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7年2月21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文批復(發改辦高技〔2017〕146號)組建“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由上海數據交易中心作為承擔單位,會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復旦大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單位聯合共建之后,該國家工程實驗室的首批研究中心亦浮出水面。
上海數據交易中心作為“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的承擔單位,與共建單位共同探討實驗室的首批研究方向,旨在提升我國大數據基礎技術支撐能力,解決我國大數據共享交換及交易流通不暢、標準不明、數據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以“創建流通規則、引領產業發展、突破關鍵技術、服務國家戰略”為目標,建設面向應用的“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創新平臺”,支撐開展政企數據資源共享交換、公共數據開放流通、云上公共大數據分析與處理、跨系統公共大數據共享交換標準、大數據資源與服務確權估值建模等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
經研究,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設“三會一主任+研究中心”。由“三會”協同領導推進實驗室發展,設指導委員會,理事委員會,第一屆專家委員會。由實驗室主任負責統籌指導實驗室建設。由“研究中心”負責推進具體研究方向的研發,首批建設十二個研究中心:
實驗室主任楊善林院士表示,數據是新型生產要素和國家戰略資源,也是可能涉及國家安全、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特殊商品。實驗室在理事委員會的領導下,將設立階段性目標,合理管理資源配置,分工績效和考核,積極引進和培育大數據流通領域人才。
實驗室理事委員會常務理事長,上海數據交易中心CEO湯奇峰先生稱實驗室設立的研究中心是把具體研究方向落地的重要部門,隨著實驗室建設的推進,研究課題的擴展將適時增設。相信在指導委員會的發展規劃和資源統籌,專家委員會的技術規劃以及理事委員會的管理下,實驗室能夠從產學研用結合,交流合作與成果轉化,開放合作與行業推廣三個方面有序運行,建設面向應用的“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創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