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通社與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達成合作 打通新加坡市場頂級傳播通道

PR Newswire×SPH Media強強聯手,覆蓋新加坡頂尖新聞及財經平臺優質曝光渠道,助力客戶接觸更廣泛的受眾,實現更強傳播影響力 芝加哥2025年7月2日 /美通社/ -- 美通社宣布與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Singapore Press Holdings)達成戰略合作,此舉將顯著提升客戶新聞稿在新加坡市場的傳播廣度。這一重要合作將使客戶內容直達新加坡兩大頂級媒體平臺——《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與MONEY FM 89.3財經電臺。 此次合作將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助力其深化新加坡市場滲透,加強與當地專業人士及消費者的互動。《海峽時報》作為亞洲領先的媒體公司——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旗下的旗艦英文日報,是新加坡最具影響力(同時是閱讀量最高)的媒體,提供全面的國內外新聞報道;MONEY FM 89.3則是新加坡首個且唯一專注于商業與個人理財的24小時英文電臺頻道。 本次新聞稿分發合作進一步深化了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與美通社母公司Cision Ltd.自2024年5月建立的合作關系。此前簽署的內容授權協議已允許Cision客戶通過CisionOne平臺監測其旗下所有渠道的在線內容。 Singapore's most-consumed media outlets: The Straits Times and MONEY FM 89.3 美通社總裁Matt Brown表示:“此次合作再次彰顯了我們持續投資拓展全球領先傳播網絡的承諾,確保客戶觸達最廣泛、最優質的受眾。通過《海峽時報》和MONEY FM 89.3兩大渠道,我們為客戶開辟了直達新加坡高價值人群的專屬通道。” 合作的主要優勢包括: 更廣覆蓋度:《海峽時報》數字平臺每月擁有6,220萬頁面瀏覽量和850萬獨立訪客,龐大的跨平臺影響力,將大幅提升美通社客戶內容的曝光度與可搜索度 更精準觸達:美通社幫助客戶直接觸達新加坡各領域密切關注新聞與財經動態的高價值專業人士群體 美通社亞太區受眾拓展兼發布業務副總裁劉曉林表示:“Cision的全球傳播網絡與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對亞洲市場的深刻洞察,將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我們相信這將為客戶創造顯著價值,助力其以數據驅動的方式更有效地連接目標受眾。” 詳情請瀏覽:https://www.prnewswire.com/apac/

2025-07-02 14:55

美通社發布《2025全球媒體調查報告》

近十余年來,美通社母公司Cision 推出的《全球媒體調查報告》,始終是公關傳播人士洞察全球媒體生態的重要指南。 北京 2025年5月29日 /美通社/ -- 近日,美通社重磅發布《2025全球媒體調查報告》(下文簡稱報告)。作為一份連續發布十六年的媒體生態洞察報告,今年將繼續為公關傳播人士揭示全球媒體運作的幕后真相,助力其優化媒體關系、完善傳播策略,最終幫助品牌和客戶獲得更具價值的贏得媒體報道。下載鏈接:https://sourl.cn/yzVgBP 今年的報告調查收集了全球19個市場3,126位媒體受訪者的反饋,這些市場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芬蘭、瑞典、丹麥、挪威、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中國大陸、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 本報告將能夠助您不斷進階為一名具有全球視野的媒體公關傳播專家,尤其對出海企業來說,它將是您了解海外媒體記者現狀與需求的有力助手。以下是本報告的部分重要發現與亮點。 全球媒體挑戰升級:渠道、 AI 、公信力 報告顯示,連續多年作為全球媒體記者最大挑戰的 —— "保持作為可靠新聞來源的可信度"/ 應對'假新聞',如今已位居第二。而"適應受眾不斷變化的媒體消費行為"已成為全球記者面臨的首要挑戰。 兩大挑戰的排名發生互換,反映出記者們正在竭盡全力應對日益碎片化的媒體生態,這也是公關傳播人員同樣面臨的挑戰。 另一顯著變化是:"人工智能的崛起"從去年的第六大挑戰躍升至第四,30%的記者將其列為過去 12 個月中的最大挑戰之一。 從區域來看,歐洲、中東及非洲以及北美地區的記者,更加疲于應對受眾不斷變化的媒體消費行為,亞太地區記者最擔憂的則是人工智能帶來的行業顛覆。 AI 改寫媒體生態,亞太地區差異顯著 報告顯示,全球已有53%的記者在工作中開始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這一數據與去年相比,呈現顯著增長。另有14%計劃開始使用。 其中,北美記者對人工智能的接受度最低,近半數(49%)表示目前未使用且無使用計劃,這一比例在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為30%,在亞太地區僅為11%。這也就是說,目前亞洲地區的媒體記者對AI的接受度更高。 記者使用AI的主要用途包括:研究特定主題25%;協助訪談及音頻轉錄23%;協助總結文本20%。其他用途還包括:協助創建內容大綱或初稿;構思采訪問題;構思報道選題;制作多媒體;了解受眾等。 在研究、文字轉錄和內容摘要這三個應用場景中,歐洲、中東及非洲以及北美地區記者使用AI最為普遍;而亞太地區記者則更傾向于使用生成式AI生成內容大綱或初稿。 另外,媒體記者對于公關傳播人員使用生成式AI這一問題的態度持開放態度,僅27%的受訪者表示"強烈反對"。其中,北美記者對公關傳播人士使用AI的反對聲最為強烈,高達五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強烈反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亞太地區記者,該群體對AI的使用度和接受度相對更高。 而記者拒絕公關傳播人士使用AI的主要顧慮存在于: 擔心AI內容可能存在事實性錯誤 擔心內容數量增加但質量未同步提升 擔心內容缺乏真實性或創造性 擔心內容涉及版權侵權和抄襲指控 擔心AI生成內容存在潛在偏見 當我們邀請全球記者說出他們使用或不使用AI的原因時,他們如此評價: "我會用?AI 輔助總結研究,但多次發現其錯誤離譜到令人震驚,反而需要額外核查,適得其反。" "我時常試用AI ,但其準確性存疑,始終讓我難以放心。" 對此,報告建議公關傳播人士使用AI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真實性優先:當記者確信AI生成內容不僅事實準確,而且包含引人入勝的敘事時,他們的接受度最高。務必精心打磨AI生成內容,確保品牌獨特的聲音和觀點得以凸顯。 切勿輕信AI輸出:鑒于記者對AI生成內容的合理擔憂,公關傳播人士應坦誠說明AI的使用情況,并確保內容經過驗證、真實可信。 向記者取經:記者們正在多維度探索AI應用,公關傳播人士可借鑒這一思路:大膽嘗試AI工具以提升效率、激發創意,但必須確保所有 AI 生成內容都經過行業專家驗證。 重塑公關中的"關系"本質 今年的報告數據指出,即便記者工作繁忙,但他們大多數對與公關傳播人士與其建立聯系持開放態度,但關鍵在于采取正確的方式。 然而各地區記者的首選答案卻出奇簡單:"通過郵件自我介紹并說明聯系目的",有高達85%的受訪者選擇此選項,遠超第二、三位選項:"向我推介新的相關選題思路"和"邀請我參加行業活動"。 下圖提供了更詳細的與記者建立聯系的方式。 報告進一步探究了公關傳播團隊聯系記者時,提供給他們真正所需的內容有哪些。與歷年報告一致的發現是:新聞稿仍是記者最需要的內容。此外,多數記者也表示需要獨家新聞和原創研究報告。 如果說有什么比了解記者需求更重要的事,那必定是知道他們的禁忌。當被問及最無法容忍的公關行為時,"向我發送垃圾郵件,推介不相關的內容"高居榜首(不過亞太地區記者對此容忍度較高),其次是"包裝成軟文的推介"。在所有地區,"提供不準確或來源不明的信息"均位列前三雷區。 除了以上重要內容,報告還揭露了:記者的推介內容偏好、全球媒體記者社交平臺使用情況、多媒體要素分析等重要內容。 如今,世界媒體格局已然全面進入"算法主導、流量為王"的碎片化生態。而在這樣的生態中,媒體記者在真實的堅守、內容的質量與點擊率的壓力間掙扎,公關傳播人員也在信息過載中艱難地塑造品牌聲量與價值。 對企業來說,精準把握媒體運作規律與記者們的痛點需求,才能更好地實現信息的有效觸達,才能在嘈雜的輿論場中構建"媒體-公眾-品牌"的價值傳遞閉環。

