價值收益下跌及利息成本上升的影響所致。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差異(%) |
|
資產管理規模3,8 |
156.1 |
145.5 |
7.3 % |
費用相關資產管理規模2,3 |
81.1 |
76.3 |
6.3 % |
收益 |
871 |
821 |
6.1 % |
基金管理EBITDA1 |
579 / 397 |
568 / 365 |
1.9% / 8.9% |
EBITDA9 |
885 |
1,152 |
(23.1%) |
PATMI10 (百萬美元) |
400 |
655 |
(38.8%) |
就業績而言,ESR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聯席首席執行官沈晉初及Stuart Gibson表示:“盡管面對加息環境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等嚴峻挑戰,我們對2023年的執行力感到滿意。透過集中執行,我們于過去12個月達成3項核心優先事項,包括(i)加強我們于新經濟的市場領導地位,其中開發項目動工逾60億美元,開發項目竣工逾40億美元、(ii)透過近期出售ARA私募基金業務進一步簡化及精簡業務及(iii)提升資產管理規模及基金管理EBITDA,目前已占分部EBITDA近60%。我們在集資方面繼續以一流的產品脫穎而出,包括于2023年在中國成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人民幣收益基金及近期在韓國推出首個20億美元的旗艦開放式物流核心基金。作為全面綜合開發商及基金管理平臺,我們已準備好通過在價值鏈上提供全套解決方案及產品平臺,滿足不同資本合作伙伴的需求,從而推動經常性費用增長。雖然過去18個月的交易活動沉靜,我們預期交易活動將于2024年有所回升。”
聯席首席執行官進一步表示:“在營運方面,新經濟需求支持我們破記錄的出租活動,讓我們在幾個關鍵市場接近滿租,其中亞太地區(中國地區除外)錄得雙位數續租率。此外,我們亦擁有大量高價值開發項目,其中數據中心的貢獻將隨著生成式AI崛起加快增長。
此外,我們繼續堅持輕資產方針,包括減少在中國的風險敞口。我們計劃于未來十二個月出售15至20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資產。與此同時,LOGOS業務的持續整合進展良好。整合將有助實現額外的協同效應,加強股東價值創造。”
專注為股東帶來可持續的價值
符合ESR于2022年上半年制訂的可持續股息政策目標,ESR董事會建議宣派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財政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12.5港仙(約每股1.6美仙),相當于2.9%的股息收益率7,總額約6,700萬美元,將于2024年6月28日派發予股東。
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穩健集資
盡管行業集資氛圍連續兩年疲軟,集團與其資本合作伙伴緊密合作,集資達75億美元。2023年度的主要集資承擔及計劃包括:
于2024年首季度,集團成功集資約10億美元。當中包括集團于韓國的首個永續開放式物流核心基金,基金持有7個優質甲級物流倉庫的初始資產組合,總值約20億美元,為發展基金1的投資者實現了超過25%的凈內部收益率及3.5倍權益乘數,鞏固了良好的業績記錄。
于2023年12月31日,集團擁有達239億美元的大量待投資金額(其中超過135億美元專注于新經濟),可在資產定價方面日趨有利、開發回報不斷提升的情況下代表投資者進行部署。
資產負債表優化
ESR已透過資產負債表銀團化推進其輕資產策略,其中大中華地區為其持續出售及銀團化工作的重點。我們有望完成總值逾5億美元的公布交易,并訂立目標于未來12個月額外完成15至20億美元的交易。該等向ESR管理公司的出售資產計劃,連同已公布的非核心資產出售預計將使集團的中期資產負債比率降至集團歷史目標資產負債比率20-30%的低水平。資產負債比率下跌所節省的利息可用于潛在分派或提供資金用于未來股份回購。
聚焦業務轉型及簡化
集團聚焦關注新經濟,于2023年確定高達7.5億美元的非核心資產出售。2024年3月,集團宣布出售ARA私募基金業務,是次交易為戰略中的重要里程碑,其他非核心資產出售亦正循序漸進。
集團亦致力于本年度余下期間進入整合LOGOS的最后階段。成功整合將結合澳洲/新西蘭的業務,成為澳洲及新西蘭最大的新經濟開發商及第二大新經濟管理公司(按資產管理規模及未催繳資本部署計算)。此舉亦將以補充資金及策略創造更多規模效益。迄今為止,ARA業務整合已實現3,500萬美元的成本協同效應,預計在2024年度及2025年度,全面整合的亞太新經濟平臺將進一步實現收益及成本協同效應。
