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3月29日電 /美通社/ -- 提供移動醫療服務的醫生主體都來自于哪些醫院,哪些人更習慣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來解決醫療問題,又有哪些科室的病癥通過移動醫療手段得到了有效的解決?經過春雨醫生等移動醫療企業近6年的探索后,上述問題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3月28日,由第三方研究機構易觀智庫,聯合春雨醫生共同發布了《中國移動問診白皮書(2017)》(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根據易觀智庫獨立的第三方監測數據,以及春雨醫生2016年前三個季度用戶端和醫生端的運營數據,對以移動問診為基礎手段的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進行了畫像。
《白皮書》顯示,春雨醫生開創的移動問診業務,已經成為互聯網醫療的基礎服務框架,通過醫患之間的遠程實時溝通,并將溝通意見分發到醫療機構、檢查結構和醫藥機構,再將上述機構的意見反饋回醫患雙方,已經成為互聯網醫療的基礎范式。醫療服務各環節的參與方,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了“互聯網醫院”、“醫院信息一體化”、“大數據智慧醫療”等新的業態。
告別“輕問診”:移動問診已是在線醫療的一體化服務平臺
2011年,春雨醫生在尚不具有全環節醫療資源整合能力的時候,推出了基于手機app實時互動的“輕問診”服務,通過醫患問答的方式,幫用戶解決了大量的健康咨詢問題。囿于當時的技術水平和政策環境,春雨醫生將這類服務稱之為“輕問診”,只提供問答咨詢服務。
《白皮書》顯示,5年多時間過去后,這項服務不僅沒有被更新的服務取代,反而是醫療機構、醫藥服務企業、醫生服務企業等,都紛紛推出基于移動問診的服務,比如各大公立醫院推出的“互聯網醫院”、醫藥企業推出的諸如藥師服務、丁香園推出的“來問醫生”等,都是通過移動問診的方式,提供醫療健康服務,甚至還有初創企業,仍以移動問診作為主要業務。
但移動問診早已經告別了“輕問診”時代,其技術含量也不是用圖文、語音或者視頻作區分了。《白皮書》顯示,對于傳統的就醫流程,移動問診實際上起到了流程再造器和服務連接器的作用,隨著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進展,通過移動問診連接診前、診中和診后都已成為常見服務,分診、檢查、復診乃至處方流轉、藥品配送等,都可以通過移動問診作為手段,連接并得到實施。
易觀分析師在《白皮書》中也認為,移動問診仍是唯一成熟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在優化醫療資源分配、重構就醫流程和提升患者體驗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互聯網醫療從在線看病向在線治病進化的基礎工具和連接手段,其意義早已超越“輕問診”。
鏖戰“醫生端”:醫生平均用在春雨醫生平臺的時間最長
隨著中國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消失,評價標準也從簡單的注冊人數、日活人數等指標,發展到關注用戶的使用時長。《白皮書》也認為,“2016年移動互聯網的競爭已經從流量競爭轉化為用戶價值與用戶占領時間的競爭。”
具體到移動醫療行業,由于用戶端提供的服務既包括問診咨詢,也包括諸如健康科普、健康自診、健身記步等工具性的服務,而醫生端基本上則是提供問診服務或者學術服務。因此,衡量移動醫療企業的價值標準,更應該看醫生端的情況。
《白皮書》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春雨醫生的醫生端活躍用戶的日均時長已經超過1個小時,遠超其他同類企業的醫生端用戶;打開次數方面,也保持在平均12-16次之間,而行業的平均打開次數為5次左右。
春雨醫生提供的數據也顯示,僅2016年前三季度,一共有174839名醫生,通過春雨醫生提供過移動問診服務。醫生端活躍用戶總數和活躍用戶的使用時長,均領跑行業,與之相對應的是,春雨醫生患者端用戶的醫療問題需求也更集中。
對春雨醫生醫生端活躍用戶的分析還表明,問診活躍醫生占比與醫生總體較為類似,呈現初中級職稱醫師占比大于高級醫師狀態;但是從分布偏向性來看,中高級職稱醫師對在線問診有一定偏向性。TGI(目標群體指數)分析結果也表明,通過移動問診更容易找到三級醫院、副主任以上的醫師。
定義“用戶端”:基本人群和基本科室已形成
《白皮書》提供的分析數據顯示,在移動醫療的各個細分領域中,問診仍是用戶選擇最多的服務,其次是掛號和醫學學術。易觀分析認為,用戶問診服務使用的頻次和時間增加,表明用戶使用習慣逐漸養成。
與之對應的是,選擇移動問診服務的人群指標,也進一步清晰。不管是其他機構還是友商發布的數據均顯示,在線問診服務已經在一線城市完成用戶教育和服務普及,正在向二三線城市擴張。人群屬性呈現為女性用戶較多、多集中在一線城市、提問用戶年齡多在40歲以下等特征。
同時,《白皮書》對春雨醫生2016年前三個季度的醫生端和用戶端科室活躍度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兩者結果高度趨向一致,即婦、兒、內、外等幾大科室,通過移動問診解決問題的用戶總數最多;在醫生端,這幾個科室提供服務的醫生人數也相對集中。但兒科醫生短缺的情況,在移動問診平臺也有體現,問題總數占16.1%,但醫生數只占6.2%。
《白皮書》同時對問診活躍醫生的科室分布進行了TGI分析,結果顯示,整形美容科、外科、皮膚科、眼科和兒科分別排名前5名,也就是說,這五個科室通過線上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生占比,高于全國醫師中這些科室醫生的占比。換句話說,就是這些科室的很多醫療問題,可以直接通過移動問診的方式解決。
而隨著移動問診的服務整合能力越來越強,這一類科室或者病癥的名單,有望進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