2025-05-29 21:57

美通社2025品牌出海本地化傳播策略研討會在深圓滿舉辦

深圳2025年5月26日 /美通社/ -- 2025年5月15日,由美通社主辦的"從‘地理遷徙'到‘心智扎根'——品牌出海本地化傳播策略研討會"在深圳成功舉行。活動匯聚美通社、鳳凰衛視、領英、RINGCONN等平臺和行業專家,吸引80余位行業代表及超千名線上觀眾參與,共同探討如何以本地化策略突破文化壁壘,助力企業全球化發展。 美通社資深策略專家陳子晗從全球視角出發,分享了對2025年企業傳播趨勢的深刻洞察。她強調,AI與數據分析工具已深度融入傳播的各個環節,推動內容生產、受眾觸達及效果評估全面升級。同時,多渠道傳播與品牌價值升級成為文化適配關鍵。企業需以敏捷策略應對行業變革,將傳播轉化為品牌長效增長的驅動力。 鳳凰衛視記者袁瑋曄結合一線案例,闡釋"故事力"在本地化傳播中的核心價值。她提出,優秀的本地化故事需緊扣本地用戶痛點,以全球視野提煉普世價值,并通過人性化表達激發情感共鳴。"媒體不僅是信息傳遞者,更是文化翻譯者。"袁瑋曄強調,通過有溫度的本土敘事,品牌可跨越文化鴻溝,建立深度信任。 針對亞太市場布局,美通社媒體及受眾拓展經理黃琳分析了香港地區獨特的媒體生態。她指出,香港融合中西文化基因與成熟媒體體系,是企業輻射東南亞乃至全球的戰略跳板。現場,黃琳分享了與香港媒體建立長期合作、實現共贏的具體方法,強調本土化合作需兼顧資源整合與文化敏感度。 從"走出去"到"走進去",品牌需要解決文化差異、用戶習慣等核心問題。本地化傳播成為連接全球市場與本土消費者的核心紐帶。領英營銷解決方案客戶總監紀若昀結合領英的全球化平臺優勢,揭秘如何通過精準營銷和本地化運營,實現高效獲客與品牌沉淀。 活動最后,RINGCONN海外PR負責人劉萌萌從智能戒指出海實踐出發,拆解從產品定位到傳播落地的全鏈路策略,為科技企業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她強調,硬件出海需以差異化傳播凸顯技術價值,并通過本地化內容建立用戶信任。 本次活動從趨勢洞察到故事傳播,從媒體共生到出海獲客,再到智能硬件的實戰經驗,勾勒出品牌出海"心智扎根"的路徑。技術與數據賦能、媒體生態共建、本地化價值融合等共識,彰顯行業對創新傳播模式的深度探索。未來,美通社將持續攜手全球伙伴,以專業化服務助力企業精準連接國際市場,共塑傳播新生態。 ?

2025-05-26 13:35

挖掘技術賦能下的企業傳播新動能 ---- 美通社媒體開放日走進界面財聯社

上海2025年4月23日 /美通社/ -- 2025年4月16日下午,美通社與界面財聯社聯合舉辦的媒體開放日活動在界面財聯社上海辦公區會議室舉行。界面財聯社黨委委員、副總裁,界面新聞高級副總裁,上海報業傳媒行業協會副會長郭為中、財聯社常務副總編輯曲偉治、美通社媒體業務負責人趙莎及華東區業務負責人陳珊等多位領導出席并致辭。本次活動吸引了50余位各行業的跨國企業與本土企業嘉賓的參與,共同探討在技術賦能背景下,企業傳播與主流媒體之間的創新與合作。與會者分享了各自的見解,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活動現場 在當前技術創新與新媒體高能發展的時代,企業如何有效提升品牌影響力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與會嘉賓分享了各自的見解,認為企業傳播不僅要依賴傳統媒體的力量,更要積極擁抱技術的變革。大數據、AI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既讓媒體和傳播業者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為企業提供了新的傳播渠道和方式,使得企業的傳播效率大幅提升,不僅能更精準的觸達目標受眾,更能提升品牌的權威性和影響力。與會嘉賓普遍認同:在未來將在技術賦能的背景下,還需要探索更多創新型的傳播方式,推動企業與媒體之間的互動升級,才能推動內容的高效傳播。 活動現場 活動最后,與會企業嘉賓在界面財聯社的帶領下參觀了界面財聯社AI智能系統在采編流程上的應用,大家都對AI在傳播行業中的應用有了更具象化的理解,也引發了未來更深入的思考。 活動現場-會后參觀 此次媒體開放日活動不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行業內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機。美通社與界面財聯社將繼續攜手推進企業傳播的創新與發展,共同迎接媒體行業的新機遇。

2025-04-23 10:38

Cision宣布獲得2.5億美元新資金

芝加哥2025年4月15日 /美通社/ -- Cision Ltd. ("Cision")作為全球公關及營銷傳播領域專業人士所信賴的媒體傳播效果軟件與服務領軍供應商,今日宣布已成功鎖定2.5億美元新資金融資承諾。此舉不僅將為公司運營注入更大靈活性,更將有力推動業務增長,并獲得了現有貸款機構及票據持有人的廣泛支持。 Cision關聯公司Castle US Holding Corporation("公司")簽署了一份承諾函及其聯合文件(統稱"承諾函"),根據該承諾函,公司和公司90%以上的未償債務持有人("承諾方")同意開展某些融資交易("交易"),具體如下文所述。 承諾方包括公司現有優先擔保信貸中約99%的貸款人和公司現有無擔保票據("現有票據")中約95%的持有人。 交易將為公司帶來重大收益,包括:(i) 為公司額外籌集約2.5億美元流動資金,(ii) 減少部分債務融資的未償還本金,以及 (iii) 延長債務期限。 Cision首席執行官Guy Abramo表示:"這些交易再次表明,我們債務投資者群體中優質機構對公司的大力支持。 流動資金增加以及債務到期日延后至2030年及以后,我們便有能力實施公司制定的長期增長戰略。" 本新聞稿包含針對現有票據其他持有人的重要信息,希望邀請他們參與私有票據置換(定義見下文)。 建議您通讀本新聞稿全文。 根據承諾函規定條款,承諾方承諾開展以下交易并采取相關行動:(a) 通過新增資本和公司現有債務置換相結合的方式籌集,(i) 優先擔保第一留置權第一順位定期貸款,本金總額相當于約2.5億美元新資金,外加以實物支付的交易費用("第一順位定期貸款"),以及 (ii) 優先擔保第一留置權第二順位定期貸款,本金總額需足夠按照現有信貸協議(定義見下文)以公司和承諾方以及參與交易的其他貸款人約定的價格完成定期貸款收購("第二順位定期貸款"),(b) 將全部現有票據置換("私有票據置換")為按照新契約新發行且于2031年到期的第一留置權第三順位10.00%優先擔保票據("第三順位定期貸款"),以及 (c) 同意修訂于2020年1月31日簽訂的現有信貸協議("現有信貸協議")和于2020年2月5日簽訂的現有無擔保票據契約("現有票據契約"),目的是刪除其中幾乎全部限制性條款,并做出其他有利于交易的修改。 承諾書還規定,現有循環貸款人將以無現金方式置換為總承諾金額約為1.37億美元的優先擔保第一留置權第一順位循環貸款("第一順位循環貸款",與第一順位定期貸款、第二順位定期貸款和第三順位票據統稱為"超優先償還債務")。 第一順位定期貸款和第一順位循環貸款將于2030年4月29日到期,第二順位定期貸款將于2030年5月31日到期,第三順位票據將于2031年6月30日到期。 超優先償還債務將由現有信貸協議擔保人共同和分別提供優先擔保,并由公司和上述擔保人以其幾乎全部資產作第一留置權擔保。 ? 公司打算用交易中獲得的借款和相關收益 (i) 永久性全額償還并終止償還2025年1月30日部分過橋信貸協議下所有未償還承擔額,(ii) 償還并終止,或促成全額償還并終止部分公司間信貸協議和期票項下全部未償還承擔額和義務,(iii) 為根據交易條款收購現有信貸協議項下定期貸款提供支持,(iv) 為支付在私有票據置換中被要求注銷的現有票據以及在交易中被收購的現有信貸協議項下定期貸款所產生的應付和未付利息提供資金,以及 (v) 支付相關交易費用,及用作周轉資金和一般企業用途。 Abramo表示:"Cision是領先的戰略傳播服務提供商,致力于實時、積極主動地塑造品牌和企業的未來。 交易將為我們帶來關鍵流動資金,使我們能夠繼續為超過75,000家合作伙伴(其中包括84%的財富500強企業)提供服務,助力它們了解、講述并傳播自身故事。" Cision的財務顧問和法務顧問分別是Houlihan Lokey與Milbank LLP。 承諾方的財務顧問和法務顧問則分別是Evercore與Gibson, Dunn & Crutcher LLP。 私有票據置換 公司計劃于2025年4月22日("首次發行日")根據私有票據置換協議向承諾方票據持有人("承諾持票人")發行第三順位票據, 并于2025年5月12日或之前,即首次發行日后20個工作日內,邀請不屬于承諾持票人的現有票據持有人參與私有票據置換,置換條款與承諾持票人相同。 票據持有人若想收到更多有關私有票據置換條款的信息,請通過Cision@is.kroll.com聯系Cision。 私有票據置換在各方面均受Cision決策和自由裁量權的限制,以及通過公開市場或私下協商交易購買現有票據的權利說明: 首發票據。 于2025年4月17日或之前聯系Cision的票據持有人可能有資格在首次發行日收到第三順位票據。 追加可互換票據。 于2025年4月17日之后、2025年4月29日或之前聯系Cision的票據持有人可能有資格在2025年5月2日("追加發行日")收到第三順位票據。 公司預計,在追加發行日發行的第三順位票據將可與在首次發行日發行的第三順位票據互換。 追加不可互換票據?于2025年4月29日聯系Cision的票據持有人將有可能在更晚時候收到第三順位票據。?不過,2025年5月2日以后發行的第三順位票據可能無法與于首次發行日或追加發行日發行的第三順位票據進行互換。 共同持有約95%現有票據的承諾持票人已承諾將其持有的現有票據全部置換為第三順位票據。 由于承諾方參與度高,現有票據持有人須注意,私有票據置換可能對不按照私有票據置換條款出價和購買的現有票據的流動性和市場價格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不按照私有票據置換條款出價和購買的現有票據將繼續流通,并受現有票據契約條款約束,而修訂后的現有票據契約將刪除其中幾乎全部限制性條款("擬議修訂案")。 票據持有人須注意,如果擬議修訂案正式生效,按照擬議修訂案對現有票據契約中條款和其他規定進行刪除或修改后,公司及其子公司將可以采取現有票據契約之前禁止的某些行動,包括可能導致公司信貸風險上升、對現有票據流動性、市場價格和價格波動性產生不利影響或以其他方式損害票據持有人利益的行動。 第三順位票據尚未按照美國1933年《證券法》修訂版("證券法")或任何其他證券法規進行登記,除非《證券法》和任何其他適用證券法規登記要求予以豁免,或交易不受《證券法》和任何其他適用證券法規登記要求約束,否則不得發售或出售第三順位票據。 本新聞稿僅供參考。?本新聞稿不得構成任何出售要約或購買邀約,如任何州證券法規規定,在證券登記或取得資格之前進行要約、邀約或出售屬于非法行為,則不得在該州出售任何此等證券。 鼓勵現有票據持有人就私有票據置換事宜咨詢自己的法務、財務和稅務顧問。? 關于Cision Cision是消費者洞察、媒體情報、互動參與以及傳播解決方案領域的全球領軍企業。 我們致力于為公關、企業傳播、市場營銷和社交媒體專業人士提供所需工具,助其在當今數據驅動的世界中取得優異表現。 憑借深厚的專業知識、獨家數據合作伙伴以及屢獲殊榮的各類產品,包括CisionOne、Brandwatch和PR Newswire,我們助力超過75,000家企業和組織(包括84%的財富500強企業)找到并了解其關鍵受眾,提升品牌在關鍵受眾中的可見度,增進受眾理解。 媒體垂詢,請聯系: Cision公關部 CisionPR@cision.com 前瞻性敘述 本新聞稿包含有關未來事件和預期的聲明,因此構成美國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和其他聯邦證券法規中所定義的"前瞻性敘述"。 這些前瞻性敘述僅是預測,無關既往事實,通常使用"認為"、"推測"、"預計"、"預估"、"估計"、"預測"、"展望"、"目標"、"努力"、"尋求"、"預測"、"打算"、"戰略"、"計劃"、"可能"、"可以"、"應該"、"將要"、"將會"、"將是"、"將繼續"、"將可能導致"等詞語或其反義詞或變體或通常旨在說明前瞻性敘述的類似詞語加以描述。 除既往事實聲明外,所有其他敘述均可被視作前瞻性敘述,包括有關Cision或公司打算、預計、預測、相信或預期未來將會或可能發生的活動、事件或發展的任何敘述。 前瞻性敘述不是對未來業績的保證,而是可能受到風險或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實際結果與當前預測結果產生實質性差異。 前瞻性敘述可能受到不準確假設或已知或未知風險和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其中許多因素對于確定Cision、公司及其子公司和關聯公司的實際未來業績十分重要。 前瞻性敘述基于當前預測和當前經濟環境做出,涉及許多難以預測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 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敘述中明示或暗示的結果存在實質性差異。 本新聞稿中包含的前瞻性敘述僅基于新聞稿發布之日的情形做出,如果公司稍后發現相關聲明不可能實現,公司不承擔公開糾正或更新任何前瞻性敘述的任何義務。

