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5年7月22日電 /美通社/ -- 7月18日,國家管理層面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定調,號稱互聯網金融行業史上官方較高層級、較權威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終于與世人見面,《指導意見》經由黨中央、國務院同意,以中國人民銀行為首的十大部委聯合重磅發文。
這一次,國家不僅給互聯網金融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也將其各個發展分支的業務邊界及監管機構一一劃分清楚 -- “讓上帝的歸上帝,讓凱撒的歸凱撒”。這一次,“互聯網金融行業”最終正式被納入官方機構監管體系,也是草根大眾逆襲、時代造就新貴的典型。
讓上帝的歸上帝,讓凱撒的歸凱撒
何謂“互聯網金融”?
《指導意見》明確指出互聯網金融即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簡單來說即體現為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
《指導意見》還為以上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劃分了明確的監管機構:人民銀行負責互聯網支付業務的監督管理;銀監會負責包括個體網絡借貸和網絡小額貸款在內的網絡借貸以及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監督管理;證監會負責股權眾籌融資和互聯網基金銷售的監督管理;保監會負責互聯網保險的監督管理。
通俗一點說,《指導意見》大意即是:你們不管是做互聯網支付、P2P 還是股權眾籌等都好,政府都鼓勵。但是你們要守規矩,不能亂來,以后要是出了問題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而 P2P 行業的親媽,就是銀監會。
有銀監會親媽監管,P2P 理財更安心
一直以來,互聯網金融行業都處于“放養”狀態。以 P2P 網貸為例,“無準入門檻、無監管機構、無監管法規”之下,雖是以“普惠金融”為目的為廣大小微企業及投資人帶去實際利益,但有些心術不正之士趁行業新生之際,成立平臺非法集資、詐騙跑路等情況也常有發生。現在《指導意見》官方承認 P2P 網貸的“金融創新的功能”,明確了 P2P 網貸平臺的業務范圍,明確平臺的“信息中介性質,為投資方和融資方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資信評估等中介服務。”
“渾水摸魚的平臺將逐漸出局,優質合規的 P2P 平臺優勢將愈發顯現,行業將越來越規范。”深圳 P2P 平臺e人e貸運營總監高先生指出,“《指導意見》中政府把 P2P 行業正式納入銀監會監管體系,‘鼓勵創新、防范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總基調,表明官方除了對現有 P2P 企業創新的肯定外,更多是官方對P2P網貸行業未來發展的鼓勵和期待。”
有了國家層面的肯定、鼓勵加持,又確定了業務范圍,且有銀監會“親媽”監管,一舉逆襲成金融新貴的 P2P 網貸,拓寬了借款人融資渠道同時,也讓投資人對理財也更安心。
互金本質是金融,風控是重中之重
與《指導意見》一致,e人e貸董事長魯威先生也認為:“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是金融。互聯網金融不會顛覆金融行業,但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互聯網是一種工具、平臺,金融和其他傳統產業必須利用互聯網才有前途,因為互聯網平臺相較傳統的平臺具有更大的延展性和爆發力。”
既然認定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那么“風險控制”則是 P2P 平臺運營生存的重中之重。e人e貸網站數據表示,自成立以來,其平臺則從未有1位投資人的投資收益受損,從未有1個項目逾期。
“從2015年5月1日開始,我國銀行存款保險制度正式實行,銀行也允許破產了,儲戶的資金存放在銀行也不能100%保障安全,任何投資行為都有一定程度的風險,按理說年化收益(以16%計)高于銀行活期收益(以0.35%計)46倍的 P2P 理財更是如此。為什么投資人能在e人e貸理財一直都是享受安全、高收益的項目呢?原因是我們平臺一直把‘風控’工作看得非常重要,通過一些列的風控手段將項目逾期的風險降到較低。”
與純線上 P2P 公司不同,e人e貸擁有一支專業的線下風控團隊對每一個在平臺發布的融資項目進行實地/實人考察,對所有項目進行“貸前審核”、貸中跟蹤”、“貸后管理”,防范潛在借貸風險,“讓投資人獲取較高收益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但保障投資人的資金安全是我們平臺健康運營更重要的前提工作。”e人e貸運營總監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