具韌性的經營績效及持續多元化
集團的新經濟資產的營運基礎仍然強勁,2023年集團租賃面積達破記錄的530萬平方米4。于2023年12月31日,集團的新經濟資產出租率4,5 保持于91%以上(中國地區以外為98%)。集團錄得租金增長率約8.2%(中國地區以外為14.3%)4,6。澳洲及韓國的租賃錄得最高租金增長率,年內達約19.5%。此增長大大緩解了澳洲及韓國資產的資本化率擴張,惟具較長加權平均租約到期日(“WALE”)者除外。集團一直嚴格挑選中國的資產組合,其中近70%的穩定資產位于長三角地區及大灣區的主要經濟中心,當地需求分別受可再生能源行業及跨境電子商務的頻繁活動所推動。
集團保持著交錯的租賃到期情況,WALE(按收入劃分)為4.6年4。
大型新經濟開發項目助推未來收益增長
于2023年12月31日,ESR在其物業組合擁有逾2,450萬平方米的開發項目儲備建筑面積,包括約700萬平方米可供未來開發的可觀土地儲備。集團在嚴峻環境下穩健進行開發項目,于2023年度的動工及竣工項目分別達63億美元及42億美元。由于ESR于2023年度大大放緩中國內地新開發項目的步伐,故當中僅2%的開發項目位于當地。開發項目竣工中,61%主要位于澳洲、日本及韓國,30%則位于中國內地。
在建開發項目同樣分散,當中52%為日本、韓國及澳洲/新西蘭的項目,26%位于印度/東南亞及香港,而數據中心則占總額的13%。集團約90%的項目預計于2024年度至2027年度期間竣工。由于集團開發更多包括數據中心項目在內的大型多層或多期項目,為集團未來費用收入奠下良好根基。
ESR強大的開發項目儲備包括多個標志性項目,將于市場上樹立新標桿,并帶動未來費用及開發利潤增長:
積極主動的資本管理
積極資本管理策略有效確保擁有充足流動資金,現有現金及未提取融資合共為25億美元。此外,于年內,本集團成功透過從多間海外銀行獲得的12億美元多幣種循環信貸融資分散其資金來源。雖然于2023年12月31日年結日的資產負債比率為30.7%,但早前宣布的2023年交易一旦完成,所得款項將用于償還債務,資產負債比率將有望降低。集團將在中期降低其資產負債比率至目標資產負債比率20至30%的低水平。
集團已于年內擴大及使其資金及資本結構多元化:
為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而奮進
ESR的宗旨為面向可持續未來的空間及投資方案。此將推動集團以更可持續及具影響力的方式管理,并關注公司作為主要持份者的環境及社區。
集團在實現2023年5月刊發的環境、社會及管治2030發展藍圖所設定的目標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該發展藍圖強調集團在環境、社會及管治框架下的三大支柱—“為內外部持份者創造安全、具充足支援和包容的以人為本環境”;“開發并維護可持續且高效的物業組合”;“創造卓越的企業管治表現,以實現持續均衡增長”,以加強協同效應及加快長期可持續增長的承諾。
在社會范疇方面,集團繼續倡導工作場所的多元化、公平性及包容性,維護員工健康及安全,推動員工參與及擴大社區投資。于2023年末,集團的女性占比約45%。集團繼續在三個重點領域推展社區投資工作,包括“加強社會復原力、健康及福利”、“促進教育及提高技能”以及“保護環境”。
集團致力于開發及維護可持續的高效建筑,提高可持續建筑的認證和評級。于2023年末,集團在資產組合安裝110兆瓦的屋頂太陽能發電容量及850多個電動汽車充電站。作為集團向低碳未來過渡的努力的一部分,集團已開展協同合作,包括在某些情況下與租客合作。在ESR已竣工的直接管理資產組合中,約42%已獲得LEED、WELL及NABERS等可持續發展建筑認證及評級。
從管治的角度而言,集團致力于堅持最高的企業治理標準,以確保其所有業務的問責制、透明度、公平性和誠信度。在過去一年,集團開始準備2024年其首份聯合國支持的負責任投資原則(UN PRI)報告。為加強集團在可持續融資領域的領導地位,截至2023年末,集團共完成7筆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貸款,總價值約40億美元。集團亦繼續因其穩健的ESG披露實踐而備受認可,并維持在多個ESG基準及全球評級(如GRESB、MSCI、Sustainalytics及ISS)的排名。
附注
1 基金管理EBITDA不包括分占若干聯營公司的金融衍生資產公允價值。
2 管理費收入相關資產管理規模不包括聯營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及杠桿未催繳資本。
3 基于2023年12月31日之外幣匯率。
4僅限新經濟資產;不包括上市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及聯營公司。
