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12月20日電 /美通社/ -- 12月16日,由金融城、新金融聯盟主辦,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的第二屆金融科技北京峰會在北京召開。此次峰會主題為“責任金融科技賦能”,聚焦于“科技如何賦能金融”、“如何構建負責任金融體系”等核心議題。小贏科技總裁成少勇受邀參加了本次峰會“科技為消費金融注入新動能”專題研討,進行了重要發言。
成少勇表示,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金融科技不僅能提升企業風控能力,同時也能幫助企業更合理的定制費率,為企業帶來更多優質的用戶,并提供優質、靠譜的金融服務。
成少勇在發言中對當前金融行業與數據相關的問題進行了深入闡釋。他表示,以小贏科技為代表的新興金融科技公司之所以能夠在傳統金融機構和銀行之外求得全新的發展天地,恰恰取決于對數據的掌握程度。風險得到有效的控制,才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環發展。最終,真正衡量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是否成功的標準,仍然是數據。
“在幾乎所有人都生存在互聯網上的今天,對于用戶的網上行為數據、購物數據等數據的篩選、判別和判定,對于判別用戶特質來說,已成為必備。小贏科技通過強大的運算機制和模型能力,來幫助系統判定用戶身份、行為方式等等。”成少勇舉例說,小贏科技自創的WinSAFE智贏風控體系就是應用對大數據的合理運用提升風控能力的典型案例。
“中國金融的機會是近乎無窮的,這表現在中國消費經濟在整個的國民經濟比重里仍然占比很小。而作為金融科技公司,所面臨的市場龐大,信息海量化,如果要精準找到目標人群,用科技手段解鎖用戶的金融需求,這既是金融科技存在的意義,也是金融科技自身應當承擔的使命。而金融科技真正能夠生存并持續獲得發展的前提,是能否以適當的費率,給客戶更好的體驗。“成少勇說。
伴隨著互聯網成長的年輕一代逐漸成為消費主體,他們對新型的消費信貸模式更為容易接受,成少勇舉例到,目前在金融AI里,“活體檢驗”這一環節已經十分必要。現在的時代,人們已經生活在移動端,尤其是對于年輕用戶來說,去傳統銀行網點辦理有關業務已經不太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而在移動端完成金融交易,“活體檢驗”就成為一種必備。對比傳統銀行的面簽,新的AI技術可以通過“活體檢驗”這一類的技術直接解決問題。
金融科技公司的發展注定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著應對風險手段的不斷升級,風險自身也在進化升級。而時代發展的現狀告訴我們,隨著金融業務的復雜程度日益提高,需求日益豐富,金融行業的發展不可能靠退回過去的手工時代來解決問題,最終還是要依靠科技手段解決問題。“小贏科技作為一家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公司來說,堅持運用技術手段帶來更高質量的理財產品。這個時代,科技確實能夠改變金融,改變人的生活。”成少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