2025-04-15 02:00

美通社母公司Cision聯合PRWeek發布《2025企業傳播報告》

北京2025年3月20日 /美通社/ -- 近日,美通社母公司Cision聯合全球知名公關媒體《PRWeek》共同發布了《2025企業傳播報告:傳播進階之路,重構品牌敘事》(下文簡稱報告)。這是Cision連續第八年發布此份重磅報告,并在每一年的調查中都會持續跟蹤并評估,傳播行業當下最優先采用的策略與工具,可為全球傳播人士提供參考與實踐價值。點擊鏈接下載完整報告:https://sourl.cn/KfTNth 今年的報告除了詳解傳播策略與工具外,還新增兩大看點: 第一點是隨著生成式AI的快速普及,傳播人士對這項AI工具的認知與應用層面,已經進階到哪一步了,這是所有傳播人士都應關注的焦點。 第二個點是今年的調查數據與2017年首次調查數據進行了大量對比。時隔8年,傳播人士在傳播策略與工具層面發生了哪些巨大變化,這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 下文是本報告的部分亮點數據,歡迎您下載完整報告。 企業使用AI工具的最大挑戰是:溝通 一個打破認知的調查結果是,傳播人士對AI的最大的擔憂,已經不是其對工作穩定性的影響,而是如何對外溝通。 調查中有32%的受訪者將,"如何對利益相關者傳達企業使用了AI,又會對組織產生哪些影響"列為AI帶來的最大挑戰,該數據占比最多。 緊隨其后,傳播人士還擔心AI帶來的不良后果有:工作崗位的淘汰28%,傳播預算的削減26%,傳播人士爭取到的"決策席位"將被邊緣化14%。 有37%的公司,自主開發了AI工具 報告認為,一項技術真正普及的標志在于,從業者開始為企業創建自己的專有工具。 在AI和營銷傳播領域,報告向受訪者提出問題:貴組織是否已開發 /創建至少一種專有AI工具供內部或客戶使用?有37%的受訪者,表示企業已經開發了相關工具。 受訪者還進一步介紹了,其公司開發使用的AI工具類型,包括: RAG(檢索增強生成)工具:高效處理并總結公司海量知識產權和研究內容。 專有洞察引擎:通過分析大數據集,追蹤受眾對公司行業相關話題的參與度,識別關鍵影響者,整合來自媒體組織和影響者的洞察。該工具提升了工作效率與專業水平,支持快速創建定制內容,并針對特定客戶實時提供有價值的數據。 專有AI工具:用于評估客戶增長情況,并將其與我們的所有投資及每項應用的投資回報率進行對比。 AI會議自動化工具:在會議結束后自動整理幻燈片、內容、行動事項等,供銷售人員發送給客戶。 數據分析工具,最有用的兩個價值 毫無疑問,在追求營銷科學化的今天,數據分析工具是無比重要的方式,而與之相關的系列問題也依然是今年報告的重點關注領域。 報告顯示,有90%的受訪者表示,當下的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數據分析工具。而如何使用數據分析工具,受訪者表示最常用其的兩個方面是:受眾定位46%與ROI評估36%。值得注意的是,策略制定這一選項的比例最低,這證明在創造力與邏輯能力等方面,數據分析工具的幫助度有限。 員工,是最具影響力的人群 本報告在八年的研究中,持續關注的另一話題是:消費者最看重哪些第三方的推薦。今年的報告列出了八類影響者并進行排名,結果出人意料,員工首次成為最具影響力人群,有52%的受訪者選擇了該選項。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別是:普通消費者51%,企業高管40%。 可見,員工傳播的覆蓋面雖然有限,但他們的影響力正在加強,企業需要學會,如何在尊重和共贏的基礎上,去激活這種企業內部所蘊含的巨大影響力。 名人的影響力在今年的調查問卷中處于墊底狀態。 報告還揭露了按不同行業劃分,八類影響者的排名情況,這些排名可對該行業的KOL采用帶來參考。這些行業包括藝術、娛樂、金融、醫療、科技、互聯網等。 2025傳播人應聚焦的三大工作事項 2025年傳播人士自我期許的三大重點關注事項,都包括哪些?調查中,排名前三的選項分別是:分析與報告46%,內容創作45%,媒體推廣/影響者管理37%。從TOP3的選項能發現,它們都緊密相關內容創作。企業是否擁有具備管理能力的內容創作團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社交聆聽、媒體報道、ROI分析、聲譽管理、媒體監測與媒體數據庫管理,依然是傳播人士聚焦的重點。

