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7月13日電 /美通社/ -- 2015年7月8日,圍繞“野心-Park+”,2015(第五屆)中國產業新區高峰論壇,攜前所未有的行業視野、創新合作的解決方案,在北京圓滿落幕。
中國產業新區高峰論壇由搜狐財經、搜狐科技、搜狐焦點聯合主辦,由搜狐焦點產業新區承辦,已成功舉辦四屆,峰會立足現實,倡導理性思辨,以促進園區行業健康前行為宗旨,是園區運營領域,規模較大、話題最前瞻、專業性較強、影響力較大的品牌峰會,是政府、園區運營主體、產業地產運營商、專業智庫、知名企業的高層次交流平臺。
論壇伊始,搜狐副總裁,搜狐焦點總經理曾伏虎先生作為主辦方代表發表致辭,在致辭中他分享了對于2015年上半年對行業發展相關的趨勢和看法,他提到兩個趨勢:第一,互聯網+的浪潮迅速的在各行各業開始蔓延。 第二,互聯網行業垂直 O2O 在過去一年里每天都爆發著大量 O2O 的平臺。他表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產業新區也在做這相應的轉變:努力提升數據質量,在過去提供媒體資訊的基礎上開始提升我們數據的標準化,真實性和透明性;從為用戶提供服務,到構建不動產租售和使用者、經紀人、招商人、開發運營商、服務商、地方政府所共同需要需要的商業系統去實現共贏和共享;移動化產品逐步上線,開發并推出了購房助手、會選址、創業去哪兒等手機 APP 努力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
論壇指導單位代表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王旭女士發表致辭時表示,未來可持續的發展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挑戰,各類園區、產業新區在新一輪改革,規劃經濟體當中實現經濟發展,就必須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實現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質量轉變,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由同質化競爭向差異化發展轉變,由硬環境見長向軟環境取勝轉變,努力成為帶動區域發展的載體。
同時,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發表主題演講《2015下半年宏觀經濟形勢》中指出,“2015年下半年的經濟展望。全年的經濟形勢將是維持7%的經濟目標能實現,上半年我們預計增長率6.9,下半年維持7%不會成問題,需求萎縮、供給擴張的局面都是壓低通貨膨脹率的,下半年應付帳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今年 CPI 上漲率不會達到全年3%的上限,年初規定的目標是 CPI 上漲率不超過3%,今年保持在3%以內一點問題都沒有,總體來說今年國家規定的通脹目標以及就業目標的實現基本沒有太大懸念。”
此外,本屆高峰論壇圍繞峰會政策+、品牌+、互聯網+、企業+、創業+、金融+、PARK+核心幾個板塊,囊括主題演講、主題對話等不同的形式,園區界大佬和行業專家學者云集,共同描繪產業園區發展的未來野心。
政策+
“一帶一路”時代背景下的發展機遇
中國建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投資咨詢公司董事,中國產業新區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張志前先生結合最近股市情況,指出說不能僅僅炒“一帶一路”和互聯網+這個概念,真正的“一帶一路”戰略,互聯網+實施好的話,那樣虛擬經濟的泡沫一定會破滅。 “一帶一路”政策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必然的一個戰略,基于此,他還結合了 “一帶一路”主要含義和時代背景闡述了“一帶一路”對于產業園區和企業發展的機遇。
“一帶一路”對于產業園區的發展也是重要的機遇,“一帶一路”首先使產業園區建設更加國際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情況下,怎么樣使其創新符合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產業園區在這里發揮重要的作用。他指出如何找準自己的定位,真正的把各自的產業園區融入“一帶一路”戰略,這個問題還需要深入的研究。
對于企業來講,“一帶一路”企業走出去最主要要做好機會準備,同時要防范風險,“一帶一路”走出去對于企業來講最主要的問題通常是投資事前的準備不足,我們對相關地區的文化、政策了解不足,同時我們對風險考慮不周。比如說像最近股市大跌,如果沒有一個風險對沖機制的話,就會束手無策,如果有對沖的機制,有做空的機制就可以鎖定。他提醒企業走出去,一定要想好如果發生風險,是否會有對沖的機制,這樣才能更加穩健。
國家高新區“十三五”發展規劃
