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北京 2025年5月27日 /美通社/ -- 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SEM) 共同宣布,將雙方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再續五年。這標志著清華-INSEAD高級工商管理碩士 (Tsinghua-INSEAD Executive MBA, TIEMBA) 項目在近二十年成功合作的基礎上,再次開啟新的征程。
5月22日,在北京舉行的續約儀式上,INSEAD院長弗朗西斯科?韋洛索(Francisco Veloso)教授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 (Bai Chong-En) 教授簽署了合作協議,兩校師生代表和校友們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韋洛索教授表示:"能與清華經管學院繼續保持緊密合作,我深感自豪。我們共同打造了一個真正全球化的TIEMBA項目,它不僅培養高管的跨境領導能力,還能增進他們對東西方商業環境的深入理解。我很高興能延續這段合作,助力下一代全球領導者的成長。"
過去二十年,INSEAD以新加坡校區為戰略支點,借助與清華經管合作的TIEMBA等項目,不斷鞏固并提升在亞洲的影響力。如今,INSEAD亞洲校區已成為世界級領導力教育的重要樞紐,開設多樣化課程,致力于培養各行業負責任的領導者。
學院的全球高級工商管理碩士 (GEMBA) 亞洲項目,吸引了眾多亞洲資深領導者。該項目針對亞洲市場的復雜性,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此外,MBA學員可選擇從新加坡校區開啟學習之旅,這充分體現了INSEAD培養兼具亞洲視野與全球格局的商業領導者的決心。
除了學位課程,INSEAD還通過高管教育和定制化企業項目擴大影響力,與領先跨國公司合作,制定契合亞太地區特點的變革性領導力戰略,助力該地區高管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從容應對挑戰,擁抱文化智慧與創新。
今年正值INSEAD新加坡校區成立25周年,其影響力持續擴大。在此過程中,中國學生、教職員工和校友們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以獨特視角為課堂增添活力,推動兼具學術嚴謹性與現實世界相關性的研究,在亞洲乃至全球多個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白重恩教授表示: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始終致力于搭建四個橋梁,是文科與理工科之間的橋梁、科技與商業之間的橋梁、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世界與中國的橋梁。 清華經管學院與INSEAD的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果,TIEMBA項目在推動全球互聯互通、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將繼續秉持打造全球一流教育項目的共同愿景,戰略性地推進這一合作。"
過去四十余年,清華經管學院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學院之一,吸引了來自中國及其他地區的創業者和頂尖專業人士深造。清華經管學院與INSEAD、麻省理工學院 (MIT)、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等機構開展國際合作,提升了全球參與度,同時與全球100多所大學建立伙伴關系,促進了學生間的交流。
TIEMBA雙學位項目于2007年6月正式啟動,首屆招收了45名來自17個不同國家的商業精英。迄今為止,這個為期22個月的項目已培養了來自51個國家的680多名全球高管,他們都獲得了世界上兩所最負盛名的學術機構頒發的學位證書。
TIEMBA項目專為資深專業人士設計,融合東西方元素,采用靈活的模塊化授課形式,為學員的職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TIEMBA項目兼具即時適用性與長遠價值,學員既能從中獲得全球視野,與不同背景的同伴交流互動,又能通過戰略課程培養跨文化、跨市場的領導力。
過去18年,TIEMBA項目始終在全球頂尖EMBA項目排名中名列前茅。畢業生足跡遍布全球各行各業,許多人擔任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管或企業家職位。
