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7年11月24日電 /美通社/ -- 11月24日,由美國《培訓》雜志主辦的2017人才管理峰會在上海舉行,海航科技集團首次參評便從眾多中外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 "The Training Top 125" 獎項。此次峰會整合了美國大會的精華內容,圍繞“領導力轉型”、“變革管理績效突破”、“績效管理的創新與數字化的運用”等前沿話題展開討論,并邀請了全腦思維理論的創始人Ann Herrmann-Nehdi等權威嘉賓作主題分享。
美國《培訓》雜志已創刊52年,并從1977年開始在美國舉辦學習與發展論壇和在線學習論壇,是全美首屈一指的學習與發展平臺。"The Training Top 125” 獎項自2008年設立以來已成功舉辦過十屆,被譽為全球學習與發展領域較權威的“奧斯卡”獎。GE、英特爾、IBM和施耐德電氣等國際知名公司都曾榮獲該獎項。海航科技集團因其健全的人才開發和培訓體系,成為首批獲獎的中國企業。
海航科技始終視人才為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隨著全球化戰略布局日益加深,進一步探索國際化人才引進與儲備模式,全面啟動ITP國際化人才引進項目 (International Talent Program),通過與全球頂尖院校、頂級獵頭公司、海外知名組織機構等深化戰略合作,不斷發掘吸引潛在的全球智力資源,為海航全球化布局、國際化雇主品牌形象提供有力支持。同時,由于科技行業和創新領域的特性,海航科技格外重視青年人才培養,打造的EFL (Extraordinary Future Leader) 項目全面關注28-30歲青年后備干部員工,不斷發掘后備管理人員及高潛力核心員工,全面提升他們的戰略視野和系統管理能力,為企業業務發展和戰略落地提供持續的人才支持。海航科技集團人力資源部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海航科技在境內的三萬多名員工中,平均年齡不到31歲。
海航科技秉持“激情團隊、追求卓越、夢想平臺、成長回報”的人才發展理念,構建覆蓋各體系各層級全體員工的人才培養和發展體系。“大咖說”活動邀請各行業超級大咖進行知識或經驗分享,如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數據科學家郭毅可教授、神州數碼首席科學家謝耘博士、原惠普大學副校長陳瑞丹等,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知識分享生態,讓員工感受到海航科技在開放共享以及生態合作上進行的戰略投入。作為一家國際化的全球企業,海航科技同樣致力于持續提升管理團隊的創新能力與領導力以匹配全球化發展戰略,Leadership X項目組織中高級管理人員和后備高潛青年人才到美國斯坦福大學脫崗培訓,參訪Google、AWS、NVIDIA等硅谷科技企業了解行業前沿科技,參加AWS和GE Digital全球峰會推進各核心業務與國際行業的對標,加強中高層管理人員工作方向與整體發展的戰略契合度。國際化的人才交流計劃,持續將優秀的員工送到舊金山、香港等境外分支機構輪崗學習,拓展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溝通、交流和工作能力。除了持續高度重視年輕人才的培養外,海航科技同樣關注老員工的成長,為他們制定學歷深造獎學金計劃,通過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合作,幫助他們提升學歷學位和綜合素質能力,讓他們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一同成長。
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加入海航科技的喀麥隆籍員工Chrysrelle表示:“我非常喜歡海航,除了因為他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豐富的歷史機遇,包容開放的文化,為每一名員工提供職業發展舞臺外,還是一家非常有人情味的公司。”小雨指的是海航科技提供的員工關愛服務,在員工生日時,除了會由上級領導簽名的生日賀卡外,還會由公司統一組織員工生日會、共享藥箱、共享雨傘等等貼心的服務。工會會定期組織各類球賽和青年聯誼活動,員工互助基金則能在員工疾病時雪中送炭,解決燃眉之急。
主辦方美國《培訓》雜志的評委表示,“海航科技集團在人才開發與培養方面的創新舉措,體現了對全體員工的關愛和良好的雇主形象。”
海航科技集團成立于2016年12月,是世界500強海航集團面向未來戰略布局的大型產業控股集團。成立不到一年,海航科技已在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領域引入人才逾千人,并發展成為海航集團較大的產業板塊。海航科技及旗下成員企業英邁國際、文思海輝等,已先后獲得 “2017頂級人力資源管理獎”(前程無憂)、 First Best Place to Work(Business Journal)、Best Process Innovation Gold Award(SSON)等近10項國內外大獎。針對全新布局、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智能智造等業務,海航科技仍在不斷招兵買馬;人才是科技行業的第一產生力,在人才招募與培養方面的大力投入,也反映了海航科技躋身科技行業前沿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