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8年3月28日電 /美通社/ -- 中國農藥領域第一本技術刊物、全國核心學術期刊《農藥》雜志今年迎來創刊六十周年華誕。秉承“為農藥行業服務,促進行業進步”的辦刊宗旨,歷經兩任主編的精細打造,《農藥》雜志已發展成全國核心期刊,多項農藥領域的科研成果在該雜志首發。
《農藥》雜志由中化集團化工事業部下屬的沈陽化工研究院主管主辦,去年被國家科技部評選為“第四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稱號。
雜志創刊于1958年,創刊號名為《農藥技術報導》。由于“文革”的干擾,刊物曾被迫停刊,“文革”后期,《農藥技術報導》在遼寧省化工廳及沈陽市市科委的領導下得以恢復,更名為《農藥工業》,1981年又更名為《農藥》,延續至今,成為農藥領域第一本技術刊物。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農藥》雜志見證了我國農藥行業從仿制品種到自主創新的成長,目前已成為國內農藥行業、化工行業以及植保領域權威性的專業學術期刊。
1975年,“新農用抗生素 -- 井崗霉素”研究論文在《農藥》雜志第3期刊發,引起業界轟動。井崗霉素由“中國生物農藥之父”沈寅初院士發明,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個農用抗生素,在我國生物農藥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對井崗霉素科研成果的報道一舉奠定了《農藥》雜志在農藥學術界的地位。
其后,1998年《農藥》第7期又首發了“我國自行創制的化學除草劑單嘧磺隆即將投放市場”的文章,單嘧磺隆由南開大學李正名院士開發,2007年獲得國家農藥正式登記證。該產品是我國第一個獲得國家正式登記的創制除草劑品種,這也標志著我國磺酰脲類除草劑研究已進入理論指導下的創制時代。
1999年,中國發明的首個含氟農藥品種“氟嗎啉藥效應用研究 -- 室內生物活性測定”在《農藥》第4期首發,知名殺菌劑氟嗎啉進入業界視野。由現任中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劉長令發明的氟嗎啉,也是中國首個獲得中、美、歐發明專利的農藥品種;中國首個擁有國際通用名稱的創新農藥品種;中國首個在國外登記銷售的創新農藥品種,目前已產生了數百億元的社會效益和超億元的利稅。
2017年4月上市的殺螨劑“寶卓”科研成果也是在《農藥》雜志連續刊文,將殺螨劑市場的“一枝新秀”通過客觀的試驗數據展現給讀者和用戶。
《農藥》雜志的主管主辦單位沈陽化工研究院是新中國成立較早的綜合性化工科研院所,科研實力雄厚,主要從事化工新材料、染顏料、新醫藥研發及化工工程、環保工程、生物技術、化工設計等工程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