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17年12月25日電 /美通社/ -- 近幾年我國大力鼓勵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創業大潮中。政策的推動、經濟的轉型、技術的進步,催生了20年來國內較大的一波創業浪潮。
但創業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成功機率較低,而當下中小企業創業者普遍的瓶頸除了缺資金外,還缺經驗、缺流量、缺人脈、缺專業。此外,每個不同的行業,都有著各自的門檻,入門并不容易。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創業服務市場出現了從平淡到火爆,從政府性、公益性到市場化、規模化的變化,市場規模被業內普遍認為在千億以上,且仍在快速膨脹 -- 據國家統計總局數據,2017年上半年新增注冊企業近300萬。
海量的企業用戶,旺盛的服務需求,巨大的市場缺口,使得創業服務機構不斷涌現。
創業服務平臺有哪些?
目前,市場上包括億脈通在內的創服機構大概分為三類:
一種是以騰訊、京東為代表的開放平臺。互聯網巨頭以資本為媒、開放為基,形成一套完整的創業扶持產業鏈,目標是孕育未來的獨角獸企業。以騰訊為例,目前集結了騰訊眾創空間、專注于創業培訓的青騰大學、負責創投的“雙百計劃”等一整套扶持孵化體系。
一種是以36氪、創業黑馬為代表的媒體企業服務平臺。TMT媒體側重于對互聯網創業采訪和報道,對接了投資圈與創業圈的高端資源,不少媒體既是創業報道的策源地,又是股權融資的平臺,還是創業輔導的培訓營,創業黑馬已經在今年8月A股上市,成為創業服務領域的首家上市公司。36氪則在今年3月上線企業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行政辦公、人力資源、財務法務、產品研發、金融服務、企業軟件、營銷推廣等通用型服務。
而以億脈通、豬八戒為代表的則屬于創業綜合服務平臺。平臺提供一系列通用型的企業服務,整合和篩選相應專業領域優質的服務供應商,為創業公司快速對接資源,提升服務的效率。
優質的創服機構,是站在創業者的角度上,建立新的服務模式,提供全要素解決方案,幫助初創企業解決各種難題。就上述幾種模式而言,很難說哪種較好,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即在各自所具備的資源基礎上深耕產業鏈,形成可持續的良性運營模式。
更接地氣的創業服務
就創業綜合服務平臺來說,豬八戒網和億脈通的共同點均是搭建平臺,鏈接資源,區別在于豬八戒網上的服務供應商以創意、思維、設計規劃等軟服務為主,而億脈通的基因是根植于線下不同類型的創新創業實體載體起步。
億脈通2016年12月12日正式上線,推出了三款服務產品,第一款是中小微企業的創業服務產品。其次是企業數據管理平臺,讓中小微企業享受大數據時代帶來的紅利。再次是為各級政府定制的創新解決方案,提供有效而有價值的服務。
以政府端為例。政府端更看重“雙創”載體的選擇和運營支持,如果沒有好的載體,不可能做好后期的創服工作,所以往往選擇有園區孵化投資和運營經驗的運營商。
目前政府端的需求十分旺盛,有企業引進、產業培育的需要;也有園區、樓宇建設、招商、運營的需求等。成立一年時間,億脈通在政府端發力迅速,分別與山西、山東、陜西等省份的市縣建立了幫助地方政府培育、招引企業,發展產業的合作。
創業服務更接地氣的做法是把每一個創新載體作為一個項目,團隊進駐后,深度地推500家中小微企業,抓取50家以上的供應商進行匹配。通過本地化的運作,中小企業的需求挖掘起來,服務在本地,成長在本地,稅收在本地,重要的是中小企業大數據會通過億脈通留在本地。
讓大數據賦能中小企業
億脈通的業務之所以能不斷延伸,是基于對產業變革趨勢的洞察以及后臺大數據的支撐。
過去一年,億脈通在企業端的訂單量已經超過10萬,累積了大量的企業供需數據,于是運營團隊開始思考企業和人連接的各種可能性。
創業并不只是在IT、科技等新興行業,中國中小企業創業潮中,傳統行業依然是主流,而產業升級嬗變是傳統行業創業潮的主體 -- 中小型企業的簡單需求可以在線上解決,但是很多企業的現實性需求依然要走到線下才能完成。
某種程度而言,億脈通屬于“傳統產業+互聯網”的物聯網范圍內,希望通過互聯網的力量實現對傳統產業的深度改造。
過去一年里,在積累了大量企業數據的基礎上,億脈通的服務平臺生態系統進行了升級:一方面,通過行業解決方案實現產能匹配,另一方面,布局線上線下形成融合發展的生態閉環。
線上,構建依托于大數據的智能平臺,對供應商優勢能力及企業實際需求進行深度分析,智能匹配;線下,則形成聚合同類企業的特色產業園區,滿足各地城市的產業化發展需求。形成線上訂單按照區域、需求、行業等數據優先匹配線下園區的入駐企業,幫助入駐的企業加快發展。
仍需吸納更多優質供應商
目前,億脈通已經集聚全國5000多家服務提供商,300多個城市線下網點。
這5000多家服務供應商,與億脈通形成了一種共贏關系,脫離了億脈通,這些企業便失去了重要的獲客渠道,離開了這些優質供應商,億脈通也無法很好的發展。
隨著中小企業的創業發展需要進入新階段,好的創業服務平臺需要整合對接行業、政府、投資者、高校、產業的資源、資金和人才,加速企業增長。對于億脈通來說,其核心競爭力是打通企業所需各種資源的“整合力”,不是什么都攬著自己干,而是篩選出相應領域專業的服務機構和人來完成,這也是億脈通正在做的事情。
同時,還需建立標準化的創服產品體系。盡管不同地區的政府和不同領域的創業企業各有差異、種類繁多,但只有經過標準化,才能使服務成為可供出售的產品。
在將延伸服務逐漸標準化之后,億脈通未來的商業模式也會逐漸演化,圍繞線上技術創新 -- 平臺孵化 -- 線下精細化運營,將各類相關資源聚集在目標明確的路徑上,深耕上下游產業鏈,為中小企業和地方政府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創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