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烏鎮2017年8月25日電 /美通社/ --
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能飛速發展,話題熱度居高不下,正成為助推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發力重點。數據資源豐富、數據價值密度高的銀行等金融行業,被認為是人工智能最適合落地的領域之一。那么,
即將召開的2017首屆智能金融知識圖譜峰會將給你答案。
2017年9月15日,海致大數據與《金融電子化》聯合主辦的「AI+商業銀行:從知識圖譜到人工智能——2017首屆智能金融知識圖譜峰會暨海致知識圖譜1.0發布會」將在浙江·烏鎮拉開帷幕。屆時:
為什么需要知識圖譜?
傳統金融分門別類式的數據儲存和處理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急劇增長的非結構化數據,瞬息萬變的市場行情也對金融分析提出了實時性和綜合性的要求。知識圖譜一改傳統數據分門別類的存儲方式,以一種“活”的方式將實體、屬性、關系等非結構化、結構化數據固化并聯系起來,把經驗和人脈逐步變成可重用、可演化、可驗證、可傳播的知識模型,為金融行業所用。
海致金融業務副總裁楊娟這樣解釋:信息論創始人香農提出“信息熵”的概念來描述系統的混亂度和可理解程度:系統越有序,則熵越低。“序”的建立和熵的降低都需要外部做功。過去是通過對人的體力和腦力進行消耗基礎之上從而做功以建立起“序”;而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意味著人腦做功向機器做功轉化,由機器來自動采集、解析互聯網文本、信貸文本、資金流水數據、信貸抵押數據等,建立關聯,迭代模型,發現秘密,找出規律,逐步將金融從業者從勞動中解放出來,建立起“序”。“序”的建立,遵循“從數據到信息,從信息到知識,從知識到智慧”這樣一個邏輯遞進的關系。目前,大多金融機構對于數據的應用處于“從信息到知識”的階段,而知識圖譜善于從信息中發掘和構建深度的知識關聯,使得信息價值顯式化,從而提供更智慧的決策支持,將是金融機構邁向智能金融的重要臺階。
海致大數據核心團隊在參與研發了全球第一個中文通用知識圖譜平臺之后,開始向金融產業進行垂直化的深度研發,以知識圖譜技術為底層,挖掘風險與營銷信息的產生與傳導、打造風控與營銷模型、探索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的實踐場景,推出「海致智能金融知識圖譜1.0」,致力讓機器像人類一樣理解世界,幫助金融機構快速邁向人工智能。
大數據時代以其海量的數據,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獲取知識的來源和途徑;人工智能時代,知識圖譜構建了知識關聯,讓我們更好的掌握和認知事物的規律。金融和所有其他領域一樣,將漸漸被人工智能滲透,海致將和金融行業一起,推動知識圖譜——這一向智能金融發展進程中尤為重要的關鍵技術在業內快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