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11月24日電 /美通社/ -- 11月17日-18日,由投中信息和投中資本聯合主辦“2016中國投資年會·北京”在北京JW萬豪酒店隆重舉行。本次年會以“資本折疊”為主題,聚焦并購、上市公司轉型、夾層基金投資等領域,為資本市場的各方參與者構建交流平臺,梳理資本上市公司、VC/PE和創業企業之間的交錯折疊。
當今并購市場,上市公司、VC/PE、創新企業三方各有訴求,在并購交易中交錯折疊。上市公司深挖與之高契合度的匹配項目,解開產業升級困局;VC/PE哺育創新公司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探索與之相對應的高效退出渠道;創新企業尋求充沛的資金和多樣化的產業資源,戰略遠謀。三方的不同訴求在并購交易中疊加在一起,構建了一個不同空間相互交融的投資并購生態圈,各方由孤軍奮戰轉向戰略同盟。
在年會致辭中,主辦方投中信息的創始人、CEO陳頡提到,中國目前在經濟轉型期下,第三產業拉動經濟作用強化,成為經濟發展驅動力。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高達68.5萬億元,經濟增速首次跌至7%以下,但是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卻首次超過50%。這其中的主要增長動力是來自于消費結構升級,消費升級向著文化娛樂、醫療健康等服務領域傾斜。
而在金融市場上,從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央行連續降準,釋放出了流動性的信號,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也始終保持在低水平,降低了企業的融資約束。中國買家的全球化資產配置,讓海外市場備受關注。在今年第一至第三季度,全球跨境并購市場的交易總額下降了36%,但中國市場的跨境并購交易總額卻是增長了1.6倍,約占同期全球跨境并購的近20%,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較大買家。而海內外的估值差,則成為另外一個推動跨境并購持續升溫的重要原因。從中國買家跨境并購的熱門標的行業來看,包括影視、品牌服裝在內的非必需消費品成為中國買家最青睞行業。
陳頡還表示,未來中國仍將是全球跨境并購的活躍主角。到2020年,中國出境并購交易金額可能將達到3000億美元規模。過去中國的高速發展主要是依靠人口紅利,未來更多的將是依靠資本紅利和技術紅利。未來五年,中國將出現數量非常多的全球化巨頭公司,比如類似于GE這樣的產業巨頭和類似黑石和KKR這樣的資本巨頭。而通過不斷發生的并購交易,這些企業將迅速成長。投中信息和投中資本堅定的相信這個趨勢,也將是這個趨勢的最優合作伙伴。
投中資本管理合伙人馬峻在年會上提到,受二級市場影響,一級市場私募融資市場2016年投資數量下滑。但依托多元的募集與退出渠道,2016年1-9月人民幣基金的募集規模已超美元基金6倍,很多美元基金也已經陸續開始布局人民幣基金。就存量金額而言,美元基金后續投資動力不足,而人民幣基金會持續發力。傳統金融機構資金全面涌向私募股權領域的時代已經到來,逐漸從“配角”向“主角”轉變。
馬峻認為,在市場理性趨勢下,資本偏好表現明顯。文化娛樂體育和企業服務仍受追捧,社交和游戲領域遇冷。從市場格局上,跨境并購逐漸呈現多元化,這其中有幾個新趨勢:一是跨境并購持續升溫。人民幣相對貶值及企業尋求全球化發展的內外因素共同推動中國企業出海并購;二是新的合作方式。上市公司與資金方合作設立并購基金,解決停牌新規中的時間限制問題;三是交易支付工具創新。隨著重組、定增等“常用工具”所面臨的監管日趨嚴格,可交換債憑借其轉換靈活、發行便捷等特點,迅速獲得多方認可,逐步脫離小眾狀態;還有一種交易支付創新就是跨境換股,但這種方式獲得證監會和商務部審批通過的案例很少見。
本次盛會,主辦方投中信息和投中資本共同邀請了業界極富影響力的投資名宿、150余家上市公司、數百家投資機構及海內外創新企業等匯聚一堂。上市公司中,包括梅泰諾董事長張志勇、華誼嘉信董事長劉偉,麥達數字、吳通通訊、三六五網、中昌海運等公司董秘,投資機構包括鼎暉投資董事長吳尚志、通江投資集團董事長張保國,以及中融人壽、華泰保險等險資、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嘉賓圍繞跨境并購、夾層基金的中國式發展、上市公司轉型、投后管理、上市公司并購交易設計、中國資本市場新趨勢、資金方與上市公司合作、中國企業跨境并購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交流與分享。
中國投資年會是投中信息的重要活動品牌,在業內享有盛譽,也被公認為是VC/PE重量級大腕出席人數最多的盛會之一,至今已經舉辦10屆,本次年會吸引了各領域嘉賓1800人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