2025-03-20 12:32

美通社助力企業擴大亞太市場影響力,2024年再贏眾多內容合作新伙伴

2024年美通社持續拓展亞太地區的媒體合作伙伴,有效提升企業新聞稿傳播覆蓋范圍 發布效果核心亮點 美通社新推出的亞太英文增強發布與基礎發布相比,媒體轉載量強勁增長77%。 大中華區的平均媒體轉載量大幅提升25%。 為助力企業在韓國與日本市場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美通社與當地的主要新聞機構及新聞聚合網站加強了媒體合作關系。 香港2025年1月15日 /美通社/ --?今日美通社欣喜宣布,2024年美通社媒體發展網絡迎來全新里程碑!我們通過持續深耕并建立媒體合作關系,進一步為企業擴大了亞太地區的發布網絡與傳播效果,總共新增323家內容合作伙伴,合作媒體總數達到遙遙領先的2,300家。這些新進展將進一步鞏固美通社作為亞太地區的,最廣泛、最可靠的新聞稿發布領軍者地位,使企業能夠在不同市場進行更高效的品牌傳播。 美通社亞太區受眾拓展兼發布業務副總裁劉曉林對此表示:"美通社作為一家頂級的新聞通訊服務提供商,我們將持續致力于開拓全球各個市場的媒體合作伙伴,為客戶在目標市場提供高質量且高度相關的媒體報道。"? 亞太地區,美通社為企業進一步提高發布質量 亞太區英文市場:2024年3月,美通社面向亞太地區的主要新聞機構和有影響力的出版商網站推出了"亞太英文增強發布"。這與標準版的"基礎發布"相比,增強版的媒體轉載量強勁增長了77%,可幫助企業新聞稿發布在260家優質的英文媒體上。亞太英文增強發布顯著提升了客戶在亞太區英文市場主流媒體中的影響力。 中國大陸:美通社與新華社旗下的中國經濟信息社(CEIS)合作推出了新華企業資訊(Xinhua Bizwire Circuit),使客戶的新聞稿可以發布在新華社的龐大媒體網絡中,包括中國最大的金融信息平臺—新華財經(擁有4000萬用戶)。美通社的受眾拓展團隊還與MSN中文網、科技日報APP、中國城市報網、今日中國等領先媒體建立了合作關系。 此外,美通社新聞稿還可分發至:中國日報網、環球網、中國網、新浪財經、《金融時報》(中文版)等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平臺,以及金融、科技、醫療、旅游、零售和B2B等行業的1,300家內容合作伙伴。2024年,美通社共新增21萬+社交媒體粉絲,粉絲總人數達到280萬。美通社的內容每年可在微博、微信和百度等主要中國媒體平臺上產生超5億的曝光量和瀏覽次數。 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2024年,美通社在香港和臺灣地區的內容合作伙伴數量也大幅增加,覆蓋該地區的頂級新聞門戶,如MSN中文網、雅虎臺灣和中國時報,這些網站的月訪客數分別約為6.86億、6500萬和6300萬。其他重要新增合作伙伴還包括:AM730、《巴士的報》、ULifestyle、《經濟日報》、Investing.com、雅虎香港和Line Today,這些平臺每月可吸引300萬至4600萬訪客。這些合作關系的建立,顯著提升了美通社繁體中文新聞稿的發布效果。截至2024年12月,美通社在大中華區的分發結果顯示,平均媒體轉載量從240增長到300,大幅提升25%。 韓國和日本:美通社除了與韓聯社和共同通訊社建立了獨家網絡合作關系外,韓國主要的私營新聞機構,如Newsis、News1和ZDNet Korea(每月訪客數約為380萬至1900萬)目前也加入了美通社媒體網絡。這些新增的合作伙伴確保了新聞稿在關鍵網絡中的廣泛發布。在日本,美通社與主要新聞聚合網站建立了合作,使企業新聞稿能夠通過Gunosy、Newspass和AU Service Today等領先的移動新聞應用進行發布,這些應用每月吸引600萬到4600萬訪問者。 深入認知,美通社搭建商業與媒體之間的橋梁 為加深企業對媒體環境的了解,2024年美通社在中國香港、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組織了大量的媒體見面日活動。對于美通社的客戶和員工來說,這些體驗獨特且極具價值,使參與者能夠在領先媒體機構中獲取第一手信息并了解其運作流程。 Media Tour at Astro AWANI 此外,美通社還在中國大陸、印度尼西亞、日本、新加坡、越南、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等地舉辦了媒體聚會、研討會和小組討論會。這些活動促進了公關人士與媒體專家進行更深入的交流與認識。 搭建紐帶,美通社聚合更多記者與影響力人群 2024年,美通社在亞太地區共新增了7,000+記者和媒體新聞編輯室。 劉曉林表示:"目前,美通社在亞太地區有超過82,000名記者、博客作者和影響力者,他們選擇將美通社的新聞稿作為主要的新聞創作來源。2025年,我們將計劃深化與主流及行業領先媒體的合作關系,在為媒體網站帶來優質內容和流量的同時,我們還將探索更多互利合作,以提供更高的商業價值。" 美通社在亞太地區的9個市場共設有16個辦公室,并擁有一支由250多名資深專家組成的團隊,共同打造了一個強大且無與倫比的媒體分發網絡。目前,美通社已與各國官方新聞機構及其媒體網絡建立了獨家或深入的合作關系,確保其分發網絡可以為客戶提供效果顯著的傳播結果。這些合作伙伴包括新華社(XinHua)、韓聯社(Yonhap News Agency)、日本共同通訊社(Kyodo News)、澳聯社(AAP)、印度報業托拉斯(PTI)、印度尼西亞的安塔拉通訊社(Antara)、馬新社(Bernama)以及越南通訊社(VNA)。

2025-01-15 12:06

美通社舉辦2024媒體趨勢沙龍 交流媒體傳播新業態

北京2024年12月11日 /美通社/ -- 2024年12月6日,第八屆"美通社媒體趨勢沙龍"在北京成功舉辦。歷屆美通社趨勢沙龍都受到眾多國內知名媒體的熱情關注與積極參與。會上,美通社亞太區發布業務副總裁劉曉林、美通社發布業務中國大陸地區負責人趙莎與多位媒體創始人及主編,探討了2024年媒體變化的關鍵詞,洞察發展趨勢。 2024美通社媒體趨勢沙龍活動現場 ? 美通社亞太區發布業務副總裁劉曉林與在座嘉賓探討行業變化 活動上,美通社趙莎與在座的媒體嘉賓分享了美通社在2024年的媒體合作方面的新變化:2024年是美通社進入中國大陸的第22年,在這一年,美通社的媒體合作伙伴總數量接近1300家,并在與全國地方融媒體中心全面展開合作,覆蓋達到十余個省市;同時,美通社也積極地和媒體共建渠道,共享資源,并推出了更優質的發布服務產品,如由美通社與中經社共建的企業傳播服務,進一步加深了媒體與企業間的信息互通、產業融合。 美通社發布業務中國大陸地區負責人趙莎分享年度媒體調查與研究報告 美通社媒體部門的各位同事,也在活動中分享了美通社發布的2024年《全球媒體現狀調查報告》,以及重點行業的媒體傳播趨勢和亮點。其中,"保持作為可靠新聞來源的可信度/應對‘假新聞'"、 "適應受眾不斷變化的媒體消費行為"、 "AI的崛起"成為全球媒體行業面臨的三大挑戰;而對于媒體從業人員來說,裁員、資源減少、更難吸引讀者對采寫內容的關注,成為新的三大挑戰。 同時,對于大家都感興趣的AI技術對新聞領域的影響方面,美通社也通過調查數據發現,2024年全球媒體中已經有接近50%的調查人員在嘗試將AI技術引入到新聞內容生產中,26%的受訪者表示已經在使用AI生成簡單的新聞稿初稿。這表明媒體接納AI的意愿是積極的,只要其具有合理性、能夠通過驗證且可以被負責任地加以運用。 此外,調查中發現,2024年,中國記者和內容創作者進一步加大了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和擴散其原創內容的力度,由于流量數據已成為內容影響力的考核指標,所以內容創作者也同時需要在內容生產之外,背負內容運營的壓力。微信、抖音、微信視頻號、微博及小紅書是2024年媒體人分享其原創內容(圖文、視頻)活躍度最高的前五大社交媒體平臺。 除了美通社的報告分享之外,現場的各行業的媒體代表,也紛紛講述2024年所在行業的媒體感受,也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沙龍的最后環節,由非遺傳承人的帶領,所有參會嘉賓了解了中國非遺工藝品的歷史背景,體驗了非遺手工,親身實踐手工團扇及玲瓏編晚萃制作過程,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精致與博學。 ? 非遺手工體驗:玲瓏編晚萃與手工團扇

2024-12-11 21:14

美通社與中經社聯手 助力企業提升品牌權威影響力

北京2024年11月22日 /美通社/ -- 2024年11月15日下午,美通社與中國經濟信息社(以下稱為"中經社")聯合舉辦媒體開放日活動。活動以提升企業的品牌權威影響力為議題,與邀約的70余位企業代表一起,走進中經社,圍繞行業趨勢、企業國內及海外傳播痛點等,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和交流,有效促進了企業品牌傳播與媒體生態的發展。 美通社媒體開放日,走進中經社 在本次開放日主題活動中,中經社新華絲路事業部副總經理、主任編輯魏薇與美通社中國區業務副總裁王佳聯合致辭,并共同宣布推出了由美通社與中經社共建的企業傳播產品,旨在進一步加深信息互通、產業融合,以彼此的優勢資源共同助力提升企業品牌傳播權威影響力。 今年5月份,中經社聯合美通社共同發布研究成果《2024中國品牌全球傳播調研報告》。在此之后,雙方就一直持續致力于推進中國品牌講好品牌故事、幫助企業做好國內、國際傳播。此次美通社與中經社共建的企業傳播產品的推出,為企業品牌的傳播提供了更行之有效地解決方案。 美通社、中經社與企業代表圓桌討論 本次活動中,中經社主任編輯李璐就"主流媒體如何助力企業信息傳播"的主題做了深入、專業的分享。美通社內容策略總監梁堃分享了如何提升企業傳播影響力的見解。同時,美通社媒體業務總監趙莎也在圓桌環節與企業代表積極互動,共同為提升品牌權威影響力出謀劃策。會后,與會企業代表、與中經社、美通社就本次活動議題及行業觀點展開了熱烈交流,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了解,系統性收獲了品牌提升方面的建設性意見。