長城戰略咨詢副總經理陳文豐重點講三個問題,一是戰略環境解讀,第二是總體戰略思路,第三是下一步告訴高新區重點任務的部署。
他認為我們現在處于的外部環境,整個世界經濟的形態仍然處于一種模糊不確定,但同時創新又不處不在的世界,很多東西看不明白,越來越復雜。指出我們現在正處于一個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變化期,又稱為 “四新經濟”。
對于國家高新區下一個五年怎么發展。他解釋說,高新區要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要率先發展、創新發展、高端發展。他提出,下一個五年重點是培育創新創業生態,引領新經濟增長點,下一步需要推動六大轉變。對產業發展更加強調新產業、新業態、互聯網+,科技創新更加強調原創,創新的主體從小眾如何走向大眾,從園區的空間更加強調產業社區、知識社區、園區空間、創新主體。產業組織強調政府主導,改革更加強調全面綜合的改革。同時,他還講到十三五四個重點任務的部署,一是優化創新創業生態,二是構建活力產業體系,三是要建設產業科技社區,四是要擴大全球的面積和輻射。
品牌+
2015中國品牌園區新媒體影響力的報告結果發布搜狐焦點產業新區總經理 陳雪源 從報告的背景和意義出發闡述了隨著新媒體技術和運營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將新媒體作為營銷宣傳的重要平臺,更快、更有效的推廣企業和品牌,樹立品牌形象。并發布了國內首份品牌園區新媒體影響力研究報告結果。
報告從新媒體影響力角度出發,對園區新媒體的發展和運營情況進行分析,影響力包括傳播度、美譽度、知名度等多個維度,體現企業的品牌,產品的品牌,文化的品牌等多個層面。選取了微信、微博、行業垂直媒體作為評判的尺度,對220家品牌園區的新媒體影響力進行評估,產生前30強新媒體影響力的排行榜,由此把握品牌園區新媒體發展現狀,通過品牌園區的新媒體運用案例總結經驗和不足,推動中國品牌園區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報告的數據監測期為2015年5月10日0時,至2015年6月6日0時,榜單來自新媒體指數數據平臺,為錄取發文量、評論數、點贊數、轉發數進行標準處理,后加權計算新媒體品牌影響力分值,前三名分別是蘇州工業園區發布、招商地產和海航地產,其中蘇州工業園區發布的微信運營方面表現搶眼,招商地產在微博方面表現突出,而海航地產在微信、微博行業媒體綜合實力比較強,排名第三。
他還同時重點提到了2015年搜狐焦點產業新區的新媒體平臺,著重介紹了四塊新產品,搜狐焦點產業新區首頁的改版及 WAP 端推出、會選址 APP、創業去哪 APP 和招商合作人。搜狐焦點產業園區的改版,新的改版頁面更加簡潔,突出實用功能性,底層數據庫重新建設,引入智能搜索,讓用戶體驗更好。
會選址 APP,匯總全國的辦公、產業園、廠房以及孵化器等項目的資訊,通過底層數據庫建設進行智能化的搜索,通過會選址讓企業用戶挑選到自己滿意的辦公空間。創業去哪 APP,是基于今年眾創空間孵化器大的熱潮之下做的產品應用,主要幫助創業團隊去找到發展的空間,幫助重創空間以及孵化器招募合適的會員創業項目。招商合伙人利用房銷寶 APP,比較在線會員管理的技術,我們通過整合全國的招商經紀人以及招商的經紀公司進行項目的包括企業用戶合理化匹配,園區可以在上面進行展示,采用分銷模式,做到創新營銷。
互聯網+
在圓桌對話:“互聯網+”視角下的園區運營幾位嘉賓針對互聯網+是什么、互聯網+對園區的影響到底在哪以及我們的園區到底該怎么去做才能夠捕捉住這一次的機會展開對話。
對話中北京科技園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槑認為互聯網+你說是個工具還是個數據還是什么,我們整個集團一直認為互聯網+是個思維,是互聯互通,聚焦聚變,整合升級的一種思維模式。中興集團智慧創新中心副總裁夏寒冰則表示互聯網+對于產業園區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現實,而是必須要去面對的,我們要積極擁抱互聯網+,而且要積極去做智慧園區,要做產業園區的引領者,從這個方面來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寶藍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寶廷從產業、地產或者產業園區的運營商角度則將互聯網+理解為客戶升級、空間、軟件以及運營模式上的互聯網+。嘉豐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汪浩則通過實際案例分析認為互聯網+帶來技術創新導致組織方式的創新,最后導致顛覆性的革命。
企業+
2015中國十大選址事件發布
