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3月29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年初,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834507)高級副總裁李彤先生受邀為眾多CFO、財務總監、財務經理講授“走向智能時代的財務管理”課程,開啟元年科技智能財務戰略2018年新航線。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機器深度學習、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語義解析、規則與流程引擎等技術的助力下,新一代的元年智能財務平臺將為用戶帶來智能財務的全新體驗。
當前,各行各業都在與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萬物互聯背景下,以標準化流程為特征的企業財務模式走到了變革的拐點。李彤表示,在企業財務管理領域,智能化技術大有可為。究其原因,有如下三點:第一,大數據本身包含了財務數據;第二,智能技術更適應基于多變量的可描述規則,而會計準則恰是這類規則;第三,財務包括大量重復性高的工作,可以被智能所替代。總體而言,智能化、自動化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滲透是循序漸進的,大致需要經過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自然語言識別技術、智能/認知計算、模型化業務等幾個階段的發展與沉淀。
RPA技術,智能財務的第一步
先來看RPA(Robotics Process Automation)技術。作為企業財務運營智能化的初步階段,借助極強的管控及審核能力,RPA為企業財務、稅務管理改進業務流程,助力企業實現降本增效、解放人員、提高質量與合規性的戰略目標。針對財務會計工作中不增值的工作環節,RPA完美取代人力投入,高效完成重復性高而又有邏輯性的工作,比如業財數據傳遞、應付業務三單匹配及單據信息傳遞、與商城商旅平臺對賬結算等。以元年科技推出的企業級RPA技術在財務共享平臺的應用為例,應付結算環節實現端到端流程自動化,從而提高生產力。
在財務工作的應付結算環節,需要采購訂單、入庫單、采購發票三單匹配后才能確定應付款。在ERP系統中,一般入庫單可以由采購訂單推出,采購發票可以由影像系統OCR識別或從國稅底賬庫調出信息形成發票單據。之后,采用元年RPA技術可完成發票和入庫單的核對匹配工作,形成應付款單,并導入共享平臺。企業采取應付流程自動化方案的好處在于,流程步驟減少,業務流程獲得明顯優化,隨之生產力也實現顯著提升。
人工智能技術,助力企業管理模式變革
現階段的人工智能技術,還處于“弱人工智能”階段。也就是說,當前的人工智能并不是以人類智能的方式理解世界并與之進行交互,而是依靠機器深度學習、圖像識別技術、語音識別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語義解析技術、規則與流程引擎技術等等。智能技術在財務領域的應用,也是依賴于這些技術。正如李彤所說,智能財務的實現基礎,是機器的自我學習、自我認知能力。未來智能財務機器人不僅能自動化執行相關操作,如自動生成憑證、自動對賬、自動月結、自動付款、自動報稅等,同時還要具備自我學習、自我糾正的能力,使得系統功能愈發強大。
由于會計規則大部分是精確、清晰的規則,為智能化技術留出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財務平臺將為管理者提供及時精準的價值優化服務,幫助其進行有效管理與決策。在實際應用中,元年科技旗下的云快報在校驗發票過程中引入了OCR技術,讓系統自動進行發票識別、驗真與防重,并通過查看發票的影像,檢查出問題產生的原因。此外,云快報還引入基于知識圖譜的智能財務規則引擎,讓系統自動進行語音識別。比如,員工在商旅平臺訂機票時,可以發出語音指令,系統自動識別語音,把機票列出來,篩選出合適的航班后就可以提交機票申請。
作為踐行智能財務系統的先行者,云快報為企業管理者制定及修改規則提供自動化服務。基于交易管理,系統會自動生成一個出差申請單,這個訂單附帶著發票信息。管理者能實時看到系統相關信息,如業務員乘坐什么樣的航班,費用歸屬在哪個項目中等。如果管理者發現項目分攤有問題,可以用自然語言處理的方式創建一條單據的控制規則,系統會自動識別并創建一個新的控制規則,實時增加到系統里并保存。當業務人員再次提交單據時,就會收到新控制規則的提示,這就是基于財務的知識圖譜,基于規則的專家支持體系。
隨著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以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和智能管理會計平臺為主流的智能財務體系將愈發完善。在智能財務普及應用的道路上,元年科技未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以實現企業智能化管理為目標,在消化吸收IBM Cognos技術基礎上,元年科技推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元年C1智能化管理平臺,通過插件化底層架構、企業外部大數據、決策模型模板化、機器深度學習,為企業定制智能化解決方案,全面推進企業管理數據智能化,加快企業智能化應用新進程。
透過人工智能,我們可以看到,信息技術的發展不斷驅動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智能化、自動化的財務平臺將為企業管理帶來全新的體驗,助力企業實現價值創造及管理升級,開啟信息化財務管理智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