2024-11-22 22:29

美通社舉辦外資企業專場媒體開放日 走進國際商報社

北京2024年11月1日 /美通社/ -- 2024年10月16日下午,美通社在北京舉辦了外資企業專場媒體開放日活動,走進了位于豐臺區的國際商報社,聚焦向"新"求"質"為外資企業注入新動能、踐行ESG理念 擁抱新發展機遇、數字賦能創新發展、"兩化"雙輪驅動、技術創新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等議題,近30多位外資企業代表和媒體參與了此次開放日活動交流與互動。 國際商報社國際部負責人金甌帶領與會嘉賓參觀國際商報社 外資企業傳播規劃與媒體關注點融合 國際商報社相關負責人講到,國際商報社作為商務部主管的媒體平臺,全方位報道商務新聞事件,多頻道多載體多渠道反映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的情況和訴求,助力打造外資品牌,宣傳報道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的故事,希望通過活動建立常態化的交流機制。國際商報社國際部負責人金甌向參會嘉賓介紹了國際商報社在外資企業傳播案例、外資企業多主題報告、外資企業相關主題活動等方面做出的傳播貢獻。美通社媒體業務負責人趙莎和國際商報社記者晏瀾菲分享到,每年都會有大型的國家級展會與活動,除了在活動上有企業新品發布會、活動主題資訊傳播,企業也可以規劃和儲備更多自己品牌傳播素材及傳播點提前給到記者,媒體愿意主動報道一些與往年不同的選題內容。 趙莎建議到,企業要明確傳播受眾并制作有針對性的內容,在契合的傳播媒體和平臺上向其目標受眾人群高效傳播。同時,在全球AI趨勢下,AI也會將美通社作為重要的消息來源和內容庫,美通社與全球多國通訊社內容合作作為其重要的消息轉載源。另外,企業的傳播點可以與媒體選題與熱點相結合,比如可以在即將到來的服貿會傳播相關主題內容,聯動熱點話題,持續擴大傳播效果和聲量。 企業代表與媒體一起探討外資企業怎樣在中國講好故事 企業傳播重點與媒體發布的錯位: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內容以獲得媒體有效關注 在討論中,企業嘉賓分享了與媒體受眾溝通的建議。首先,企業要與媒體真誠溝通真實信息,其次企業要準確傳播其品牌價值觀、技術研發進展以及業績數據內容。同時,大家也討論了在品牌傳播中遇到的問題:通常企業想講的故事是媒體不感興趣的,這就造成了企業傳播重點與媒體發布的錯位,國際商報社記者晏瀾菲希望通過報道宣傳助力外資企業在一些大型會議如進博會上的傳播,挖掘品牌新故事,如品牌在進博會上的首發產品背后的故事,外資發展理念、可持續投資等內容未來可以作為中國中小企業出海的重要參考。 美通社為企業和媒體選題對接建立溝通平臺 美通社中國大陸媒體業務負責人趙莎分享到,美通社為企業和媒體選題對接建立溝通平臺,通過美通社獨有的產品ProfNet采訪熱線,連接媒體、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 在座的企業代表分享了對媒體關注熱點與趨勢變化、品牌傳播與媒體熱點的結合、品牌國際化傳播建議等主題進行了交流互動。大家表示,美通社此次媒體開放日活動讓企業進一步了解了品牌傳播內容與媒體記者關注點的結合,品牌國際化傳播的持續性,收獲頗豐。 媒體和企業代表合影

2024-11-01 16:06

彰顯出海傳播實力,美通社案例榮獲2024蒲公英獎殊榮

美通社出海傳播案例連續三年贏得蒲公英獎 北京2024年10月28日 /美通社/ -- 2024年10月26日,第十一屆蒲公英頒獎盛典在北京成功舉辦。美通社與安琪酵母、樂其創新聯手打造的傳播項目,雙雙榮獲2024蒲公英獎「年度出海傳播」類別的銀獎殊榮。這已經是美通社出海傳播案例連續三年贏得蒲公英獎各類獎項,充分彰顯了美通社助力企業出海的內容傳播實力。 如今,面對全球市場的新機遇,國內越來越多的優秀品牌制定出海戰略。但出海過程中普遍會面臨的痛點是:產品出海與品牌出海的不對等。這就需要出海企業與海外消費者、合作伙伴、行業媒體產生更多鏈接。但面對文化、消費行為與市場環境差異等挑戰,因地制宜的傳播策略與內容,就需要企業與專業的機構共同產出。 美通社×安琪酵母?年度出海傳播? 多個目標市場,品牌知名度如何同時打開? 安琪酵母業務遍布全球,產品遠銷至亞、歐、美、非的多個市場。品牌希望與美通社合作發布多語種企業新聞稿,及時在多個目標市場推廣安琪酵母的品牌戰略、增加海外展會的活動曝光度,以此擴大品牌的全球認知,拓展潛在的全球合作伙伴,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美通社根據企業的目標受眾畫像與當前階段的品牌目標,與安琪酵母共創產出了多元角度的出海傳播內容,包括:參展(新品/新解決方案發布)、ESG/CSR、雇主文化、商業合作/業務拓展、戰略發布等話題,并在內容中增加圖片和視頻等多媒體素材的運用,增加商業報道的可讀性。 憑借美通社在17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全球媒體發布網絡,這些內容最大范圍觸及了目標受眾,并運用"美通社全球記者數據庫"直達并吸引目標媒體記者,贏得媒體主動報道,最終全年收獲39篇外媒記者改寫的報道,讓安琪酵母獲得優質的海外媒體背書效果。 從整體成績上看,2023年安琪酵母將品牌故事以多元創新形式對外傳播(16個語種),傳播區域基本覆蓋全球,使品牌的全球媒體曝光總量達23,398,340,全球品牌聲量上漲135%,全年新聞稿媒體轉載的落地鏈接數達9,650家,多媒體訪問量646,605次。品牌故事還獲得了美聯社,奧地利國家通訊社,韓聯社、華爾街日報等頭部媒體的轉載。 美通社×樂其創新?年度出海傳播 如何在激烈的海外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樂其創新SmallRig旗下產品遠銷全球160多個國家與地區,被廣泛應用于直播、短視頻、紀錄片、好萊塢院線大片等領域,全球用戶超1000萬。當前,品牌在海外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是需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有效傳達品牌價值與產品優勢,增強與海外用戶的互動與溝通,提升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經過用戶分析發現,購買產品的用戶群體主要是攝像師、視頻創作者/公司、攝影愛好者等,他們不僅追求高質量的拍攝效果,更傾向購買有知名度的產品,同時偏向了解產品評測等使用體驗的相關內容。 2023年期間,基于這些特點,美通社為品牌重要節點與事件,有節奏、有側重地策劃了出海傳播內容。這些內容持續報道了樂其創新SmallRig在出海傳播中的各類營銷活動,包括戰略發布、新品上市、名人合作,國際展會等,并通過美通社遍布全球的海外渠道分發,廣泛觸達了目標市場的重要門戶網站、行業網站、平面媒體、電視/廣播、通訊社等,讓企業故事在海外市場贏得話題關注度。 此外,樂其創新SmallRig的多篇新聞稿都充分結合了優質的視頻多媒體素材,讓產品以更直觀、更生動的方式在新聞稿中展現,吸引受眾。 2023年,樂其創新SmallRig與美通社合作發布新聞稿的傳播區域基本覆蓋全球,新聞事件在不同區域獲得了廣泛傳播,品牌共獲得2088家媒體的轉載數量,觸達全球媒體記者1550人,全球品牌聲量上漲130%。 美通社在兩個獲獎案例中,為企業提供全面的海外公關傳播的內容策略與渠道支持,美通社將繼續深耕企業出海傳播領域的各類創新服務,幫助中國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

2024-10-28 09:37

美通社新設廣州辦公室,加速中國大陸市場戰略布局

廣州2024年10月10日 /美通社/ -- 2024年10月8日,美通社正式宣布在廣州設立全新辦公室。至此,美通社在中國大陸已擁有7個辦公點,標志著公司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戰略發展邁入嶄新階段。 此次廣州辦公室的設立,是美通社在中國大陸市場發展歷程中的又一里程碑,將進一步完善美通社在全國范圍內的服務網絡。 美通社中國區業務副總裁王佳表示:"廣州作為中國南方的重要經濟中心,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市場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發展機遇。美通社將充分借助廣州的人才和資源優勢,進一步強化我們在華南市場的影響力,積極服務本地客戶,激活市場潛力。同時,我們也期待與更多中國企業和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動中國市場的繁榮發展。" 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www.yaoyaoyao666.com/about/ 聯系美通社廣州辦公室:+86 20 22060436 關于美通社: 美通社于1954年開創了企業新聞稿發布行業的先河,于2016年成為Cision 旗下公司。在過去六十多年里,美通社不斷拓展,逐步打造了遍及全球一百七十多個國家、覆蓋著數十萬家各類傳統和新興的媒體的信息發布網絡。現在,美通社服務著全球七萬多家企業和機構,每天以四十多種語言,幫助客戶把他們的最新文字,圖片和視頻資訊發布給世界各地的目標受眾,幫助他們和媒體,業界,投資者,有影響力人群以及普通公眾溝通,為他們提高知名度,打造品牌、推動銷售,吸引投資。 此外,美通社還提供全球媒體數據,監測和分析服務,為客戶的傳播策略制定,效果評估,競爭分析,公關危機等日常傳播工作提供數據,技術等專業支持。 ?

