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2017年9月18日電 /美通社/ -- 9月15日,首屆眼科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論壇暨眼科AI云診平臺發布會在福州召開。本次論壇由國家科技信息資源綜合利用與公共服務中心主辦,云診平臺運營方上海國通視光起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醫療領域人工智能領軍企業Airdoc承辦。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書記趙志耘、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教授魏文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教授孫興懷、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教授王勤美、國家科技信息資源綜合利用與公共服務中心醫學健康大數據平臺主任、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社長胡紅亮以及數十名眼科專家出席本次活動。
2017年是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大范圍爆發的一年,影像識別、輔助診療、藥物挖掘和藥物引發、醫院管理、數據管理、輔助平臺等領域都可以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其中以醫學影像識別為主的人工智能產品更是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作為眼科的主要診斷手段之一,影像在眼科的日常流轉中取得了巨大作用,中國的眼科醫生約為3.6萬余名,目前中國還有20%的縣級醫院沒有眼科(數據來源于,2016年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次全國眼科學術大會)。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在改變世界,Airdoc希望通過人工智能為眼科帶來增量價值,經過常年的努力,Airdoc搭建了多個眼科算法。
為了幫助眾多基層醫療機構解決眼科診療問,眼科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上海國通視光起旭網絡科技公司以及人工智能領軍企業Airdoc共同創建了眼康AI云診平臺。會上,國家科技信息資源綜合利用與公共服務中心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運營管理部李治華主任向大家介紹了眼科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的基本情況,并宣布眼康AI云診平臺正式啟動。
現階段的人工智能可以對疾病進行初步的篩查,發現疑似有眼病患者仍然需要眼科專家的支持,為了解決眼康AI云診平臺后端專家支持的問題,眼科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建立閱片基地并且聘任眾多專家作為顧問。
國家信息資源綜合利用與公共服務中心已經建立了北京、天津、浙江、新疆、山西等六個智能閱片中心,并且在大會上為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和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將成為眼科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天津影像閱片中心和浙江省影像閱片中心掛牌,為眼康AI云診平臺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此外,國家信息資源綜合利用與公共服務中心特聘請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院長瞿佳為眼科大數據聯合實驗室顧問,聘請孫興懷教授、王勤美教授為眼科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聘請李莜榮、李興洲、張銘連、高曉衛、戴虹、張軍軍、趙少貞、李志清、楊波、袁夢克、肖玥言教授為眼科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特聘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