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2018年3月21日電 /美通社/ -- 2017年,對產權組織專利、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等知識產權申請服務的使用再創紀錄,中國成為通過產權組織提交國際專利申請的第二大來源,緊隨長期處于領跑地位的美利堅合眾國之后。
兩家中國的技術公司 -- 華為(第一名)和中興(第二名)-- 成為2017年國際專利申請的較大申請人,其次是英特爾、三菱和高通。總體而言,世界各地的發明人通過產權組織共提交了243,500件國際專利申請,比上一年增長4.5%。
日本在2017年取得強勁增長,但中國捷足先登,搶占第二名,預計以中國現在的趨勢,有望在三年內趕超美國,成為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的較大來源。PCT自40年前開展業務以來,一直致力于在世界范圍內促進創新的傳播。
“中國對國際專利體系的使用大幅增加,表明隨著中國經濟繼續迅速轉型,中國的創新者日益把目光投向外面,期待將自己的創意傳播到新市場,”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說。“這是創新地理格局大轉移的組成部分,所有國際專利申請中現在有半數源于東亞。”
對產權組織國際商標申請服務(馬德里體系)的需求增長了5%,共計56,200件,其中法國歐萊雅以198件申請穩踞申請人榜首,其次是匈牙利的Richter Gedeon Nyrt.(117件)和德國的ADP Gauselmann GMBH(104件)。
產權組織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體系處理的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申請中所含的外觀設計數達到19,429項,增長了3.8%。韓國的三星電子(762項外觀設計)和LG電子(668項)在申請人排名榜中分別占據第一名和第二名,其次是荷蘭的Fonkel Meubelmarketing(490項)。
今年是產權組織三大申請體系連續第八年保持增長態勢。
了解更多:http://www.wipo.int/pressroom/zh/articles/2018/article_0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