2024-10-10 10:00

美通社持續助力環球資源香港展,展會數字化新品加速展商傳播效果

北京2024年9月10日 /美通社/ -- 近日,全球領先的企業傳播服務機構美通社與全球采購人士共同關注的環球資源香港展達成內容合作協議。美通社將為參展2024環球資源十月香港展的企業提供多項傳播服務與專屬方案,此次合作將持續助力參展企業提升傳播效果,在海外市場贏得更廣泛的影響力。值得期待的是,十月環球資源香港展將力推創新產品,通過多個體驗區與活動精彩呈現高品質、智能化、環保新品,引領行業創新風尚,吸引全球矚目。 作為全球專業采購人士的首選盛會,環球資源香港展于每年于四月和十月,分三期舉行。本次十月秋季展會將匯集超過5000家亞洲優質供應商和9000個展位,展示超過三十萬件專業創意精品及周邊生態產品,包括約1000家新晉供應商,將全面展示創新科技和設計概念的應用落地,預計吸引全球超十萬專業買家訪展。其中,一期展會包括消費電子展和電子元件展,二期展會聚焦移動電子產品、智能家居安防及家電、家居及餐廚用品等生活產品,三期展會以運動戶外和時尚產品為主。 據悉,十月環球資源香港展以創新為核心,融合數字化轉型,聚焦 "創新、競享、AI+、可持續發展、運動健康、陪伴" 等核心關鍵詞。其中,一期展會包括消費電子展和電子元件展。"游戲及電競產品專館" 最具看點,眾多行業領軍品牌將在此集中展示前沿電競外設。展會精心打造了各式各樣的電競主題房和互動體驗區,并特邀中國頂級電競戰隊與專業 Coser 加盟,帶動現場電競氣氛。觀眾們有機會在現場體驗爆火游戲并看見各類游戲聯名款電競外設產品。更有北美學術電子競技聯合會創始人親臨,與中國頂尖電競俱樂部經理分享前沿趨勢。 二期展會展出移動電子產品、智能家居安防及家電、品質生活、家居及餐廚用品。展會鎖定 "智能化",眾多出海品牌將推陳出新,滿足市場采購需求。展會還首次設立狗狗樂園,真實的狗狗模特將生動展示寵物用品的魅力,讓買家在互動中挑選心儀采購對象。此外,AR、VR 行業領軍企業 HTC 將入駐體驗區,帶來系列刺激的虛擬游戲。川劇變臉也將驚艷登場,巧妙將現場的科技與人文相結合。 三期 "運動及戶外展"展示智能化、功能化的運動戶外產品,還策劃了運動嘉年華,設有高端瑜伽教室、智能健身器材體驗區和流行運動體驗項目,讓買家在體驗中感受獨特運動的魅力。 不僅如此,展會還將加碼數字化轉型,通過一系列數字化產品為參展企業帶來絕佳的參展傳播效果。逛展精靈、參展助手等數字化新品優化升級,以及全球線上線下全方位的廣告推廣,提升精華展、展會搭建配置等運營工具的能力這些幕后力量將為十月展注入更多創新內容與活力。 美通社作為全球領先的企業傳播服務機構,服務著全球超過7萬家客戶,其中超過一半是財富500強企業。其媒體合作的覆蓋網絡觸達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18個國家設有辦公室。數十年來,美通社還一直致力于助推企業的參展傳播,每年都會服務數百家知名企業的展會傳播。此次雙方合作將能幫助參展環球資源香港展的客戶故事,贏得更卓越的傳播效果。

2024-09-11 09:30

美通社母公司Cision發布CisionOne平臺,進軍亞太地區媒體監測市場

此次發布標志著Cision首次為亞太市場量身定制全方位的媒體監測服務。 芝加哥2024年8月27日?/美通社/ -- 消費者和媒體情報、互動及傳播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Cision今日宣布在亞太地區推出CisionOne平臺。 此次戰略擴張標志著Cision首次進軍亞太地區的全方位媒體監測服務,將與其已推出的Brandwatch和PR Newswire(美通社)充分互補,為品牌提供更加全面的傳播解決方案。 CisionOne媒體洞察 CisionOne,面向亞太地區傳播機構的有力新方案 ?CisionOne可為亞太地區的企業與政府的傳播團隊提供創新且高效的企業級媒體情報方案,是公關和傳播專業人士促進品牌發展的絕佳平臺。 CisionOne可提供對所有媒體渠道(印刷、線上、電視、廣播、社交、播客和雜志)的實時監控,使傳播人士能夠洞察先機,并對新興市場趨勢迅速做出反應。 其強大的數據分析與報告功能可將原始數據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洞察力與行動力,從而助力產出明智的傳播決策。 此外,內置的記者外聯工具,還可簡化溝通工作,節省寶貴的時間與資源。 CisionOne的推出,標志著Cision的一項重大戰略投資落地,即首次在亞太地區提供全方位媒體監測解決方案,將為傳播人士提供強大的競爭優勢。 無與倫比的內容訪問量,助您制定更明智的品牌戰略 ?亞太地區的CisionOne用戶可獨享權威的本地內容與全球內容融合后的整合數據洞察,包括: 處于領先地位的亞太出版商:監測并洞察來自《海峽時報》、《商業時報》、《南華早報》、《聯合早報》等在內的新加坡、中國香港及其他地區有影響力的出版機構旗下的印刷媒體與付費內容。 無與倫比的全球影響力:亞太地區全面的本地內容覆蓋能力,將與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以及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深度全球資訊相結合,為傳播人士提供全球視角,了解更廣泛的行業趨勢及品牌當下的影響力。 這種無可比擬的組合,將使得CisionOne用戶能夠洞察先機,并為品牌所在的市場量身定制數據驅動型的傳播戰略。 "我們十分高興能在亞太地區推出CisionOne解決方案。與傳統工具相比,CisionOne堪稱一個顛覆性的替代方案,它提供了一個專為亞太地區設計的全方位媒體監測解決方案。"CisionOne總裁Elgar Welch表示, "其靈活性、經過驗證的有效性和企業級功能獲得了Cision全球規模和可信賴本地內容的支持。 這使得公關和傳播專業人士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CisionOne可通過Cision在新加坡、香港、北京和吉隆坡的辦事處輕松獲取。 此外,Cision還在各個地區設有專職的本地支持,他們隨時為客戶提供支持,確保充分發揮這一強大平臺的價值。 如需了解關于CisionOne功能的更多信息,請點擊此處。 關于Cision Cision 是消費者和媒體情報、互動及傳播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 我們致力于為公關和企業傳播、市場營銷以及社交媒體專業人士提供一系列工具,助其從當今數據驅動的世界中脫穎而出。憑借深厚的專業知識、獨家數據合作伙伴關系以及屢獲殊榮的產品,包括CisionOne、Brandwatch和PR Newswire,我們幫助超過75,000家公司和組織(包括84%的財富500強企業)在關鍵受眾中脫穎而出,提升品牌可見度,增強受眾理解。? 聯系信息: 媒體垂詢,請聯系: Cision公關部 CisionPR@cision.com?