5 僅限穩定新經濟資產。
6 按各國家各自的資產管理規模加權。
7 基于2024年3月20日之股份收市價8.73港元。
8 總資產管理規模包括聯營公司呈報的資產管理規模,以及在杠桿基礎上假設私募基金及投資公司未催繳資本承擔之價值。
9指EBITDA,不包括股份酬金開支、分占若干聯營公司的投資物業、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及金融衍生資產的公允價值,以及非核心業務的減值虧損;及于2022年亦不包括與ARA收購相關的交易成本。
10 指PATMI,不包括與ARA收購相關的無形資產攤銷(扣除稅項)、有關ARA的股份酬金開支、分占若干聯營公司的投資物業、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及金融衍生資產的公允價值,以及非核心業務的減值虧損;及于2022年亦不包括與ARA收購相關的交易成本。
11 基于土地儲備等開發項目儲備。
關于 ESR
ESR 是由新經濟驅動的亞太區最大不動產管理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上市地產投資管理公司之一。我們管理的費用相關資產超過 800 億美元,全面一體化的基金管理和開發平臺足跡遍布亞太區主要市場,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洲、新加坡、印度、新西蘭和東南亞,并涉足歐洲和美國。我們通過旗下私募基金業務,提供全面的不動產投資方案及新經濟地產開發機會,讓資本合作伙伴及客戶把握到亞太區最主要的長期趨勢。我們的宗旨 ── 面向可持續未來的空間及投資方案 ── 促使我們進行可持續和具影響力的管理,并且將環境和經營所在的社區視為業務的主要持份者。ESR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現為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大型股)、恒生綜合指數及MSCI 香港指數的成份股。有關 ESR 的詳細資料,請瀏覽網站www.esr.com。
]]>全新公募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將專注于投資一流的物流資產
基金背靠亞太區最大不動產管理公司,ESR集團(易商)旗下領先的新經濟資產管理平臺擁有約690億美元的新經濟資產以及價值130億美元的亞太區最大新經濟在建開發項目
ESR集團(易商)的旗艦REIT產品將進一步鞏固集團作為亞太區最大的公募REITs發起人及管理人的領導地位
新申報的中航易商倉儲物流基礎設施REIT可分配收益率將超過4%
香港2023年12月8日 /美通社/ -- ESR集團(易商)("ESR"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1821)今天宣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顯示,公募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中航易商倉儲物流基礎設施REIT的上市申請狀態顯示為已受理。
作為中航易商倉儲物流基礎設施REIT的發起人,ESR集團(易商)擁有龐大的管理資產規模和在建開發項目,能夠提供更加豐富的擴募儲備資產。ESR集團(易商)在中國管理超過190項資產,總資產管理規模為308億美元,具備市場領先的運營管理經驗。集團旗下在國內、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領先的新經濟資產管理平臺包含了約690億美元的新經濟資產,囊括倉儲物流等多個新經濟資產組合。同時,集團還擁有價值130億美元的新經濟在建開發項目,規模為亞太地區最大。
中航易商倉儲物流基礎設施REIT同樣專注于新經濟領域(包括物流、電商和高科技制造業),基金標的資產包括三個物流園項目,由集團通過子公司江蘇富萊德倉儲有限公司全資持有,符合當地聚焦物流業發展的長期規劃,增長趨勢未來可期。三個物流園項目位于江蘇省昆山市,具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及配套,昆山市被稱為是上海的"衛星城",這也意味著該項目在物流網絡"最后一公里"戰略中擁有重要的地位,區位優勢明顯。江蘇富萊德(一二三期)項目整體總面積超過426,000平方米。其中,一期總建筑面積超過135,000平方米,二期總建筑面積超過85,000平方米,江蘇富萊德三期總建筑面積更是超過206,000萬平方米,是三期中面積最大的一期。自2018年以來,這三項資產表現均非常穩定,過去四年出租率超過95%,且客戶主要為物流、電子商務和快速消費品等領域的跨國品牌。中航易商倉儲物流REIT擬發行規模約28.8億元,2024年起未來兩年預測的可供分配金額均為1.3億元,現金流年化分派率分別為4.4%和4.5%。
