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9月3日電 /美通社/ -- 9月1日,為了給更多中國卒中領域醫生提供與國際接軌的培訓機會,進一步推進中國卒中診療標準化、規范化,由中國卒中學會 (CSA)、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學會 (AHA/ASA) 和勃林格殷格翰公司聯合打造的中國第二個腦卒中臨床培訓基地 -- “卒中綜合培訓中心”今天在北京正式啟用。
卒中綜合培訓中心旨在為中國卒中領域的醫生提供更多接受國際化、高水平規范化培訓的機會,幫助臨床醫生加強對卒中基礎知識的掌握,提高臨床診療水平以及科研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卒中的整體診療水平,為中國卒中患者帶來更好的醫療救治。中心計劃在五年內培訓全國卒中專業醫生上萬人次。首家卒中綜合培訓中心于2017年3月在上海啟用。截至目前,已有來自全國800家醫院,累計1600多名的卒中專業醫生參加了上海卒中綜合培訓中心的培訓,其中近400名醫生完成了全部學習課程。
“在過去的一年,位于上海的首家卒中綜合培訓中心為促進我國卒中領域醫生規范化診療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今年在北京啟用第二家培訓中心將更好地覆蓋我國北方的卒中專業醫生,讓他們能夠方便地、就近參加相關培訓。”CSA 常務副會長、卒中綜合培訓中心校長王擁軍教授介紹,該培訓中心位于北京南四環,占地面積800平方米,每次可容納60-70人參與培訓。按照計劃每年開展45場培訓,培訓2000多人次卒中專業醫生。
雖然經過多年防控,我國卒中防治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根據2016年綜合標化患病率測算,我國40歲以上人群現患和曾患腦卒中人數為1,242萬,患者年輕化趨勢明顯,病后存活人群70%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若不采取更有效措施,到2030年,我國將有3,177萬名腦卒中患者,比2016年增加約155.8%[1]。
“近年來,隨著卒中防控工作網絡和卒中中心建設的推進,我國卒中救治能力不斷提高。然而,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卒中救治仍有很大提升空間,主要體現在‘救治少’和‘救治慢’。”王擁軍教授指出,發病3小時內采取溶栓治療是急性缺血性卒中較有效的治療措施。美國卒中患者3小時內溶栓率為77.0%,但我國只有18.3%;國際標準建議入院至溶栓治療時間應小于60分鐘,而我國該用時是發達國家的2倍[2]。國內外經驗證明,開展卒中規范化管理項目,提高卒中治療的指南遵循率,可以有效提高卒中的防治水平,從而降低卒中的發病率、致殘率和致死率。
卒中綜合培訓中心的課程內容由 CSA 和 AHA/ASA 共同開發,師資團隊由以王擁軍教授為首的全國頂級專家構成,學員結業后將獲得以上兩個機構頒發的證書。卒中綜合培訓中心的核心課程涵蓋卒中疾病基礎知識、卒中的診斷與治療、心源性卒中診治、卒中中心建設及流程優化、典型案例分析與互動、卒中康復等。上述內容被分為三個模塊,每個模塊的培訓需要兩天時間完成,形式為專家授課、病例分析和群體討論等。學員可利用三個周末的時間累計獲得超過40小時的系統性培訓,迅速提高卒中相關專業技能和診療水平。
作為全球領先的醫療保健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在腦卒中等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治療及康復方面擁有國際先進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我們意識到卒中給社會和患者家庭帶來的巨大傷害和沉重的經濟負擔。長期以來,勃林格殷格翰一直投身于中國卒中防治事業,包含了從預防和急救到康復的卒中疾病管理全過程。”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人用藥品事業部負責人馮耐德先生表示,“我們希望持續推動中國卒中救治領域的發展,卒中綜合培訓中心能為中國的一線醫生提供與國際接軌的學習機會,將標準化、規范化的卒中診療流程全面推廣,從而減輕腦卒中給中國社會和家庭所帶來的負擔,為中國卒中防治事業做出一份貢獻。”
[1]《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7》摘要 |
[2] Meretoja et al. Neurology 2012;79:306-13;GWTG in 2013;BASP report 2014;SITS in 2011;CNSR in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