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 var content_array=["

關于食管鱗狀細胞癌<\/b><\/p> \n

食管癌是消化道領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中國作為食管癌的高發國家,每年新發病例數約占全球的53.7%,死亡病例數約占全球的55.7%[i]<\/sup><\/sup>。食管癌主要分為鱗癌和腺癌,其中歐美國家以腺癌為主,約占整體發病率的70%。而在中國,95%以上的患者為食管鱗狀細胞癌[ii]<\/sup><\/sup>。<\/p> \n

關于百澤安<\/b>®<\/sup><\/b>(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b><\/p> \n

百澤安®<\/sup>(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是一款人源化 lgG4 抗程序性死亡受體 1(PD-1)單克隆抗體,設計目的是為最大限度地減少與巨噬細胞中的Fcγ受體結合。臨床前數據表明,巨噬細胞中的Fcγ受體結合之后會激活抗體依賴細胞介導殺傷T細胞,從而降低了PD-1 抗體的抗腫瘤活性。百澤安®<\/sup>是第一款由百濟神州的免疫腫瘤生物平臺研發的藥物,目前正進行單藥及聯合療法臨床試驗,以開發一系列針對實體瘤和血液腫瘤的廣泛適應癥。<\/p> \n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在五項適應癥中批準百澤安®<\/sup>,包括完全批準百澤安®<\/sup>聯合化療用于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和百澤安®<\/sup>聯合化療用于治療一線晚期非鱗狀 NSCLC 患者,以及附條件批準百澤安®<\/sup>用于治療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PD-L1 高表達的含鉑化療失敗包括新輔助或輔助化療 12 個月內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UC)患者,以及至少經過一種全身治療的肝細胞癌(HCC)患者。針對上述三項附條件獲批適應癥的完全批準將取決于正在進行的確證性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p> \n

此外,三項百澤安®<\/sup>新適應癥上市申請在中國已獲受理且正在審評過程中,包括一項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鉑類化療后出現疾病進展的二或三線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 患者、一項用于治療既往經治、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高度微衛星不穩定型(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型(dMMR)實體瘤患者和一項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一線標準化療后進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患者。<\/p> \n

百濟神州已在中國和全球范圍內開展或完成了17項百澤安®<\/sup>的注冊性臨床試驗,其中包括13項3期臨床試驗和4 項關鍵性2 期臨床試驗。<\/p> \n

2021年1月,百濟神州與諾華達成合作協議,授權諾華在北美、歐洲和日本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百澤安®<\/sup>。<\/p> \n

百澤安®<\/sup>在中國以外國家地區尚未獲批。 <\/p> \n

關于百澤安<\/b>®<\/sup>(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的臨床項目<\/b><\/p> \n

百澤安®<\/sup>開展的臨床試驗包括:<\/p>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