2024-08-27 17:21

美通社推出《智能科技行業媒體概況》白皮書

北京2024年8月16日 /美通社/ -- 近日,美通社推出《智能科技行業媒體概況與傳播案例》(下文簡稱白皮書),本白皮書為企業傳播部門梳理了智能科技行業的媒體概況,還調查了媒體熱門話題,以及各大媒體主編們的內容傳播建議,同時還精選了近百個優質企業傳播案例,覆蓋智能科技行業的主要企業類型與內容類型。下載地址:https://sourl.cn/98i53m 本白皮書整體從五個重要部分出發,為傳播人士剖析行業媒體概況與傳播案例,包括: 行業背景:白皮書在開篇綜述了智能科技行業的發展現狀與企業傳播概況,并展現本白皮書的主旨。 媒體概覽:本部分介紹了美通社媒體數據庫的最新數據:中國大陸覆蓋超過 1,305 家科技行業媒體,有超過 6,898位記者、編輯、主編與自媒體作者,日常接收美通社幫助企業發布的新聞稿,并將其作為主要新聞線索和選題來源之一。此外,白皮書還盤點了數十家與美通社建立合作關系的國內科技類媒體資源。 媒體傳播建議:在本部分從智能科技企業傳播的整體建議與話題建議出發,提供了數十種話題方向。在整體方面,目前科技產業媒體記者采編關注的重點是,智能科技行業的核心技術,場景及案例。在話題方面,白皮書又分析了AI、大模型、物聯網等熱門話題的細分話題方向。此外還總結了不同產業與智能科技相結合的話題方向,如汽車、旅游、醫療、制造業等。 媒體大咖建議:本部分通過采訪多位媒體主編、主筆等媒體高層大咖,展示了科技類媒體的關注點與話題建議,同時還從媒體角度,為企業提供了傳播內容撰寫建議。 行業優質案例集合:白皮書還精選了通過美通社發布的相關新聞稿案例,分門別類地展示了智能科技行業企業在營收消息、觀點與洞察、新產品 / 新技術、業務擴張、投資并購、ESG/CSR等常見話題下的優質傳播案例。這些案例來自智能科技行業中的各個領域,如機器人技術、無人機技術、智慧旅游、智能通訊、智能駕駛、智能醫療、智能家居、IoT、AI平臺和AI芯片等。 本白皮書將能夠助您了解當前的科技類媒體概況,促進企業傳播人士對媒體的理解與認知,從而在日常的企業傳播中,根據媒體的偏好與特點,創作出既符合媒體和目標受眾需求、又滿足品牌傳播需要的好內容。

2024-08-16 15:44

美通社媒體開放日走進航星園 聚焦新質生產力下的企業傳播新業態

北京2024年7月16日 /美通社/ -- 去年九月,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隨著創新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并重視新質生產力的提升與企業發展。 2024年7月4日下午,美通社聯合北京航星園舉辦了新質生產力企業傳播沙龍活動,活動圍繞著企業在"新質生產力"這一新興熱點話題下如何做好傳播,如何講好企業故事的角度展開,與會的企業與媒體代表進行了豐富的分享和討論。 沙龍活動中,美通社將"媒體開放日"環節引入到了圓桌討論,邀請到6位媒體和企業嘉賓代表,聚焦"媒體對新質生產力的理解"、"企業如何圍繞新質生產力的傳播"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美通社媒體開放日-圓桌環節 企業需要正確理解"新質生產力",先找準各自的"新質生產力" 觀察今年上半年的企業傳播中,"新質生產力"成為傳播熱詞,關于"新質生產力"相關的內容也在激增,但媒體嘉賓提醒企業主:先要正確理解"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再找準各自企業的"新質生產力"是什么,才能開始進行相關的傳播規劃,一定要避免"強行貼熱點"的傳播行為。 企業嘉賓對"新質生產力"也進行了企業角度的解讀: 一是生產力驅動方式轉換。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主要標志,實現以更高效的物質生產能力推動物質財富的高質量積累; 二是生產要素更新。隨著科技進步對生產過程的重塑,掌握更多數字與智能技術的新型勞動者,通用人工智能、智能機器設備等新型生產資料,數據等新型生產對象都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要素。 三是產業結構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技術為牽引,統籌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最終實現產業結構深度轉型與升級。 對于新質生產力的媒體視角,環球網財經頻道主編田剛進一步做出解釋:"我們可以將新質生產力拆開,在‘新'中優化,在‘質'中發揮更高的社會價值,落腳于‘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生產力現代化的具體體現。" 媒體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報道更關注"務實"層面 在現場討論的過程中,媒體嘉賓也講述了各自媒體在進行"新質生產力"相關選題報道時的關注點。 首先,官媒表示,"新質生產力"是跟國家政策、地方政策息息相關的話題,如果企業在相關領域的事件與之緊密掛鉤,媒體將會高度關注;此外,媒體在做相關報道時,更注重企業的"實際成果",與新質生產力各環節所落地的成果、案例、故事等。而比較概念化,口號型的宣傳則不會重點關注。 其次,媒體也鼓勵企業,善于發現和挖掘企業在"新質生產力"方面的成果,并包裝成大眾能看懂的文章、故事,并與媒體溝通。這些都是媒體在報道中需要的素材,隨著這些故事的傳播,企業的品牌也會隨之被提升和加強。 企業如何講好"新質生產力"的故事 在新質生產力大背景的催生之下,更多企業對于品牌傳播,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轉型。與會嘉賓的分享中提到,首先我們需要確定品牌故事主題,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關于新質生產力的品牌故事,企業要在品牌故事中突出自身的獨特性和優勢,以吸引更多的關注和參與,另外,企業也可以在品牌故事中強調企業在新質生產力的帶動下的社會責任等方面,增強品牌的社會形象和認可度。 媒體嘉賓則建議企業談到新質生產力要因地制宜,比如找到相契合的政府發展方向,跟地方政府的優勢相結合,對政府的發展導向有更多的支持及創新作用,也是很多地方企業可以去關注的方向。 此外嘉賓也建議企業,"不要做泛新質生產力的概念,需要有更清晰的內容邊界。也不應該厘清原本的傳統生產力的基礎與特點,二者是循序遞進的過程。也可以更多的從‘小切口'來切入與新質生產力相關的話題及企業內容。" 會后,與會嘉賓、企業及媒體代表相互做了充分的交流與溝通,紛紛表示對新質生產力下的企業傳播與媒體關注方向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本次活動在大家的熱議中圓滿結束。 圖:美通社媒體開放日走進航星園? 聚焦新質生產力下的企業傳播新業態

2024-07-16 16:07

美通社發布《2024全球媒體調查報告》,洞察公關行業的前瞻思維

第15份年度報告揭示了媒體行業令人矚目的趨勢、新挑戰以及涌現的機遇 北京2024年6月14日 /美通社/ -- 近日,美通社母公司Cision發布了其第15份年度《全球媒體調查報告》(State of the Media Report)。這份備受期待的媒體行業趨勢基準研究報告,基于對全球3000多名媒體專業人士的調查,深刻揭示了記者對打擊假新聞的熱切關注、對數據日益增長的依賴,以及他們所活躍的社交平臺的驚人變化。 下載完整報告:https://sourl.cn/JH8tWA Cision首席營銷官Carrie Parker表示:「這份報告表明,在當今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傳播人員如何才能成為記者所需要的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調查結果顯示,公共關系專業人士通過向記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有深度的、與受眾密切相關的報道,能夠更快地獲得積極的媒體響應。 主要調查結果包括: 近四分之三(72%)的記者認為,新聞稿是他們從公關專業人士那里獲得的首選內容。 42%的記者表示,他們在2024年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保持作為可靠新聞來源的可信度 / 應對"假新聞"。 盡管業界對人工智能(AI)的討論熱度很高,但參與這項研究的記者中,經常使用AI的比例卻不足一半。 多媒體資產(圖片、數據可視化和視頻)正受到媒體前所未有的青睞,87%的記者在投稿和報道時會使用這些資產。 Facebook正在經歷復蘇,記者將其列為活躍度加大的三大平臺之一。 連續15年引領媒體趨勢風向 今年的報告是Cision和媒體行業的一個里程碑。從2009年與喬治華盛頓大學聯合開展的一項規模相對較小的研究開始,該報告已發展成為值得信賴的行業風向標,揭示了瞬息萬變的媒體格局,旨在幫助公關專業人士與全球記者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系,進而提升合作成果。 Cision首席營銷官Carrie Parker表示:「超過15年的數據不斷表明,記者高度重視其與公共關系專業人士之間的關系。每年,我們都會深入了解公關領導者如何建立更加牢固的媒體合作伙伴關系。記者和媒體關系專業人士一樣,都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全行業的變革,包括學習如何駕馭生成式AI等前沿技術,以及了解不斷變化的媒體行為。今年的《全球媒體調查報告》揭示了在當前瞬息萬變的環境下,公關和傳播專業人士如何把握關鍵機遇,成為記者們所依賴的合作伙伴。」 調查方法 Cision于2024年1月至2月期間進行了2024年媒體現狀調查。調查問卷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給了Cision媒體數據庫的成員(這些成員經過公司媒體研究團隊的審查,旨在確保其作為媒體專業人士、有影響力人士和博主的身份真實性)以及Connectively社區的成員。我們還向美通社記者數據庫中的媒體專業人士提供了調查問卷。今年的調查收集了全球19個市場3016位受訪者的反饋,這些市場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芬蘭、瑞典、丹麥、挪威、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中國大陸、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

