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 var content_array=["
關于歐萊雅<\/strong>-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項目<\/strong><\/p> \n 自1998年起,歐萊雅便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合作,一直致力于提高女性在科學領域的比例和成長,鼓勵更多女性投身科學。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年科學報告》顯示,在科學研究領域,“玻璃天花板現象”仍然存在:女性只占到科研人員總數的29%,歐洲學術機構中僅有11%的女性就職于資深崗位中,女性獲獎者比例在諾貝爾科學獎歷史上不足4%,真正彌合科研領域內的性別差距依然任重而道遠。<\/p> \n 在過去的24年,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項目表彰了來自全球11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122位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獎人,并支持了超過3800位極具潛力的年輕女博士、博士后。2004年,歐萊雅(中國)攜手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正式在中國設立“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作為該項目在中國的延伸。<\/p> \n [1] 女性科學家花在研究上的時間比同資歷男性科學家少了5%,有一個或超過一個幼童孩子的女性科學家花在研究上的時間比男性少17%: https:\/\/en.unesco.org\/news\/covid-19-pandemic-disproportionately-affecting-women-science-and-engineering<\/a>. [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報告:“與時間賽跑,實現更明智的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2021年)<\/p> \n [3] 歐洲委員會2018年“她數字”報告<\/p> \n [4]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20年5月,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報告》圖3.6<\/p> \n [5] 歐洲委員會2018年“她數字”報告<\/p> \n [6]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報告:“與時間賽跑,實現更明智的發展”,2021年<\/p> \n [7] 馬賽厄斯·烏勒姆·尼爾森,性別多樣性促進科學進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2017年; <\/p> \n
事實上,這些女性可能永遠無法彌補這些已經占用的時間: https:\/\/theconversation.com\/female-scientists-set-back-by-the-pandemic-may-never-make-up-lost-time-163630<\/a><\/p> \n
https:\/\/fortune.com\/2015\/03\/03\/women-led-companies-perform-three-times-better-than-the-sp-500\/<\/a><\/p>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