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宜興市2017年5月8日電 /美通社/ -- 5月5日,以“中國肥料產業升級之路 -- 大聯合大協作”為主題的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團正式出征,第一站走進江蘇靈谷化工有限公司。作為我國氮肥企業的佼佼者,靈谷化工表示,在我國肥料行業面臨深度調整的當下,龍頭企業的聯合協作發展無疑是肥料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
今年,由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等十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建議,聯合協作推動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由工信部、農業部、中國石化聯合會指導,中國化工報社、金正大集團、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高效復合肥料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中國化工產業發展研究院8家單位聯合發起此次全行業調研。3月26日,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在北京正式啟動。
在2016年氮肥全行業巨額虧損98億元的不利形勢下,靈谷化工可謂“一枝獨秀”,企業尿素產品全年開工率達90%以上,全年尿素產量達156.21萬噸,其中96萬噸大顆粒尿素出口到美國、歐洲、東南亞國家等國家。2016年,靈谷化工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利潤2.27億元,為氮肥行業交出了一份供給側改革的滿意答卷,在氮肥行業中樹立了典范。
參加本次調研的中國化工報社副社長張健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市場與信息部主任祝昉、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主任張景麗、金正大集團副總裁陳宏坤、高效復合肥料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副秘書長周存洋等領導和專家參觀考察了靈谷化工廠區,聽取了靈谷化工董事長兼總經理談福元的介紹后,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印象深刻。
在交流座談會上,靈谷化工董事長談福元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情況,重點總結了靈谷化工在管理創新、技術工藝革新、綠色發展、專業化定位、風險防控等方面形成的特色和成果經驗。
針對肥料供給側改革,談福元董事長強調,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踐行中央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用兩句話概況就是: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以好的產品和服務創造價值、奉獻社會;摒棄規模和速度崇拜,轉向追求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模式。“供給側改革為肥料行業轉型升級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會,過程雖然艱難,但前景是光明的。”他說。
談福元董事長表示,金正大集團是復合肥領域的領軍企業,雙方在技術、產品等方面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也希望借此機會加深了解、加強合作,共同推進肥料行業的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陳宏坤對靈谷50年堅守專業化氮肥制造感受很深。他表示,與靈谷化工的堅持專注和注重創新非常相似,金正大也專一做好主業 -- 復合肥。當前金正大正在搭建一個大聯合、大協作的利益共享的大平臺,通過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走訪,金正大希望與同行業、與上游典型企業加強交流,通過肥料供給側改革調研,摸清中國肥料產業現狀和發展瓶頸的同時,發掘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典型經驗和典型樣板,并匯集成國內第一份《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調研報告》,作為指導肥料行業推進供給側改革、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指南,并遞交政府相關部門作為決策參考。
隨后,雙方就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和國際化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并表示將進一步在技術升級、新產品開發以及聯合開拓海外市場等方面找到合作的切入點,強強聯合,實現行業上下游的協同發展,推動肥料行業大聯合、大協作。
中國石化聯合會市場與信息部主任祝昉說,通過靈谷化工的調研,可以看出宏觀順勢、環保前瞻、風險防控、戰略謀劃是肥料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寶貴經驗。企業只有牢牢把握國家政策和發展大勢,真抓實干、追求卓越,才能事業長青。而肥料行業上下游的聯合協作,強強聯合,也正是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大創新舉措,必將取得重大成果。
中國化工報社副社長張健秋指出,今年我國肥料行業尤其是復合肥行業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以供給側改革為抓手,加快行業轉型升級更為迫切。匯總并分享經驗,對于促進改革意義重大。靈谷化工作為我國氮肥行業一面“始終飄揚的旗幟”,企業對行業大市的判斷和看法、在發展理念上的獨到見解、在生產經營方面的成功舉措,都值得全行業學習借鑒。金正大集團推動此次肥料供給側結構性調研的展開,是龍頭企業應有的擔當,相信雙方能夠實現強強聯合,進一步推動肥料行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