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15年12月17日電 /美通社/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超過1,100萬被嚴重燒傷個案,當中2-3百萬名患者需長期就醫。而單在中國,每年就有大約1,500萬燒傷患者,近150萬嚴重燒傷患者需長期就醫。患者們被燒傷后出現皮膚增生性瘢痕及不能抑止的瘙癢嚴重困擾,影響正常生活甚至產生自殺傾向。總部設于香港科學園、專門研發先進藥物及醫療器械的全球藥物科技有限公司(“CDE”)繼去年推出全球首創,針對用于緩解皮膚瘙癢,包括燒傷、燙傷、手術術后或各類其他創傷形成瘢痕后,所引發的皮膚瘙癢等癥狀的高性能納米止癢貼“MJ水凝膠止癢敷料”燒傷版(CQ-01)后,今日發布具不同性能的最新產品“MJ水凝膠止癢敷料”“兒童敏感版”(CQ-02),專門針對兒童或過敏體質者的皮膚瘙癢等癥狀及“手術創傷版”(CQ-03),專門用于緩解成人手術后組織功能修復及傷口愈合后的皮膚瘙癢等癥狀。三種產品均提供七種不同尺寸,“手術創傷版”更具備抑菌作用,以進一步幫助愈合后之康復過程。
“MJ水凝膠止癢敷料”兩名研發顧問盛志勇教授及夏照帆教授均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并從事創傷、燒傷外科臨床和實驗研究數十年,為國內燒傷醫學的重要奠基人。在今年天津化學物品儲存倉爆炸事件中,夏院士當晚抵達天津武警后勤學院附屬醫院一連數日為患者進行搶救,95歲高齡的盛院士也趕赴現場指導救治工作。CDE亦捐出“MJ水凝膠止癢敷料”來幫助重燒傷患者減輕痛苦。除了是產品研發上的突破外,亦將科學轉化為更好及更快的護理及關懷。
秉承著這一貫護理及關懷精神,CDE項目經理及研究員黃駿豪博士表示:“由于水凝膠止癢敷料是現時較安全、有效地治療及緩解瘢痕引起的瘙癢的敷料,為了特別幫助幼小的兒童及軟弱的手術后病人,我們致力進行產品優化研究,針對兒童及敏感性皮膚開發‘兒童敏感版’及緩解成人手術后傷口愈合皮膚瘙癢等癥狀的‘手術創傷版’”。
三個“MJ水凝膠止癢敷料”“燒傷版”、“兒童敏感版”及“手術創傷版”均由中港澳三地的醫研團隊就概念開發和臨床設計、材料科學、臨床測試等領域合作研制,并由具有多年臨床及藥物開發經驗的重慶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燒傷研究所所長吳軍教授領導進行臨床測試,最終獲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完成相關醫療器械產品注冊。測試成果也于國際著名燒傷期刊(Burns)注銷。
吳教授針對燒傷創面覆蓋與修復、再生等重大科學問題深入研究30余年,并創立了中國第一個民間燒傷兒童慈善基金“春苗燒傷兒童慈善基金會”,為醫治燒傷兒童及傷口處理上的權威人物,直接加快了“兒童敏感版”產品的研發進程。吳教授指出:“考慮到兒童皮膚的生長及質量與成人之分別,我們針對敏感及幼嫩的皮膚在配方上進行改良,成功達致有效的治療性及安全性。”
除燒傷患者外,全球每年大約有2.34億患者進行手術,中國每年則約有320萬,占全球總數14%,其中30%患者在傷口愈合后感到皮膚瘙癢,單就中國市場預算,每年需要200-300萬片“手術創傷版”。
CDE于2006至2010年期間加入香港科技園公司“生物科技創業培育計劃”,往后茁壯成長。在全球市場聚焦生物科技藥物發展的當下,CDE宣布獲美國Athenex制藥入股注資。Athenex作為全球性專業腫瘤學制藥公司,專注下一代癌癥疾病療法的開發及商業化進程,將運用CDE在香港科學園的科研基地及重慶豐都縣的生產線進行先進醫藥生產。CDE總裁李德晃博士對此表示鼓舞:“Athenex的加入進一步加強CDE在中國市場及全球平臺的多源性發展。除治療燒傷病人的一系列產品外,我們亦會擴充科研領域至診斷性產品。自去年首次發布‘MJ水凝膠止癢敷料’‘燒傷版’后,我們在香港科學園的實驗設備及科研辦公室以倍數擴充,科研發團隊亦由10多人增至37人。CDE將會繼續利用科學園的群聚效應及研發優勢,與香港理工大學保持緊密合作,并增加與其他不同大學及研發機構的連系及合作機會。”
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商務總監楊孟璋先生恭賀CDE在短短一年內的亮麗成績。作為一家以香港科學園為研發基地的初創企業,到今日擴展至美國及中國均擁有研發及生產平臺,CDE正好印證了香港在協助科研企業發展及吸引人才方面的優勢。CDE正在多個創新技術上積極發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的推動的三大發展范疇中的健康老齡化相互呼應,未來定能作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