續簽之后,兩校合作的TIEMBA項目將一直延續到2032年,未來,學員們將繼續在INSEAD楓丹白露、新加坡和阿布扎比校區,以及清華經管學院位于北京和深圳的校區學習,收獲全球化學習體驗。
畢業后,他們將無縫融入這兩個遍布全球,實力強勁的校友網絡,加入積極活躍的終身交流平臺,助力他們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不斷突破,在商業合作的領域中攜手共進,在全球影響力的版圖上持續拓展。
INSEAD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繼續深化合作,彰顯了兩所頂尖學府培養新時代全球商業領袖的堅定決心。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必將為推動東西方商業教育融合與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點擊這里,了解更多關于清華-INSEAD高級工商管理碩士 (Tsinghua-INSEAD Executive MBA, TIEMBA)的內容。
INSEAD MIM項目成績斐然,榮登全球前三,彰顯教育實力與全球視野。
法國楓丹白露、新加坡和舊金山2024年9月10日 /美通社/ -- 在最新發布的《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2024年管理學碩士 (Master in Management, MIM) 全球百強排行榜中,INSEAD憑借卓越表現,從全球100所上榜院校中脫穎而出,首次登榜便斬獲全球第三的佳績。
這一成就不僅是對INSEAD MIM項目強大實力的肯定,也是對其教育質量和全球視野的權威認可,彰顯了INSEAD致力于為有志青年提供專業級全球教育的堅定承諾。
INSEAD MIM項目自2020年啟動以來,便以其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卓越的課程設計及無與倫比的國際化平臺,成為了初入職場的精英們追求卓越職業發展的理想起點。該項目通過精心規劃的14至16個月學習旅程,深度融合了前沿的管理知識體系,并巧妙地融入了國際視野與實踐經驗的精髓,為學員鋪設了一條通往全球職業巔峰的光明道路。
INSEAD院長弗朗西斯科?韋洛索教授 (Francisco Veloso) 表示:"我們對MIM項目在《金融時報》排名中的卓越首秀倍感自豪。這份榮譽彰顯了我們杰出的教授團隊、充滿抱負的學生群體以及擁有強大實力的全球社群。我們將繼續推進有創新和影響力的學習體驗,確保INSEAD在全球商學教育中的領先地位。"
MIM項目的獨特價值還體現在其對國際化學習環境的重視上。INSEAD擁有一支多元化的師資隊伍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群體,為學員們提供了一個真正的全球視角。此外,項目所提供的國際流動性,例如海外學習和國際實習機會,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全球競爭力。畢業后,MIM的學員們將加入一個遍布179個國家、擁有超過7萬名杰出校友的全球網絡。這個網絡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強有力的職業支持和豐富資源,還為他們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寶貴的聯系和友誼。學員能夠輕松接入這一全球性的資源平臺,從而加速個人職業發展步伐,成功實現職業生涯的飛躍。
INSEAD學位課程院長馬克?斯塔比萊 (Mark Stabile) 指出:"MIM項目躍居全球排名前列,反映了我們為職場新人提供的變革性教育。我們始終致力于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領導才能和國際視野,從而為畢業生在持續演變的全球商業環境中獲取成功筑牢堅實基礎。"
MIM項目榮登全球前三,進一步鞏固了INSEAD本年度在各大排名中的卓越表現,其MBA項目在2024年《金融時報》百強榜單中蟬聯全球第二,高管教育定制項目更是在相應排名中一馬當先。這一系列榮譽進一步確立了INSEAD作為全球頂尖商學院的崇高地位。
想了解更多關于INSEAD管理學碩士項目的信息,請訪問我們的官方網站。
]]>法國楓丹白露、新加坡和阿聯酋阿布扎比2023年9月14日 /美通社/ --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宣布其迄今規模最大的籌款活動"Force for Good Campaign"圓滿落幕。
該活動于2013年啟動,十年間共籌得3.1億歐元,遠高于當初設立的2億歐元目標。其中,52%的INSEAD校友和學生踴躍參與籌款,也超過了50%的目標。
