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15年9月17日電 /美通社/ -- 在今年8月,微信支付發起的“無現金日”與支付寶推出的“無現金月”活動,通過商家折扣和補貼等方式吸引大眾使用移動支付。而此前,丹麥、瑞典成為“無現金國家”等“唱衰現金”的新聞也甚囂塵上。在過去的45年里,從銀行卡、網上銀行、非接觸式終端到最近炒得很熱的移動支付,非現金支付方式為人們提供更多渠道的選擇,而一些研究機構和媒體多年來也在討論現金是否會被非現金支付方式完全取代,并構想了一個以電子貨幣支付為主的社會經濟模式。那么,在當前乃至未來的支付格局中,現金的趨勢究竟會怎樣呢?
全球現金需求量穩步增長 未來支付領域現金依舊為王
根據今年6月ATMIA(全球ATM行業協會)發布的一份全球主要國家貨幣流通量逐年增長率統計分析報告,對30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2009年至2013年5年內貨幣流通量逐年增長情況進行了數據調查與統計分析。報告顯示,2009年到2013年全球貨幣流通量平均逐年增長率為8.9%(圖1左),其中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平均增長率達到11%(圖1右),歐元體系平均增長率也達到4.5%。ATMIA的首席執行官 Mike Lee 表示,當今世界對現金需求還處于穩定增長當中。
在歐美發達國家,現金的流通量不減反增。歐元自2002年發行至今,現金流通量已翻一番(圖2)。在 Atm MarketPlace 近期發布的《未來美國及印度ATM發展趨勢報告》中,根據在美國的調研結果,“現金使用的重要性不會發生改變,現金仍然是王”。報告同時指出80%以上的低價值交易需要通過現金實現,大部分消費者情愿選擇持有部分現金作為不時之需。
在中國,現金流通量同樣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對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2009年至2014年流通中現金(M0)數據進行分析,國內的流通中現金量以平均每年約11%速度增長,5年時間流通中現金量合共增長約69%。
對此,中國貨幣處理設備及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廣電運通總經理葉子瑜分析,“無論在歐美發達國家還是在中國,現金需求量一直保持著相當可觀的增長。現金是受全球大部分人歡迎的支付方式。”
現金與非現金交易將會以互補形式共存發展
在現今社會,無現金支付主要有銀行卡支付、網上銀行、非接觸式終端、移動支付等支付方式。與使用現金相比,無現金支付的快速發展確實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無現金支付具有支付便捷,不需找零,規避假幣等明顯優勢。其次,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一些功能便利的創新移動支付方式比如二維碼支付、人臉識別支付、虹膜支付等,給予人們耳目一新的支付體驗,正受到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的青睞。
盡管如此,無現金支付并沒有復制現金的某些重要支付特質,因此它與現金存在互補性。而存在互補性的支付工具是不可能完全相互替代的,下面對現金和非現金支付的支付直接性、匿名隱私和門檻方面進行差異性分析。
現金作為實體貨幣,在交易中通過實時轉移,實現價值一次性交換完畢,支付過程隨即結束。現金支付不需要第三方介入,具有支付直接特性。非現金支付需要通過銀行卡、銀行網絡系統、移動支付平臺實現,需要第三方平臺支持,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取決于第三方平臺的優劣。
現金支付不僅保護交易者個人的隱私權利,而且還能有效防止日后網絡詐騙、廣告騷擾等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發生。
現金作為具有自身價值的支付工具,對所有群體均無使用門檻。而非現金支付,是基于銀行賬戶或信用的支付工具,其支付前需要收付雙方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建立信用關系,這會使一部分社會群體被排除在外。例如申辦信用卡需要提供個人收入或財產證明,同時需要支付年費或每年多次刷卡要求,會對低收入人群、學生、退休老人等群體產生排斥效果。另外,支付方式的不斷革新,如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創新支付方式,需要對移動端平臺具備一定的操作技能,造成對移動終端不熟悉的人群如中老年人等排除在外。
“我們認為,作為兩種互補的渠道,實體貨幣和數字貨幣各有優勢,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較佳支付渠道,反而更能滿足現代用戶豐富且多樣化的交易需求。”葉子瑜表示。“消滅現金是一個遠大的理想。作為中國較大的貨幣識別與處理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廣電運通也將以創新改變與便利人類生活與使命,同樣將致力于更方便、更環保、更快、更安全的交易方式貢獻價值。但是至少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道路,需要很多代人的不斷努力。在復雜的洲際、國際以及政治背景下,就顯得更多的不確定性。”
現金管理將驅動全產業鏈模式的戰略布局
隨著國內現金流通量的穩步增長,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先進高效的現金管理需求已變得十分迫切,以此提高現金管理效率與安全性。
以廣電運通針對現金流通管理的系列解決方案為例,一張鈔票從配鈔到網點開始,冠字號流轉追蹤的安全技術便開始起作用。此后,鈔票到了哪臺自助設備、哪位儲戶手中……都能實現追蹤查詢,杜絕假鈔的糾紛隱患。同時,基于云技術的物聯網能將自助設備、現金中心、金融押運系統、安防監控系統等現金流經領域有機整合,形成一站式的金融服務全產業鏈模式,讓現金的流通實現線上與線下的聯網管控。
可以預見,基于現金流通與管理的高效與安全等嚴格的需求,未來銀行的非核心業務將更多依賴像廣電運通這樣的專業的第三方企業完成;同時,這也是一個價值百億的待深耕市場。根據估算,國內金融外包服務市場規模在未來幾年可達600億元。
圖片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0916/0861508726-a
圖片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0916/0861508726-b
圖片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0916/086150872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