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月14日電 /美通社/ -- 今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簽訂了《“一帶一路”倡議的行動方案》,深化了雙方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合作。簽署儀式于5月14日至15日中國政府在北京舉辦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舉行。
行動方案是2016年9月在第71次聯合國大會邊會上簽署的《一帶一路倡議諒解備忘錄》的后續協議。在已有的進展基礎上,該行動方案聚焦了幾個可以通過進一步合作取得發展進步的重點領域。該行動方案的具體目標為: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希望本次行動方案的簽署能夠成為確保倡議推動可持續發展進程的長期承諾。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代理署長蓋圖強調:“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堅信‘一帶一路’倡議的目標與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結果相互結合將較大化其積極影響。‘一帶一路’倡議可以作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助推器,創造全球性的公共福利,實現清晰的發展目標。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對中國政府的倡議表示贊賞并認可中國的領導作用,我們將繼續支持中國的行動。”
在本次論壇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也發布了2017年度全球治理報告,探索如何將“一帶一路”倡議的策略和政策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相結合。本次報告名為《“一帶一路”倡議 -- 助力可持續發展的變革性全球治理新思路》,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中國國家合作伙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共同發布。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表示:“這份報告強調了將包容性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并將倡議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相結合的重要性。將國家發展重點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相結合將成為變革性治理的實踐基礎。”
報告探究了“一帶一路”倡議對于合作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現有全球治理系統協同配合的意義。同時該報告闡述了中國在倡議中聯結者的角色,并強調了“一帶一路”倡議在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全球經濟治理中的潛在改革者的角色,為進一步行動建言獻策。
報告的一項主要發現是“一帶一路”倡議對地區的經濟活力和繁榮的潛在推動力,然而,這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內部戰略管理,需要將中國和沿線國家的實際情況相聯系。合作伙伴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切入點應結合各國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計劃。這將增強“一帶一路”倡議的變革性,并反映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整個過程中的自主權和領導權,從而建立各國之間的信任和信心。這意味著“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可以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區域發展、連通性和工業化,而且可以引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減貧、環境可持續和包容的社會發展為核心的具有可持續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