ESR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聯席首席執行官沈晉初及 Stuart Gibson表示:"這次擬發行的產品是集團輕資產運營和發展的良好范本。我們也相信這將顯著增強ESR的運營管理能力,并為集團開啟一個全新的、令人興奮的增長引擎。"
ESR董事總經理,業務管理與投資(香港)、本次ESR公募REITs發行負責人曾瑞華表示:"基礎設施公募REITs目前已呈現常態化發行的趨勢,發行進入快車道,為投資者提供了更豐富的資本組合選擇。此次發行將增強ESR集團在資本市場的進一步探索,為ESR集團融資轉型開辟新的渠道。在如此有利的政策環境中,ESR將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在中國公募REITs市場開辟新機遇。"
關于ESR
ESR 是由新經濟驅動的亞太區最大不動產管理公司,總資產管理規模約1,500億美元。我們打造全面一體化的開發及投資管理平臺,足跡遍布亞太區主要市場,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洲、新加坡、印度、新西蘭和東南亞,占亞太區生產總值95%以上,亦正不斷擴大在歐洲及美國的業務覆蓋。我們透過旗下私募基金業務,提供全面的不動產投資方案及新經濟地產開發機會,讓資本合作伙伴及客戶把握到亞太區最主要的長期趨勢。ESR作為亞太區最大的REITs發起人及管理人,總資產管理規模約450億美元。我們的宗旨 ─── 面向可持續未來的空間及投資方案 ── 促使我們進行可持續和具影響力的管理,并且將環境和經營所在的社區視為業務的主要持份者。ESR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現為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大型股)、恒生綜合指數及MSCI 香港指數的成份股。
有關 ESR 的詳細資料,請瀏覽網站www.esr.com。
關于中航基金
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基金")是中航易商倉儲物流基礎設施REIT的基金管理人,中航基金經中國證監會(證監許可[2016]1249號文)批準,于2016年6月16日依法注冊成立。
關于招商證券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證券")為中航易商倉儲物流基礎設施REIT的財務顧問。招商證券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央企招商局集團旗下的證券公司,于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同時上市(600999.CH,06099.HK)。
新加坡和香港2022年11月21日 /美通社/ -- 由新經濟驅動的亞太區最大不動產管理公司 ESR Group Limited ("ESR"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1821)今日正式宣布旗下全資子公司ARA與中國進出口銀行建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伙伴關系,完成了10億美元規模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二期 (東盟基金二期)的設立[1]。同時,ARA私募基金的基礎設施投資團隊ARA Infrastructure被基金的主要發起人中國進出口銀行任命為投資顧問。第25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強調了支持東盟基礎設施、能源資源等領域重大項目[2]。
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葛洲壩集團海外投資有限公司、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及ARA共同承諾向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二期出資10億美元。該基金將投資于東盟國家的基礎設施、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內的能源資源和信息通信等行業,同時還將重點關注可持續發展及環境、社會和治理標準(ESG)。
