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 var content_array=["
關于<\/b>HAWK<\/b>和<\/b>HARRIER<\/b><\/p> \n
HAWK和HARRIER在全球400個研究中心共招募了1800多例患者,是首批也是目前唯一的專門針對nAMD患者的全球頭對頭比較臨床研究,前瞻性地證明了研究藥物每12周注射1次具有出色的療效。<\/p> \n
這兩項研究均為持續96周的前瞻性、隨機、雙盲、多中心研究,是RTH258 III期臨床開發的一部分。這兩項研究的目的是比較玻璃體內注射RTH258 6mg和3mg(僅HAWK研究有RTH 258 6mg劑量組)與阿柏西普2mg相比在nAMD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HAWK和HARRIER研究的主要療效終點為第48周時最佳矯正視力(BCVA)與基線相比的平均變化。次要終點包括治療第36-48周BCVA與基線相比的平均變化、治療第48周時接受q12w給藥的患者比例和解剖學參數。<\/p> \n
在兩個研究方案中,患者被隨機分至RTH258治療組或阿柏西普治療組。經過3個月的負荷劑量期后,RTH258治療組患者立即接受每12周1次的藥物治療,并可根據預定訪視中的編盲疾病活動度評估結果調整給藥頻率至每8周1次。阿柏西普則根據藥品標簽每2個月給藥1次。<\/p> \n
在HAWK和HARRIER這兩項III期臨床研究中,RTH258 6mg均達到了主要和關鍵次要終點。HAWK試驗評價的RTH258 3mg也達到了這些終點。兩項研究的p值均具有高度顯著性。<\/p> \n
關于新生血管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b>nAMD<\/b>或濕性<\/b>AMD<\/b>)<\/b><\/p> \n
nAMD是導致北美、歐洲、澳大利亞和亞洲65歲以上人群出現嚴重視力下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在全球范圍內預計有2000萬-2500萬患者受該疾病影響。當負責精細、中心視覺的視網膜區黃斑的下方有異常血管形成并生長時,即發生nAMD。此類血管較為脆弱,易引起液體和血液滲漏,破壞正常的視網膜結構,并最終造成感光細胞損傷。<\/p> \n
nAMD的早期癥狀包括視覺失真或視物變形以及視物模糊。快速診斷和干預至關重要。隨著疾病的進展,細胞損傷逐漸增多,視覺質量會進一步降低,甚至導致中心視力完全喪失,患者無法閱讀、開車或認出熟人。如果不給予治療,視力可在幾天內惡化。<\/p>"]; $("#dvExtra").html(content_array[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