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12月21日電 /美通社/ -- 12月8日,由三聲主辦的“文藝復興-2017第二屆中國文娛產業峰會”在北京召開。《三聲》(微信 ID:tosansheng)是一家長期關注中國文化娛樂行業的新媒體。
百度副總裁、百度搜索公司 CTO 鄭子斌,易凱資本創始合伙人兼 CEO 王冉,華人文化副總裁謝力,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偉,Twitter 大中華區總經理藍偉綸,淘票票總裁李捷等近100位演講和論壇對話嘉賓、超過300位文娛領域的投資人和400家文娛領域創業公司創始人等超過1500位產業鏈從業者到達峰會現場,復盤過去一年和展望文娛產業的未來發展。
從“新潮澎湃”到“文藝復興”,中國文化娛樂產業在過去一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多個領域發展迅速。正如三聲聯合創始人賈曉濤在演講中指出,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劇集綜藝佳作頻出、電影總票房已經超過500億、內容創業進入新的階段、音樂產業繼續尋找新的思路、文化娛樂和消費的鏈接更加親密,而年輕人的精神需求也得到了更多重視。
站在整個中國文娛行業的高度之上,易凱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冉做了這屆峰會的主題演講,探討中國內容產業如何突破300億市值的天花板。他在對比中美兩國行業發展后,指出一個現象:中美傳媒娛樂市場之間的總量以及核心要素價格只存在有限差距,但是,兩邊影視公司創造利潤的能力卻相差懸殊。
王冉認為,解決這樣問題需要在如下方向上取得突破。第一,把 IP 做大做立體做國際;第二,用內容打造產業鏈;第三,內容平臺一體化。他認為,未來內容產業的增值空間遠遠不止十倍。
新思路
綜藝、劇集和電影一直是文化娛樂行業的最集中的頭部內容,在2017年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
在劇集方面,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韓志杰在演講中指出一些值得關注的現象。首先,古裝劇仍是流量永動機,用戶的市場需求依舊很大。其次,現實題材突出重圍,用戶觀劇的需求已經從單一的休閑娛樂,逐步轉化為深層次思考和意見表達的復合型需求。第三,用戶變得越來越細分,更為細分內容的會員轉換率甚至遠遠超過常規作品。
小眾內容綜藝節目在2017年的走火,意味著這個時期重要的是用高品質的內容滿足青年用戶的需求。針對體現不同圈層表達的小眾文化,綜藝內容創作方需要這一個題材和結構去滿足整個大眾的多重視角,這是做內容的人最需要重視一個環節。同時,原創內容需要考慮 IP 系列化的開發方式,而綜藝與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狀態要也存在線上和線下的關聯。
在線票務行業在2017年發生的新變化值得特別關注。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認為,未來中國電影市場增量應該來源于內容、宣發和體驗這三個維度的升級。其中,內容升級核心的是進入工業化制作模式、宣發升級是觀影效率提升、而體驗的升級則意味著影院要在用戶體驗方面尋找增量。
在“未來電影”論壇中,春秋時代董事長呂建民;淘夢創始人、CEO 陰超;映美傳媒創始人、CEO 吳延;影評人、編劇導演張小北;導演李霄峰與很有勇氣創始人關雅荻一道討論了中國電影的未來相貌。
新亮點
青年文化、生活方式和新營銷成為2017年中國文化娛樂行業的的增量和亮點。同時,文娛產業也在形態的多樣化上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青年文化以動漫和漫畫作為行業目前的主要方向。大家一致認為,現階段對此的大舉投入會加快行業的發展速度,而相關內容也需要適應不同的媒體形態和經營思路,并在短時間內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
新產品
而經歷過去一年的資本洗禮和潮水退去,處于風口的線下音樂、短視頻和知識付費在極大程度上進行了復盤思考,資本方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趨近文娛產業的發展規律。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劉澤輝在發表主題演講時提到,資本方和行業正在逐漸回歸正常,機會缺口正在擴大,今天是文娛產業較好的時代;他也特別提到,要從科技化、年輕化、商業化三個維度理解文娛產業。
在短視頻論壇中,幾位從業者都提到2017年外界關注和資本加注對其帶來的影響。MCN成為短視頻過去一年理解其的關鍵詞匯。幾位玩家都認為,MCN 標志著短視頻生產的進一步規范化,并有可能提供短視頻商業變現的解決方案。
在一天干貨滿滿的論壇議程之后,峰會還頒發了年度最具影響力公司、年度最具增長力公司、年度創業公司、年度新銳公司、年度最具創造力產品、年度創新人物、年度投資機構、年度投資人等多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