中國十大企業選址事件是2004年發起的,聯合了專業機構,媒體及專家意見,共同發布了這樣一個業內的評選和網友的投票活動。我們認為一家典型企業的選址是一個新聞事件,但是同一個類型企業的選址趨勢代表一個行業的發展。我們認為,如果梳理出一個清晰的企業選址路徑,就可以推測一個產業經濟發展的趨勢。我們去年十大選址事件聯合高緯環球,高力國際,今天我們繼續跟這兩大伙伴推出十大選址事件,我們這個選址事件取自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這樣一個時間段,也希望給下半年的企業招商引資,包括企業選址提供一些可以參考的意見。產業新區一直在堅持對企業選址的追蹤與觀察,當日搜狐焦點產業新區主編肖楠在論壇上揭曉了“2015十大企業選址事件”的評選結果如下:
第一個事件,微軟關閉北京及東莞手機廠。
第二個事件,萬達集團的總部從北京遷至上海。
第三個事件,蘋果的海外首個光伏項目選址四川。
第四個事件,北京的600家大紅門商戶將入駐白溝。
第五個事件,阿里巴巴北京總部落戶望京。
第六個事件,日韓企業從中國遷往越南。
第七個事件,中興全球較大的生產基地落戶西安。
第八個事件,美國的電商巨頭亞馬遜落戶自貿區。
第九個事件,順豐電商產業園落戶泰州和長春。
第十個事件,創業公司選址北上廣深。
眾創+
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處處長 隋志強從我國創新創業發展形勢和發展眾創空間兩方面分享了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里頭的一些內涵和原則。他以孵化器進行舉例,全國現在在我們統計范圍之內一共有1700多家孵化器,,在這1700多家孵化器里邊,在孵企業8萬余家,就業150萬人,畢業企業5.5萬家,上市和掛牌企業近500家,大學科技園115家,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200多家,在大學科技園也有幾萬家這樣的創業企業。充分體現了在全國的創新創業環境已具備,并給整個創新創業者打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同時,他還就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方面分享了相關國家政策。
以色列施拉特有限公司,中以國際技術創新合作轉移中心(SITIC)總經理,中以創新發展基金總監何平分享了以色列創新環境運營體系, 他從以色列高科技發展的經驗和機制以及其公司在國內運營孵化器和投資經驗兩方面介紹了以色列創新環境。同時,他還就以色列創新環境的營造歸結了幾點原因:第一、教育。第二、政府政策。在以色列的技術孵化器的模式方面,他提到:在整個孵化園當中,政府為企業提供它稱之為叫“軟貸款”,而且,孵化器企業少而精,同時,他還強調了服務,包括給入孵的企業提供大量、綜合、全面的服務,包括法律,包括運營,包括商務資源等。
在“眾創主題對話:產業園區的眾創理想與現實”中,來自百世金谷實業有限公司 CEO 劉文軍、鋒創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寒燕作為產業園區開發代表,解答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下,對產業園區再生向眾創空間靠攏有何作用。劉文軍表示,目前園區中有30%的小微企業,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下,未來可以成長成為園區一個有益的補充。張寒燕對劉文軍的觀點表示贊同,并提出眾創空間跟產業園之間并不是升級換代的關系,從孵化器到眾創空間倒是一個升級換代的關系。
世鰲國際總裁、聯合創始人劉天飚則解讀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背景下,作為園區運營商在園區與眾創關系上如何結合,他表示為創業企業創造更豐富的服務模式是贏得創業企業的一個途徑,例如目前正在打造的云平臺等。
清控科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程方認為支撐一個區域能夠持續的,擁有活力的三個核心原則;第一、小尺度街區;第二、高密度人群;第三、多樣化需求。中關村創業大街對整個片區的帶動是非常大的,帶動主要體現在兩個,第一個這個主題,創業大街,這個創業的標簽已經牢固了,第二、理想,讓所有的地產,如果你在上面嫁接了什么,所以這個街區上也是很可觀的。
最后幾位對話嘉賓給在座的的參會人員留下了一些建議,北大科技園總經理陳庚表示,眾創空間,任何一家企業,任何一家商業模式都能夠去做服務產品,所以一定要發揮它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做成。
金融+
武漢光谷聯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平以其幽默調侃的風格講述了資產證券化的問題,首先,他從大家比較關心的產業地產融資的問題進行分析,他指出產業現在大量的空置是個現實,新的增量需求非常有限。他講到中等規模的企業,可能仍然是我們產業園區開發的客戶主體。就眾創空間的問題上,他也發表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他提到眾創空間客觀上如何變成一種商業模式,還需要深入研究。接下來,從金融的角度分析,他提醒要控制好現金流,同時,黃總上指出,產業園區的開發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是有效的去地產化,眾創空間應該成為我們未來十年做項目規劃中間不可缺少的功能。
