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18年5月9日電 /美通社/ -- 近期,在開鑫金服與長久物流聯合舉辦的供應鏈金融沙龍上,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表示,截至4月,開鑫金服通過向長久物流輸出金融科技服務,成功幫助長久物流上游承運商實現融資10719萬元,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開鑫金服提供的金融科技服務包括產品設計、系統開發、風險管理等,可以幫助供應鏈企業提高運行效率,較快能在24小時內獲得融資支持。
在高效的背后,是開鑫金服前期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做一個供應鏈金融項目,具體到每一個中小企業,借款金額可能只有幾萬、幾十萬、一百多萬,但是前期系統搭建及人員、市場投入可能會高達上千萬。市場開拓很不容易,是金融圈里的‘苦活’‘累活’。但對實體經濟而言非常有價值,就值得全情去投入。”周治翰表示。
供應鏈金融:重塑物流價值鏈
“滴”,在龍青高速上行駛的張師傅收到了一條短信,顯示幾十萬元款項到賬。張師傅舒了一口氣:“這個月的承運費有著落了。”
張師傅是長久物流山東-西北運輸線路上的一家承運商,由于缺乏抵押物、經營規模不大,以前貸款經常碰壁。與張師傅遭遇相同窘境的承運商不在少數,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金融專業委員會數據,我國物流企業的融資需求每年在3萬億元以上,成本被滿足的尚不足10%。
為緩解物流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國務院辦公廳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 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提出拓展物流企業的融資渠道。在4月23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降低企業融資、用能和物流成本。
開鑫金服旗下開金中心為長久物流承運商提供精準融資,項目上線三個多月,已成功為張師傅這樣的承運商提供資金10719萬元。
精準融資:為承運商雪中送炭
今年是張師傅做長久物流承運商的第五個年頭,他的車隊也從一開始的夫妻店變為現在有14名員工的團隊。
“以前人少,運輸量也少,各項開支尚能自己應付;現在企業有了點規模,資金周轉反而成了難題。”張師傅算了筆賬:14名員工的工資、運輸車輛的維修費、路橋費、油費、水電等費用,一年得有近千萬的運輸成本。“我們接一個訂單,一般三個月后才能結算,這期間的每個環節都要先行墊付費用。”為了融到運營資金,張師傅沒少犯難。
大多數審批需要房產等抵押物;而一些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利率高、借貸額度也難以滿足承運商的需求。在張師傅一籌莫展時,事情出現了轉機:開鑫金服與長久物流開展深入合作,其旗下開金中心通過盤活應付賬款,提前兌現運輸款,為長久物流的承運商提供精準融資服務,張師傅及時獲得了第一筆款項。
“融資成本也比較低。”張師傅非常開心,打算將省下來的費用攢起來,計劃著明年將自有運輸車輛從32臺增加到40-50臺。
智能化系統:異地“秒貸”成可能
長久物流每條運輸線路的運輸量都會按份額分配給各個承運商,只要承運商登錄系統,上報完車號、辦好相關手續、裝車定位GPS后,系統就會自動進行跟蹤定位,不需要承運商全程匯報,以方便長久物流對體系內的承運商進行管理。
在與長久物流磋商過程中,這一系統引起了開鑫金服的注意,專注于金融科技服務的開鑫金服認為,異地“秒貸”是可能的。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說,開鑫金服為長久定制開發供應鏈系統,通過直連其ERP系統,可充分挖掘承運商與長久之間業務往來的真實數據,打破制約傳統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信息不對稱”,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現精準服務。通過智能化融資系統以及大數據風控,開金中心實現了對異地承運商的快速融資。
“以前每貸一筆款,都要跑到線下網點,很浪費時間,放款也要一個月左右。現在,24小時以內就能收到融資款項。”張師傅說,現在他即便身在運輸途中也能申請到融資,大大降低了運營壓力。
科技輸出:開鑫金服不一樣的生意經
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涉及很多圈層,除了與核心企業緊密聯系的一級承運商,其實,還有很多企業,是與核心企業關系稍遠的外圍承運商、經銷商,更需要金融的支持,關鍵在于如何有效破解企業信用逐級傳導、確權的難題。
開鑫金服和長久物流的這次合作,是供應鏈金融2.0的一次有益嘗試。“我們通過金融科技手段,從以往單純依托核心企業信用價值,過渡到依托中小企業自身在交易過程中的信用價值。”
“過去我們看到都是核心企業信用價值,現在通過技術的應用,通過對供應鏈交易往來數據挖掘,讓中小企業自身的信用價值也得到體現。”周治翰說,希望這次嘗試,可以為更多張師傅這樣的承運商提供幫助。
這一服務不僅在整車物流運輸領域,未來還將向零部件采購、新車代采等汽車新零售領域覆蓋,形成產業化、規模化。“我們希望把一個產業做深做透,在每個業務場景中提高服務能力,幫助業務參與者提高經營效率,從而提高整個產業的效率。”長久物流供應鏈金融事業部總監唐熠坤表示,長久的服務邏輯與開鑫金服不謀而合。
“這個行業需要專業的服務,未來,開鑫金服會致力于系統搭建、業務模式設計,向更多機構開放服務。”周治翰希望,能夠將開鑫金服對用戶的洞察、對風險的把控、對金融的理解能力對外輸出,去幫助合作客戶在更多領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