籌款于2023年8月31日正式結束,恰逢伊利安-米霍夫(Ilian Mihov)教授的院長任期結束。米霍夫教授在任的十年期間,帶領學院開展了諸多變革性舉措。他表示:"過去十年,我有幸領導INSEAD并見證了學院一路的成長,這對我來說是受益終身的經歷。近年來出現的種種挑戰讓我們的全球社區團結起來,煉化出有韌性、有激情、有創業勇氣的可貴精神。我相信,憑借這個社區的出色能力,學院將在弗朗西斯科-韋洛索(Francisco Veloso)院長的帶領下,取得更高成就。Force for Good籌款活動有力地證明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便能點燃無限潛能。"
活動亮點
建立向善文化
米霍夫是一位富有遠見的領導者,在他的帶領下,INSEAD在建立強大的向善文化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活動的十年間,所募資金有92%來自校友。此外還有眾多校友自愿投入時間、知識和人脈資源來支持籌款。
應對全球挑戰
INSEAD籌款活動"Force for Good Campaign"的成功表明了大家團結一致,希望共同克服包括可持續發展在內的全球挑戰。籌得款項支持的對象包括:
促進研究和創新
在創業精神的引領下,INSEAD在知識創造領域始終保持著開拓者的地位。籌得款項讓教職員能夠在性別平衡、數字顛覆和領導力教育等關鍵議題上展開嚴謹且有意義的研究,其中包括:
倡導多樣性和獎學金
INSEAD積極倡導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并因此推出一系列的獎學金項目。亮點包括:
擴大影響力和觸達范圍
部分籌得的款項專門用于推出新的中心、項目和研究所,以縮小學術理論和具體實踐之間的差距。其中包括上述霍夫曼全球商業與社會研究所(2018年)、斯通財富不平等研究中心(Stone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Wealth Inequality,2017年),以及最近啟動的可持續商業項目(Sustainable Business Initiative),支持從環境、社會和治理角度進行的研究。
為了適應學生和校友人數不斷增長的現狀(現已超過67,000人),部分款項用于擴大和改善校區。 其中包括:擴大位于新加坡的亞洲校區、建立舊金山商業創新中心(San Francisco Hub for Business Innovation)以及推進位于楓丹白露的歐洲校區改造項目,將INSEAD的歐洲校園打造成一個追求卓越教學、可持續發展和健康福祉的典范。
詳情請訪問Force for Good籌款活動網站。
關于INSEAD(The Business School for the World)
作為世界領先且規模最大的研究生商學院之一,INSEAD匯集人才、文化和思想,旨在培養有責任心的領導者,改變商業世界和社會格局。這種全球視角和文化多樣性體現在我們的研究和教學的各個環節。
INSEAD在?歐洲?(法國)、?亞洲(新加坡)、?中東?(阿布扎比)設有綜合校區,在北美(舊金山)設有商業創新中心,其商學教育和研究項目跨越四大洲。166名著名?教職員?來自41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向超過1500名參加學位課程的學生講授管理學碩士、?MBA、EMBA、專業碩士(高級金融專業碩士和商業變革指導專業碩士)和博士課程。此外,每年有超過11,000名高管參加INSEAD高管教育課程。
INSEAD致力于在所有課程中納入領先的研究和創新內容,為商界領袖提供所需的知識和敏銳度,使其能在任何地方開展業務。這些核心價值使我們在學術研究上精益求精,服務全球,成為真正的 “面上世界的商學院”。了解更多關于INSEAD的信息,請訪問www.insead.edu。
法國楓丹白露、新加坡和舊金山2023年3月7日 /美通社/ -- 世界頂尖商學院之一——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今天宣布推出INSEAD Learning Hub,這是業內第一款基于訂閱的終身學習移動應用程序。
隨著世界局勢日益復雜,商業環境也在加速變化,未來要在工作上取得成功,離不開堅持不懈的終身學習,而這種學習方法已經從以"教學為中心"轉向以"個人學習為中心"。企業高管們開始積極尋求能夠將學習融入日常工作的解決方案。
INSEAD是全球高管教育領域的先驅,在與企業和高管合作的同時,不斷調整優化產品,力爭始終站在學習創新的最前沿。INSEAD Learning Hub代表著該學院向引領未來學習方式的旅程上邁出了新的一步,在眼下異常動蕩的時代里,幫助高管和領導者排除萬難,繼續前進。
通過INSEAD Learning Hub,學員可以:
