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2018年8月29日電 /美通社/ -- 目前,我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比例僅為34%。根據十部委去年底共同發布的《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到2019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將達50%,替代散燒煤7400萬噸;到2021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將達70%,替代散燒煤1.5億噸。地熱、生物質、太陽能等清潔化熱源正迎來較好的時代。
8月25日-26日,由《中國能源報》社主辦、以“共推清潔取暖共建美麗中國”為主題的“2018國際清潔取暖峰會暨工程應用展”(ICHE) 在河北雄安新區舉行。中國能源網作為《中國能源報》的官方網站,在能源行業為讀者提供最新較權威的能源動態。
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郭智致辭時表示,國家能源局高度重視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扎實有效地推動相關工作:一是做好統籌規劃協調,牽頭編制了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組織建立了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部級聯席會議機制,協調各部門分工,形成了工作合力。二是抓好督促推動,突出省為實體,調動其內在的動力,督促各省編制清潔取暖實施方案,制定年度清潔取暖的工作清單,強有力地組織實施,穩妥有序地推進工作。三是加大政策引領和市場引導,持續推進了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促進清潔煤電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明確電取暖的技術路線和配套電網建設改造的規模,有序地推進“煤改電”,推動風電與取暖用戶直接交易,低谷電量交易,既改善了“煤改電”的經濟性,又促進了新能源的消納。加快建設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不斷地提升天然氣供應的能力,保障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用氣。積極推進生物質、地熱、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加快釋放煤炭優質產能,保障清潔煤的供應。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進一步加強各部委之間的協作,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推進清潔取暖規劃的落實。要堅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北方地區資源稟賦、供暖時長等特點,從實際出發,采用宜電則電,宜煤則煤的供暖方式,循序漸進地推動工作。堅持突出重點,率先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取得明顯成效,并在推進過程中特別注重發揮好雄安新區示范帶動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督促地方政府做好新舊供暖方式的銜接,督促企業做好電力供應保障和氣源保障,確保群眾溫暖過冬。”郭智表示。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副巡視員吳險峰致辭表示:“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重在抓好落實。清潔取暖要利用本地資源稟賦、基礎設施等條件,堅持因地制宜、多措并舉,合理確定改造技術路線,尤其是對于農村散煤要把好技術關,選擇可復制、可推廣的清潔取暖技術路線。避免路線選擇不當,進行二次改造,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不良的社會影響。清潔取暖絕不是簡單的去煤化,不是不要煤炭,而是鼓勵煤炭集中高效清潔利用。”
作為清潔取暖行業風向標會議,本次峰會獲得了中國能源研究會、清華大學、中國可再生能源供熱和分布式能源交流平臺的大力支持。
峰會期間,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楊朝飛,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院長謝秋野,倪維斗、江億、賀克斌三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丹麥能源署、瑞典供熱供冷協會相關負責人,以及眾多的重量級嘉賓就清潔取暖當前的熱點、難點進行了研討,為清潔取暖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七家頂級智庫,二十余家地市級主管部門,中核集團、中石化集團、國家電網公司、協鑫集團、北京熱力集團、太原熱力集團、瑞特愛公司、華源泰盟公司等上百家企業以及20余家媒體共同見證了此次盛會。
為深度打通清潔取暖全產業鏈、服務清潔取暖行業,此次峰會同時啟動了“2019國際清潔取暖工程應用展 (ICHE) 暨峰會”項目,意在通過系統工程,引導項目能效提升。屆時將立足行業工程應用及項目整體解決方案,集中展示清潔取暖領域的高端環保裝備、先進環保技術系統解決方案與最新服務模式。2018ICHE 會議期間,中核集團和中石化集團的低溫核能供熱和地熱項目首次進行了展覽展示。預計數萬平米的“2019國際清潔取暖工程應用展 (ICHE) 暨峰會”將吸引上千家主流企業參與。
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能源報》社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偉表示,作為人民日報主管主辦的專業能源平臺,順應清潔取暖大勢,《中國能源報》要發揮輿論引領作用,為清潔取暖鼓與呼,肩負起行業發展的使命,積極推動清潔取暖向前發展,為藍天白云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