ESR聯合創始人兼聯席首席執行官沈晉初及Stuart Gibson表示:"我們為ARA的基礎設施團隊參與設立了東盟地區最大的私募基礎設施投資基金而感到驕傲。感謝各位合作伙伴和投資方的支持,以及對于我們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不動產管理公司所取得的出色經驗及業績的認可。我們進軍基礎設施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將進一步增強為我們的資本合作伙伴及客戶提供完全一體化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的競爭力。同時我們相信,在收入增長、快速城市化和人口紅利的加持下,我們的基礎設施基金一定能夠從東盟地區強勁的長期經濟增長中獲益。 除了專注于后疫情時代的經濟恢復與增長,以及各種鼓勵基礎設施投資的政府利好政策外,我們的基金還會為地區經濟發展和創造就業作出貢獻。"
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陳斌表示: "很高興在各主管部門大力支持和指導、各方出資人共同努力下,東盟基金二期已正式設立。作為深耕外經貿領域的金融機構,進出口銀行一直將東盟作為業務發展重點區域,同東盟國家開展合作已有超過20年的歷史,累計融資支持了200多個項目,涉及電力、交通、水利和工業生產等多個領域。希望東盟基金二期的設立能夠為中國與東盟地區互聯互通、經貿往來和投資合作提供支撐,并有效地服務于中國與東盟地區的經貿合作。"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數據,2016年至2030年,亞洲的發展需要超過26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每年1.7萬億美元)以支持經濟增長、提高生活水平和緩解氣候變化產生的影響[3]。在這些資金中,14.7萬億美元(占總額的56%)將用于能源領域,以便向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源轉型。盡管如此,該地區每年仍有459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
ARA首席執行官宋強勛表示:"我們很高興如今可以將業務擴展到一個全新的資產領域, 并已成立基礎設施和可再生能源專家團隊領導有關業務發展,利用整個集團的資源,協助我們繼續加快規模及產品的增長。基金注重于投資重要基礎設施和可再生能源資產,同時我們也非常高興能夠參與到東盟地區互聯互通、經貿與投資合作的建設中,填補資金缺口。我們對ESG標準高度關注,因此基礎設施基金也會采用一流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做法以及ESG標準來支持地區的能源轉型和氣候行動。"
在經濟下行期間,基礎設施資產的韌性大大提高了該資產類別在投資者中的吸引力。根據2021 Preqin的一項調查,47%的全球投資者打算增加其對基礎設施資產類別的長期配置[4]。2021至2026年間,該行業的管理資產(AUM)預計將以16.6%的復合年增長率從860億美元增長至1.87萬億美元,超過房地產成為最大的實物資產類別。
[1] 東盟基金一期由中國進出口銀行作為主發起人,主要投資于基礎設施、能源資源、信息通訊等領域,為中國及東盟地區的優秀企業提供資本支持。 |
[2] 2022年11月11日第25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全文 |
(https://www.fmprc.gov.cn/mfa_eng/zxxx_662805/202211/t20221112_10973135.html) |
[3] 《滿足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需求》, 亞洲開發銀行, 2017 |
[4] Global Infrastructure Report, Preqin, 2022 |
關于ESR
ESR 是由新經濟驅動的亞太區最大不動產管理公司,以及全球第三大上市地產投資管理公司,總資產管理規模逾1,400億美元。我們打造全面一體化的開發及投資管理平臺,足跡遍布亞太區主要市場,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洲、新加坡、印度、新西蘭和東南亞,占亞太區生產總值95%以上,亦正不斷擴大在歐洲及美國的業務覆蓋。我們透過旗下私募基金業務,提供全面的不動產投資方案及新經濟地產開發機會,讓資本合作伙伴及客戶把握到亞太區最主要的長期趨勢。ESR作為亞太區最大的REITs發起人及管理人,總資產管理規模達450億美元。我們的宗旨 ─ 面向可持續未來的空間及投資方案 ─ 促使我們進行可持續和具影響力的管理,并且將環境和經營所在的社區視為業務的主要持份者。ESR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現為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大型股)、恒生綜合指數及MSCI 香港指數的成份股。