INSEAD Learning Hub是對學校目前課程的一個強有力補充,不僅形式豐富、內容細化,還有多元化的社區,讓學員在享受INSEAD帶來的一流體驗的同時,自信開啟終身學習的旅程。
INSEAD常務副院長兼創新院長Peter Zemsky教授表示:"從開創全球第一個為期一年的MBA課程,到推出全球第一個企業定制課程,創新精神已經牢牢刻在了INSEAD的DNA里。秉承著這種創新精神,我們組建了一支學習創新團隊,致力于帶領INSEAD走在管理教育實踐的前沿。INSEAD Learning Hub是我們打造的第一個重塑終身學習的重大舉措。
這款移動應用讓學員隨時隨地學習INSEAD傳授的知識,幫助他們利用這些實用工具來重塑自我,同時也提供了與社區互融共進的大好機會;支持學員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行動和工作。其獨特的設計非常適合高管快速的生活節奏,他們渴望掌握必備的技能和能力,不斷進步,無論在當下還是未來都能發揮出重要的影響力。"
INSEAD堅信,商業會形成一股向善的力量,而新的Learning Hub模式是走向商業管理未來的真正途徑,世界各地的社區都能夠平等地獲得高質量教育。
INSEAD Learning Hub訂閱模式:
第一階段:(至2023年夏)
第二階段:
法國楓丹白露、新加坡和舊金山2021年10月19日 /美通社/ -- 由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和Portulans Institute聯合發布的2021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報告顯示,在人才競爭力方面,瑞士、新加坡和美國繼續傲居榜首。
在今年的排行榜中,歐洲國家占據主導地位,前25位中,有17個來自歐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法國(第19位)今年首次躋身前20,取得了歷史以來的最高排名。
排名前25位的非歐洲國家為澳大利亞(第11位)、加拿大(第13位)、新西蘭(第15位)、日本(第20位)、以色列(第21位)和阿聯酋(第25位)。“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首次有國家排名靠前(智利:第33位),而中國(第37位)躋身前40,這是其有史以來的最高排名。
報告顯示:
加速采用協作式工具重新定義了個人及團隊可以為私營企業和公共實體帶來價值的方式。各公司重新定義了自己的運營方式。此過程為各國家和城市帶來嘗試新方式吸引人才(如數字游民)的諸多機會
疫情重新定義了人才的國際流動性。對于員工,工作時間、地點和服務對象相關參數發生了變化:隨著在線工具打開了新的大門,讓人們能夠更好地實現工作-生活平衡,而且可以“隨時隨地工作”,可以在線工作和必須在工作場所線下工作的員工之間出現了新的不平等。
在疫情下,各政府重返中心舞臺,注入財政資源防止企業和就業大規模崩盤,以及制定具體的法律和監管措施以保護人民的健康和社會凝聚力。幸運的是,世界各地大多政府的反應快速而有效。這使得許多公司都能夠在財務上保持順暢,并繼續朝著其戰略目標前進,包括人才方面。在經濟恢復并呈現增長的國家,某些關鍵行業和活動領域甚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勞動力短缺。
無法加速數字化轉型的經濟體可能很快就會落后。然而,“數字鴻溝”快速擴大只是日益擴大的國際不平等性的一部分。另一個令人擔憂的結果是經濟體之間貧富差距日益加劇。World Bank指出,在疫情期間全球貧困程度有所增加,每天生活費不到1.90美元的人口再增加1.25億。UN的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女性擔任的工作崗位受到新冠疫情相關調整(包括裁員)的威脅通常較男性高。如果這些發展趨勢不能得到控制及迅速逆轉,它們可能會進一步擴大經濟福祉差距以及近年來取得進展的平等、多元化和包容性努力方面的差距。
在“新常態”中,工人之間的不平等性也可能會加劇,這是因為可能會出現“K型復蘇”,科技、軟件零售服務等“復蘇領域”的員工將比從事旅行或娛樂等活動的員工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創新和敏捷性可以在“解決‘K’的下半圈”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即將迎來巨大的挑戰:防止不平等性加劇(以及恢復貧困),為勞動力的大規模技能升級和技能再培訓提供足夠的機會,以及保持社會凝聚力將是未來數年甚至數十年內的一些非常艱巨的任務。
