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 var content_array=["
備注<\/u><\/b><\/p> \n
有關楊嘉輝<\/b><\/p> \n
跨領域藝術家楊嘉輝是作曲家出身,2013年獲普林斯頓大學音樂博士(作曲)學位。由于曾受正統音樂訓練,他在藝術實踐中結合實驗音樂、聲音研究與場域特定展演的元素。他以聲音為工具,揭示剖析日常生活背后的意識形態與政治議題。他曾在杜塞爾多夫美術館、曼徹斯特華人當代藝術中心、M+和廣島市現代美術館等舉辦個展。他的作品曾于多個群展中展出,包括古根漢美術館、悉尼雙年展、上海雙年展、大阪國立國際美術館、國立現代美術館首爾館,以及第十四屆卡塞爾文獻展之電臺廣播項目等。他曾獲多個獎項,包括2015年的“<\/span>寶馬藝術之旅獎”<\/span>和2018年的香港藝術中心“<\/span>藝術榮譽獎”<\/span>。2017年,M+與香港藝術發展局合作為他舉辦個展,代表香港參加威尼斯雙年展。 <\/p> \n 有關楊紫<\/b><\/p> \n 楊紫于南京大學取得哲學及宗教研究學士學位,現時為獨立策展人。楊紫具有近十年從事藝術評論及策展的經驗。他于2012年至2014年擔任《藝術界LEAP》雜志編輯,并為《藝術論壇》中文網、《藝術銀行》、《藝術網》及《藝術界LEAP》等雜志撰寫文章。他于2015年加入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任總編輯,為王音、劉韡、徐震、曾梵志等藝術家編纂圖錄,并策劃多場展覽及公共項目。他于2018年任職UCCA策展人及公共項目總監,策展項目包括:“<\/span>肉身:恐怖谷”<\/span>、“<\/span>密室”<\/span>、“<\/span>Pity Party”<\/span>、“<\/span>敢當:當代神石注疏”<\/span>及“<\/span>韶華”<\/span>等群展,亦為趙半狄、謝南星、吳偉、姜琤、謝燚、高源、蔡澤濱、張允菡、楊露子、尉洪磊、朱昶全、3d group等藝術家策劃個展。楊紫于2017年入圍Hyundai Blue Prize年度藝術大獎,并于2019年擔任華宇青年獎評委。<\/p> \n 有關“<\/span><\/b>希克獎<\/b>2019”<\/span><\/b>評審委員會<\/b><\/p> \n 首屆希克獎由華安雅和劉栗溧擔任聯合主席,評審委員會成員包括:英國泰特美術館館長Maria Balshaw、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Bernard Blistène、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龔彥、臺北策展人賴香伶、香港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瑞士收藏家兼M+董事局成員烏利.<\/b>希克,以及北京藝術家徐冰。<\/p> \n 有關“<\/span><\/b>希克<\/b>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b>2020”<\/span><\/b>評審委員會<\/b><\/p> \n 首屆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的評審委員會成員包括:威靈頓歷史學家和漢學家白杰明、 M+視覺藝術希克資深策展人皮力,以及M+視覺藝術主策展人姚嘉善。<\/p> \n 有關<\/b>M+<\/b><\/p> \n M+是嶄新的博物館,致力于收藏、展示與詮釋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筑、流動影像,以及香港視覺文化。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區的M+正在興建,建成后其規模可媲美世界知名的現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矢志于躋身世界頂尖文化機構之列。我們冀以香港中西薈萃的歷史特色為基礎,從身處的斯時此地出發,為二十一世紀亞洲創立一座別樹一幟的新型博物館。<\/p> \n 有關西九文化區<\/b><\/p> \n 西九文化區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項目之一,愿景是為香港在濱臨維多利亞港、占地40 公頃的填海土地上,創造一個多姿多彩的新文化地帶。文化區內設有制作及舉辦世界級展覽、表演節目和文化藝術活動的各類劇場、演出空間和博物館;并有占地23 公頃的公共空間,包括長達兩公里的海濱長廊。<\/p> \n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200513\/2802746-1-a?lang=1<\/a>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200513\/2802746-1-b?lang=1<\/a>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200513\/2802746-1-c?lang=1<\/a>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200513\/2802746-1-d?lang=1<\/a> <\/p>"];
$("#dvExtra").html(content_array[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