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10月16日電 /美通社/ -- 2015年9月,藍汛首鳴國際數據中心項目(以下簡稱“藍汛首鳴”)憑借其先進的設計理念、高可用的網絡平臺接入能力一舉入圍 DCD “互聯網數據中心獎”。憑借在數據中心領域的雄厚實力及行業地位,藍汛首鳴再次受邀出席 Datacenter Dynamics Asia Pacific 2015(以下簡稱 “DCD”) Hyperscale 大中華區數據中心系列峰會之北京“中國 webscale 數據中心與云計算發展論壇”。
DCD Hyperscale 是數據中心領域與云計算產業的一個高規格論壇,是唯一在全球范圍內舉辦的數據中心、云計算會議和展覽活動,其中70%的參會者負責數據中心戰略方向、戰術管理以及運營實施等工作。本次論壇,藍汛首鳴國際數據中心引起現場嘉賓的重點關注。應現場參會嘉賓要求,DCD 帶領近50位業內專家參觀考察了藍汛首鳴國際數據中心,并由藍汛首鳴國際數據中心工程設計負責人為各位來賓做了詳細講解。
藍汛首鳴是以國際化的高標準去建設,專門為客戶量身打造定制化的國際級數據中心,是參考了國標A級標準和 Uptime T3+ 到T4的標準,兼顧國內和國際的機房建設標準,選擇其中相對高端的部分,滿足高端層面客戶的需求。從園區規劃、機房工藝設計,再到園林設計和內部裝修,甚至是建筑外墻別具匠心的預留 Logo,藍汛首鳴都選擇了國內其他數據中心目前并未細致關注的建設方式,真正希望能夠達到業內的高端和獨創的模式。
除了自身定位瞄準高端國際化市場,藍汛首鳴的定制化服務也獨具一格,具體體現在機房建設和客戶服務等方面。傳統數據中心之所以不能和企業客戶完全匹配,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機房建設模式僵化,沒有充分考慮企業入駐的需求。而藍汛首鳴采取二次設計的建設方式,在做完土建設計后,在機房預留了前期改造條件。在確定銷售意向之后,設計團隊會與客戶進行兩個月時間的需求深度交流,傾聽對方提出的對于技術、設備品牌以及產品檔次上的要求,然后再進行二次的機房設計,總體來說就是完全根據客戶的需求,完成定制生產和設備安裝調試的過程。
隨著天竺項目建設進程的推進,藍汛首鳴也得到了社會各方的支持與認可。王錦鋒透露,藍汛首鳴下一步計劃配合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將在全國選擇貴陽、承德、長春等具有大數據發展潛力的地區建設新數據中心。根據下一步規劃,預計未來5~10年,藍汛首鳴可能會在七個國內大中城市建設10個左右的數據中心。未來,藍汛首鳴國際數據中心項目憑借其國際級的專業標準以及高端定制化的運營模式與國內外客戶開展戰略合作。
圖片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1016/0861509797-a
圖片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1016/0861509797-b
圖片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1016/086150979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