有關 ESR 的詳細資料,請瀏覽網站www.esr.com。
關于中國進出口銀行
中國進出口銀行成立于1994年,是由國家出資設立、直屬國務院領導、支持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投資發展與國際經濟合作、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國有政策性銀行。進出口銀行支持領域主要包括外經貿發展和跨境投資,"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科技、文化以及中小企業"走出去"和開放型經濟建設等。
有關中國進出口銀行的詳細資料,請瀏覽網站www.eximbank.gov.cn/。
香港2022年10月21日 /美通社/ -- 由新經濟驅動的亞太區最大不動產管理公司 ESR Group Limited ("ESR"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1821),宣布ESR中國的可再生能源附屬公司E-Pow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完成其在中國的首個屋頂太陽能項目,標志著該公司在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方面的一個里程碑。
根據集團對發展"面向可持續未來的空間和投資方案"所作出的承諾,ESR正在加速其在國內的屋頂太陽能的布局及全面發展。占地89,000平方米的ESR廣東揭陽物流園為國內首個屋頂太陽能試點項目。建筑面積約67,500平方米的設施已交付完成并悉數租出,項目初期太陽能裝機規模為約1兆瓦。此外,正在進行中的屋頂太陽能項目已步入正軌,即現已并入電網并處于調試階段的沈陽易北物流園項目,以及計劃在2022年底前啟動的天津凡濱物流園。
自2020年以來,ESR一直致力于開發中國的屋頂太陽能計劃,而目前已進入實施和運營階段。今年,ESR中國在福建、余杭、青浦、天津、沈陽等地超過21兆瓦的屋頂太陽能項目將開始運行并逐步并網。到2023年底,預計總裝機規模將增加至100兆瓦,每年產生超過10萬兆瓦時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這些項目將分階段實施,充分體現ESR中國實現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可再生能源生態系統的決心,使行業內整個價值鏈受益。
中國是在2015年通過《巴黎氣候變化協議》的近200個國家之一。在2021年由聯合國及有關國家發起的氣候雄心峰會上,中國正式宣布其目標是爭取在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1]。為了在2030年實現碳峰值,中國將重點控制化石燃料消費和能源密集型產業的增長。這包括減少能源消耗和擴大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規模。
ESR聯合創始人兼聯席首席執行官沈晉初及Stuart Gibson表示: "根據中國全面的雙碳和可持續發展政策,我們將可持續發展的特點和低碳創新融入我們一流的設施以減輕環境影響,從而保持領先地位。通過加快清潔能源的發展,我們的項目將支持客戶在其運營中實現‘碳中和'。 此外,這些項目可以提供類似的服務,促進周邊城市的企業綠色能源產業。"
在擴大后的集團中,ESR 擁有約 100 兆瓦的屋頂太陽能規模,包括今年計劃的項目。 除了屋頂太陽能項目,值得注意的舉措包括 ESR 日本最近與 Enerbank 合作提供可再生能源證書,為租戶帶來環境附加價值。 上個月,ESR 通過其附屬公司Kendall Square Asset Management與SK Plug Hyverse和Coupang Fulfilment Services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開發和運營韓國首個環保氫能配送中心。2022年6月,集團成為聯合國支持的負責任投資原則(PRI)的簽署方,鞏固其采納以及推動負責任投資實踐的承諾。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在2021年4月8日由印度主辦的第三十屆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結束時發表的聯合聲明 |