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妍女士就園區科技金融平臺的建設方面發表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她指出構筑園區的科技金融平臺,就是需要我們探討金融的創新,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另外,她還提到我們理解所謂園區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除了我們園區本身的開發建設怎么來融資之外用什么樣的金融手段,用什么樣的方式去滿足我們園區里這些企業的各方面資金的需求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同時,她就如何解決融資與服務企業兩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
中信地產副總裁林竹從城市運營模式和 PPP 模式兩個方面進行解析了產業地產金融+方面的探索。他指出,城市運營模式是中信地產四年前創立的一個創新板塊,經過四年的摸索,在一個新型城鎮化的戰略引導下,以土地運營為基礎,以產業運作為保障,以資本運作為核心,構筑整個城市的系統的產業鏈。同時,分享了其 ppp 模式,并指出中信正是基于城市運營的模式和 PPP 的特定條件這兩點去做產業園區的探索。
隆基泰和產業發展集團總裁李國忠基于隆基泰和集團發展經驗分享了 “園區 PPP 模式的機遇與風險,他指出,所謂 PPP,是一個公私合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過程,并著重強調了 ppp 的政策及法律風險。目前國內,這方面的政策和法律尚不健全。并提出要強化企業憂患意識,增強風險防控的工作和責任感。以及加強風險的監控、著力提高風險防控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創新能力,提高整體科學發展水平。他還認為幾個風險點對于 PPP 來講我們最擔心的就是政府的信用。
PARK+
大佬同臺,共述野心
在對話環節中,恒生科技園集團總裁楊萍認為,作為產業園說它向來沒有孤軍奮戰,一直有四個利益相關者,一個就是政府、第二是園區的企業、第三是園區運營者、第四則是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合作伙伴。上海市北高新(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總經理周群也認為目前已經到了在座各位專業園區的運營商聯手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不過這一觀點并沒有獲得武漢光谷聯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平的認可,他認為產業園區仍處在孤軍奮戰的階段,現在我們實際上已經可做的工作不太多了。
億達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高煒在對話中提出特想做顛覆者,或者想被別人顛覆,希望能有人來顛覆,只有跟隨顛覆的過程中才能看到希望。如果說這是一個未來可能的方向的話,互聯網+可能就是我們未來的機會。在這一問題上,京經開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周世義表示,互聯網+過程中的自我顛覆體現在園區的智慧化,我們提出互聯網+非常重要的想法,園區本身的智能化和智慧化這是第一個層面自我顛覆過程。
北京聯東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梁環宇認為,好的園區先決條件是要選城市和區域本身的吸附力比較強的區域,其次要做到合適匹配的產品,即產品定位要作準,第三,要做好服務。雖然這一觀點沒有得到反對意見,不過大族環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盛英泰并不認同產業定位一定要明確。
在討論眾創空間是不是產業園區發展的方向時 MRICS,盈石集團研究中心總經理、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中國商業地產專業委員會主席張平認為,不是一個唯一的方向,或者說是大家都趨之若鶩的一個方向。其實眾創空間來講,眾創空間不一定催生在產業園區里。
最后,搜狐副總裁,搜狐焦點總經理曾伏虎等主辦方代表為參與評選的園區、服務機構等頒發2015年度榜樣人物、品牌、項目及服務機構獎項,2015(第五屆)中國產業新區高峰論壇至此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