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9月19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9月10日,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凡榮在北京會見丹麥諾維信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彼得·尼爾森,雙方圍繞我國能源轉型、燃料乙醇合作有關事宜深入交換了意見。
彼得·尼爾森(Peder Holk Nielsen)首先介紹了諾維信公司的酶和微生物技術,以及公司在中國的發展。
“酶是工業生產領域非常重要的生物催化劑,是大自然的饋贈,可以用來替代部分石化來源的輔料,使生產過程及終端產品更加環保、更加綠色。” 彼得·尼爾森說道,“諾維信多年來專注于研發先進的生物能源解決方案,通過酶及酵母提升傳統燃料乙醇以及纖維素乙醇的生產效率,助力生物燃料乙醇產業規模化和商業化發展。”
李凡榮副局長介紹了中國政府推動能源綠色轉型和生物燃料乙醇發展的系列舉措。
中國將生物燃料的發展列入國家發展戰略,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發展生物燃料乙醇。2017年9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十五部委聯合下發《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基本實現全覆蓋,同時實現纖維素燃料乙醇5萬噸級裝置示范運營。2025年國家力爭實現纖維素燃料乙醇規模化生產。
生物燃料乙醇的發展不僅可以加速能源結構調整,對于農業的發展,農民就業和收入,二氧化碳減排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2017年9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中也提到:“發展纖維素非糧燃料乙醇,并在保障糧食供應和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適度發展糧食乙醇”。
自2001年開始,在國家相關部委的推動下,經過十幾年的試點運行,中國的燃料乙醇發展日趨成熟,截至2015年,已經在全國的11個省區全部或者部分地區實現了封閉運行。2018年10月1日起,天津開始全市區域內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汽油。隨著國家能源轉型步伐的加快,生物燃料乙醇的發展將進一步提速。
彼得·尼爾森對中國近年來對環保的重視,對能源綠色轉型的舉措表示贊賞。諾維信公司愿與中國政府、合作伙伴一起為天空增藍,為社會創收,為中國的能源產業優化、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