中國和俄羅斯躋身于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人才冠軍”矩陣(去年這兩個國家在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的“人才流動”(talent movers)榜單上榜上有名)。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首次有一個國家(智利)排名靠前。在中東地區,阿聯酋仍然是強大的人才冠軍,提供各種創新方式吸引和保留人才。
第八版報告題為《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 Times of COVID》,探討疫情期間的經驗教訓,并為政府、組織、企業和個人如何發展提供洞察。人才管理現在成為了主流問題,人才表現是關鍵增長與繁榮因素。
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學術總監、(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戰略高級客座教授Felipe Monteiro表示:“現在是時候‘思考后疫情’時代了。與大多數行業(金融、能源到運輸、制造業和農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努力相關的就業崗位在各地區將產生很高的需求。”他補充道:“傲居榜首的瑞士和新加坡正在加速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經濟轉型。瑞士正在提升其作為可持續金融領導者的地位,而新加坡正在推進其雄心勃勃的‘Green Plan 2030’,并在與中國的數字化貿易和綠色經濟合作方面取得了進展。這些具有前瞻性的國家正在采取措施建立強大的經濟和社會。”
長期趨勢和分析
在提供縱向分析的第三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數據顯示,人才競爭力高的國家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政策建議相當明確:利益相關方應采取措施,確保人才競爭力的根本方面得到加強,特別是人口已經面臨壓力的國家和行業。
2021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 前20位
與前幾年一樣,較高的排名與較高的收入水平相關。發達國家提高人才競爭力的政策和做法不太容易受到政治和社會經濟波動的影響,這些國家在投資終身學習、加強技能、吸引和留住全球人才方面表現穩定。
排名 |
國家 |
排名 |
國家 |
1 |
瑞士 |
11 |
澳大利亞 |
2 |
新加坡 |
12 |
英國 |
3 |
美國 |
13 |
加拿大 |
4 |
丹麥 |
14 |
德國 |
5 |
瑞典 |
15 |
新西蘭 |
6 |
荷蘭 |
16 |
愛爾蘭 |
7 |
芬蘭 |
17 |
比利時 |
8 |
盧森堡 |
18 |
奧地利 |
9 |
挪威 |
19 |
法國 |
10 |
冰島 |
20 |
日本 |
2021全球城市人才競爭力指數(GCTCI)– 前10位
大城市(主要是因為資源水平較高)能更好地適應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重新聚焦人才領域,這部分解釋了它們在全球城市人才競爭力指數中的排名高于去年的原因。
今年排名靠前的城市仍然由美國和歐洲主導,舊金山位于榜首。另外兩個美國城市波士頓和西雅圖也躋身前十;另外7個城市中有6個是歐洲城市(日內瓦、蘇黎世、盧森堡、都柏林、倫敦和赫爾辛基)。新加坡是躋身前十的唯一一個亞洲城市。
排名 |
城市 |
排名 |
城市 |
1 |
舊金山(美國) |
6 |
都柏林(愛爾蘭) |
2 |
日內瓦(瑞士) |
7 |
新加坡(新加坡) |
3 |
波士頓(美國) |
8 |
西雅圖(美國) |
4 |
蘇黎世(瑞士) |
9 |
倫敦(英國) |
5 |
盧森堡(盧森堡) |
10 |
赫爾辛基(芬蘭) |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杰出研究員、該報告的聯合編輯Bruno Lanvin評論道:“總之,世界各地的城市在動員可用人才來確定和實施解決方案以應對前所未有的復雜情況方面具有敏捷性且富有想象力。”他補充道:“為未來做好準備的城市往往占據排名主導地位。人工智能或先進技術(包括金融技術、健康技術和醫療技術)的能力顯然有利于舊金山、波士頓和新加坡等城市的人才表現,盧森堡、日內瓦、都柏林和蘇黎世雖然沒有那么明顯,但仍很可觀。”
如欲了解更多信息:
請下載完整報告?
通過Twitter #GTCI關注我們,了解最新信息
2021年10月19日下午1點(CET)在此注冊,加入直播發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