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7年3月13日電 /美通社/ -- 首開國內金融MBA教育的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再次祭出引領市場潮流的創新之舉,開啟“三招模式”,打通從招生到就業的人才培養“生態鏈”。這是今日舉行的“SAIF中國金融機構社會責任論壇暨2018年招生與培養變革策略發布會”上傳出的信息。
2008年,高金開創了中國首個金融專業方向的工商管理碩士金融MBA項目(FMBA),致力于在新的金融環境下為中國成就一批具有本土影響力和全球競爭力的金融人才、深諳金融的創業家、擁有優異金融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高端人才。
多年來,高金FMBA項目憑借領先的金融教育體系和嚴格的教學管理得到業界的高度認可。項目畢業生不管是從就業率、入職金融機構排名還是崗位層次來說,都居國內領先水平。
高金FMBA項目執行主任倪海英在會上表示,2018年高金FMBA項目將以更為嚴格的標準篩選考生,并在課程教學和學生培養上作出重大變革,以更好地滿足和引領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保持項目的領先水平。她透露,高金2018級全日制FMBA招收30人,將學生未來職業定位于基金經理和投資經理,在教育背景和從業經歷上有更為嚴格的篩選標準。
在全日制FMBA招生環節,高金將開啟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和金融機構三管齊下的全新“三招模式”,高金將與UC Berkeley金融工程碩士項目聯合招生,并在面試環節邀請金融機構高管共同審核考生背景資料,讓報考學員在入學面試環節即進入金融機構人才儲備池。學員從報考高金開始,即有資深金融業界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專業指導其職業發展方向,并據此輔導學生在校期間課程、實習、考證、論文等規劃,從而幫助學員將學業與長遠職業規劃相結合,真正打通從招生這個“入口”到就業這個“出口”的人才培養“生態鏈”。
對于高金2018級在職FMBA招生,預計金融行業與非金融行業學員招生比例為7:3。倪海英介紹,2018級在職制FMBA將進行深化金融課程體系,根據金融行業核心崗位人才學習需求,配置兼具國際領先和中國實踐的金融課程,增加“量化先導”和“金融先導”等課程和海外教學模塊,以夯實金融專業功底,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金融人才。
為了幫助學員對自身個性特征、團隊溝通、領導力等從心理學專業角度進行深入分析,高金FMBA項目組建了百位業界導師+心理學專家團隊,對學生兩年FMBA學習乃至未來有更為專業、全面、科學的輔導。并利用專業測評工具對FMBA學員從“社會角色”和“工作角色”進行定位,而這也或將成為商學院中的首創。
據介紹,高金2018級FMBA招生將在為期三天的夏令營活動中,通過金融實驗室課程、職業發展講座等形式對報考學生進行多維度和全方位考察。同時,高金將設立國內較高的1500萬的獎學金額度,連續多年領跑同類項目,以吸引金融核心領域人才與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在高金副院長、FMBA項目學術主任李峰教授看來,高金憑借專業的金融學教授在金融研究領域的深厚學養和知識框架,結合中國和世界金融局勢最新進展,不斷改進教學以滿足學員對最新最熱金融形勢變化的理論理解和實踐掌握。SAIF的使命是為上海、為中國培養優秀的金融人才以應對國際競爭的挑戰,FMBA項目在挑選學生之時,期望考生能夠憑借金融視角和專業知識去重構事業,進而對企業、社會乃至整個人類和環境產生深刻的正面影響。
2016年下半年,高金重磅推出“EMBA金融新睿項目”,面向30-37歲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金融領域中層管理人員。倪海英在發布會上闡述了新睿項目成立的初衷,她表示,即使沒有EMBA參加統考這一新政策,高金也已籌劃在FMBA考生群體設計E-Track。
近幾年,高金FMBA報考人數連年創新高,2017級報名超2000人,30-37歲這一年齡段的考生逐年增加。銳變時代,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學習需求迫切,尤其是競爭激烈的金融行業。
倪海英介紹,“EMBA金融新睿項目”的主要課程體系與FMBA課程體系一致,強調夯實的金融課程教育和嚴苛的教學管理。SAIF提供給FMBA的海外交換、海外雙學位等項目也同樣對EMBA金融新睿開放。針對新睿的主要年齡群體,高金增設了國際金融、中國宏觀經濟與政策等四門更為宏觀的課程和戰略課堂,為EMBA新睿邁向高層管理奠定知識儲備。
而在同期舉行的“SAIF中國金融機構社會責任論壇”上,高金副院長、金融學教授李峰,高金金融學教授邱慈觀和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陳光明相繼發表主題演講,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和行業實踐分享金融機構企業社會責任的成功案例,解析如何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機構的戰略中,并運用商業智慧更好地推進CSR項目和更多創新之舉。
在以“金融機構踐行企業社會責任與商學院的人才培養”的圓桌討論環節上,高金金融學教授李曉陽攜陳光明及上海同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東升和常春藤資本創始人翁吉義展開了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