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17年6月5日電 /美通社/ -- 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北京正式召開,獲得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論壇上強調了堅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
其中,此次論壇還提出了資金融通的問題,融資瓶頸是實現互聯互通的突出挑戰。中國同“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和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這些新型金融機制同世界銀行等傳統多邊金融機構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形成層次清晰、初具規模的“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絡。
作為國內第一個以海上絲綢之路名義成立的獨立法人資格的民間商會 -- 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商會,在“一帶一路”的國策指引下,致力促進跨業聯盟,跨界合作,搭建政企溝通橋梁,增進政企交流,打造成一個融通國內外資本、資源、資訊的綜合服務平臺,為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相關領域發展提供實質性助力。
《中國文化報》關注到由中財沃頓發起組織的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商會,積極弘揚海上絲綢之路精神,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政策,旨在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實現上市夢,合力打造全球最多上市公司的全行業商會,因此特別對商會榮譽會長羅蔚進行了專訪。
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商會榮譽會長羅蔚在專訪中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推進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的相互對接。而廣東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商會將努力發揚絲路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下,繼續發揚廣東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擁抱世界的胸懷,為廣東實現新的經濟騰飛發揮力量!
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商會在“一帶一路”的國策指引下,致力跨業聯盟、跨界合作,通過資源融合共享,推動“平臺經濟、循環消費”,合作共贏,實現集團式多企業共同捆綁上市;開展國內并購、跨業聯盟、跨境金融、跨境實業、跨境并購,最終形成和推動“金融及服務業推動型實業”的轉型。為廣東經濟及廣東企業從重資產向輕資產轉型提供實質性的服務和助力。同時,商會將充分發揮在國內實業、資金實力、金融服務、國際接軌等方面的優勢,為成員提供一個相互促進、相互交流、共享消費、互惠互利的平臺,最終使商會成為全球最多上市公司的全行業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