2024-06-14 15:17

美通社系列沙龍活動廈門站 助力福建出海企業打造品牌力

廈門2024年6月6日 /美通社/ -- 聚焦全渠道傳播,制勝出海新時代。6月5日,由美通社廈門辦公室主辦的海外傳播沙龍活動在當地成功舉辦。活動匯聚了能源、跨境電商、制造、零售等行業的近30家單位與組織的代表參會。 美通社出海傳播沙龍活動現場 沙龍活動中,作為資深的海外傳播實踐者,也是本次活動的主講人——美通社海外傳播負責人魏曉女士"金句"頻出,就品牌全渠道傳播展開深入講解與探討。魏曉女士表示,"當下媒體環境復雜多元,受眾關注碎片化分散,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制定更廣泛的多渠道傳播策略。整合多渠道傳播策略可以幫助品牌內容,以不同形式在更廣泛的媒介渠道進行傳播,從而增加品牌與受眾的內容互動觸點,對不同渠道的優勢實現互補,最大程度提高內容投資回報率,最終實現提升品牌影響力,助力達成業績增長的目標。" 美通社海外傳播負責人魏曉現場做話題分享 對于企業如何在傳播工作中具體實施全渠道傳播模型?魏曉說道,在傳播過程中,需要明確傳播目標到底是要提高品牌知名度,還是增加網站流量還是提升銷售額。只有明確目標才能幫助有效規劃和執行策略。另外,確定目標受眾也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分析并了解目標受眾的需求、興趣、行為習慣以及常用媒體渠道,才能幫助匹配到最合適的傳播渠道。她還建議,企業應該從自有媒體開始制定內容與渠道策略。 活動中,與會企業代表們踴躍發言,結合各自領域及行業,就"出海傳播"策略提出相關看法,并對美通社在傳播領域的專業性表示認可。

2024-06-06 10:24

聚焦大灣區傳播新業態 美通社舉辦廣州媒體開放日活動

廣州2024年5月31日 /美通社/ -- 2024年5月24日下午,美通社在廣州琶洲酒店舉辦了大灣區媒體開放日活動,來自廣州,深圳及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近70位媒體和企業代表參與了此次開放日活動,美通社與現場來賓共同探討了大灣區傳播的趨勢和痛點,同時羊城晚報品牌傳播中心副主任、金羊網副總編輯區健妍,太平洋科技網執行總編林炯佳,王老吉公共事務部總監鐘可芬、江波龍企業代表也一起參與了圓桌討論,分別從媒體和企業的視角分享了大灣區傳播經驗。 美通社媒體開放日活動,走進大灣區 灣區企業傳播策劃需結合灣區政策與媒體關注點 在開放日活動上,大灣區的媒體都紛紛介紹了各自媒體的關注方向,灣區的官方媒體是傳播中的重要角色,在大灣區的政策支持政策不斷推出,大政務、大經濟、大文化也成為這些媒體的關注策劃方向,媒體也呼吁企業在做傳播策劃時,需要密切關注這些媒體關注的方向和熱點,有利于提高傳播的影響力和關注度。 作為行業媒體的代表,科技垂直媒體的太平洋科技網執行總編林炯佳談到,大灣區對于科技產業扶持力度相當大,媒體的業態也有所變化。太平洋科技已經由產品數碼垂媒轉型為科技媒體,內容模式發生了相應的轉變,由聚焦評測類拓展為產品內容+知識科普內容+行業深度報道。特別是由于現在科技行業消費者成長為00后,這些的業態轉變可以豐富這個年齡段消費者的談資和內容需求,媒體關注也會隨之變化,同時也能為品牌價值增值。 美通社媒體開放日活動,圓桌討論環節 美通社媒體業務負責人趙莎分享到,美通社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讓媒體實時了解企業,也讓企業實時了解媒體。現場多位媒體嘉賓表示通過長期訂閱美通社實時新聞,了解到企業的動態,啟發策劃進行新聞線索的搜集和深度采訪;企業也通過美通社獨有的ProfNet采訪熱線產品,及時了解了最新的媒體采訪選題及媒體關注點,能更高效地進行傳播規劃。 需了解受眾,更針對性地講好企業故事 在本次開放日的交流過程中,企業代表也都介紹了各自的傳播經驗,也拋出了一些傳播中的疑問,與媒體一起進行了探討。王老吉公共事務部總監鐘可芬在談到王老吉的企業品牌傳播時,分享了王老吉打造健康天然健康的"吉"文化產品理念及形象的經驗,針對不同的傳播受眾和企業訴求來制定傳播,也在國家倡導的新質生產力、鄉村振興、南沙方案等方面策劃了不同的傳播方案。當然,面對不確定的傳播環境,在變化為主線的今天,要梳理好可以規劃的方面,也要時刻覺察突發的爆點,始終要保持兩條腿走路。 江波龍作為灣區To B企業代表也重點分享了TO B企業傳播心得,他們指出灣區企業在面對多樣化的傳播內容時,需要講究"術業有專攻"——在傳播的角度和內容上要有針對性。TO B行業的傳播內容往往會比較專業深奧,有的新聞內容因為過度專業被視為"產品說明書",或者"研發解讀",但這類內容的傳播與分發需要找準受眾,如果想影響工程師、采購及研發人員,或者產業鏈上下游專業的合作伙伴,這樣的內容傳播到他們的人群,更容易引起他們的認可;而面對場景式體驗式內容,就適合進行大眾化傳播。因此TO B的企業傳播更需要提前分清傳播的受眾人群,用更針對性內容針對性地講企業故事,才能把傳播做得更專業。 在聽完媒體和企業代表的分享后,現場的多位觀眾也表示受到了啟發,也分享了自己在傳播上的心得,現場討論熱烈,也引發了很多的后續思考。

2024-05-31 13:45

2024環球資源香港展成功舉辦,美通社助力參展企業擴大傳播影響力

北京2024年5月28日 /美通社/ -- 近日,2024環球資源香港展在亞洲國際博覽館成功舉辦。作為全球專業采購人士的首選盛會,環球資源香港展于每年四月及十月舉辦兩屆,每屆分三期舉行。本次四月展會共匯集了超過5000家亞洲優質供應商與超9000展位,展示了超過36萬件專業的創意精品及周邊生態產品。 美通社作為2024環球資源香港展的傳播服務合作商,在展會期間成功助力眾多參展企業傳播,發布多篇優質展會傳播新聞稿,內容覆蓋了展前預熱、展中引爆、展后總結等各個維度,為參展企業的最新展品與品牌故事贏得更廣泛的影響力。 以下是此次展會中不容錯過的精彩故事: 1. AUKEY Raih Berbagai iF Design Award dan Red Dot Design Award AUKEY不僅展示了獲得紅點設計獎的產品,還向讀者介紹了此次參展信息。 2. HAVIT's Innovative Audio Products Shine at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Trade Shows HAVIT預告了此次參展的重要亮點,包括參展的三大核心創新產品,以及在智能技術方面的最新成果與技術實力。 3. Allprostar to Showcase its New Camping Series at Hong Kong Global Sources Sports & Outdoor Show 2024 Allprostar介紹了其產品在戶外領域的五大優勢,并詳細介紹了展館位置等詳細信息,邀請用戶前往線下展館體驗最新產品。 4. DELUX to Showcase its M600 and M900 Series at Hong Kong Global Sources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2024 DELUX品牌成立30周年,其參展新聞稿也開心地宣布,此次展館將以品牌周年慶為主題,邀請廣大客戶與合作伙伴前往參觀。 5. ACEFAST's latest products at Global Sources Hong Kong Show 2024 這是ACEFAST第三次參加環球資源香港展,新聞稿中不僅詳細介紹了參展新品,更借此機會與受眾溝通,品牌還將進一步拓展歐洲、美國等主要國際市場。 6. Gyroor Kids E Suitcase "GNU" A Fairy Tale Reimagined for Innovative E Mobility will be unveiled at Global Sources Mobile Electronics 2024 Gyroor在介紹新品的同時,引用了品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ason Zhang的發言,傳遞了企業的文化價值觀。 7. KOSPET's First GPS Rugged Military Smartwatch will be unveiled at Global Sources Mobile Electronics 2024 KOSPET非常詳細地介紹了參展新品的各項領先技術,還透露了企業未來的諸多傳播計劃。 8. Baseus Unveils its Key Series at the Global Sources Mobile Electronics 2024 Event Baseus引用了諸多第三方的觀點與證言,這使得其產品更具吸引力,也能進一步提升展館的線下吸引力。 9. PISEN Brand Completely Upgraded, Releasing Natural Energy with Icebergs at 2024 Global Sources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PISEN在新聞稿中講述了參展新品,更隆重介紹了品牌升級的重要新聞,并闡述了品牌升級背后的故事。 10. CE-LINK Unveils the Game-Changing SFX Power Supply: Small Size, Mega Power CE-LINK在新聞稿中詳細介紹了參展新品的亮點,向受眾傳遞"小尺寸"和"大功率"的新優勢,希望可以改變游戲玩家的體驗。 11.INMOTION Debuts Innovational 2-in-1 Self-balancing Vehicle E20 at Global Sources HK Show 2024 INMOTION通過新聞稿呈現了此次參展的諸多亮點,包括:產品技術、創新理念、品牌價值,更總結了此次參展以及媒體報道等豐富成果。 2024環球資源四月香港展,作為備受矚目的國際貿易盛事,成功吸引了海量的優質展商與全球買家,并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顯著的傳播效果,再次印證了其作為專業采購人士首選平臺的領先地位。此次美通社也憑借專業的企業傳播服務,成功助力參展企業進一步吸引全球買家的目光,讓世界的目光聚集在環球資源香港展及其參展企業上。

2024-05-29 15:14
12345 ...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