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6年12月16日電 /美通社/ -- 由第一財經主辦的第九屆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于今天隆重揭曉。本屆評選以“仁商-創新驅動力”為年度主題,旨在深入探尋企業 CSR 的創新發展之路,全景式呈現 CSR 創新的新境界和新圖景,尋找本年度的仁商典范。
自2008年以來,第一財經攜手眾多優秀企業共同見證、推動了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的發展和傳播,2016年,第一財經再度整合各界之力,以“仁商-創新驅動力”為年度主題,結合“首席責任官 CSR公開課”系列公益活動,用專業權威的財經視野,倡導共榮共贏、和諧發展的商業智慧,尋找本年度的“仁商”典范,共同分享 CSR 實踐,傳播 CSR 成就,探討 CSR 創新。
在上午舉辦的“2016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上, 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 CEO 周健工在致辭中提到,CSR 本身是全球化的產物,對商業機構來說,它更關注市場的痛點,本質上還是為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而作為媒體,第一財經看到了更大的背景,將 CSR 作為橋梁,實現企業跟社會之間的銜接。第一財經繼2010年發布全球首個“仁商”標準,并將其作為“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評選的核心內涵及核心標準后,今年,第一財經又一次創新性的提出了“善商業”理念,第一財經也成為了全球首個提出“善商業”理念的媒體機構。2017年,“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也將正式升級為“第一財經-善商業年度論壇”。
周健工認為,“善商業”至少應具備:主動性和自發性、戰略性和系統性、內生性和外聯性、可持續和可傳承性、關聯性和創新性這五大特性。即企業應主動和自發的承擔社會責任;CSR 戰略應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內容,并系統性開展;CSR 戰略應內生于企業內部,同時影響及聯動利益相關方;企業 CSR 戰略和實踐應可持續、可傳承;企業 CSR 戰略應與自身主營業務、技術、產品或服務相關聯,且能與時俱進、創新升級。
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徐永光從商業良知和公益商機暢談了“善商業”的核心理念和未來發展,并看好企業社會責任將擁有更廣闊的藍圖和前景。他認為,中國企業應當具備“義利并重”的商業文明理念,要著力聚焦社會的痛點,不能因為一味追求發展速度,而遺忘了企業的初衷,應當以社會健康發展為己任。與此同時,正確的企業社會責任行為,也一定會為自身帶來更好的發展。
北京大學法學院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以獨特的透析視野,闡釋了公益金融與慈善信托的運營模式及對未來的展望。她表示,公益金融的本質并不是營銷,而是金融企業社會責任的主動承擔,它可以是金融機制在公益領域的運用,如小額信貸、公益眾籌、影響力債券等。從利益共同體或者價值共同體角度去理解,公益金融可以是相互保險,以共同體作為出發點,也可以作為歸宿,所以公益金融不僅僅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也是對原先傳統金融理念的顛覆。
北京朝濡影響力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深圳市蜂群物聯網公益基金會發起人、深圳市社會影響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劉海軍,從實踐角度為大家講解了“公益+金融+產業”互益發展創新模式。他在演講中介紹,無論是談公益還是商業,都看到我們現在時代和傳統時代的區別,全球化的 CSR 策略,實際是共享價值的體現,再用商業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以社會需求驅動市場機遇。
接下來的兩場圓桌論壇中,多家優秀企業、社會組織的負責人與專家共同聚焦 CSR 的前沿思想,分別圍繞“社會創新 -- 構建全新的商業環境”和“公益金融 -- 開啟善商業的藍海”兩項議題,充分討論企業如何通過CSR實踐和創新,促進跨界合作,讓所有利益相關者共贏,從而讓社會變得更美好和包容。
下午的頒獎盛典上,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凌云在致辭中除了向獲獎企業表示祝賀外,還透露了:在2017年,也就是“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十周年時,第一財經將對現有評選體系、評選模型等進行重大升級和更新,同時,圍繞這一核心評選,也將對 CSR 領域的活動產品進行全新設計和包裝,以期發揮出更大的平臺優勢和聚合效應。
隨后,榮獲2016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杰出企業獎”、“優秀實踐獎”、及“責任創新獎”的企業代表在主持人的宣讀下,一一登臺摘取獎杯,并代表各自企業做出了莊嚴的承諾。
至此,本屆“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榜單最終揭曉,整體評選活動也完美落幕。
本次活動還現場錄制了電視特別節目,不久將通過第一財經面向全球播出。精彩內容也可登陸“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官方網站 csr.yicai.com 瀏覽,或參閱第一財經的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