新加坡和香港2022年8月11日 /美通社/ -- 由新經濟驅動的亞太區最大不動產管理公司 ESR Group Limited(“ESR”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1821)迎來戰略里程碑,進駐中國最著名的生物制藥研發集群。
ESR與其合作伙伴以2.68億元人民幣(約4,000萬美元)作價收購位于上海張江的生命科學研發產業園。該生命科學研發產業園前身為張江NEO,位于上海張江高科技開發園區(張江藥谷二期),該區域是一個擁有600多家生命科學公司、150家研發機構和7家世界十大制藥公司的領先生命科學產業集群。該產業園戰略性的區位也使其能快速鏈接上海的中央商務區、主要樞紐和公共交通設施和機場。張江NEO總建筑面積為8,940平方米,由兩座4至5層的制藥研發實驗室和辦公室空間組成。超過90%的租戶(按租賃建筑面積計算)為領先的生物醫藥類公司, 它們聚焦于涵蓋大、小分子的腫瘤類、免疫類和其他有重大未滿足醫療需求的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研發,并提供相關生命科學領域原料與技術的解決方案。
ESR聯合創始人兼聯席首席執行官沈晉初及Stuart Gibson表示:“我們很高興將新經濟地產版圖擴至生命科學領域,進一步拓闊ESR房地產投資解決方案的范圍。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新經濟房地產平臺,我們正努力滿足生物制藥行業日益增長的需求,以應對中國和整個亞太地區的醫療保健需求。我們將利用自身核心競爭優勢,提供創新的產品和運營模式,例如共享實驗室等,以滿足制藥公司的研發需求。憑借我們強大的土地拓展能力、一流的設計和建筑施工能力、綜合基金管理平臺以及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 我們處于有利地位以支持我們的資本合作伙伴和客戶蓬勃發展,把握生命科學產業的長期發展趨勢。”
截至2020年,張江占全球新開發的原研藥的15%市場份額,有望成為世界一流的生物制藥創新和生產產業集群[1]。隨著技術和工業革新的強勁發展勢頭,中國的制藥及生命科學行業近年迅速增長,而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更為該行業的擴張提供更大動力。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料藥(API)出口國,也是全球第二大制藥市場[2]。在中央政府醫療保險和現代醫院制度改革的推動下,以及不斷增長和老齡化的城市人口對優質醫療保健的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中國的生物技術和制藥市場預計將繼續快速擴張,進而帶動廣泛的行業參與者,例如制藥公司、藥物分銷公司和研發機構,對生命科學地產需求的快速增加。
資料據源:¹,²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Huoshi],上海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CBRE研究-2021年第二季度。
關于ESR
ESR 是由新經濟驅動的亞太區最大不動產管理公司,以及全球第三大上市地產投資管理公司,總資產管理規模達1,402億美元。我們打造全面一體化的開發及投資管理平臺,足跡遍布亞太區主要市場,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洲、新加坡、印度、新西蘭和東南亞,占亞太區生產總值95%以上,亦正不斷擴大在歐洲及美國的業務覆蓋。我們透過旗下私募基金業務,提供全面的不動產投資方案及新經濟地產開發機會,讓資本合作伙伴及客戶把握到亞太區最主要的長期趨勢。ESR作為亞太區最大的REITs發起人及管理人,總資產管理規模達450億美元。我們的宗旨 ── 面向可持續未來的空間及投資方案 ─ 促使我們進行可持續和具影響力的管理,并且將環境和經營所在的小區視為業務的主要持份者。ESR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現為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大型股)、恒生綜合指數及MSCI 香港指數的成份股。有關 ESR 的詳細資料,請瀏覽網站www.esr.com。
