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9月10日電 /美通社/ -- 自《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 (征求意見稿) 》出臺后,P2P 行業正在向平穩期過渡,網貸成交量再度上升。據網貸之家最新發布的行業月報顯示,8月全國網貸行業成交量再創歷史新高,達974.63億元。其中,北京網貸行業8月成交量達到307.35億元,占全國比例為31.53%,穩居全國第一位,貸款余額突破千億大關。
問題平臺方面,數據顯示,8月份北京地區問題平臺數量較少:新增問題平臺4家,占當月全國問題平臺總數的8.5%。其中有3家平臺失聯,1家提現困難。
對于未來 P2P 行業走勢,注冊地位于北京的 P2P 平臺、九信金融高管分析,由于近期股市震蕩十分劇烈,部分投資者在股市里受到打擊,導致部分投資者從股市轉移至 P2P 網貸行業,不排除一些保守型投資者繼續將資金留在 P2P 平臺中。加之北京地區 P2P 平臺風險較國內更低,因此,預計短期內北京地區 P2P 行業用戶活躍程度仍將攀升。
平臺背景成比拼關鍵
在 P2P 行業新一輪的洗牌中,哪些平臺將大浪淘沙、笑到最后?在多條政策出臺之后,國資、私募、上市公司背景的“巨頭”更有可能勝出。分地域看,北京整體注冊資本較高,資質優良的平臺數量比例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數據顯示,在北京地區,注冊資本達到5000萬元的平臺比例達到33.68%,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由于大量金融機構和國資企業駐扎,其中不乏一些實力雄厚的金融機構孵化出的優質平臺。以九信金融為例,該公司注冊地位于北京,注冊資金高達20億元人民幣,由國內知名 PE 機構九鼎投資傾力打造,正是眾多依托大股東雄厚的資金支持的縮影。
另外,在借款人資質方面,大平臺借款人的“來路”也更讓投資者放心。九信金融高管介紹道,公司平臺上的借款人資質較高,初期皆來自私募基金的出資人、高成長性企業之股東,此類借款人具有極高的個人和企業信譽。
“監管政策的不斷出臺,對于有背景支撐的平臺來說其實是更加有利的。”對于近期趨嚴的監管政策,九信金融高管表示,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出臺,必將加速傳統金融機構的入場布局,這對于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真正實現普惠金融的最終目標,更加具有深遠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