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7年4月13日電 /美通社/ -- 近日,上海七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許式偉接受了文匯報記者沈湫莎采訪。
采訪新聞稿如下:
當絕大多數的公司都想在自己所處領域分一杯羹,互相爭奪用戶的時候,上海卻有這么一家“云服務”企業,秉承著:要努力把公司做小、做精的理念在經營。“小”其實并不是指規模小,這家企業已經有500多名員工,僅上海一個城市就發展到了3個辦公場地,在公司的理念中,“小”應該指的是在細分領域做精做強,而這家企業就是 -- 七牛云。
上海七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許式偉一直很謙虛地說:“我們其實就是替客戶管數據的。”從時間上來看,七牛云成立于2011年8月份,到現在為止在富媒體數據和日志數據的存儲和管理上無人能及。富媒體數據包括圖片、音頻、視頻和文檔,而日志數據則包括個人的出行、購物等等的信息。
被時代選擇的“英雄”
“中國的IT業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起來的。”許式偉如是說。從南京大學畢業后,他曾在金山軟件、百度、盛大等公司工作,在2011年聯合幾個朋友,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在他看來,中國IT界這一年發生了巨大變化,移動互聯網逐漸代替個人電腦,展現出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很多的案例告訴我們,個人想要成功除了自身努力,總是和時代息息相關的,許式偉就是這樣的人。
在負責金山實驗室的時候,許式偉就開始接觸云存儲的事情。創業的第一步,他也決定從存儲入手,今天來看,這一選擇是很有遠見的。借用全球較大硬盤制造商希捷2015年的判斷,即使全球硬盤生產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硬盤,到2020年也只能存儲人類產生的2/3數據。更何況,數據想要安全,還需要保存1份正版,2份備份。特別是對經營圖片、音視頻的企業來說,數據是一個甜蜜的負擔。以美圖秀秀為例,如果每人每天上傳2張照片,每張照片0.3M,以5000萬用戶計算,一天就要占用300T的容量(1T=1024G,1G=1024M)。這對一個普通公司的技術架構和存儲成本來說幾乎是無法負擔的。
隨著PC端互聯網向手機端移動互聯網轉型的過程中,孕育了一大批像美圖秀秀這樣的公司,七牛云與這些企業合作,幫助他們合理的存儲數據。經過幾年的研發,在七牛云上存儲28份數據,只需4份冗余,冗余率是1.14,為業界最優。而把公司做小也有利于在一個較窄的領域深耕用戶,比如專注做圖片存儲就要需要考慮用戶在什么場景下會用到圖片,通常會有哪些需求。后來七牛云發現縮略圖幾乎是所有客戶的需求,因此就著手將縮略圖體驗做到最優。后面再深入到打水印、格式轉換等等,自然而然地就吸引來了很多的企業客戶。
縮短想法到產品的距離
在七牛云辦公室的墻壁上貼著這樣的一句話:“縮短想法到產品的距離”,盡管在“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時代,這是任何企業都適用的一句話,但對于七牛云來說,這句話真正落到了實處。
如今,一家公司想要以美圖或者直播作為主營方向的話,美顏這個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每家創業公司都自己做一套美顏程序,時間和技術成本會成為非常大的挑戰。如果把這一技術上的需求交給像七牛云這樣的云服務公司后,他們就可以考慮更多具有自己特色的東西,而七牛云也會因為有更多的美顏需求而改進技術。對創業者來說,他們只要提供想法,技術層面交給“七牛云”,那么從想法到產品就指日可待了。
“我們做得越多,他們越快。”許式偉說。他們是指無數需要與數據打交道的企業,在這個互聯網激蕩的20年中,又有哪家企業可以脫離數據而存在呢?所以,七牛云把自己定義為千千萬萬創新公司的“引擎”,如果七牛云的技術能力進一步擴大,在未來創意與產品之間或許真的能夠無縫對接起來。
CEO就是“指路人”
技術人員出身的許式偉近幾年一直在看管理方面的書,作為一家500多名員工公司的CEO,他卻把自己定義為一名“指路人” -- “應該做哪些東西,未來往哪個方向走,而公司是大家的,要讓每個員工都發揮主觀能動性”,這也是在七牛內部,所有人都稱他為“老許”而不是“許總”的原因。
寬敞的辦公環境、顏色鮮艷的沙發、拳擊訓練架……無不顯示這是一家極客文化特別濃厚的公司,許式偉鼓勵每個員工都去想象、去創造,他們把公司的運營較大程度地建立在一個云生態體系內,把能外包的東西盡量外包出去,員工們專注于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不久前,七牛云開始做日志領域相關的工作,許式偉說:“日志和圖片不同,用戶何時買了東西,何時定了機票,何時回了趟家……把這些日常數據結合起來,就能勾勒出人的運動軌跡,在保證用戶隱私的前提下里面蘊含著大量商機。”在他看來,這也是從“小切口”進軍大數據市場的開始。
新聞稿全文: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7-03/23/content_537162.html(標題:許式偉:一個努力把公司做“小”的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