上海和香港2021年8月16日 /美通社/ -- 專注亞太區的最大物流地產平臺 ESR Cayman Limited(“ESR”;香港聯交所股份編號:1821)與荷蘭養老基金資產管理公司 APG Asset Management(“APG”)及另一家全球機構投資者簽訂協議,將在中國成立最新的物流開發平臺 ESR China Development Platform(簡稱“ECDP”)。ECDP 初期股本承諾出資額為10億美元,未來平臺投資規模可達40億美元。
ECDP 將主要專注發展國內1線及1.5線城市物流倉儲基礎設施的開發投資機會,延續貫徹ESR在中國主要物流樞紐地區開發并持有現代化的先進物流基礎設施的策略方針。
ESR 聯合創始人兼聯席首席執行官沈晉初及 Stuart Gibson 表示:“投資人的支持是驅動ESR新經濟房地產平臺發展的關鍵。ESR與這兩家領先的機構投資者先前已成功地在亞太地區開展了的合作,并在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地區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我們很高興能夠與他們延續密切的合作關系。”
“電子商務的加速發展持續推動著中國物流市場的增長。此外,供應鏈管理行業的結構性轉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正在重塑市場。隨著市場對先進、大規模和地理位置優越的物流資產需求不斷地增加,這些趨勢將為 ESR 及我們的投資人提供更多開發與投資的機遇。”
根據相關市場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總額預計將增長1.5萬億美元至3.9萬億美元,預計將帶動逾1.38億平方米的新增物流倉儲空間的需求[1]。中國作為全球電子商務滲透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對優質物流資產的需求將持續強勁的增長。
APG亞太區房產總監,董事總經理 Graeme Torre 表示:“中國物流行業仍然是中國經濟騰飛的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相信,建設符合環境標準并能應對租戶需求不斷變化的新資產,是加強投資組合韌性及長期回報表現的有效途徑之一。為此,與能夠提供一流項目收購機會、執行能力強大的團隊成為合作伙伴至關重要,這亦正是我們選擇與ESR再次合作,開展第二個中國開發平臺的原因。”
在亞太區電子商務、城市化和國內消費升級等正面趨勢的推動下,ESR 的綜合基金管理平臺為其投資人提供了全球最佳的長期增長機會之一。截至2020年12月31日,ESR 于中國管理的一流物流房地產組合資產管理規模達67億美元,建筑面積達850萬平方米。與此同時,ESR 在國內領先的經濟和物流核心區域 – 大上海、大北京和大廣州 – 擁有最大的開發項目儲備面積。
上述交易待獲得相關監管機構的批準。
[1] 資料來源:CBRE全球電子商務展望報告 |
[2] 按截至2020年12月31日,ESR 已報告的資產管理規模為299億美元,及根據2021年上半年已公布的資產管理規模進行調整:Milestone投資組合(28億美元);RJLF3(6.75億美元);韓國收益合資經營企業(5億美元) |
關于 ESR
ESR 是專注于亞太區的最大物流地產平臺(按建筑面積與按其直接持有及其所管理的基金和投資公司持有的資產價值計算),并在數據中心領域日益拓展。ESR 及其所管理的基金和投資公司得到 APG、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JD.com、Oxford Properties、PGGM 及 SK 控股等全球卓越投資機構的支持。ESR 的平臺覆蓋亞太區的主要經濟體,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洲、印度、越南和印尼。截至2020年12月31日,ESR 直接持有的物業之公平市值及其所管理的基金和投資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約340億美元[2],而其已竣工物業及在建物業的總建筑面積加上待施工并留作日后發展土地之總建筑面積合共逾2,000萬平方米。ESR 于2019年11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現為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大型股)、恒生綜合指數及 MSCI 香港指數的成份股。
有關ESR的詳細資料,請瀏覽網站 www.esr.com。
投資者關系 曾瑞華 集團資本市場兼投資者關系董事總經理 +852 2376 9623
|
傳媒 歐巧兒 集團企業傳訊主管兼執行總監 +852 2376 9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